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传统脉诊打开的精彩世界:柴胡劫的是肝阳还是肝阴(上)

蓝衣居士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4/10/18
帖子
110
获得点赞
47
声望
28

柴胡劫的是肝阳还是肝阴(上)
【本文选自《脉解伤寒》,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唐绍华。人卫中医编辑整理。

01

如果我们研读历代直至当今的中医医案文献和经验集,就会发现,有的中医生终其一生都只开柴胡剂加减,而有的医生则在用方的时候畏柴胡如畏虎。
这其实也说明了:一方面柴胡剂疗效卓著,如果能正确使用,效如桴鼓;但另一方面,如果判断不准而错误使用,副作用也就会非常明显。
通过前几章的讲解,我们已经知道了:肝虚则为厥阴病,肝实则为少阳病。一虚一实,是迥然不同的,因此在治疗上也是完全不同的。
可是由于病在肝胆,其脉都弦,其证都有“呕吐、下利,寒热往来”,在实际的临床辨证诊断中,想要将虚、实清楚地辨别区分开来,对于医家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既然有了传统脉诊这么犀利的中医诊断武器,因此,我对于“柴胡劫肝阴”这样一个影响面很大的理论和应用就有了深入的探究思考和临证。下面将我的收获分享给大家。

“柴胡劫肝阴”主要是出自清朝著名医家叶天士医生的告诫,才广为流传的。
叶桂(1666—1745年),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叶医生是清代著名医学家,被尊为四大温病学家之一。
叶天士医生在中医历史上首次阐明了温病的病因、感受途径和传变规律,明确提出“温邪”是导致温病的主因,突破了“伏寒化温”的传统认识,从根本上划清了温病与伤寒的界限。《温热论》开宗明义第一句话“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指明温邪的传入是从口鼻而来,首先出现肺经症状,如不及时外解,则可顺传阳明或逆传心包,该理论与伤寒之邪按六经传变的理论完全不同。其中“逆传心包”之说,确属对温病传变认识的一大创见,也是对《伤寒论》六经传变理论的一大突破。其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由于叶天士医生医术精湛,疗效卓著,因此他的著作和学术思想,被后世医家推崇备至,而其中提出的“柴胡劫肝阴”理论也从此对后世影响巨大。

02
"柴胡劫肝阴”之说出自《临证指南医案卷十•幼科要略•疟》:
疟因暑发居多,方书虽有痰食寒热瘴疠之互异,幼稚之疟,都因脾胃受病,然气怯神弱,初病惊痫厥逆为多,在夏秋之时,断不可认为惊痫,大方疟症须分十二经,与咳症相等,若幼科庸俗,但以小柴胡去参,或香薷、葛根之属,不知柴胡动肝阴,葛根竭胃汁,致变屡矣。

我初学中医,每每看到此处,都是更着重叶医生临床经验的使用,对于理论部分,并没有深究。直到学习使用传统脉诊以后,很多临床疗效和以前的认识不符,才又重头来过。仔细想一想,“柴胡”到底为什么会劫阴呢?能劫阴的药,理论上应该都是辛温燥热之品,比如附子、肉桂、干姜等,因此阴虚内热的人需要慎用这些药。

但是我们来看历代医书中对于柴胡这味药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
《名医别录》:柴胡,微寒,无毒。主除伤寒,心下烦热,诸痰热结实,胸中邪逆,五脏间游气,大肠停积水胀,及湿痹拘挛,亦可作浴汤。一名山菜,一名茹草。叶,一名芸蒿,辛香可食。生洪农及宛朐。二月、八月采根,暴干。(得茯苓、桔梗、大黄、石膏、麻子仁、甘草、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入硝石三方寸匕,治伤寒寒热、头痛、心下烦满。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女菀、藜芦。)

《中药学》:柴胡,苦辛,微寒,是辛凉之品。

从上面的几段引文来看,柴胡从药性理论上应该是并不会劫阴的。

再来看,柴胡在临床使用的时候是一味“和解少阳”的主药,如果患者有少阳郁热,肝、胆皆热,必会消耗肝阴;柴胡和解少阳,清解少阳郁热,热解阴存,因此,从使用的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对肝阴有利,而不应该劫肝阴才对。那么,流传这么广的“柴胡劫肝阴”的理论又是基于什么才会提出来的呢?

