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医里被遗忘的宝藏------
传统脉诊带您去寻宝
大家好!今天在做这个讲座之前先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传统脉诊水平更上一层楼。
今天这个讲座,主要是之前和夏医生谈论起来,提到一个有趣的话题,就是我们看中医经典著作,里面会提到各种各样的证型,而这些听上去现在很少用的中医名词定义,在现代中医临床中好像见不到,不常用了,那是不是这些名词定义的疾病,只是在古代才有,现代人就没有了吗?我在传统脉诊的指导下,发现在临床实际中,完全不是这样的,这些名词代表的疾病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还非常常见,只是因为中医传统脉诊诊断的缺失,造成了现在临床中医生“灯下黑”的现状,见面不识,白白错过了已经成熟的治疗方案,无法为患者解除痛苦。我就此给夏医生讲了一个病例,是我们的一个孕妇妊娠严重孕吐的病例,她听了以后觉得非常有意思。所以专门请我在新年之际,跟大家讲讲这个话题,让大家和她一起看看中医里的宝藏。
在讲座之前呢,我们还是按照以往的习惯,请各位医生先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看看大家在遇到相关疾病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中医认识和治疗思路,感谢每位医生都非常认真的思考和完成提交了作业。整体反应来看,对于妊娠呕吐的中医治疗,现在大家因为担心引起不必要的纠纷,都很少涉及,也就是不怎么接诊这类患者了,这确实是一个普遍的现状,慢慢的,在罹患妊娠呕吐的准妈妈人群里,想要治疗这个病症,第一时间去寻求帮助的,也变成西医的输液治疗,白白将中医治疗这种疾病的优势拱手出让。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现在的中医在治疗这个疾病的时候优势并不明显,尤其是对于严重性的妊娠呕吐,中西医都没有好办法,只能靠准妈妈们辛苦煎熬支撑,甚至很多妇女因为孕吐非常严重和痛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不得不流产放弃宝宝,实在是很可惜的事情。我想通过今天的讲座,请大家一起来看看,经典中医里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安全、有效、迅速的治疗严重的孕吐,这样一来不仅能缓解准妈妈们的痛苦,更能惠及到下一代。
下面,我先把大家治疗中有代表性的方案做了一个总结,列在幻灯片上,并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A医生的治疗方案:
他的这个患者,用了栀子豉汤合泻白散并加了生石膏兼顾治疗阳明热,另外呢,他还用了一个经方“竹皮大丸”。 我想他选用这样的处方加减来治疗,也是从证型来考虑的。因为竹皮大丸是一个产后使用的方子。但是该药方的治疗症状中有“烦乱呕逆”,所以A医生就考虑,既然能治呕也不妨在妊娠呕吐的时候用一下。其实这个方子使用的时候起效,主要是因为里面的桂枝和生石膏起了作用。
B医生的治疗方案:
他的经验是:
- 先辨有无外感,有外感的话:如果是中风就用桂枝汤,如果是伤寒就用麻黄类方。但是孕妇使用麻黄需要非常谨慎,所以就用荆芥,苏叶来替代方中麻黄的使用。
- 如果是内伤的话,就属于肝胃不调,有下面的四种对治方法:
- 单用乌梅;
- 如果有胃热,就用黄连、苏叶;
- 如果是有痰饮的,就用干姜人参半夏汤;
- 如果是脾胃虚呢,就用桂枝汤,
C医生的治疗方案:
- 脾胃虚弱的孕妇用香砂六君汤;
- 肝胃不和的孕妇用温胆汤、橘皮竹茹汤
D医生分享给大家的治疗小偏方呢,就非常有意思了。相信大家一定会和我一样感兴趣。 所谓的偏方,民间常常说偏方治大病,意思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去使用,会有出乎意料的好效果。大家看这位孕妇的孕吐已经是非常严重的一个情况了,24小时二便全无,严重脱水,可是呢,这位准妈妈应该已经使用过了中医目前这些常规的治疗方法,并没有起效,只能靠西医的输液来补液,最后呢,她的孕吐是靠这个偏方:大量吃水果“猕猴桃”,止住了。我觉得这个临床经验是挺值得大家去思考和借鉴的,在此也感谢这位医生,给我们提供了这样宝贵的临床经验。
