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内经伤寒破解)
八纲:阴阳、脏腑、表里、虚实(明代,近代祝味菊)
十纲:阴阳、脏腑、气血、表里、虚实(施今墨,关幼波)
阴阳者,一也,纲也,总概念也。脏腑、气血、表里者,二也,目也。虚实(有阴虚有阳虚,有阴实有阳实)
找到了中医的核心根基之一,得到的结论:
一、药(或穴位)是如元素周期表般精确配选的。
二、药量(汉两)是如数学公式般精确计算的(药量明确的伤寒方均已破解,我已找到纲,目的进一步深入需团队)。
本破解分为:诊、疗,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
对于本破确的验证:
一、理论分析验证。
(涉及标本、病机、河图洛书、五行等,本破解只是中医的核心之一,只涉及十二正经,未涉及奇经八脉)(十分钟讲解)(疗)
二、落地针灸验证。
(药未全破译,药验部份可行。知热感度之寒凉温热间系数未确定。表里、虚实定位暂不明。)(涉及知热感度)(一小时)(诊、疗)
病机:脏腑、气血、表里、寒热(风寒署湿燥火?)、湿、涩滞、瘀、虚实(升降)
温热药规律:
寒凉药规律:
补药规律:甘草、人参、大枣等。甘草、人参药量数可计算出来,但如何选择(虚实)暂不知。大枣之药数计算暂不知。
药量计算规律:(略)单位(汉两,汉一两=现代15.625g)
取穴规律:子母取穴法。(经络之规律之一)
病机十九条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岐伯曰: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五运(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脏腑)主病、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主病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胆);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膀胱);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肺大肠);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湿会导致满,但满不一定是由湿导致。)
诸热(暑火)瞀瘛,皆属于心(心小肠,心包三焦);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风);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寒);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暑);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暑);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暑);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暑)。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君火、相火);(躁为烦的进阶)(血并于阴(阴为寒)(惊),气并于阳(阳为热)(狂),故为惊狂)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君火、相火);
诸疮痛(血)痒(气),皆属于火(君火、相火);(病痛(寒痛、血虚痛)者阴(里?血)也……痒者阳(表?气)也……。)?(病痛者阴(血?十二寒一热)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里?)刺之。病在上(浅,表?)者阳也,病在下(深,里?)者阴也。痒者阳(气?)也,浅(表?)刺之。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君火、相火);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君火、相火);(血并于阴(阴为寒)(惊),气并于阳(阳为热)(狂),故为惊狂)?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下焦?指脉之气血?)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上焦?)
(高注:上下以膈为界?同样性质的药有只作用在上的,有只作用在下的?这样说上下,入经不是概括了吗?)
(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终始第九》)
病痛者阴(高注:寒,血?里?实?)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高注:气?)也,病在下者阴(高注:血?)也。痒者阳(热,气?表?虚?)也,浅刺之。《终始第九》)(病在阴者命曰痹《寿夭刚柔第六》(痹为血病))(病在阳者命曰风《寿夭刚柔第六》)
上下指的表里?虚实?气血?其它皆指的是脏腑、寒热病机,而上下指部位?不应该!
病在上者阳也,气也?痿喘呕,皆为气病;病在下者阴也,血也?厥固泄皆为血病。
诸厥(导致的?)固泄,皆属于下;(下焦?)
诸痿(导致的?)喘呕,皆属于上;(上焦?)
病机者:脏腑、气血、表里、寒热、虚实;(气)滞(血)涩、(气血)瘀、(气血)湿。
脏腑:哪脏哪腑发生病变(十二脏腑:脾胃、肝胆、肺大肠、肾膀胱、心小肠、心包三焦)
气血:是气还是血或气血一起发生病变(各脏腑所属之气血)
表里:发生的病变的具体部位是在表之经络经筋皮肉,还是在里脏腑本身。
寒热:发生病变的性质是寒凉还是温热(温度属性)(各脏腑所属)
虚实:太过邪实,不及正虚。
滞涩瘀:病变的程度(比如气寒血寒,重一点,气寒滞血寒涩,再重一点,气寒瘀血寒瘀)
湿:由脾病变而产生的一种附加病变环境。
气(卫)血(营)宗气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气血之生成
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态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邪客第七十一》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营卫生会第十八》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
岐伯答曰:营(之所行)出于中焦(道从来),(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态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之所行)出于下焦(道从来)。(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
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循其道,故命曰漏泄。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
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营卫生会第十八》
神者水谷之精气《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受水谷而化行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藏,而外络支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卫气第五十二》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态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邪客第七十一》
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经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经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孙脉。《痈疽第八十一》
气血之运行
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疟论篇第三十五》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
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营卫生会第十八》
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高注:文中某些上中焦应指的是胃之两焦),以溉五藏,别出两行,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五味第五十六》
《营气第十六》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䪼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卫气行第七十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岐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
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
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无已。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
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
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与地同纪,纷纷,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气血之功能
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支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本藏第四十七》
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痹论篇第四十三》
气血之病变
•气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连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阳……因于气,为肿。《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阳为气,阴为味。《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热伤气……气伤肿……热胜则肿……。《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zào],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我注:卫气)化气,阴(我注:荥气)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chēn]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我注:生克乘侮之寒反生热浊,热反生清寒。热浊在上则䐜胀,清寒在下则飧泄。)䐜,脹起也。《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sì]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我注:味者血也?)《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注:鼻之气,口之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味薄者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气薄者为阳之阴。味厚则泄利,薄则通流。气薄则渗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我注:味者血也)《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喜怒伤气(注:荥气卫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注:荥气),暴喜伤阳(注:卫气)《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气,气口手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肺,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五藏别论篇第十一》(注:鼻之气,口之味?)
结阳者,肿四支。《阴阳别论篇第七》
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fú]忾[kài]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寿夭刚柔第六》
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气热
•气寒
•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我注:阴者血也。)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气抑。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甘,脾气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味厚则泄利,薄则通流。《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是故:
多食咸,则脉凝涩而色变;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䐢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此五味之所伤也。
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五藏生成篇第十》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目之误)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空:同孔。《五藏生成篇第十》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nào zé]。《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痹论篇第四十三》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脉泣则血虚)(气泣则气虚?)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血并于气?)为血虚(寒气客于脉外则血少),血之所并(气并于血)为气虚(寒气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黄帝曰:营卫寒痹之为病奈何?
伯高答曰: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fú]忾[kài]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寿夭刚柔第六》
肝(目之误)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五藏生成篇第十》
病在阴者命曰痹《寿夭刚柔第六》(痹为血病)
•血热
•血寒
气滞:
气逆:
气泄:
血瘀:
血虚: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
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
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便当赤而难,胞中当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应卫家当微,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而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一云黑液。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逐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敢当汗出,阴阳乃复。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五藏生成篇第十》
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帝曰:愿闻人之五藏卒痛,何气使然?