在《中药学》中,对于柴胡的药物功效的描述是:疏散风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使用注意事项的描述是:本品药性升发,凡气逆不降,阴火旺,肝阳上升者,均当慎用。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原来柴胡除了“疏散风热”以外,还有“升阳”的功效,这里的升阳,应该指的是升肝阳。从这个描述就可以理解为:柴胡升肝阳,劫肝阴,因此肝阳上升,阴虚火旺的人要慎用。

03
那如果我们继续深究,柴胡本身是辛凉之品,功效是和解少阳,清除肝胆的郁热,推陈致新,应该是泄肝凉肝之品,也就是泄肝阳的药,那教科书里怎么会同时又把它定义为升肝阳的药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请看下面在临床应用中,经常遵循的关于柴胡的用量规律是:
少量使用:有升阳举陷的功效,用量常为3g左右;如补中益气汤中柴胡的用量。
中量使用:有疏肝理气的功效,用量常为10g左右。如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方剂中柴胡的用量。
大量使用:有和解退热的功效,用量一般可用到20g。如小柴胡汤中柴胡的用量(原文就用到半斤)。

追到这里,经过这么一梳理,大家就找到了柴胡能升阳这个提法的源头了:原来,柴胡的升阳理论,是和补中益气汤中柴胡的使用有关的。

未完待续。。。。。。。

 
都是文字游戏,望文生义,不同的人理解不同,每个人的知识储量不同出发点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掌握核心理论的没几个人,一般人可以用经验验证理论
 
看节选确实会有这个感觉,如果看了整本书,上下文以及里面的医案分析,大概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按五味理论来解释,和个人试服过也能通。柴胡苦多于辛,先降而后升,这和厚朴很相似,只是一凉一温不同。辛能开散,苦能降泄,故说辛开苦降。
只要是辛药,无论辛溫或辛凉都能升能散,只是各药力道不同而己。苦能降泄,苦能燥,如黄连,黄柏,龙胆,黄芩等等,燥的是什么?泄的是什么?自然是湿,无论苦凉或苦溫,都有燥泄的功效。辛散和苦泄都能伤阴。
再看柴胡,辛和苦都有,是不是也会伤阴。当然无论伤血或伤阴,或伤阳或伤气的这种说法,都是在本身就有某方面偏弱或不足的情况下才能成立,若没有某方面偏弱,那些说法自然不能成立。
如使用麻黄汤或者麻黄,脉阴阳俱紧,就是说两手寸尺脉都现紧脉(伤寒论里的脉都是二分法,说寸尺俱紧意思等于寸关尺俱是紧脉)。这种脉就不存在虛证,故能使用麻黄汤这种方子。
再说回柴胡,若肝肾阴血足,那么使用柴胡就没问题,否则就相反。像附子也是同理,肝肾阴血足或偏旺,自然就不存在伤阴问题,若阴血不足用附子,同样能伤阴,不独柴胡能伤阴。
 
按五味理论来解释,和个人试服过也能通。柴胡苦多于辛,先降而后升,这和厚朴很相似,只是一凉一温不同。辛能开散,苦能降泄,故说辛开苦降。
只要是辛药,无论辛溫或辛凉都能升能散,只是各药力道不同而己。苦能降泄,苦能燥,如黄连,黄柏,龙胆,黄芩等等,燥的是什么?泄的是什么?自然是湿,无论苦凉或苦溫,都有燥泄的功效。辛散和苦泄都能伤阴。
再看柴胡,辛和苦都有,是不是也会伤阴。当然无论伤血或伤阴,或伤阳或伤气的这种说法,都是在本身就有某方面偏弱或不足的情况下才能成立,若没有某方面偏弱,那些说法自然不能成立。
如使用麻黄汤或者麻黄,脉阴阳俱紧,就是说两手寸尺脉都现紧脉(伤寒论里的脉都是二分法,说寸尺俱紧意思等于寸关尺俱是紧脉)。这种脉就不存在虛证,故能使用麻黄汤这种方子。
再说回柴胡,若肝肾阴血足,那么使用柴胡就没问题,否则就相反。像附子也是同理,肝肾阴血足或偏旺,自然就不存在伤阴问题,若阴血不足用附子,同样能伤阴,不独柴胡能伤阴。
我个人也同意这个说法,六经体系里,我也是把柴胡作为少阳的标志性用药,至于后世的升阳,截阴的说法,可能是又一种观察吧,或许就是厥阴病然后用了柴胡,本身上热下寒,下焦无火,肝升就不足,上热又影响到了少阳,出现了少阳证,然后用了柴胡,反而导致病情恶化,大约会有这么一种情况的。
 
叶天士并无说只有柴胡会劫肝阴,他也说了葛根亦会竭胃汁(胃阴),葛根辛甘凉。他只说小柴胡汤针对那病不可去掉人参(指党参),人参能补脾润肺生津血。小柴垌汤原方只有人参,大枣,甘草能养阴,且以人参为最。其余俱是燥药,若把人参去掉换成葛根,香薷之类的辛药,那这个方子仅靠大枣和甘草是制约不了那么多燥药的,可想而知这个方孑就会过燥,就不适合此病,且小柴胡汤是以柴胡为主药量最大,所以很容易伤肝阴,药太过或不及都不行。
 
柴胡是阴阳药,它能升能降,用量少则清升,量大则沉降。“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这个说法就看出它不单单只是升阳的效果。光升不降是达不到去结气、寒热,推陈致新的功能的。实际上跟半夏功能神似。
 
