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六经气化的思考

夜视仪

声名远扬
杏叶会员
注册
2020/10/15
帖子
4780
获得点赞
832
声望
113
所在地
昆明
五运六气我不太能用的来,读过,但是靠我自己来搞懂它,还是很难,好在有很多大能来讲解,特别是有图的,给了我很多帮助。
1621727980104.png

关于标本 气化的分析
太阳本是寒,标是阳,中见少阴热化,就是说气化的意思是指六气化生?如果从人秉天地而生,来讲还是很有道理的
1621728252001.png


那么这个球体就是人体的模型。受外界六气的影响,六气又是受太阳距离地球远近,日照长度,影响,所以大的分四季二十四节气,小的分每天二十四小时。人又受大地五行之气运化影响,人处在中间,那么也就有了自己的五行和六气
比如寒水之气,化生为人体的太阳经,通道是少阴经。君火之气化生少阴经,通道是太阳经
相火之气化生少阳经,通道是厥阴,风木气化生厥阴经,通道是少阳经,
湿土之气气化生太阴,通道是阳明,燥金之气化生阳明经,通道是太阴经,
这样一看,就变成了寒热,湿燥,风火的一个三维坐标轴

浏览附件104753

那么按照这个图来看,寒气化生足太阳膀胱腑的通道就是足少阴肾经,相对应的,热气化生足少阴肾经的通道是足太阳膀胱经。


那么人体的寒热调整都应该在太阴经和少阴经之间。

发热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恶寒却是自我感觉,跟恶寒相对应的应该是恶热才对。
恶寒的感觉对应的可以有发热,也可以不发热,不发热的情况,如果足少阴经阳气不足,体温会变低,虽然躯干部分仍然维持正常体温,但是四肢温度已经不足了,也就是四逆症,相信还有跟严重的情况,比如老年人整体体温的变低,以及某些体弱的人体温已经无法维持在36度以上了,这部分人的恶寒可以观察到穿衣服比正常人多。
由此可见,发烧还是不发烧,体温的上升是足少阴经热化来控制,而降温是足太阳膀胱经来控制。而太阳病的伤寒,被打断的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降温控制,也就是说太阳经受病,足少阴热化不再受控,出现的就是发热,而其他五气对人体依然会产生发热,是因为,太阳经气从太阳到达少阴,必然穿过内部中心,而和中心点交叉的有风火这一对,湿燥这一对,那么这个寒化的过程就会被这四种因素影响,要么寒化不及生热,要么寒化太过生寒,其他风化火化,湿化燥化,都同此理,都是受本经之气影响最大,其他次之。
1621745739210.png

吴派的讲法是发热恶寒从本或者从标来看,我觉得不是很好,也许是我自己学的不到位。

目前我的看法是:
外界寒气和人体的太阳经气,同气相求,本来应该是相安无事,外界越冷,太阳经气的寒化效果(散热效果)越好,同少阴经气发热的效果维持平衡(维持体温),人体和外界之间是有一层气的,就像地球有大气层一样,如果这层气被外界寒气侵入,破坏的是人体内部太阳经气的功能,寒化功能就失效了,人体出现过热,类似影响的还有,外界过热,太阳经气寒化效果就不好,也出现过热,外界湿气影响散热,也出现过热,同样的内部出现过热,过湿也会影响寒化和热化的比例,风燥两个相对影响的是热化过程。
 
最后编辑:
摘录别人的讲稿:
六经气化
天有六气,初之气,厥阴风木,二之气,少阴君火,三之气,少阳相火,四之气,太阴湿土,五之气,阳明燥金,六之气,太阳寒水。(这是讲的主气)天人同气也,足厥阴肝之经,是为风木,心手少阴之经,是为君火,三焦手少阳之经,是为相火,脾足太阴之经,是为湿土,大肠手阳明之经,是为燥金,膀胱足太阳之经,是为寒水。

经有十二,六气统之,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火也,从母化气而为风,少阴以君火主令,足少阴水也,从妻化气而为热,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木也,从子化气而为暑,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金也,从母化气而为湿,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土也,从子化气而为燥,太阳以寒水主令,手太阳火也,从夫化气而为寒。经气对化,自然之理。

这里还是比较难懂,

厥阴以风木主令,手厥阴火也 风
少阴以君火主令,足少阴水也 热
少阳以相火主令,足少阳木也 暑
太阴以湿土主令,手太阴金也 湿
阳明以燥金主令,足阳明土也 燥
太阳是寒水主令,手太阳火也 寒