吃了猕猴桃,竟然止住了这么严重的孕吐,那这个起效的原因是什么?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任何有效治疗,都需要去找到起效的原因,因人而异的使用,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如果我们看到这里,大家今后一提到孕吐就想到猕猴桃的话,这就是错误的了,也大大偏离了我们今天讲座的目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治疗妊娠呕吐的时候,大家先要清楚明白常规的治疗思路是什么?然后呢,才想到像这样一个非常规的治疗。作为一位中医生,不可以一上来就选用这个非常规的治疗方法,如果您上来就跟妊娠呕吐的准妈妈说吃猕猴桃治疗吧,那保证您治疗的孕妇十个有八个都可能会出问题,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就是没有对因治疗,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没有搞清楚导致孕吐的原因。这位医生分享的吃猕猴桃治疗强烈孕吐,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经验,我们后面也会和大家一起挖掘一下背后的原因。
上面呢,我们总结了一下参加讲座讨论的医生对于妊娠呕吐常规治疗的方法,总结一下,可以参考下面这张幻灯片的内容。
下面呢,我们再看一下经典中对于这个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咱们群里的讲座,大家慢慢熟悉了它的模式,都是和《脉解伤寒》这本书的体例类似,先复习现有的大家熟知的临床经验或者熟悉的书本知识、经典论述,然后再看看,传统脉诊能带着大家发现什么宝藏。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开篇就是,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是什么意思呢?女子“阴脉小弱”,我们说阳脉是“关脉以上为阳,关脉以下为阴”。 这里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怀孕初期,怀孕两个月,有这些症状,就诊断该妇女是妊娠呕吐,处方选用桂枝汤。 我们学过《伤寒论》的都知道“桂枝汤“是治疗太阳中风的一个主方,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在治疗妊娠呕吐的时候用”桂枝汤“呢?桂枝汤在这里使用的对治病机是什么?这个我们要想一想,难道是妇人怀孕以后就是”太阳中风“证了吗?我们今天讲座一开始的时候,分享了一位医生的治疗经验,他接诊妊娠呕吐的时候呢,先辨证,先辩外感和内伤。如果患者有外感的话,就是我们常说的”伤寒或者中风 ”,中风用桂枝汤治疗,伤寒用麻黄汤来治疗。如果是内伤的话,就是刚刚我们前面总结妊娠呕吐证型提到的一个是脾胃虚弱,一个是肝胃不和的两个证型。那在这里我们引用的《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里的证,应该属于外感还是内伤呢?我们从这个条文来看,这种情况下看起来是一个内伤,也就是属于一个脏腑不调的情况。那既然是脏腑不调的情况,属于内伤,为什么处方是要用一个治疗属于外感的太阳中风的桂枝汤来进行治疗呢?如果不把这个道理想清楚的话,我相信,大家临证的时候就会是混淆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这里,如果我们把它诊断成外感,使用了桂枝汤来治疗的话,这个其实上是属于:“诊断的错误,治疗的正确”。实际上,桂枝汤在这里并不是治疗外感的。而是治疗内伤的。其实桂枝汤这个方子,它是一个调和营卫,外感内伤兼治的处方。所以仲师在《伤寒论》开篇的太阳病篇第一章,先论述的就是“桂枝汤”的使用,起手就是外感内伤兼治的方法来入手的。 我们平时学习桂枝汤的组方,大部分的论述,都是说它调和营卫。实际上呢,在我们曾经讲过的《辅行诀》这本书里,从性味的角度来分析它的组方,谈到了化合,桂枝汤的主要组方原则,是“辛酸化甘”。辛味的药是什么呢?是桂枝,生姜;酸味的药是白芍;甘味是大枣,甘草。那这些药味“辛酸化甘”是用来干什么的呢?“辛酸化甘”以补肝。所以实际上,桂枝汤是一个补肝的方子。也就是说妊娠的时候,准妈妈的肝经会出现一些失调。那会是什么样的失调呢?我们下面再接着展开,实际上呢,就是肝虚引起的失调,在这里呢,经典里指导临床医生是选用桂枝汤来补肝的。
