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8/10/20
- 帖子
- 1260
- 获得点赞
- 200
- 声望
- 63
- 年龄
- 50
阳明病篇
阳明主管整个胃肠道,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器官,阳明病则是涉及到这一器官的一大类疾病,在伤寒论一书中,重点的是对太阳病与阳明病的辨证论治,在张仲景的内在心法中,太阳病与阳明病是与外界相通的两种系统,在三阳病的论述中,突出的,重点的指出了阳明病的诸多复杂的病理机制。也突出了形成阳明病的诸多的发病机制。创立了诸多的治疗阳明病的方剂,因此,有必要详细的论述阳明病的条文,深入理解张仲景的与众不同的辩证思维。
1·阳明病的生理特点
理解阳明病篇的内容,首先要明白以下几点内容,这对于理解阳明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太阳病篇重视的是对营卫的认识,是人体的核心部分,与其相互分表里的,就是阳明病的内里,这是张仲景锁定的严格的定位关系。但是,张仲景重视的营卫,也是在阳明病中的分析重点,也是结合营卫的不同作用机理,再结合各种外邪的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各种形式的疾病,这对于理解阳明病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明白其中的关系,才能深入到阳明病篇的辩证思维当中。
1·1阳明的自然规律
阳明在内经中就提到了很多,但是,在总体的认识上内经提到了“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阳明脉解》)”,张仲景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指出“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首先提出了阳明居中,在人体的正中央,在五行中居中,中者,中焦也。
其次结合了内经的思想,主土,说明阳明的属性在自然界中属于土的范围,这里的土分为阳土阴土,阳土胃主,阴土脾主。
第三,张仲景还指出了阳明病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宏观上是指自然界中的土地,什么东西掉到土地上,为最终归属,不再去向他方。疾病上是指疾病到了阳明的范围,就是到了最后,不会在转经到其他地方。这里的传就是指传经,因为疾病的传经不外乎两传,一是传如少阳,一是传入阳明,不会再传入其它地方了,所以张仲景这里用无所复传说明了疾病的传经的重要性。
1·2·阳明的定位
张仲景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这里指出了阳明的定位是在胃,这里的胃不是单纯的指胃,而是指整个胃肠道,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所以,张仲景在这里用了一个“家”字,说明了阳明的确切定位。当然,张仲景还把妇人的子宫也定位到阳明的范围之内。这样,张仲景的胃家就包括胃,胆,小肠,大肠,胞宫五种
说到这里,还要明白一个问题,太阴的范围也是整个胃肠道,但是与阳明的定位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功能的不同。内经中已经提到了。
《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可以看出,张仲景是在认识了古人的思路后,进一步发挥了太阴与阳明的定位与功能。所以说前面提到了阴土阳土的说法。还有一点需要明白的是脾与胃以膜相连,这里怎么理解?太阴与阳明均主胃肠道,但是结合张仲景的腠理学说,阳明在胃肠道的腠理是对外开放的,也就是说只出不进,而太阴的腠理是对内开放的,只进不出,主要是取决于经脉与络脉的不同。经脉的腠理在胃肠道是对外温养,而络脉的腠理在胃肠道是对内吸收,一个出一个进,各自的作用不一样。其次,结合张仲景的功能学说,阳明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储存食物,让胃肠道有一定的储备食物的作用,二是让胃肠道有腐熟食物的作用,阳明的腐熟作用是经脉内津液与阳气作用于胃肠道的作用表现,津液能够润养胃肠道,阳气能够腐熟食物,并且能够温中散寒。而太阴的功能上有两点,一是运动胃肠道,能够让胃肠道有规律的蠕动,有助于食物的下行(但是胃气的下降是属于肾气的范围),二是吸收胃肠道内的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所以内经中说道“脾能为胃行其津液”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太阴与阳明共同作用于胃肠道,不一样的只有作用机理的不同。