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腹中论篇第四十》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小针解第三》
[《阴阳清浊第四十》
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
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独甚乎?
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独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黄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
•宗气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脉,脉宗气也。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盛喘数疾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宗气:按《广雅•释诂三》:“宗,聚也。”胃为十二经之海,虚里为众脉之气所聚,故曰宗气。)
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态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邪客第七十一》
【36】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抟,宗气微衰,四属断绝。四属者,谓皮、肉、脂、髓。俱竭,宗气则衰矣。《平脉法第二》
宗气者,三焦归气也,有名无形,气之神使也。下荣玉茎,故宗筋聚缩之也。《平脉法第二》
寒热
藏寒生满病。《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疟论篇第三十五》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mào]郁注下,瞤[rún]瘛[chì]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閟[bì]之病生矣。《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痛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表里
21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一》
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二【3】》
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二【3】》
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沉而弦急者病在内。浮而洪大者,病在外。脉实者,病在内。脉虚者,病在外。在上为表,在下为里,浮为在表,沉为在里。《脉经卷第一•迟病短长杂病法第十三》
何为表里?寸尺为表,关为里,《脉经卷第四•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
经脉为里(寸),络脉为表(尺(寸前寸后))?
【1】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气血),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脏腑),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虚实)。变化相乘,阴阳相干(五行)。风则浮虚,寒则牢坚(寒热、六淫),沉潜水滀,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脏腑),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辨脉法第一》
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外内之应,皆有表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日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荥输所在,四海定矣。《海论第三十三》
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官能第七十三》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帝曰:善。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岐伯日:悉乎能问也!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守数据治,无失俞理,《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表),其次治肌肤(表),其次治筋脉(表),其次治六府(里),其次治五藏(里)(病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阳入阴,一层层推进)。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太过,病在外;不及,病在中。《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
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濡弱软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弦,此谓太过,病在外(我注:表?);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我注:里?)。(我注:太过者外邪实,不及者内正虚)
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两胁胀满。(我注:此处太过者阳邪实,不及者阴正虚)(此处太过不及皆指阳(阳实盛,阴虚而阳盛),未涉及阴盛)(此处太过不及特指春当时之脉)《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脉度第十七》
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藏,必当治里。《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经筋?)为外;脏腑、骨髓为内。(?)外有病属表,内有病属里。从病势深浅上讲,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我问)
表里:藏腑为里?经脉可表可里?孙络脉为表?经筋为表? (我问)
输穴上气之表里、血之表里何在?(我问)
虚实(升降浮沉)
邪气盛则实(来之于外之虚邪六淫?内部气血变化之摄入某物过多导致或气或血偏盛而实或因情绪导致气血偏盛)(或阴或阳之六淫邪气外加临导致人体内部气血相并而出现实?)(有外邪有内邪)《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真气夺则虚(源之于内之亏损)(或阴或阳之精气消耗减损?一或肾精亏损而虚二或气血消耗而虚三或因情绪导致气血偏虚四或外部六淫导致精气被夺而虚?)(高注:夫精者身之本也《金匮真言论篇第四》,非气血之变。精者、肾精也)《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邪气者,虚风也,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所有的外邪皆为虚邪,没有实邪。(高注)
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实:
一、与外邪反抗而形成气血相并之实
二、内邪气血相并之实
虚:
一、与外邪不反抗,外邪客入气血偏弱之处而形成气并血并之虚
二、真气消耗而形成气并血并之虚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高注:虚实判断)
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故此“精”为“真”)《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高注:虚实指的是经气而非外邪。经气盛则邪则实。)
【校】
〔一〕精气:《难经•七十五难》虞注引“精”作“真”。(真气者,经气也《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注】
①邪气盛则实:李中梓说,“邪气者,风寒暑湿燥火。盛则实者,邪气方张,名为实证,三候有力,名为实脉。”
②精气夺则虚:李中梓说:“精气即正气,乃谷气所化之精微。夺则虚者,亡精失血,用力劳神,名为内夺,汗之下之,吐之清之。名为外夺;气怯神疲,名为虚证,三候无力,名为虚脉。”
经言气之盛衰,左右顷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顷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高注:顷移:并?)(“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此句说明虚实是指人体本身,非指外邪,实指正气足过旺,实是指正气足与外邪相抗而表现过旺?)(虚实为人体自生,为气血相并。先补后泻,一针治病是不对的)
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疟论篇第三十五》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
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曰:如何而反?
岐伯曰:气盛身寒,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入少而气多,此谓反也;脉大血少,此谓反也;脉小血多,此谓反也。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针解篇第五十四》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高注:前文所述五脏虚实症状表现),不知其何以生!(高注:虚实之所生,虚实形成原理)(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血气未并,五藏安定)
岐伯曰:气血以并(译:气血已经偏聚。“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注:有外邪有内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气血以并”则邪客于经络也。邪与气或血相聚形成偏聚),阴阳相顷,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注:或实或虚?注:气实血虚或血实气虚,此解错。邪(注:风寒暑湿燥火),与气或血相聚,则气或血或实或虚。下文“风雨之伤人也……实;寒湿之中人也……虚”)。血并于阴(注:阴为寒),气并于阳(注:阳为热),故为惊狂(注:癫狂。重阴为癫,重阳为狂。);血并于阳(注:阳为热),气并于阴(注:阴为寒),乃为炅中(注:“气并于阴”何以炅中?“气并于阴”则应为寒,寒极生热?);血并于上(注:血偏聚在上为实,为阳),气并于下(注:气偏聚在下,则在上气虚,相对则血实),心烦惋[wǎn],善怒(注:“血逆于经”);血并于下(注:血偏聚在下,则在上血虚,相对气实),气并于上(注:气偏聚在上为实),乱(注:乱者、气乱也。“气乱于卫”)而喜忘。并:偏聚,偏胜。炅[jiǒng]中: 内热。(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大惑论第八十》)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血并于阳,气并于阴,)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血气者,喜温而恶寒热,寒则泣不能流,热则消而去之”)
【校后文】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顷,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癫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wǎn],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高注:虚实标准)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注:无、少也)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络之误)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高注:有者、无者,为何?有者为过,无者为少?)《调经论篇第六十二》(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疟论篇第三十五》)(血与气并:血与气俱偏胜?气实血实呢?气血虚,气血实呢?)(并:偏聚?偏胜?到底是什么意思)
【校后文】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湿之误)(注:外);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调经论篇第六十二》(注:内)(喜怒不节,则病起于阴也。《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校后文】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所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湿;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起居,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暑?)之伤人奈何?(高注:风雨之虚邪从外伤人,只伤本身正气虚之人,为虚?)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高注:寒湿之虚邪从外伤人,本身正气实虚皆可被伤,为实?)(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素问•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其淫泆不可胜数。《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灵枢•小针解第三》)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慑之误)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我注:虚?寒湿之中人有实有虚?“皮肤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则为虚?)(注:“风雨”与“寒湿”似乎反了?)(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素问•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岁露论第七十九》)
【校后文】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邪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慑辟,气不足血泣,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慑辟,气不足血泣,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皮肤收,肌肉坚紧,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邪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高注:血)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本身正气之血气偏盛(未耗而弱,正气不变)而实)(在内精气夺则虚,精气不夺而偏盛则实)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
岐伯曰:喜(恐之误)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高注:本身正气弱,外来之邪从饮食客入,致血气进一步耗去而虚。精气夺则虚。)(阴之实虚指的是本身正气的偏盛偏弱)
【校后文】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
岐伯曰:恐之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慄。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濇,故中寒。《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注:“从其冲后来”),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邪,故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高注:气虚形虚),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高注:一实为气实形实,一实为“所居之乡”的风雨寒热)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内外,分为三贞。《百病始生第六十六》(高注:所有的外邪皆为虚邪,没有实邪。)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
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支节。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岁露论第七十九》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四时八风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贼风邪气因得以入乎,将必须八正虚邪,乃能伤人乎?
