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0/20
- 帖子
- 1266
- 获得点赞
- 203
- 声望
- 63
- 年龄
- 51
太阴病篇
太阴病是人体内部的关于以运化吸收水谷精微以及痰饮水湿进入到络脉内的一类疾病。太阴,太者,广大,阴者,内里也,太阴就是指位居于阳明之内的阴土,类同于地球表面属于阳明,而内里的则属于阴土,属于太阴的范围.
1·生理功能
太阴病具备了四个条件,一是把络脉以外的吸收进入到络脉内;二是作用于人体的全身各处;三是运化吸收胃肠道内的水谷精微;四是运化吸收肌肉组织肢体关节之间的痰饮水湿之邪。
在伤寒论书中,张仲景关于论述的太阴病不是很多,由于古人论述阳明与太阴的关系时,只是说道脾与胃以膜相连,也就是说,脾与胃同时主管者胃肠道,只不过各自的作用不一样,功能不一样。
在阳明病篇,张仲景在提纲中简要的说明了,阳明病是胃家实,说明了整个胃肠道均属于胃家,而阳明病则是详细的记载了胃家疾病的各个不同的方证,而太阴病则是简要的指出了太阴的主要作用机理。
我们知道,伤寒论注重的是人体的以经脉与络脉为主的网络结构,各个疾病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阳明病大多与经脉有关,而太阴的主要发病机理是与络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还要明白络脉的组成结构,脾在络脉上是如何发挥正常的作用,只有明白了其中的关系,才能明白真正的太阴病的发生与发展。
腠理是一个单一的通达内外的一条通道,络脉是由无数个腠理组成的圆形的通道,在这通道之中,脾的运化主要是通过络脉上的腠理通道中,把经脉与络脉之外的有形的水谷精微以及痰饮水湿,吸收进入到络脉内,完成了脾的运化作用。这个由外进入到络脉之内的过程,就是脾的气化过程。
这里提到了脾的运化,脾的运化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运,一是化,运者,运行运动,使得胃肠道能够正常的运动,化者,变化转化,是指把络脉之外的物质转化为有用的物质,进入到络脉内,因此明白太阴病,就要明白这两种不同的作用机理。
2·脏腑关系
在人体的脏腑之间,各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起到制约作用,还能起到促进作用,这就是人体内的相生相克。太阴病之中,为什么要说脏腑关系,主要是要明白张仲景条文之间与用药之间的联系,才能够明白。
2.1太阴与阳明的关系
阳明病主胃家,这里的胃家是指从食道到肛门的整个胃肠道,但是,太阴脾的运化也包括整个胃肠道,只是各自的功能不一样.在胃肠道的定位上,阳明病主管胃与大肠,而太阴病主管就是脾与小肠,张仲景没有提到小肠,而是以一个脾字代替了小肠的功能。主要是取决于脾的功能。
在胃肠道内行支中,分为了五个分支,其中一个就是小肠分支,小肠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与吸收水谷精微,经脉内的津液偏于透散于小肠之内,阳气主要是透散于胃内与大肠之内,阳气一个主于温化腐熟,一个主于温化水津。小肠是主于运化吸收水谷精微,是人体中液的来源地。所以脾所主的小肠具备了两个作用,一是运动食物下行,一是吸收水谷精微。但是这里要明白一个道理,对于脾的运化,不单纯的是在小肠,就是整个胃肠道具备吸收的,只不过各有偏重。
阳明与太阴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阳明主要是以实证为主,太阴主要是以虚症为主,阳明的发病机理多与经脉有关,而太阴主要是与络脉有关,阳明主要是受盛腐熟,太阴则是运化吸收。
2.2肝脾肾之间的关系
三阴病之中,肝脾肾三脏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各自发挥着各自的功能,相互制约,相互利用,明白了三阴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张仲景正常的条文的内含。
