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理探讨 脉法干货

guozhongtong

会员违规,头衔屏蔽
封禁会员
注册
2021/04/06
帖子
381
获得点赞
52
声望
28
所在地
河北省张家口
临证之要。务求其本。
审证求因。察舌观色。

重在脉象。

病状万千。终当以脉定夺。
 
各部兼脉。最宜详审。
以辨
邪正盛衰。标本缓急。
而定
先治后治。权衡法则。
 
请教老师,中医爱好者缺乏熟练的把脉技术,是否可以以脉象有力无力断虚实呢?
 
传统的脉诊只有寸关尺三个诊位,可以诊断的经脉有:肺经,大肠经,脾经,胃经,心经,小肠经,肝经,胆经,肾经和膀胱经。相对于十四经脉的基本需求尚缺心包经,三焦经,任脉和督脉。古人讲:十二经皆有动脉。补充一下就是十四经皆有动脉。后来改为只用寸口脉了,但是不管怎么讲寸口脉也应当有可以反映出十四条经脉的对应诊位。研究发现:人体的经脉共有十七条,左右对称。那么在寸口上怎么对应呢?可以参看本网站的图。
 
从【诊脉传心诀】上看,可以。
  
  谢谢,那么,对于中医爱好者而言,
  是否主要识别下面这几种脉象特征,就能够把握证治的大方向了呢:

  有力无力断虚实;
  左右强弱分气血;
  跳动快慢别数迟;
  轻取重按判沉浮。
  
  按之如琴弦为弦;
  按之如刀刮为涩。

  轻微中有重稍强:为平脉;
  轻有中强重也强:为浮缓;
  轻强中强重也强:为浮紧;
  轻无中有重稍强:为沉脉;
  轻有中弱重则无:为浮虚;
  轻无中有重搏指:为沉实。
  
 
传统的脉诊只有寸关尺三个诊位,可以诊断的经脉有:肺经,大肠经,脾经,胃经,心经,小肠经,肝经,胆经,肾经和膀胱经。相对于十四经脉的基本需求尚缺心包经,三焦经,任脉和督脉。古人讲:十二经皆有动脉。补充一下就是十四经皆有动脉。后来改为只用寸口脉了,但是不管怎么讲寸口脉也应当有可以反映出十四条经脉的对应诊位。研究发现:人体的经脉共有十七条,左右对称。那么在寸口上怎么对应呢?可以参看本网站的图。
肺朝百脉,百脉有异,必在寸口有反应。
只不过人心粗吧了。

当然没有巧,还不能有笨吗。

当然可以遍诊十二经脉。

你说的任脉主阴,督脉主阳,已包在寸口中了。
 
脉象的基本原理是脉管张力的变化。之所以出现这样复杂的脉象是由于脉管表里经脉的分布各占一半,斜向分布。其基本格式有:1)两部分张力都大;2)两部分张力都小;3)一部分大,一部分正常;4)一部分小,一部分正常;5)表里经两部分都是正常。其中3和4是两个类型,所以共有七种类型。由于程度上还可以细分所以可以有更多的类型。
 
肺朝百脉,百脉有异,必在寸口有反应。
只不过人心粗吧了。

当然没有巧,还不能有笨吗。

当然可以遍诊十二经脉。

你说的任脉主阴,督脉主阳,已包在寸口中了。
任脉和督脉的诊位不再寸、关和尺上,在尺脉诊位近端尺2诊区。尺1诊位是心包经和 三焦经。这是脉诊经脉感传实验得出的结果。
 
参见本网站题目:中医寸口脉各诊位与十七经脉对应图
 
诊脉八纲及脉八纲所附属的脉象

1.表脉 浮
2.里脉 沉 劳
3.寒脉 迟 缓 结 紧
4.热脉 数 动 疾 促
5.虚脉 虚 弱 散 革 短 代
6.实脉 实 长 滑
7.气脉 洪 濡
8.血脉 细 弦 涩 芤
 
古人的歌诀还是挺好记的:

