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伤寒卒病论》之“卒”字辨识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伤寒卒病论》之“卒”字辨识

河间市人民医院 金栋(撰集)

宋本《伤寒论》、成注本《注解伤寒论》、古本康平《伤寒论》等自序题目“伤寒卒病论”之“卒”字,查阅相关医籍暂查之有以下几说:

1.宋·郭雍《伤寒补亡论》说:“问曰:伤寒何以谓之卒病?雍曰:无是说也。仲景叙论曰:‘为《伤寒雜病论》合十六卷’,而标其目者误书为‘卒病’,后学因之,乃谓‘六七日生死人,故谓之卒病’,此说非也。古之传书怠惰者,因于字画多,省偏旁书字,或合二字为一,故书‘雜’为‘[卒]’(俗体字下面是木,不是十,键盘无此字),或再省为‘卒’。今书‘卒病’则‘雜病’字也。汉·刘向校中秘书,有以‘趙’为‘肖’,以‘齊’为‘立’之说,皆从省文而至于此,与‘雜病’之书‘卒病’无以异。”

2.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说:“卒,读仓卒之卒。”

3.民国·杨绍伊《张仲景论广汤液经序》说:“卒与倅,古字通。倅,七内切,音淬,副也。《礼记·燕义》云:‘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郑注云:‘卒,读为倅。’……《释文》云:‘倅,副也。’此序云为‘伤寒卒病论’者,言为伤寒与伤寒之副病论也。《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云:‘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此卒病即谓副病。足证仲景所云之卒字,当如郑司农云,读为‘物有副倅’之‘倅’也。”(冯世纶《解读伊尹汤液经》)

4.民国·恽铁樵《伤寒论讲义》说:“或谓卒病即指热病,凡病之卒然而来者皆是,犹之今日西医所谓急性传染病,其《金匮》中各病皆慢性也,此说亦通。”

5.日人大塚敬节(1900~1980年)《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说:“虽然后世多纪元简、森立之等认为‘卒’为‘杂’之误,‘杂’字是正确的,但对于这种说法不能赞同。
“虽然在这里取‘卒病’为急性病之意,但仔细考虑看,在杂病论的《金匮要略》中也出现很多急性病,将‘卒病’解释为急性病并非得当。于是我也穷途无可回旋了。
“二十多年后,到了1962年,在我的书斋召开的古典医籍研究会上,畏友山本成一郎先生讲道,卒病之卒,或为引卒之卒,即率领、带领之意吧,提出‘伤寒卒病’之意是不是指由伤寒这位首领率领、带领的一群疾病呢?伤寒的确是大病,于是便有被伤寒引卒着的一群疾病,我很钦佩这个高水平的见解。……
“《伤寒卒病论》是一部将伤寒和如同由伤寒率领的士卒一样的中风及其他一群疾病进行按序整理、排列,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的书籍。”

金栋按:中医为何屡遭诟病?以理论而言,中医名词术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多元化,因医学学派传承不一,理论知识师承有别,临诊技术经验差异,古典医籍传抄讹误,医学演变时代不同等所致,故不能规范统一,众说纷纭,歧说各异,莫衷一是。一部中医经典《伤寒论》,注家“不下千余,仍是议论纷繁,不得定论”“各抒己见”(陈摇鲲《康平伤寒论·重版说明》)。就以此“卒”字而言,便是如此。卒,本是“雜”字俗写而省偏旁,即先俗体、后讹误之字,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所解为是。“卒病”,即杂病,正指今通行本《金匮要略》一书。如

日人山田正珍(1749~1789年,相当于清·乾隆时期)《伤寒论集成》说:
“旧本‘雜’作‘卒’,传写之误也。观下文‘《伤寒雜病论》合十六卷’之语,可见矣。方有执云:‘卒,读仓卒之卒。’《发祕》云:‘伤寒,急卒之病,故云。’皆非也。然考之《唐书·艺文志》有《张仲景卒病论》十卷之目,则其承谬亦旧矣。”

日人丹波元简(1755~1810年,相当于清·乾隆、嘉庆时期)《伤寒论辑义》说:
“仲景自序,首题曰《伤寒卒病论》,‘卒’乃‘雜’之讹。序中云‘作《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其为传写之谬可知矣。……杂病乃对伤寒,而谓中风、历节、血痹、虚劳等之类,《杂病论》即今《金匮要略》。”

日人铃木良知(1761~1816年,相当于清·乾隆、嘉庆时期)《伤寒论解故》说:
“‘卒’是‘雜’字误,柯本‘卒’作‘雜’ 《唐书·艺文志》云:‘《伤寒卒病论》十卷。’《条辨》云:‘卒,读仓卒之卒。’非也。《医方纪原》云:‘予先人谓,编题作《伤寒卒病论》。’然仲景《自序》明作《伤寒杂病论》,宜从之。”

日人丹波元坚(1795~1857年,相当于清·道光时期)《伤寒论述义》认同郭雍《伤寒补亡论》之说,认为“郭此说甚是”。

但仍有部分医家标新立异,或以逞己臆而与众不同。如同是日本汉方医家之大塚敬节,对山田氏、丹波氏之说持否定意见,因“穷途无可回旋”而是畏友之说,“或为引卒之卒,即率领、带领之意吧!”

