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事热点 中医药发展规律之我见

仁心妙手

声名远扬
版主
注册
2011/01/22
帖子
5429
获得点赞
993
声望
113
年龄
79
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国发〔2016〕15号)正文“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段中强调“充分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九号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一章第三条以法定要求“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之后,许多官方文件和中医界高层凡涉及中医药发展的文件、文章都常套用这句话,但对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具体内容却没有一个完整的解释。那么,中医药发展规律究竟是什么?这里试谈谈个人的看法。
要明确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明确什么叫规律。规律的基本解释“是自然界和社会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其哲学定义是:“规律亦称法则。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
世界上的事物、现象千差万别,它们都有各自的互不相同的规律,其根本内容来说可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物质世界的规律,它们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自然规律是在自然界各种不自觉的、盲目的动力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和四季的循环,一切生物的生长壮老已;社会规律则必须通过人们的自觉活动表现出来,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存在与思想意识这几对矛盾的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思维规律是人的主观的思维形式对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的反映,是思维正确反映客观现实所遵循的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不仅是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而且是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规律也属于思维规律。
规律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永恒性四大特点,具体内容此处从略。
基于以上认识,再来探讨中医药发展规律究竟是什么。探讨这个问题之前,还得先明确中医药发展规律是属于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三大规律中的哪一种?笔者认为,因中医药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其规律应该是思维规律的范畴,是数千年以来中医群体人的主观思维形式对中医药学客观规律的反映。因此,我们便可得出这样一个认识:中医药发展规律,就是中医药诸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就是中医药学中的法则,是始终贯穿于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具有普遍性的形式。
由此,我们便可找到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辩证观念、藏象学说、辨证论治法则和绿色健康理念、中医药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工具,这七个方面都具有规律的四个特性,是始终贯穿于中医药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具有普遍性的形式。从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以及养生防病等等,都始终贯穿着这些规律。所以,在经济发达、科技进步的现代社会,更好地发展中医药,仍须遵循这些规律。我们中医界平常所说的中医思维,也包括了这些规律,离开了这些规律,就不叫中医思维了。
2016年2月22日中国中医药报刊登一篇“贾谦观点回放”的《中医自身发展的五大规律》的文章,笔者感觉该文所称“五大规律”并不具有中医药发展的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永恒性四大特点。下面让我们分别看看这五条“规律”(引号中的文字为该文所提规律的原文,引号后面的文字为笔者的观点):
“第一,中医与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其实这是中医药这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叉、影响、渗透的现象,而不是规律。
“第二,中医是临床医学,实验室研究不出中医药理论。”中医理论偏重于宏观认识和临床验证,但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也会逐步通过实验室引人微观认识与验证来提高或创新中医药理论。
“第三,中医属于意会知识范畴,适于师徒传承。”这只是小农经济时代的传承方式,不可能恒久不变,不可能永远排斥高等学府式的传承。
“第四,个性化治疗使中医适宜于诊所形式。”中医注重个性化治疗,但决非永远以药品“自种自采自制自用”的形式和“一个中医就是一所医院”的单一小个体规模打天下,尤其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集团化的中医更显优势。
“第五,中医中药不分家。”这一点只是相对而言:中医必须做到医必知药识药,药应为医所用,这是中医中药不分家。而进入现代工业化社会,药品要实现企业化、工业化生产、制作,并标准化管理以后,中医中药分家不可避免。
总之,这五条内容冠以发展"规律"是不准确的,其实它只是概括了中医药在有史以来的发展状态或模式,决不是永恒的规律!
中医药七大发展规律性中的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辩证观念,三者的含义和内容,全面体现在《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和历代名著之中,凡中医群体都很明确,这里不必赘述。三者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各个方面,以及药物性能、功效和方剂配伍组成、应用等各个方面。
藏象學说的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臓,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由于简化字的使用,这里的藏和臓字都一律用脏字取代,这是极不恰当的!藏象包括各个内臓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學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臓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學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古代解剖知识和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整体、恒动、辩证观,引人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对人体臓腑器官、經絡、氣血津液的客观存在与生理、病理现象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贯穿并指导中医诊疗的全过程。藏象学说集中記載於《黃帝內经》《难经》等经典著作之中,这些经典著作对中药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辨证论治法则就是中医临床思维的全过程,这里也不必赘述。《伤寒论》、《金匮要略》在《内经》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论治体系,后世历代医家和《温病条辨》等著作又不断充实发展,这些经典著作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绿色健康理念就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归于自然的健康理念,如养生防病主张从阴阳顺四时,“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养生要顺从生长收藏的四季变化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之则治,逆之则乱”。用于治病的药物主要有是天然药物,其中绝大部份是天然植物药,少量除外保护性的天然动物药、天然矿物药,极少应用化学合成药和提纯的单体药。这些天然药物源于自然,但入药之前还须经过炮制、咀片,去除杂质,减其毒性烈性,增其疗效,便于煎熬;用于治病时还须针对病证的性质,选择药物的五(寒热温凉平)性(气)五味,经过君臣佐使、药对等配伍形式,组成大小缓急奇偶复等类型和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功用的方剂,这就体现了高于自然;应用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药物和运用自然的多种防治手段给人们治病防病,使人们与自然融为一体,归于自然,更有利于促进身体健康。这种绿色健康理念规律性也贯穿于中医药防病治病的全过程。
中医药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工具,这是中医药存在、发展的本质意义和目的所在,无论中医药以什么形式存在、什么形式发展,其本质和目的,都象教育无论怎样存在、发展,它仍然是促进人类个体身心发展的工具一样,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工具,这是永恒不变的。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中医药要做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更体现了这一规律所含盖内容的水平提升。
总之,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辩证观念、藏象学说、辨证论治、绿色健康理念和始终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工具这七个方面就是中医自身发展的规律,是中医药发展过程中各种现象之间必然、本质、稳定和反复出现的关系,具有必然性、普遍性、客观性、永恒性四大特点,必须始终遵循。但这些规律并非一成不变,也需随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而充实新的内容,提升新的水平。
以上只是笔者个人管见,若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朋友使用学术语言指正,但拒绝恶语相向,谩骂攻击,讽刺挖苦。谢谢各位!
 
