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抑制心脏病症的要穴
因为心脏病的特殊性,病症发作时最希望的是有一套自治方法,使心脏异常搏动急速恢复常态,这种想法并不是一种奢望,我已经在无意自治中得到了验证,就是心包经上面的天池穴,这个事情还要从三十年前说起。
一年外出回家前一天上午在宾馆休息时,突然间出现胸闷、气短,上不来气,胸腔像瘪了似的。我虽然没有心脏病的病史,也不懂得什么是心脏病,但已意思到是心脏病病症发作,因没有过心脏病的经历,所以,出现这些病症也没有任何恐慌感。我在早期学习经络时记住一个穴位-------天池穴,为了应急就把天池穴用上了,手指刚接触到这个穴位,胸腔增大开始舒服,不像原来那么瘪了,随着在穴位上不断揉按,胸闷、气短等症候也开始好转,仅仅不一会的功夫症状全无,如果当时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叫做心旷神怡。
随着我学医以来不断临床,对经络和穴位又不断的重新认知,在治疗方法上做到进一步简化和细化,在治疗心脏病上由单一穴位,逐渐的增添辄筋、渊液、大包等四穴的有机组合,这种复合穴位,为心脏从多角度,提供不同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心肌的强大。每当我心脏不舒服时,用上这几个穴位,立刻加快心血循环,补充心血不足,心脏马上舒服。
我一位亲戚患心脑血管疾病刚出院不久,身体没有完全恢复,我把这组穴位,以及自治方法推荐给他,以备急时之用。自己试用了几次,认为对心脏作用不大就放弃了。我听后劝说几回,这一组穴位经过我多次使用,是抑制心脏病的要穴,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你心脏没出现情况时,用手触摸不会有大的作用,但一旦心脏出现病情,这组穴位便可力挽狂澜,抑制心脏病的发作,所以,这组穴位一定要熟悉掌握为好。
有些事情就是那么怪,在当晚他的心脏就出现了情况,迫不及待的用上这组穴位,刚揉在第一个穴位上仅仅一两分钟,心区就开始见舒服了,接着一个挨一个的揉按其它穴位,一会病症就恢复到常态。后来告诉我说,这组穴位真神奇,只要手挨到穴位上面,心脏马上就有感觉了。
自治时他还发现一个问题,把两边穴位治疗的效果对比一下,左边穴位好像比右边的效果好,这组穴位真是一根救命的稻草。我告诉他说,左侧经络离心脏距离近,揉按左侧穴位,通往心脏传输血液的速度要快,所以,一定要记住,当心脏出现病情时,揉按左侧的穴位为好。
天池穴、辄筋穴、渊液穴、大包穴等四个穴位,对于治疗心脏病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一、天池穴是心包经当中的一个穴位。从心包经上看,心包经是包裹于心脏肌外面的一种组织,心是身体的君主,所以生命运转就是心的运转,那么,如果心受到了攻击,需要谁来抵抗呢?当然是心包了。大多数人的身体心脏出现了毛病,其实应该是心包经出现了疾病。
所以,历代医家一致认为它,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内经》用“心主之宫城”来比拟,并认为当外邪侵犯于心时,首先是心包络受病,心包代心受邪。《灵柩·邪客》说:“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可想而知心包经当中天池穴的作用了。
天,天部也。池,储液之池也。天池名意指心包外输的高温水气,在此冷凝为地部经水,故名天池。
天池穴的天为大,池为深,天池内蕴藏大量的血液,天池穴又是心包经的起始穴,而且分布在胸部离心最近,所以天池穴与其它穴位相比,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络当中每个穴位名字提出,都有一定的寓意。比如,我们熟悉的足三里、手三里、二间、三间等,绝不是随意起出来的,天池穴也具有它的寓意。因此,揉按天池穴可迅速聚集大量血液,为心包提供能量物质,可解决心肌缺血。
二、辄筋和渊液是胆经运行的两个穴位。辄筋穴的辄,是古指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平板,其作用是防止车轮之泥水的飞溅,此指胆经气血在此的变化为冷降下行。筋,肝胆所主的风气也,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风气。辄筋名意指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湿后冷降归地。本穴物质为渊腋穴传来的湿冷水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吸湿而从天部降至地部,气血的变化如同飞溅的泥水被挡下一般,故名辄筋。
