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但是不同因,小孩子的话是阳太多,而中年之后几乎都是阳不足了,两个都会导致同一种症状,我发现基本上同症状的都会有两个极端,所以辨病,先辨阴阳。他这个病症,有明显畏冷的表现,而且脚心是少阴经的起点,因此,这个病辨证用药应该不太难。
本人大约在六岁时得过一次感冒,从此长达十多年时间脚心晚间发烫,甚至连冬天都要把脚伸到外面,根本就没有畏寒现象,吃了很多药没有治好。后来是一个乡间郎中治好的。那时不懂医,不知道他开的是些什么药。
有的人患重感冒,通常在治好后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像李可医案中提到是那个患者,有可能就是伤寒后留下的后遗症:即没有把侵入肾经的寒邪完全驱除,以至于肾阳被寒邪所郁,正邪长期相争而生热。热与湿邪相结,而不能从其它地方散走,只能从肾经两端出去。第一方:用了四逆汤虽然把寒邪驱除了一部分,使病情得到缓解,但是没有彻底把寒邪驱除干净,所以一着凉又反复。第二方:在四逆汤的基础上加了麻黄、细辛。麻黄、细辛是驱寒邪之猛将。这两味药驱除寒邪是通过发散寒邪的方式来实现的。这就更加说明患者的病机主要是:寒邪伏肾经或肾阳被寒邪所郁。李老的方子开得很好,效果也很好,但是他仅从阴阳变化的角度去谈论病机,很难服人。从病机上说,此病若不引入寒邪概念既难说清楚病机,也不能解释其用方。最后完全解决问题的方子:麻黄、附子、细辛、甘草、干姜。从此方看,除开甘草稍微有点补力外,其它药物皆是通阳祛寒之药,根本就没有补力。
我估计,患者是因为伤寒感冒后或其它特殊的原因(如月经期间、性生活等)致使寒邪伏肾化热所致。一方面由于正邪相争(肾阳与寒邪交战,势均力敌,打持久战)而生内热;另一方面由于患者湿重、湿与热互结而使热不能从躯干外散、只能沿经而从两头出去。为什么热可从两头出呢?因为,头为诸阳之汇,也为肾经之所终,可使热从头外散;脚心是涌泉穴,乃肾经之所始、肾气之所出,也能使热从脚心外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