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太阳经就是肾上腺素类激素升高病

wangkeban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20/06/29
帖子
252
获得点赞
39
声望
28
所在地
shanghai
太阳经就是肾上腺素类激素升高病

现代医学把大脑看成信号传递系统是一个错误,大脑是能量调控系统。中医关注其能量作用。这是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

中医六经完全可以用西医解释,只是理解不同而已,三阳经就是能量增强病症。 三阳经分别代表胆碱酯酶类激素升高症,肾上腺素类激素升高症,甲状腺素类激素升高症。三大体系失衡就有可能导致疾病,古人很可能早就发现和这个规律,并建立六经病及经络! 而古人也是付出大量的研究精力的,这个努力不可磨灭!本文就帮你解密第一篇。

1、肾上腺素能体系(丘脑~交感神经系占主体)

1)这个体系的总体规律是:

a对应的经络是太阳属与少阴属,太阳病是肾上腺素(前列腺素)升高症,由寒冷导致β亢奋症,附带甲状腺素分泌过少。少阴病是寒冷伴随β受体弱化症。

这个区域是寒性能量区(由离子主导的生物电能,与激素主导的热能的阳明经、以乙酰胆碱为代表的厥阴经的植物能量不同)。肾上腺素能与热能是反向作用。合并其他几个能量体系变化,出现变症。

b对应循行部位为敏感神经及交感神经,腋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肋间神经交感干节后、三叉神经、坐骨神经、枕神经等;太阳经分布于交感神经前区,少阴经分布于交感神经后区;三叉神经包括眶下神经,枕神经包括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坐骨神经包括胫神经。基本上混合神经各有分区,这是一个迅速反应体制。其中主体具有共性,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c对应的神经是交感神经控制区;对应的神经受体为肾上腺素能神经β受体激动区,太阳位于强区,少阴位于弱区和敏感区,输能效应更明显,β1受体位于骨骼肌、肝脏的血管平滑肌以及心脏。小肠平滑肌、膀胱受β2支配(其余平滑肌受α支配居多)。说明手太阳小肠经还是有道理的。

d对应器官是心脏、肾、膀胱、小肠、肺部;β1同时分布于心脏与肾,β2受体分布于以上几个器官。还有的共性就是肾和心脏都是醛固酮分泌器官,

e对应大脑调配器官是多巴胺受体区~基底神经节~丘脑~肾上腺髓质等(暂定);丘脑反应为热能与肾上腺素调节。太阳病对应消耗的神经递质是多巴胺能、肾上腺素、前列腺素、抗利尿激素等寒性激素,少阴病包括利尿剂等激素。这是肾系激素。分为寒性激素、热性激素,这些激素具有协调一致性,典型的就是前列腺素与肾上腺素具有一致性,中医的能量医学对此有了鲜明的划分,这是现代物质医学的空白。



这个经络是敏感调节,应激性调节。是一个迅捷的体系,在中医经络里,肾上腺素能α与β控制区的划分较为难。刺激太阳经及少阴经的神经,有利于刺激基底神经节及下丘脑的作用。这是针灸调节的机制。

f太阳经病等主体表现为β受体亢进的特征(神经控制区有区别),典型病症是身痛、无汗而热。而肾上腺素能激动时,产生糖、脂肪等分解生热,这点中西医基本上是一致的。降解能量生产方式是特色的方式,需要在病症中进行判断。

2)现代研究的病理对比:

太阳病对应肾上腺素类激素升高,少阴病对应肾上腺素类激素不足。

  • 肾上腺素升高症,与交感神经兴奋有一定的一致性。交感神经的主要作用是: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脂肪糖分降解生热等。 前列腺素人体疼痛因素,头痛有前列腺素升高因素。其余见相关医疗资料。
②太阳病有头痛,项强,身痛,腰痛,骨节烦疼,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缓、呕吐、排便异常等。少阴病有下利清谷、畏寒蜷卧、耳鸣耳聋、头疼、和呕不能食、盗汗等。少阴热化证则是表现为心烦不寐、有口干舌燥、小便短赤的症状,还会出现大渴引饮、舌红、以及脉细数等症状。

③病症的相似性

太阳病实质为肾上腺素能类激素增加,导致的β受体兴奋。少阴病是利尿类激素增加兼肾上腺素减少,β受体激动不足:

㈠太阳病

A太阳伤寒症,典型特征是身热无汗,恶寒、脉浮缓!

