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4/02/24
- 帖子
- 257
- 获得点赞
- 106
- 声望
- 43
探索附子的毒性之谜
南齐云 / 文
对附子,《神农本草》没有说到毒的问题。
不知从何时起,附子有“毒”的观念,中医界便形成通识了。现在种种权威的《中药学》教材,对附子更是显著标注了“有毒”的特性,对其用量(煎服3—15克),则强调严格控制,不能多用; 煎熬的方法也是要求时间久久,以防中毒。
的确,人们在医疗实践中,也时有出现服用附子,导致出现气喘、口麻、甚至昏迷的中毒症状。
但是,自中医火神派崛起,附子却又向人们展示了它的另一面特性。
因为,火神派用附子,居然可以打破传统认识,不以其“毒”为惧,处方用它,动则是传统用量的数倍,有的甚至是数十倍,论斤入方。
大量的使用附子,对治病有何种疗效,暂且不论,而让人称奇的是,如此反传统巨量使用了附子,竟然却能平安无事,根本没见什么中毒死人的情况。
对此,人们很是迷惑不解:
究竟是传统说法搞错了,附子根本就没有什么“毒”?
还是火神派在使用附子时,有什么特招,居然能将附子的毒性消除?
遗憾的是,火神派的理论,虽强调附子“扶阳”的重要作用,但对为何如此巨量使用附子却能平安无事的现象,则没有什么的解释,只是用逐步加大试用附子、直到“天量”水平的经验实践,向世人证明了大量使用附子也可无毒的事实。
因而,对附子的毒性,现在的中医人,便形成二个认知群体:
一方面,仍然维持传统观念,对买卖附子与服用附子,都始终抱着警惕态度,小心翼翼。
另一方面,火神派则继续大胆作风而使用附子,处方下药,动则数十克、数百克,毫无顾忌。
谨慎者有其谨慎的根据。
毕竟服用附子中毒的事,并非空穴来风,而常有医疗教训可见。
火神派则也有其大刀阔斧的硬道理。
因为,李可等火神派名老中医,在治疗中大量使用附子、而能使患者安然无恙的医案,也是多不胜数。
(李可用的破格救心汤,曾治万例病人以上,其制附子用量在30---200克,对病危患者还有24小时用制附子500克以上者。)
中医有许多难解之谜。这个附子的毒性问题,也可算一件。
附子究竟有没有毒?
说有毒,为何火神派巨量用它,却毒影无踪?
说无毒,为何有人稍稍超标量服用,则立马呈现中毒症状?
附子毒性的奥秘,真相是什么呢?
笔者以辛味中药的特性,结合现代生理学知识,对此进行了一番探索。
研究思考的结论是:
附子的“毒”性,就是它的药性!
用量小了,其药性显不出力度;而用量多了,则易导致中毒症状。
那么,毒从何来?
来自附子药性运行的特点。
附子是产生阳气的物质,进入人体后,即会发生壮阳的作用。
但是,附子若一下子进入人体的药量太大,在运行中经过一系列连锁反应后,壮阳的药性,则会发生某种瘀积;而这个瘀积状况,便又会转化成为对人体的不利因素,并由此导致服药者出现中毒症状。
这就是一次服用附子过量,会产生危险的机理。
而从这个机理中,我们却可以看出解决附子毒性的途径:不要让附子的药性瘀积!
若能使附子的药性顺畅前行,而不再滞留瘀积,那么,附子对人体的毒性便不会产生,大量的药性,则能全部化作有益壮阳的张扬。
怎样才能使附子的药性顺畅前行,而不会滞留瘀积呢?
方法就是:在大量使用附子的同时,重用厚味甘药,对附子药性予以牵引、推动。
《内经》云:辛甘发散为阳。
辛甘的配合,即可推动阳气不受阻滞,而能不断发生、壮大。
实际上,从回阳救逆的古老名方“四逆汤”、“参附汤”中,重重运用灸甘草、人参的处置,便可知张医圣等前人,已知道了以“辛甘”配合的重大意义。
而李可在2006---2007年的医疗实践时,其470张处方,其中制附子用占84%,而人参类及党参,即用占75%,灸甘草用占78%。可见,火神派领军前辈在大量使用附子的同时,便是极重视同时配合使用厚味甘药的。
有人认为,甘草能解附子之毒,是因甘草中和了附子的毒性。
此说系误解。
甘味药的作用,不是中和附子的毒性,而是能推动附子药性的前行,由此让附子根本不会转化出毒性特征,而可让附子的药性全盘有利于人体。
如果只是中和毒性,那么附子的药性便会受到削弱,运用大量的附子也就失去了意义。实际上,用了甘味药配合,附子的药性是会随着用量的增大,而相应更为强烈了。
所以,火神派在大量使用附子的同时,重用甘草、人参、黄芪等厚味甘药,实际即是由此消除了附子药性变毒的负面根源,而帮助附子能全都发挥有益作用。
这样做,便达到了专扬附子之长,而避其短,既会大大增强药力,又没有毒性产生之害。
所以,大量使用附子时,千万勿忘同时配合使用厚味甘药!
