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临证心得 餐速背后那些事-〉详解吃饭快慢与代谢病之间的关系!!

梦回杏林

闻名全坛
核心会员
注册
2013/11/15
帖子
17872
获得点赞
9997
声望
113
所在地
 
  
引子:食不快,心不快;心不快,食就快--当今流行的健康隐患与重要病因

  
以前在某论坛做的{日常进餐时间调查}的记票结果截图

1632106295962.png


共28人参与,若以15分钟为界,简化统计结果为:
平常每次进餐时间小于15分钟者约占60%,大于15分钟者约占40%。
  
  ​
 
  
(一)进餐速度与饭菜内容

--《餐速背后那些事》系列

  有些种类的饭菜可以很快吃进肚子里面,但另一些种类的饭菜是想快也吃不快的。

  比如“米饭面条+青椒肉丝+一杯果汁”可以“扒拉扒拉、大口大口”不到10分钟就能吃完。
  同样份量(热卡值)的“馒头玉米+鱼肉烤鸭+苹果叶菜”,无论怎么努力10分钟也吃不完。

  因为馒头是“干的一坨”,没有足够次数的咀嚼将其磨碎及分泌足量的唾液将其浸湿就咽不下去,而多次咀嚼和分泌唾液都需要时间;玉米棒子是粗粮,要先用门牙啃,肯下来还要嚼碎才能吞;鱼肉有刺吃快了要卡喉咙;烤鸭有骨头也只能慢慢啃;叶菜富含粗纤维不轧断咽不下去,吃苹果也需要多次啃咬和咀嚼。

  可以看出“米饭面条+青椒肉丝+一杯果汁”的配餐营养是不均衡的,属于“高脂肪、低纤维”膳食:
  精制主食缺少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和纤维素;煎炒红肉脂肪含量高而配菜量很少;水果榨成汁之后纤维素及部分维生素也损失掉了。
  而同样份量(热卡值)的“馒头玉米+鱼肉烤鸭+苹果叶菜”则“种类丰富、粗细搭配、低脂高纤、营养均衡”。



1632106721861.png

  (未完待续)
 
  
(二)生死攸关的速度

--《餐速背后那些事》系列

  从饭菜的质地上说,不同软硬度混合的食物吃得太快易磕到牙,带馅的汤圆吃得过快易烫伤口腔和食管。
  吃饭过快更有被“口蜜腹剑”的“糖衣果核”剌破消化道引起大出血的可能,因喝枣粥或吃大枣馅的粽子而引发生命危险的事件电视新闻上时有报道,大人小孩都有。

  在快速进食大量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不但会突然增高胃肠压力并刺激胰腺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胰液,一旦胆总管因结石堵塞或者肠液返流入胰腺,就会诱发“急性胰腺炎”急腹症;而且还会对心率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正常人以正常的速度(细嚼慢咽)吃饭,心率加快约10%,舒张压(低压)会持续降低约1个小时。
  而快速进食(狼吞虎咽)肥甘厚味时,心率可以增加一倍。所以,正常人吃饭时间宜在20-30分钟以上。

  请看{实验测试}:快速进餐心率升高1倍,慢速进餐心率仅升10%:


1632106842189.png


1632106854230.png


1632106864798.png


1632106879544.png

  (未完待续)
 
  
(三)满头大汗为哪般

--《餐速背后那些事》系列

  有人一吃饭就满头大汗,论坛上不乏这样的问诊帖。
  我觉得其原因与其“体质、饭菜、食量、餐速”有关。

  1、这样的患者大都偏虚胖,主要属于“痰湿体质”,有的兼有“湿热体质”和“气郁体质”。痰湿重、循环差、散热慢,吃饭的时候自然容易出汗。

  2、在“饭菜”和“食量”上,他们多半都大于同性别、同体重、同劳动强度的人。
  从西医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进餐会产生“食物热效应”,所以每顿饭吃得越多,吃饭时耗散的热量越大,汗出得越多。
  尤其是高蛋白质的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热效应”更大,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在吃饭时和饭后不久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

