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据看运气——“五运六气”新剖析(十)
冲虚子
冲虚子
从本篇开始讨论《运气七篇》的第六篇《六元正纪大论篇》。《六元正纪大论篇》被王冰排在《素问》集二十卷第七十一篇。“六元”就是天之六气风、热、火、燥、湿、寒,《天元纪大论篇》认为这六气是根本,故称之为“六元”。“正”是应该的,正常的,“纪”的规律、规则。本篇是论述六气运行规律及对人体的影响的。主要内容为,六气的运行规律,包括五音建运理论,运气的胜复,五郁论述,六气之变等。由于本篇很长,会用数篇文章予以讨论,本文是讨论《六元正纪大论篇》的第一篇。
本篇首先阐述的是六气的运行规律。作者通过对三阴三阳司天各十年的运气阐述,设计了一个六十甲子单位的运气推算。和之前明显不同的是,不是用构筑五运六气和干支之间关系来推算,而是用五音做材料的一种运气推算办法,也就是我们后世说的五音建运,这也是本篇的特点之一。我们首先看太阳司天。文本为:
辰戌之纪也。
太阳 太角 太阴 壬辰 壬戌,其运风,其化鸣紊启拆,其变振拉摧拔,其病眩掉目瞑。
太角初正 少徵 太宫 少商 太羽终
凡地支为辰、戌的年份都是太阳寒水之年。在六十甲子中,共有壬辰、壬戌、戊辰、戊戌、甲辰、甲戌、庚辰、庚戌、丙辰、丙戌年等十年为太阳寒水司天之年。(见冲虚子《用数据看运气——“五运六气”新剖析(九)》表2)太阳寒水司天之年,都是太阴湿土在泉。
壬辰、壬戌年,由于所配年的年干为“壬”,“丁壬化木”,所以为木运,“壬”又是阳干,阳干为太过,所以都是木运太过之年。这里又和五音建运配合,木年为角音,(宫音为土,商音为金,角音为木,徵音为火,羽音为水。参阅冲虚子《用数据看运气——“五运六气”新剖析(二)(下)》表2:《管子·幼官》五行关系表),在五音建运里,将太过名之为“太”,将不及名之为“少”,太阳寒水司天这两年都是太过之年,故称为太角。太阳寒水司天对应的都是太阴湿土在泉(参阅冲虚子《用数据看运气——“五运六气”新剖析(二)(上)》表2)。壬辰、壬戌年的气都是风,气候偏温,平常的时候,应该是风吹着树木发出鸣响,一派草木繁盛的景象,地脉开启,草木滋生,处处充满生机。但由于木运太过,其灾变为狂风大作,震荡、摧毁草木。引发的疾病为头昏目眩,视力受损。
在《五运行大论篇》等数篇,运气学说的主运和客运已经发展为六步六气,但五音和五行的配合关系依然保持了经典模式。五音和五行的相配最早来源于战国中后期的稷下学者,如下表。
表1:《管子·幼官》五行关系表
到汉代后,经过孟喜、京房等《易》学之卦气说的发展,基本具备了《运气七篇》可以使用的状态。在这一点上,《运气七篇》的作者完全继承了前代学者的思想,又有自己的创新,形成了五音建运思想。我们随着对本篇的讨论逐步了解五音建运,其中,首先应该掌握五音和天干、五运的关系,见下表。五行 | 服色 | 味 | 音 | 治 | 成数 | 饮水方位 | 用火方位 |
土 | 黄 | 甘 | 宫 | 和 | 五 | 中央井 | 中央火 |
木 | 青 | 酸 | 角 | 燥 | 八 | 东方井 | 南方火 |
火 | 赤 | 苦 | 羽 | 阳 | 七 | 南方井 | 西方火 |
金 | 白 | 辛 | 商 | 湿 | 九 | 西方井 | 北方火 |
水 | 黑 | 咸 | 徵 | 阴 | 六 | 北方井 | 东方火 |
表2:《六元正纪大论篇》五音和天干、五运的关系表
次序 | 天干 | 五运 | 五音 | 次序 | 天干 | 五运 | 五音 |
1 | 甲 | 土 | 太宫 | 6 | 己 | 土 | 少宫 |
2 | 乙 | 金 | 少商 | 7 | 庚 | 金 | 太商 |
3 | 丙 | 水 | 太羽 | 8 | 辛 | 水 | 少羽 |
4 | 丁 | 木 | 少角 | 9 | 壬 | 木 | 太角 |
5 | 戊 | 火 | 太徵 | 10 | 癸 | 火 | 少徵 |