那我们再进一步思考,妊娠的时候,妇女为什么会肝虚呢?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知识点。下面这张幻灯片的内容,是《千金要方》里边记载的一个女子妊娠逐月养胎法。
第一个月是始胚,是足厥阴肝经所主,也就是说,妇女妊娠的时候,第一个月是足厥阴肝经所主。既然是足厥阴肝经所主,就说明足厥阴肝经在这个阶段的负担会比较重,负担重的结果就会相对的虚弱,这个时候如果女子有不舒服的症状出现的话,我们就要相对应的给予帮助。这个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妊娠初期女子出现“肝虚”的原因。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要用桂枝汤来进行治疗,而且桂枝汤的使用在这里是“治疗内伤而不是外感”的这个结论背后的原因。
我们在《脉解伤寒》这本书里提到过,在临床中有些人先天就是肝强,肝强的人如果生病就容易患少阳病,肝弱的人患病就容易是厥阴病。所以,如果一个先天肝弱的女子怀孕发生孕吐,那她的孕吐就会比较厉害,相反,如果准妈妈是先天肝强的人,可能连这个症状都不会出现。
我们再来看这个养胎表,第一个月是肝经,然后就是胆,心包,手少阳经,到了第五个月就是脾、胃,然后接下去,肺、大肠,到了第九个月就是肾经,第十个月是足太阳膀胱经,这也解释了,我们中医里为什么会在妊娠的最后一个月给孕妇艾灸至阴穴来帮助她们生产。这就是我们经典中的逐月养胎法,在《千金要方》里,对每个月的的孕妇要用什么药,要怎么养胎都有详细的论述,大家感兴趣都可以再去复习一下,是很实用和有效的临床经验,用好了,能造福大量的准妈妈,可惜现在越来越少人在用了。但是有一个很明确的原则,就是妊娠期间所主月份的这个经脉,不要随便用针灸。比如说第一个月足厥阴肝经所主,这个时候就不要轻易的针这条经的穴位。第二个月是胆经所主,就不要轻易针胆经。原因就是上面讲的,核心来说因为它所主的那个月份,该条经脉的负担就会比较重,医生这时候如果进行针刺治疗的话,属于泻法。就会扰动人体的功能,造成逆治,从而会产生很多的变化。所以现在大家对于怀孕养胎或者治疗方面的机理不如以前那么熟悉,又怕在大环境下治疗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都不愿意接诊准妈妈的病人,就算接诊,大家想,不敢吃药,我们就做做外治法吧,今天我们把道理讲明白,大家就清楚了,心里有了把握,也不会不敢用药,同样的,就算是外治法,也不能随便的使用了。
咱们继续,那肝弱以后,孕妇为什么会产生呕吐的症状呢?这是一个属于肝虚的症状。我们看下面这张幻灯片:
《灵枢·经脉》篇,肝经的循行路线: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膕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㿉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乾,面尘,脱色。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为此诸病,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在这条循行路线上,是经过胃的。在所患病症上,肝虚的时候,容易有胸满,呕逆,飧泄等症状,描述的是十分清晰的。我们看过《脉解伤寒》,现在都清楚了,在《辅行诀》里肝虚的话有小补肝汤和大补肝汤。
小补肝汤治心中恐疑,时多恶梦,气上冲心,越汗出,头目眩晕,用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来组方治疗。这里的辛就是桂枝、干姜;酸是五味子;甘是大枣。
大补肝汤治肝气虚,其人恐惧不安,气自少腹上冲咽,呃声不止,头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干呕不能食,脉弱而结者方。是小补肝汤和补心汤的一个合方。
