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是个厉害的药,一直没有用进丸散里,现在可能要用一下,想请教一下各位大佬,你们是怎么炮制,确保安全的?
《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妇人方(中)}杂治第八:
治妇人劳气,食气,胃满吐逆,其病头重结痛,小便赤黄,大下气方(亦名破积乌头丸)
乌头 黄芩 巴豆各半两 半夏三两 大黄八两 戎盐一两半 䗪虫 桂心 苦参各十八铢 人参 消石各一两
上十一味末之,以蜜青牛胆拌和,捣三万杵,丸如梧子。宿不食,酒服五丸,安卧须臾当下。下黄者,小腹积也;青者,疝也;白者,内风也;如水者,留饮也;青如粥汁,膈上邪气也;血如腐肉者,内伤也;赤如血者,乳余疾也;如虫刺者,蛊也。下已必渴,渴饮粥。饥食酥糜,三日后当温食,食必肥浓,三十日平复。亦名破积乌头丸,主心腹积聚,气闷胀疝瘕,内伤瘀血,产乳余疾及诸不足。
后来搜索了很久,说用生草乌蒸五小时,乌头碱含量最低,总生物碱含量最高,效果就是最好的。我平时蒸生附子只用了45分钟,入丸散都很安全,现在这个生草乌蒸五个小时,我想也是很安全的。
京东和淘宝上好像有卖[乌头赤石脂丸]的商家。
经方里面没有用〈乌头〉入{丸剂}的方子,经方中的[乌头汤]用的是〈蜜〉和〈甘草〉来解毒。
《备急千金要方》里面有四个〈乌头〉入{丸剂}的方子:[乌头丸]、[破积乌头丸]、[五石乌头丸]、[茱萸乌头丸](有名无方)。
但没有提及〈乌头〉的炮制方法。
前三个有配方工艺记载的都用了〈蜜〉,此外:[乌头丸]还用了〈干姜〉;[五石乌头丸]还用了〈甘草〉;[破积乌头丸]还用了〈青牛胆〉。
《中国药典》附子理中丸
【处方】附子(制)100g、党参200g、炒白术150g、干姜100g、甘草100g
【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10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与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后来搜索了很久,说用生草乌蒸五小时,乌头碱含量最低,总生物碱含量最高,效果就是最好的。我平时蒸生附子只用了45分钟,入丸散都很安全,现在这个生草乌蒸五个小时,我想也是很安全的。
高温高压法,甘草法,黑豆法,都会导致制草乌的总生物碱含量降低,也就是讲减低有效性。数据对比的结果,就是常温常压法,五个小时效果最好。草乌毒性很大,比川乌更厉害。乌头与附子虽然是同一家子,但是乌头比附子更厉害。
用草乌制作丸散,我没有做过,但是我研究过如何降低乌头附子之毒的问题。
乌头附子的毒性主要是乌头碱。古来通过炮制来破坏乌头碱的方法可以概括为三种:
一是浸泡法,即将除去泥土并晒干了的生乌头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
二是高温法,一般是将浸泡好了的乌头用水蒸煮。判断蒸煮好的标准是: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这是《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学》中介绍的方法,估计这也是现在制乌头的通行方法。现在药店里的制乌头就是浸泡法+蒸煮法的成果。
三是配伍法,一般认为姜和甘草同用,可降低乌头碱的毒性。我觉得这是可信的,因为医圣仲景在用生附子时必有姜或姜草同用。
个人觉得,为了确保安全,不管是生乌头还是制乌头,应当三法同用。
乌头碱最怕高温。在用高温法时,可以改良一下:用高压锅蒸一小时以上——这应该相当于常规蒸法的四至五小时。捞出后再用砂炒至外皮微黄——用砂炒的目的一是可进一步高温解毒,二是可以充分干燥方便打粉。然后把这样制作出来的乌头混合在有干姜、甘草的复方中,应当是很安全的。
但是,为了万无一失,还要控制剂量。每次吃多少才算安全,这个不能一概而论,应当因人因时因病而异。我觉得,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把每次服0.3克作为起步量。一天服三次,那起步量就是0.9克。也就是说,一天的量就是约为1克。如果服了一段时间后,确实没有不良反应,再适当增加剂量。这个0.3克如何确定?比方说,在一个复方中开了30克草乌,那就可以吃30天。不管复方药粉的总重量是多少,都要以30天的用量来计算每次吃多少。如果复方药粉的总重量是300克,那么每天吃的混合药粉就是10克,每次量就是3克。
高温高压法,甘草法,黑豆法,都会导致制草乌的总生物碱含量降低,也就是讲减低有效性。数据对比的结果,就是常温常压法,五个小时效果最好。
四诊:头痛时候已经很少,眼睛也不难受。双寸脉仍浮滑。处方:制川乌15,制草乌15,藁本15,威灵仙15,牡丹皮12,薏苡仁30,炒苍耳子12,茯苓15,猪苓15,黄芩10,干姜10,路路通12,10剂。
五诊:上方加升麻12,透骨草18。10剂。
六诊:头疼基本消失,阴雨天也不感觉难受,偶有一过性头痛,不到一分钟即消失,疼多在左侧颞部。脉象尚见浮滑,治宜上下分消,温阳燥湿,处方:制川乌20,制草乌20,薏苡仁30,铁脚威灵仙20,仙鹤草20,石韦15,桃仁12,猪苓15,干姜12,牡丹皮12,苍耳子12,仙茅15,大黄6,细辛9,10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