============
参考资料:
  《暑热天少吃高蛋白食物 “食物热效应”越吃越热 ...》-人民网
  
http://shipin.people.com.cn/n/2013/0814/c85914-22559393.html
  进食会让身体额外消耗能量,这些能量通过体表散发出来,就会让人觉得身体发热,这种现象被称为“食物热效应”或“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不同的食物产生的“食物热效应”不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食物热效应”更强烈,而淀粉类、蔬菜类就差得多。这就是为何吃火锅时,吃一大盘羊肉,身体能发热很久。而如果吃的是一大盘涮白菜,很快就不觉得热了。这主要是由于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热量仅有5%至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略低,仅为4%至5%。也就是说,蛋白质含量越高的食物,越容易发散热量。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畜禽肉和鱼肉,其蛋白质含量为15%至20%,鸡蛋为13%,南豆腐是6%,蔬菜类一般在1.5%以下。
  按混合食物来说,通常把蛋白质的热效应计算为10%,也就是说,一餐饭在有主食有菜,荤素搭配,荤少素多的情况下,总能量当中有1/10是作为食物的热效应通过身体散发出来的。假如一顿正餐吃掉700千卡,就有约70千卡在餐后不久直接从体表散失。

============

  3、一吃饭就出大汗,餐速太快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对于成人而言,体温每升高1度,心跳会增加10次/分钟。儿童则增加15次/分钟。
  吃得越快,体温升得越快,心率也越快,汗为心之液,心跳过快而损耗心气,再加上内热所逼迫,津液失去固摄而大量外溢,自然汗出淋漓。

  4、“吃饭时大量出汗”,除了“饮食不节”造成的“痰湿郁热”为主的“实证”之外,也存在少数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气不摄津”为主的“虚证”。
  气虚本来就容易自汗,而吃饭也要耗气,所以“气不摄津”而加重汗出。
  气虚重的人除了吃饭会觉得累,平时也会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嗜睡。
  特别是夏天阳气趋表,体表脉管扩张,气血外散于肌肤,脾胃气血少运化乏力,而心肺的负担也较重,容易因进食耗气致气不摄津而自汗,出现或加重气阴两虚,这种情况下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生脉散]或可化裁运用。
  “肺气虚”则表卫不固容易自汗
  “心气虚”则血行不畅散热不良
  “脾气虚”则运化无力谷气化邪
  “肾气虚”则气化不利水泛精漏
  “肝气虚”则胆怯易惊筋脉拘急
  正常吃饭时也爱出汗的“虚证”,可能主要由前面“肺、心、脾”三脏的气虚导致,如果肾气也虚则体质更差,肝气也虚体质就差极了。

  5、西医如何解析“一吃饭就出大汗”的原因:

============
  一、与糖尿病有关
    如发现自身的食量突然的增加、饮水较多、尿多的时候,这时不妨再观察自身在吃饭候是否总是冒汗,如果是则很有可能患上糖尿病。
    因为吃饭时总是出现多汗是因为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往往就是导致糖尿病的直接原因,而多汗是表现的形式之一。
  二、与低血糖有关
    总是冒汗不妨去医院测量自身的血糖,因为低血糖患者会常见冒汗的症状。由于血糖较低易使交感神经兴奋过度,从而释放出大量肾上腺素,大量流汗就会随之而来。同时面部也会苍白,手脚出现颤抖的症状!
  三、与甲亢有关
    自身的饭量较大的同时,身材又比较消瘦,同时额头上总是冒汗,情绪易焦躁、紧张,这些症状明显是患上了甲状腺机能亢进。
    因为患上该疾病的患者,在吃饭的时候胃功能较强,食欲自然就会提高不少,但由于心慌、紧张,吃饭满头大汗也是正常的。
  四、与嗜铬细胞瘤有关
    淋漓多汗是这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同时面部会有潮红的现象,但与以上几种疾病的不同之处就是会出现四肢发凉、血压升高、头痛等。
    如果在吃饭的时候不但不出汗,而且四肢也会出汗而且有点发冷,80%以上可以判断患上这种疾病。

============

  个人观点:
  如果你并不消瘦,没有“甲亢”,也没有患上“嗜铬细胞瘤”,那就基本上可以说与“II型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了,或者属于糖尿病前期易感人群,据说很多糖尿病人吃饭那是相当的快。
  这种情况下体型大多是偏胖的,即便全身不胖也会有小肚子,也就是说体脂率高、内脏脂肪多、中心型肥胖。
  这种情况完全符合中医的“痰湿郁热兼血瘀”的体质。至于古代中医认识到的“气阴两虚”的“消渴证”,则对应的是现代糖尿病的中后期阶段。