大家看,这个就是我们上面刚刚讲的《金匮要略》里治疗妊娠呕吐的桂枝汤。我们通过上面的讲解就清楚了,在这里使用桂枝汤,是用它的辛酸化甘以达到补肝的功效。需要补肝的原因是孕妇在妊娠的这个月份是足厥阴肝经所主,如果肝虚,就会出现轻重不同程度的妊娠呕吐。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治疗的时候不是治“胃”,而是需要去“补肝”。选方是桂枝汤,而不是治疗胃的六君子汤或者苏叶黄连汤。患者如果喝了治疗胃的选方,孕吐不能缓解,其原因并不是因为药苦,而是因为不对症,如果对症的话,她喝下去舒服着呢。
那是不是所有的孕吐都用桂枝汤就搞定了呢?也不是,孕吐还有其他证型的。《金匮要略》里面就有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这个就是脾胃虚寒有水饮的的证型。碰到这种证型,就要用这个补脾的方子才行。实际上就是“理中汤”的意思。
还有一个证型是肝脾不调:妇人妊娠亦常服当归散,就是当归,黄芩,白芍,川芎,白术这个方子。在这里,什么叫肝脾不调?内有肝热,这个时候,准妈妈就不是肝虚啦,是肝实,这种证型就不能用桂枝汤了,一用就反了。然后呢,因为肝热,从而导致了肝血不足,因此使用当归、芍药、川芎,来补肝血,脾虚的话就加白术来健脾,这一型的孕妇可以长期服用当归散这个治疗肝脾不调的处方。
再来就是治疗妊娠漏血的胶艾汤,这个也是非常常用的,这是治疗冲任虚损的的一个方子。
上面的内容,我们大家一起复习了一下妊娠呕吐在中医学里的常规经验和临床治疗方案。 有了这些方案,是不是就能把妊娠呕吐这个疾病拿下来了呢?临床医生都知道,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回事。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妊娠呕吐,是上面所有的治疗经验和方案都不能解决的。 包括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位医生分享的吃猕猴桃的偏方也用上,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孕吐不止的病例存在。那是不是就干脆像西医那样向孕妇宣称,“都这样,是正常现象,熬一熬就过去了”真的是这样的吗?下面才开始今天咱们讲座的核心内容,也就是传统脉诊带我们在经典中医里寻找到的宝藏。也是一开始我跟夏医生提到的那个严重妊娠呕吐的医案。
在这个病例里,孕妇呕吐的非常厉害,所有的常规治疗经验都不起效,那根据患者的传统脉诊诊断结果发现,这些大家熟悉的治疗方法确实都不对脉,那她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呢?是一个什么样的病机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传统脉诊诊断结果:
总脉:是弦细数脉,很细的。
关脉:浮弦。所以我们判断她是一个肝虚的厥阴病的情况。
脾脉:沉弦。说明她有脾虚。
胃脉:弦,不虚。说明她的胃气还是不错的。
肾脉:比较弱,就是右尺脉弱。
胆脉:弦滑。
小肠脉:弦涩滑实。
心脉:弦细滑实。
所以,这位患者总的病机来说还是一个厥阴病,有肝虚,如果开桂枝汤来治疗,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像这位病人这种严重的呕吐,用桂枝汤就不够了。为什么呢,就是大家看她的脉诊结果,她有“实脉”,有“滑脉”,当然我们说妊娠时候常见滑脉,但是在这里她有实脉,特别是在心和小肠这两个脉位出现了弦、滑、实脉。这个实际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诊断指征。说明他的这个部分邪气很盛,这个才是有可能引起她妊娠呕吐的一个很重要的病机。那这是什么样的一个病机呢?我们说“心脉实滑”就说明是有心火,小肠脉位也是个实脉滑,现在大家看过《脉解伤寒》,都知道这就是我们说的,是一个“胃家实”的阳明病。该患者就是一位厥阴病基础上的阳明病,是厥阴病和阳明病的合病。那这样一位厥阴病合病阳明病的严重妊娠呕吐的病人,我们要怎么来治疗呢?
