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所谓病人之情者,五脏各有所偏,七情各有所胜。阳脏者宜凉,阴脏者宜热;耐毒者缓剂无功,不耐毒者峻剂有害。此脏气之不同也。
动静各有欣厌,饮食各有爱憎;性好吉者危言见非,意多忧者慰安云伪;未信者忠告难行,善疑者深言则忌。此好恶之不同也。
富者多任性而禁戒勿遵,贵者多自尊而骄恣悖理。此交际之不同也。
贫者衣食不周,况乎药饵?贱者焦劳不适,怀抱可知。此调治之不同也。
有良言甫信,谬说更新,多歧亡羊,终成画饼。此无主之为害也。
有最畏出奇,惟求稳当,车薪杯水,难免败亡。此过慎之为害也。
有境遇不偶,营求未遂,深情牵挂,良药难医。此得失之为害也。
有性急者遭迟病,更医而致杂投;有性缓者遭急病,濡滞而成难挽。此缓急之为害也。
有参术沾唇惧补,心先痞塞;硝黄入口畏攻,神即飘扬。此成心之为害也。
有讳疾不言,有隐情难告,甚而故隐病状,试医以脉。不知自古神圣,未有舍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且如气口脉盛,则知伤食,至于何日受伤,所伤何物,岂能以脉知哉?此皆病人之情,不可不察者也。
【译文】
所谓病人之情,五脏各有偏盛,七情各有偏胜。阳气偏盛的体质适宜用寒凉的方法,阴气偏盛的体质适宜用温热的方法;耐受药物毒性的病人,使用平和的药剂便没有功效;不耐受药物毒性的病人,使用峻猛的药剂则会有害。这是各人脏气的不同。
动与静各有好恶,饮食也各有好恶;性喜吉利的病人,对他们直言病情就会遭到责难;内心常怀忧虑的病人,对他们好言安慰反被说成虚伪;没有取得信任的病人,给他们的忠告难以奉行;多疑的病人,给他们深切真挚之言却会受到猜忌。这是各人个性好恶的不同。
富裕的病人大多任性,因而常常不遵守医生的告诫;地位尊贵的病人大多妄自尊大,因而常常骄横放纵违背常理。这是各人地位、处境的不同。
贫穷的病人,衣食尚且不足,更何况药物呢?低贱的病人,整天焦虑劳苦、不得安适,其心境可想而知。这是各人调养条件的不同。
有的病人刚刚相信了医生的良言,别人荒谬的说法又使他改变了主意,这就好似多歧亡羊,医生的良言终成画饼,没有实效。这是没有主见造成的危害。
有的病人最怕发生意外,只求稳当,治疗无异于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难以避免失败死亡。这是过于谨慎造成的危害。
有的病人境遇不顺,谋求的事没有成功,内心牵挂,以致良药也难以医治。这是患得患失造成的危害。
有性急的病人患上慢性病,不断更换医生,导致杂乱用药;有性情迂缓的病人患上急性病,延误时机,造成难以挽救的后果。这是性情迟缓和急躁造成的危害。
有的病人惧怕温补,人参、白术一沾到嘴边,心里就先予以拒斥;有的病人惧怕攻下,芒硝、大黄一进入口中,便神魂飘荡。这是心存成见造成的危害。
有的病人忌讳疾病而不说,有的则是隐情难以启齿,甚至故意隐瞒病情,用切脉来试医。岂不知即使古代高明的医生,也没有舍弃望、闻、问三诊而单凭切脉的!比如寸口脉盛,就可以知道是伤食,至于是哪一天伤的,伤的又是什么食物,怎能只凭脉象就会知道呢?这些都是病人的常情,不能不明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