  (未完待续)
 
  
(四)美其食、食不语

--《餐速背后那些事》系列​


  要细品食物的美味、享受吃饭的愉悦,除了细嚼慢咽,还要专心不语。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告诉我们要:“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而孔子在《论语·乡党》中也提出了“食不语、寝不言”的主张。

  吃饭时(基本)不说话,不仅是儒家经典《论语·乡党》中的“教条”,也是中国古代知识阶层日常吃饭时遵循的“规矩”。
  举两个例子:

  一、1914年、1915年是毛泽东来往杨昌济(杨开慧的父亲)老师家最多的时候,有时甚至就在杨家搭餐。杨老师吃饭的时候,就禁止说话。

  二、《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大家吃饭(非宴会)时内外鸦雀无声
    第三回描写了林黛玉初到荣国府的第一顿饭,只见“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吃饭的人虽然多,但是从头到尾,并没有人说话,连咳嗽声都没有,贾母等人“寂然饭毕”。
    第六回说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午饭时分,她屏声侧耳默候。刘姥姥听到什么了呢?先是准备阶段:“只听远远有人笑声,约有一二十妇人,衣裙窸窣,渐入堂屋,往那边屋内去了。又见两三个妇人,都捧着大漆捧盒,进这东边来等候。听得那边说了声摆饭,渐渐人才都散出,只有伺候端菜的几个人。”吃饭前听到的是远处传来的笑声,是工作人员衣裙摆动的声音和一声“摆饭”。接着是吃饭完毕阶段:“半日鸦雀不闻之后,忽见二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这边炕上,桌上碗盘森列,仍是满满的鱼肉在内,不过略动了几样”。这里的“半日鸦雀不闻”说的就是吃饭进行时,这个阶段,刘姥姥没有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未完待续)
 
  
(五)细嚼慢咽专心吃饭能减肥

--《餐速背后那些事》系列​


  咀嚼声效应:听自己吃饭的声音有助于减肥
  实验发现:听激昂音乐者平均吃了4块面包,听舒缓音乐者平均只吃了2.7块,专心吃饭听自己咀嚼声者吃得更少。

1632107556852.png


  美国实验研究发现:细嚼慢咽的孩子不容易发胖
  实验开始后半年和一年后,细嚼慢咽组体重下降了5%左右,照常进食组体重增加了10%左右。

1632107581232.png

  (未完待续)
 
  
(六)脂肪肝与吃饭快慢的关系

--《餐速背后那些事》系列​


  韩媒:吃饭快易患脂肪肝
  调查发现:韩国人52%吃饭时间在10分钟以内,10-15分钟者36%,而吃饭时间5分钟以内者脂肪肝患病率为60%,是吃饭时间15分钟以上者患病率33%的将近2倍。

1632107706457.png


1632107741951.png


1632107718347.png


1632107761647.png

  (未完待续)
  
 
  
(七)神奇的唾液

--《餐速背后那些事》系列

  唾液具有止血,溶菌,洁齿,助消化等功能。近年来,美国学者发现唾液含有能促进神经细胞和皮肤细胞生长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
  唾液中含有13种消化酶、11种矿物质、9种维生素、多种有机酸和激素等。其中,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维生素c的解毒功能最强。它们不仅有抗氧化的作用,可以消除体内的氧自由基。
  还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美国乔治亚大学曾有科学家做实验,将人体口腔中分泌出的唾液加入亚硝基化合物、黄曲霉素和苯并芘等强致癌物,以及烟油、肉类烧焦物、焦谷氨酸钠等可疑致癌物中,其细胞的变异原性在30秒内完全丧失。
  关键的是,只有细嚼慢咽,口腔才能分泌出足量的唾液,同时让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并且搅拌时间持续较长,这样才能让唾液里的酶充分降解食物里的致癌物质,从而充分发挥唾液助消化和解毒防癌的功效。

  (未完待续)
  
 
  