通常来说,在妊娠的时候,我们的治疗,主要是来调整,而不能进行治疗。为什么呢?比如这位孕妇,她诊断有胃家实的阳明病,按照这个诊断结果,我们就要用“攻下”的方法来治疗,要用调味承气汤。或者再进一步判断,是哪种阳明病?是结胸还是蓄血?判断准确以后才能用药,可是患者是一位孕妇,这个时候,我们就不能用芒硝、大黄这样的攻下药去进行治疗。在这个特殊的生理阶段,患者的脏腑功能是偏弱的,这就是投鼠忌器的意思,我们要治疗她的孕吐,即使知道了病机,也必须换成相对平和的用药,怎么个平和法呢?就是需要用芒硝、大黄的时候,就用石膏和知母来代替,也就是我们不用调味承气汤了,我们用白虎汤来进行治疗。患者有没有实热?是有的,通过传统脉诊诊断,我们也确定了。那这样转换以后,就能达到调理又不伤母体和胎儿的功效。
如果我们仔细去阅读经典,在中医经典的记载里,经常看见给孕妇用大黄和芒硝进行治疗,效果特别好,这个原因就是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里提到的“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意思是:如果有寒热之病而用寒热之药,为了攻毒攻邪,母体不会受到损伤,胎儿也不会受到损伤。但是实际上硝、黄的使用是一个不得不为之的情况,就是不用就危及孕妇的生命的情况。而绝大多数时候呢,我们做调理的时候,是不可以用的。
妇女怀孕期间很多平时常用的药都要注意,比方说孕妇肝脾不调,属于少阳证的时候,我们用药该用柴胡,我们就最好不用,换成黄芩就行了,很平和。如果孕妇感冒,我们已经摸到了紧脉,我们知道是伤寒,应当用麻黄驱寒,但是我们药换成苏叶、荆芥、防风这些平和的药材。这个时候的治疗,不能讲究治愈,讲究有效就行。主要的核心,还是要保证孕妇和宝宝的安全,让整个孕期很安全,不能随便的攻邪。攻邪的治疗是在怀孕前,或者是怀孕生产以后我们才可以入手的。
那我们病例里这位孕妇,她出现了实脉,使用前面提到的A医生的治疗方案,用栀子豉汤、竹皮大丸,对于妊娠的呕吐会有效。栀子豉汤有效是因为病人的心脉有实脉,有心火,是栀子豉汤的适应症。这个部分《脉解伤寒》里有详细的解释了。那在这里小肠脉位的实脉反应了有阳明实热,我们应该选什么处方呢?肯定是要用到石膏和知母的,那光用石膏、知母就可以了吗?在这个地方,小肠的脉位还摸到了滑脉,实际上是代表了一个很重要的病机。
我们在《脉解伤寒》里曾经论述过,小肠脉位这个地方也代表了“膻中”,就是和心包经有关系,膻中有滑脉,代表有心包热,那我们是不是要选用治疗心包热的泻心汤方来治疗吗?我们从该患者的传统脉诊已经知道了她是一个厥阴病,她的肝是弱的,肝弱的话是不能用黄芩的,因此在这里,显然不能选用泻心汤来进行治疗。即使选用了,可以肯定,效果也不会好。那么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病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讲的重点了。这就是我借助传统脉诊的诊断指导,在临床里反复摸索发现的病机,也就是我跟夏医生提出来以后,她特别感兴趣的地方,就是“谷疸”
咱们学习中医,熟悉经典的,都知道这个病名:“谷疸”,也知道这个病是用茵陈蒿汤来进行治疗。那在这里,这个“谷疸”和这个妊娠呕吐有什么联系呢?如果我们单单从症状入手,是没有办法把“谷疸”和妊娠呕吐联系在一起的。首先我们去看一下什么是“谷疸”。
在《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篇里:“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
看看记载的这一串,大家脑子里其实应该还是和我当年一样是比较糊涂的。这段文字的记述呢,说明的是“谷疸”主要的几个病机。首先要说明的是,在这里记载的脉象其实是来说明病机的。 趺阳脉紧数,数代表有热,这是什么热呢?是胃热,就是我们常说的是胃家实的阳明胃热。热则脉数。紧代表寒,寒在哪里呢?是代表一个脾寒。那脾寒会带来什么呢?实际上,这里原文中是没有讲的。这就是一个”脾寒有湿“的情况。这段文字实际上是说明了谷疸的患者是一个阳明热和脾寒有湿邪相合这样的一个病机,就是我们常说的 “湿热”。那再接着看它的脉象记载:“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这一段是在讲有湿、有热,缓脉代表湿,浮脉代表热。 在整段文字的记述中,都是用脉来表示病机的。我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想用这样的脉相去把握和诊断这个病机的,但是经过临床以后,我发现不对。这个脉象和我在临床中发现的“谷疸”这个病的实际脉象是不符合的。从而进一步发现,在这里,书上的脉象的记载原来是用来表达病机的。紧接着的下一段:“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这一段描述依然是用脉象来表述病机。“脉迟”表示患者有一个“湿”的病机。症状上的描述是:“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就是这人不能吃饱,吃饱了以后就会心烦,头眩,然后小便困难。治疗处方呢,选用的是茵陈蒿汤。 上面就是《金匮要略》里边关于“谷疸”的一个详细的描述。