1·3·阳明的定性
对于阳明的定性,张仲景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是“胃家实也”,这里的实,就是指实证,也就是说阳明的疾病表现多是实证,虚证很少。
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为什么叫阳明?内经中提到了《至真要大论》指出“两阳合明”,这里的两阳是指什么?很多书籍中也没有说明,古人说的太精简了。我们结合张仲景的经脉与络脉可以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前面我们提到了经脉与络脉,而且经脉与络脉内的阳气也是不一样的。两阳是指经脉内的心阳与络脉内的肾阳,合是指两种阳气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于胃肠道,使得胃肠道内的阳气是最旺盛的地方,明者,日月为明,日者阳,月者阴,在这里的意思是经脉属于阳,络脉属于阴,所以一阴一阳为明。
阳明的阳气旺盛,前面提到了是经脉与络脉共同作用于胃肠道的作用表现。经脉内的心阳透散于胃肠道内,络脉内的肾阳温煦于胃肠道,使得阳明部位是阳气最多的地方。但是要明白一个道理,这里是阳气最多的地方,但是不是阳气最盛的地方,阳气最盛的地方是心包内。这一点要区分开。
阳明还是多气多血的地方。《血气形志伦》指出“阳明常多气多血”,这是为什么?全身这与前面的阳明是阳气最多的地方是一个道理,由于胃肠道内运行着经脉与络脉,还有一点就是胃肠道属于中焦的部位,是水谷精微进入人体的地方,不仅阳多气多,而且也是血行最多的地方,这也就是张仲景为什么在阳明病篇提到了蓄血的原因,阳明病的血分论治是一大特色。
1·4·阳明病的形成
通过对张仲景条文的分析来看,张仲景提出了形成阳明病的三大原因。通过这些原因,形成了阳明病,由于张仲景用字的严谨性,所以,对一些地方我们要弄明白,才能知道张仲景的内在思维。
阳明病的形成,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太阳病误治后,转属到阳明形成。但是误治上主要是损伤的人体的津液,通过发汗,泻下,利小便三种方法使得津液亏虚,阳明失润,胃中干燥,引起阳明病,表现为不更衣,内实,大便难等表现。这是形成阳明腑实的主要机理。
(1)转经入里
转经入里是指疾病通过经脉的转归运行,使得疾病由此及彼,发生病位的改变。但是,说到转经,张仲景也有两层意思,我们结合条文来分析一下。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
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在转经的问题上,张仲景用了传与转两个字,两个字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知道是张仲景故意这样写的,还是后人传写错误,在此,还是按照字义来分析。转者,转变位置,发病缓慢;传者,逆行上达,发病急剧。
传者遽也,就是传授,转递,就是由此处传递到彼处。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了三条文,是指传经,外行支在感受寒邪之后,内郁之津液与阳气能够正常的透散,既能表解而愈,如何知道?脉静就是表愈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得以透散,阳气不化热则脉静。如果经脉的外行支郁而化热,外不能透散,则会逆行于內行支的阳明之中,则为传经入里,阳气化热则脉数急,心阳之血逆行心包则躁烦,阳明充斥则欲吐,这就是传经入里的病机表现。所以传经的主要表现就是这三点,欲吐,躁烦,脉数急。
前面已经提到,张仲景指出的传经途径有两处,分别是经脉的內行支阳明,以及络脉的少阳,所以张仲景指出“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转者,运也,就是指改变位置的方向,本来是此处疾病,却突然出现了其他地方的表现,疾病的表现已经改变,所以张仲景用“转属”来形容之。通过六条文的说明来看,可以看出张仲景的认识思路是太阳病,经过治疗不得法或者误治后,表证愈或者未愈的情况下,出现了经脉内的外行支的阳热之气充斥于內行支的阳明之内,出现了阳明的表现,张仲景称之为转属或者转系。张仲景指出的转属阳明的四个表现,我们有必要记住这四点:
本来恶寒的表证反而不恶寒反恶热
本来无汗的表证反而濈然汗出
