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中医是研究人体的科学,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中医医学理论,是医学圣人在长期临床中摸索出来的,符合人体运转规律的基本理论。人体是一个封闭而复杂多变的机体,由于受到环境、饮食、情志等方面的影响,始终处在变化之中,所以,在临床上判断疾病,治疗疾病,中医理论就显得异常重要。无论病情发生如何变化,都不能脱离中医理论的指导,一旦脱离理论的指导,轻则延长治疗时间,重则危害生命,这时当前医疗现实得出的结论。
我这些年运用经络看病,曾经历了诸多方面的病例,尤其是疑难病症,只有严格遵循医理,逐渐将医理细化,才能在病症治疗上出现新的突破。
我四十几岁,就发现小腿浮肿,到现在以四十年之久,始终带病工作而不愈。发现浮肿之后没有耽搁,及时到医院就医,据当时的医疗条件,医生们认为浮肿,怀疑到心脏、肾脏,经血液化验、仪器检查通通检查一遍,最后,也没有发现问题,最后开出利尿药。后来又看了中医,也认为浮肿与心脏、肾脏有关,服了不少中药,病证依旧。恨病吃药,有病哪能不治,偏方也没少用。一路看病还是无果而终。
至我从医以后,不断的研究和自治,视乎看到点光亮,但一到夏天浮肿又开始复发,尿量减少,走路小腿发沉。这些年通过经络疗法,医治好多浮肿的病症,都取得较好的疗效,唯独我自己的病情没有变化。
我分析来分析去,病症没有变化的原因,不仅是方法的问题,应该是医理的选择有误,原来遵循的是经络理论,采用的是经络疗法,浮肿这种病症,有可能在经筋上面,经筋属于经筋理论的范畴。
经络和经筋是两种医理,经络是直接为脏腑输送气血的通路,是通过穴位之间,一站一站传递实现的;经筋不直通经络,附属于经络,经筋通过筋肉组织的舒缩,即保护经络的正常传输,又为经络提供气血的组织。
通过分析,我小腿浮肿应与内脏系统无关,如果与内脏有关,为什么多年来没出现内脏发病的表症?从一般医学常识认为,浮肿与心、肾有关,心、肾通过经络疗法都尝试过,浮肿病症没有任何改善,这就足以证明,浮肿与内脏无关,采用经络理论治疗是不正确的,所以,几十年病症一直延续至今,采用经筋理论治疗浮肿是正确的选择。
治疗医理明确了,治疗方法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把小腿后边的筋肉做为治疗部位。
小腿后边的经筋组织有:腓肠肌、比目鱼肌、趾骨伸肌、腓骨长肌。这些筋肉组织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腿肚子上面的几块肌肉。我坐在凳子上,用手指同时在两条腿筋肉处触摸,查找筋肉的失衡点(两侧筋肉的粗、硬),然后在失衡点上用手指反复的揉按,使之阴阳相对平衡,揉按的第二天,病症就开始趋于好转,随之带来的是走路轻松,尿量充足。这种感受是几十年的第一次,几十年来病痛苦,朝夕之间见分晓,看到了选择正确的医理,对于难症的治疗是多么的重要!