少师答曰:不然,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不得以时,然必因其开也,其入深,其内极病,其病人也,卒暴,因其闭也,其入浅以留,其病也,徐以迟。
黄帝曰:有寒温和适,腠理不开,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
少师答曰:帝弗知邪入乎?虽平居,其腠理开闭缓急,其故常有时也。
黄帝曰:可得闻乎?
少师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郗,烟垢着,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黄帝曰: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何也?
少师答曰:三虚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人也。
黄帝曰:愿闻三虚。
少师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
帝曰:愿闻三实。
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
黄帝曰:善乎哉论,明乎哉道,请藏之金匮,命曰三实,然此一夫之论也。
黄帝曰:愿闻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
少师曰:此八正之候也。
黄帝曰:候之奈何?
少师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夜半至也,万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岁民少病。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黄帝曰:虚邪之风,其所伤贵贱何如,候之奈何?少师答曰: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正月朔日,平旦北风行,民病多者,十月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秋,民多死。终日北风,大病,死者十有六。正月朔日,风从南方来,命曰旱乡,从西方来,命曰白骨,将国有殃,人多死亡。正月朔日,风从东方来,发屋,扬沙石,国有大灾也。正月朔日,风从东南方来,春有死亡。正月朔日,天和温,不风,籴贱民不病,天寒而风,籴贵民多病。此所谓候岁之风,残伤人者也。二月丑,不风,民多心腹病。三月戍不温,民多寒热。四月已不暑,民多瘅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诸所谓风者,皆发屋,折树木,扬沙石,起毫毛,发腠理者也。
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精华日脱,邪气乃并。《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桂枝汤:
麻黄汤:
如何判断虚实?
虚实之脉:
肺手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经脉第十》(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寒热病第二十一》)(以胃气为本《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大肠手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脾足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手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肾足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肝足厥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高注:虚实判断)
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故此“精”为“真”)《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高注:虚实指的是经气而非外邪。经气盛则邪则实。)
【校】
〔一〕精气:《难经•七十五难》虞注引“精”作“真”。(真气者,经气也《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注】
①邪气盛则实:李中梓说,“邪气者,风寒暑湿燥火。盛则实者,邪气方张,名为实证,三候有力,名为实脉。”
②精气夺则虚:李中梓说:“精气即正气,乃谷气所化之精微。夺则虚者,亡精失血,用力劳神,名为内夺,汗之下之,吐之清之。名为外夺;气怯神疲,名为虚证,三候无力,名为虚脉。”
症状判断虚实: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不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固将深之,适入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伏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外溢,则络有留血。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络出血。不足,则补其虚络内针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骨之前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
帝曰:刺未并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以取其邪乃能立虚。《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
岐伯曰:五实者死,五虚者死。
帝曰:愿闻五实五虚。
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mào],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
岐伯曰:浆粥入胃,泄利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慄。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濇,故中寒。《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四十八难
曰: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
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牢者为实;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高注:有疑惑:痒者为虚,痛者为实?与“血虚则痛”不合)(“痒”为气,“痛者为实”为气实而痛?气实则血虚,气实治愈则血虚亦愈?“麻黄汤”)
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脉度第十七》
升降,浮沉
升(发、散)降(入、下),浮=升(向上向外)沉=降(向下向内)
升(上升、提升)降(下降、降逆)浮(发散、向外)沉(收敛、固藏)
升有补泻,降有补泻
虚,升浮(补)、实,升浮(泻);虚,降沉(补),实,降沉(泻)
麻黄汤:发汗祛寒而降邪:实降泻(麻黄、杏仁、桂枝)
桂枝汤:发汗祛寒而升正:虚升补(芍药、虚降(入)补;桂枝,生姜、实升泻)
辛散,酸收(收者,入也),甘缓(缓者,与急相对,散也),苦坚(坚者,固也,藏也,收也),咸软(软者,发也,散也)。
升清降浊
1.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及质轻者多主升浮,如桑叶、菊花;种户、果实及质重的矿物贝壳类药多主沉降,如苏子、积实、磁石、石决明等。
2.药物的气味厚薄。一般认为,味薄(辛、甘、微苦等)者升,气薄(寒、凉、微寒、平等)者降,气厚(热、温)者浮,味厚(酸、苦、咸等)者沉。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如苏叶味辛性温属气厚味薄,故升浮;黄连、黄柏味苦性寒属味厚气薄,故沉降;浮萍味辛性寒属气味俱薄,故可升(发汗)可降(利水)等。
3.药物的性味。从四气讲,温升、凉降、热浮、寒沉。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多主升浮,如紫苏、荆芥等;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
帝曰:其升降何如?
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帝曰:愿闻其用何如?
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高注:味者血也)(高注:味厚者血热也,气薄者气寒也)《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岐伯曰:升之不前,即有期凶也。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木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同刺包络之荧。土欲升而天冲窒抑之,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升而天英窒抑之,金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升而天芮窒抑之,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少阴之合。
帝曰:升之不前,可以预备,愿闻其降,可能先防。
岐伯曰:既明其升。必达其降也,升降之道,皆可先治也。木欲降而地晶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得位,降而郁发,暴如天间之待时也。降而不下,郁可速矣,降可折其所胜也,当刺手太阴之所出,刺手阳明之所入。火欲降,而地玄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矣。当折其所胜,可散其郁,当刺足少阴之所出,刺足太阳之所入。土欲降而地苍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郁,当刺足厥阴之所出,刺足少阳之所入,金欲降而地彤窒抑,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郁,当刺心包络所出,制手少阳所入也。水欲降而地阜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土,可散其郁,当刺足太阴之所出,刺足阳明之所入。(升:发、散;降:入、下)(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咸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辛散,酸收(收者,入也),甘缓(缓者,与急相对,散也),苦坚(坚者,固也,藏也,收也),咸软(软者,发也,散也)。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软,四时五藏,五味所宜也。《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岐伯曰: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岐伯曰: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淫同。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帝曰:善。邪气反胜,治之奈何?