微茫指下最难知, 条绪寻来悟治丝。
三部分持成定法, 八纲易见是良规。
胃资水榖人根本, 土具冲和脉委蛇。
脏气全凭生克验, 天时且向道从窥。
阳为浮数形偏亢, 阴则沉迟势更卑。
外感阴来非吉兆, 内虚阳陷实堪悲。
诸凡偏胜皆成病, 忽变非常即弗医。
只此数言占必应, 脉经补叙总支离。

微茫指下最难知,条绪寻来悟治丝(旧诀以浮、芤、滑、实、弦、紧、洪为七表,以沉、微、迟、缓、濡、伏、弱、涩为八里,以长、短、虚、促、结、代、牢、动、细为九道,李濒湖、李士材加入数、革、散三脉,共二十七字,实难摸索。必得其头绪如治丝者,始有条不紊)。三部分持成定法(左寸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右寸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关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两尺外以候肾,内以候腹。腹者,大小二肠、膀胱俱在其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胫中事也。此照《内经》分发之法),八纲易见是良规(浮主表,沉主里,二脉于指下轻重辨之,易见也。迟主寒,数主热,二脉以息之至数分之,易见也。大主邪实,细主正虚,二脉以形之阔窄分之,易见也。长主素盛,短主素弱,二脉以部之长短分之,易见也。以此八脉为纲。其余诸脉,辨其兼见可也,置而弗辨亦可也。起四句,总提切脉之大法也)。胃资水谷人根本(脉属肺而肺受气于胃),土具冲和脉委蛇(不坚直而和缓也,脉得中土之生气如此,此以察胃气为第一要)。脏气全凭生克验(审脏气之生克为第二要。如脾病畏弦,木克土也。肺病畏洪,火克金也。反是,则与脏气无害)。天时且向逆从窥(推天运之顺逆为第三要。如春气属木脉宜弦,夏气属火脉宜洪之类。反是,则与天气不应)。阳为浮数形偏亢(仲景以浮、大、动、滑、数为阳,凡脉之有力者俱是),阴则沉迟势更卑(仲景以沉、涩、弱、弦、迟为阴,凡脉之无力者皆是。此又提出阴阳二字,以起下四句辨脉病之宜忌,为第四要)。外感阴来非吉兆(外感之证,脉宜浮洪,而反细弱,则正不胜邪矣),内虚阳现实堪悲(脱血之后,脉宜静细,而反洪大,则气亦外脱矣)。诸凡偏胜皆成病(偏阳而洪大,偏阴而细弱,皆病脉也),忽变非常即弗医(旧诀有雀啄、屋漏、鱼翔、虾游、弹石、解索、釜沸七怪之说,总因阴阳离决,忽现出反常之象)。只此数言占必应,《脉经》铺叙总支离(病之名有万,而脉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而即知为何病耶?脉书欺人之语,最不可听)

左心膻中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
 

诊脉传心诀​

诊家之要四般脉,浮沉迟数为之则。
浮沉轻重指端详①,迟数息中分缓急②。
浮而无力即为③,浮而有力便为
脉沉而无力是④,微沉有力是为
迟而有力脉居⑤,迟而无力⑥。
数而有力为紧弦⑦,数而无力为芤脉⑧。
浮迟即是表间虚,沉迟即是里冷极。
浮数原来表热真,沉数原来里热炎。
此言不出古人书,是我传心之秘识。

按:脉学讲的越繁琐,初学的人越难掌握。前人曾说:“切脉之事,明于书未必明于心,明于心未必明于手”,所谓“胸中了了,指下难明”。本诀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再从四脉的有力无力分出虚、实、洪、弱等十种脉象。这种以纲带目,从简到繁,先易后难的诊脉方法,使初学的人容易掌握。作者对诸脉脉象形容不够全面,间或有与历代脉学说法不尽符合处,但因作者已经申明“此言不出古人书,是我传心之秘识”,故未修改。读者可参阅其它脉学,结合实践,互相印证。

