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问·调经论》中,有一段文字,其中说到:“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又说: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这与《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中“辨五藏病证”前面的五脏虚实证候提纲可谓是异曲同工,我们拿这两段文字逐句对比一下便能看得更清楚了。下面没有括号的是《辅行诀》里的,括号内的红字为《素问·调经论》中的论述。
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肺藏气,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看上去《辅行诀》和《素问·调经论》对于五藏虚实或者说有余不足所表现的病证的论述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其中对脾藏和肾藏的论述却是有明显差异。
首先看看脾藏,《辅行诀》说:“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而《素问·调经论》说:脾“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谈到肾藏,《辅行诀》说:“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而《素问·调经论》说:“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而在临床中脾实或者说脾之有余往往表现为“腹满飧泄”,而肾主二阴,实或者有余则往往表现为“泾溲不利”,因此可以看出《辅行诀》的论述更准确。
而如果对于《素问·调经论》中的“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和“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两句中,把前一句的“泾溲不利”和后一句的“腹胀飧泄”调换一下,则前一句是:“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四肢不用。”后一句则是:“肾藏志,志有余则(泾溲不利),不足则厥。”
如此更加符合临床实际,亦或许经文本来就是如此,至于为什么《调经论》中把脾之“腹胀飧泄”和肾之“泾溲不利”弄反了,则笔者不敢妄断其中的原因。其实,在《内经》千年的传承过程中,经过辗转传抄,其中产生一些错误也是难免的。
先贤追随者认为,《辅行诀》与《内经》这两段文字的同中有异恐怕不是偶然的,其大致相同是因为《辅行诀》与《内经》的理论同根同源,之所以出现部分差异,或许是两者的出处并不相同。
退一步讲,如果《辅行诀》的理论出自《内经》,那么也应该是较早版本的《内经》,或者说是没有传抄错误的《内经》。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这与《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中“辨五藏病证”前面的五脏虚实证候提纲可谓是异曲同工,我们拿这两段文字逐句对比一下便能看得更清楚了。下面没有括号的是《辅行诀》里的,括号内的红字为《素问·调经论》中的论述。
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
【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肺虚则鼻息不利;实则喘咳,凭胸仰息。
【肺藏气,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
【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看上去《辅行诀》和《素问·调经论》对于五藏虚实或者说有余不足所表现的病证的论述基本是一致的,但是其中对脾藏和肾藏的论述却是有明显差异。
首先看看脾藏,《辅行诀》说:“脾实则腹满飧泄;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而《素问·调经论》说:脾“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谈到肾藏,《辅行诀》说:“肾气虚则厥逆,实则腹满,面色正黑,泾溲不利。”而《素问·调经论》说:“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
而在临床中脾实或者说脾之有余往往表现为“腹满飧泄”,而肾主二阴,实或者有余则往往表现为“泾溲不利”,因此可以看出《辅行诀》的论述更准确。
而如果对于《素问·调经论》中的“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和“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两句中,把前一句的“泾溲不利”和后一句的“腹胀飧泄”调换一下,则前一句是:“脾藏肉,形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四肢不用。”后一句则是:“肾藏志,志有余则(泾溲不利),不足则厥。”
如此更加符合临床实际,亦或许经文本来就是如此,至于为什么《调经论》中把脾之“腹胀飧泄”和肾之“泾溲不利”弄反了,则笔者不敢妄断其中的原因。其实,在《内经》千年的传承过程中,经过辗转传抄,其中产生一些错误也是难免的。
先贤追随者认为,《辅行诀》与《内经》这两段文字的同中有异恐怕不是偶然的,其大致相同是因为《辅行诀》与《内经》的理论同根同源,之所以出现部分差异,或许是两者的出处并不相同。
退一步讲,如果《辅行诀》的理论出自《内经》,那么也应该是较早版本的《内经》,或者说是没有传抄错误的《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