肝主络脉,主疏泄,主藏血,脾的作用体现在络脉的管道上,能够运化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使得吸收进入到络脉内的水谷精微,经过肝的疏运,到达心肺之中,进行气化。所以肝和脾之间,就是脾加工,肝运输。肝的疏运增强了,脾的运化就加强了,肝的输运不及了,脾就会运化减弱。肝的疏运不及,络脉就会扩张,进而就会克犯脾胃出现时腹自痛,脾不运化水谷,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就会导致胃气上逆,脾不运化则水谷精微不能吸收而自利,腹满。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肝与脾的关系,也就明白了木克土的道理。
肾主封藏,肾与脾的关系,主要是取决于肾气的封藏固涩作用,肾气的封藏固涩,不仅能够固涩脉内的气血津液溢出脉外,主要的是能够促进脾的运化,肾气的封藏作用充盛,则脾的运化作用正常。其次肾阳的温煦作用,还能起到温化脾土的作用,更加有利于脾的运化。因为肾阳运行于络脉内,脾运作用于络脉的脉道上,肾阳的温煦使得脾运正常,所以,脾与肾的关系,主要是这两点。也就是说,脾要发挥运化吸收的作用,必须要靠肾气的封藏固涩作用以及肾阳的温煦作用,才能完成。
说到这里,我还要说一个重要的作用机理,就是经脉与络脉内的不一样的作用机制。
经脉营卫与络脉肝脾肾的不同机理
前面说过,经脉的运行是靠卫气行经脉开腠理,营气在脉内封藏固涩者,使得脉内的物质不致过多的溢出脉外。经脉内的气血津液需要卫气行经脉开腠理才能完成温养的作用,这样,与经脉有关的营与卫,完成了经脉的各种作用。
但是,络脉不同,络脉的运动之气是肝气,肝气的升发输运不是往外透散,而是往上运行,肝气只是收缩络脉。肾气作用于络脉之内封藏固涩,那么,络脉如何把脉外的水谷精微以及痰饮水湿吸收进入到络脉内,这就需要脾的作用,
所以,经脉上只有营卫两个物质发挥作用,而络脉具有三个物质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3·临床表现
在太阴病篇,张仲景在总纲中提出了太阴病的作用表现,在条文中也加入了,从而得出太阴病的大致表现。
1)·运:运是指运动,太阴病的运动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胃肠道运动,脾不运化,胃肠道不能正常的运动,导致食物停滞于内,引起腹满而吐,食不下,不欲食。有的患者脾虚不运化,还表现在肠道的停滞运动,出现大便秘结。
二是血脉的运动,脾的运化能够使得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在这进入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收缩血脉的作用,如果脾失运化,收缩减弱,导致络脉扩张引起了时腹自痛,手足自温。时腹自痛是由于腑气下行,与脾运吸收,两者之间的交替运行,就是胃肠道运动,所以会出现时腹自痛,由于三阴的发病机理与阳虚阴寒有关,而脾主要是运化,与肾之阴阳的寒温没有关系,所以张仲景这里说出手足自温就是为了区分这里的腹痛是脾的问题还是肝的问题。
三是肌肉的运动,脾在运化肌体的痰饮水湿之时,能够把分肉之间的痰饮水湿吸收进入络脉内,在这吸收的过程中,能够使得络脉收缩,络脉的收缩,能够使得分肉也能够收缩运动,这就是脾主肌肉四肢运动的机理。当然,肌肉四肢的运动还与脾胃的中焦升降运动有关,脾不升,胃不降,中焦气机停滞,容易出现肌肉四肢的停止运动。所以《扁鹊仓公列传》中虢太子尸厥中,指出了“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这里的不起就是不能运动的道理。由于脾与胃,经脉与络脉内的阴阳气,都充斥于胃肠道内,使得胃肠道处于停止状态,脾不升,胃不降,气机停滞而腹胀如鼓,以此而出现肌肉四肢不能运动的表现。
2)·化:化是转化,张仲景指出的转化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转化水谷精微,胃肠道内的水谷,经过心阳肺卫的运行透散,使得胃肠道内的水谷进行腐熟,使得容易吸收,而脾的运化作用,则是把水谷精微从溪谷之处转化吸收,进入到络脉内,完成了气化过程。如果脾运失常,不能正常的转化吸收,就出现了大便自利,甚至自利益甚。
