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原创首发 伤寒论本旨新解(原创)病理篇之厥阴病

柴桂方应

声名远扬
贵宾
注册
2008/10/20
帖子
1260
获得点赞
200
声望
63
年龄
50
 厥阴病篇

说到厥阴病,可以说是千古疑案,众说纷纭,却无一定论,孰是孰非,不是重点,主要是能够把所有的道理说明白了,能够全面的解释厥阴病的各个道理,才是重点。

余学中医二十余年,专注于伤寒论的学习,终于探究出张仲景的内在心法,逐渐理清厥阴病的真正发病机制,统一了整部伤寒论的编写机制,使得厥阴病终于有了一个完美的答案。但是,要想明白厥阴病的发病机制,就要从各个方面来明白形成厥阴病的生理病理,才能把伤寒论的整个框架理清。

厥阴病是关于经脉与络脉的交接问题,既要明白形成脉道的微细结构,还要明白宏观的发病机理,这就是张仲景说的“经络汇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的道理所在。对于厥阴的生理,已经在生理篇论述,在此我们主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厥阴病四大方剂的病机与用药。
 
1· 厥阴的生理病理

  厥阴主脉,张仲景没有说,内经也没有提,怎么能够直接的说出脉是厥阴。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并以此能够明白张仲景说的“经络汇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对于经脉与络脉,前面已经专篇论述,我们在这里只是择其精要来说。

1·1·厥阴的形成

关于经脉与络脉的组成,作用以及交接规律,已经在前面专门的论述,在此进行综合分析一下,使得我们更加明白厥阴病的发病机制。

脉是由腠理组成,一个腠理是单一的通道,无数个腠理组成了一个圆形的管道,就是脉道,脉道的作用是壅遏营气,令无所避。腠理是脉道内外的通道,而脉道是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

脉分阴阳,经脉为阳,络脉为阴,阳主温通扩张,阴主升发收缩,所以脉分为经脉与络脉两种,其中经脉是从心包开始,分四条经脉遍及全身,进行温养。络脉从肾开始,网络全身,连接于经脉末端,逐渐汇宗于心包,形成了人体中经脉与络脉的循行交接。

腠理组成了脉道,但是,经脉与络脉的腠理开阖是不一样的,经脉为了濡养肌体,经脉上的腠理是对外开放的,只有从经脉内往经脉外透散,才能起到温养的作用。是谁进行开腠理,就是居于经脉外的卫气,古人说的“卫气之所应,必开其腠理”,结合张仲景说的“卫行脉外,营行脉内”可以推断出卫气开的是经脉上的腠理。有来无回非礼也,经脉的腠理为了濡养必须往外透散,但是经脉内的气血津液也要有进入才能化生,从哪里进入,就是从络脉的腠理上,所以,络脉的腠理只进不出,怎么进入到络脉内,是脾的运化,使得水谷精微以及痰饮水湿吸收进入到络脉内,再由络脉疏运至心包,进行气化,完成了人体的由络脉进入,到经脉透散濡养的过程,这是经脉与络脉的腠理出入。经脉内运行的是气血津液神,在脉外卫气剽悍滑利的运行之下,使得经脉开腠理,濡养肌体。络膜升发输运脾所吸收的水谷精微,肾之精气阴阳,以及痰饮水湿,升发输运至心包,完成了人体中阴阳气的升降出入。

明白了经脉与络脉的生理功能,我们还要结合气机功能,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

人体的气分为运动之气与静止之气,静止之气是肾气,运行于脉内,吸附于液中,发挥着封藏的作用,防止脉内的气血津液过多的溢出脉外。而运动之气分为肝气,宗气,卫气三种,三气均是作用于脉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肝气作用于络脉之外,升发输运络脉;宗气作用于心包,搏转经脉与络脉之间的营气交接,起到一个周转站的作用;卫气作用于经脉之外,通行经脉布散全身,下归于肾。运动之气是促进血行的动力,肾气的封藏作用制约者运动之气,不致于过亢,运动之气也制约者肾气的封藏,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功能。

1·2·厥阴的生理

明白了厥阴的组成,还要明白厥阴总的发病机制。对于厥阴病的病理,张仲景亲自说了是“阴阳气不相顺接”,我们怎么理解这句话。首先要明白什么是阴阳气,还有明白经脉与络脉的交接,明白了生理功能,才能知道病理机制。

首先要明白的是卫气与经脉的共同作用,从内经中寻找卫气的作用,通过对内经中的卫气与经脉的分析,得出卫气与经脉是相辅相成的共同体,卫气行则经脉扩张而行,卫气司开阖则经脉上的腠理开放透散,所以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需要综合分析,不能单独的理解卫气,单独的理解经脉。

其次要明白经脉内的营气与经脉络脉的关系

营阴是指水津,具有润燥的作用,还能制约阳气,携带阳气外出,起到温煦作用。水津还能防止液燥的作用,起到缓解液的凝结作用,所以,营阴虽没有濡养作用,但是作用也非常重要。

营气是指吸附着液中的肾气,肾主水液,水是水津,液是粘液,具有濡养作用,吸附者肾气,发挥着濡养与封藏的作用。其中的营气还和卫气起到了营卫和合的作用,卫气开腠理以透散,营气濡养并封藏脉内的气血津液,不致于过多的外出,两者形成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维持着脉内外的平衡状态。营气的濡养,不仅濡养肌体,还能对营血起到了濡养作用,只不过液能够作为原材料,在上焦的气化过程中转化为营血,这就是精血互化的道理。营气在经脉与络脉内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得不知。

营血是红色的液体,在人体中,心主生血,肝主藏血,结合经脉络脉,定位于心血运行于经脉内,吸附者心阳与神明,作为心阳与神明的载体,发挥着温煦与感知作用。但是心血运行经脉以后,随之转入阴经,就是络脉内,由于是运行于络脉内,称之为肝藏血,又称为肝血,吸附着肾阳与肝魂,靠肝气升发输运至心包,所以古人指出了“随神往来谓之魂”,也就明白了神在经脉,魂在络脉,相互往来。所以,理解此道理,也就明白了肝阳上亢的道理。

最后还要明晰肝气与络脉的关系

络脉外的肝气升发输运络脉收缩运行,使得络脉内的阴阳津液上疏到心肺,进行气化。在这疏运的过程中,体现了肝脾肾的生理功能,这些生理功能在前面已经详细的论述,在此不再讲。

通过简略的分析经脉与络脉的组成与生理功能,也就明白了厥阴的生理机制。详细分析还是参考生理篇的内容,只有把生理篇完全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明白经脉与络脉的循行,气血津液阴阳的相互制约,相互为用,共同维持着人体的阴阳气的平衡,再结合厥阴病的条文表现来分析厥阴病的发病机理。

1·3·厥阴的病理

明白了生理功能,还要明白张仲景的六病定位关系,才能更进一步明白真正的伤寒论思维。

厥阴病的经脉与络脉,网络了全身,形成了四经一络规律,根据由心包分支的四条经脉,我给予了定名为通行于肌表的外行支,通行于胃肠道的内行支,上行于头脑的上行支,还有参与气化的气化支,还有就是起到汇宗的络脉支,形成了“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的运行局面。结合了五脏的生理功能,形成了伤寒论的内在心法思想。

在这四经一络规律中,外行支是太阳病的发病机制,内行支是阳明病的发病机制,络脉是少阳病的发病机制。那么三阴怎么定位,能够把全身的脉外的吸收进入到络脉内的过程,是太阴病的发病机制;经脉与络脉内的气血津液神,是少阴病的发病机制;那么,厥阴病就是经脉与络脉的发病机制。这样,张仲景的六病就形成了各自的不同发病机理。

这样说到底是对不对,我们可以结合伤寒论的条文中的言语来深入结合探求,明白了经脉与络脉,也就明白了张仲景说的卫行脉外营行脉内的道理,进一步也就明白了传经与发于阴阳的问题,明白与阴阳气有关的肝卫营,也就明白了,所以说,要想明白整个伤寒论,必须要明白什么是厥阴,才是学习伤寒论的关键。明白厥阴,必须要明白经脉与络脉的生理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把伤寒论的各个疾病,尽收眼底,形成一个整体的思维。也就能达到张仲景说的“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说明了学习古人的思维方法,一定要渗入到古人的思路之中,明白古人的思维方式,综合分析,取其规律,探其精微。

我们通过分析内经中的认识,结合伤寒论的条文,来探求肝卫之气运行经脉与络脉的作用机理,以此来明白与厥阴有关的阴阳气的运行。

吸附在心血中的心阳,在宗气搏转心包的作用下,在卫气行经脉与肾气封藏固涩的作用下,使得经脉内的心阳下行于肾中以封藏,这叫阳入于阴。再由肝气通过络脉输运肾中的阴精髓液上行于心包,这叫阴升达阳。这就是阴阳气在经脉与络脉内运行的规律。如果经脉与络脉不能正常的把阴阳气顺利的正常的交接于心肾之中,导致出现了心阳与肾阴对立的两个方面,出现了上热下寒,手足厥逆与发热的表现,形成了厥阴病


2·厥阴病的临床表现

厥阴病是经脉与络脉出现的关于阴阳气不能正常交接,所引发的疾病,其中包括了经脉与络脉以及心包与肾的阴阳气。到底是什么是厥阴病的表现。无法确定,由于疾病的不确定性,使得厥阴病的表现很复杂,我们只能是从张仲景的条文中来探讨厥阴病的表现。理解形成这些表现的发病机理,才能明白真正的厥阴病是怎么回事。

提到厥阴病,首先第一印象就是具有四肢厥逆,但也不尽其然。由于经脉与络脉的阴阳运行,分为阴阳两个方面,所以,理解厥阴病就要从阴阳两个方面来分析。张仲景炙甘草汤是厥阴病方剂,也没有四肢厥逆,因为此方是针对阴虚生风,并非阳气虚衰。所以分析张仲景的厥阴病篇,不能固守在四肢厥逆的表现上。

