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中医都归于胃病,中医里面也没有萎缩性胃炎的称谓。中医诊治此类患者都是关注于患者的症状表现,外观观察患者的身材肥瘦,面色,通过望诊和脉诊,问诊,来判断此病的病情轻重。显然是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此时西医的诊断是可以帮助我们中医人来精确诊断,对我们的治疗和预后有非常关键的指导意义,我们知道萎缩性胃炎有很多是可以发生癌变的。而传统四诊无法知道这病的归属以及预后,所以说西医的检查也是必要的。但是西医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方面,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明明知道这个对手,但是无法应对。而中医在治疗萎缩性胃炎方面却有很好的疗效。
在中医过去的教材以及老一辈的中医名家,由于在中西医结合的思想笼罩下,很多时候对这疾病做出了不恰当的治疗。很多老一辈中医人都在字面上做文章,以为萎缩性胃炎,就是胃的阴津不足,所以很多老一辈中医都是按字面入手,用石斛,白芍,天花粉,麦冬,黄连,石膏,山药,太子参,佛手,绿萼梅等等阴柔滋腻的药物来治疗,但是往往收效不大。思路错了,用药方向当然也不对,也就没有什么效果。最多是稍微缓解一下症状,但不能从根本治疗这病。
以上这些言语不是狂妄自大,攻击老一辈中医人。我是为中医学术打算,给人治病,来不得一点马虎,做临床不是做学问,我们要求实效,正确的理论我们应该虚心接受,错误的不能盲从,还要及时指出,不能让初学步入后尘。
再谈这病,此病虽然可怕,以致有癌变的可能,但是如果用了正确方法来指导用药还是可以取得很好疗效的,大多数可以治愈。经过二十余例观察治疗,我发现很多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机大部分是脾阳不足,脾胃气机运行失畅,脾胃消化能力降低,吸收功能退化,以致身体逐渐消瘦,此时如果愈滋阴,愈导致脾胃阴寒太盛,运化功能进一步降低,治疗应该用附子理中丸,或者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厚朴温中汤等思路来入手治疗,虽然这些处方看似平淡无奇,然而对症了自有神效。另有一部分患者是胃气郁结,肝胃不和,此类患者在治疗时应以四逆散或柴胡舒肝散、朴姜夏甘人参汤,等等用理气和胃的药来治疗。另外,治疗此病,脾胃阳虚的虽然我提倡用温药,但是也要防止温热过度,损耗阴津,在用温药的时候可以适当加些柔和的药互相反佐,原因是慢性疾病,用药不可太过偏颇,以免纠正太过,反致土干瓦裂。同样,舒肝和胃理气的药,如果不节制的过度运用,也会造成肝损伤,所以我们在临床当中都要谨慎应对,不能马虎。
下面附两则医案,僅供参考。
王左,50岁,郯城县重坊镇。萎缩性胃炎两年,初患时经常呕吐,经西医对症治疗,呕吐治愈,然而萎缩性胃炎未愈,现身材消瘦,饮食正常,胃中经常饱胀,大小便正常。双关弦细。
处方:旱半夏15,茯苓18,黄芩12,干姜12,陈皮12,厚朴18,柴胡根12,炒枳壳12,当归12,炒神曲18,炒麦芽18,木香12,生姜15,十剂。
患者服用三天后即感觉身体舒适,胃中饱胀感消失,遂以此方加减调治,终得治愈,前后断续治疗四个月左右。
颜左,57,男,兰陵县芦柞镇。患者经西医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另尚有肝病,胃及胁肋时常胀痛,浑身发酸,大便常不成形。右手关脉沉细缓,左尺沉缓细,舌苔厚腻。
肝气不能调达,胃气即不能疏通,故此证治在肝脾,舒肝和胃,解郁痛络。
处方:党参12,白术12,陈皮12,甘草9,香橼12,藤梨根15,半枝莲15,紫参15,当归12,柴胡苗12,鬼箭羽12,青皮12,水红华子15,苏梗12,黄芩12,十剂。
患者服用十剂后,大便转正常,胃胀胁疼消失,以后又以此方加减治疗两月,症状全部消失。此患者一年后脾胃又有不适,经治疗一个月痊愈。
陈左,55岁,患者浙江人,也是先通过西医诊断确诊为萎缩性胃炎,初诊来山东找我面诊,胃中时常泛酸,饮食减少,大便秘结,右关弦,时有一结,左关沉弦。
处方:生旱半夏18,黄芩12,厚朴18,陈皮12,苏梗10,山慈菇12,甘草10,黑柴胡根12,青皮12,藤梨根30,炒麦芽20,黄连10,十剂。
患者服用此方后,感觉疗效满意,胃中泛酸消失,大便正常,饮食增多。由于山东浙江距离太远,患者家属想要本次处方,自行在当地拿药,于是拍照微信上传,患者在浙江当地拿药,生旱半夏买不到,遂以姜半夏代替,患者服用后感觉药效没有初次好,想让再以原方基础加减用药,处方上传对方,在浙江本地拿药,我即告知,我门诊药方一般不外流,可以在门诊拿药快递,然患者执意要处方,自行拿药,遂婉拒。