一是转化痰饮水湿,除了胃肠道以外的肌肉组织,肢体骨节内的经脉与络脉之外的代谢产物,称之为痰饮水湿,这些痰饮水湿之邪需要进入到络脉内才能排出体外。因此,凡是脾虚失运引起的,小便不利,肢体肿胀,浮肿腹肿,带下不止,关节肿胀等,均是脾虚不能正常的转化。
4·其他问题
太阴病主要是关系到人体的运化,有一些还需要明白。
大便的问题
正常思维,脾虚失运证会出现自利,腹满而吐,食不下。但是有的脾虚导致胃肠道不能正常的运动,导致水谷停聚于肠内,久而久之出现了大便秘结,这里的大便秘结只能是初头硬,后面溏,这在阳明病篇曾有提示,注意鉴别。治疗上通过健脾主运化,使得脾运增强,肠道运行,达到“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暴烦下利者,说明了太阴病也会出现腹满不大便的情况,是因为脾虚不运,使得肠道不运动,腐秽之物存储于肠内,引起腹满,不大便。经过七八天以后,突然出现心烦下利,一日十余次,但是必定会自止,什么道理?是由于脾气运化得以充实,能够运动肠道,使得储存于肠内的腐秽之物得以排除,所以,张仲景用“脾家实”来说明这个道理。用什么方剂来达到运动的目的,就是黄芪建中汤。
发黄的问题
张仲景指出“太阴当系发黄”,为什么,因为脾虚以后,水湿不能正常的运化,导致湿邪阻碍于胃肠道表面,阻碍了黄液的排泄,逆流于血分而发黄。太阴病能否引起发黄,主要是辨别有没有小便不利,如果小便自利,说明了只有脾虚,还没有湿邪,不会出现发黄,只有表现小便不利的,才会出现太阴病的发黄。但是张仲景还指出了另外一种发黄,就是男子黄,小便自利者,当于虚劳小建中汤。这说明了发黄的辨证在于小便是否通利。至于脾的发黄没有湿邪的,是脾不运化,吸收不好,胃肠道不能正常的运动,经脉的卫气运行无力,脾主的黄液不能正常的透散于胃肠道,充斥于经脉内,也能引起发黄,这就是张仲景指出的小建中汤治疗发黄的病机。
胃气的问题
对于胃气,我们只知道是脾胃的胃气,但是,伤寒论书中的说的胃气,其实就是指肾气,肾气的封藏固涩作用,表现在不仅是纳气的呼吸,还有纳谷的胃气,也就是说,肾的纳气作用也是在肾气的封藏作用下完成的,所以我们理解张仲景的胃气时,不能只是考虑到胃,要从全局考虑。为什么这样说?张仲景给予了明示。太阴病的运化与脾有关,但是张仲景却用胃气弱来说明。进一步讲,就是说胃肠道内的能够下行的气,是肾气封藏的结果,其实胃气的问题,就包括了胃气的下行与脾的吸收,两个共同的作用,张仲景统称为胃气,是肾气封藏固涩的作用。只不过胃气下纳是命门内的肾气作用,而脾的运化是脉内的肾气封藏作用.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这里的胃气弱应该考虑自便利是脾运化减弱的问题,不是胃气的问题,说明了张仲景的胃气思想还是借助了自然界中,地球的吸引力,明明是肾气的封藏固涩作用,但是表现在胃上,地球的表面属于胃,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因而称之为胃气。张仲景凡是使用人参,都是针对肾气而言。大黄降胃气通腑气,濡养损耗胃气所以去之。芍药酸收,如果肾气虚弱,脾虚失运,不补气只疏肝,胃气更虚,因为肾主封藏,肝主疏泄,所以也要减去。或者要问了,小建中汤是不是脾虚?不是脾虚,而是脾不运化,也就是脾的功能是正常的,只不过肝的疏运不行,不能把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升发输运,导致的脾不运动,这和脾约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建中汤使用芍药疏肝,麻仁丸也用芍药,道理是一样的。
口渴的问题
张仲景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为什么太阴虽有自利,也没有口渴?我们知道,脾运化水谷精微,以养后天。但是,脾虚了,不能运化,津液应该减少进入,况且自利也会损伤津液,为什么反而会不渴。主要原因是脾虽虚,但是肾的阴阳还是正常的,还能温化津液,上承于口,不会出现口渴。但是到了少阴病,肾阴不足会出现口渴,肾阳不足,不能温化也会出现,这就是太阴病与少阴病的区别。这里的太阴病的脏有寒也是虚寒,需要温养。