分析厥阴病的表现,既要具有心包经脉的表现,还要具有肝主络脉的表现,两者缺一不可。因为经脉的运行和络脉是同步的,这一点必须要明白。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这是厥阴病的总纲,我们分析一下这些表现,就知道厥阴病的发病机理了。肝主疏泄,主要是疏运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及肾阴,并且肝的疏运,能够使得经脉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阴阳气能够指出的交接。如果肝失疏泄,脾运化的水谷精微不能疏运,导致脾的运化减弱,会出现不欲食,这样,肝不疏运,脾不运化,脾肾之阴不能升发疏运,导致太阴脾土寒凉,出现下利,这里的不欲食与下利,结合络脉不能疏运,导致的经脉不行,出现的四肢厥逆,统称为厥阴肝不疏运三证。

一样的道理,络脉不能升发疏运,那么,经脉也不能正常的通行,经脉的外行支不能正常的温养四末,出现四肢厥逆。外行支不能正常的通行,那么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以及营气,就会大量的运行于内行支中的胃肠道内,出现气上撞心,心中热痛。有没有出现上行支的表现,也是有的,只不过张仲景在这里没有说明,但是知道其中的道理,就行了。阳热之气充斥于上,过多的从阳明胃中透散,加上阴津不能正常的升发疏运,引起消渴。

在这里,还要明白一个问题,患者饥而不欲食,胃内阳热旺盛,脾又不能运化,一个因于肝脉,一个因于经脉,所以,胃热则饥饿,脾不运化则不欲食。

其次,由于过去卫生条件不好,人体内生长蛔虫的很多,由于太阴寒盛,肠内虚寒,蛔虫喜温恶寒,循胃肠道上行至胃内,本来就不欲食,强行饮食则呕吐,呕吐则连蛔虫一块吐出,就出现了食则吐蛔的记载。

再其次,医家在诊断过程之中,由于不能很好地辨证,看见口渴胃热,使用了苦寒的泻热药物,导致更伤脾运,出现了利下不止。本来就下利,一下更严重了。

总之,厥阴病经脉内的阳热之气运行不畅引起的表现分为四大证:消渴,自觉气上攻而呕吐,心中热痛,饥饿等。

但是,辨别要点是:消渴而不欲饮;饥饿而不欲食;食则呕吐;心中热痛;下利伴有手足厥逆,吃辛辣则上火,吃寒凉则下利;吃泻火药则下利,吃补益药则上火;坐在寒凉的地方就下利,穿衣服多了则感觉热。

以上是针对厥阴病提纲进行了分析,虽然只有简单的表现,但是使得我们从中体会经脉与络脉不能正常的交接出现的表现。虽然不能全部的概括,至少能从中体会张仲景的含义。

3·厥热胜复辨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伤寒,发热四日,厥反三日,复热四日。厥少热多者,其病当愈;四日至七日热不除者,必便脓血。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脓血。便脓血者,其喉为痹。

·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其后必便血

厥是指手足逆冷,但是,形成厥证的发病机理是由于阴阳气不相顺接引起的。至于阴阳气不相顺接的作用机制,前面已经说明,此处为了说明厥热胜复的发病机理,必须要说明阴阳气不相顺接引起的手足逆冷的发病机理,才能分析厥热胜复。

什么是厥热胜复?厥热胜复就是手足逆冷与发热同时出现,并且维持一定时间交替出现为表现的一类疾病。厥热胜复有没有伴随其他的表现,有,只是张仲景重点的分析厥热胜复的表现,至于其他的都给予了省略。

厥热胜复是如何形成的,形成厥热胜复的原因很多,至于形成的原因,后面详述,在此只是明白其中的道理。由于阴阳气不相顺接,导致的心阳之气与脾肾之阴不能正常的交接,出现的络脉不升,经脉不行,阳热之气充斥于上则发热,阴寒之气停滞于下则手足逆冷。至于有没有提纲中的表现,肯定是有的,张仲景在这里使用厥热胜复来说明疾病的转归。

其实这一些条文,张仲景是通过厥热胜复的方式,告诉我们厥阴病的表现与转归,经脉内的阳热之气是运行于哪一支,而出现什么样的表现。

为什么厥终不过五日?对于厥终不过五日,理解起来很难,也无从考证,近结合太阳病篇的发于阴者六日愈。发于阴者是由于经脉内的津液偏盛,加上感受外邪,使得经脉内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要想自愈,需要六天就能自愈。发于阴,六天自愈,那么是第六天自愈,说明了五天还不行,经脉内的津液还没有和阳气保持平衡状态。五日以后到第六天就达到了平衡状态,疾病自愈。通过这样的思考,张仲景提出的厥终不过五日,也是这个道理。厥者,阴不升发,络脉不行,导致手足逆冷。要想使得经脉与络脉内的阴阳气恢复正常,只有体内的阴阳气自己调节,才能恢复正常。厥热胜复五日,阴寒之气与阳热之气相互制约,就能维持正常,第六日,阴寒之气不再出现,就说明了病愈,所以,张仲景提出了厥终不过五日的说法。这和发于阴六日愈是一样的道理。

至于发热,张仲景既没有说明有没有恶寒,只是单纯的说发热,或者要问,这里的发热是肌表的发热,还是胃内的发热,根据厥热胜复的咽喉疼痛,便脓血来看,是胃内发热为主,也就是提纲中的心中热痛。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四肢厥逆的出现时经脉的外行支不能运行,不能温养四末引起的,所以我还是认为,厥热胜复中的发热是胃内发热。只有这样,才能把厥热胜复的条文解释清楚。当然,身体的发热也是能够解释的,这就要明白手足厥逆的道理了。手足厥逆是逐渐的逆上厥冷,这就说明了经脉内的阳热之气由于络脉不升,逐渐的往四末运行的少了,但是,肌表与胃肠道内的透散还是正常的,所以,既可能心中热痛,也可能肌表发热。

至于厥热胜复的出现,是自愈还是变化的条文,张仲景没有说明,我们只能是根据条文来判断是不是经脉内的阳热之气过多的运行于某一支,才出现某一支的表现。

自愈
张仲景指出了先厥后热,是说患者先出现四肢厥逆,再出现发热,说明了络脉不能正常的升发疏运,使得经脉不能正常的通行,阳热之气充斥于内行支,出现了心中发热,如果经过五日以后,阴寒之气得以温散,则病愈,因为四肢厥逆与发热的同时出现,说明了阴阳气相互寻找地方透散,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从胃肠道透散,阴寒之气则是从下利透散,这样,经过五日以后,身体内部的阴阳气达到了平衡状态,肌体自愈。

便血
如果发热四天,反而四肢厥逆才三天,第四天还是出现了发热,说明了阴寒之气减少,阳热之气加重,阴寒之气不能制约阳热之气,所以第四天再次出现发热,如果没有其他的变化,就能出现厥少热多,其病当愈。如果第四天到第七天仍发热,说明了阳热之气太盛了,就会出现阳热之气迫血妄行,出现便脓血。这里说明了两点,一是说明了发热是心中发热,所以才体现了阳热之气从阳明透散引起,也就会出现便脓血。一是七日仍发热,说明了经脉内的阳热之气偏盛,这和发于阳的天数是一样的,也就验证了厥终不过五日的理解是对的。

下利
如果先出现四肢厥逆,以后出现发热,并且伴有下利者,这是阴寒之气得以透散的结果,以后下利必自止,如果再次出现四肢厥逆,下利还会出现,直到经脉与络脉内的阴阳气达到了平衡状态就自愈。

喉痹
如果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从阳明透散,会出现先厥后热,下利必会自止。如果经脉内的阳热之气没有从内行支透散,从外行支透散,反而出现汗出,通过上行支透散,出现咽中痛,是为喉痹。如果阳热之气从阳明透散,不通过外行支透散,发热伴有无汗。阳热之气从阳明过度的透散,出现便脓血,所以,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下迫于大肠则便脓血,上冲于上行支则喉中痛。

胸胁烦满
厥阴病出现厥热胜复还有一种,是经脉内的阳热之气充斥于气化支的情况,表现有轻重分别是:一是比较轻微的热少厥微,轻微的厥逆只是指头有点寒,出现不欲饮食,但是充斥于心包内出现烦躁,说明了阳热之气轻微,只是在心包中充斥,对于这样的情况,数日以后,小便利色白,说明了经脉内的阳热之气得以清除,出现能够饮食的,说明了会自愈。此条文显示了一个问题就是厥热胜复的出现时,会出现小便不利,色赤,说明了经脉内的阳热之气偏盛。虽然小便赤,但是还有下利四肢厥逆。这也为厥阴病提过了辨证依据。

一是如果四肢厥逆伴有呕吐,兼有胸胁烦满者,说明了阳热之气过多的充斥于心肺之内的气化支,过多的运行于内行支,充斥于胃内则呕吐,充斥于肠内则便血。也充分说明了经脉内阳热之气分别充斥于各个运行支的表现。

总结

通过分析厥热胜复,终于得出张仲景的言语之意。是给我们学习厥阴病提过了更广泛的辨证思路。不仅指出了厥热胜复时间与发于阴阳的相同之处。也指出了充斥于各运行支的表现。是的我们对厥阴病增加了更多地认识。

厥热胜复主要表现:

外行支的表现---汗出,小便不利色赤

内行支的表现---心中发热,呕吐,便脓血

上行支的表现---咽中痛

气化支的表现---胸胁烦满,

络脉支的表现---不欲饮食,下利,四肢厥逆

附:
厥热胜复与寒热往来的区别

厥阴病与少阳病均是与经脉与络脉有关,但是,厥阴病则是以阴阳气的不同,经脉与络脉的运行与否有关,是以四肢厥逆与心中发热的伴随出现为主要表现。而少阳病则是气机失调有关,以全身的气机升降失调为主,以胸胁苦满,往来寒热,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主要表现。两者虽然作用于人体的部位是一样的,但是发病机制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临床上注意区别。
 
最后编辑:
4·厥阴病治禁

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虚家亦然。

伤寒五六日,不结胸,腹濡,脉虚,复厥者,不可下;此亡血,下之死。

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对于厥阴病的治疗禁忌,张仲景没有过多的说明,只是提到了禁用汗下,在厥阴病篇还有其他的,对于条文没有厥证的,不予分析。

