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的确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尤其是学中医的人很有必要读一读。下面我试着翻译了一个小段与大家分享,翻译不当之处还望方家指正。原文附在下面。如大家感兴趣,我还将陆续翻译几个小段分享与大家。
【译文】所谓的快乐,难道必须是吃好的、住好的、玩好的?我则认为真正的快乐是人的精神追求得到了满足,一旦精神追求得到满足,就不会因为奢华而兴高采烈,也不会因为清贫而失落颓丧。就像大雁南飞北归,这是生灵在追随大自然的召唤,人也是一样,当心灵与神明相通,也便可以与阴俱闭,与阳俱开,与天地相和谐。这就叫自得。就如同孔门十贤的子夏,得道之前,因为激烈的思想斗争而消瘦疲惫,得道后就变得心安体胖了。
自得之人自己不会被金钱财物所役使,也不会让炽烈的欲望扰乱自己内心的平和之气。如此,即使是欢乐也不欣喜若狂,即使是悲痛也不忧郁不堪。任周围的世界一片喧嚣与嘈杂,我独坦坦荡荡与道同出。
因此,精神世界有了依托,就是遁迹于原始森林,隐居于深山洞穴,生活再怎么简朴,也心安和快乐。精神没有了依托,就是把天下都给了你,也不足以怡心。所以说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乐矣。
住着豪华别墅,乘着名牌豪车,拥着绝色美女,吃着山珍海味,夜以继日沉湎于灯红酒绿,这样的快乐是多么轰轰烈烈,可是时间久了,等有一天,宴罢乐停,而忽然心有所丧,怅然若有所失,这又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外表快乐而内心却不快乐。因此,乐曲响起豪宴进行的时候是快乐的,但等乐终宴罢之时,则又转喜为悲。自己想弄明白这是为什么,却又弄不明白,身心饱受折磨,而渐渐迷失了自我。
因此说没有精神追求,灵魂找不到归宿,外表的快乐只不过是一种装饰罢了,这终究进入不了内心,也难以愉悦灵魂,就像瞬间的暴雨一般,洒湿的仅仅是地面,骄阳一现雨水立马蒸发殆尽。而精神的愉悦和灵魂的快乐则如深泉般从心田涌出而永无竭尽。
【原文】所谓乐者,岂必处京台、章华,游云梦、沙丘,耳听《九韶》、《六莹》,口味煎熬芬芳。驰骋夷道,钧射爽之谓乐乎?吾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也。夫得其得者,不以奢为荣,不以廉为悲,与阴俱闭,与阳俱开。故子夏心战而瞿, 得道而肥。
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是故其为欢不忻忻,其为悲不惙惙。万方百变,消摇而无所定,吾独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木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无以自得也,虽以天下为家,万民为臣妾,不足以养生也。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夫建钟鼓,列管弦,席旃茵,傅旄象,耳听朝歌北鄙靡靡之乐,齐靡曼之色,陈酒行觞,夜以继日,强弩弋高鸟,走犬逐狡兔,此其为乐也。炎炎赫赫,怵然若有所诱慕,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是何则?不以内乐外,而以外乐内。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精神乱营,不得须臾平。察其所以,不得其形,而日以伤生,失其得者也。
是故内不得于中,禀授于外而以自饰也。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不留于心志,不滞于五藏。故从外入者,无主于中不止;从中出者,无应于外不行。
(选自《淮南子·原道训》片段 题目为译者所加)
【译文】所谓的快乐,难道必须是吃好的、住好的、玩好的?我则认为真正的快乐是人的精神追求得到了满足,一旦精神追求得到满足,就不会因为奢华而兴高采烈,也不会因为清贫而失落颓丧。就像大雁南飞北归,这是生灵在追随大自然的召唤,人也是一样,当心灵与神明相通,也便可以与阴俱闭,与阳俱开,与天地相和谐。这就叫自得。就如同孔门十贤的子夏,得道之前,因为激烈的思想斗争而消瘦疲惫,得道后就变得心安体胖了。
自得之人自己不会被金钱财物所役使,也不会让炽烈的欲望扰乱自己内心的平和之气。如此,即使是欢乐也不欣喜若狂,即使是悲痛也不忧郁不堪。任周围的世界一片喧嚣与嘈杂,我独坦坦荡荡与道同出。
因此,精神世界有了依托,就是遁迹于原始森林,隐居于深山洞穴,生活再怎么简朴,也心安和快乐。精神没有了依托,就是把天下都给了你,也不足以怡心。所以说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乐矣。
住着豪华别墅,乘着名牌豪车,拥着绝色美女,吃着山珍海味,夜以继日沉湎于灯红酒绿,这样的快乐是多么轰轰烈烈,可是时间久了,等有一天,宴罢乐停,而忽然心有所丧,怅然若有所失,这又是为什么?这是因为外表快乐而内心却不快乐。因此,乐曲响起豪宴进行的时候是快乐的,但等乐终宴罢之时,则又转喜为悲。自己想弄明白这是为什么,却又弄不明白,身心饱受折磨,而渐渐迷失了自我。
因此说没有精神追求,灵魂找不到归宿,外表的快乐只不过是一种装饰罢了,这终究进入不了内心,也难以愉悦灵魂,就像瞬间的暴雨一般,洒湿的仅仅是地面,骄阳一现雨水立马蒸发殆尽。而精神的愉悦和灵魂的快乐则如深泉般从心田涌出而永无竭尽。
【原文】所谓乐者,岂必处京台、章华,游云梦、沙丘,耳听《九韶》、《六莹》,口味煎熬芬芳。驰骋夷道,钧射爽之谓乐乎?吾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也。夫得其得者,不以奢为荣,不以廉为悲,与阴俱闭,与阳俱开。故子夏心战而瞿, 得道而肥。
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是故其为欢不忻忻,其为悲不惙惙。万方百变,消摇而无所定,吾独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木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无以自得也,虽以天下为家,万民为臣妾,不足以养生也。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
夫建钟鼓,列管弦,席旃茵,傅旄象,耳听朝歌北鄙靡靡之乐,齐靡曼之色,陈酒行觞,夜以继日,强弩弋高鸟,走犬逐狡兔,此其为乐也。炎炎赫赫,怵然若有所诱慕,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是何则?不以内乐外,而以外乐内。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精神乱营,不得须臾平。察其所以,不得其形,而日以伤生,失其得者也。
是故内不得于中,禀授于外而以自饰也。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不留于心志,不滞于五藏。故从外入者,无主于中不止;从中出者,无应于外不行。
(选自《淮南子·原道训》片段 题目为译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