小便不利的问题
太阴病主脾的运化,对于小便不利来说,是水液的生成与排出的过程,脾运化水液减少了,就会出现小便不利,一则因为张仲景这样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从中暗示了太阴病引起的小便不利,小便不利说明了脾不运化水湿,湿阻经脉,导致经脉内的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充斥于经脉内,透散于肌表,形成了发黄的发病机理。说明了脾虚与小便不利之间的关系。
手足自温的问题
张仲景指出的手足自温者,是针对三阴之病而言,少阴病与厥阴病都与手足厥逆有关,不是阳虚就是阳瘀,反而太阴病主要是与运化有关,与阴阳没有关系,所以张仲景指出手足自温者,就在于区分三阴之间的关系,分辨出三阴与手足之间的关系。太阴病的手足自温者,同时兼有下利才有鉴别意义。少阴病的下利同时兼有四肢厥冷为主。这里提到了手足自温者,还要与阳明病与少阳病相鉴别,少阳病的手足温,阳明病的手足汗出,均要注意鉴别。
5·治疗原则
对于太阴病的治疗,张仲景没有专门的条文,但是,从条文中可以看出来,我们不妨简单的说一下。
首先,本病的治疗与脾运有关,治疗上体现了两个方面,一是与阴有关,需要温补,一是与运有关,需要建运。温补者,既要温,还要补。建运者,疏通经脉与络脉。这在后面的论治之中体现了这两个法则。
其次,是治疗的先后关系。张仲景指出了,如果太阳病与太阴病同时得病,在治疗上要首先治疗内里的疾病,以后再治疗表证。因为先治疗表证,就更容易伤及正气。所以张仲景说“先温其里,乃攻其表”。
再其次,患者出现了肌表的外感表证,不发汗,反而数次的使用泻下法,导致损伤脾的运化,出现了表未解而脾虚者,可以使用表里同治的原则。
以上是张仲景针对太阴病采取的治疗措施,但是在治疗上,太阴病是不能使用下法的,就是具有腹满的表现,也要采取健脾运化的治疗,不能用泻下法,如果使用泻下法,会导致络脉不能疏运,络脉扩张,脾不运化,营气充斥于络脉内不能疏运,出现胸下结硬。由于损伤肾阳,肝不输运了,治疗可以用真武汤。
太阴病是人体内部的关于以运化吸收水谷精微以及痰饮水湿进入到络脉内的一类疾病。太阴,太者,广大,阴者,内里也,太阴就是指位居于阳明之内的阴土,类同于地球表面属于阳明,而内里的则属于阴土,属于太阴的范围.
1·生理功能
太阴病具备了四个条件,一是把络脉以外的吸收进入到络脉内;二是作用于人体的全身各处;三是运化吸收胃肠道内的水谷精微;四是运化吸收肌肉组织肢体关节之间的痰饮水湿之邪。
在伤寒论书中,张仲景关于论述的太阴病不是很多,由于古人论述阳明与太阴的关系时,只是说道脾与胃以膜相连,也就是说,脾与胃同时主管者胃肠道,只不过各自的作用不一样,功能不一样。
在阳明病篇,张仲景在提纲中简要的说明了,阳明病是胃家实,说明了整个胃肠道均属于胃家,而阳明病则是详细的记载了胃家疾病的各个不同的方证,而太阴病则是简要的指出了太阴的主要作用机理。
我们知道,伤寒论注重的是人体的以经脉与络脉为主的网络结构,各个疾病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阳明病大多与经脉有关,而太阴的主要发病机理是与络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还要明白络脉的组成结构,脾在络脉上是如何发挥正常的作用,只有明白了其中的关系,才能明白真正的太阴病的发生与发展。
腠理是一个单一的通达内外的一条通道,络脉是由无数个腠理组成的圆形的通道,在这通道之中,脾的运化主要是通过络脉上的腠理通道中,把经脉与络脉之外的有形的水谷精微以及痰饮水湿,吸收进入到络脉内,完成了脾的运化作用。这个由外进入到络脉之内的过程,就是脾的气化过程。
这里提到了脾的运化,脾的运化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运,一是化,运者,运行运动,使得胃肠道能够正常的运动,化者,变化转化,是指把络脉之外的物质转化为有用的物质,进入到络脉内,因此明白太阴病,就要明白这两种不同的作用机理。