①轻手按于皮肤之上即见者,谓之浮脉。重手按至肌肉之间始见者,谓之沉脉。
②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一息脉来三至谓之迟脉。一息脉来六至谓之数脉。(数:读朔,当快讲。)
③虚脉,迟大而耎,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④极耎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者.谓之弱脉。
⑤崔嘉彦《脉决》谓滑脉:“迟而有力,滑而流利”又谓:“滑脉如珠,往来旋转”。
⑥缓脉:一息四至,应指和缓.往来自匀。涩脉:细而迟,往来难。
⑦紧脉: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数如切绳。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
⑧《脉经》谓:芤脉浮大而耎,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如捻葱状。
 
政运有不应之脉

不应者,沉细之脉也。甚至极沉极细,几于不可见矣;第覆病者之手而诊之则见。凡值此不应之脉,乃岁运合宜,命曰天和之脉,不必求治。若误治之,反伐天和矣。

土运为南政。盖土位居中,面南行令故也。金木水火四运,皆以臣事之,北面受令,故为北政。

甲己二年,为土运南政。

(南政之年,南面行令,故其气在南,所以南为上而北为下,故寸为上而尺为下,司天在上,在泉在下,人气应之,左右皆同。脉有不应者,谓阴之所在,脉乃沉细不应本脉也。阴者,言六气有三阴三阳,而三阴之位,则少阴居中,太阴居左,厥阴居右。脉之不应,乃以三阴之中而以少阴所居之处言之,又分南北二政,定其上下也。如遇少阴司天,则两寸不应。厥阴司天,则右寸不应。太阴司天,则左寸不应。如少阴在泉,则两尺不应。厥阴在泉,则右尺不应。太阴在泉,则左尺不应。)

乙丙丁戊庚辛壬癸八年,皆为北政。

(北政之年,北面受令,其气在北,所以北为上而南为下,在泉应上,司天应下,人气亦应之,故尺应下而寸应上。如遇少阴司天,则两尺不应。厥阴司天,则右尺不应。太阴司天,则左尺不应。如少阴在泉,则两寸不应。厥阴在泉,则右寸不应。太阴在泉,则左寸不应。如尺当不应而反浮大,寸当浮大而反沉细,寸当不应而反浮大,尺当浮大而反沉细,是为尺寸反。经曰∶“尺寸反者死。”如右当不应而反浮大,左当浮大而反沉细,左当不应而反浮大,右当浮大而反沉细,是谓左右交。经曰“左右交者死。”)
 
老少脉异


老弱之人,脉宜缓弱;
若过旺者,病也。

少壮之人,脉宜充实;
若过弱者,病也。

然又有说焉。

老人脉旺而非躁者,此天禀之浓,引年之叟也,名曰寿脉;
若脉躁疾,有表无里,则为孤阳,其死近矣。

壮者脉细而和缓,三部同等,此天禀之静,清逸之士也,名曰阴脉;
若细小劲直,前后不等,可以决死期矣。
 
老少脉异


老弱之人,脉宜缓弱;
若过旺者,病也。

少壮之人,脉宜充实;
若过弱者,病也。

然又有说焉。

老人脉旺而非躁者,此天禀之浓,引年之叟也,名曰寿脉;
若脉躁疾,有表无里,则为孤阳,其死近矣。

壮者脉细而和缓,三部同等,此天禀之静,清逸之士也,名曰阴脉;
若细小劲直,前后不等,可以决死期矣。
  一摸到危险的脉象就“决死期”,那还治什么治呢,成算命的了?
  预测未来是为了改变未来,还没有来的事情,一切都有变数,如何变决定于现在怎么做!
  《伤寒论》里面不也只有27个“死”字;还有“生死参半”的:{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还有更多有希望救治的情况:{阳明三急下;少阴三急下;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脉结代}应该是一种{危急}的脉象了吧,相当现在的{房颤、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与室上性心动过速交替出现)}之类的疾病,同样有救治的办法:[复脉汤]。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附方〉:[炙甘草汤](一云复脉汤)治虚劳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

  《伤寒论》{太阴病篇}还有(通过治疗,可使)脉像好转的记载: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转)长者,为欲愈。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