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与白术配对只是去除太阴的水湿之气,若太阴之虛是因为心阳弱的原故,那么就只能治标,但无治本。根据虛则补其母的原理,补火能生土,所以要用桂枝来强心火。简单的才四味药的方子里,除了关系到五行的原理,而且也关系到了四气五味的原理,苓桂朮甘汤里的桂枝和甘草配伍就是根据辛甘化阳的原理,整个方子主要都是围绕着增强心阳的路子,然后佐用白朮的苦燥(四气五味),让水气下走,从下而出。我倒是认为主要是茯苓白术这个对子的比例,桂枝还是相对芍药来看,没有芍药,那么桂枝还是走表的。
把茯苓白术作为太阴药来看的话,也是一出一入,白术向外,茯苓向内,也是一个合力,茯苓多,也就是向内渗透多,水从血管走入小便。说明这个水的位置比较靠里,如果在表的话,多半用苍术从表散了。
这样分析的话,桂枝的效用,可能温心阳的作用更多一点。
宣肺是有,但是有茯苓压制,就不会发散,只是通肺气而己,这是有区别的,总的来说这方子是先升而后降的,因为是上焦胸部里的水气停饮,肺主通调水道,若肺气不通又如何让水归为常道?这,里就是让水气归为正常循环而己,最终还是从下走,若从上走,那么就是直接发汗从汗出了,而这个方子是发不了汗的。
[苓桂术甘汤]本身就有较弱的解表作用,祛湿剂也需要{解表宣肺},因为{肺为水之上源/宣肺解表才能行水利尿},比如[真武汤]用生姜不用干姜(术也宜苍术)。
桂枝入肺经心经膀胱经,[苓桂术甘汤]里面没有生姜,桂枝的作用就是{宣肺解表/气化水湿/通脉利尿}。
痰饮病总体偏寒,当以“温药和之”,桂枝是个以宣发通阳为主的温性药,非大辛大热之品。
痰饮偏寒者用桂枝,可以温助正气,即使微有饮郁化热,用桂枝也能宣通化气、祛湿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