本来是口不渴反而口大渴
本来是大便正常反而大便秘结
通过分析张仲景的传经,可以看出张仲景的辩证思路,通过“欲吐,躁烦,脉数急”来判断是不是已经传经,这里的传经就是指经脉内的阳气有没有化热逆行,这在临床上看到病人的表现时,要注意的一点。而经脉内的阳热之气有没有进入到阳明内,就要看张仲景指出的转属的四点了,具备了这四点就说明已经由太阳病转属到阳明了,此时治疗应该按照阳明病的思路与方法来治疗了。
(2)直中风寒
在伤寒论的条文中,张仲景还提到了直中的问题,直中就是风寒之邪不经过皮表的传经,而是直接从口鼻进入到胃肠道中,引起的直中风寒。所以,张仲景提出了阳明中风,阳明伤寒的条文,在此我们简单的说一下,后面详细论述。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阳明病的直中风寒是表现在阳明的胃脘部感受了风邪与寒邪,张仲景也称之为中风伤寒,但是与表证的中风伤寒的表现是不一样。但是机理是一样的,治疗方法也是一样的,均是采用了太阳病的麻黄汤与桂枝汤来治疗。
在表现上,张仲景对于中风伤寒首先辨别的是能食不能食,其次是脉象的不同,脉浮紧或者脉浮,脉迟,再其次是辨别有无汗出的不同。
能食不能食提示了胃阳的透散情况。中风的阳透而能食,伤寒者阳郁而不能食,其实和表证的机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分析起来表现不一样。
脉象的不同提示了感邪的性质的不同。寒邪的脉象是脉浮紧,和表证是一样的,而中风则是脉浮或者脉迟,提示了卫气与津液的不同。汗出以后,血行粘稠而减慢,卫气运行无力而脉迟。
汗出的不同,中风的表现为汗出多,或者盗汗出,而伤寒则是无汗出,反而小便不利,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出现潮热发作有时。这和太阳病的机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这里的潮热是内行支内的阳热之气逆传外达引起的,和肌表的伤寒略有不同。
在上面的条文中,张仲景提到了一个症状就是脉浮紧,是伤寒的脉象,但是为什么表现为“必潮热发作有时”,这里的潮热发作有时是什么机理?本来是想在辨证论治的时候讲,在此说明吧。阳明伤寒直中,经脉的內行支收到寒邪,经脉郁束,腠理闭塞,导致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不能内透,反而逆行于经脉的外行支,使得肌表的经脉充斥,由于肌表的腠理没有感受寒邪,所以内郁的阳热之气向外透散,出现了潮热,阳热之气透散一阵,则再次郁而透散,所以形成了潮热发作有时。但是,这里的阳热之气透散,可能无汗出,也可能有汗出,张仲景没有提到,说明了在此处张仲景重视的是潮热的问题,不是汗出的问题,但是张仲景在其他条文中提到了“手足濈然汗出”可以看出阳明伤寒,身无汗,手足可能汗出。结合起来,可以表现为潮热发作有时,手足濈然汗出。
对于阳明的寒邪,张仲景还提到了实寒与虚寒的不同,也有不同的条文论述,后面再详细论述。
(3)它脏引发
对于阳明而言,张仲景还提到了一种形成方式,就是它脏引起的阳明病。为什么这么说,张仲景在临床上看到一些疾病不是外感引起的,也不是内伤引起的,而是由于其他脏腑的功能失调引起的。所以,张仲景提出了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的三种形式。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张仲景这样说了,很多医家都不明白。例如:太阳阳明和脾约有什么牵扯,就这一点,难倒很多的学者。我们看看张仲景的说法。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在这一条文中有两个难点,一是太阳阳明与脾约的关系,二是少阳阳明的成因。这里的很多的书中只是简单的提示一下,没有说明白。我查阅很多资料,也没有查出一个确切的定论,后来在理解脾约的基础上,得出了形成阳明病的原因,是由于太阳与少阳的气机失调,引起的阳明病,所以明白了张仲景的言语之意。
太阳阳明是由于肺气的肃降作用,不能很好的推动经脉內行支的运行,减少了阳明胃肠道的分泌与运动作用,使得胃肠道出于停滞状态,导致脾的运化作用处于约束状态,胃肠道不能正常的运动引起的阳明病。本来,胃肠道的运行需要借助三种气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一是肺卫之气的肃降,一是肝气的升发作用,三是肾气的封藏作用。这三种气相互相成,共同维持者胃肠道的正常蠕动。所以张仲景指出了太阳阳明的脾约病机。
