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穴三用三阴交
李延芳
当今之人多膏粱厚味而养尊处优,加上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较大,又每每深夜不眠、思虑过度,致使厚味腻脾多生湿热,思虑伤脾生化无源,复有熬夜伤阴,焦虑伤肝,因此,现在临床常见湿邪停聚而阴虚肝郁并存者不乏少数。此类患者的治疗,利湿每伤及阴,滋阴每助其湿,疏肝每碍其燥。更因湿邪为病,如油入面,黏着难去,因此,医家遇此棘手者众。
李老师多年临床体会,三阴交一穴有滋阴养血、健脾除湿、疏肝解郁的三重疗效,用于治疗阴虚夹湿或兼有肝郁等上述病情者,疗效显著。三阴交一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用于治疗“足下热,痛不能久坐,湿痹不能行;惊不得眠”等证。李老师认为,三阴交在现代临床多用于养血、调经等妇科疾病,实为缩小了该穴的治疗范围。考三阴交是足少阴肾、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的三经交会穴,脾者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而调畅气机,肾主藏精,精血同源;同时,脾亦为生痰之源,健脾即可除湿化痰。因此,三阴交一穴具备了同调肝、脾、肾三经之作用,所以具有上述三重功效不足为奇。此外,针灸特有的调节作用,激发了脏腑本身的修复能力,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并没有为机体多增加毫厘之物,因此不存在滋阴助湿、除湿伤阴的弊端和用药偏差。古人常谓“一病必有一治疗方法”,三阴交对于阴虚夹湿而复有肝郁者,此之谓也!
试举一例:
曾治张某,男,40岁。因胸闷、嗳气、纳呆、乏力伴心烦、失眠、多梦2年就诊。患者素喜食茶酒油腻之物,平时常有乏力、纳呆、便溏不爽之症,与人口角后出现上述诸症。此后多处治疗,处方以镇静安神、滋阴养血、清热利湿等为主,并服成药天王补心丸、四妙丸、知柏地黄丸等。刻诊时上述症状毫无改善,并增口干,头昏,干呕,胸膈痞满,两胁刺痛诸症,遂惧服中药而要求针灸治疗,观其舌苔厚腻而燥,脉弦滑而数。诊为:阴虚夹湿,肝郁气滞。处方即以三阴交为君,养血、除湿、解郁,一穴三用,佐印堂、神门,调养心神,手法平补平泻,每日1次。治疗5次后,睡眠改善,头昏、痞满等诸症好转,减印堂、神门,并嘱清淡饮食,调情志,禁酒茶,继用三阴交治疗10次,患者自感神清气爽,诸症痊愈,停止治疗,嘱咐同前。因患者懂医,能在短期取得较好疗效,数次提及称之为神云云。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三阴交治疗范围广、疗效好,但也应辨证施治,中病即止。如《针灸问对》关于三阴交的论述所说:“脾主中,肝肾主下,中下焦气一穴可以尽之,故非危疾急证与三阴俱有干者,不可轻刺。脾肾气常不足,肝虽有余,亦是宿血之脏,误刺则脱人元气,不可不慎。”笔者理解,其穴如药,猛烈者必能堪当大用,如乌、附之辈,为医者必须正确地使用它,做到趋利避害,为我所用,诸同道有志于此者当细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