溃疡性结肠炎经络表现规律的探索研究
年份:2018
作者:张渊博
年份:2018
作者:张渊博
目的:探索溃疡性结肠炎经络表现的规律,为从经络角度认识疾病和治疗的辨经选穴提供新的参考。
方法:疾病组纳入81例患者,对照组纳入招募的30例健康志愿者。所有研究对象均在腹部、四肢肘膝关节至腕踝关节范围内行经络诊察。利用压痛测试仪测量阳性腧穴及对称部位的压痛阂值。统计软件比较疾病组和对照组的经络诊察差异。疾病组诊察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并分别比较疾病组左右侧经络之间、上下肢及腹部之间的差异。结合聚类分析和频数统计,对部分特异腧穴、经脉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般资料:疾病组共81例,男性为49例,女性为32例,年龄集中分布在30-49岁及50-69岁,分别占总人数的46.91%和34.57%。疾病组病程最短者为1个月,最长达320个月,病程在3年以上者人数最多,占总研究人数的40.74%。2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诊察阳性腧穴分析:比较疾病组和对照组阳性区域的分布情况(P0.05),对照组的诊察阳性率为9.91%,疾病组为14.37%。两组左、右侧经络的同名腧穴比较(P0.05),疾病组左侧、右侧的阳性率分别为15.41%和13.2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阳性区域频数在10以上的有43处,占诊察阳性腧穴的41.75%,将的41.75%阳性腧穴进行聚类分析,聚为6类,分别为①上巨虚;②足三里;③大横;④三阴交、腹结;⑤天枢;⑥中都等其他腧穴。
比较疾病组左右侧阳性腧穴的诊察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上肢和下肢阳性腧穴分布(P0.05),二者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腹部左侧经络的阳性率为15.03%,右侧经络阳性率为6.54%,左右侧经络的诊察结果比较(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诊察阳性区域在13条经脉上均有分布,脾经阳性区域频数最多,其次为胃经、任脉、大肠经、肝经、肾经等。
将经穴临近的诊察阳性区域归入相应的腧穴区域进行频数统计,发现三阴交区域诊察阳性率最高。
3、压痛阈值比较:
腹部诊察阳性且频数在20次以上的腧穴包括天枢、腹结、大横和神阙。两两比较结果:①左侧经络阈值神阙分别低于天枢、腹结和大横(P0.05),大横阈值低于天枢(P0.05),以上腧穴的阂值差异明显。腹结与天枢、腹结与大横的阂值(P0.05)虽具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②右侧经络阈值神阙低于天枢、大横、腹结(P0.05),天枢低于腹结(P0.05)。天枢与大横、腹结与大横的阂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上肢诊察诊察阳性且频数在20次以上的腧穴为孔最、温溜和手三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①左侧经络阂值温溜、手三里低于孔最(P0.05),手三里低于温溜(P0.05),以上腧穴虽存在阂值的差异,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右侧经络阂值温溜分别低于孔最、手三里(P0.05),孔最低于手三里(P0.05)。
下肢部诊察阳性且频数在20次以上的腧穴包括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复溜、漏谷、地机、蠡沟、阴陵泉、承山和中都,两两比较结果显示:①左侧经络压痛阈值中都分别低于地机、阴陵泉、承山、复溜(P0.05),蠡沟、三阴交、上巨虚、足三里均低于阴陵泉、承山、复溜(P0.05),余腧穴之间的差异不显著。②右侧经络压痛阈值上巨虚分别低于阴陵泉、承山、复溜(P0.05),三阴交分别低于阴陵泉、复溜(P0.05),足三里低于阴陵泉(P0.05),余腧穴阈值之间差异不显著。
4、相关性分析:①左侧腹结与右侧腹结、左右侧上巨虚均相关(P0.05),但是腹结与双侧上巨虚呈负相关性;三阴交、地机、足三里和上巨虚分别与各自的同名腧穴相关(P0.05)。②经脉相关性分析显示该病较特异的经脉是脾、肺、肝、肾以及大肠经,且各经之间联系密切(P0.05)。
结论:
①从诊察阳性腧穴聚类分析和压痛阈值比较结果看,与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的腧穴是:足三里、上巨虚、大横、腹结、天枢、三阴交。
②从经脉相关性分析和阳性腧穴所属经络来看,脾、大肠、肺、肝、肾经与溃疡性结肠炎关系密切。
③溃疡性结肠炎的诊察阳性区域不仅位于定名定位的腧穴处,也可聚集在相关经络的重要腧穴周围,以下肢部和腹部为多见。
④结合左右侧经络对比和腧穴的相关性分析看,溃疡性结肠炎在上下肢部位影响双侧经脉,在腹部则以左侧经络明显。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经络表现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具有一定探索的价值,需要更深入严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