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各家学说 蝴蝶门理论

kastin

声名远扬
高级会员
注册
2011/11/09
帖子
1636
获得点赞
519
声望
113
网上有个叫东方子的,根据易经水火既济卦领悟天人合一在中医的含义,通过五行与阴阳相生,从36种组合中找到两种符合“一气周流”循环相生的经络排列,具体是:
脾(阴土)————太阴————肺(阴金)
小肠(阳火)————太阳————膀胱(阳水)
肝(阴木)————厥阴————心包(阴火/木)
胆(阳火)————少阳————三焦(阳火/木)
心(阴火)————少阴————肾(阴水)
胃(阳土)————阳明————大肠(阳金)

注意:上图中名称皆表示经络而非脏腑。

以上左侧从肝到脾为升,胆到胃为降;右侧则相反:肺到心包为降,大肠到三焦为升。然后对角线胃-肺,脾-大肠,胆-心包与肝-三焦也是连接关系。

路线为阴阳五行相生,其中心包和三焦含有火和木两种属性。

左侧颜色相近表示互为表里关系(右侧亦然),中间则表示阴阳关系,下方为离,上方为坎,故为水火既济。

将上面的路线关系放到左右手脉中,变为下列循环路线。注意这些路线并非子午流注,而是涵盖了表里、别通之列的关系,这种关系在针灸领域反而更常见。
特殊路线.jpg

其中蓝色和红色是两条路线,白天循环;黑色是表里路线,绿色是晚上或者睡觉才出现。

东方子用其解释经方,发现非常好用,不知各位对此图看出什么门道没?我比较关心的是三焦和心包的属性,以及生理循环上心包到底与脾联系还是与胃?比如上图中,我觉得绿色路线应该是心包到脾,三焦到胃。
 
没什么意义
解释经方?解释啥了?怎么解释的?提高治病效率了吗?
 
没什么意义
解释经方?解释啥了?怎么解释的?提高治病效率了吗?
有兴趣自己百度一下,内容比较分散,没法全部转载过来。如果真的没意义,他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学员和病人去求诊?尽量带着谦虚的态度去学习吧,哪怕能有一点值得借鉴的也是好。毕竟你又不能保证自己的水平一定比他高。
 
有兴趣自己百度一下,内容比较分散,没法全部转载过来。如果真的没意义,他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学员和病人去求诊?尽量带着谦虚的态度去学习吧,哪怕能有一点值得借鉴的也是好。毕竟你又不能保证自己的水平一定比他高。
意义就是给他赚钱了 有很多学员和病人不能代表什么,传销组织黑帮组织卖肉组织贩毒组织,什么地方都不缺人!
医院里最不缺病人,可医院的医生医术很高吗?不见得吧
不谦虚是因为他实在没什么有意义的东西,还不如个做科普的
 
由于心包经和三焦经都有木火二种属性,从阴阳相生的角度来看,会出现第二种排列,也就是心包和三焦交换位置。那么一楼中的两条路线合成为一条:
心包(阴木)--->肝(阴木)--->小肠(阳火)--->脾(阴土)--->大肠(阳金)--->肾(阴水)--->三焦(阳木)--->胆(阳火)--->心(阴火)--->胃(阳土)--->肺(阴金)--->膀胱(阳水)
脉位图变为下图:
1616771100119.png

心包为发动起点,相当于子午流注的子时胆经营气发动,因此与时间构成一一相应关系(如下图所示,内圈为子午流注)。古时以卯酉为晨昏线,划分白天和黑夜,故整个循环路线可以分为白天(蓝色)和黑夜(红色)部分。但若用子午线区分阴阳的话,那么白天应该是从心包到三焦为阳,三焦到心包为阴。

外圈和内圈同时进行的两种循环,最后于肝处汇合,若不能同步,则病。上图红蓝两条路线中,三焦与心包分别对脾胃的绿色路线表示的是助推作用,因为三焦和心包本身有火的属性。
1616771687233.png

下面只看子午流注,以地支五行划分,可将上述经络划分为五行。这样一来,同一个经可以有三种五行属性。这是依据不同标准而得到的结果,用于不同情形。比如从六气角度而言,胃经里面充满阳明燥金之气;但从脏腑五味所入角度来讲,胃腑属于阳土;从气血流注时间方位来看,上图中内圈中的胃经属于四时之土。

胃经充满燥金之气,必然与之对应的湿土之气的脾相互升降平衡。若燥金之气盛,则出现伤寒论中的阳明病;反之则出现泄利之证。这是在经。若邪气由经入腑,则依其五味属性调配组方药,依情况用甘苦补益以及辛泻。从流注时间方位来看,胃经属土,则其病之传变与针刺用药之时,皆可利用。比如,若胃虚,由火生土,故于巳午时用药或针刺之,可有助力;木能克土,故若邪盛,则寅卯时用攻邪药最能开导。
 
读书最重要就是分析归纳。五脏分属,大略分两类,我在临床上发现,确实两类都符合。一言体,则两肠膀胱归下焦。言气化,则气动上焦也是正常。
把的多了,再回去想想基本原则,就发现,确实还是那些东西。不把它们变成自己能掌握的东西,难登堂奥。
 
我问楼上,既然这种理论是正确的,那么我就问下简单点的,手指发麻用这理论怎么指导对治?
 
