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证经方应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越婢加半夏汤治癣的临床体会
海南省澄迈县长安新云村委会第一卫生室
第六期《仲景阴阳脉法》纯脉法培训班
邱勋明
癣类皮肤病在临床治疗当中效果常不尽人意,古人有:“外不治癣,内不治喘”之说,可见治癣并非易事,但本人基于“仲景阴阳脉法”理论来指导临床治疗此类皮肤病常常有着令人满意的效果。
医案:李某某,女,56岁,初诊:2021.08.19
主诉:双足面皮肤痒三年。
现病史:双足面皮肤痒三年,经多处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深受其苦,但目前除了足面皮肤痒外无其他明显症状,食可,睡可,二便调,舌红薄白苔。
脉证:左脉寸浮中位太过、关尺弱,右脉有溢脉、寸关浮中位太过、尺弱,右脉>左脉。
既往史:有慢性胃炎病史,现未有服药。
附诊前图片:
诊断:癣病机:
实热证阴阳盛衰:阳盛
处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越婢加半夏汤麻黄5g,连翘 20g,赤小豆30g,杏仁10g,桑白皮20g,生姜10g,大枣5枚,甘草10g,石膏50g,半夏 20g,七剂,一天一剂,水煎日分三服。
后续:病人首诊后一直没有复诊,因忙于诊务,也并未注意回访情况,一直到2021.12.08日病人因其他疾病过来就诊才得知,上次初诊服药后二三天皮肤就不痒了,药服完后皮疹也明显消了,因皮肤痒症状消失且忙于生意就一直没空过来复诊,后来皮疹在一个月左右就慢慢消退了,期间没有再用其他药,三个多月来症状也没有再复发。病人直呼似乎未曾有如此舒服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附诊后图片:
分析:病人除了足面皮肤痒和皮疹外并无明显症状,症状少,按脏腑和其他辨证并不好辨证用药,多以为是血虚风燥,风热湿毒等等情况,大多是袪风止痒、清热活血解毒等等思路用药,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而且中医有外不治癣内不治喘之说,可见治疗癣类皮肤病的方法和预期往往并不是很理想,但自从学习陈建国老师的仲景阴阳脉法后对出现这种症状少不好辨证用药的情况不再觉得无从下手了,根据仲景阴阳脉法辨唯一大方向,左右手均太过,右手更有力为阳盛,右寸关浮中位太过为上中焦热盛,治疗当用降法。
双寸太过有力,右寸更明显,且有溢脉,常用越婢加半夏汤,但越婢加半夏汤关尺应该是脉弱的,此病人关浮中位太过有力,明显中焦还有热,所以还要考虑中焦的用药问题。里有湿热的皮肤病常选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陈建国老师在《经方脉证图解》一书中第33页有提到过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脉证的解读(详见经方脉证图解一书),虽只是做了一个大概的解读,但根据仲景阴阳脉法理论、伤寒论条文和药物组成(伤寒论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可推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应为双手太过脉,双寸太过,右脉更明显,应该还有右关部浮中位太过有力的一种情况,且尺部相对要弱一点的,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少出现溢脉,此病人有溢脉,那此时用药就要综合考虑用合方的问题了,综上述考虑合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越婢加半夏汤。
常用方证鉴别:
1. 桂枝麻黄各半汤:此方也常用治疗各种皮肤病,但此方是左手太过脉,此病人是右手太过,所以不考虑此方;
2. 防风通圣丸:此方常用来治疗表里俱实的皮肤病,但此方脉证应该是双手太过,右手太过,且右关尺沉位有力太过,此病人右尺部弱,且右寸关沉位脉力并不明显,所以也不考虑此方。
3. 白虎汤:此方虽然也是右手太过脉,脉三部都为有力,以右关中沉位为主,且常伴有口渴多饮汗多等情况也跟此病人不符所以也不考虑。
4. 栀子豉汤:此方有跟越婢加半夏汤比较相似的情况,都是右寸太过,也常有溢脉,关尺是弱的,但此方脉常滑数,此病人虽是太过脉,但脉并不滑数,所以也不考虑此方。药后病人症状明显好转,恢复速度之快也出乎我的意料,本来像这种癣类皮肤病的治疗估计也得要个把月的,但没想到七剂药竟然治愈这种顽固的皮肤病,可见“仲景阴阳脉法”指导临床的精准辨证对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学好“仲景阴阳脉法”的意义非常重大。还是那句话:“药对证一口茶,不对证用船装”。
陈建国按:
临床中,如果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疑难皮肤病作为一种经验来学习,则必将用之时效时不效,原因就是难以准确地切中病机。邱勋明同学在学习仲景阴阳脉法后,能够根据临床需求举一反三,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