排汗异常是交感神经的一个病症,恶寒与恶热之间有一个明确的指标,甲减就是恶寒,甲亢就是恶热,这是一种主观感受,甲状腺素增高是阳明病,肾上腺素升高是太阳病。而恶寒恶热成为了太阳病和阳明病的界限。太阳病说明甲状腺素分泌减少。

而肾上腺素能β3激动时,产生糖、脂肪等分解生热。而肾上腺素能是寒冷传感,一旦感受到寒冷,立即发出抗寒指令,这是正常行为。脉紧实就是高血压。虽然生热,但还是身体寒冷,里热不能外达,是热能失常。无汗的原因在于β受体亢奋导致毛孔紧缩,

脉浮缓, 脉浮缓是β受体激动,周围血管扩张,同时心脏输血量增加。 而前列腺素与肾上腺素是同步一致的,前列腺素促进肾上腺素功能,能够排钠保钾,同时扩张血管作用。二者叠加就会导致脉浮缓。

B、太阳痛症,如果说头晕是热证的体现,那么头痛就是寒症的体现,这包括前列腺素、肾上腺素升高,前列腺素是痛感因素(被现代医学证明),前列腺素在大脑分泌增高就会导致头痛。这些通常伴有身痛、腰痛、骨节痛,这些因素就是前列腺素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太阳病通常以头痛为标准的,长期的肾上腺激素的飙升可以表现为高血压,阵发性的血压升高,伴有剧烈的头痛。这是值得注意的。扁桃体炎伴随症状就是,畏寒、发热,头痛等,有关研究显示,扁桃体与儿酚茶胺分泌关系密切。详见扁桃体的神经支配。

c太阳病对应的病症有排便异常、呕吐。长期的肾上腺素升高是会导致呕吐的,这与肾上腺素的寒性有关。但这个我认为中医划分不科学,应该划属厥阴病类。值得注意的是,阿扑吗啡与瓜蒂都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也是催吐剂。在这点上,前列腺素也是一个呕吐因素,具体见有关资料。

交感神经颈椎病伴随呕逆,排便困难。与太阳伤寒病症较像,身痛恶寒无汗。食欲不振,β2分布于胃部,容易引起食欲不振。副交感神经兴奋(胆碱能)附带交感神经抑制,就产生呕吐感。这与厥阴病有近似的地方。也是为什么把厥阴与太阳相连的原因。

D太阳蓄水症有小便不利一项,主体是水钠潴留,利尿剂治之。

分为几种情况,(1)入水则吐,组织失水,胸腔积水,腹水症的体现。还包括脑水肿。这些都是水钠潴留的特征,与太阴湿症有明显划分。(2)水蓄下焦,交感神经兴奋可导致是膀胱平滑肌松弛,括约肌收缩的症状。⑶α、β兴奋,胃肠部都是扩张,导致胃部水分过多。所以会出现蓄水症。胃部同理,括约肌收缩。

太阳病有水气病、奔豚症,心下悸动就是腹水,也是水钠潴留的症状,体现出中医对这个判断,心下悸动,也就是人体对抗水钠潴留的反应。这应该是一种副交感神经性反应,偏弱,不足对抗肾上腺素。

e太阳中风症,恶寒与无汗基本等同在一起的,人由交感神经感受的寒冷,然后紧闭汗腺(β受体),身体发热,这是一套人体抗寒逻辑,一旦发生出汗,就是人体能量体系出现紊乱,就是风了,这就是太阳中风。在厥阴经里会提到, M受体也分布在汗腺中,汗出也可能与M受体有关。脉浮缓,β受体可以使的周围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就形成了浮缓,与阳明脉实不同,反向作用。