这个应该代表的是人本身的六气,而天人合一论,外界以一气到六气顺序,人体内部各个气的强弱也以此为顺序,体现在身体上就会有六气偏盛,出现风热暑湿燥寒。

那外界六气的忽然改变,人体也应该出现相对的变化 ,比如从夏天从户外突然进入空调房内,那么人体的气也会乱掉,夏天天气热,人体为了散热,应该是会有提高体温,与提高与外界温差来散热,或者说太阳寒水受限,少阴火寒化的能力下降,本身人体偏热。而进入空调房后,人体感寒,就需要调整太阳寒水之气来主令,寒热之气应该就会出现失调,而争令,如果寒热两者之间的差越大,人体调整的变化越激烈,因为水的特性,比热容的关系,人体开始释放多余的热,以适应寒冷气候,但是越接近体表的皮肤已经完成了散热,开始收缩,而体内的热还未完成这个过程,两者出现矛盾。

于此同理的是燥湿环境的距离变化,比如把青蛙放到沙漠,把沙漠蜥蜴放到水里,那么体内的细胞液距离的变化足够杀死他们。人体也是同样的,体液的调节应当是糖类和盐类的共同结果,人体保水用糖,脱水用盐,但是又不局限于这两种,还有更复杂的调节方式,但是结果还是相同的,就是外界足够燥的时候,人体需要调节保持水分不过度散失,而外界太湿的时候,需要调整身体让人体内水湿之气不至于泛滥。
那么外界的燥湿气候突然的变化也会导致人体的剧烈变化。


比如久居于地下室,过于潮湿,或者长久吃油炸食品烧烤,导致过燥,从这两点看,这个湿和燥最先侵袭的仍然是人体浅表的部分,就像人体伤寒,也是从外到里,从四肢到躯干,如果最外的抵抗散失,才会内里出问题。这样一个过程,是人体循环逐个失守的过程,能维持正常的圆越来越小。

而秉天地之气的变化,是从内而外的整体变化,而内伤,或者说七情伤身,是从内而外的,五脏先出现偏盛,五脏出现偏盛,人体六气不可能不跟着变,这类似于什么,就是你本身居住于沙漠还是沼泽,是北极还是赤道,而风最强烈的地方,恰恰是昼夜温差大的地方,居于哪里,身体必然会做出相应的调整,非洲人不耐寒,欧洲人不怕冷,当然也都是相对的,还是在人体可调整范围之内。
 
标本主从,标从,主不从。太阳寒水,所以主气的膀胱经是不会热化的,但是从气的太阳丙火小肠经标气是君火,它可以寒化从于主气。所以太阳经证的热证为手少阳的病,太阳的寒,可以是手也可以是足。余经仿此。
就这么简单的原理。
 
天有六气,风、热、暑、湿、燥、寒,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也。天地合气,名之为人。人感天之六气而生六腑,故六腑为阳,感地之五行而生五脏,故五脏为阴。五脏者,肝、心、脾、肺、肾也,六腑者,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也。脏五而腑六,《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是为心包,合为六脏。

那么五运六气 其实算一个数学模型。
主要的问题也就是外界环境有六,内在循环有五,五和六相合之间的关系以及规律。五和六之间又互相影响。
外界环境造成了人体外在表现的六种状态,这六种状态也足够影响内在循环出现偏差,而内在循环出现偏差后,外在的表现也可以有对应关系。
 
标本主从,标从,主不从。太阳寒水,所以主气的膀胱经是不会热化的,但是从气的太阳丙火小肠经标气是君火,它可以寒化从于主气。所以太阳经证的热证为手少阳的病,太阳的寒,可以是手也可以是足。余经仿此。
就这么简单的原理。
这一段 我还没搞懂 从生理学意义上来讲是一种什么状态,只是有那么一点点设想。毕竟古文和易经都不算熟。


我所能理解的就是主气的膀胱经就是最外的散热片,干的活就是让热散发的,出问题后导致的问题就是热散不掉,至于从气,以水包火来理解,就是这个热的散发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内外的温差,需要维持一定的值,比如外界温度31度,人就会觉得散热不畅,非常不舒服,而低于12度,人会觉得寒冷,当外界低温时,人体内部温度的不会直接变成外部的低温,而是维持一个差值,要维持这个差值,人体的散热通道就会关闭一部分。如果散热通道因忽然感寒而非正常的关闭很多,导致热散不出去,就出现了发热。
而温病的发热起因有感寒或者伤热,但是外界温度高,人体能做的是提高自己的温度,来维持这个温差,保证散热,随之而来的就是自汗。
而冬季本身已经通道封闭很多了,仍然出现伤寒,这个是因为能量供给不足,无法维持温度差,热辐射达不到要求了,原先的散热通道完全失效