在《伤寒论》里对于“谷疸”的描述是:
上面幻灯片里这三条,就是《伤寒论》对“谷疸”的记载。实际上“谷疸”的核心病机就是湿热互结。湿是什么呢?湿是太阴脾虚引起的湿;热是胃家实的热。从症状上来说,是一个“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为什么会有这个症状呢?就是因为它有阳明的实热存在,是一个阳明病。这个“阳明病”和我们在《脉解伤寒》里详细讲过的热和水饮互结的阳明结胸病是不同的,和热与瘀血互结的太阳蓄血也不一样。同样的,和单纯的阳明实热的承气汤证也是不一样的。
那大家看使用的处方,主要就是三个药:栀子,茵陈和大黄。主药当然是茵陈蒿了,其他两个药也很重要,一个是大黄,我们刚才讲了,病机是“湿和热相结”。所以我们用茵陈蒿来去这个湿。用大黄来去它的热。那这里为什么用栀子呢?栀子在这里使用,说明它一定跟“心”有关系,我们现在看完《脉解伤寒》,对中医“心”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治疗已经很清楚了,栀子鼓汤,实际上是泻心的方子。这样一来,就说明谷疸是和“心”也有关系了。当年我看到这一段记载,看到这个处方里的栀子,一直思考这个问题, 并从临床中反复摸索,最后当我最终把这个“心”搞明白以后呢,我在临床中反复摸到这个心脉的脉象,发现存在大量的这种实热,同时伴见小肠也有实热。但是一直到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和这个“谷疸”的记载联系起来。
后来我总结的时候联系到另一个情况,因为我以前在临床中经常给病人做针灸治疗,大家可以去查一下,针灸治疗黄疸最常用的穴位是什么?大家会发现,书里记载用的是后溪,腕骨、前谷等小肠经的穴位。那我们经常说黄疸应该是跟“肝、胆”有关系呀,那取穴的时候应该选取阳陵泉、太冲这样肝胆经上的穴位才对呀。但是它没有,它选用的穴位是后溪、前谷、腕骨,这样的一组选穴就说明黄疸的病机是跟小肠有关系的。当我联想到这里以后,我又返回去临床中反复探查心和小肠的脉位,都频繁的发现了这样实热的脉象。这其实就是一个“谷疸”的脉象。所以呢,也就完全理解了茵陈蒿汤这样用药的深意:用茵陈来泻湿,用栀子来泻心火,用大黄来泻阳明实热。也就是说,在真正传统中医里,黄疸型肝炎的主要病位是心和小肠或者在膻中,肝胆只是被波及。而我们选用茵陈蒿汤来治疗它的病机,是去它的湿热,是太阴脾湿和阳明内热。这个概念在古中医里是非常清楚的,可是现在大家学习到的知识却是相差甚远了,那么治病疗效大打折扣也就找到了原因。
那谷疸的临床症状表现是什么呢?就是这个“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上面提到的脉象和这个症状结合起来,才是一个标准的“谷疸”的诊断依据。
那我们今天提到的这个严重的妊娠呕吐病例,她实际上就是一个“谷疸”的病机。那这个病机的孕吐,用我们讲座一开始提到的所有的治疗方案,肯定就是没有效果的了,一定要在明确了她的“谷疸”病机以后,使用茵陈蒿汤来进行治疗,才能取得非常好的疗效。讲到现在,我们重新回到一开始D医生提到的小偏方,吃猕猴桃治疗孕吐。我相信,那位吃猕猴桃有效的病例,就是因为孕妇有这个“谷疸”的病机在里面。那么当医生遇到这样病机的孕吐病人,如果患者不能吃药,那就可以推荐她吃猕猴桃来代替药物治疗,也会起效的,但是作为医生,当你选用吃猕猴桃这个偏方的时候,你要知道它的治疗病机在哪里。它的作用并不是清肝的,而是清心和小肠湿热这样一个病机的。
同时呢,进一步我们要清楚,在临床中如果患有这样“谷疸”的准妈妈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那生出来的小朋友就会发生一个症状,就是我们中医里说的“小儿胎黄”,也就是西医里叫做“新生儿黄疸”的疾病。
讲到这里,大家就清楚了,今天这个病例提到的妊娠呕吐的准妈妈,她的孕吐就是厥阴病基础上的谷疸。我们怎么来治疗呢?选用一个什么样的合方来治疗?