F伤寒一日,若躁烦,脉数急者,这个与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心阳虚是太阳中风的变症,是β受体未必虚,但副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β受体作用。导致心脏发热能力不够。心阳虚伴发汗,意味着太阳中风,有m受体作用。这与厥阴病有相似之处。

心阳虚的方剂桂枝干姜汤,有桂枝提高甲状腺素功能,有干姜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这是合乎逻辑的。而黄连也有抑制肾上腺素,胆碱能的双重功效。

g太阳蓄血症,就是阳明蓄血症,这是是太阳病后期,这个症候包括厥阴病便血等都伴随α受体兴奋,热效应增高,而α受体分布于血小板,那么就会出现蓄血症。肾上腺素促进脂肪分解生热,但血管是紧缩的,循环不利,热灼营阴,造成血液凝滞,从而导致蓄血症。

太阳蓄血症也有前列腺素的因素,前列腺素与肾上腺素有关联。PGI2和TxA2是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前列腺素,分别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产生。它们对血管以及血小板的作用相反:PGI2诱导血管舒张并抑制血小板聚集;TxA2诱导血管收缩,是一种强血小板激动剂。PGI2和TxA2之间的平衡是决定心血管系统稳态的关键因素。

h高热雍肺,这实际是太阳阳明合病。肾主纳气,这是一种肾类激素控制失常,也就是α控制失常,甲状腺素升高,β受体作用削弱,产热不减,基础摄氧量增加,非常符合邪热雍肺的特征,而治疗这类典型药物就是麻黄,对平喘有效,麻黄具有刺激β受体的激动的效果,药性不如附子烈。包括麻杏石甘汤症,麻黄汤、小青龙汤。

J 心下痞实际应归结为厥阴病,有可能是胆碱能亢奋、α抑制。有半夏泻心汤、大柴胡汤等症状,这个都是去湿,加抑制胆碱能的。这个与厥阴病有点像,这有太阳病误用下法的内容,什么下法?下法就是提高肾上腺素水准,提高电解质,直接导致水钠潴留。

㈡少阴病

少阴病有几种情况,第一:少阴寒化症就是肾上腺素类(前列腺素)分泌不足,导致β受体激动不足,利尿剂分泌过多。第二:少阴热化症分两种,1)伤津动血兼阳明病(甲状腺素亢进),2)动风之变是兼胆碱能病。从治疗理念等能够看出来的。

这包括心脏和肾,一般来说,二者有同步治疗的地方,一些强心药就是利尿剂。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这说明中医里面还是有道理的。

正宗少阴病就是肾上腺素少、导致β受体衰弱症,最典型症状就是脉微细,但欲寐。附子主治,西医急救药肾上腺素能与附子基本等同,而少阴病常合并一些厥阴病,这是少阴病的主体治法。吐、利、烦躁、四逆等少阴六死症,都有β受体衰弱的因素,合并有甲状腺素升高,胆碱能衰弱等病症。

A四肢厥冷,肾上腺素分泌减少直接症状之一,基本和西医的雷诺病等同。颈膨大和腰膨大无法供应能量到肢端,导致肢端寒冷,这也是交感神经兴奋不足的直接症状。而年老无法运动则是胆碱能衰弱,导致运动能量供应不足,这和交感神经β受体不同的情况。

根据有关文献,β受体阻断剂导致结果就有四肢冰冷、发绀、脉搏微弱(见普萘洛尔副作用)。交感神经亢奋病伴随肢端红痛症,与少阴症的四肢厥冷状态正好相对。副交感神经不分布于四肢,那么手足厥冷基本可以断定是β受体和α受体不足。少阴病有α受体不足情况。排除副交感神经抑制肾上腺素能不发热的情况。细思之下,古人对人体能量控制的把握非常到位。