转帖。文章由海南省澄迈县长安新云村委会第一卫生室邱勋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海南省澄迈县长安新云村委会第一卫生室
第六期《仲景阴阳脉法》纯脉法培训班
邱勋明
癣类皮肤病在临床治疗当中效果常不尽人意,古人有:“外不治癣,内不治喘”之说,可见治癣并非易事,但本人基于“仲景阴阳脉法”理论来指导临床治疗此类皮肤病常常有着令人满意的效果。
医案:李某某,女,56岁,初诊:2021.08.19
主诉:双足面皮肤痒三年。
现病史:双足面皮肤痒三年,经多处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深受其苦,但目前除了足面皮肤痒外无其他明显症状,食可,睡可,二便调,舌红薄白苔。
脉证:左脉寸浮中位太过、关尺弱,右脉有溢脉、寸关浮中位太过、尺弱,右脉>左脉。
既往史:有慢性胃炎病史,现未有服药。
附诊前图片:
诊断:癣病机:
实热证阴阳盛衰:阳盛
处方: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越婢加半夏汤麻黄5g,连翘 20g,赤小豆30g,杏仁10g,桑白皮20g,生姜10g,大枣5枚,甘草10g,石膏50g,半夏 20g,七剂,一天一剂,水煎日分三服。
后续:病人首诊后一直没有复诊,因忙于诊务,也并未注意回访情况,一直到2021.12.08日病人因其他疾病过来就诊才得知,上次初诊服药后二三天皮肤就不痒了,药服完后皮疹也明显消了,因皮肤痒症状消失且忙于生意就一直没空过来复诊,后来皮疹在一个月左右就慢慢消退了,期间没有再用其他药,三个多月来症状也没有再复发。病人直呼似乎未曾有如此舒服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附诊后图片:
分析:病人除了足面皮肤痒和皮疹外并无明显症状,症状少,按脏腑和其他辨证并不好辨证用药,多以为是血虚风燥,风热湿毒等等情况,大多是袪风止痒、清热活血解毒等等思路用药,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而且中医有外不治癣内不治喘之说,可见治疗癣类皮肤病的方法和预期往往并不是很理想,但自从学习陈建国老师的仲景阴阳脉法后对出现这种症状少不好辨证用药的情况不再觉得无从下手了,根据仲景阴阳脉法辨唯一大方向,左右手均太过,右手更有力为阳盛,右寸关浮中位太过为上中焦热盛,治疗当用降法。
双寸太过有力,右寸更明显,且有溢脉,常用越婢加半夏汤,但越婢加半夏汤关尺应该是脉弱的,此病人关浮中位太过有力,明显中焦还有热,所以还要考虑中焦的用药问题。里有湿热的皮肤病常选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陈建国老师在《经方脉证图解》一书中第33页有提到过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脉证的解读(详见经方脉证图解一书),虽只是做了一个大概的解读,但根据仲景阴阳脉法理论、伤寒论条文和药物组成(伤寒论262条: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可推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应为双手太过脉,双寸太过,右脉更明显,应该还有右关部浮中位太过有力的一种情况,且尺部相对要弱一点的,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少出现溢脉,此病人有溢脉,那此时用药就要综合考虑用合方的问题了,综上述考虑合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合越婢加半夏汤。
常用方证鉴别:
1. 桂枝麻黄各半汤:此方也常用治疗各种皮肤病,但此方是左手太过脉,此病人是右手太过,所以不考虑此方;
2. 防风通圣丸:此方常用来治疗表里俱实的皮肤病,但此方脉证应该是双手太过,右手太过,且右关尺沉位有力太过,此病人右尺部弱,且右寸关沉位脉力并不明显,所以也不考虑此方。
3. 白虎汤:此方虽然也是右手太过脉,脉三部都为有力,以右关中沉位为主,且常伴有口渴多饮汗多等情况也跟此病人不符所以也不考虑。
4. 栀子豉汤:此方有跟越婢加半夏汤比较相似的情况,都是右寸太过,也常有溢脉,关尺是弱的,但此方脉常滑数,此病人虽是太过脉,但脉并不滑数,所以也不考虑此方。药后病人症状明显好转,恢复速度之快也出乎我的意料,本来像这种癣类皮肤病的治疗估计也得要个把月的,但没想到七剂药竟然治愈这种顽固的皮肤病,可见“仲景阴阳脉法”指导临床的精准辨证对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学好“仲景阴阳脉法”的意义非常重大。还是那句话:“药对证一口茶,不对证用船装”。
陈建国按:
临床中,如果将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疗疑难皮肤病作为一种经验来学习,则必将用之时效时不效,原因就是难以准确地切中病机。邱勋明同学在学习仲景阴阳脉法后,能够根据临床需求举一反三,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
转帖。文章由海南省澄迈县长安新云村委会第一卫生室邱勋明。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