岐伯曰:风司于地,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苦甘,以辛平之。热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湿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苦冷,佐以咸甘,以苦平之。火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燥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为利。寒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甘辛,以苦平之。
帝曰:其司天邪胜何如?
岐伯曰:风化于天,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甘苦。热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温,佐以苦酸辛。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火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燥火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寒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苦辛。《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少阴之复,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以咸軟之。
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
少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軟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发不远热,无犯温凉,少阴同法。
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
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收之。
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
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軟之。
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
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
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軟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癃:小便不通。
少俞答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脆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
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喝。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煴之误)心,何也?
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薰之,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
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
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蛊动,蛊动则令人悗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五味论第六十三》
太过不及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
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行有逆顺,至有迟速,故太过者化先天,不及者化后天。
当取其化源也。是故太过取之,不及资之,太过取之,次抑其郁,取其运之化源,令折郁气;不及扶资,以扶运气,以避虚邪也。
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我注:表?);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我注:里?)。《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病机者,脏腑、气血、表里、寒热、虚实是也。此五者之组合形成复杂的多病机。
脏腑、气血、寒热、表里、虚实、涩滞、湿、瘀
病之移转之道与病之治则之法是不一样的。病机为治病之法。
一人之气,病在一藏也(高注:只能是一脏病,同时可有多腑病)。若言三藏俱行,不在法也。(高注:脉相症状所表现出来的只能是一个脏的问题,或一个脏配多个腑的问题,不会出现多脏的脉症)《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克之误)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注:“以胜相加”、“至其所不胜而甚”两句意同。我问:无至其所胜?《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方十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上二条说明病是一层一层的)
【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互相克贼”说明为什么病会是一层一层的)
【1】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气血),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脏腑),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虚实)。变化相乘,阴阳相干(五行)。风则浮虚,寒则牢坚(寒热、六淫),沉潜水滀,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脏腑),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平脉法第二》
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五运),四时经纪(寒热),五藏六府(脏腑),雌雄表里(气血?虚实?表里)。《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上二条说明病机)
【11】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我注:乘);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我注:侮);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我注:克);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我注:生)。《平脉法第二》
机(证)与症:
方与机相应,无关症。虽有症(如肠鸣(发生部位大肠),呕吐(发生部位胃)),治却与症(发生部位)无关,只在机(如肾脾)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
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
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第四》
说明案例《附子粳米汤》
例:
31、32葛根汤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jin紧],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此“项背强几几”盛于14)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一云用后第四方。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病机:【注:无“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故只是表气寒(麻黄),无里气寒(杏仁)】
机症相应:
项背强几几:
太阳病,头项强痛。
肺……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经脉第十》
肺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表症。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背者胸中(胸中:心?)之府。《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心病引背)
无汗恶风:膀胱表气寒。
药物定位及选择: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功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等病症。
麻黄,味苦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一名龙沙。生川谷。《神农本草经》
病机运行、药量计算:(略)
俞在脊:脊之表为背?言背无言腰,脾之症无及背(只有咳引肩背)。
【22】太阳与少阳合病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不可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寒利,协热利)
下利:(表症)(气寒)(痛而利,痛为血,利为气)(利有表利有里利)
是主脾所生病者:......溏瘕泄,
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五十七难》
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长夏善病洞泄寒中。《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湿胜则濡[rú]泻《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胀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之外,少阴血者。《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五十七难》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小肠有寒,其人下重,便脓血,有热,必痔。《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
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五十七难》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麋。《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shuàn] 㾓[yùn] ;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腨:小腿肚子。腓者,腨也。㾓:酸痛。索泽:皮肤涩而不滑泽。颓疝:阴肿之疝。《阴阳别论篇第七》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本标共有之病症)
《伤寒例第三》【5】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标病症)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汗出而身热者,风也。
《骨空论篇第六十》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本病症)
八纲:阴阳、脏腑、表里、虚实(明代,近代祝味菊)
十纲:阴阳、脏腑、气血、表里、虚实(施今墨,关幼波)
阴阳者,一也,纲也,总概念也。脏腑、气血、表里者,二也,目也。虚实(有阴虚有阳虚,有阴实有阳实)
找到了中医的核心根基之一,得到的结论:
一、药(或穴位)是如元素周期表般精确配选的。
二、药量(汉两)是如数学公式般精确计算的(药量明确的伤寒方均已破解,我已找到纲,目的进一步深入需团队)。
本破解分为:诊、疗,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
对于本破确的验证:
一、理论分析验证。
(涉及标本、病机、河图洛书、五行等,本破解只是中医的核心之一,只涉及十二正经,未涉及奇经八脉)(十分钟讲解)(疗)
二、落地针灸验证。
(药未全破译,药验部份可行。知热感度之寒凉温热间系数未确定。表里、虚实定位暂不明。)(涉及知热感度)(一小时)(诊、疗)
病机:脏腑、气血、表里、寒热(风寒署湿燥火?)、湿、涩滞、瘀、虚实(升降)
温热药规律:
寒凉药规律:
补药规律:甘草、人参、大枣等。甘草、人参药量数可计算出来,但如何选择(虚实)暂不知。大枣之药数计算暂不知。
药量计算规律:(略)单位(汉两,汉一两=现代15.625g)
取穴规律:子母取穴法。(经络之规律之一)
病机十九条
帝曰:“愿闻病机何如?”
岐伯曰: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五运(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脏腑)主病、六气(风寒暑湿燥火)主病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胆);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膀胱);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肺大肠);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胃);(湿会导致满,但满不一定是由湿导致。)
诸热(暑火)瞀瘛,皆属于心(心小肠,心包三焦);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风);
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寒);
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
诸胀腹大,皆属于热(暑);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暑);
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暑);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暑)。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君火、相火);(躁为烦的进阶)(血并于阴(阴为寒)(惊),气并于阳(阳为热)(狂),故为惊狂)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君火、相火);
诸疮痛(血)痒(气),皆属于火(君火、相火);(病痛(寒痛、血虚痛)者阴(里?血)也……痒者阳(表?气)也……。)?(病痛者阴(血?十二寒一热)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里?)刺之。病在上(浅,表?)者阳也,病在下(深,里?)者阴也。痒者阳(气?)也,浅(表?)刺之。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
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君火、相火);
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君火、相火);(血并于阴(阴为寒)(惊),气并于阳(阳为热)(狂),故为惊狂)?