《景岳全书.传忠录》“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其要者,阴阳法则。
 
:042:文化水平有限,不知所云。 按规律办,那具体规律是什么。 听半天就是在讲这个规律的属性。 具体什么规律说不上来,那不就是没规律 ,一切照旧呗。

这是老半病又犯啦,喊了一辈子口号要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集体,事到临头就是不知道怎么是热爱。
 
老先生您好:

标准化后,如何处理【气运】对药物的影响?

标准化对如何处理个性化的差异?
 
老先生您好:

标准化后,如何处理【气运】对药物的影响?

标准化对如何处理个性化的差异?
谢谢朋友点赞和提问!笔者文中所说标准化管理主要指的是药品实现企业化、工业化生产、制作,并标准化管理,如中药饮片的炮制、加工,中成药的组成、加工等都有一定的标准,这方面早己在实施了。其它方面我没有说标准化的实施问题。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出台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2017年)和《GB中医临床诊疗术语国家标准(证候部分)》(2020年),这是中医药部分领域实施标准化的标志,各级中医院一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已在实施,中医药论文的书写,凡涉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和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的都必须符合这两个标准的规定。但中医学中的很多细项,如朋友所说的气运,还有气虚、气陷、气逆等等,就很难象西医那样用数值去标准界定。
 
谢谢老师的回复。

有没有收费方面的标准。

比如老先生治好了癌症。得到的只是【挂号费】。
再比如好多病用针,也许一两针就能好。
如按次收费,或按药收费。必然要多收几次,或多开点药。
这样对患者及医者都不公平。
有没有解决之法。
 
再有就是中医的专利保护问题。

种豆应是中医的专利权。
美国用疫苗也应中医受权。是不是把专利改个名字,专利就会失效。
 
谢谢老师的回复。

有没有收费方面的标准。

比如老先生治好了癌症。得到的只是【挂号费】。
再比如好多病用针,也许一两针就能好。
如按次收费,或按药收费。必然要多收几次,或多开点药。
这样对患者及医者都不公平。
有没有解决之法。
这个似乎尚无统一的标准,从现在的情况看,公立中医医院级别越高,医生的职称越高挂号费就越高,个体诊所的诊费也随所处城市的档次与居民消费水平而高低不同,如一线城市的省城个体中医诊费最低30,50居多,高的有达600,甚至1000元都有,我曾接诊过一例继发性不孕(双侧输卵管不通)的患者,是个典型的跳蚤型就医者,总想在某处某个医生那里一付药就解决问题,没有连续用药的耐心,在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望京医院就诊一次,挂号费1000元,处方基本通讲,叫她治疗1-—3个月,却持方走人,后又在省城某个体中医那里就诊一次,诊费600,药费300,只是个疏肝解郁之类的方子,患者与医生吵了一架没吵赢医生交了钱负气而去。省城有家某扶阳派专家开的个体诊所名叫扶阳医馆,初诊诊费1000,复诊300,因名气大,患者找他看病的也多。而在县城是不上线的城市,个体诊所诊费就很不一致了,最低5元,高的20元,中间的10元,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家以开大方见长的个体医,每张处方动辙100多味,药费数百元、1千多元不等,一付药可熬服9天,所有费用全在药中。另一家纯针灸诊所,针灸治疗一次200元。
可见收费没有标准可言
 
最后编辑:
没看好病就收钱。不知是啥时候立的规矩?