2·脏腑关系
在人体的脏腑之间,各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起到制约作用,还能起到促进作用,这就是人体内的相生相克。太阴病之中,为什么要说脏腑关系,主要是要明白张仲景条文之间与用药之间的联系,才能够明白。
2.1太阴与阳明的关系
阳明病主胃家,这里的胃家是指从食道到肛门的整个胃肠道,但是,太阴脾的运化也包括整个胃肠道,只是各自的功能不一样.在胃肠道的定位上,阳明病主管胃与大肠,而太阴病主管就是脾与小肠,张仲景没有提到小肠,而是以一个脾字代替了小肠的功能。主要是取决于脾的功能。
在胃肠道内行支中,分为了五个分支,其中一个就是小肠分支,小肠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与吸收水谷精微,经脉内的津液偏于透散于小肠之内,阳气主要是透散于胃内与大肠之内,阳气一个主于温化腐熟,一个主于温化水津。小肠是主于运化吸收水谷精微,是人体中液的来源地。所以脾所主的小肠具备了两个作用,一是运动食物下行,一是吸收水谷精微。但是这里要明白一个道理,对于脾的运化,不单纯的是在小肠,就是整个胃肠道具备吸收的,只不过各有偏重。
阳明与太阴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阳明主要是以实证为主,太阴主要是以虚症为主,阳明的发病机理多与经脉有关,而太阴主要是与络脉有关,阳明主要是受盛腐熟,太阴则是运化吸收。
2.2肝脾肾之间的关系
三阴病之中,肝脾肾三脏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各自发挥着各自的功能,相互制约,相互利用,明白了三阴之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张仲景正常的条文的内含。
肝主络脉,主疏泄,主藏血,脾的作用体现在络脉的管道上,能够运化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使得吸收进入到络脉内的水谷精微,经过肝的疏运,到达心肺之中,进行气化。所以肝和脾之间,就是脾加工,肝运输。肝的疏运增强了,脾的运化就加强了,肝的输运不及了,脾就会运化减弱。肝的疏运不及,络脉就会扩张,进而就会克犯脾胃出现时腹自痛,脾不运化水谷,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就会导致胃气上逆,脾不运化则水谷精微不能吸收而自利,腹满。明白了这个道理,也就明白了肝与脾的关系,也就明白了木克土的道理。
肾主封藏,肾与脾的关系,主要是取决于肾气的封藏固涩作用,肾气的封藏固涩,不仅能够固涩脉内的气血津液溢出脉外,主要的是能够促进脾的运化,肾气的封藏作用充盛,则脾的运化作用正常。其次肾阳的温煦作用,还能起到温化脾土的作用,更加有利于脾的运化。因为肾阳运行于络脉内,脾运作用于络脉的脉道上,肾阳的温煦使得脾运正常,所以,脾与肾的关系,主要是这两点。也就是说,脾要发挥运化吸收的作用,必须要靠肾气的封藏固涩作用以及肾阳的温煦作用,才能完成。
说到这里,我还要说一个重要的作用机理,就是经脉与络脉内的不一样的作用机制。
经脉营卫与络脉肝脾肾的不同机理
前面说过,经脉的运行是靠卫气行经脉开腠理,营气在脉内封藏固涩者,使得脉内的物质不致过多的溢出脉外。经脉内的气血津液需要卫气行经脉开腠理才能完成温养的作用,这样,与经脉有关的营与卫,完成了经脉的各种作用。
但是,络脉不同,络脉的运动之气是肝气,肝气的升发输运不是往外透散,而是往上运行,肝气只是收缩络脉。肾气作用于络脉之内封藏固涩,那么,络脉如何把脉外的水谷精微以及痰饮水湿吸收进入到络脉内,这就需要脾的作用,
所以,经脉上只有营卫两个物质发挥作用,而络脉具有三个物质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3·临床表现
在太阴病篇,张仲景在总纲中提出了太阴病的作用表现,在条文中也加入了,从而得出太阴病的大致表现。