诸厥固泄,皆属于下;(下焦?指脉之气血?)
诸痿喘呕,皆属于上;(上焦?)
(高注:上下以膈为界?同样性质的药有只作用在上的,有只作用在下的?这样说上下,入经不是概括了吗?)
(病在上者阳也,病在下者阴也。《终始第九》)
病痛者阴(高注:寒,血?里?实?)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阳(高注:气?)也,病在下者阴(高注:血?)也。痒者阳(热,气?表?虚?)也,浅刺之。《终始第九》)(病在阴者命曰痹《寿夭刚柔第六》(痹为血病))(病在阳者命曰风《寿夭刚柔第六》)
上下指的表里?虚实?气血?其它皆指的是脏腑、寒热病机,而上下指部位?不应该!
病在上者阳也,气也?痿喘呕,皆为气病;病在下者阴也,血也?厥固泄皆为血病。
诸厥(导致的?)固泄,皆属于下;(下焦?)
诸痿(导致的?)喘呕,皆属于上;(上焦?)
病机者:脏腑、气血、表里、寒热、虚实;(气)滞(血)涩、(气血)瘀、(气血)湿。
脏腑:哪脏哪腑发生病变(十二脏腑:脾胃、肝胆、肺大肠、肾膀胱、心小肠、心包三焦)
气血:是气还是血或气血一起发生病变(各脏腑所属之气血)
表里:发生的病变的具体部位是在表之经络经筋皮肉,还是在里脏腑本身。
寒热:发生病变的性质是寒凉还是温热(温度属性)(各脏腑所属)
虚实:太过邪实,不及正虚。
滞涩瘀:病变的程度(比如气寒血寒,重一点,气寒滞血寒涩,再重一点,气寒瘀血寒瘀)
湿:由脾病变而产生的一种附加病变环境。
气(卫)血(营)宗气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
气血之生成
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态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邪客第七十一》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营卫生会第十八》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
岐伯答曰:营(之所行)出于中焦(道从来),(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态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之所行)出于下焦(道从来)。(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
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循其道,故命曰漏泄。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
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营卫生会第十八》
神者水谷之精气《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五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府者,所以受水谷而化行物者也。其气内干五藏,而外络支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卫气第五十二》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态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邪客第七十一》
余闻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经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血和则经脉先满,溢乃注于络脉,皆盈,乃注于孙脉。《痈疽第八十一》
气血之运行
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疟论篇第三十五》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
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营卫生会第十八》
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高注:文中某些上中焦应指的是胃之两焦),以溉五藏,别出两行,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喉咽,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五味第五十六》
《营气第十六》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䪼内,注目内眦,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
《卫气行第七十六》
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
岐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
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
伯高曰:分有多少,日有长短,春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是故一日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日之度也,常如是无已。日入而止,随日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
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而刺之。病在于三阴,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六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七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八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一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五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阴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阳。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阳。水下十九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阳。此半日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日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
大要曰,常以日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阳,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与阴分,常如是无已,天与地同纪,纷纷,终而复始,一日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气血之功能
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支节得安矣。此人之常平也。《本藏第四十七》
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痹论篇第四十三》
气血之病变
•气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连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阳……因于气,为肿。《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阳为气,阴为味。《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热伤气……气伤肿……热胜则肿……。《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zào],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我注:卫气)化气,阴(我注:荥气)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chēn]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我注:生克乘侮之寒反生热浊,热反生清寒。热浊在上则䐜胀,清寒在下则飧泄。)䐜,脹起也。《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sì]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我注:味者血也?)《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注:鼻之气,口之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味薄者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气薄者为阳之阴。味厚则泄利,薄则通流。气薄则渗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我注:味者血也)《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喜怒伤气(注:荥气卫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注:荥气),暴喜伤阳(注:卫气)《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气,气口手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肺,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五藏别论篇第十一》(注:鼻之气,口之味?)
结阳者,肿四支。《阴阳别论篇第七》
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fú]忾[kài]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寿夭刚柔第六》
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
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气热
•气寒
•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我注:阴者血也。)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气抑。味过于苦,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甘,脾气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味厚则泄利,薄则通流。《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是故:
多食咸,则脉凝涩而色变;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䐢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此五味之所伤也。
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五藏生成篇第十》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目之误)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空:同孔。《五藏生成篇第十》
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nào zé]。《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痹论篇第四十三》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脉泣则血虚)(气泣则气虚?)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血并于气?)为血虚(寒气客于脉外则血少),血之所并(气并于血)为气虚(寒气客于脉中则气不通)。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黄帝曰:营卫寒痹之为病奈何?
伯高答曰: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fú]忾[kài]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寿夭刚柔第六》
肝(目之误)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五藏生成篇第十》
病在阴者命曰痹《寿夭刚柔第六》(痹为血病)
•血热
•血寒
气滞:
气逆:
气泄:
血瘀:
血虚: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
阳脉浮,一作微阴脉弱者,则血虚,血虚则筋急也。
若脉浮大者,气实血虚也。
脉浮而大,浮为气实,大为血虚。血虚为无阴,孤阳独下阴部者,小便当赤而难,胞中当虚,今反小便利,而大汗出,法应卫家当微,今反更实,津液四射,荣竭血尽,干烦而不眠,血薄肉消,而成暴一云黑液。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方
茯苓四两 甘草三两 细辛二两 干姜二两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逐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敢当汗出,阴阳乃复。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五藏生成篇第十》
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帝曰:愿闻人之五藏卒痛,何气使然?
岐伯对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寒气客于厥阴之脉,厥阴之脉者,络阴器系于肝,寒气客于脉中,则血泣脉急,故胁肋与少腹相引痛矣。《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腹中论篇第四十》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邪气在上也。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小针解第三》
[《阴阳清浊第四十》
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
黄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
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
黄帝曰:诸阳皆浊,何阳独甚乎?
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独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
黄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此气之常也。故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清浊相干者,以数调之也。]
•宗气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脉,脉宗气也。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盛喘数疾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宗气:按《广雅•释诂三》:“宗,聚也。”胃为十二经之海,虚里为众脉之气所聚,故曰宗气。)
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态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邪客第七十一》
【36】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抟,宗气微衰,四属断绝。四属者,谓皮、肉、脂、髓。俱竭,宗气则衰矣。《平脉法第二》
宗气者,三焦归气也,有名无形,气之神使也。下荣玉茎,故宗筋聚缩之也。《平脉法第二》
寒热
藏寒生满病。《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疟论篇第三十五》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mào]郁注下,瞤[rún]瘛[chì]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閟[bì]之病生矣。《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着,寒胜其热,则骨痛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表里
21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一》
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二【3】》
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二【3】》
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沉而弦急者病在内。浮而洪大者,病在外。脉实者,病在内。脉虚者,病在外。在上为表,在下为里,浮为在表,沉为在里。《脉经卷第一•迟病短长杂病法第十三》
何为表里?寸尺为表,关为里,《脉经卷第四•辨三部九候脉证第一》
经脉为里(寸),络脉为表(尺(寸前寸后))?