而根据人体能量控制总论,颈膨大与腰膨大是四肢供能的中转站,加压点,它的衰弱就会导致肢端供能不足,这更多是肾上腺素能的部位,也是电势能转换的部位,与肾功能密切相关,这是四肢厥冷的根本原因(能量医学)。

b 脉微细,肾上腺素分泌不足症状可以出现心脏收缩无力、血压下降、心脏搏出量减少、心率减慢等症状,脉微细可以说明心脏的β1受体激动严重不足,伤寒论还有“脉暴微”。

生脉饮中的概念就是补充肾上腺能生物电,对于恢复人体规律性跳动是保证人体能量供应。这是一大健康原因,一般这些生物电能衰弱的人,就会导致死亡,一般中医用四逆辈,西医用肾上腺素能急救。而治疗少阴病的药里,附子根据有关文献有直接激动β受体作用{1}。附子直接补充肾上腺素能量,茯苓也能补充醛固酮效应。

c 下利,基本上是醛固酮分泌减少,导致盐分回收不力。与水钠潴留相反病理。伤寒有很多关于下利自止,可愈,这说明醛固酮分泌正常。寒性下利、清便是可观察的内容。

d但欲寐,肾上腺素分泌过少的患者极度虚弱无力,萎靡淡漠和嗜睡、倦怠。糖皮质激素与人体睡眠状态是呈反比的,在晚上需要睡觉的时候,糖皮质激素分泌减少。当糖皮质激素分泌少,人会出现欲睡的情况。

E、盗汗手汗腋汗。亡阳虚脱,这里面代表着生物电能衰败,皮肤毛孔控制不力,导致了出冷汗的情况,而出冷汗就是β受体失常,这就是少阴病范畴了。

β2受体在受寒时,体表汗腺等是收缩的,这是太阳经主一身之表,腠理毫毛相应。β受体抑制,身体不发热,汗孔闭合不利,导致出冷汗,头汗或者手脚汗,也可能出现下利,这就是所说的亡阳厥逆,出虚汗的状态。这就是人体肾上腺素能衰弱的体现,而肺水肿有一定的亡阳虚脱的成分,与其余的水肿有一定区别,需要特殊治疗。

g,少阴热化症有阴虚火旺、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心烦不得眠等症状,综合来看有胆碱能神经兴奋的因素,咽痛、下利、吐等症状都是胆碱能亢奋症状。这个所谓阴虚火旺就是乙酰胆碱能的作用。肾上腺素能与胆碱能互相拮抗,肾上腺素分泌少,必然导致胆碱能作用增强,心烦不得眠是伴随甲状腺素能升高。

也可以这么说伤筋动血兼阳明病(甲状腺素亢进),动风之变是胆碱能病。从治疗理念等能够看出来的。

这里有一个方剂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其中麻黄同时激动α、β,细辛同时抑制乙酰胆碱能、α受体能、兴奋β。附子激动β受体。综合起来就是,抑制胆碱能,兴奋β受体。而类似症状就是黄连阿胶汤,就是拮抗胆碱能的药物{2}。

{1}陈长勋, 金若敏. 用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观察附子的强心作用[J]. 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6, 003(003):12-14.

{2}张明发. 小檗碱的抗腹泻作用及其机理[J]. 西北药学杂志, 1992(1):36-38.

{3}胡月娟 周弘 王家国 张毅 李仪奎 细辛挥发油的解痉抗炎作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1986年01期

{4}陈振中, 刘莉, 周铁军,等. 细辛对狗心肺制备和整体狗左心室功能的影响[J]. 中国药学杂志, 1980, 15(8):41-41.