而恶寒这种自觉症状,应该是同感觉低温有关,因为不管穿多少衣服,仍旧感觉冷,那人体正常感觉冷,只能是外界气温远低于自身的时候,人体体表通道关闭,那么是否有可能恶寒这种情况,就是人体散热通道的不通畅,不管是自我调节的毛孔封闭,还是因湿导致传到不畅,还是阴虚导致能量外出不畅,还是阳虚整个能量的不足,其结果就是人体向外的热辐射不足。

这里有个概念就是 一般认为麻黄汤症的伤寒,是外寒侵入人体,那如果不按这个理解,而是人体感受到外寒而自我调节呢?越冷的情况,人体调节封闭的越紧密。
 
最后编辑:
人体实际上不存在完美的联通状态。也就是均一的状态,每个末端同身体内部的联通都是有限通常状态。比如一个山体内的复杂洞穴,洞口的温度和气流与洞中的某处是不相同的。于此类似的是供暖系统,一个供热站烧的再旺,依然有一些散热片的温度远低于整个管网,这时锅炉加温是多数原则。身体的温控中枢也遵循加温来提高机体能力的方法。
而中医遵循的是辩证选择。
基本上邪气分三大类。同时感受风寒,有人是太阳伤寒,有人是中风,有人是寒湿直中,有的人是温病。原因是身体内环境的邪气属性。三大类是水,血,食。所以去邪的途径,无非汗吐二便。什时候选何种治疗,这是每本书写书的目的。固化条文而不深究其本来目的,就难于深入。而且深入遇到瓶颈,就需要时间去积累,等待下一次突破。六经气化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上面说的这些东西的一种总结。
不是说建立了架构,这个架构就不变了。要随着知识增加改变架构,架构不对,融合不了,那不改架构,还要削足适履吗?
你现在还是得继续夯实基础。继承的路确实不简单。
 
少阴的两个火,一个是水包火,一个是火包水,水没有变,变的是火,小火变大火
太阳的水,手太阳小肠是热水,足太阳膀胱是冷水,这是一个热水变冷水的过程

太阴是湿,一个是脾的湿,一个是肺的湿,而肺相对应脾来讲,不那么湿。
阳明是燥,一个是胃的燥,一个是大肠的燥,而胃相对大肠来讲,也没那么燥
都是一个相对概念,脾和胃一起,相对来讲是湿热,肺和大肠来讲是寒燥,有寒热变化,燥湿变化,才有流动。

少阳暑,一个是三焦,一个是胆,
厥阴风,一个是肝,一个是心包,
一个是流动,一个是不流动,当然不流动相对的,流动是因为有压差,寒热之间,燥湿之间的差值越大,流动越强,差值越小流动越弱,而暑的代表就是差值不够,外部环境热,身体也热,热交换就不足,外部环境湿,内部环境也湿,排汗就不畅,湿燥的流通也不足,如果完全停止,那人也就死了。
 
最后编辑:
人体实际上不存在完美的联通状态。也就是均一的状态,每个末端同身体内部的联通都是有限通常状态。比如一个山体内的复杂洞穴,洞口的温度和气流与洞中的某处是不相同的。于此类似的是供暖系统,一个供热站烧的再旺,依然有一些散热片的温度远低于整个管网,这时锅炉加温是多数原则。身体的温控中枢也遵循加温来提高机体能力的方法。
而中医遵循的是辩证选择。
基本上邪气分三大类。同时感受风寒,有人是太阳伤寒,有人是中风,有人是寒湿直中,有的人是温病。原因是身体内环境的邪气属性。三大类是水,血,食。所以去邪的途径,无非汗吐二便。什时候选何种治疗,这是每本书写书的目的。固化条文而不深究其本来目的,就难于深入。而且深入遇到瓶颈,就需要时间去积累,等待下一次突破。六经气化其实说白了就是我上面说的这些东西的一种总结。
不是说建立了架构,这个架构就不变了。要随着知识增加改变架构,架构不对,融合不了,那不改架构,还要削足适履吗?
你现在还是得继续夯实基础。继承的路确实不简单。
这个我懂,这个是有点理想化的说法,受寒也可能是局部的,这里只考虑了外部环境六气对人的影响,包括温病也是外感温病的分析。
只是试着先从理想化状态来分析看看,因为人也不可能单单只受寒,同时与寒相接的气还有风和燥,所以这个气就不可能是一个纯粹的寒,偏燥和偏风,对人体的变化都是不同的,况且还有人体本身的偏性,五脏偏盛情况,所以全部考虑下来就真太复杂了,我脑容量不够用了。