其次就是主运、客运的确定。主运不变,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的关系:木(风、春)→火(热、夏)→土(湿、长夏)→金(燥、秋)→水(寒、冬),对应到五音就是太角→少徵→太宫→少商→太羽。主运不变、客运变的这个思路和运气学说六步推算是一样的。客运是怎么来的呢,具体原理就不说了,只把办法说出来。客运的确定始于初运,如壬辰、壬戌年,天干为壬,根据表2,相对的五音为木,壬为阳干,就是太过,那么,相应的五音就是太角,这就是初运。之后的按照宫商角徵羽的排列顺序以及太少相生的规则,二运及之后依次为太角→少徵→太宫→少商→太羽。详见表3。
表3:壬辰 壬戌年主运、客运表
“太角初”、“太羽终”指的是主运始于太角,终于太羽。客运是“太角初少徵 太宫 少商 太羽终 ”,注脚里“正”字的意思是主运的太角其实是正角,就是没有偏胜的角,其后的二运到五运都应该是没有偏胜的。气属 | 1 | 2 | 3 | 4 | 5 |
主运 | 太角 | 少徵 | 太宫 | 少商 | 太羽 |
客运 | 太角 | 少徵 | 太宫 | 少商 | 太羽 |
再看:
太阳 太徵 太阴 戊辰 戊戌同正徵,其运热,其化暄暑郁燠,其变炎烈沸腾,其病热郁。
太徵 少宫 太商 少羽终 少角初。
戊辰、戊戌两年为阳干,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从表2可以知道,戊辰、戊戌两年都属于火运太过,即太徵。但由于在泉的太过受到了司天寒水之气的克制,太过就变成平年了,就是“同正徵”,正徵是没有偏胜的徵。戊辰、戊戌两年的运气是热,基本特点是“暄暑郁燠”,灾变为“炎烈沸腾”,容易得的病是热郁(里热证)。这两年的主运都是太角→少徵→太宫→少商→太羽,而客运是太徵→少宫→太商→少羽→少角。客运的确定始于初运,如戊辰、戊戌年,天干为戊,相对的五音为徵,戊为阳干,就是太过,那么,相应的五音就是太徵,这就是初运。五音是无限循环的,二运开始的五音自然是宫→商→羽→角,其太、少相生,故太徵之后就是少宫,少宫之后就是太商,太商之后就是少羽,少羽之后就是太角。一般应该是这样,或者说这就是规律。但在这里有点意外,就是第五运写为少角,尽管后人有解释,但很不充分,误写(抄)的可能性也是有的。
表4:戊辰、戊戌年主运、客运比较表
再看:气属 | 1 | 2 | 3 | 4 | 5 |
主运 | 少角 | 太徵 | 少宫 | 太商 | 少羽 |
客运 | 太徵 | 少宫 | 太商 | 少羽 | 少角 |
太阳 太宫 太阴 甲辰岁会同天符 甲戌岁会同天符,其运阴埃,其化柔润重泽,其变震惊飘骤,其病湿下重。
太宫 少商 太羽终 太角初 少徵
意思是,甲辰、甲戌两年,天干为甲,为阳干,和五音对应就是太宫,这两年都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为土运太过之年。由于甲己化土,为土运,而辰、戌、丑、未的五行为土,故称之为岁会。再加上大运的土和在泉同属土运,故还是同天符。这两年的年运是“阴埃”,应该的运气是“柔润重泽”,灾变为“震惊飘骤”,易得病为“湿下重”。甲辰、甲戌两年,天干为甲,为阳干,为太过,在五音建运上就是太宫,这就是客运的初运,之后的按照宫商角徵羽的排列以及太少相生的规则,二运及之后依次为少商→太羽→太角→少徵。主运以太角为初,太羽为终。列表为:
表5:甲辰、甲戌两年五音建运主客运表
气属 | 1 | 2 | 3 | 4 | 5 |
主运 | 太角 | 少徵 | 太宫 | 少商 | 太羽 |
客运 | 太宫 | 少商 | 太羽 | 太角 | 少徵 |
太阳 太商 太阴 庚辰 庚戌,其运凉,其化雾露萧飋,其变肃杀凋零,其病燥背瞀胸满。
太商 少羽终 少角初 太徵 少宫
庚辰、庚戌两年,庚为阳干,为太过,和五音对应为太商,这两年为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大运是凉(比寒温度高些),正常情况下应该是雾气大,露水多,像秋天一样秋风萧瑟。在灾变为万物因温度低而凋零肃杀,易得病为口燥咽干,背闷胸满。这一年的客运的初运为太商,之后依次为少羽→少角→太徵→少宫。主运始于少角,终于少羽。
表6:庚辰、庚戌年五音建运主客运表
气属 | 1 | 2 | 3 | 4 | 5 |
主运 | 少角 | 太徵 | 少宫 | 太商 | 少羽 |