(八)细嚼慢咽:天然的降糖降脂药

--《餐速背后那些事》系列

  进餐时充分咀嚼,可以更好的调动人体自身的消化和代谢机能,刺激胃肠激素和血液中参与能量代谢激素的分泌。对降低餐后血糖血脂有明显的作用。

 《咀嚼和胰岛素分泌的研究,咀嚼胶后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C-胰蛋白酶在胰脏中产生胰岛素时与胰岛素原分离,并且反映新产生的胰岛素的量。
  为了研究摄取葡萄糖时有无咀嚼胰岛素分泌的差异,对咀嚼口香糖后摄取葡萄糖溶液的组和没有咀嚼口香糖摄取葡萄糖溶液的组, 观察血液C-肽值的变化。
  受试者为19名女性,平均20岁,体重指数(BMI)为25. 这些受试者咀嚼不含风味剂或甜味剂胶基糖基础剂15分钟,然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下文中称为“OGTT”)和在不咀嚼口香糖的情况下进行OGTT的对照组,在OGTT后15,30,60和120分钟收集血液,测量血糖水平,血液胰岛素水平和血液C-肽值。
  结果,在口香糖组中OGTT的30分钟内血液C-肽值达到最高值,对照组中OGTT60分钟后的血液C-肽值达到最高值。另外可知,在口香糖组中,与对照组相比,OGTT时的血糖值上升幅度缓慢,血糖值的急剧上升受到抑制。
  因此可知,在葡萄糖摄取前有无咀嚼 对胰岛素的分泌有影响,并且很明显它可能与暴饮暴食和肥胖有关。



  而国医大师陆广莘早在60多年前的1958年就做过类似实验,结果与上面的试验一致:让50例糖尿病患者餐后咀嚼棉花团30分钟,结果血糖血脂均有明显下降,论文发表于1961年《中华内科学》杂志上。

1632108816972.png


1632108844851.png


1632108865382.png


1632108874810.png


1632108891276.png


1632108911895.png


1632108926114.png


1632108948947.png


1632108967274.png


1632108991900.png


1632109045959.png


1632109056788.png


1632109065841.png


  (未完待续)
 
  
(九)锻练细嚼能力:益肾健脑固齿防衰老

--《餐速背后那些事》系列​


  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生髓,脑为髓之海。
  所以肾气衰则牙齿松动、脑力不济。
  而三餐充分的咀嚼,不仅有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代谢,而且能对牙齿和大脑会产生足量的良性刺激,有益肾健脑固齿防衰老的作用。
  缺乏咀嚼的老人容易患老年性认知障碍,而咬力越大的人大脑越年轻,经常吃中等硬度的食物能够锻练咀嚼能力,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主动的叩齿和鼓漱吞津来固齿健脑益肾。

1632109439726.png


1632109458380.png


1632109471507.png


1632109517537.png


1632109833734.png



1632109857509.png


1632109870205.png


1632109903706.png


1632109920541.png


1632109956694.png


1632109963204.png


1632109969136.png


  (未完待续)
 
  
(十)世人求快我求慢,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餐速背后那些事》系列


吃饭速度-健康之路-打好保胃战_00001.jpg


吃饭速度-健康之路-打好保胃战_00002.jpg


吃饭速度-健康之路-打好保胃战_00006.jpg


吃饭速度-健康之路-打好保胃战_00009.jpg


吃饭速度-健康之路-打好保胃战_00022.jpg


吃饭速度-健康之路-打好保胃战_00024.jpg


0299 人之寿夭,在于撙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jpg


0305 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教诫篇》).jpg


0308 大抵食有所犯,病从而生。非为不食,但不过食为贵,过食自然有伤。(明·万全《万氏家传点点经·二十五症酒毒成瘕久染变色》).jpg


0327 凡虚损之由,无非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致。(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虚损》).jpg
 
  
尾声:从容进餐,细品美食,享受生活

--健康是一种责任,健康在我心中​


  人生是一场旅行,吃饭是一种享受。

  如果忙到没有时间吃饭,那勤奋工作为了哪般。

  与其“化怨气为食欲”,不如用运动释放压力。

  大快朵颐只是盛宴时尽兴的浪花,细品粗淡才是平日里养生的甘泉。

  人生最重要的身外之物,不过一双筷子(饮食)、一双鞋子(运动)、一张床铺(睡眠)、一屡清风(好心情)而已。

  四物当成宝,岁添人难老。疾病自远离,不常求医药。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