或者有的学者要问,少阳能够引起阳明病,你怎么没有说少阳的升发作用?其实,脾的运动就是肝气的升发作用,这里为什么提到了太阳阳明,是因为太阳的卫气肃降,能够运行经脉的內行支,使得胃肠道能够正常的收缩下行蠕动,卫气开腠理作用能够扩张经脉,经脉扩张引起胃肠道收缩。而肝气的升发能够收缩络脉,促进了脾的运化,以此能够扩张胃肠道,这里很微妙,仔细想想。而肾气的封藏作用是让胃肠道的气得以下行,下纳于肾,封藏于胃肠道中,不致流出胃肠道。所以脾约丸中张仲景使用了两味药,就是针对太阳与少阳来论治的,就是杏仁与芍药。至于机理,后面细讲。
少阳阳明是由于少阳升发不利,导致脾运减弱,阳明的胃肠道处于停滞状态,出现腹胀满,其次,由于少阳升发不利,络脉输运不及,致使卫气运行减弱,心阳之血停滞于经脉内,出现潮热,或者寒热往来。津液充斥于经脉内则出现咳喘,如果辨证错误,使用汗法来退热,使用利尿法来祛除水饮,导致出现津液亏虚,阳明失润而出现燥热之象,出现心烦,腹胀,大便难的阳明病表现。通过对张仲景的两条小柴胡汤治疗阳明病的条文来看,均提到了胸胁或胁下满,大便的情况,可以看出,由少阳引起的阳明病,主要是涉及到津液失调的表现,所以张仲景在本条文中指出少阳阳明是经过发汗利小便以后,引发的阳明病。这和太阳阳明的形成是不一样的,但是,一样的是均是它脏引起的阳明病,不是传经转属,不是直中,所以在此单独的指出。
1·5·阳明的分类
阳明的分类,可以说非常丰富,比太阳病还要多。现做一简述,后面再详细分析。
阳明病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胃病类,肠病类以及血室类,胃病类分为表证,气分证,血分证三种;肠病类分为结胸病,腑实证,黄疸病,肠痈病以及痢疾等。血室类也属于阳明病,但是张仲景在少阳病篇再次论述,所以对于血室的论治,放在少阳病篇中。其中还包括了阳明胃家实的小肠疾病,小肠在位置上属于阳明,但是在属性上属于太阴。伤寒论书中也涉及到了太阴的问题,只不过是和阳明混合出现的,就是痞证,我还是把它放在了阳明胃病类,不再单独的分类。原因是在经脉的主干分支上,内行支分为了五个分支,分别是胃支,胆支,小肠支,大肠支,以及胞宫支。这是一个经脉分为了五个分支,其中胆支混合在肠病类中.
1·6·阳明病的表现
形成阳明病的原因有三种,但是,阳明病的表现却很奇怪,张仲景不仅指出了阳明病的外证,内证,但是形成的内证容易理解,主要是阳明病的外证是如何出现的,在这里有必要分析一下。
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濈然微汗出
内证----口大渴,大便难,
脉证----脉大
看到这里,我们不仅要想,阳明病主要是胃肠道的热症,为什么会出现肌表的两大表现,前面我们提到过,经脉的內行支主要是针对胃肠道的,外行支主要是针对肌表的,两个经脉行支是相互联系的,相互通畅的,外邪入里是从外行支逆行后进入內行支,引起的阳明病,但是,阳明出现热症,不论是气分实热还是腑实热证,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不能正常的往胃肠道透散,反而逆行到外行支,使得阳热之气从外行支得以透散,引起了所谓的阳明病外证。
张仲景曾经说过“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这里张仲景用热越来说明阳明病发热汗出机理,说明了阳明内里的阳热之气通过肌表来透散,用这一个“越”字是多么的形象。还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明了外行支的腠理开通,阳气得以外泄,阳气外泄则不发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腠理闭塞,小便不利了,热不得越,就会出现发黄。从而可以看出通过经脉与络脉来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发热---阳热之气从经脉的外行支透散,腠理开放,阳气得泄而发热,但是这里的发热是内迫性的,不是内郁性的,所以不恶寒反而恶热,感受热性更增加了发热的透散,所以张仲景这里重点的指出了发热的特点是不恶寒反恶热。
汗出---阳明内里实热,不仅仅是耗伤津液,也会出现迫津外出,使得经脉内的津液从外行支得以透散,出现汗出,但是,这里的汗出,不是不停地汗出,而是潮热式的汗出。潮热是患者感觉身体发热就会汗出,等会儿再次出现,如同潮水一样,时起时落。这是阳明内的实热从经脉的外行支透散以后,阳气得以外邪,减轻了胃肠道内的实热,所以会出现反复的潮热。但是,这里的汗出,只是在发作潮热时,身体濈然的微微出汗,不是大汗,因为阳明实热已经伤津耗液,不会再出现大汗出。濈然是突然的意思。
在这里再分析一下阳明腑实证引起谵语的问题