诸四逆厥者,是指凡是四肢厥逆的,不论是厥阴病,还是少阴病,还是阳明病均不能使用下法,阳明病气分实热证会出现阳盛迫阴外出,出现厥证,需要使用白虎汤方清热泻火治疗,不能使用泻下。对于厥阴病的四肢厥逆,也不能使用下法。但是,这只是针对实证来说,对于少阴病的虚证,不论何种四肢厥逆,也不能使用下法。

张仲景在诸四逆厥中,就概括了各种厥证,为了防止误解,而后面接着说虚家亦然,说明了不论虚实,出现了手足厥逆就不能使用泻下法。为了明示,指出了一条文来说明。不结胸说明了没有实证的脘腹疼痛,腹濡说明了腹部柔软,还有没有其他表现,张仲景没有说明,根据厥阴病的表现来看,具有心中热痛,看来是结胸病也具有心中热痛的表现,现在也有,但是没有结胸的其他必须,因此张仲景指出“不结胸,腹濡”来说明,也验证了心中热痛的存在。具有心中热痛,但是脉虚,并且反复出现四肢厥逆的表现,对于这种情况,张仲景还是告诫我们不能使用下法。此处的脉虚是由于亡血引起的,哪里亡血,根据张仲景的条文意思,还是心中热痛有关,说明了心中热痛伴有出血,此时切不可使用下法,下之,出血更多,会出现死亡。这里的四肢厥逆,不是由于阴阳气不相顺接了,而是亡血以后引起的,前面说过,心阳心神附着于心血之中,亡血就会导致心阳不足,肌体失温。出血四肢厥逆。现在医学就属于失血性休克。

对于厥证,张仲景还提到了一种,前面已经提到了诸四逆厥者,不能下之。而本条文却指出厥应下之,这是为何?因为这是指先有的发热,这里的发热是指全身的发热,也是指内里的发热。发热四五日,出现了四肢厥逆。对于这样的发热四肢厥逆,张仲景指出了前热者后必厥,不是前面指出的“先厥后发热”,说明了发热与四肢厥逆的出现的先后,有着不同的发病机理。对于先热后厥的,出现的四肢厥逆越厉害,说明了发热越重,这是阳明腑实内结,迫津外出引起的,对于这样的情况,必须使用泻下法,使得阳明腑实得以泻下,热去则厥回。这里我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了。先热后厥与先厥后热的发病机理不一样,治疗方法也不一样,必须要注意辨别。

此时根据先热后厥进行辩证,如果辨证不对,误认为是太阳病发热引起的,使用发汗法,则会更伤津液,更助内热,会导致口伤烂赤。说明了肠内出现了热盛灼伤肠内肌肉,口伤烂赤只是外在的表现,显示了内里的严重程度。

简单的三条文说明了张仲景对疾病的深刻认识,对辨证论治的严谨。对疾病的辨证思路的认识程度,展现了医圣的高超的技术,深厚的学术水平。

5·厥阴病预后

1·痊愈

对于厥阴病的痊愈,分为治疗痊愈与自愈两种。条文不多,看看都是如何情况。

与经脉有关厥

厥阴中风,脉微浮者为欲愈,不浮者为未愈

厥阴病主脉,感受风邪,风性开泄,理当脉浮,可处于厥阴病中,不是太阳病,说明了太阳病中脉是正常的,而厥阴病脉是不正常的,是怎么不正常,阴阳气不相顺接,说明了经脉与络脉又不通畅的地方,由于不通畅,导致了卫气运行不畅,如果脉浮说明了卫气运行通畅,厥阴病所主的脉也通畅了,说明了疾病欲解,不浮说明了了厥阴病还没有治愈。通过本条文说明了一个脉象的问题,厥阴病通过脉浮说明了血脉的通畅与否,卫气通行正常与否。通过脉浮来提示了厥阴病的诊断要与太阳病相区别。太阳病脉浮为未解,厥阴病则是欲解。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太阳病涉及到经脉的运行情况,不论伤寒还是中风,均与脉有关。

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

厥阴病是阴阳气不相顺接引起的上热下寒的发病机制,阳热之气妄行于上,耗伤津液,然而津液不能正常的升发疏运,使得患者口渴而不欲饮,饮则呕吐,所以如果患者口渴想喝水了,而且不吐,说明了肝脾肾之阴能够升发疏运了,阴升则阳降,胃内不再是津液与阳气都透散在胃内了,少量的饮水,说明了脾升胃降,肌体逐渐恢复正常了,这是要欲解的表现。

发热而厥,七日下利者,为难治

发热而厥,首先要分清先热后厥,还是先厥后热,才能有助于判断。如果是先热后厥,发热七天,应该是大便秘结,不应该下利,如果是先厥后热,发热七天,不下利说明了欲解,仍下利说明了厥热胜复仍未恢复,说明了不容易治愈。张仲景这句话的意思是厥热胜复的日期判断,仍不愈者,为难治。

通过分析条文中含有厥阴字样的条文,得出厥阴病的三个判断预后的方法,一是脉浮,一是饮水,一个是热厥利不止,这与厥阴病中的经脉有关。那么,与络脉有关的则是下利。我们接着说说下利。

与络脉有关下利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已有热故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以上五条文是张仲景对于厥阴病下利出现的情况,进行了预后辨证。虽然说下利是脾的发病机理,但是,由于络脉疏运,涉及到了脾的运化,对于厥阴病的 下利,张仲景只是给与了辨证,并没有针对单独的下利进行治疗,因为你单独的治疗下利,不解决络脉问题,下利是治不好的。我们可以从下利的条文中看到张仲景对于厥阴病是否能够自愈或者还是加重的分辨思路,进行学习,其他的关于所在的厥阴病篇的白虎汤条文,白头翁汤条文,小承气汤条文,小柴胡汤条文,栀子豉汤条文吴茱萸汤条文等,都不在进行分析,已经分列各自的其他病篇,这不是针对厥阴病的治疗。

下利的同时伴有微热,并且渴欲饮水的,脉弱的,说明了已经自愈。为什么?下利是络脉升发不利,但是,经脉内的阳热之气能够透散,出现了身体的微热,口渴能够饮水,脉弱者说明了阳热之气减缓,气血津液能够运行,所以谓之今自愈。

下利伴有脉数者,说明了卫气运行阳热之气能够指出的透散,所以脉数,如何确定为脉数是卫气透散,因为具有微热汗出,说明了卫气运行正常,腠理开阖,阳热之气能够透散,故微热汗出。说明了今自愈。如果下利时再次出现了脉紧说明了,经脉的腠理仍未开阖,卫气运行扔不好,说明了还没有完全解除。

说明了厥阴病脉沉紧转为脉浮,或者脉数说明了经脉能够正常运行,卫气能够正常发挥作用。表现为自愈的情况。

其次,下利伴有脉数而渴,说明了能够自愈,但是,如果仍不愈,表现仍是发热下利,说明了阳热之气内迫阳明肠内,不通过汗出,使得阳热之气从肠内透散,引起便脓血。说明了要注意一个要点,就是下利伴有脉数者,出现微热汗出的是好现象,不会出现便脓血。这就要求我们考虑张仲景的四经一络的循行问题了。如何对便脓血进行辩证?张仲景再通过条文给与了指明。

如果下利,切脉寸口脉由原来的沉紧出现了脉浮数,说明了阳热之气得以透散,阴寒逐渐消散,阳热之气逐渐透散,疾病会出现自愈,但是,切得患者尺脉出现涩脉,说明了津液不足,对于津液不足,阴亏血燥的,本来就下利,经脉内的阳热之气就会迫血妄行,随着下利出现便脓血。

这两条文出现的便脓血,均是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不能正常的从肌表透散,也说明了津液通过下利,通过阳热之气耗散,使得津液亏虚,更加重了阳热之气的运行,肌表不能透散,只能是从阳明迫血妄行了,因此出现便脓血。

如果下利,如何知道厥阴病的情况,张仲景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文,让我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左手脉沉弦者,说明了络脉不升,阴寒之气太甚,不仅下利,还出现下重,就是里急后重。如果右手脉大者,说明了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仍妄动于上,说明了阳气不能正常的下温于太阴,下利仍未止。如果脉微弱数者,说明了经脉内的阳热之气减少了,即使有下利也会自止,具有发热也不会死亡,因为发热是说明了经脉内的阳热之气能够指出的透散,经脉能够正常的透散,说明了络脉也就指出的升发疏运。疾病自愈。

如何确认为是左脉沉弦,右脉大,是因为左右手的脉,体现了经脉与络脉的各自的运行情况,也体现了阴阳气的不同表现。所以,我们理解张仲景的条文,一定要明白他的言外之意。其次,在这五条文中,都提到了脉象,说明了厥阴病辨别下利,一定要重视脉象,通过脉象来辨别病机。

2·除中

除中是胃败能食的反常现象,是一种肾气脱失,不能纳气的一种表现。肾不纳气,人体中共有两种,一种是摄纳肺气,一种是摄纳胃气。对于除中是一种肾气脱失,不再进行封藏固涩了,所以,张仲景称之为必死。

为什么除中为肾气脱失,患者还出现能食?这也就是最后的挣扎,肾气脱失时,出现的欲饮食以自救,出现短暂的好转现象。这如同灯尽油干,突亮而亡是一个道理。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本条文指出了黄芩汤导致除中的发生机理。在这一条文中,有几个问题需要明白。一,脉迟为什么用黄芩汤?既然张仲景已经说到了,脉迟为寒,为什么还用黄芩汤。根据张仲景的描述,这里的脉迟是由于阳虚寒盛,戴阳面赤,辩证不准,误用黄芩汤,使得本来就虚衰的虚阳,被黄芩汤除其热,出现了阳气败脱,出现了除中。

由于脉迟的缘故,有的阳明病少阳病均可出现脉迟,是由于津液亏虚,血行无力引起的,但是主要是阳虚寒盛,误判误治,彻底的损坏了虚阳,这里张仲景用“复除其热”说明了反复的使用黄芩汤,为什么使用黄芩汤,是因为患者可能出现了下利,面色赤,误认为是湿热引起的,适不知患者脉迟是由于阳虚寒盛引起的戴阳证。患者可能自己说腹中寒凉感,本来不能饮食,反而能食,说明了虚阳惨败,形成了除中,必死无疑。