目前,权威读本、国家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附言》钱超尘认为“郭雍说甚是,可以纠正‘卒病’种种臆想误说”,郭雍之解“先俗体、后讹误”,要比日本医家山田氏、丹波氏、铃木氏等之说更为合理。

另,所谓俗体字,是指“用于记账、抄写医书医方和用于书写的与《说文》规范化字体不同的字体称为‘俗体’字。俗体字盛行于六朝唐宋”(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校注后记》),通俗而言,即非规范字。
 
最后编辑:
IMG_20201009_144911.jpg
IMG_20201009_144911.jpg
 
1.宋·郭雍《伤寒补亡论》说:
“问曰:伤寒何以谓之卒病?雍曰:无是说也。仲景叙论曰:‘为《伤寒雜病论》合十六卷’,而标其目者误书为‘卒病’,后学因之,乃谓‘六七日生死人,故谓之卒病’,此说非也。古之传书怠惰者,因于字画多,省偏旁书字,或合二字为一,故书‘雜’为‘[卒]’(俗体字下面是木,不是十,键盘无此字),或再省为‘卒’。今书‘卒病’则‘雜病’字也。汉·刘向校中秘书,有以‘趙’为‘肖’,以‘齊’为‘立’之说,皆从省文而至于此,与‘雜病’之书‘卒病’无以异。”
IMG_20201021_100922.jpg
 
最后编辑:
2.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说:
“卒,读仓卒之卒。”
IMG_20201018_110044.jpg
 
最后编辑:
目前无论是“杂病”还是“卒病”之说,都有道理,但是都没有十足的证据。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目前无论是“杂病”还是“卒病”之说,都有道理,但是都没有十足的证据。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宋·郭雍《伤寒补亡论》说:“问曰:伤寒何以谓之卒病?雍曰:无是说也。仲景叙论曰:‘为《伤寒雜病论》合十六卷’,而标其目者误书为‘卒病’,后学因之,乃谓‘六七日生死人,故谓之卒病’,此说非也。古之传书怠惰者,因于字画多,省偏旁书字,或合二字为一,故书‘雜’为‘[卒]’(俗体字下面是木,不是十,键盘无此字),或再省为‘卒’。今书‘卒病’则‘雜病’字也。汉·刘向校中秘书,有以‘趙’为‘肖’,以‘齊’为‘立’之说,皆从省文而至于此,与‘雜病’之书‘卒病’无以异。”
 
目前,权威读本、国家中医古籍整理丛书重刊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附言》钱超尘认为“郭雍说甚是,可以纠正‘卒病’种种臆想误说”。
IMG_20201016_080913.jpg
 
3.民国·杨绍伊《张仲景论广汤液经序》说:“卒与倅,古字通。倅,七内切,音淬,副也。《礼记·燕义》云:‘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郑注云:‘卒,读为倅。’……《释文》云:‘倅,副也。’此序云为‘伤寒卒病论’者,言为伤寒与伤寒之副病论也。《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云:‘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此卒病即谓副病。足证仲景所云之卒字,当如郑司农云,读为‘物有副倅’之‘倅’也。”(冯世纶《解读伊尹汤液经》)
IMG_20201007_215821.jpg
 
先生在“卒”字的考证上研究深透,值得赞赏!
中医为何屡遭诟病?

金栋按:王玉川说:“中医的许多理论就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即灵活性越来越大,原则性越来越小,对同一个问题可以这样解释,又可以那样解释,尽管这两种解释是多么的矛盾,却都能言之成理。”(《运气探秘》)

以中医理论而言,名词术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等多元化,因医学学派传承不一,理论知识师承有别,临诊技术经验差异,古典医籍传抄讹误,医学演变时代不同等所致,故不能规范统一,众说纷纭,歧说各异,莫衷一是。一部中医经典《伤寒论》,注家“不下千余,仍是议论纷繁,不得定论”“各抒己见”(陈摇鲲《康平伤寒论·重版说明》)。就以此“卒”字,便是如此。

这是因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之形成是古代医家,在古代粗浅解剖知识及医疗实践基础上,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据天人相应观,用取象比类方法,结合哲学思想如精气、阴阳五行说等思辨推演而来。其推演的结果是或然性,即不确切,甚至不准确,虽歧说各异,“却都能言之成理”,故屡遭诟病!其理论体系在《黄帝内经》时代即已形成。然若以现代解剖生理验证之,则是风马牛不相及之事!
IMG_20201021_191118.jpg
 
4.民国·恽铁樵《伤寒论讲义》说:“或谓卒病即指热病,凡病之卒然而来者皆是,犹之今日西医所谓急性传染病,其《金匮》中各病皆慢性也,此说亦通。”
IMG_20201007_163621.jpg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