客运 | 太商 | 少羽 | 少角 | 太徵 | 少宫 |
太阳 太羽 太阴 丙辰天符,丙戌天符,其运寒,其化凝惨凓冽,其变冰雪霜雹,其病大寒留于谿谷。
太羽终 太角初 少徵 太宫 少商
意思是,丙辰、丙戌年,丙为阳干,为太过,和五音对应是太羽。这两年都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由于这两年的天干为五行的水,和太阳寒水的五行一致,故为天符,这两年的运气为寒冷,正常的情况下,天气异常寒冷,灾变为多出现冰雪、霜、雹,一般发病多由于谿谷之寒邪。这两年的客运的初运为太羽,之后依次为太角→少徵 →太宫→少商。主运的初运为太角,终于太羽。见下表。
表7:丙辰、丙戌年五音建运主客运表
气属 | 1 | 2 | 3 | 4 | 5 |
主运 | 太角 | 少徵 | 太宫 | 少商 | 太羽 |
客运 | 太羽 | 太角 | 少徵 | 太宫 | 少商 |
凡此太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肃,地气静,寒凝太虚,阳气不令,水土合德,上应辰星镇星。其谷玄黅,其政肃,其令徐。寒政大举,泽无阳焰,则火发待时。少阳中治,时雨乃涯,止极雨散,还于太阴,云朝北极,湿化乃布,泽流万物,寒敷于上,雷动于下,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痿不收,濡泻血热。
“政”在这里的意思是管理,类似于我们经常说的“当令”,就是太阳寒水司天当令的年份,《天交变大论篇》说:“太过者先天,不及者后天”。先天和后天的意思正如《六微旨大论篇》说的那样“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即,“未至而至”就是先天,“至而不至”就是后天。太阳寒水司天之年都是先天之年,就是太过之年。这样的年份天气肃清,地气沉静不活跃,太空充满寒气。阳气不足(这和《五常政大论篇》的“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说法矛盾,冲虚子注)这些都是太阳寒水司天和太阴湿土在泉共同作用后的结果,由于五行属性相同,在上半年的时候太阳寒水之气上应到辰星,在下半年的时候太阴湿土之气上应到镇星(土星))。太阳寒水之气和黑色的五行属性一致,故黑色谷物丰收;太阴湿土之气和黄色的五行属性一致,故黄色的谷物也会丰收。这些年的气象清素,时令转换徐缓。“寒政大举”开始的这段过去解释的都不对,冲虚子的解释为:这一段描述的是太阳之政一年的寒热(也可以附会为阴阳)变迁,“寒政大举”指一之气的从大寒到春分的时间段,属于厥阴风木,寒气大举,水泽没有火气(结冰状态),一切都在等待火气生发,方可改变寒冷偏胜的状态。此状态到了三之气的时候,就是小满都大暑这个时间段,属于少阳相火,开始下雨,寒冷随着雨水而消散,便进入四之气的太阴湿土阶段了,就是大暑到秋分这个时间段了,携带着雨水的云向北方飘荡(意为下雨的征兆),湿气遍布,需要注意的是,从“寒敷于上”开始,逐句描述的则是五之气和六之气的气象了,进入秋分后,“寒敷于上,雷动于下”,尽管还有雷阵雨,但寒气已经开始在天上集聚,寒气(五之气、六之气)和湿气(四之气)不断交互,也可以理解为太阳寒水之气和太阴湿土之气不断交互、生化,慢慢有进入寒气掌控的状态。百姓病于寒湿,肌肉松弛无力,双足伸缩无状,大便溏稀,还有出血的症状。
冲虚子认为,上面这一段是对太阳寒水司天之年的主运的运气推衍,气象变化、人体生病的总体描述。那下面是就客运从一之气到六之气的详细描述。很多书都没有把这个问题说清楚,冲虚子再啰嗦几句,对主运的描述是为了表达应该如何,客运的描述是表达实际如何。作者这样写,只是为了对比。为了方便讨论,冲虚子太阳寒水司天之年的六气六步列表如下。
表8:太阳寒水司天之年的主、客运六气六步表
六步 | 1 | 2 | 3 | 4 | 5 | 6 |
节气 | 大寒—春分 | 春分—小满 | 小满—大暑 | 大暑—秋分 | 秋分—小雪 | 小雪—大寒 |