通过这个条文,我们可以学习到张仲景的思路,在辨证时一定要辨清寒热虚实,以防误治。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恐暴热来出而复去也。后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所以然者,本发热六日,厥反九日,复发热三日,并前六日,亦为九日,与厥相应,故期之旦日夜半愈。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有余,必发痈脓也。

厥阴病,发热六天,四肢厥逆六天,反而四肢厥逆九天,而仍下利,说明了阴寒之气更比较严重,阳热之气不能抗衡之。因此,张仲景指出了“凡厥利者,当不能食”说明了络脉不能升发疏运,脾不运化,必定是不欲食。这是正常的思维,也是必须的结果。如果厥利九天了,出现了反而能食,恐怕为除中。对于不确定因素的能食,张仲景给与了判断方法。

食以索饼,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发热,说明了胃气尚在,必愈。什么道理,这里的胃气说明了肾之阳气,还能温煦摄纳谷气。就怕出现了突然发热表现,再次消失,说明了虚阳败脱,成了除中。这里就是要求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就是饮食后发热与否的判断。不发热说明了胃气尚在,突然发热,接着消失说明了虚阳惨败,形成了除中。

其中还有一种,就是饮食后,出现了发热,过一天后,摸之发热仍在者,可能需要明天早晨夜半后恢复正常。什么道理,张仲景告诉我们仍以日期来判断。可以看出厥阴病重视日期的厥热胜复。

本来就发热六天,四肢厥逆九天,饮食后,再次出现发热三天,与前面的六天正好也是九天,与四肢厥逆相对应了日期,所以推断第九天的正常夜半以后疾病恢复正常。前面已经说过“厥终不过五日”现在九天以后第十天了,厥热胜复日期相同,疾病恢复正常。

如果九天以后,过三天以后,患者其热不罢,仍持续出现发热,脉数,说明了阳热之气有余,津液亏虚,阳热之气找地方透散,灼伤筋肉发生痈脓,才能使得阳热之气得以排泄,使得经脉与络脉内的阴阳气得以平衡。

3·死候

厥阴病的死候,张仲景给与了七条文。不论是何种病机,都与阴阳气的一方偏盛导致的另一方出现衰败,出现死候。

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

脉微为阳虚寒盛,厥阴病由于络脉不能正常的升发疏运,导致阴寒之气偏盛,出现四肢厥逆伴随着下利,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不能正常的透散,充斥于上则烦躁,出现了脉微则说明了阳气不足,现在的情况是阴寒之气太盛,加上心阳不足,患者根本没法服用药物,只能使用灸法,使用艾灸通阳散寒,如果使用艾灸还是不能恢复四肢厥逆,就是死候之一。本条文重视的是有两点,一是脉微,一是厥不还。反面说明了只要脉微转变,艾灸以后厥回就能治疗。

伤寒发热,下利、厥逆、躁不得卧者,死。

伤寒发热,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伤寒六七日不利,便发热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阴无阳故也。

三条文均有发热伴随下利,如何判断他们的死候表现。发热伴随下利,是厥阴病厥热胜复的主要表现。如果四肢厥逆,伴有躁不得卧,说明了阳热之气充斥于脑,扰及神明,神明失守,躁不得卧,是死候之二。如果下利不止,四肢厥逆不能因为发热而缓解,是络脉直接不能升发疏运了,原气衰败,是厥阴病死候之三。如果厥阴病厥热胜复六七日不再下利,突发发热而下利,伴有汗出不止者,说明了阴寒之气偏盛,迫阳外出引起汗出不止而死,所以张仲景说是有阴无阳,这是厥阴病死候之四

总之,此三条纹指出了三个死候。分别是神明失守的躁不得卧;原气衰败的利厥不止;迫阳外出的汗出不止。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此三条文是通过脉象来判断生死的。

下利伴有手足厥冷,指出了两种脉象,

一是无脉,就是切不到脉象,艾灸也不能使得厥逆回温,出现了气喘的,是肾气衰败,肺气绝,卫气停止运行,出现无脉,说明了无脉兼喘是死候之五。此时切得寸口脉无脉,但是切趺阳脉仍有的,说明了肾气尚存,卫气不行故无脉,说明还能生存的希望。张仲景称之为“少阴负趺阳者,为顺”就说明了寸口无脉,趺阳有脉的情况。

一是脉绝,就是突然切不到脉了,停止了。如果呼吸正常,过一天以后,再次切脉时发现脉复还,手足温者说明了阳气复行,可以生还,如果时隔一天,仍脉不还,手足仍厥逆,说明了阳气不再运行。脉绝睟时不还是厥阴病死候之六。

这两条文均是通过脉象的鉴别来判断生死之候。也显示了张仲景高超的思维能力,以及临床辨识。一是少阴负趺阳,一是脉绝睟时还,给我们判断疾病的预后起到指导作用。

至于下利日十余行,说明了阳虚寒盛,肾气不固,这时的脉象一个是脉微,反而出现了脉实,说明了肾气衰败,心包的真脏脉见,本虚脉实,脉不应证,因此,下利脉实是厥阴病的死候之七。

对于厥阴病的死候,张仲景给与我们的是对疾病的判断,从中体会形成死候的发病机理,从而明白厥阴病的不死之症,这对于判断厥阴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于判断预后起到指导作用。
 
6·厥阴病论治

对于厥阴病治疗,主要是从经脉与络脉的循行上进行分辨,前面已经说过厥阴病的发病机理是阴阳气不相顺接,那么,我们就要分辨出形成厥阴病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脉道的不通畅。虽然这一句话指明了治疗的方向,但是疾病是变化的,还是要明白一下形成不相顺接的原因。

不相顺接,说明了经脉与络脉不通畅,是什么原因,我们根据脉的运行来找原因。

我们知道,人体内的气,分为静止的具有封藏固涩之性的肾气,运动的是三个气,肝原之气的升发疏运,心包宗气的搏转,肺卫之气的运行,三个运动之气把人体内的气血津液由中焦的气化,使得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到心肺的气化生成气血津液,到下焦的肾气封藏气化,均与脉道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这四种气的运行,在厥阴病中起到主要作用,我们分析厥阴病首先要从这四种气中寻找原因。

其次,运行于经脉与络脉内的营气,也是需要考虑到因素之一。营分为营气,营血,营阴三种,营气的亏耗,使得肾气的封藏作用减弱,导致运动之气加速运行,这是形成的原因之一;营阴的损耗,使得营血得不到润养,使得阴血运行减慢,形成瘀阻,也是形成厥阴病的原因之一。

经脉与络脉的正常顺接,主要是靠肝原之气以及络脉的升发疏运,使得阴寒之气上行,才能使得经脉内的阳热之气温养全身,这里面的交接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辨证时,还是要考虑到引起经脉不正常的原因,以及引起络脉不正常的原因,虽然经脉与络脉之间是相互交接的,但是形成的原因由偏重,所以,辨厥阴病就从这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脉,一是气,一是血。

但是,在分析厥阴病的时候,还要有一个分类,就是首先要分经脉还是络脉为主。例如,肝不疏运,还是肝疏太过,心包经脉分为经脉瘀阻,还是卫气不行等。

对于厥阴病的发病原因张仲景没有说明,我们也无从考证,只能是通过有限的条文来分析其中的道理。对于现在医学来说,随着医学的发展,更有利于人体的疾病治疗。古代没有这样的条件,我们现在可以渗入进去,帮助我们理解脉的发病机理。例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引起的动脉阻塞,就能引起厥阴病的发生。所以还是要结合现代医学进行考虑,不能因为是两种体系,再说现在已经定论了厥阴病的病位,对于中西医来说,没有什么界沟,只能是相互利用,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医对厥阴病的理解与应用。

厥阴病是经脉与络脉发生的与阴阳气不相顺接为主的疾病,对于经脉与络脉的交接,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通阳与疏阴的共同作用。在方剂的用药上,我把桂枝汤定位厥阴病的主方,虽然说桂枝汤是太阳病的第一方,但是,对于太阳病来说,只是经脉的外行支出现的病变,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相互联系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桂枝汤中,使用桂枝来温通经脉,使得经脉正常的通行,起到温养肌体的作用,从心包开始,遍及全身,不仅可以解表散寒,祛风止痛,还能温中健脾,主要的是进行通阳气化,气化于表则汗出,气化于里则胃液分泌,气化于下则小便出。还有两个通达功能,一是通经脉,顺脉道,一是通月经,祛瘀阻。不论什么作用都是与经脉有关,是张仲景主要的用药,是针对经脉的主要药物之一。使用芍药疏肝,能促进络脉的疏运,主要是通过收缩络脉,使得络脉向上运行,起到升发疏运脉内阴阳气的作用,不仅有利于脾的运化,还有利于肾中阴阳的运行,芍药对于络脉来说是主要的治疗药物。两位药一个针对经脉,扩张经脉,一个针对络脉,收缩络脉,共同完成了人体内的经脉与络脉的阴阳气的正常交接。一个桂枝汤来回加减,变换应用于厥阴病,所以我把桂枝汤定位于厥阴病主方。

通过学习伤寒论,得出厥阴病四大方剂,我们通过分析这四个方剂,来学习一下张仲景对厥阴病的辩证思维。四个方剂两个针对肝之络脉,两个方剂针对心包经脉。

6·1·肝疏不及---乌梅丸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子(炮,去皮,六两)蜀椒(出汗,四两)桂枝(去皮,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 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厥阴病中,肝疏不及就是指肝的疏运生发功能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导致脾肾之阴不能正常的疏运到心肺。何种原因导致肝的疏运不及,通过分析条文看出,张仲景说的“此为脏寒”,也就是由于肾之阳气不足,导致肝疏不及。阴寒之地不长树木,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导致的。原气为人体的根本动力,在人体中为肝气,具有推动作用,使得络脉升发疏运,肾阳不足,不能温化寒邪引起。肾阳不足,气化无力,导致肾气的化生减弱,也对原气的濡养也出现问题,使得原气运行无力。

明白了肝疏不及是由于肾之阳气不足引起的,我们分析条文,脉微是阳虚之脉,四肢厥逆者既是阳虚失温,又是肝失疏泄,脾失运化则下利;肤冷者,心阳不足,不能温养肌表。络脉不升,经脉不行,所以心阳停聚于上引起烦躁。这就是乌梅丸的方证表现。