【1】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气血),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脏腑),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虚实)。变化相乘,阴阳相干(五行)。风则浮虚,寒则牢坚(寒热、六淫),沉潜水滀,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脏腑),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辨脉法第一》
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外内之应,皆有表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日必先明知阴阳表里荥输所在,四海定矣。《海论第三十三》
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官能第七十三》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帝曰:善。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岐伯日:悉乎能问也!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守数据治,无失俞理,《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表),其次治肌肤(表),其次治筋脉(表),其次治六府(里),其次治五藏(里)(病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阳入阴,一层层推进)。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太过,病在外;不及,病在中。《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
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濡弱软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帝曰:何如而反。
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弦,此谓太过,病在外(我注:表?);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我注:里?)。(我注:太过者外邪实,不及者内正虚)
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
岐伯曰: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巅疾;其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两胁胀满。(我注:此处太过者阳邪实,不及者阴正虚)(此处太过不及皆指阳(阳实盛,阴虚而阳盛),未涉及阴盛)(此处太过不及特指春当时之脉)《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脉度第十七》
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经气入藏,必当治里。《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身体的皮毛、肤腠、经络(经筋?)为外;脏腑、骨髓为内。(?)外有病属表,内有病属里。从病势深浅上讲,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我问)
表里:藏腑为里?经脉可表可里?孙络脉为表?经筋为表? (我问)
输穴上气之表里、血之表里何在?(我问)
虚实(升降浮沉)
邪气盛则实(来之于外之虚邪六淫?内部气血变化之摄入某物过多导致或气或血偏盛而实或因情绪导致气血偏盛)(或阴或阳之六淫邪气外加临导致人体内部气血相并而出现实?)(有外邪有内邪)《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真气夺则虚(源之于内之亏损)(或阴或阳之精气消耗减损?一或肾精亏损而虚二或气血消耗而虚三或因情绪导致气血偏虚四或外部六淫导致精气被夺而虚?)(高注:夫精者身之本也《金匮真言论篇第四》,非气血之变。精者、肾精也)《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邪气者,虚风也,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刺节真邪第七十五》
所有的外邪皆为虚邪,没有实邪。(高注)
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实:
一、与外邪反抗而形成气血相并之实
二、内邪气血相并之实
虚:
一、与外邪不反抗,外邪客入气血偏弱之处而形成气并血并之虚
二、真气消耗而形成气并血并之虚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高注:虚实判断)
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故此“精”为“真”)《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高注:虚实指的是经气而非外邪。经气盛则邪则实。)
【校】
〔一〕精气:《难经•七十五难》虞注引“精”作“真”。(真气者,经气也《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注】
①邪气盛则实:李中梓说,“邪气者,风寒暑湿燥火。盛则实者,邪气方张,名为实证,三候有力,名为实脉。”
②精气夺则虚:李中梓说:“精气即正气,乃谷气所化之精微。夺则虚者,亡精失血,用力劳神,名为内夺,汗之下之,吐之清之。名为外夺;气怯神疲,名为虚证,三候无力,名为虚脉。”
经言气之盛衰,左右顷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顷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高注:顷移:并?)(“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此句说明虚实是指人体本身,非指外邪,实指正气足过旺,实是指正气足与外邪相抗而表现过旺?)(虚实为人体自生,为气血相并。先补后泻,一针治病是不对的)
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疟论篇第三十五》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
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曰:如何而反?
岐伯曰:气盛身寒,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入少而气多,此谓反也;脉大血少,此谓反也;脉小血多,此谓反也。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针解篇第五十四》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高注:前文所述五脏虚实症状表现),不知其何以生!(高注:虚实之所生,虚实形成原理)(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血气未并,五藏安定)
岐伯曰:气血以并(译:气血已经偏聚。“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注:有外邪有内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气血以并”则邪客于经络也。邪与气或血相聚形成偏聚),阴阳相顷,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注:或实或虚?注:气实血虚或血实气虚,此解错。邪(注:风寒暑湿燥火),与气或血相聚,则气或血或实或虚。下文“风雨之伤人也……实;寒湿之中人也……虚”)。血并于阴(注:阴为寒),气并于阳(注:阳为热),故为惊狂(注:癫狂。重阴为癫,重阳为狂。);血并于阳(注:阳为热),气并于阴(注:阴为寒),乃为炅中(注:“气并于阴”何以炅中?“气并于阴”则应为寒,寒极生热?);血并于上(注:血偏聚在上为实,为阳),气并于下(注:气偏聚在下,则在上气虚,相对则血实),心烦惋[wǎn],善怒(注:“血逆于经”);血并于下(注:血偏聚在下,则在上血虚,相对气实),气并于上(注:气偏聚在上为实),乱(注:乱者、气乱也。“气乱于卫”)而喜忘。并:偏聚,偏胜。炅[jiǒng]中: 内热。(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荥卫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大惑论第八十》)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血并于阳,气并于阴,)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调经论篇第六十二》(“血气者,喜温而恶寒热,寒则泣不能流,热则消而去之”)
【校后文】
帝曰:善。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顷,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癫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wǎn],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
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高注:虚实标准)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注:无、少也)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络之误)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高注:有者、无者,为何?有者为过,无者为少?)《调经论篇第六十二》(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疟论篇第三十五》)(血与气并:血与气俱偏胜?气实血实呢?气血虚,气血实呢?)(并:偏聚?偏胜?到底是什么意思)
【校后文】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
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湿之误)(注:外);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调经论篇第六十二》(注:内)(喜怒不节,则病起于阴也。《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校后文】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
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所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湿;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起居,阴阳喜怒。
帝曰:风雨(暑?)之伤人奈何?(高注:风雨之虚邪从外伤人,只伤本身正气虚之人,为虚?)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络之与孙络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高注:寒湿之虚邪从外伤人,本身正气实虚皆可被伤,为实?)(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素问•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其淫泆不可胜数。《灵枢•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灵枢•小针解第三》)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慑之误)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我注:虚?寒湿之中人有实有虚?“皮肤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则为虚?)(注:“风雨”与“寒湿”似乎反了?)(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素问•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岁露论第七十九》)
【校后文】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邪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慑辟,气不足血泣,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慑辟,气不足血泣,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
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皮肤收,肌肉坚紧,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邪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高注:血)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本身正气之血气偏盛(未耗而弱,正气不变)而实)(在内精气夺则虚,精气不夺而偏盛则实)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
岐伯曰:喜(恐之误)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高注:本身正气弱,外来之邪从饮食客入,致血气进一步耗去而虚。精气夺则虚。)(阴之实虚指的是本身正气的偏盛偏弱)
【校后文】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
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
帝曰:阴之生虚奈何?