⑷属于能量强点归为太阳经,属于能量弱点、并具有物质调节的归于少阴经。肾上腺素能量通过钾钠离子生成,是记忆性的生物电。阴经调节的物质基础为电解质。属于重质离子类,包括血红蛋白、骨骼、毛发、神经等包含重质离子的部位,都与肾上腺素能有关。骨质增生类、增生类与少阴病有直接关系。

3)实际穴位对比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谓调神,阳明病谓调气,通过血管。

交感神经障碍相关影响神经与太阳少阴经循行部位非常匹配,目前有证实,交感神经障碍会产生尺神经、坐骨神经、正中神经、三叉神经、肋间神经等障碍,而太阳经循行正是这些部位,而占主体地位的交感神经大多是太阳经循行部位。这些部位与敏感神经有关,正是肾上腺素能神经控制区,有大量病症表明这一观点,古人很可能看到这一现象总结出的太阳经症。

太阳经症体现为痛觉、热证、感觉障碍等,与交感神经障碍表现一致。多发性神经炎(polyneuritis) 受累肢体远端感觉异常或对称性深浅感觉减退或缺失,中医痹症非常相似,当然痹症较为复杂,以后再说。而少阴经分布部位都是敏感部位,这种感觉缺失是导致少阴病的主要原因。

还表现为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尺神经、坐骨神经痛等,这些痛觉、精细感觉都经过下丘脑和脑干,包括脊髓丘脑束、三叉丘脑束、脊颈丘脑束等。相同点:

a三叉神经是高痛觉神经,刺激丘脑多巴胺的分泌。b而枕神经也会导致儿酚茶胺升高,c枕神经痛与太阳病所说的头项僵痛是抑制的。这是有依据可查的。d头部就是非运动区占主体。

中医讲以痛为输,《逻辑能量学》认为是能量输送的问题,肾上腺素能神经体系以电势能平衡的形式出现。易痒易痛的部位属于敏感部位,有研究显示敏感部位容易引起性冲动,与性激素分泌等都有相关性。这些敏感神经部位可以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刺激能量朝病变部位输送,消耗多巴胺、肾上腺等的激素资源。

太阳与少阴实际是同一种神经,因刺激部位和手法的不同,产生不同效应。刺激太阳经部位能够提高热能水平,降低生物电效应。这与用辛性药具有一致性。太阳经所主部位与交感干引起障碍部位高度一致,太阳及少阴经别是指坐骨神经。以下是穴位对比:

  • 手太阳经穴位,小肠受β2受体激动剂支配。
尺神经的少泽、小海、阳谷、后溪。这些都是肾上腺素能分布的强点,并与基底神经节有关联。三叉神经是一个感觉神经,传导面部的温感。听宫穴主要与三叉神经相关联,属于敏感神经带。颧髎穴有眶下神经,治疗三叉神经。天容穴位于颈上交感神经节处,曲垣、肩外俞、肩中俞的肩部神经类似。天宗穴是混合神经,同样来自腋动脉同样的颈5支,也有部分副神经功能。臑俞与腋神经相关。

天窗穴、肩贞穴偏向热能穴位,处于动静脉节点,功能偏向阳明经。动脉应手陷中,与小肠经热能有关。他们的支配来自于颈皮神经和枕小神经,与枕神经是起源同枝。枕神经主要归为足太阳膀胱经。

②手少阴经,心脏是β1受体激动剂区

手少阴太阳经与足太阳和少阴经,在T4胸神经处产生分化,楔束和薄束,T4及以上构成胸部神经节,后端为交感神经。这是构成精细传感区分的节点原因。少阴调节有使用血管及心脏调节的功能,包括使用热能效应(β受体作用结合同系神经刺激),及刺激能量增加的效应。因此有支动静脉伴行。

少海穴对应内侧皮神经,与尺神经交汇。青灵、神门、灵道等都对应尺神经,并有尺动脉。相对来讲极泉穴比较复杂,即与尺神经有关,与其他神经也有关系。极泉与涌泉一样是个敏感点!神经效应明显~