这,便是附子有毒、或无毒的奥秘。
20210428
南齐云 / 文
对附子,《神农本草》没有说到毒的问题。
不知从何时起,附子有“毒”的观念,中医界便形成通识了。现在种种权威的《中药学》教材,对附子更是显著标注了“有毒”的特性,对其用量(煎服3—15克),则强调严格控制,不能多用; 煎熬的方法也是要求时间久久,以防中毒。
的确,人们在医疗实践中,也时有出现服用附子,导致出现气喘、口麻、甚至昏迷的中毒症状。
但是,自中医火神派崛起,附子却又向人们展示了它的另一面特性。
因为,火神派用附子,居然可以打破传统认识,不以其“毒”为惧,处方用它,动则是传统用量的数倍,有的甚至是数十倍,论斤入方。
大量的使用附子,对治病有何种疗效,暂且不论,而让人称奇的是,如此反传统巨量使用了附子,竟然却能平安无事,根本没见什么中毒死人的情况。
对此,人们很是迷惑不解:
究竟是传统说法搞错了,附子根本就没有什么“毒”?
还是火神派在使用附子时,有什么特招,居然能将附子的毒性消除?
遗憾的是,火神派的理论,虽强调附子“扶阳”的重要作用,但对为何如此巨量使用附子却能平安无事的现象,则没有什么的解释,只是用逐步加大试用附子、直到“天量”水平的经验实践,向世人证明了大量使用附子也可无毒的事实。
因而,对附子的毒性,现在的中医人,便形成二个认知群体:
一方面,仍然维持传统观念,对买卖附子与服用附子,都始终抱着警惕态度,小心翼翼。
另一方面,火神派则继续大胆作风而使用附子,处方下药,动则数十克、数百克,毫无顾忌。
谨慎者有其谨慎的根据。
毕竟服用附子中毒的事,并非空穴来风,而常有医疗教训可见。
火神派则也有其大刀阔斧的硬道理。
因为,李可等火神派名老中医,在治疗中大量使用附子、而能使患者安然无恙的医案,也是多不胜数。
(李可用的破格救心汤,曾治万例病人以上,其制附子用量在30---200克,对病危患者还有24小时用制附子500克以上者。)
中医有许多难解之谜。这个附子的毒性问题,也可算一件。
附子究竟有没有毒?
说有毒,为何火神派巨量用它,却毒影无踪?
说无毒,为何有人稍稍超标量服用,则立马呈现中毒症状?
附子毒性的奥秘,真相是什么呢?
笔者以辛味中药的特性,结合现代生理学知识,对此进行了一番探索。
研究思考的结论是:
附子的“毒”性,就是它的药性!
用量小了,其药性显不出力度;而用量多了,则易导致中毒症状。
那么,毒从何来?
来自附子药性运行的特点。
附子是产生阳气的物质,进入人体后,即会发生壮阳的作用。
但是,附子若一下子进入人体的药量太大,在运行中经过一系列连锁反应后,壮阳的药性,则会发生某种瘀积;而这个瘀积状况,便又会转化成为对人体的不利因素,并由此导致服药者出现中毒症状。
这就是一次服用附子过量,会产生危险的机理。
而从这个机理中,我们却可以看出解决附子毒性的途径:不要让附子的药性瘀积!
若能使附子的药性顺畅前行,而不再滞留瘀积,那么,附子对人体的毒性便不会产生,大量的药性,则能全部化作有益壮阳的张扬。
怎样才能使附子的药性顺畅前行,而不会滞留瘀积呢?
方法就是:在大量使用附子的同时,重用厚味甘药,对附子药性予以牵引、推动。
《内经》云:辛甘发散为阳。
辛甘的配合,即可推动阳气不受阻滞,而能不断发生、壮大。
实际上,从回阳救逆的古老名方“四逆汤”、“参附汤”中,重重运用灸甘草、人参的处置,便可知张医圣等前人,已知道了以“辛甘”配合的重大意义。
而李可在2006---2007年的医疗实践时,其470张处方,其中制附子用占84%,而人参类及党参,即用占75%,灸甘草用占78%。可见,火神派领军前辈在大量使用附子的同时,便是极重视同时配合使用厚味甘药的。
有人认为,甘草能解附子之毒,是因甘草中和了附子的毒性。
此说系误解。
甘味药的作用,不是中和附子的毒性,而是能推动附子药性的前行,由此让附子根本不会转化出毒性特征,而可让附子的药性全盘有利于人体。
如果只是中和毒性,那么附子的药性便会受到削弱,运用大量的附子也就失去了意义。实际上,用了甘味药配合,附子的药性是会随着用量的增大,而相应更为强烈了。
所以,火神派在大量使用附子的同时,重用甘草、人参、黄芪等厚味甘药,实际即是由此消除了附子药性变毒的负面根源,而帮助附子能全都发挥有益作用。
这样做,便达到了专扬附子之长,而避其短,既会大大增强药力,又没有毒性产生之害。
所以,大量使用附子时,千万勿忘同时配合使用厚味甘药!
这,便是附子有毒、或无毒的奥秘。
202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