岐伯曰:恐之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慄。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濇,故中寒。《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注:“从其冲后来”),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邪,故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高注:气虚形虚),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高注:一实为气实形实,一实为“所居之乡”的风雨寒热)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内外,分为三贞。《百病始生第六十六》(高注:所有的外邪皆为虚邪,没有实邪。)
《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
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支节。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
《岁露论第七十九》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四时八风之中人也,故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而腠理开,贼风邪气因得以入乎,将必须八正虚邪,乃能伤人乎?
少师答曰:不然,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不得以时,然必因其开也,其入深,其内极病,其病人也,卒暴,因其闭也,其入浅以留,其病也,徐以迟。
黄帝曰:有寒温和适,腠理不开,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
少师答曰:帝弗知邪入乎?虽平居,其腠理开闭缓急,其故常有时也。
黄帝曰:可得闻乎?
少师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郗,烟垢着,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
黄帝曰:其有卒然暴死暴病者,何也?
少师答曰:三虚者,其死暴疾也。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人也。
黄帝曰:愿闻三虚。
少师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
帝曰:愿闻三实。
少师曰: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
黄帝曰:善乎哉论,明乎哉道,请藏之金匮,命曰三实,然此一夫之论也。
黄帝曰:愿闻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因而然。
少师曰:此八正之候也。
黄帝曰:候之奈何?
少师曰: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太一立于叶蛰之宫,其至也,天必应之以风雨者矣。风雨从南方来者,为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夜半至也,万民皆卧而弗犯也,故其岁民少病。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虚风,故万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又皆中于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者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命曰遇岁露焉。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黄帝曰:虚邪之风,其所伤贵贱何如,候之奈何?少师答曰:正月朔日,太一居天留之宫,其日西北风不雨,人多死矣。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正月朔日,平旦北风行,民病多者,十月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秋,民多死。终日北风,大病,死者十有六。正月朔日,风从南方来,命曰旱乡,从西方来,命曰白骨,将国有殃,人多死亡。正月朔日,风从东方来,发屋,扬沙石,国有大灾也。正月朔日,风从东南方来,春有死亡。正月朔日,天和温,不风,籴贱民不病,天寒而风,籴贵民多病。此所谓候岁之风,残伤人者也。二月丑,不风,民多心腹病。三月戍不温,民多寒热。四月已不暑,民多瘅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诸所谓风者,皆发屋,折树木,扬沙石,起毫毛,发腠理者也。
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病深者,以其外耗于卫,内夺于荣。《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精华日脱,邪气乃并。《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桂枝汤:
麻黄汤:
如何判断虚实?
虚实之脉:
肺手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经脉第十》(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寒热病第二十一》)(以胃气为本《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大肠手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脾足太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手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小肠手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肾足少阴之脉,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三焦手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胆足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肝足厥阴之脉,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高注:虚实判断)
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故此“精”为“真”)《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高注:虚实指的是经气而非外邪。经气盛则邪则实。)
【校】
〔一〕精气:《难经•七十五难》虞注引“精”作“真”。(真气者,经气也《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注】
①邪气盛则实:李中梓说,“邪气者,风寒暑湿燥火。盛则实者,邪气方张,名为实证,三候有力,名为实脉。”
②精气夺则虚:李中梓说:“精气即正气,乃谷气所化之精微。夺则虚者,亡精失血,用力劳神,名为内夺,汗之下之,吐之清之。名为外夺;气怯神疲,名为虚证,三候无力,名为虚脉。”
症状判断虚实:
帝曰:神有余不足何如?
岐伯曰: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恐。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邪客于形,洒淅起于毫毛,未入于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神有余,则泻其小络之血,出血勿之深斥,无中其大经,神气乃平。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刺而利之,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以通其经,神气乃平。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帝曰:善。气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不利少气。血气未并,五藏安定,皮肤微病,命曰白气微泄。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气有余,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固将深之,适入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伏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
帝曰:善。血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悲。血气未并,五藏安定,孙络外溢,则络有留血。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血有余,则泻其盛络出血。不足,则补其虚络内针脉中,久留而视;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帝曰:刺留血,奈何?
岐伯曰:视其血络,刺出其血,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
帝曰:善。形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腹胀、溲不利,不足则四支不用。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
帝曰:刺微奈何?
岐伯曰:取分肉间,无中其经,无伤其络,卫气得复,邪气乃索。
帝曰:善。志有余不足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血气未并,五藏安定,骨节有动。
帝曰:补泻奈何?
岐伯曰:志有余则泻然骨之前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
帝曰:刺未并奈何?
岐伯曰:即取之,无中其经,以取其邪乃能立虚。《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黄帝曰:余闻虚实以决死生,愿闻其情。
岐伯曰:五实者死,五虚者死。
帝曰:愿闻五实五虚。
岐伯曰: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mào],此谓五实。脉细,皮寒,气少,泄利,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帝曰:其时有生者,何也。
岐伯曰:浆粥入胃,泄利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帝曰: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令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慄。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
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
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濇,故中寒。《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四十八难
曰: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
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牢者为实;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者为虚,急者为实。诊之虚实者,痒者为虚,痛者为实;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内痛外快,为内实外虚,故曰虚实也。(高注:有疑惑:痒者为虚,痛者为实?与“血虚则痛”不合)(“痒”为气,“痛者为实”为气实而痛?气实则血虚,气实治愈则血虚亦愈?“麻黄汤”)
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脉度第十七》
升降,浮沉
升(发、散)降(入、下),浮=升(向上向外)沉=降(向下向内)
升(上升、提升)降(下降、降逆)浮(发散、向外)沉(收敛、固藏)
升有补泻,降有补泻
虚,升浮(补)、实,升浮(泻);虚,降沉(补),实,降沉(泻)
麻黄汤:发汗祛寒而降邪:实降泻(麻黄、杏仁、桂枝)
桂枝汤:发汗祛寒而升正:虚升补(芍药、虚降(入)补;桂枝,生姜、实升泻)
辛散,酸收(收者,入也),甘缓(缓者,与急相对,散也),苦坚(坚者,固也,藏也,收也),咸软(软者,发也,散也)。
升清降浊
1.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及质轻者多主升浮,如桑叶、菊花;种户、果实及质重的矿物贝壳类药多主沉降,如苏子、积实、磁石、石决明等。
2.药物的气味厚薄。一般认为,味薄(辛、甘、微苦等)者升,气薄(寒、凉、微寒、平等)者降,气厚(热、温)者浮,味厚(酸、苦、咸等)者沉。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如苏叶味辛性温属气厚味薄,故升浮;黄连、黄柏味苦性寒属味厚气薄,故沉降;浮萍味辛性寒属气味俱薄,故可升(发汗)可降(利水)等。
3.药物的性味。从四气讲,温升、凉降、热浮、寒沉。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多主升浮,如紫苏、荆芥等;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
帝曰:其升降何如?