1)·运:运是指运动,太阴病的运动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胃肠道运动,脾不运化,胃肠道不能正常的运动,导致食物停滞于内,引起腹满而吐,食不下,不欲食。有的患者脾虚不运化,还表现在肠道的停滞运动,出现大便秘结。
二是血脉的运动,脾的运化能够使得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在这进入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收缩血脉的作用,如果脾失运化,收缩减弱,导致络脉扩张引起了时腹自痛,手足自温。时腹自痛是由于腑气下行,与脾运吸收,两者之间的交替运行,就是胃肠道运动,所以会出现时腹自痛,由于三阴的发病机理与阳虚阴寒有关,而脾主要是运化,与肾之阴阳的寒温没有关系,所以张仲景这里说出手足自温就是为了区分这里的腹痛是脾的问题还是肝的问题。
三是肌肉的运动,脾在运化肌体的痰饮水湿之时,能够把分肉之间的痰饮水湿吸收进入络脉内,在这吸收的过程中,能够使得络脉收缩,络脉的收缩,能够使得分肉也能够收缩运动,这就是脾主肌肉四肢运动的机理。当然,肌肉四肢的运动还与脾胃的中焦升降运动有关,脾不升,胃不降,中焦气机停滞,容易出现肌肉四肢的停止运动。所以《扁鹊仓公列传》中虢太子尸厥中,指出了“阴上而阳内行,下内鼓而不起”这里的不起就是不能运动的道理。由于脾与胃,经脉与络脉内的阴阳气,都充斥于胃肠道内,使得胃肠道处于停止状态,脾不升,胃不降,气机停滞而腹胀如鼓,以此而出现肌肉四肢不能运动的表现。
2)·化:化是转化,张仲景指出的转化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转化水谷精微,胃肠道内的水谷,经过心阳肺卫的运行透散,使得胃肠道内的水谷进行腐熟,使得容易吸收,而脾的运化作用,则是把水谷精微从溪谷之处转化吸收,进入到络脉内,完成了气化过程。如果脾运失常,不能正常的转化吸收,就出现了大便自利,甚至自利益甚。
一是转化痰饮水湿,除了胃肠道以外的肌肉组织,肢体骨节内的经脉与络脉之外的代谢产物,称之为痰饮水湿,这些痰饮水湿之邪需要进入到络脉内才能排出体外。因此,凡是脾虚失运引起的,小便不利,肢体肿胀,浮肿腹肿,带下不止,关节肿胀等,均是脾虚不能正常的转化。
4·其他问题
太阴病主要是关系到人体的运化,有一些还需要明白。
大便的问题
正常思维,脾虚失运证会出现自利,腹满而吐,食不下。但是有的脾虚导致胃肠道不能正常的运动,导致水谷停聚于肠内,久而久之出现了大便秘结,这里的大便秘结只能是初头硬,后面溏,这在阳明病篇曾有提示,注意鉴别。治疗上通过健脾主运化,使得脾运增强,肠道运行,达到“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暴烦下利者,说明了太阴病也会出现腹满不大便的情况,是因为脾虚不运,使得肠道不运动,腐秽之物存储于肠内,引起腹满,不大便。经过七八天以后,突然出现心烦下利,一日十余次,但是必定会自止,什么道理?是由于脾气运化得以充实,能够运动肠道,使得储存于肠内的腐秽之物得以排除,所以,张仲景用“脾家实”来说明这个道理。用什么方剂来达到运动的目的,就是黄芪建中汤。
发黄的问题
张仲景指出“太阴当系发黄”,为什么,因为脾虚以后,水湿不能正常的运化,导致湿邪阻碍于胃肠道表面,阻碍了黄液的排泄,逆流于血分而发黄。太阴病能否引起发黄,主要是辨别有没有小便不利,如果小便自利,说明了只有脾虚,还没有湿邪,不会出现发黄,只有表现小便不利的,才会出现太阴病的发黄。但是张仲景还指出了另外一种发黄,就是男子黄,小便自利者,当于虚劳小建中汤。这说明了发黄的辨证在于小便是否通利。至于脾的发黄没有湿邪的,是脾不运化,吸收不好,胃肠道不能正常的运动,经脉的卫气运行无力,脾主的黄液不能正常的透散于胃肠道,充斥于经脉内,也能引起发黄,这就是张仲景指出的小建中汤治疗发黄的病机。
胃气的问题