渊液穴的渊,指的深渊也,腋,指穴位所在部位为腋部也。渊腋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循胸侧肋部从上落下。本穴内物质为肩井穴溢流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水液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由胸侧上部直落腰侧下部,经水如同落入无底深渊一般,故名渊腋。
肝胆互为表里,在五行中肝为木、为母,心为火、为子,揉按这两个穴位,可以母补子,弥补心血不足,有利于心脏的恢复。
三、大包穴:是脾经的穴位。大是指穴内气血涉及的范围为大、为广也。包是指裹也、受也。本穴物质为大包穴上部区域流落下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的低地势点,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汇聚,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传到脾脏,气血物质在此有如收裹之状,故名“大包穴”。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水谷转化而来的,同时脾又主心肌。大包穴是脾经当中的重要穴位,穴位内蕴藏大量气血,揉按大包穴可将释放出来的气血,力补心肌缺血。
上面讲到几个穴位的不同寓意以及治疗作用,应该有了一个简单的理解,这组穴位是抑制心脏病发作时的首选方法,只要揉按的穴位正确,刺激到穴位之后,通往心脏血液流速立即加快,提供心脏的运转功能缓解病情。
治病机理清楚了,但取穴的位置不能搞错,取穴位置涉及血循环是否及时到位,能否取得较好的疗效。
天池穴在胸部,第4肋间隙中,乳头外1寸;
辄筋穴在侧胸部,第4肋间隙中,腋中线上,渊腋穴前1寸,平乳头;
渊腋穴在侧胸部,第4肋间隙中,腋中线上。辄筋穴后1寸,平乳头;
大包穴在侧胸部,第六肋间隙中,腋下6寸。
这一组穴位的部位简单说,从天池穴开始,顺着第4肋间隙,向外相隔一手指宽一穴,再向外一指宽一穴,然后直到腋下6寸的间隙中线共四穴揉按即可。真可谓:
这组穴位真神奇
治疗心脏莫怀疑
只要部位找的准
病症减轻解难题
因为心脏病的特殊性,病症发作时最希望的是有一套自治方法,使心脏异常搏动急速恢复常态,这种想法并不是一种奢望,我已经在无意自治中得到了验证,就是心包经上面的天池穴,这个事情还要从三十年前说起。
一年外出回家前一天上午在宾馆休息时,突然间出现胸闷、气短,上不来气,胸腔像瘪了似的。我虽然没有心脏病的病史,也不懂得什么是心脏病,但已意思到是心脏病病症发作,因没有过心脏病的经历,所以,出现这些病症也没有任何恐慌感。我在早期学习经络时记住一个穴位-------天池穴,为了应急就把天池穴用上了,手指刚接触到这个穴位,胸腔增大开始舒服,不像原来那么瘪了,随着在穴位上不断揉按,胸闷、气短等症候也开始好转,仅仅不一会的功夫症状全无,如果当时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就叫做心旷神怡。
随着我学医以来不断临床,对经络和穴位又不断的重新认知,在治疗方法上做到进一步简化和细化,在治疗心脏病上由单一穴位,逐渐的增添辄筋、渊液、大包等四穴的有机组合,这种复合穴位,为心脏从多角度,提供不同的营养成分,有利于心肌的强大。每当我心脏不舒服时,用上这几个穴位,立刻加快心血循环,补充心血不足,心脏马上舒服。
我一位亲戚患心脑血管疾病刚出院不久,身体没有完全恢复,我把这组穴位,以及自治方法推荐给他,以备急时之用。自己试用了几次,认为对心脏作用不大就放弃了。我听后劝说几回,这一组穴位经过我多次使用,是抑制心脏病的要穴,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你心脏没出现情况时,用手触摸不会有大的作用,但一旦心脏出现病情,这组穴位便可力挽狂澜,抑制心脏病的发作,所以,这组穴位一定要熟悉掌握为好。
有些事情就是那么怪,在当晚他的心脏就出现了情况,迫不及待的用上这组穴位,刚揉在第一个穴位上仅仅一两分钟,心区就开始见舒服了,接着一个挨一个的揉按其它穴位,一会病症就恢复到常态。后来告诉我说,这组穴位真神奇,只要手挨到穴位上面,心脏马上就有感觉了。
自治时他还发现一个问题,把两边穴位治疗的效果对比一下,左边穴位好像比右边的效果好,这组穴位真是一根救命的稻草。我告诉他说,左侧经络离心脏距离近,揉按左侧穴位,通往心脏传输血液的速度要快,所以,一定要记住,当心脏出现病情时,揉按左侧的穴位为好。
天池穴、辄筋穴、渊液穴、大包穴等四个穴位,对于治疗心脏病为什么如此重要呢?