其中张仲景根据表现,分析了肝疏不及出现的不同辨证方法。通过区分其中的道理,对我们临床辨证论治起到很大的作用。

首先要明白厥阴病与脏厥的区别。厥阴病是厥热胜复,也就是说,四肢厥逆与发热交替,主要是烦躁与四肢厥逆是相互制约的,即使有烦躁也是间断出现的,即张仲景说的“病者静而复时烦”,而脏厥则是烦躁没有暂时安定的表现。厥阴病只要是络脉升发疏运正常了,心阳自然正常运行,而脏厥不论何时都是烦躁,无暂安之时。

其次,用蛔厥的方式解释厥热胜复的发病机理。对于厥热胜复是反复的发生发热与四肢厥逆的出现,通过这个道理,张仲景用蛔厥来说明。对于厥阴病的提纲中已经提到了吐蛔的发病机理,在此不再说明。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也就是说,由于蛔虫导致的四肢厥逆,患者会出现吐蛔的现象。为什么蛔厥会出现时发时止的现象?张仲景给与了说明。蛔上入其膈,故烦,须叟复止,得食而呕再次出现烦躁,是由于蛔虫闻见食味再次出来,所以出现了时发时止的现象,说明了这样的患者经常出现吐蛔的事情。治疗蛔厥者,使用乌梅丸。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张仲景对于厥阴病的分辨。用烦躁不止辨脏厥,用时发时止辨蛔厥,这里说明一点,蛔厥是蛔厥,不是厥阴病,治疗方法一样,但是发病机理不一样。不能因为有吐蛔的表现就认为蛔厥,就是肝疏不及的厥阴病。现在人都没有吐蛔的表现,但是厥阴病还是具有的。

我们通过分析蛔厥的道理,来分析为什么蛔虫上行的道理,在前面已经说明,在此不再论述。主要是还要明白一点,就是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从胃肠道透散引发的心中热痛,气上撞心,消渴等表现,这在本方证中也是能够表现的,不能因为张仲景只写出了这几个,而忘记前面的零散表现。但是,我们使用乌梅丸治疗厥阴病,根据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使用乌梅丸的要点是:脉微,四肢厥逆,烦躁时发时止,下利,肤冷,饥而不欲食,食则呕吐。心中热痛等。

由于发病的上热下寒,很多的患者或者医家,辩证不准,又下利就温补,有热邪就泻热,使得容易出现温补就更助上热,泻热就更加重下利,对于饮食也是这样的。或没有问清楚,切记因为有热利而长时间使用黄芩汤等苦寒之品,会导致除中的不良后果。

肝的疏泄不及是由于肝的升发作用减弱,导致脾运不及,血行不畅,但是引起原因是由于心肾的阳气不足 。所以在治疗时,首先应该补益肾的阳气。在此方剂中,用附子与人参来补益肾之阳气,为治疗此病的根本;重用乌梅配以细辛来促进肝脉的疏泄,二 味合用来疏肝,乌梅来收敛肝脉,使阴血得以上升,而细辛运行肝气,能促进肝脉的输运,这样二味合用使肝的疏运增强,有利于阴血的升发,不仅能有助于心包的搏动,还有利于脾的运化。此四味为治疗下焦的主要药物,为治疗此病的关键。(下)

其次,在此方剂中还有一组药物是治疗心包的桂枝与当归,主要是通行经脉,能助心包搏动,有利于心阳之血的外出,不仅能减轻心阳停留于上引起的心烦,还能通阳以温达四末,缓解手足厥逆。(上)

再其次,就是治疗脾胃的四味药了,脾虚寒盛,张仲景用干姜与蜀椒来温中散寒,不仅能有助于脾运以止利,还能温中以促进心阳下温于太阴,(引血下行),并且蜀椒还能止疼痛。用于肝失输运引起的下利腹痛。由于经脉内的阳热之气通过阳明透散,使得心中热痛,所以使用黄连与黄芩不仅能清燥阳明之湿热,还用于清理肠道。并且黄连还能清心除烦。(中)

全方十味药,配伍有度,层次分明,标本兼顾,从而明白张仲景配伍药物的思路与方法。也为厥阴病的治疗起了指导作用。不愧是医圣之方。

本方证还可以用于久利,形成的原因也是寒热错杂,对于久利的治疗,不能因为患者舌苔黄腻使用苦寒的药物,不能因为久利而使用温补,因此很多的久利都是由于用药错杂引起的。在使用治疗久利时,一定要辨证详细,辨明是不是与肝疏不及有关。

或者要问,前面不是说厥阴病是以桂枝汤加减的,此方从何处看出。由于阳气不足,阴寒过盛,芍药虽然具有疏肝的作用,但是还是具有寒凉之性,张仲景使用乌梅与细辛,代替了芍药的作用,更增强了肝的疏运作用。
 
6·2·肝疏太过---炙甘草汤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甘草(炙,四两)生姜(切,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去皮,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去心,半升)麻仁(半升)大枣(擘,三十枚)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我们知道,厥阴病是主经脉与络脉的能否指出的交接而出现的疾病,但是,交接分为两种,一种是不能交接,一种是交接太过。在厥阴病的络脉为主的疾病中,乌梅丸是针对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引起的络脉不能正常的顺接出现的厥热胜复表现。而炙甘草汤则是络脉升发输运太过引起的疾病,属于肝肾阴虚,虚风内动,上扰心包,宗气运行失常引起的以心包搏转失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对于本条文的,很多的书中都放在了太阳病篇,至于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主要是条文中说的很简单,只有脉结代,心动悸两个表现,我们只能是通过药物来分析表现的发病机理。至于我把本条文放在厥阴病篇,是因为这两个表现,都与厥阴病所主的心包与经脉有关,结合厥阴病病机,引起心包经脉病变的发病机制却是由于肝的疏泄太过引起的。

很多的医家都认为本方证是由于气阴两虚引起的,基于方剂中人参地黄麦冬的缘故,但是,张仲景为什么用炙甘草作为方剂名字,这里面必定有其原因。我们知道,炙甘草具有缓急的作用,能够缓解运动之气的紧急,使之不再运动过盛。其中,能够减少肝气的偏盛,还能够缓解宗气的搏转太过,也能减缓卫气的开阖。其中,张仲景治疗宗气的搏转加速的有两个方剂,一是炙甘草汤,一是甘麦大枣汤。就是起到缓解宗气过快的搏转引起的心动悸,脉结代。

什么原因引起的心包搏转失常,是由于肾阴亏虚,木失所养,肝风内动,上扰心包,心包搏转失常引起的。心动悸说明了心包运动快速的表现,脉结代说明了心包运行失常的表现。至于脉结代是肝风内动引起的,但是历代医家都认为是气虚引起的,这里有两点需要分辨清楚

气虚引起的,应该使用大剂量的补气药,进行治疗,却反而使用大剂量的生地,麦冬来补益津液。而人参只用了二两,这对于气虚引起的脉结代不是更加重了气虚。小柴胡汤方剂中还用了三两的人参,本方证却使用二两,这显然不是以气虚为主。

生风引起的脉结代,这是由于肝气升发输运太过生风的表现。风性善动,而出现心动悸,脉结代,不然张仲景不会使用炙甘草作为方剂名字,其中,方剂中还是用了阿胶来滋补津液,也具有制约运动之气的作用,起到息风的作用。其实,张仲景用人参不仅是为了补益心包的宗气,还是补益肾气,制约肝气的太过,也能制约宗气的搏转速度,从而说明了本方证是由于气阴两虚引起的发病机理是不对的。

我们不能因为张仲景说过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的观点,就认为厥阴病只有不能顺接这一说。而是顺接太过也是厥阴病,所以我就把炙甘草汤移动到厥阴病篇,从而便于理解厥阴病的各种观点。

对于炙甘草汤的辨证要点,除了心动悸,脉结代以外,还有个具有经脉与络脉的表现,急躁易怒,心烦不安,气短乏力,四肢蠕动或震颤。上行支的头颤,头痛眩晕,失眠多梦等。

但是有一点,由于肝的疏泄太过,患者饮食很好,说明了肝疏太过,脾运增强。由于肝的疏泄太过,患者容易出现腰膝酸软的感觉。对于饮食与腰膝酸软一般患者不会作为重点,只重视气化支与上行支的表现为主。

肝疏太过,肝风内动,上扰气化支与上行支为主,在下促进的是脾肾之阴的升发,阴亏为本,所以患者很多的都是大便秘结。上扰的很多的都是睡眠不好。

阴亏生风,主要是有营血的燥热,也有营血的瘀阻,所以还具有瘀血的表现,例如心前区疼痛,舌质瘀斑,头面部刺痛等。

由于本病机是由于肝肾阴虚引起的肝的运行太过,所以治疗此病机首先要补益肝肾之阴。方剂中重用生地阿胶大枣来补益肝肾之阴,其中生地具有滋肾阴,凉血热,润血燥,通血脉的作用,而阿胶具有补阴血,熄肝风,制心阳,止出血的作用,大枣大剂量来补充阴液,以补充水谷精微,有利于吸收以化生阴血,三味合用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的主药,用炙甘草以柔肝缓急,能够缓解运动之气的过分运动,在本方证中由于肝气偏盛,扰动心包引起的宗气搏转加速,所引发的脉结代,心动悸。用人参来补益肾气,通过补益肾气 来固涩肝气,制约宗气,还能防止肝疏太过耗伤的肾气。还能固涩有形的津液,防止过度的耗损。此五味为方剂中的重点,也是针对下焦肝肾以采取的治疗措施。三滋阴,两益气,从根本上来制约了肝气的亢盛。(下)

其次,就是治疗心包的药物,就是桂枝与麦冬二味,其中桂枝通阳行血,能促进心包的搏动,以此来减轻心包的负担(即前负荷),用麦冬来补益肺阴,能制约卫气的运动,来制约宗气的搏动,二味合用不仅能运行心阳之血,还能减弱宗气的运行,以此来达到治疗心包的目的。(上)

再其次是关于麻子仁与生姜黄酒的应用,此三味的应用是对于前面药物以及症状的不同而采取的预防性治疗用药。麻子仁不仅能润肠通便,还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用黄酒与生姜来温中降逆,不仅能止呕,主要是能防止大剂量的生地与大枣,以及阿胶的补益碍胃之弊。(中)

张仲景用炙甘草为方剂之名,不仅取其能缓肝急,也能缓心包之急,以及卫气运行之急。本方又名复脉汤,不仅说明脉属于厥阴,还恢复心包的正常搏动,来恢复脉的正常运行。从本方的药物组成来看,合乎厥阴病之肝疏太过的发病机理。突出的表现了治肝三法与治心包的三法。

治肝为生地之补阴,阿胶之养血,甘草之缓急,所以叶天士常用此三味来治疗肝风内动的患者。治心包为人参之固涩益气,麦冬之养阴缓急,桂枝之通阳复脉,主要用于气阴两虚型的心包运行失常患者

或问:为什么张仲景不用潜降之品来制约肝气偏盛?