她的妊娠呕吐,病机是由谷疸,我们选用了茵陈蒿汤,但是我们把里面的大黄用石膏、知母的白虎汤替代了。因为根据脉诊,她的胃气是不错的,所以使用了量大一点的茵陈和栀子也没有问题,十分安全,再来呢,因为她有厥阴病的底子,所有我们合了乌梅丸。这样的治疗结果医生和患者就都会非常满意了。
讲到这里,我们今天的主要话题已经讲完了,对于严重的妊娠呕吐的治疗给大家提供了新的立竿见影的治疗思路。实际上这个”谷疸“不仅仅是在今天我们提到的医案里出现,在临床实际中也非常非常的常见。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里描述的去用“脉迟、脉浮缓”来诊断谷疸这个病,会觉得这个疾病在临床中太少见了,但是如果我们按照上面给大家讲的脉证来诊断的话,当你真正找到它的核心病机,就会发现,临床中非常多的疾病都伴随着它的出现。
下面给大家列举了《脉解伤寒》这本书里的两个医案:
一个是病例是2-4,孙某。大家看他的
- 总脉是弦、实、数。这个弦,大家看他的关脉是革脉,所以他这个弦是个阴弦脉。然后有实脉,说明有阳明病;数脉,说明有热。
- 心脉弦实,小肠脉弦实。这个是什么呢?这个就说明他是有“谷疸”的。在这里,他的阳明病就是一个谷疸。
《脉解伤寒》这本书涉及一个建立在《伤寒论》基础上的庞大而崭新的治疗框架,它来源于临床,有很多更详细的内容,我没有办法一一写出来,只是提示了一个大的方向,但是在书里的临床医案中,我留下了很多伏笔,我把这些代表的脉象如实的记录在那里,那这些脉象代表的各种病机也就留给大家了。随着大家在临床中对于传统脉诊的逐渐深入运用和体悟,希望大家自己来逐一发现。 比如在这个医案中,患者就是阳明病,而阳明病有很多选项,医生应该选哪一项来进行治疗呢?就这位患者而言,他的病机就是一个湿热互结的“谷疸”。
下面这个病例呢,也是就是3-3的病例,是一个痛经:
大家看这个病人,就是“湿相”特别明显,她有缓滑脉,缓在这里代表明显的有湿象;滑呢,代表有热象。这就是有一个湿热互结的病机。大家再看她的关脉:浮弦缓,代表她是一位肝虚的厥阴病患者。看她的心脉,有实脉,代表有心火。然后看小肠的脉象,有缓滑实,因此呢,这位患者也有“谷疸”这个病机。几个脉象一分析,患者综合全面的病机就出来了,是一个厥阴病基础上的谷疸型阳明病患者。
讲到这里呢,这次讲座就该结束了,实际上这篇的讲座的主要核心就是“谷疸”,但是我们是通过妊娠呕吐这个病例引申出来的。关于妊娠期间,妇女的那些不调,其实上在临床上的病机是不太多的,就那么几个,如果掌握好了,相对而言,是属于比较好治的一类疾病。它的主要病机在讲座中已经谈到了。其实《金匮要略》里边的几个方子效果就非常好了,今天我们就是帮大家补上了临床认识中可以说是比较生疏的一个谷疸的病机证型。
那在此基础上延展开来,临床其他疾病的治疗中,谷疸这个病机非常常见,这也就是我们在讲座一开始甚至称它为临床医生认识的“灯下黑”的地步。我们最后通过这个妊娠呕吐的病例以及附加的两个病例,给大家提出来了我通过传统脉诊指引发现的“谷疸”这个疾病在古中医里的经典认识:它的核心病机就是一个湿热互结。湿是脾湿,热是阳明内热。也提出了我在临床使用中反复验证的结果,就是经典中记载的脉象是用来表它的病机的,而不是临床中的实际脉象。真正的脉象是什么我们在上面已经详细讲过了。
我们今天的讲座,夏医生为什么会取名为“传统脉诊带您去寻宝”这样的题目呢?就是因为如果不会传统脉诊,是根本想不到使用治疗谷疸的茵陈蒿汤来治疗严重的妊娠呕吐的。这就是中医传统脉诊的一个绝对的诊断优势,脉诊结果能够提示出它的核心病机。
更进一步,我们通过传统脉诊确定了原来谷疸的病位是在心、小肠,或者说是在膻中,这个是咱们中医的认识,那如果我们对应到西医上呢,会是什么?病人的实际受损部位实际上是西医的心和小肠的系统,并不是肝胆系统,这样一来,这个病机的临床疾病可就太多了,比如说是西医诊断的心肌炎,实际上就是“谷疸”的病机,如果采用中医治疗,是要从这个角度来进行治疗的,而不是大家现在能想到的那些病机。
今天的讲座,我们就暂时先讲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咱们稍后再统一回答。这次讲座,就作为我和夏医生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希望大家能够有所收获。
感谢高医生的语音整理
群里后续的问与答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