一、天池穴是心包经当中的一个穴位。从心包经上看,心包经是包裹于心脏肌外面的一种组织,心是身体的君主,所以生命运转就是心的运转,那么,如果心受到了攻击,需要谁来抵抗呢?当然是心包了。大多数人的身体心脏出现了毛病,其实应该是心包经出现了疾病。
所以,历代医家一致认为它,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内经》用“心主之宫城”来比拟,并认为当外邪侵犯于心时,首先是心包络受病,心包代心受邪。《灵柩·邪客》说:“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可想而知心包经当中天池穴的作用了。
天,天部也。池,储液之池也。天池名意指心包外输的高温水气,在此冷凝为地部经水,故名天池。
天池穴的天为大,池为深,天池内蕴藏大量的血液,天池穴又是心包经的起始穴,而且分布在胸部离心最近,所以天池穴与其它穴位相比,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经络当中每个穴位名字提出,都有一定的寓意。比如,我们熟悉的足三里、手三里、二间、三间等,绝不是随意起出来的,天池穴也具有它的寓意。因此,揉按天池穴可迅速聚集大量血液,为心包提供能量物质,可解决心肌缺血。
二、辄筋和渊液是胆经运行的两个穴位。辄筋穴的辄,是古指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平板,其作用是防止车轮之泥水的飞溅,此指胆经气血在此的变化为冷降下行。筋,肝胆所主的风气也,此指穴内气血为水湿风气。辄筋名意指胆经的湿冷水气在此吸湿后冷降归地。本穴物质为渊腋穴传来的湿冷水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吸湿而从天部降至地部,气血的变化如同飞溅的泥水被挡下一般,故名辄筋。
渊液穴的渊,指的深渊也,腋,指穴位所在部位为腋部也。渊腋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循胸侧肋部从上落下。本穴内物质为肩井穴溢流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水液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由胸侧上部直落腰侧下部,经水如同落入无底深渊一般,故名渊腋。
肝胆互为表里,在五行中肝为木、为母,心为火、为子,揉按这两个穴位,可以母补子,弥补心血不足,有利于心脏的恢复。
三、大包穴:是脾经的穴位。大是指穴内气血涉及的范围为大、为广也。包是指裹也、受也。本穴物质为大包穴上部区域流落下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的低地势点,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汇聚,并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内传到脾脏,气血物质在此有如收裹之状,故名“大包穴”。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水谷转化而来的,同时脾又主心肌。大包穴是脾经当中的重要穴位,穴位内蕴藏大量气血,揉按大包穴可将释放出来的气血,力补心肌缺血。
上面讲到几个穴位的不同寓意以及治疗作用,应该有了一个简单的理解,这组穴位是抑制心脏病发作时的首选方法,只要揉按的穴位正确,刺激到穴位之后,通往心脏血液流速立即加快,提供心脏的运转功能缓解病情。
治病机理清楚了,但取穴的位置不能搞错,取穴位置涉及血循环是否及时到位,能否取得较好的疗效。
天池穴在胸部,第4肋间隙中,乳头外1寸;
辄筋穴在侧胸部,第4肋间隙中,腋中线上,渊腋穴前1寸,平乳头;
渊腋穴在侧胸部,第4肋间隙中,腋中线上。辄筋穴后1寸,平乳头;
大包穴在侧胸部,第六肋间隙中,腋下6寸。
这一组穴位的部位简单说,从天池穴开始,顺着第4肋间隙,向外相隔一手指宽一穴,再向外一指宽一穴,然后直到腋下6寸的间隙中线共四穴揉按即可。真可谓:
这组穴位真神奇
治疗心脏莫怀疑
只要部位找的准
病症减轻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