你举得例子里同时受风寒的情况,有人受风,有人受寒,也就是说这个人五脏偏盛不同,受寒的可能就是原本少阴弱,受风的可能就是原本太阴弱。

我目前也就理解到这个程度了,随着继续的学习,有些错误的认识应该会慢慢的丢掉,不过我还是觉得很多中医的理论是可以用自然科学来解释的,因为原先就是基于现象的观察,形而上的总结出的规律,那么同样基于观察的自然科学,应该有相同的解释方法来解释这种规律现象,那么这种自然科学的解释方法,也更容易让人接受,有益于中医的推广
 
少阴的两个火,一个是水包火,一个是火包水,从足少阴到手少阴的变化是水包火到火包水,从手太阳小肠到足太阳膀胱是一个热水变冷水的过程,太阳经是水的状态变化,那少阴经是火的变化,小火变大火。

太阴是湿,一个是脾的湿,一个是肺的湿,而肺相对应脾来讲,不那么湿。
阳明是燥,一个是胃的燥,一个是大肠的燥,而胃相对大肠来讲,也没那么燥
都是一个相对概念,脾和胃一起,相对来讲是湿热,肺和大肠来讲是寒燥,有寒热变化,燥湿变化,才有流动。

少阳暑,一个是三焦,一个是胆,
厥阴风,一个是肝,一个是心包,
一个是流动,一个是不流动,当然不流动相对的,流动是因为有压差,寒热之间,燥湿之间的差值越大,流动越强,差值越小流动越弱,而暑的代表就是差值不够,外部环境热,身体也热,热交换就不足,外部环境湿,内部环境也湿,排汗就不畅,湿燥的流通也不足,如果完全停止,那人也就死了。
任何经腑其实都有气血,而邪气偏见,是气血不合,卫营不合造成的。
因为是复杂系统,模拟运行规律是误入歧途。穷极一生也不可能。我认为这种黑箱状态在一个相对长期内都不会改变。只能用前人的经验大略明白运行规律,而不可能找到其运行规律的原理。
六经气化只是认识疾病的手段,真正治疗,不用也同样能治。只是面对疑难病时,给我们一个思考途径而已。
 
任何经腑其实都有气血,而邪气偏见,是气血不合,卫营不合造成的。
因为是复杂系统,模拟运行规律是误入歧途。穷极一生也不可能。我认为这种黑箱状态在一个相对长期内都不会改变。只能用前人的经验大略明白运行规律,而不可能找到其运行规律的原理。
六经气化只是认识疾病的手段,真正治疗,不用也同样能治。只是面对疑难病时,给我们一个思考途径而已。
嗯 也就是一种认识人体的方式,单单只从六经的层面,没有考虑气血津液,所以我说是一种数学模型一样的东西,并不能真的用于治疗
 
少阴的两个火,一个是水包火,一个是火包水,水没有变,变的是火,小火变大火
太阳的水,手太阳小肠是热水,足太阳膀胱是冷水,这是一个热水变冷水的过程

太阴是湿,一个是脾的湿,一个是肺的湿,而肺相对应脾来讲,不那么湿。
阳明是燥,一个是胃的燥,一个是大肠的燥,而胃相对大肠来讲,也没那么燥
都是一个相对概念,脾和胃一起,相对来讲是湿热,肺和大肠来讲是寒燥,有寒热变化,燥湿变化,才有流动。

少阳暑,一个是三焦,一个是胆,
厥阴风,一个是肝,一个是心包,
一个是流动,一个是不流动,当然不流动相对的,流动是因为有压差,寒热之间,燥湿之间的差值越大,流动越强,差值越小流动越弱,而暑的代表就是差值不够,外部环境热,身体也热,热交换就不足,外部环境湿,内部环境也湿,排汗就不畅,湿燥的流通也不足,如果完全停止,那人也就死了。
六气之间相互平衡,大自然就风调雨顺,万物生长正常;人经络内的六气跟外部也是一样,若平衡,则无病,反之则为病。因此在人身体而言:
太阳寒水和少阴君火之平衡,各自会有寒热化的疾病。手太阳为火,能寒化为病;足少阴为水,也能热化为病。
少阳相火和厥阴风木之平衡,各自会有风火化的疾病。足少阳为风,能火化为病;手厥阴为火,也能风化为病。
阳明燥金和太阴湿土之平衡,各自会有燥湿化的疾病。足阳明为湿,能燥化为病;手太阴为燥,也能湿化为病。
所以本气胜则本病,否则为化病。例如太阳病有寒也有热的,少阴病也有寒热的;少阳病和厥阴病寒热均有,但因风气在,故变化不居;阳明和太阴病既有燥病也有湿病。