运气(主气) | 厥阴风木 | 少阴君火 | 少阳相火 | 太阴湿土 | 阳明燥金 | 太阳寒水 |
壬、戌年客气 | 少阳相火 | 阳明燥金 | 太阳寒水 | 厥阴风木 | 少阴君火 | 太阴湿土 |
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二之气,大凉反至,民乃惨,草乃遇寒,火气遂抑,民病气郁中满,寒乃始。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四之气,风湿交争,风化为雨,乃长乃化乃成,民病大热少气,肌肉萎,足痿,注下赤白。五之气,阳复化,草乃长,乃化乃成,民乃舒。终之气,地气正,湿令行,阴凝太虚,埃昬郊野,民乃惨凄,寒风以至,反者孕乃死。
初之气指的是大寒到春分这个时间段,应该是和风习习,缓慢回温,但由于客气为少阳相火,所以地气发生明显变化,气温大为提高,草木提前发芽,由于气温提升过早,疠疫流行,百姓容易得温病,临床表现是发热、头疼、呕吐,身上长疮疡。二之气是春分到小满这一段,在主运状态下,应该是火气充足,万物茁壮成长之时,但在客运阳明燥金的影响下,气温反而急剧下降,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影响,草木遇冷生长停滞,火气被压抑,人们得了气郁、腹中胀满的病。到了三之气就是小满到大暑这个时段,主运的少阳相火,自然应该是火气正旺,但客运却成了太阳寒水,寒气袭来,人们因寒生病,这种病反而发热,生痈长疽,腹泻下利,心烦意乱目眩胸闷,不及时治疗就会死亡。四之气就是大暑到秋分这个时段,受主气太阴湿土和客气厥阴风木的共同作用,风雨交加,或风、或湿不断相加,草木和农作物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成长、成熟。人容易得大热少气之病,肌肉萎缩,足部麻痹,小便赤白。到了秋分—小雪这个时间段也就是五之气的时候,受少阳君火的影响,气温反而升高,草木恢复生机,万物生化,该成熟的都成熟了,人的心气才得以舒展。终之气的时候,正值小雪到大寒这一段,由于主气是太阳寒水司天,故天气逐渐变冷,加上客气为太阴湿土,湿气加重,寒裹大地,人们面临寒冷的折磨。“反者孕”的解释历来有争论。冲虚子的意思是,谁会在北方冰天雪地的时候,到户外去种庄稼呢?所以,这里的孕解释为种庄稼不妥。但如果将孕理解为妇人怀孕,为什么说的反孕呢,本文也没有提过什么时间是正孕啊。冲虚子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运气七篇》里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还有一些,也不让人吃惊。张介宾到是有解释,他说:以湿令而寒风至,风能胜湿,故曰反。人为倮虫,从土化也,风木非时相加,故土化者当不孕也。我们姑且听听吧。
下面这段话很重要,值得仔细讨论。
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无使暴过而生其疾,食岁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适气同异,多少制之,同寒湿者燥热化,异寒湿者燥湿化,故同者多之,异者少之,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
岁,指的是太阳寒水司天的这十年,苦指苦味药。对“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这句话,过去的注家都解释为要用苦味药、燥湿类药物、温热类药物治疗湿、寒等病证。冲虚子不太同意。主要是从语法上分析,下文有“(阳明之政)……岁宜以咸以苦以辛,汗之、清之、散之”;“(少阳之政)……故岁宜咸辛宜酸,渗之泄之,渍之发之”等句式相同,可以看出“以咸以苦以辛”的咸、辛、苦指的是药,用这些药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汗之、清之、散之”。所以,“宜苦以燥之温之”解释为应该用苦味药解湿气、解寒气,比较合理。