按:山东,河北,河南以及东三省这边的中医看病,诊金一般包在药里面,而在上海、苏州、浙江等地,很多中医不卖药,是收诊金的,看一次病,收取合适的费用,给患者处方,患者可以随便到各药房拿药。但是很多中医处方单,不完全是按国家药典的剂量开药,有的药在药店也买不到,比如生旱半夏,药店一般没有,治疗风湿病用制草乌,制草乌30克,药店是买不到的,仲景的附子粳米汤里面,附子和半夏同用,违法十八反,药店也不给配制的。很多时候,按药典和教条来看病,很多疾病都很难治愈。所以奉劝患者还是在医生门诊拿药更为便利。虽然医生开的某些药的剂量超出常规,但是都是凭自己的临床经验,都是在安全范围内。
在中医过去的教材以及老一辈的中医名家,由于在中西医结合的思想笼罩下,很多时候对这疾病做出了不恰当的治疗。很多老一辈中医人都在字面上做文章,以为萎缩性胃炎,就是胃的阴津不足,所以很多老一辈中医都是按字面入手,用石斛,白芍,天花粉,麦冬,黄连,石膏,山药,太子参,佛手,绿萼梅等等阴柔滋腻的药物来治疗,但是往往收效不大。思路错了,用药方向当然也不对,也就没有什么效果。最多是稍微缓解一下症状,但不能从根本治疗这病。
以上这些言语不是狂妄自大,攻击老一辈中医人。我是为中医学术打算,给人治病,来不得一点马虎,做临床不是做学问,我们要求实效,正确的理论我们应该虚心接受,错误的不能盲从,还要及时指出,不能让初学步入后尘。
再谈这病,此病虽然可怕,以致有癌变的可能,但是如果用了正确方法来指导用药还是可以取得很好疗效的,大多数可以治愈。经过二十余例观察治疗,我发现很多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机大部分是脾阳不足,脾胃气机运行失畅,脾胃消化能力降低,吸收功能退化,以致身体逐渐消瘦,此时如果愈滋阴,愈导致脾胃阴寒太盛,运化功能进一步降低,治疗应该用附子理中丸,或者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厚朴温中汤等思路来入手治疗,虽然这些处方看似平淡无奇,然而对症了自有神效。另有一部分患者是胃气郁结,肝胃不和,此类患者在治疗时应以四逆散或柴胡舒肝散、朴姜夏甘人参汤,等等用理气和胃的药来治疗。另外,治疗此病,脾胃阳虚的虽然我提倡用温药,但是也要防止温热过度,损耗阴津,在用温药的时候可以适当加些柔和的药互相反佐,原因是慢性疾病,用药不可太过偏颇,以免纠正太过,反致土干瓦裂。同样,舒肝和胃理气的药,如果不节制的过度运用,也会造成肝损伤,所以我们在临床当中都要谨慎应对,不能马虎。
下面附两则医案,僅供参考。
王左,50岁,郯城县重坊镇。萎缩性胃炎两年,初患时经常呕吐,经西医对症治疗,呕吐治愈,然而萎缩性胃炎未愈,现身材消瘦,饮食正常,胃中经常饱胀,大小便正常。双关弦细。
处方:旱半夏15,茯苓18,黄芩12,干姜12,陈皮12,厚朴18,柴胡根12,炒枳壳12,当归12,炒神曲18,炒麦芽18,木香12,生姜15,十剂。
患者服用三天后即感觉身体舒适,胃中饱胀感消失,遂以此方加减调治,终得治愈,前后断续治疗四个月左右。
颜左,57,男,兰陵县芦柞镇。患者经西医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另尚有肝病,胃及胁肋时常胀痛,浑身发酸,大便常不成形。右手关脉沉细缓,左尺沉缓细,舌苔厚腻。
肝气不能调达,胃气即不能疏通,故此证治在肝脾,舒肝和胃,解郁痛络。
处方:党参12,白术12,陈皮12,甘草9,香橼12,藤梨根15,半枝莲15,紫参15,当归12,柴胡苗12,鬼箭羽12,青皮12,水红华子15,苏梗12,黄芩12,十剂。
患者服用十剂后,大便转正常,胃胀胁疼消失,以后又以此方加减治疗两月,症状全部消失。此患者一年后脾胃又有不适,经治疗一个月痊愈。
陈左,55岁,患者浙江人,也是先通过西医诊断确诊为萎缩性胃炎,初诊来山东找我面诊,胃中时常泛酸,饮食减少,大便秘结,右关弦,时有一结,左关沉弦。
处方:生旱半夏18,黄芩12,厚朴18,陈皮12,苏梗10,山慈菇12,甘草10,黑柴胡根12,青皮12,藤梨根30,炒麦芽20,黄连10,十剂。
患者服用此方后,感觉疗效满意,胃中泛酸消失,大便正常,饮食增多。由于山东浙江距离太远,患者家属想要本次处方,自行在当地拿药,于是拍照微信上传,患者在浙江当地拿药,生旱半夏买不到,遂以姜半夏代替,患者服用后感觉药效没有初次好,想让再以原方基础加减用药,处方上传对方,在浙江本地拿药,我即告知,我门诊药方一般不外流,可以在门诊拿药快递,然患者执意要处方,自行拿药,遂婉拒。
按:山东,河北,河南以及东三省这边的中医看病,诊金一般包在药里面,而在上海、苏州、浙江等地,很多中医不卖药,是收诊金的,看一次病,收取合适的费用,给患者处方,患者可以随便到各药房拿药。但是很多中医处方单,不完全是按国家药典的剂量开药,有的药在药店也买不到,比如生旱半夏,药店一般没有,治疗风湿病用制草乌,制草乌30克,药店是买不到的,仲景的附子粳米汤里面,附子和半夏同用,违法十八反,药店也不给配制的。很多时候,按药典和教条来看病,很多疾病都很难治愈。所以奉劝患者还是在医生门诊拿药更为便利。虽然医生开的某些药的剂量超出常规,但是都是凭自己的临床经验,都是在安全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