柴胡劫肝阴的说法正确无误。柴胡劫肝阴并不是柴胡直接去损伤了肝阴,是间接。整体观念、阴阳互根互用之理和机体气机升降出入运行不息是探讨中医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少阳为阳出阴之枢机,柴胡畅通少阳阳出阴之枢机好比把水龙头换了个大号的,阳出阴枢机畅通了好比水龙头出水量加大了,水龙头出水量大了,水塔的储水量好比肝阴必然减少的快,此为柴胡劫肝阴之意。如果没有整体观念、标本不清,盯着局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标本混淆、犯虚虚实实之戒,必然出现柴胡劫肝阴的情况。
中医治则为损有余补不足,纠偏求平。“人参杀人无过、柴胡劫肝阴”等皆是没有整体观念、阴阳虚实标本混淆,犯虚虚实实之戒。
 
最后编辑:
JT还有一种说法,我比较认同,就是柴胡会淘汰血液中不太合格的血红细胞这种载体,所以也可以治疗疟疾,老弱病残的各种载脂蛋白什么的都杀掉,所以说推陈致新也可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样也可以让血液系统通畅一点,从这个方面也叫截肝阴。

这样的话有个问题就是,厥阴有病,本身就虚弱,那么这些载蛋白之类都是带病工作,又被柴胡杀掉一部分,新的也补不上,那不就雪上加霜了,截肝阴从这点上说,更容易理解。
 
  “柴胡劫肝阴”是因为柴胡极易致肝阳上亢。“柴胡劫肝阴”和柴胡致阳亢,其实就是一块硬币的两面。
  理论上说得再多都是纸上谈兵,不相信的可以试试。如果你只柴胡一味药。吃上几天就有可能出现夜间兴奋、夜不能眠。如果你本身就睡眠不好,那不需要吃很多,一两次就足够啦!
 
明白了柴胡的奥妙后,就能理解为什么小柴胡汤要加黄芩,逍遥散为什么要配白芍。
 
四逆散用柴胡不用黄芩,黄芩汤用黄芩不用柴胡,......
阴阳法则是中医之根本,阴阳、辩证原则、治疗原则解读错误,中医江河日下。
 
明白了柴胡的奥妙后,就能理解为什么小柴胡汤要加黄芩,逍遥散为什么要配白芍。
苦寒及酸收之药都能制约柴胡的升散之性!
四逆散不用黄芩,但有白芍制约。
黄芩汤主要用于清热止痢,它不需要用柴胡。
 
小柴胡加人参的说法还差不多,起码有个补五脏的功能
 
用苦寒和酸收之药不一定要配柴胡,但用柴胡却常配苦寒酸收之药以制其升散之性。当然,柴胡用于升阳时除外,但此等情形却用量极少。
 
柴胡什么情况下用黄芩,什么情况下用白芍?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同时用了黄芩、白芍又是为什么?
人参杀人无过,人参咋杀人的呢?
某药监制某药的说法是西医逻辑,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水塔没水了,换大号水龙头只能是加速缺水(劫肝阴)
有罔汗,有罔下,也有罔用柴胡,柴胡劫肝阴的根本是罔用柴胡,罔用柴胡时用啥药监制也不好使。
某三甲医院,会诊,会诊专家建议使用某药(忘记具体药名了),请会诊医师表示异议:病人肝功能受损,某药肝毒性很大,能用吗?会诊专家笑了:每日查肝功能(我当时有点懵:每日查肝功能?)结果呢?肝功能逐日好转!一周后,病愈,肝功能也恢复正常。疾病损害肝功能,某药虽然有肝毒性,但是把病治好了,肝功能反而好转了!这才是真正的专家!中医有言:是药三分毒,有病,病当之,无病则伤人。服中药出现副作用,要么是药不对病,要么兼顾不周、顾此失彼 。
西医也发现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根本不是一回事!
中医辩证原则为辨虚实,治疗原则为损有余补不足,纠偏求平。
 
最后编辑:
万物都是相生相克,怎么是西医的逻辑呢?不承认药物之间的相互制约,那才是真正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无法理解药物配伍的真正奥妙!
我们还是不要争论了,再争论下去会伤和气。各自去领悟吧!
 
本经说柴胡去肠胃结气 饮食积聚 这个在平时确实没有体会到 现在人的身体素质普遍不是太好 平时有点简单的病会自己用药纠正 能到了找中医的时候 一般都是很久的问题了 感觉用柴胡的机会不多 觉得自己还是对前辈使用柴胡的经验领悟不够啊
 
本经说柴胡去肠胃结气 饮食积聚 这个在平时确实没有体会到 现在人的身体素质普遍不是太好 平时有点简单的病会自己用药纠正 能到了找中医的时候 一般都是很久的问题了 感觉用柴胡的机会不多 觉得自己还是对前辈使用柴胡的经验领悟不够啊
精神问题解决不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