谵语----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经脉起始于心包,靠宗气搏转,出属经脉,靠卫气运行,卫气运行经脉,布散津液,透散阳气,外行于肌表,内行于阳明,上行于心主之神明,下归于肾之阴宅,这三个经脉通道,四个点形成了人体经脉的厥阴主干道。阳明实热证,经脉内的心阳之血从胃肠道逆行于上,外行于肌表,上行于头脑,扰及神明出现谵语,这里的谵语是阳明病的一个代表性的表现,也是病情严重的指证。所以,如果不结合经脉的交接运行途径,不会很好的明白阳明谵语的发生机理。
1·7·阳明病的特点
阳明病在临床上很常见,但是,阳明病的发病有以下几个特点:
7·1传变迅速
阳明病所谓的传变迅速是指感邪发病后,一天或者两天就会转变,没有经过或者在治疗过程,就会突发转变,引发其他的病证。张仲景在阳明病篇提到了两条文关于传变的。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这两条文张仲景的论述的意思主要是说明恶寒的转变,发病一日,不发热而恶寒,如果在一天之内,恶寒消失,出现了汗出而恶热,说明了经脉内的阳热之气迅速转变,有在表的无汗出而恶寒传经为阳明病的汗出而恶热,一日之内没有经过药物治疗即传经入里。这是判断阳明病的一个主要的特征性的表现,也就是说明阳明病的传变是迅速的特点。
7·2逆传外达
对于阳明病的表现来看,很多的疾病表现都是在表的表现,这说明什么问题?纵观伤寒论的条文来看,结合病机,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病机理就是---逆传外达。
什么是逆传外达,就是指本来是阳明的病变,却表现在太阳的部位。经脉内的顺行是从心包开始,下行于胃肠道内,通过胃肠道表面来透散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明白了顺行,就容易明白逆行了。逆行是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不能正常的通过胃肠道表面透散,从胃肠道内逆行至心包或者外行支,上行支内,这个过程就是逆行,也叫逆传上达。例如:潮热发作有时,身濈然汗出,或者手足濈然汗出,谵语等。这样的表现都是经过经脉的內行支,逆传上入,一则运行于经脉的外行支而潮热,汗出,一则是逆传上入心脑,扰及神明出现谵语神昏等。因为经脉的运行是从心包开始,遍布全身,只能顺行达外,不能逆行入心,所以张仲景伤寒论中,阳明病篇主要的学术思想就是逆传外达。这是阳明病发病的一个重要的的特点,不得不知。
太阳病的传经入里也是逆传的一个特点,只不过太阳与阳明的互传,就是在经脉的相互连通上出现的。一定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7·3邪多病广
阳明是人体的粮仓,为后天之本,不仅能供给全身营养,还是诸多邪气聚集的地方,在阳明病篇,张仲景提到了七种发病邪气,包括气,血,湿,痰,瘀,寒,热等,其中包括气热,气滞,血热,血瘀,湿热痞,黄,痢,瘀血狂,忘,痰热结胸,燥热便秘,寒呕,中寒等。所以要想深入理解阳明病,必须把所有的致病原因都要知道,才能辨别是非。
7·4祛邪保津
张仲景说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说明了阳明病主要的病机都是实证,并且以热证居多,纵观张仲景的阳明病篇,主要的治疗特点是祛邪气,保津液。不论是气分还是血分之实热,均能耗伤津液,其次是腑实燥结,更是耗伤津液,因此,张仲景在阳明病形成的条文中主要的提出了形成阳明病的原因就是亡津液,所以在治疗阳明病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张仲景的治疗特点,针对不同的邪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使得最低限度的保存津液。
阳明主管整个胃肠道,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内部器官,阳明病则是涉及到这一器官的一大类疾病,在伤寒论一书中,重点的是对太阳病与阳明病的辨证论治,在张仲景的内在心法中,太阳病与阳明病是与外界相通的两种系统,在三阳病的论述中,突出的,重点的指出了阳明病的诸多复杂的病理机制。也突出了形成阳明病的诸多的发病机制。创立了诸多的治疗阳明病的方剂,因此,有必要详细的论述阳明病的条文,深入理解张仲景的与众不同的辩证思维。
1·阳明病的生理特点
