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有云: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以所临藏位,命其病者也。…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
文中所阐明之意,非常清晰的说明了中医的临床中必须要将五运六气的变化以及对人体的影响考虑进去,作为一个治病的医生,必须明了六气所司的气化,以及五味、五色的产生与五脏之所宜,然后才可以对气化的太过、不及和疾病发生的关系有了头绪。
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特别提到了药物、气脉与六气的关系。
如:
帝曰:其主病何如?
(黄帝道:主治疾病的药物怎样?)
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
(岐伯说:根据岁气来采备其所生化的药物,则药物就不会有所遗略了。)
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
(黄帝说:不属司岁之气生化的药物,又怎样呢?)
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岐伯说:其气散而不专。所以非司岁和司岁的药物相较,形质虽同,却有等级上的差别,气味有厚薄之分,性能有躁静之别,疗效有多少的不同,药力所及也有浅深之异。就是这个道理。)
按照《内经》所言,药性与运气有关。比如脾虚气陷证的经方补中益气汤以黄芪为君,自然环境下的野生黄芪果实成熟在每年的7~9月左右,落地入土生根越冬后到第二年春发芽生长。由此可见野生黄芪越冬在土中孕育即得少阴君火温中,快速生长周期中又得春夏之气而厥阴化火,故性温,所言有补气升阳的功效。但是,现代人工栽培的黄芪通过精细化的田间管理,改为春季播种,缩短生长周期之后,按照《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不得岁运之气,这种方式种植的黄芪就是“非司岁物”,则药性气散而不专,入药之后必然药效不佳。
再如:
帝曰:治之奈何?
(黄帝说:治疗的方法怎样?)
岐伯曰: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外淫于内,所胜治之。
(岐伯说:司天之气淫胜于下的,以其所胜之气来平调之;在泉之气淫胜于内的,以其所胜之气来治疗之。)
… …
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
(岐伯说:北政的年份,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脉不应;太阴在泉,则左脉不应。南政的年份,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脉不应;太阴司天,则左脉不应。凡是寸口脉不应的,尺寸倒候或复其手就可以见了。)
帝曰:尺候何如?
(黄帝说:尺部之候怎样?)
岐伯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岐伯说:北政的年份,三阴在泉,则寸部不应;三阴司天,则尺部不应。南政的年份,三阴司天,则寸部不应;三阴在泉,则尺部不应。左右脉是相同的。所以说:能掌握其要领的,用很少的语言就可以介绍完了,如果不知其要领,就会茫无头绪。就是这个道理。)
按照《内经》所言,岁气变化的同时,三部九侯的气脉也是随之变化的,而非一成不变。在临床中如果丝毫不考虑五运和六气而诊脉,必然会有偏差或者遗漏,从而影响辨别病机。
综上小议,运气理论是每一位中医都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至少要将每年的运气变化推算后制作成表挂在诊室墙上,接诊中随时对照、参考运气进行诊查和判断。
在知网搜索的中医论文中,有一些运气对中药药性、气脉变化影响的研究论文,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应用的特别少,需要加以重视。
本文为火哥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火哥的未来密码”,如转载,请著名作者和出处。
文中所阐明之意,非常清晰的说明了中医的临床中必须要将五运六气的变化以及对人体的影响考虑进去,作为一个治病的医生,必须明了六气所司的气化,以及五味、五色的产生与五脏之所宜,然后才可以对气化的太过、不及和疾病发生的关系有了头绪。
在《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特别提到了药物、气脉与六气的关系。
如:
帝曰:其主病何如?
(黄帝道:主治疾病的药物怎样?)
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
(岐伯说:根据岁气来采备其所生化的药物,则药物就不会有所遗略了。)
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
(黄帝说:不属司岁之气生化的药物,又怎样呢?)
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异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岐伯说:其气散而不专。所以非司岁和司岁的药物相较,形质虽同,却有等级上的差别,气味有厚薄之分,性能有躁静之别,疗效有多少的不同,药力所及也有浅深之异。就是这个道理。)
按照《内经》所言,药性与运气有关。比如脾虚气陷证的经方补中益气汤以黄芪为君,自然环境下的野生黄芪果实成熟在每年的7~9月左右,落地入土生根越冬后到第二年春发芽生长。由此可见野生黄芪越冬在土中孕育即得少阴君火温中,快速生长周期中又得春夏之气而厥阴化火,故性温,所言有补气升阳的功效。但是,现代人工栽培的黄芪通过精细化的田间管理,改为春季播种,缩短生长周期之后,按照《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不得岁运之气,这种方式种植的黄芪就是“非司岁物”,则药性气散而不专,入药之后必然药效不佳。
再如:
帝曰:治之奈何?
(黄帝说:治疗的方法怎样?)
岐伯曰: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外淫于内,所胜治之。
(岐伯说:司天之气淫胜于下的,以其所胜之气来平调之;在泉之气淫胜于内的,以其所胜之气来治疗之。)
… …
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
(岐伯说:北政的年份,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脉不应;太阴在泉,则左脉不应。南政的年份,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脉不应;太阴司天,则左脉不应。凡是寸口脉不应的,尺寸倒候或复其手就可以见了。)
帝曰:尺候何如?
(黄帝说:尺部之候怎样?)
岐伯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岐伯说:北政的年份,三阴在泉,则寸部不应;三阴司天,则尺部不应。南政的年份,三阴司天,则寸部不应;三阴在泉,则尺部不应。左右脉是相同的。所以说:能掌握其要领的,用很少的语言就可以介绍完了,如果不知其要领,就会茫无头绪。就是这个道理。)
按照《内经》所言,岁气变化的同时,三部九侯的气脉也是随之变化的,而非一成不变。在临床中如果丝毫不考虑五运和六气而诊脉,必然会有偏差或者遗漏,从而影响辨别病机。
综上小议,运气理论是每一位中医都必须要掌握的知识,至少要将每年的运气变化推算后制作成表挂在诊室墙上,接诊中随时对照、参考运气进行诊查和判断。
在知网搜索的中医论文中,有一些运气对中药药性、气脉变化影响的研究论文,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中医应用的特别少,需要加以重视。
本文为火哥原创,首发微信公众号“火哥的未来密码”,如转载,请著名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