外部环境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也是如此,夏天进入空调房,可认为是天气变寒,人体内少阴君火当增强,然而复出房间,大热而增太阳之寒水。交替之际,必然身体孔窍打开,风寒暑湿热等邪均可趁虚而入,以至于变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温病(含湿温等),少阴中寒,少阴热化等病。具体是什么病,跟人体内伏邪以及当时的环境中的邪气以谁为主有关。伏邪作用重于环境(比如伏邪为湿,即便环境很干燥,也还是会出现湿邪为主的病)。
 
六气之间相互平衡,大自然就风调雨顺,万物生长正常;人经络内的六气跟外部也是一样,若平衡,则无病,反之则为病。因此在人身体而言:

所以本气胜则本病,否则为化病。例如太阳病有寒也有热的,少阴病也有寒热的;少阳病和厥阴病寒热均有,但因风气在,故变化不居;阳明和太阴病既有燥病也有湿病。

外部环境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也是如此,夏天进入空调房,可认为是天气变寒,人体内少阴君火当增强,然而复出房间,大热而增太阳之寒水。交替之际,必然身体孔窍打开,风寒暑湿热等邪均可趁虚而入,以至于变为太阳中风、太阳伤寒,温病(含湿温等),少阴中寒,少阴热化等病。具体是什么病,跟人体内伏邪以及当时的环境中的邪气以谁为主有关。伏邪作用重于环境(比如伏邪为湿,即便环境很干燥,也还是会出现湿邪为主的病)。
倒也不是觉得平衡,而是一种动态变化中,四季变化,和每天的十二时辰变化,如果这样看的话,进入空调房就相当于四季错乱,而熬夜这种,也相当于是错乱,人体做出了反应,又和实际情况相矛盾。
伏邪也可以看做是错误反应还未显现,人体只是在一个稍微偏离的轨道上运行,在出现同样气息的诱因时候爆发,或者说冲破了正常的阈值。
 
倒也不是觉得平衡,而是一种动态变化中,四季变化,和每天的十二时辰变化,如果这样看的话,进入空调房就相当于四季错乱,而熬夜这种,也相当于是错乱,人体做出了反应,又和实际情况相矛盾。
伏邪也可以看做是错误反应还未显现,人体只是在一个稍微偏离的轨道上运行,在出现同样气息的诱因时候爆发,或者说冲破了正常的阈值。
平衡不是静态的,阴阳始终是在运动的。比如,你看春夏秋冬,气温一直不变吗?但同样是气温变化,为何有些就是丰年,有些就是灾年?可见有的平衡有的不平衡。再比如,你吃饭的时候不一定吃完或者吃的时候就立马想要排便,动态平衡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内的动态调整是平衡态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人失去了适应性,只要从外部热环境进入空调房,立马会死(反之亦然)。人体为什么吃什么药哪怕吃错了,只要不是不可挽回的,身体都能自动纠正?就是这种动态调节能力。所以治病也没有唯一方法,只有最好的方法(看用什么标准,不同标准这个“最好”对应的结果也不同),针灸也是如此。
 
平衡不是静态的,阴阳始终是在运动的。比如,你看春夏秋冬,气温一直不变吗?但同样是气温变化,为何有些就是丰年,有些就是灾年?可见有的平衡有的不平衡。再比如,你吃饭的时候不一定吃完或者吃的时候就立马想要排便,动态平衡就是在一个时间段内的动态调整是平衡态的。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人失去了适应性,只要从外部热环境进入空调房,立马会死(反之亦然)。人体为什么吃什么药哪怕吃错了,只要不是不可挽回的,身体都能自动纠正?就是这种动态调节能力。所以治病也没有唯一方法,只有最好的方法(看用什么标准,不同标准这个“最好”对应的结果也不同),针灸也是如此。
对就是这个意思,关于伏邪,有点类似于:本来整个身体是要慢慢的降温的,结果外界忽然降温,导致体表降温比体内快,出现内热,这个内热就算伏邪,这个时候如果吃了辛辣,加重了内热,就发病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