理解阳明病篇的内容,首先要明白以下几点内容,这对于理解阳明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太阳病篇重视的是对营卫的认识,是人体的核心部分,与其相互分表里的,就是阳明病的内里,这是张仲景锁定的严格的定位关系。但是,张仲景重视的营卫,也是在阳明病中的分析重点,也是结合营卫的不同作用机理,再结合各种外邪的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各种形式的疾病,这对于理解阳明病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明白其中的关系,才能深入到阳明病篇的辩证思维当中。
1·1阳明的自然规律
阳明在内经中就提到了很多,但是,在总体的认识上内经提到了“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阳明脉解》)”,张仲景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指出“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首先提出了阳明居中,在人体的正中央,在五行中居中,中者,中焦也。
其次结合了内经的思想,主土,说明阳明的属性在自然界中属于土的范围,这里的土分为阳土阴土,阳土胃主,阴土脾主。
第三,张仲景还指出了阳明病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宏观上是指自然界中的土地,什么东西掉到土地上,为最终归属,不再去向他方。疾病上是指疾病到了阳明的范围,就是到了最后,不会在转经到其他地方。这里的传就是指传经,因为疾病的传经不外乎两传,一是传如少阳,一是传入阳明,不会再传入其它地方了,所以张仲景这里用无所复传说明了疾病的传经的重要性。
1·2·阳明的定位
张仲景说“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这里指出了阳明的定位是在胃,这里的胃不是单纯的指胃,而是指整个胃肠道,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道。所以,张仲景在这里用了一个“家”字,说明了阳明的确切定位。当然,张仲景还把妇人的子宫也定位到阳明的范围之内。这样,张仲景的胃家就包括胃,胆,小肠,大肠,胞宫五种
说到这里,还要明白一个问题,太阴的范围也是整个胃肠道,但是与阳明的定位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功能的不同。内经中已经提到了。
《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可以看出,张仲景是在认识了古人的思路后,进一步发挥了太阴与阳明的定位与功能。所以说前面提到了阴土阳土的说法。还有一点需要明白的是脾与胃以膜相连,这里怎么理解?太阴与阳明均主胃肠道,但是结合张仲景的腠理学说,阳明在胃肠道的腠理是对外开放的,也就是说只出不进,而太阴的腠理是对内开放的,只进不出,主要是取决于经脉与络脉的不同。经脉的腠理在胃肠道是对外温养,而络脉的腠理在胃肠道是对内吸收,一个出一个进,各自的作用不一样。其次,结合张仲景的功能学说,阳明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储存食物,让胃肠道有一定的储备食物的作用,二是让胃肠道有腐熟食物的作用,阳明的腐熟作用是经脉内津液与阳气作用于胃肠道的作用表现,津液能够润养胃肠道,阳气能够腐熟食物,并且能够温中散寒。而太阴的功能上有两点,一是运动胃肠道,能够让胃肠道有规律的蠕动,有助于食物的下行(但是胃气的下降是属于肾气的范围),二是吸收胃肠道内的水谷精微进入到络脉内。所以内经中说道“脾能为胃行其津液”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太阴与阳明共同作用于胃肠道,不一样的只有作用机理的不同。
1·3·阳明的定性
对于阳明的定性,张仲景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就是“胃家实也”,这里的实,就是指实证,也就是说阳明的疾病表现多是实证,虚证很少。
但是,我们必须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为什么叫阳明?内经中提到了《至真要大论》指出“两阳合明”,这里的两阳是指什么?很多书籍中也没有说明,古人说的太精简了。我们结合张仲景的经脉与络脉可以很好的解释了这个问题。前面我们提到了经脉与络脉,而且经脉与络脉内的阳气也是不一样的。两阳是指经脉内的心阳与络脉内的肾阳,合是指两种阳气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于胃肠道,使得胃肠道内的阳气是最旺盛的地方,明者,日月为明,日者阳,月者阴,在这里的意思是经脉属于阳,络脉属于阴,所以一阴一阳为明。