岐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帝曰:愿闻其用何如?
岐伯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此之谓也。《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高注:味者血也)(高注:味厚者血热也,气薄者气寒也)《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岐伯曰:升之不前,即有期凶也。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木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同刺包络之荧。土欲升而天冲窒抑之,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升而天英窒抑之,金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升而天芮窒抑之,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少阴之合。
帝曰:升之不前,可以预备,愿闻其降,可能先防。
岐伯曰:既明其升。必达其降也,升降之道,皆可先治也。木欲降而地晶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得位,降而郁发,暴如天间之待时也。降而不下,郁可速矣,降可折其所胜也,当刺手太阴之所出,刺手阳明之所入。火欲降,而地玄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矣。当折其所胜,可散其郁,当刺足少阴之所出,刺足太阳之所入。土欲降而地苍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郁,当刺足厥阴之所出,刺足少阳之所入,金欲降而地彤窒抑,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郁,当刺心包络所出,制手少阳所入也。水欲降而地阜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土,可散其郁,当刺足太阴之所出,刺足阳明之所入。(升:发、散;降:入、下)(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咸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辛散,酸收(收者,入也),甘缓(缓者,与急相对,散也),苦坚(坚者,固也,藏也,收也),咸软(软者,发也,散也)。
此五者,有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利,或散,或收,或缓,或坚,或软,四时五藏,五味所宜也。《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岐伯曰: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岐伯曰: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淫同。燥淫所胜,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泻之。
帝曰:善。邪气反胜,治之奈何?
岐伯曰:风司于地,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苦甘,以辛平之。热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湿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苦冷,佐以咸甘,以苦平之。火司于地,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平之。燥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为利。寒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甘辛,以苦平之。
帝曰:其司天邪胜何如?
岐伯曰:风化于天,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甘苦。热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温,佐以苦酸辛。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火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燥火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寒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苦辛。《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少阴之复,治以咸寒,佐以苦辛,以甘泻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以咸軟之。
太阴之复,治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泻之,燥之,泄之。
少阳之复,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咸軟之,以酸收之,辛苦发之,发不远热,无犯温凉,少阴同法。
阳明之复,治以辛温,佐以苦甘,以苦泄之,以苦下之,以酸补之。
太阳之复,治以咸热,佐以甘辛,以苦坚之。《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厥阴之客,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以甘缓之。
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收之。
太阴之客,以甘补之,以苦泻之,以甘缓之。
少阳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軟之。
阳明之客,以酸补之。以辛泻之,以苦泄之。
太阳之客,以苦补之,以咸泻之,以苦坚之,以辛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帝曰:善,五味阴阳之用何如?
岐伯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軟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黄帝问于少俞曰:五味入于口也,各有所走,各有所病。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余知其然也,不知其何由,愿闻其故。癃:小便不通。
少俞答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脆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
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
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喝。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
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煴之误)心,何也?
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薰之,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
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
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
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
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蛊动,蛊动则令人悗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五味论第六十三》
太过不及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
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行有逆顺,至有迟速,故太过者化先天,不及者化后天。
当取其化源也。是故太过取之,不及资之,太过取之,次抑其郁,取其运之化源,令折郁气;不及扶资,以扶运气,以避虚邪也。
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我注:表?);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我注:里?)。《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病机者,脏腑、气血、表里、寒热、虚实是也。此五者之组合形成复杂的多病机。
脏腑、气血、寒热、表里、虚实、涩滞、湿、瘀
病之移转之道与病之治则之法是不一样的。病机为治病之法。
一人之气,病在一藏也(高注:只能是一脏病,同时可有多腑病)。若言三藏俱行,不在法也。(高注:脉相症状所表现出来的只能是一个脏的问题,或一个脏配多个腑的问题,不会出现多脏的脉症)《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夫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克之误)而持,自得其位而起。必先定五藏之脉,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注:“以胜相加”、“至其所不胜而甚”两句意同。我问:无至其所胜?《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方十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上二条说明病是一层一层的)
【256】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互相克贼”说明为什么病会是一层一层的)
【1】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气血),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脏腑),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虚实)。变化相乘,阴阳相干(五行)。风则浮虚,寒则牢坚(寒热、六淫),沉潜水滀,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府藏(脏腑),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平脉法第二》
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五运),四时经纪(寒热),五藏六府(脏腑),雌雄表里(气血?虚实?表里)。《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
(上二条说明病机)
【11】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我注:乘);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我注:侮);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曰逆(我注:克);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我注:生)。《平脉法第二》
机(证)与症:
方与机相应,无关症。虽有症(如肠鸣(发生部位大肠),呕吐(发生部位胃)),治却与症(发生部位)无关,只在机(如肾脾)
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
少阴厥逆,虚满呕变,下泄清
胸胁胀,肠鸣切痛,太白主之。《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第四》
说明案例《附子粳米汤》
例:
31、32葛根汤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jin紧],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此“项背强几几”盛于14)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方二。用前第一方。一云用后第四方。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痉湿喝病脉证第二》
病机:【注:无“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故只是表气寒(麻黄),无里气寒(杏仁)】
机症相应:
项背强几几:
太阳病,头项强痛。
肺……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经脉第十》
肺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表症。
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金匮真言论篇第四》【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背者胸中(胸中:心?)之府。《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心病引背)
无汗恶风:膀胱表气寒。
药物定位及选择: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功能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蜜麻黄润肺止咳,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等病症。
麻黄,味苦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一名龙沙。生川谷。《神农本草经》
病机运行、药量计算:(略)
俞在脊:脊之表为背?言背无言腰,脾之症无及背(只有咳引肩背)。
【22】太阳与少阳合病者,心下鞕,颈项强而眩者,不可下。
3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寒利,协热利)
下利:(表症)(气寒)(痛而利,痛为血,利为气)(利有表利有里利)
是主脾所生病者:......溏瘕泄,
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五十七难》
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长夏善病洞泄寒中。《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湿胜则濡[rú]泻《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虚则腹胀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之外,少阴血者。《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五十七难》
寒气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小肠有寒,其人下重,便脓血,有热,必痔。《小肠手太阳经病证第四》
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五十七难》
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胃之时,贲响腹胀,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麋。《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shuàn] 㾓[yùn] ;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腨:小腿肚子。腓者,腨也。㾓:酸痛。索泽:皮肤涩而不滑泽。颓疝:阴肿之疝。《阴阳别论篇第七》
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矣。《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本标共有之病症)
《伤寒例第三》【5】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标病症)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汗出而身热者,风也。
《骨空论篇第六十》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本病症)
附件
-
103.7 KB 查看: 19
-
37.1 KB 查看: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