对于胃气,我们只知道是脾胃的胃气,但是,伤寒论书中的说的胃气,其实就是指肾气,肾气的封藏固涩作用,表现在不仅是纳气的呼吸,还有纳谷的胃气,也就是说,肾的纳气作用也是在肾气的封藏作用下完成的,所以我们理解张仲景的胃气时,不能只是考虑到胃,要从全局考虑。为什么这样说?张仲景给予了明示。太阴病的运化与脾有关,但是张仲景却用胃气弱来说明。进一步讲,就是说胃肠道内的能够下行的气,是肾气封藏的结果,其实胃气的问题,就包括了胃气的下行与脾的吸收,两个共同的作用,张仲景统称为胃气,是肾气封藏固涩的作用。只不过胃气下纳是命门内的肾气作用,而脾的运化是脉内的肾气封藏作用.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这里的胃气弱应该考虑自便利是脾运化减弱的问题,不是胃气的问题,说明了张仲景的胃气思想还是借助了自然界中,地球的吸引力,明明是肾气的封藏固涩作用,但是表现在胃上,地球的表面属于胃,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因而称之为胃气。张仲景凡是使用人参,都是针对肾气而言。大黄降胃气通腑气,濡养损耗胃气所以去之。芍药酸收,如果肾气虚弱,脾虚失运,不补气只疏肝,胃气更虚,因为肾主封藏,肝主疏泄,所以也要减去。或者要问了,小建中汤是不是脾虚?不是脾虚,而是脾不运化,也就是脾的功能是正常的,只不过肝的疏运不行,不能把脾运化的水谷精微升发输运,导致的脾不运动,这和脾约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建中汤使用芍药疏肝,麻仁丸也用芍药,道理是一样的。
口渴的问题
张仲景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为什么太阴虽有自利,也没有口渴?我们知道,脾运化水谷精微,以养后天。但是,脾虚了,不能运化,津液应该减少进入,况且自利也会损伤津液,为什么反而会不渴。主要原因是脾虽虚,但是肾的阴阳还是正常的,还能温化津液,上承于口,不会出现口渴。但是到了少阴病,肾阴不足会出现口渴,肾阳不足,不能温化也会出现,这就是太阴病与少阴病的区别。这里的太阴病的脏有寒也是虚寒,需要温养。
小便不利的问题
太阴病主脾的运化,对于小便不利来说,是水液的生成与排出的过程,脾运化水液减少了,就会出现小便不利,一则因为张仲景这样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从中暗示了太阴病引起的小便不利,小便不利说明了脾不运化水湿,湿阻经脉,导致经脉内的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充斥于经脉内,透散于肌表,形成了发黄的发病机理。说明了脾虚与小便不利之间的关系。
手足自温的问题
张仲景指出的手足自温者,是针对三阴之病而言,少阴病与厥阴病都与手足厥逆有关,不是阳虚就是阳瘀,反而太阴病主要是与运化有关,与阴阳没有关系,所以张仲景指出手足自温者,就在于区分三阴之间的关系,分辨出三阴与手足之间的关系。太阴病的手足自温者,同时兼有下利才有鉴别意义。少阴病的下利同时兼有四肢厥冷为主。这里提到了手足自温者,还要与阳明病与少阳病相鉴别,少阳病的手足温,阳明病的手足汗出,均要注意鉴别。
5·治疗原则
对于太阴病的治疗,张仲景没有专门的条文,但是,从条文中可以看出来,我们不妨简单的说一下。
首先,本病的治疗与脾运有关,治疗上体现了两个方面,一是与阴有关,需要温补,一是与运有关,需要建运。温补者,既要温,还要补。建运者,疏通经脉与络脉。这在后面的论治之中体现了这两个法则。
其次,是治疗的先后关系。张仲景指出了,如果太阳病与太阴病同时得病,在治疗上要首先治疗内里的疾病,以后再治疗表证。因为先治疗表证,就更容易伤及正气。所以张仲景说“先温其里,乃攻其表”。
再其次,患者出现了肌表的外感表证,不发汗,反而数次的使用泻下法,导致损伤脾的运化,出现了表未解而脾虚者,可以使用表里同治的原则。
以上是张仲景针对太阴病采取的治疗措施,但是在治疗上,太阴病是不能使用下法的,就是具有腹满的表现,也要采取健脾运化的治疗,不能用泻下法,如果使用泻下法,会导致络脉不能疏运,络脉扩张,脾不运化,营气充斥于络脉内不能疏运,出现胸下结硬。由于损伤肾阳,肝不输运了,治疗可以用真武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