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伤寒金匮 陆渊雷:六经为六种证候群!

河间金栋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09/12/26
帖子
6715
获得点赞
247
声望
63
年龄
62
陆渊雷:六经为六种证候群!

金栋按:陆渊雷(彭年),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学家。业师于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学家恽铁樵及国学大师兼通医者章太炎先生,在学术上深受恽氏影响,即以新学理解释旧学说。陆氏对中医学术,最推崇者即是仲景之学。其两部成名之作《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即是研究张仲景医书之心血凝聚而成。

在中医理论研究方面,治学以“汉师训诂,远西科学”为法,从两个极端来诠释中医古籍,极力主张“废气化,用科学”,高举“中医科学化”的大旗,力倡中西汇通。

对于“六经名义”,陆渊雷说:六经之名,曰太阳,曰阳明,曰少阳,曰太阴,曰少阴,曰厥阴,《伤寒论》以此六者名其篇,亦以此六者之次序为其篇次,盖源出《素问·热论》。《热论》为针刺家言,故《热论》之后,次之以《刺热论》。《热论》论病理,《刺热论》论治法也。针刺家之根本学理在经脉(其是非不在本篇之范围,故不论),故六经之名,乃经脉之名也。“伤寒”乃汤液家言,其六经沿《热论》之名,不袭《热论》之实,故读《伤寒论》者,不必求解六经之名,尤不可以经脉之义解《伤寒论》之六经,吾侪视六经为六种证候群。

何以知《伤寒》沿《热论》之名而不袭其实也?沿其名易知也,不袭其实则二书相异处求之可矣。《热论》之六经之范围狭,《伤寒论》六经范围广,异一也。《热论》一日传一经,六日遍六经,周而复始;《伤寒论》则六七日传一经,传至若干经后,不愈则死,绝不周环,异二也。《热论》太阳传阳明,阳明传少阳,绝无例外;《伤寒论》则太阳传少阳,少阳传阳明,有太阳直传阳明者,绝无阳明反传少阳者,异三也。

并认为,“读《伤寒论》当简,别掺入之《内经》家言”。

陆氏说:凡百学术,皆有派别源流,而学者鲜能自知。近世医者,流为江海,其上焉者亦有术而不知学,遑论派别源流。今所谓内科大方脉者,大别为伤寒、温热两派,或称古方派、时方派,而皆推其本于《内经》。岂知《素》《灵》诸篇,非出一人之手,非属一家之学。《伤寒论》序虽有“撰用《素问》《九卷》”之语,而六经大纲,已与《热论》殊异,温热书援引《内经》,所引者既不必悉为一家,又未必能得《内经》之本意。且《内经》大都为针刺家言,伤寒、温热之内科方脉,乃汤液家言,大亦既殊,末流益远。鄙人平日主张,以为研究中医者不妨研究《内经》,然研究与实用是两途。欲求中医内科之实用,须从《伤寒》《金匮》入手,《内经》非其伦也。故医校教课,用《内经》为初年级基本课者,鄙人首创反对,初时人皆诧为离经叛道,今则信,从者渐多矣。

陆氏虽认为《伤寒论》六经源出《素问·热论》之六经,但以其经学功底、临床与教学经验及质疑精神,考证认为《内经》(属针刺家)与《伤寒论》(属汤液家)不属于一个医学学派,且《伤寒论》有后人(如王叔和)追加的部分,难能可贵。所以时贤邢斌说:“我国陆渊雷先生,对一些后人追加的辨析,验之康平本,多有中的者,而他当时并未读过康平本。”(《伤寒论求真》)就临床治病而言,《伤寒论》才是医家必读之书、必修之课!
 
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大家陆渊雷先生说:
“太阳、阳明等六经之名,其源甚古,而其意义所指,递有不同。
最初盖指经络,六经各分手足为十二,为针灸家所宗,《灵枢》《甲乙》诸书及《素问》中大部是也;
其次指气化,即太阳寒水、阳明燥金之等,为司天在泉运气家所宗,王冰附入《素问》之天元纪等大论是也;
最后则指热病之证候群,为汤液家所宗,《伤寒论》及《素问·热论》是也。名则犹是,义则递异。”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
 
读过日人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和民国中医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以后,很多研究《伤寒论》的论著从此不需要再看了!
——时贤邢斌《伤寒论求真》语。
 
最后编辑:
读过日人山田正珍《伤寒论集成》和民国中医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以后,很多研究《伤寒论》的论著从此不需要再看了!
——时贤邢斌《伤寒论求真》语。
还是很难懂
 
三阴三阳不是专指某物,它是一个分类系统。它可以用在经络上,可以用在六气中,也可以用在时间上。时间可大可小,比如一天之中可以分三阴三阳,一月之中也是如此;一季中可以有三阴三阳分类,一年之中也有三阴三阳(这就是六气了),一个甲子60年中也有三阴三阳分法。这就好比时针分针和秒针:时针慢,用来刻画时间比较粗略,但整体把握没问题;分针、秒针快,刻画时间比较精确,但偏于局部,失去全局。

三阴三阳用在人体经络是一种划分,如果用在一个胳膊范围,也可以分为三阴三阳,躯干、腿,甚至手指也都可以分。这就是内经里说的数之可百推之可千了,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在伤寒论中,三阴三阳只是用来划分病的,而这个划分是指症候群吗?未必,如果是的话,为何在太阳病篇里面那么多方子和论述条文?其他的就少一些,而且有的太阳病篇里有不少是其他病的方子。这难道不奇怪吗?后面说的传经,过经又是怎么解释呢?以及各种“七八日”,“三四日”都是概数吗?既然是概数,为什么还有大小区别,统一用一个不就行了(还特意不同条文用得不同,这难道不是刻意为之吗)?这些都不解释清楚的话,很难让人相信三阴三阳仅仅是症候群的划分。
 
民国时期著名中医大家陆渊雷先生说:
“太阳、阳明等六经之名,其源甚古,而其意义所指,递有不同。
最初盖指经络,六经各分手足为十二,为针灸家所宗,《灵枢》《甲乙》诸书及《素问》中大部是也;
其次指气化,即太阳寒水、阳明燥金之等,为司天在泉运气家所宗,王冰附入《素问》之天元纪等大论是也;
最后则指热病之证候群,为汤液家所宗,《伤寒论》及《素问·热论》是也。名则犹是,义则递异。”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
IMG_20201004_100513.jpg
 
原文是太阳病等之六病吧,后人多不求甚解
 
日人刘栋《伤寒论刘氏传》解释宋本《伤寒论》第1条说:

太阳者,谓大表也。此经标六名,以述其病之部位。此部其一也。为病者,言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者也,即称太阳病是也。……

传曰:此条阳证之大纲也。……

辩曰:夫阴阳者,表里之别称也。阴阳固天地之常气而正也,正气变而为邪也,人受其邪谓之病也。病亦有阴阳表里,故标阴阳而系疾病,复举阴阳而分表里也。且夫阴阳者为主,疾病者为客。今系疾病以阴阳者,欲使医者审详阴阳之部位,分别表里之浅深,而不误其治也。

所谓阳证者,实热之病而自外来者也;阴证者,虚寒之病而自内起者也。实热在皮肉是太阳病,实热在胸膈是少阳病,实热在腹中是阳明病也;虚寒在腹中是太阴病,虚寒在内肉是少阴病,虚寒在胸膈是厥阴病也。故以太阳为阳证之始,以少阳为阳证之间证,以阳明为阳证之极,以少阴为阴证之本,以厥阴为阴证之末,以太阴为阴证之初证,是所以举六名,述其部位,分别表里虚实,而冠其首也。
 

附件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