供参考。用苦药的目的是“折其郁气”,就是减少郁气。什么是郁气呢,简言之,六气中的某气偏胜于其他气,被偏胜者就产生了郁气,比如水克火则火气被郁,火克金则金气被郁。冲虚子认为,这里的郁气只是作者的一种表述用语,应该是概指因非正常气温导致的各类疾病,比如伤寒、腹泻等等,并不具体指某类病,更和现在所说的抑郁症毫无关系。为什么用苦味药呢,苦味药有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等等,约占常用中草药的40%左右,有人统计过,约为188种。苦味药含有较多的生物碱和甙类物质,有明确的泻火、清热功能,而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之年所患疾病,恰好用这类药较为有效。当然,这里的这个观点未必出于医学实践,他们还是从五行角度看的。《尚书·洪范》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従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其中“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従革作辛,稼穑作甘”就是味道对五行的配属。苦是配给火的,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之年所患疾病,大多有发热症状,故用苦药可以清热解毒。本段的这几句话历来注家各执一词,冲虚子对他们的注释均不以为然。比如,“先资其化源”一句,《新校正》解释说,“详水将胜也,先于九月迎取其化源,先泻肾之源也。盖以水王十月,故先于九月迎而取之。泻水,所以补火也”。要是八月患病,也要到了十月才起效吗?显然不能自圆其说。就算是用这样办法可以“资其化源”,那“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有用的是什么办法呢?谁也不知道啊。历代注家都是受到了五行唯一的错误引导,我们看得很清楚,并不是五行唯一啊,如是,那还要苦药做什么。所以,这句话首先应断句为,“故岁宜苦以燥之温之,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无使暴过而生其疾”是一个句群,说的是用苦药干什么,之后的“食岁谷以全其真,避虚邪以安其正”这一对仗的句子是一个句群。正确理解应该是:用苦药“折其郁气”,“资其化源”,“资”、“扶”都是帮助的意思,意思是帮助患者提高生化的能力,抑制偏胜的运气(指通过苦药减少寒气和湿气),同时扶持被克制的运气(指通过苦药提高火气和风气),不让激烈的偏胜酿成大病。同时还应该食用和岁气相应的谷物(指黑色和黄色的谷物)让人体的真气恢复,避开邪气的侵害,让正气充盈全身。至于用苦药是医学实践的总结,还是五行生克推衍的结果,这个冲虚子不能肯定。但用苦寒之药泻火、清热都符合五行生克之法的。“适”,张介宾说是“酌其宜也”,大概如此。根据上文同异应指岁气和岁运的同异(区别),多少指太过、不及,这句话串起来的意思是,斟酌岁气和岁运的异同及中气的太过和不及来分别处置。岁气和运气相同的年份,如甲辰、甲戌年,“其运阴埃”,丙辰、丙戌年“其运寒”,庚辰、庚戌年“其运凉”,这六年的年运都偏寒湿,和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的一致的,像这样的,就要用燥热之药去寒湿,年运和司天在泉不同的,如壬辰、壬戌年“其运风”,戊辰、戊戌年“其运热”,那就要用燥湿之药去风、热。年运和岁气相同的,用药重点,不同的用药轻点,要注意,不能用寒凉药治寒证,不能用温热药治热证,饮食也是一样的。如果上面说的寒凉和热证是假象,那就用相反的办法治疗。应该因时制宜。这一段就不详细讨论了,后面我们会集中研究。(排版没有正常显示。需要完全阅读者请关注冲虚子公众号“非阴阳五行”。学习科学的中医,让中医护佑健康人生)
f3 ]���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