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的治疗
伏邪非透不尽。“一面泄热,一面透邪”,“透热转气”,针对伏邪深藏的特点,不易且不宜直攻,直接攻伐,不但不容易去除邪气,反而易伤及正气,而去除伏邪的关键是要除尽,否则仍会伏留体内,伺机而作。此时在驱邪的同时强调一个“透”字,有两层内涵:一是要用透的方法,给邪以出路,透达邪气,不关门打狗;二是除邪要除透,除尽。如匡萃璋以茵陈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利用四逆散的开泄、分消、透达、升降之功,取得良效,并认为“实为伏气,开逐邪之门户的锁钥之剂”。杨金亮等应用伏邪理论以达原饮治疗耐药细菌的感染,用槟榔、厚朴、草果等注重散邪,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在伏邪的治疗上,扶正亦是关键,扶正不仅是补气、滋阴、助阳,更是助正以帮助机体透邪、除邪。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前数方虽皆为存阴退热而设,其中有以补阴之品为退热之用者,有一面补阴一面搜邪者,有一面填阴一面护阳者,各宜心领神会,不可混也。”柳宝诒提出,清泄里热、导邪外达是治疗伏气温病的关键,并确立了清热养阴并举、助阳托邪的治疗思路,为疑难重症的治疗提供了借鉴,“若惟取其阴而不鼓动其阴中之阳,恐邪机仍冰伏不出,拟于大剂养阴托邪之中,佐以鼓荡阳气之意,俾邪机得以外达三阳为吉”。李可应用伏邪理论治疗疑难杂症时,也注重扶正助阳,开表、透邪为大法,如以扶正达邪法,用小柴胡汤治疗红斑狼疮,人参败毒散治疗结核性心包炎、心包积液等;以助阳透邪法,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布鲁杆菌病、心功能衰竭等。
伏邪理论注重邪、正两方面,扶正以透邪,透邪以护正,临床伏邪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很多棘手的疑难杂病、顽症重症的治疗上,提供了崭新的治疗思路,将在许多现代医学难以入手或疗效不佳的临床问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清泉 原载于《中医杂志》2011年第52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