本病机的发病机理是肝气运行太过,肝血上充于心包,导致心包搏动出现异常,如果用潜降之品,虽有效,但是不能治其本,肝为刚脏,得阴则安,如果用潜降之刚药,则不仅不能缓肝气之急,还有可能加重病情,因为潜降之品多为贝类,含钙量比较多,主入脉内能制约肝气的运动,但是这类药物煎出量以及吸收量都很少,只可慢用,急则不如按照张仲景的缓急之法稳妥。

附注:

在临床上还有一个病机就是“肝阳上亢”,说肝阳上亢是不对的,肝只有肝气,肝血肝脉三种,并没有肝阳,我们说的肝阳其实就是肾阳,吸附于肝血之中的肾阳,这里面的机理是,肾阴亏虚,不能制约肾阳,还不能制约肝气,使得肝气运行太过,在肝气升发输运肝脉的同时,过多的输运了肝血上升,出现了阳亢的表现,正规来说应该是肾阳上亢,基于与肝的升发输运有关,我也还是按照肝阳上亢来分析,我们只要明白其中的机理即可.
对于肝阳上亢的病机与肝疏太过是相同的,只是表现的病情有轻重之不同。可以用天麻钩藤饮是对证之方,但也是治标不治本,病情缓解后,还是要用炙甘草汤来固本。

对于肝阳上亢的病情有不同,但是肝阳上亢容易引发3个变证。

一是生风。可表现为晕,颤,麻,痛,摇等证。

二是动血。表现为昏倒,瘖痱,歪斜,偏瘫等症,运动时得病。

三是瘀阻,表现为偏瘫,神清,休息时发作。

对于此三种症状的治疗,首先要急则治其标,分别用天麻钩藤饮,或者大小续命汤来治疗,待症状缓解后,改用治本之方,用炙甘草汤来治本。


对于肝病之表现----生风,除了肝阳生风外,还有热极生风证与阴虚生风证。两个病机一急一缓,均与阴虚有关,但是表现有不同,

热极生风是高热伤阴引起的,发病急剧,具有高热,神昏,抽搐,头痛,项强,呕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两目上视等表现。治疗宜清热熄风,凉血解毒,平肝安神。

阴虚生风发病缓慢,常见于老年人,以体虚失养为主,表现为手足蠕动,或者手足震颤,肌肉跳动,关节拘急,肢体麻木等证治疗宜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总之,人体的生风与肝有关,与阴虚有关,与气盛有关,与血瘀有关,所以在治疗上抓住这几点,容易辨治。

至于血瘀出现肝风内动的病机,主要还是阴亏血燥,血行不畅,脉外的运动之气不能正常的运行,使得运动之气必须加速运行,方能使得经脉与络脉内的营血布散到全身,这里的生风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临床上不能因为生风就息风止痉,息风止搐,息风止动,还是要重视阴血的亏虚为主。本方证张仲景主要针对的是肝风内动引起的气化支的表现,相同的道理,上行支的头晕头颤头痛,外行支的手指蠕动,手足痉挛,角弓反张,手颤等。后世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使用炙甘草汤加减用于肝风内动,组建了加减复脉汤,救逆汤,以及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均是这个道理。



以上两方均是治疗肝的两个方剂,从其分析来看,得出其中规律。两方均注重的是对肾的治疗,肝肾同源,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肝为将军,又为贼,如果肾中没有阴阳精气,则肝失所养,则表现出肝的不同表现。没有阳气,则肝脉就没有动力,就会引起疏泄不及;没有阴精,则肝气就会表现亢奋,就会表现疏泄太过,所以张仲景的两个方剂均是从补肾来固根本,虽以治肝为主,但是也兼顾心包的搏动,从而得出此类方剂的共同规律是肝肾心同疗,经脉与络脉同治,完全合乎张仲景厥阴病的处方之意。

前面提到了厥阴病的针对络脉有关的两个方剂,现在进行经脉有关的方剂。我们知道,经脉的作用就是温通濡养肌体,经脉的通行使得心肺在上焦进行气化以后,把化生的气血津液通过经脉运行到全身,起到濡养作用。所以,经脉的疾病主要是与全身的失温失养有关。
 
6·3·经脉瘀阻---当归四逆汤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三两)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炙,二两)通草(二两)大枣(擘,二十五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上方加 生姜(切,半斤) 吴茱萸(二升)

上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张仲景在本条文中,使用了简单的两个表现,来说明经脉的运行情况,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手足的表现,一是脉象的表现。手足说明了肢体的血脉运行情况,脉象说明了引起血脉运行的病因病机。

手足表现

厥阴病主脉,前面已经论述,经脉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行与温养,通行气血津液,以及温养肌体,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经脉的能否正常的通行,是厥阴病的关键,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了经脉的瘀阻,使得经脉运行不畅,肌体得不到该有的温养,所以张仲景通过一个手足厥寒来说明了经脉的运行情况,也就说明了经脉运行不畅,肌体失温而手足厥寒。

张仲景在这里提到了手足厥寒,我们怎么理解这里的厥寒,前面还提到了手足厥逆,手足厥冷,这里是手足厥寒,这三个有什么区别。张仲景说“厥者,手足逆冷者也”说明了厥就是凉的感觉,并且是逆行出现的。

厥逆者,逆者,迎也,就是向相反的方向遇到,张仲景在这里是指手足感觉从四末逐渐向里发展,出现冷的感觉,开始是手指足趾,逐渐手掌足掌,再到手腕足踝。这里用逆说明了逆行出现。多为慢性的血行不畅逐渐引起的

厥冷者,冷者,寒也,也就是寒凉之意,这里的冷是指患者感觉手足寒凉的感觉,不是逆的逐渐,而是直接就是感觉寒凉不温,持续性的出现寒凉的感觉。多为阳虚失温。

厥寒者,寒者,冻也,就是寒凉不温,如同冰冻。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所以寒者是冷的严重程度,说明了什么问题,就是发病的急剧,病情的严重,经脉直接不能通行,肌体不能温养。多为经脉不能正常的通行,急性的发作。

通过分析三个厥,说明了张仲景对于厥的认识,也说明了对于病情的判断,在本方证中,张仲景使用厥寒来说明了发病的严重程度,说明了经脉不能正常通行的发病机制,也验证了内经中说的“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是对经典指示的验证。

脉象分析,

脉像是判断形成疾病的原因,本方证中,张仲景提到了脉细欲绝,脉细者,血行的减少,说明了脉道的不通畅。脉细是血虚,经脉内的血少,虽少也不至于将要停止的地步,在这里张仲景使用欲绝,说明了脉有停止的迹象,就是脉细,还时有停止测不到的现象。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经脉运行不畅,还将有停止运行的感觉。可以判定脉细欲绝就是由于经脉的道路不通畅引起的。什么原因?由于经脉内运行的是营血,血脉瘀阻经脉,就会导致经脉的不通畅,经脉不通畅,就会出现严重的剧烈的疼痛,血脉收缩,导致出现脉细欲绝,从而也分析出了经脉瘀阻的发病机理。结合前面的手足厥寒,也就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经脉瘀阻,血行不畅,疼痛剧烈,血脉不通则脉细欲绝,肌体失温则手足厥寒。

说到欲绝,张仲景共计指出了两个,一个是脉微欲绝,一个是脉细欲绝,脉微欲绝者,阳虚之甚,脉细欲绝者,血瘀之甚。所以张仲景在本方证条文中提到了手足厥寒,脉微欲绝两个主要的辨证依据,充分说明了对于经脉瘀阻的重要辨证思想。

既然明白了经脉瘀阻的发病机理,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因此,张仲景紧接着指出了形成的原因是“内有久寒者”。



对于用词,张仲景有着严格的定义,表就是肌表,里就是胃肠道之里,那么这里的内是指什么?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内经中说的话出于《举痛论》

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

寒气客于经脉之中,与炅气相薄,则脉满,满则痛而不可按也。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

这里提到了寒气客于脉外与脉内的不同病机。寒气入经,寒性收引,经脉收缩导致经脉运行迟缓,血行缓慢。客于脉外的卫气,卫气运行减慢,导致血行减少,客于脉内则营气不通,故突然出现疼痛。说明了寒邪的三种不同的作用机理。至于寒邪客于脉外与脉内的不同发病机理,内经中也给予了说明。

客于脉外 脉寒则缩踡,脉道出现挛急,则牵引至其他的络脉,出现突然疼痛,特点是得热则减,遇寒则加重。

客于脉内 寒邪入中经脉之内,与阳热之气相搏结,则经脉胀满,胀满则痛而不可按,机理是寒气凝滞于局部,阳热之气不能正常的通行,则引起脉充大而血气逆乱,所以导致痛甚而不可按。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张仲景指出的“内有久寒”的内是客于经脉之外的寒邪,由于是久寒,所以张仲景称之为内有久寒。这里的内不是阳明的里,而是皮内脉外的意思。很多的学者由于吴茱萸汤的 缘故,认为是寒邪在里引起的,其实这是错误的。

说到这里,还要明白一个问题,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是治疗寒凝引起的经脉瘀阻,那么当归四逆汤是治疗什么原因引起的瘀阻?