③足太阳膀胱经,β2支配区。他与足少阴神经呈现阶段性分布,与β受体激动区关系密切,分为腰部以下与腰部以上两段:

a腰部以上为肾上腺素能神经受体为主。沿交感干分布及脊神经节分布,多血少气,典型肾上腺素能神经。头部与三叉神经、枕神经关系密切(是否是肾上腺素能神经不确定,但枕神经痛会导致儿酚茶胺升高)。

b腰部以下是胆碱能神经支配,主要为骶神经,与与坐骨神经有交通支,主要控制括约肌等肌肉。这些与胆碱能与肾上腺素能的失衡有关系。肾上腺素强,胆碱能不利就产生小便不利,这是太阳经症症状。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是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分支。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等与枕神经关系密切,是混合神经。

从颈到腰部分基本处于交感神经点。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等。肾上腺素能与胆碱能互相抑制,也有神经节位置M1受体分布,太阳经穴一部分具有疏风解热的功能,基本是消耗乙酰胆碱作用。天柱、大杼、风门等类似。

太阳经连风府,风府下就是枕大神经和脊髓的交接处。膀胱与肾有神经相连。太阳经经别连心脏,而心脏也是β受体分布点。

其中膀胱俞等穴来自于骶神经,与坐骨神经及括约肌神经属于同枝神经。会阳穴位于尾骨神经,这些穴位按照能量配给理解,你就会深刻领悟这种关系。典型生活例子是,拽猫尾巴容易拉稀,这就是刺激胆碱能增加的。还有一种就是增加肾上腺素能,从而抑制肾上腺素能,坐骨神经能够起到这种调节。

足部神经主要循行坐骨神经系神经区域,秩边位于臀下神经和坐骨神经区,承扶、股门对应坐骨神经,腿部的委阳等与正当腓总神经处,是坐骨神经中支,腰神经关系密切。委中在胫神经处。昆仑穴位于腓肠神经,同样是坐骨神经分支。一部分来自于臀部皮支神经。

④足少阴肾,也基本循行交感神经部位,只不过是交感神经的末端(太阳经在强端),他们一个刺激肾上腺素增加,一个降低肾上腺素,部分有扩张支血管功能(β受体作用结合同系神经刺激),提高热能水平。涌泉、太溪、大钟、涌泉等来自胫神经,属于敏感部位,易痒是典型特征,刺激胆碱能增加,不降低肾上腺素能作用。盲输、中注,腹通谷等都是肋间神经末端,枝末为输是摸索出来的。复溜在比目鱼肌下端移行于跟腱处之内侧;前方有胫后动、静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小腿内侧皮神经。

阴谷穴的例子。它位于股内侧皮支神经处,属于股神经,深层是坐骨神经分支,内部有肌腱,属于混合支配位置。这要从肾与膀胱结构来看,膀胱上区来自于肾上腺素能神经,下区来自于胆碱能,主要是括约肌范围内,阴谷穴神经与膀胱下区神经来自于同一分支,阴谷穴有利于增强胆碱能,不降低肾上腺素功能。

4)中药对比

中药里的印证,a桂枝具有提高热能水平,应对恶寒。b附子有替代肾上腺素作用,促进儿酚茶胺分泌,京大戟能直接补充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对肾与心脏同时发生作用(肾与心脏展现治疗的一致性),西医把它作为心衰急救药物,中医作为回阳救逆的药物。C麻黄碱也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也用于太阳经,其利水功效与激动α受体有关。

太阳经循行以β1受体激动区为主。凡与相应递质结合导致心脏兴奋、血管和支气管扩张及代谢变化(糖酵解和脂肪分解)者。凡与相应递质结合导致血管收缩和瞳孔散大的,能够引起热能降低及升高血压。例如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同时胆碱能过盛导致的。细辛和附子都是治疗少阴病的有效药物。头痛是寒症的体现。

总体说来,少阴经精巧细腻,胆碱能傻大黑粗,除了以上内容,少阴经穴应该与重质离子含量成正比。需要实验验证。针灸治疗与激素药异曲同工之妙。
 

附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