我想检查诊断费要和治疗费分开。治疗费中医者专技费应【病得轻重挂钩】。才能体现医者的价值。

千万不能走【明星】医者之路。否则万劫不复。

医者的合理收费【管理机构】应该给出【参考牌价】。而不是漫天要价的烂相,否则管理人员真得就要到十八层地狱了。
 
没把握的病,要明确【告知】。以耽误病轻。

这样就不会产生【跳蚤型就医者】。

明医束手不丢人。
 
这个似乎尚无统一的标准,从现在的情况看,公立中医医院级别越高,医生的职称越高挂号费就越高,个体诊所的诊费也随所处城市的档次与居民消费水平而高低不同,如一线城市的省城个体中医诊费最低30,50居多,高的有达600,甚至1000元都有,我曾接诊过一例继发性不孕(双侧输卵管不通)的患者,是个典型的跳蚤型就医者,总想在某处某个医生那里一付药就解决问题,没有连续用药的耐心,在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望京医院就诊一次,挂号费1000元,处方基本通讲,叫她治疗1-—3个月,却持方走人,后又在省城某个体中医那里就诊一次,诊费600,药费300,只是个疏肝解郁之类的方子,患者与医生吵了一架没吵赢医生交了钱负气而去。省城有家某扶阳派专家开的个体诊所名叫扶阳医馆,初诊诊费1000,复诊300,因名气大,患者找他看病的也多。而在县城是不上线的城市,个体诊所诊费就很不一致了,最低5元,高的20元,中间的10元,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家以开大方见长的个体医,每张处方动辙100多味,药费数百元、1千多元不等,一付药可熬服9天,所有费用全在药中。另一家纯针灸诊所,针灸治疗一次200元。
可见收费没有标准可言
一百多味要太多了,就算是薛振生的全息汤也只有四五十味药
 
这个似乎尚无统一的标准,从现在的情况看,公立中医医院级别越高,医生的职称越高挂号费就越高,个体诊所的诊费也随所处城市的档次与居民消费水平而高低不同,如一线城市的省城个体中医诊费最低30,50居多,高的有达600,甚至1000元都有,我曾接诊过一例继发性不孕(双侧输卵管不通)的患者,是个典型的跳蚤型就医者,总想在某处某个医生那里一付药就解决问题,没有连续用药的耐心,在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望京医院就诊一次,挂号费1000元,处方基本通讲,叫她治疗1-—3个月,却持方走人,后又在省城某个体中医那里就诊一次,诊费600,药费300,只是个疏肝解郁之类的方子,患者与医生吵了一架没吵赢医生交了钱负气而去。省城有家某扶阳派专家开的个体诊所名叫扶阳医馆,初诊诊费1000,复诊300,因名气大,患者找他看病的也多。而在县城是不上线的城市,个体诊所诊费就很不一致了,最低5元,高的20元,中间的10元,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家以开大方见长的个体医,每张处方动辙100多味,药费数百元、1千多元不等,一付药可熬服9天,所有费用全在药中。另一家纯针灸诊所,针灸治疗一次200元。
可见收费没有标准可言
以后也会越来越贵的,最早的三甲专家门诊挂号费才7块,后来改革一下子就跳到150了,说是国家定的,后来老爷子退休了在中医馆坐诊收费50,原先7剂药差不多两三百,现在五六百了,两三个疗程下来差不多小两千了。这还算便宜的,毕竟老百姓能见到的云南省顶级的中医了。
真就诊费五六百上千的,实际水平未必比这个老爷子高,开业以后就是个概率问题了,能治好一半的就已经算名医了,能治好三分之一的也能算小有名气
 
平常考试60分及格,驾照考试却要90分及格。 不同环境容错率要求也不同,涉及到人身安全的要求就特别高。 没有标准,怎么认定中医生具备中医行医资格呢? 这么多经方,这么多时验方,这么多加减方,这么多种药量组合,几乎达到无穷尽的地步,连病名都没有标准。 医患双方的利益如何保证,只能靠口碑与任信么。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管理者的错误,不能用【变通得名不正言不顺的方法】。

这样正好被【恶人】抓住了把柄。

而正常的医者【专业技能收费】得不到【尊重】。
 
平常考试60分及格,驾照考试却要90分及格。 不同环境容错率要求也不同,涉及到人身安全的要求就特别高。 没有标准,怎么认定中医生具备中医行医资格呢? 这么多经方,这么多时验方,这么多加减方,这么多种药量组合,几乎达到无穷尽的地步,连病名都没有标准。 医患双方的利益如何保证,只能靠口碑与任信么。
标准就一条【患者的满意】

少了这一条,再加千万条都是白搭。!!!!!!!!!!!!
 
私以为:中医发展,就是社会发展(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缩影。社会若能健康发展,中医自然不在话下。
医药很重要,但中医远不止医药。
世间万物皆可药。是不是药,要看医者如何衡量。
再说,不是还有针灸?点穴?医武合一吗?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