首先可以明确,这些东西与网上很多其他玄乎其玄的“理论”不同。不同在哪?首先,它并没有与经典理论相违背,甚至能囊括经典经文与实践中零散的现象。其次,它在解释药方作用机理,以及病情发展规律上有很大作用。传统的六经、营卫气血、脏腑辨病分析过程相互独立,无法综合到一起用。但该理论却综合了气血营卫、脏腑以及六气,能从整体把握疾病发展和用药作用。原因是它揭露了一些细节,而这些是古人并没有介绍的,古书中只把轮廓和梗概点出,没有补充细节。比如说到五行相生、相克以及一气周流等,上图都有体现。正由于补充了细节,还能理解以前无法理解的东西。

举个简单例子,“脾随肝升,胆随胃降”这句话实际上也只是个梗概,因为它没有提到细节。细节在五楼2个图中都有,就看第1个图——“脾随肝升”实际上是肝鼓动血液先要到小肠,吸收并携带营养后再到脾,而脾获得精华后给肾储存之前,先要把浊物给大肠过滤一遍,主要是过滤水分,这些水分一部分上升到肺,散播全身润泽肌肤,余下给膀胱;另一部分给肾,用于储存精华时加工为阴液,剩余通过表里关系传给膀胱。废水作为尿液排出。而肾之精华通过三焦木生火之属性,变为阳,所以三焦属于木含火的性质,相火就是这个意思。通过肾精三焦化火,输到胆,这样胆才能作为打火机一样起到“一阳生”的发动作用。而“胆随胃降”没提到的细节是,胆发动的只是信号,实际上执行发动的是心主血脉的功能,通过心后将阳气和血输送到胃,由胃吸收食物的初步精华,以及脾对之前食物吸收通过表里关系传送到胃的精华,一起输送到肺,肺输送到全身皮肤。多余的成分给膀胱,膀胱取一部分水分和营养送到心包,心包将其先送到肝处暂时储存(本来应该直接给心的,心包起到的作用就是过渡的作用,因为心不能停歇,需要有个助手),所谓肝藏血主要指的是这个带着营养和水分的血,目的藏的不是血液本身,而是血液中的水分和营养(从而可以智能调节血压、血糖——在心脏急需的时候多放出一些,不需的时候临时存储些。比如晚上或睡觉时活动减少,肝藏血的功能就体现了)。

所以从五行相生的角度来说,左手心肝肾脉,从后往前为水生木生火,但并非直接相生。看第一个图,肾水生肝木需要通过三焦和心包(红蓝线),这是古人未提的。所以若左关沉,左尺正常,往往要考虑三焦和心包的问题,也就是要看看右尺脉如何。右尺脉主命门,并非肾,而是三焦和心包。总之,结合背景知识,去利用好这个图,能理解很多东西。比如我们通常认为脾土的动力来源于肾,但实际上肾属水,怎么获得动力?原来是肾精给三焦木化火,然后由三焦支持脾(绿色线)。同理,胃的动力来源于心包,它的作用跟胆的发动功能相似。比如健康人早上一起来,会明显感觉肚子在蠕动,会有饥饿感;而在睡觉时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就没有这种感觉。
 
第一个图可以理解一些东西。比如太阳中风,实际是风邪附肝(桂枝汤本为治疗肝脾的药)。太阳中风看看是不是左寸先浮,或更明显?若是伤寒,则是右寸显著。若太阳中风不解,很容易传为阳明病,因为心小肠之火传之脾胃了。而阳明病沿着路线,通过宣肺泻热或通过大肠下之,则可解。否则伤寒不解,则容易出现肺炎,再严重则由肺入肾,变为肾炎甚至白血病。这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治疗太阳中风的桂枝汤,实则为辛酸甘配属,辛则发散风邪,酸则防止发散太过,甘则缓以补充水分和能量,防止过汗。作用点实际上依次在肝、脾、肺。为了防止心小肠的火太过,不能使用苦寒之药,如果为风热用辛凉即可,没有风热,直接用甘苦(这种苦是入脾的焦苦,烧焦锅巴那种苦)味的药加强土防止火气太过。因为内经说过,火气太过,土乃承之。“承”就是承接多余的火气,从而达到制的目的。