形成经脉瘀阻的原因不外乎寒邪入中,痰浊阻滞,宗气虚弱,肝气郁结,以及阴阳气的偏盛等五种原因,其中寒邪入中的张仲景用当归四逆吴茱萸生姜汤,以此也就说明了当归四逆汤是治疗经脉瘀阻的基本方,可以根据不同的原因,加入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而引发了对当归四逆汤的扩大认识。痰浊的加入瓜蒌薤白半夏汤,肝郁的加入四逆散,宗气虚弱者加参芪,阴虚的加入炙甘草汤,阳虚的加入附子汤等。

说到经脉瘀阻,我们还要结合络脉瘀阻的存在,对于络脉瘀阻的发病机理,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了一首名方就是鳖甲煎丸,由于经脉的作用是通行与温养,所以常见的瘀阻都是经脉,络脉的瘀阻,可以参考鳖甲煎丸来分析应用,在此只是重点的分析经脉瘀阻。

当归四逆汤的发病机理已经明确,进而分析一下方剂的组成。

方剂中用桂枝与当归合用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使得瘀血得去,经脉通行正常。当归与桂枝的合用,成为了温通经脉的专用药对,不得不知。为了增强活血化瘀的作用,张仲景加用了通草来通利血脉。

由于经脉与络脉的相互交接的作用机理,张仲景使用芍药与细辛合用来输运肝脉,通过络脉的输运,使得经脉运行加速,并且芍药与细辛的合用,也起到了止痛的作用,这两个作用,使得当归四逆汤成为了通经脉,止疼痛的专方。

为了防止过度的温通经脉,佐以炙甘草来缓和诸药,为了防止祛除瘀血而容易伤及气血,张仲景使用了大剂量的大枣来补益气血,使得温通经脉而不伤气血。

对于内有久寒引起的,为了祛除皮里脉外的寒邪,张仲景使用吴茱萸与生姜合用,温散寒邪,在桂枝与当归的作用下,使得经脉扩张,腠理开放,阳热之气得以透散,因而达到祛除寒邪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寒邪入中引起的,张仲景采用了酒水共用的煎煮方法,使得酒的温散作用,也有助于经脉的扩张,腠理的开放。张仲景使用了三管齐下的思路,当归与桂枝温通经脉,吴茱萸与生姜温散寒邪,加上酒的作用,使得全身暖和,血脉扩张,全身汗出而解。

还有,张仲景此处没有用人参来顾护正气,并且吴茱萸与生姜的用量也比吴茱萸汤多,那为什么呢?我想张仲景在此处的应用与吴茱萸汤应用是不一样的,吴茱萸汤是单纯的阳明寒盛,与内部的血脉没有关系,用过多的发散的吴茱萸与生姜,能耗散正气,所以张仲景用之人参与大枣来顾护气阴。而此处是寒凝血脉,正气不能外达,内闭于里,此时用大剂量的吴茱萸与生姜,虽能辛散透达,但是只能使脉外的寒邪得去,而脉内的正气方能透出,所以此时不用加入人参也是可以的,并且此时如果使用人参,会制约运动之气的运行,这对于经脉的运行不利,所以不用人参也是有理有据的。
 
最后编辑:
准确的中医,挖掘的挺精准,不知道如何应用实践?
 
6·4·邪郁心包---麻黄升麻汤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去节,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葳蕤(十八铢)芍药(六铢)天门冬(去心,六铢)桂枝(去皮,六铢)茯苓(六铢)甘草(炙,六铢)石膏(碎,绵裹,六铢)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本方证历代医家都认为不是张仲景的方剂,认为用药杂乱,不符合张仲景的组方之意。其实这样认为是不对的,主要还是没有弄明白厥阴病的作用机制,使得本方证显得杂乱。我们来分析一下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至于为什么我用邪郁心包来提示麻黄升麻汤的发病机理,是因为在厥阴病中,与经脉有关的是心包的搏转,古人说过“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这里的包络是指心包以及与其相连接的经脉,统称为包络。寒邪郁束经脉,使得心包的搏转不能正常的运行,由心包分出的三行支,外行支不能正常的透散,卫气运行不畅,使得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以及津液不能从肌表透散,则出现过多的从其他地方寻找出路,不从内行支的阳明,就从上行支的头脑,还有气化支的心肺,厥阴病提纲中提到了心下热痛是说明了从阳明透散,乌梅丸中黄连黄柏治疗阳明。而本方证则是过多了从气化支透散,出现了咽喉不利,唾脓血的表现。至于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们结合内经中的话语来说明。

“宗气留于海,其下者,注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这句话是指搏转心包的宗气是作用于胸中的气海,其中相连接的经脉,下行于气街,这里的气街类同于张仲景说的趺阳脉,其上行者,走于息道。息道者咽喉部位。如果厥逆在足,宗气搏转,经脉内的营血不能下达,出现足部的厥逆,并且脉不至。这里的不下是从哪里到达,其实就是经脉的外行支,外行支达到肌表四肢。说到这里,还要考虑,经脉内的营血不能下达,则会凝固而停留,出现了“厥在于足”的表现。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不能下达,则返而过多的运行于气化支,出现了呼吸不利,咽喉不利,甚至唾脓血的表现。

明白了心包这个运行的道理,我们还要继续分析条文,什么原因引起的。本来是感受寒邪以后,需要通过解表的方法进行治疗,反而七八天以后,误辨误治,使用了苦寒的泻下法,使得伤及正气,使得肌体出现了严重的病变,寒邪郁束经脉,心包搏转不能从肌表透散。脉沉而迟者,脉沉为邪气运行于里,不能外达,脉迟者,血行不通畅,运行缓慢,说明了心包搏转无力,更进一步说明了卫气运行不畅。经脉不能正常的透散外达,出现了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下部脉不至说明了两点,一是由于手足厥逆引起的,一是由于下肢水肿引起的,为什么这样说?经脉不能正常的透散,说明了经脉内的津液偏盛,不能从小便以及皮肤出汗,停留于内,则下肢肿胀不能切到脉象。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不能从经脉透散,充斥于心肺之内,出现呼吸不利的咳喘,咽喉不利的自觉肿胀,阻碍了呼吸,严重的唾脓血。这就是现在医学的典型的心功能不全。如果从阳明胃肠道透散,则会出现呕吐,不欲食。

心包搏转的经脉不能正常的透散,相对的此时的络脉也不会正常的升发疏运,其中也是形成手足厥逆的发病机理之一,不能升发疏运脾运,就会出现泄利不止的表现。

此时的情况,补阳散寒就会加重唾脓血,活血通脉,外寒不解只能是加重心肺的充血,所以,治疗起来非常困难,由于心包与宗气的原因,使得治疗需要谨慎,所以,张仲景指出了“为难治”就是要提醒我们一定要辨证准确无误,方能用药治疗。

针对以上分析来看,邪郁心包的道理是对的,全面分析了经脉瘀阻的情况,最后是心包的发布机制,经脉瘀阻重视的是血脉的通畅,而邪郁心包则是从卫气的开宣来论治,所以,张仲景设立了麻黄升麻汤来治疗。

针对邪郁心包的问题,主要是通行卫气,使得卫气运行正常,经脉能够正常的通行,以此能够减少了心肺的充血,有利于心包的搏转。使用麻黄来开宣卫气,使得卫气偏行于肌表四肢,以此来达到温养的目的,减轻心包的负担,以便于恢复经脉的运行。

经脉不行,络脉不升,治疗厥阴病必须要兼顾络脉的升发疏运,由于患者兼有唾脓血,所以,升发疏运的药物不能具有动血的副作用,柴胡细辛葛根芍药均是,但是都具有动血之弊,张仲景在深知药物作用机理的情况下,使用了升麻来治疗,升麻的升举透发之性,能够升发疏运络脉,主要是还具有清解咽喉之毒热的作用,使得能够治疗咽喉不利,唾脓血。

两味药合用,一个通过卫气行经脉,一个升发肝气络脉,重用以便于恢复肌体的经脉与络脉的正常通行。张仲景以此为方剂名字,就是取决于此。其次,则是根据病情,配伍了相应的药物

使用桂枝当归者,通行经脉,温通经脉,去除瘀阻,散寒解表,与麻黄相伍使用营卫同治,经使得经脉通行恢复正常。

使用芍药甘草者,柔肝属肝,升发疏运络脉,与升麻相伍为用促进了络脉的升发疏运,有利于络脉的正常运行,与当归桂枝合用,顺通了经脉与络脉的交接,达到了张仲景提出的阴阳气正常顺接的目的。

以上是针对发病原因以及经脉与络脉的顺接,在方剂中起到了主要作用,但是,还有兼证也需要治疗。

照顾到咽喉不利,唾脓血说明了肺内的充血,使得肺内产生了邪热,为了针对邪热而不伤及正气,张仲景使用了石膏,知母与黄芩来清解肺热,不仅能够治疗咽喉不利,咳嗽气喘,还能够清热止血。三味药均是气分药物,能够清解气分之热,可以分析患者可能具有舌苔黄,咳嗽气喘等表现。

为了顾及心包的搏转,消除下部脉不至的原因,需要补养心包的宗气。张仲景使用了玉竹与天冬。通过补养宗气来濡养心包,减少心包因为经脉不能正常的运行,阳热之气充斥于心包引起的伤害。并且补益卫气,清养经脉,使得隶属于厥阴的心包与经脉与络脉,三个运动之气恢复正常。两味药为清补之品,寒补之药,只能濡养而不温燥。不会伤及脾运,还能濡养唾脓血引起的肌体损害。

为了恢复误下之后伤及的脾运,张仲景还是用了照顾到脾的药物,使用了白术,茯苓,干姜三味药来温中健脾,其中干姜的温中作用,还能引血下行,使得充斥于心肺的营血下行于太阴,既能起到温中的作用,还能减少唾脓血,一药而两功。白术茯苓者,健脾助运以吸收,并以此来减少泄利不止。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张仲景的配伍组方的思路与方法,使得原本杂乱的方剂,给予了条理的归属,从中明白了张仲景针对邪郁心包的治疗思路与方药心法。