中医医理是我们的医学圣人,在长期临床过程中摸索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失去正确医理的指导,在临床上一定要出偏,这是勿容质疑的事实。医理是一个抽象的理论,不可能面面具到,医理在临床上要根据病情需要,要不断的细化、具体化,我在治疗眼病过程中,就经历了这样一个认识过程。
我老伴在六十几岁患上白内障,当时我对白内障的病因一无所知,苦于没有方法治疗,一直等到手术。
相隔两年,我的眼睛也出现了白内障,属于白内障的初期,视物感模糊,看电视也不清楚,出门也要以花镜代替平镜。这时我想到早期白内障,能不能不手术,通过经络疗法治疗,我开始查阅书籍寻求答案。《黄帝内经》说:“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一般我们都会说清肝明目,将肝和眼睛放在一起,可见二者联系是比较大的,肝藏血,而血又是眼睛活动最直接的物质基础,所以肝血的盛衰会影响到我们的视力,如果肝血不足,会出现两眼昏花,视物不明的情况,如果肝经火盛,那么就有可能会出现眼红肿痛,肝阴虚,那么眼睛干涩模糊,肝气郁结过久的话,则能导致口苦目眩。最后得出结论,“肝主目”,白内障属于眼病的一种,白内障应从肝治起。
治疗眼病的方案有了,我每天坚持调整通往肝脏的肝经、胆经,虚则补、实则泻,自治一段时间,效果不太明显。我怀疑是不是老化镜度数低,需要重新置配镜片?结果镜片度数增加了,戴了一段时间,视物仍然不清晰,治来治去把我搞糊涂了,我再一次重温有关肝的生理功能。
《灵枢.大惑论》中说,“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
我们的医学圣人,基于眼与脏腑经络相关的原理,根据眼睛的形状,形象的归纳为五轮,将眼由外向内划分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和水轮等五个部位,而分属于脾、心、肺、肝、肾等五脏,借以说明眼的部位、生理和病理等,用来指导临床诊治眼病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系统的学习,才知道单纯理解肝主目是不正确的,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是相通的,眼睛是人体的主要器官,“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不仅仅是肝主目的问题。肝具有很多方面的功能,“肝主筋”也是肝很重要的一个功能,肝是主全身筋膜,与肢体的运动有关。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健,运动灵活。在脸部和脑运行的经络通路上,都布有筋膜,这些筋膜都隶属“肝主全身筋膜”的范畴,应该是肝主目细化了的理论。之所以治疗眼病效果不佳,是因为没有搞懂肝主全身筋膜,是“肝主目”的具体体现,只有坚持五脏论治,才是治疗眼病的根本,使我加深对肝主目的认识。
眼睛的生理功能,离不开五脏六腑精气对眼睛的濡养。为脏腑提供气血的十二经络,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眼睛分布在脸部,这次我把治疗眼病集中在面部和脑。面部和脑通行的经络有三焦经、小肠经、胃经、大肠经、膀胱经、任脉、督脉、胆经,以及肝区。这些经络围绕在眼睛的周围,直接通往眼睛,所以,经络对气血的传输状态,影响眼睛的生理功能。
通过脏腑与眼睛之间的内在联系,治疗眼睛的思路清晰了,把脸部和脑通行的经络,做为治疗的主攻点。治疗方法:在脸部和脑以及眼眶周围上面,查找阴阳失衡点,然后,在失衡点上揉按,使之扩充经络,化除瘀滞,逐渐眼睛的生理功能。
面部和脑的基础是骨骼,其上面有多条肌腱组织,是这些肌腱组织的牵拉,才把五官固定在一定的位置成为一体,经络在面部和脑,川流不息的循环,为其提供充足的气血物质,维持脸部和脑的生理活动。一旦分布在脸部和脑的经络、韧带、肌肉等组织,因各种内外因素影响,打破了以往的平衡,脸部和脑便可出现病理上的反应,眼病亦应如此。
为了观察治疗的效果,我每天对照电脑或电视,在检查出来的失衡点上,边揉边观察视物的变化。仅治疗几天,眼睛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视物逐渐清晰,原来看电脑的字体,需要带上250度的老花镜,才感觉到清晰,现在带镜子感觉度数大了反而不清晰。就这样坚持几个月的治疗,我这个将近耄耋之人,也丢掉了老花镜,到医院再次检查,眼睛恢复到正常的功能。
我的眼睛经过反复摸索,多次自治走出了盲区,初步搞清了治疗眼病的医理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同时,探讨了一条治疗眼病的新途径,之后又接诊了几例高度近视的病例,在医治眼病就轻松多了,均取得较好的疗效。
做为临床医生,首先要“明理”。这个理包括生理、病理、舌理、脉理、以及病家的心理。要想搞通医理,必须下笨功夫且能熟练掌握。“明理”就是要领会和掌握祖国医学的理论,祖国医学我们民族文化之瑰宝,是集医学圣人智慧之大成,我们必须在临床上根据病情,逐渐消化吸收并付诸实践,才能不断拓宽思路,提高医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