伤寒则是在肺,所以表现毛孔闭塞,肺寒传膀胱后全身怕冷,但皮肤还是烫的。此时麻黄开肺泻热,桂枝从肝鼓动气血流通,从脾到肺到膀胱肾。一旦路线通了,病就好了。比如很多伤寒感冒,往往发烧的感冒病人,治疗后刚痊愈的特征就是:有胃口了,然后还要撒一大堆尿。

如果伤寒症状但右寸反沉,并且大便不行,此时要考虑用下法。若下后仍大便不通,则要宣从图中与脾到大肠相关的肺胃处理。用升脾降胃宣肺法便可解决。
 
最后编辑:
9楼提到的肝藏血以及心包的功能,恰恰就是厥阴经的功,而我之前说的糖尿病之类要从厥阴病来看待,这里正好吻合。另外,高血压本身不能作为病名,它只是症状不是病,因为产生血压高的原因有很多种。而上面正好提到了一种属于厥阴病的高血压。因此高血压不存在通用治病方(很多医院经常开的各种活血化瘀之类,病人无法断根,只能减轻症状,停药容易复发,或用久了效果减退)。
 
中医的概念有些乱,可能有历代变化或不同学派,“比如太阳中风,实际是风邪附肝(桂枝汤本为治疗肝脾的药)”,这个说法同样是乱,个人认为难经挺不错,值得深究
 
中医的概念有些乱,可能有历代变化或不同学派,“比如太阳中风,实际是风邪附肝(桂枝汤本为治疗肝脾的药)”,这个说法同样是乱,个人认为难经挺不错,值得深究
因果颠倒了。桂枝汤如果把生姜和桂枝去掉,看看能治病不?桂枝和生姜都是辛味药,发散功能,属于肝之用,顺肝之生发之性,为补。这个风邪附肝并非直接依附,而是中风伤毫毛,卫气被肝都调集到体表了。这是间接的效果——相当于贼邪一动,肝就发动更多卫气戍边,导致内里空虚。若用酸收之,则边境失陷,攻城拔寨,内地失陷也是时间问题。内部空虚该怎么办?补脾,卫气的来源就在此。补了脾然后用肝散之,相当于给边境增加卫戍部队。这就是桂枝汤的本意。作用在肝脾。跟肺和上呼吸道没啥关系。跟肺有关的是麻黄汤、大小青龙汤之类。
 
桂枝甘草汤能治病不?治肝还是治脾了?这些似是而非的懒的口水战了,实践检验吧。
 
桂枝甘草汤能治病不?治肝还是治脾了?这些似是而非的懒的口水战了,实践检验吧。
桂枝甘草汤是正治法吗?那是对医生错误治疗的纠偏,发汗过多的一种补救。看来你觉得条文就是经验的集合,都不会联系前后文,不知道内在逻辑,当然只能想当然去理解。比如你又饿又渴,应该吃饭喝水(正治),结果你只吃饭,出现饱胀干渴,于是给你喝点清粥(补救)。于是你认为清粥的原理就跟前面吃饭+喝水一样?如果是这样,那一开始咋不直接喝粥?若真如此,估计过会儿尿完又饿了。

粥如果等于吃饭饭+喝水的话,那就不要煮粥了。既然提到实践检验,自己去检验一下吃饭后喝水,或者吃开水泡饭,看看长期之后会什么影响?这能跟喝粥一样的效果吗?我告诉你,虽然物质上都是米+水,但效果不同。如果吃饭后大量喝水或直接吃开水泡饭,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胃下垂等胃病,但喝粥就不会。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看来,论坛里刻舟求剑的人还不少。你也甭回复了,我直接屏蔽你了。
 
又是论道不用术的,但是脉图中也用的是心包三焦,这点还是不错的。
脏腑别通,这都什么啊,阴阳离合论,目前还没有见过能给解释通的。


心包——三焦——胆——肝,厥阴少阳。
三焦——胰腺。

当你吃,油糖混合物,引发急性胰腺炎,
你就知道这四者是相通的,心慌、恶心、呕吐、腹泻,伴有眼睛重影,偏头痛,

胰管不就是接入总胆管吗?

血管上,三焦心包甲状腺,甲状腺的疾病也需要在这个循环里来调脉。
 
我理解其实传变,只是方便后世人(就是当今)好理解.所以设定一个概念,以这个概念入门学习.因为后世人悟性和都下降很多.
我个人见解 三焦 五脏六腑 都是可以互相作用的,意思是还不仅仅是五行生克.
 
东方子的原文出处在哪里能找到?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