我们通过分析本方证,明白了引起心包疾病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外感寒邪引起的疾病治疗,使用本方以后,厥温,血止,喘平,利止以后,需要进行针对心包的后期治疗,可以使用张仲景的黄芪建中汤来治疗诸不足,其中就包括宗气的不足,以及肌体的损伤不足。血脉还不通畅的可以加入当归。这也就是为什么张仲景在黄芪建中汤方后注中加减的不同。
 
 6·5·其他四方

以上是张仲景创立的治疗厥阴病的四大名方,但是,还有四个小方,也是针对厥阴病的治疗,我们可以从中分析明白张仲景使用的技巧。分别是桂枝甘草汤,甘草干姜汤与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四个方剂均是使用甘草,分别配伍桂枝,干姜,芍药,附子来应用。放在厥阴病篇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小方,明白厥阴心包的运行,明白厥阴肝脉的疏运。


6·5·1 桂枝甘草汤

未持脉时,病患手叉自冒心。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此必两耳聋无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去皮,四两)甘草(炙,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对于桂枝甘草汤方证,张仲景把他放在了太阳病篇,其实也可以,因为太阳病是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在感受风寒之邪以后的诸多变证,但是桂枝甘草汤只是起到了促进心包搏转的作用,没有针对表证的治疗。什么道理?是因为发汗过多,使得津液与阳气均出现过多的透散,耗伤了宗气,为了加速运行,宗气搏转加速,出现了宗气的表现,张仲景在这里指出了两种验证方法,一是观察法,看见患者叉手按在心包搏转之处,此时问患者什么感觉,患者会说,如同心悸动的要冒出一样,说明了心率非常快。一是试探法,让患者故意咳嗽几声,如果患者不咳嗽,说明了两个耳朵听不见,这两点说明了张仲景的辩证思路,说明了患者由于大量的发汗,把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均耗散的比较严重,已经涉及到了宗气的运动。

对于患者的表现,张仲景通过问诊得出最明显的感觉是“心下悸欲得按”,说明了心包搏转的速度快,心下悸动,如同要冒出来,需要叉手按住,说明了张仲景观察的仔细,对疾病的判断力。这是未持脉,那么,患者的脉象如何,我们可以通过表现来推测脉象,肯定是脉数。由于虚故如此,脉数而无力。

方剂中用桂枝温通心阳,促进心包搏转,使得心包搏转正常,使得经脉内的营气营血运行于肌表,减少心包的搏转,宗气的耗散,佐以甘草主要是缓和宗气的急迫状态,使得心包搏转的慢一点,减少宗气的耗散,两味药一缓一行,维持了心包的正常,单独的用甘草缓急,虽然心包搏转减慢了,但是心血不能正常的运行,加上桂枝就是为了促进血行,不致更加重宗气的耗散。药虽简单,但是机理深奥。

在服用方法上,张仲景指出了顿服的方式,使得心包减缓运行,根据情况再续其他治疗方法,对阵这种情况,患者不再心悸,会出现气阴两虚的表现,可以使用麦门冬汤来后续治疗。
对于张仲景的施方用药,我们还要结合前面的方剂来一块理解,桂枝甘草汤作为胸阳不振的主方,是张仲景的用方思路特点。胸阳不振有两个特点,一是心包搏转加速,但是,加速搏转,血行并不会加速,出现了心悸欲按,不论是气阴两虚,还是虚热扰神,不论是痰热阻滞,还是水气内停均可引起,均是心阳不振引起的,张仲景设立了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等。均使用了桂枝与甘草,桂枝温通心阳,使得心阳运行正常,甘草缓和宗气运行。桂枝的运行是加速了经脉内的心阳之血,过多的运行于肌表,减少心阳之血充斥于心包与头脑,以此来治疗烦躁,惊狂,卧起不安,头晕眩等。一是产生外邪,这里的外邪是由于心阳不振引起的,由于宗气搏转心包,首先供养的是脑,以养神明,所以,心阳不振,出现两种情况,不是不能正常的供养,就是供养的过多,不能供养的就是桂枝甘草汤与苓桂术甘汤的,一个耳聋,一个头眩。供养过多的,分别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与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一个是阳热扰神(津亏失润),一个是痰热扰神(液出为痰)。

我为什么把本方放在厥阴病篇,就是为了突出厥阴所主的心包经脉的运行快速的情况。对于误治以后的心包搏转的情况,张仲景还指出了另外一种,患者不再是心下悸欲得按了,而是心包搏转的太慢了,不能正常的运行,宗气虚弱,不能搏转,出现了心阳不能正常的运行情况。这就是甘草干姜汤。

6·5·2 甘草干姜汤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厥逆、咽中干、烦躁,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

  甘草(炙,四两)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使用桂枝加附子汤发汗以后,耗伤了气阴,主要是宗气的耗伤,张仲景说的“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温经通阳,加上温经散寒,使得过多的透散,不仅耗伤了气阴,主要是耗散了宗气,使得心包不能正常的搏转,经脉运行不畅出现了手足厥逆。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不能正常的运行,只上供于心主,所以出现咽中干,烦躁吐逆。此时不能使用过多的通行经脉的药物,防止更伤宗气,此时还不能补益气阴,单独的补气容易助热,更烦躁,补阴加重心包的搏转。张仲景另辟蹊径,使用大剂量的甘草来补益气阴,佐以干姜来温中散寒,少量应用,能够引领经脉运行于太阴,使得卫气下行于阳明,逐渐恢复阳气的运行,所以张仲景这里用“复其阳”说明了心包不能正常的搏转的道理。

为什么张仲景说的“夜半阳气还”,夜半是子时,是原气逐渐升发的时候,原气的升发,能够促进心包的搏转,络脉的运行,有助于经脉的运行,经脉能够运行了,手足厥逆也就好转了,血行于四末,则心包能够正常的搏转,烦躁也就减轻了。张仲景这里用复其阳,不是补阳,一定要明白。等这样的情况缓解以后,后续治疗应该使用桂枝新加汤或者麦门冬汤。

张仲景还用本方治疗肺痿的肺中寒,说明了肺内的津液偏盛,制约了心包,不能正常的运行,使用甘草干姜汤也是为了复其阳。还能引经脉下行于太阴,把肺内的津液下行于阳明胃肠道,减少了肺内的渗出。使得经脉运行,阳气得以运行,也治疗了肺中寒引起的肺痿。

或者有的要问,心包搏转的慢了,怎么还会出现烦躁。由于心包的运行,是接受了神明的支配,作为心主的臣使,心包必须先要供养神明的大脑,完成神明的支配与反应,在运行上,心包搏转心阳之血,就是不供养肌表与胃肠道,也要促进脑部神明的使用,这就是为了自救。使用误治以后,宗气虚弱,不能正常的搏转心血达于经脉内,出现了过多的运行于上行支的头脑中,出现了烦躁,咽中干。

以上两个方剂均是治疗心包的方剂,但是机理却不一样,一个是搏转的快速而心悸动,一个是搏转的太慢而手足厥逆。一个用桂枝,一个用干姜,都和经脉运行有关。一个是耳聋,一个是烦躁,耳聋者失养,烦躁者过度,说明了心包的搏转情况不同,源于宗气的强弱。

6·5·3 芍药甘草汤

明白了心包的表现,接着说说肝气的疏泄。肝主疏泄,主要是输运络脉以及人体的筋,合成为筋脉,所以,张仲景使用芍药甘草汤来治疗筋脉的不正常。肝气的输运,不仅能够收缩络脉,还能缓筋脉之急,也就是筋脉的挛急状态。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

  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张仲景使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筋脉拘急,主要是肝气的升发输运不及,筋脉处于不能正常的运行状态,主要是和经脉不能正常的温养有关,经脉正常的温养,络脉就能正常的疏运,所以,张仲景是在使用甘草干姜汤以后,阳气得以运行了,再治疗络脉的筋急。

方剂中使用芍药缓急止痛,输运络脉,使得络脉升发输运则经脉温养肌体,筋脉得养则挛急缓解,伍以甘草来助芍药缓急。两味合用能够缓解全身各处的筋脉拘急。并且能缓急止痛,用于经脉拘急引起的疼痛。

6·5·4 芍药甘草附子汤

对于以上三方,可以体会到张仲景使用的方法与技巧,只要辨证明确,使用则非常简单。以上两个针对心包经脉,一个是针对络脉,但是在临床上也要注意加减。对于此,张仲景还根据经脉的情况,设立了加减,桂枝甘草汤方证基础上出现了热扰神明的表现,就设立了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对于络脉,张仲景也给予了另外一个方剂,就是芍药甘草附子汤。是涉及到了阳虚。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炙,各三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这个方剂是在太阳病使用发汗以后,使得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不足,不能正常的温养,出现了筋脉失养的表现。什么虚,是阳虚,经脉内的阳气不足,不能温养,不能温养继而导致筋脉失养,出现了筋急的表现,不然不会使用芍药甘草汤来治疗。张仲景这里使用恶寒来说明了阳虚失温的发病机理。只要见到出汗后,或者感寒后,没有表证,只有筋脉拘急的,就可以使用芍药甘草汤来治疗,如果兼有恶寒的,可以加用附子。因为,张仲景的组方思路是有规律的,这一点需要明白。


通过对桂枝甘草汤以及芍药甘草汤的分析,也就很明白的说明了厥阴病的分型论治的特点,进一步说明了桂枝汤也就是针对厥阴病的经脉与络脉采取的调和营卫的作用机理,桂枝汤顺通了经脉与络脉,调整了营卫之气的运行,有风能祛风,无风和阴阳,顺行阴阳气,诸证会自愈。
 
准确的中医,挖掘的挺精准,不知道如何应用实践?
只有生理病理药理一线贯通了,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图,再结合临床来推断分析病机,立法处方,尤其是针对传染病的传经分析,非常合乎张仲景的思想。根据四经一络规律的气血运行情况,来推断六种疾病的传经转变。
 
只有生理病理药理一线贯通了,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图,再结合临床来推断分析病机,立法处方,尤其是针对传染病的传经分析,非常合乎张仲景的思想。根据四经一络规律的气血运行情况,来推断六种疾病的传经转变。
听起来不错,可是还是很抽象,具体的医案有没?
 
谢谢老师的精彩论述,如能结合医案分析对我们初学来说就太好了,谢谢!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