阳明的阳气旺盛,前面提到了是经脉与络脉共同作用于胃肠道的作用表现。经脉内的心阳透散于胃肠道内,络脉内的肾阳温煦于胃肠道,使得阳明部位是阳气最多的地方。但是要明白一个道理,这里是阳气最多的地方,但是不是阳气最盛的地方,阳气最盛的地方是心包内。这一点要区分开。
阳明还是多气多血的地方。《血气形志伦》指出“阳明常多气多血”,这是为什么?全身这与前面的阳明是阳气最多的地方是一个道理,由于胃肠道内运行着经脉与络脉,还有一点就是胃肠道属于中焦的部位,是水谷精微进入人体的地方,不仅阳多气多,而且也是血行最多的地方,这也就是张仲景为什么在阳明病篇提到了蓄血的原因,阳明病的血分论治是一大特色。
1·4·阳明病的形成
通过对张仲景条文的分析来看,张仲景提出了形成阳明病的三大原因。通过这些原因,形成了阳明病,由于张仲景用字的严谨性,所以,对一些地方我们要弄明白,才能知道张仲景的内在思维。
阳明病的形成,很多情况下是由于太阳病误治后,转属到阳明形成。但是误治上主要是损伤的人体的津液,通过发汗,泻下,利小便三种方法使得津液亏虚,阳明失润,胃中干燥,引起阳明病,表现为不更衣,内实,大便难等表现。这是形成阳明腑实的主要机理。
(1)转经入里
转经入里是指疾病通过经脉的转归运行,使得疾病由此及彼,发生病位的改变。但是,说到转经,张仲景也有两层意思,我们结合条文来分析一下。
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
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在转经的问题上,张仲景用了传与转两个字,两个字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知道是张仲景故意这样写的,还是后人传写错误,在此,还是按照字义来分析。转者,转变位置,发病缓慢;传者,逆行上达,发病急剧。
传者遽也,就是传授,转递,就是由此处传递到彼处。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指出了三条文,是指传经,外行支在感受寒邪之后,内郁之津液与阳气能够正常的透散,既能表解而愈,如何知道?脉静就是表愈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得以透散,阳气不化热则脉静。如果经脉的外行支郁而化热,外不能透散,则会逆行于內行支的阳明之中,则为传经入里,阳气化热则脉数急,心阳之血逆行心包则躁烦,阳明充斥则欲吐,这就是传经入里的病机表现。所以传经的主要表现就是这三点,欲吐,躁烦,脉数急。
前面已经提到,张仲景指出的传经途径有两处,分别是经脉的內行支阳明,以及络脉的少阳,所以张仲景指出“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转者,运也,就是指改变位置的方向,本来是此处疾病,却突然出现了其他地方的表现,疾病的表现已经改变,所以张仲景用“转属”来形容之。通过六条文的说明来看,可以看出张仲景的认识思路是太阳病,经过治疗不得法或者误治后,表证愈或者未愈的情况下,出现了经脉内的外行支的阳热之气充斥于內行支的阳明之内,出现了阳明的表现,张仲景称之为转属或者转系。张仲景指出的转属阳明的四个表现,我们有必要记住这四点:
本来恶寒的表证反而不恶寒反恶热
本来无汗的表证反而濈然汗出
本来是口不渴反而口大渴
本来是大便正常反而大便秘结
通过分析张仲景的传经,可以看出张仲景的辩证思路,通过“欲吐,躁烦,脉数急”来判断是不是已经传经,这里的传经就是指经脉内的阳气有没有化热逆行,这在临床上看到病人的表现时,要注意的一点。而经脉内的阳热之气有没有进入到阳明内,就要看张仲景指出的转属的四点了,具备了这四点就说明已经由太阳病转属到阳明了,此时治疗应该按照阳明病的思路与方法来治疗了。
(2)直中风寒
在伤寒论的条文中,张仲景还提到了直中的问题,直中就是风寒之邪不经过皮表的传经,而是直接从口鼻进入到胃肠道中,引起的直中风寒。所以,张仲景提出了阳明中风,阳明伤寒的条文,在此我们简单的说一下,后面详细论述。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脉浮而紧者,必潮热发作有时;但浮者,必盗汗出。
阳明病的直中风寒是表现在阳明的胃脘部感受了风邪与寒邪,张仲景也称之为中风伤寒,但是与表证的中风伤寒的表现是不一样。但是机理是一样的,治疗方法也是一样的,均是采用了太阳病的麻黄汤与桂枝汤来治疗。
在表现上,张仲景对于中风伤寒首先辨别的是能食不能食,其次是脉象的不同,脉浮紧或者脉浮,脉迟,再其次是辨别有无汗出的不同。
能食不能食提示了胃阳的透散情况。中风的阳透而能食,伤寒者阳郁而不能食,其实和表证的机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分析起来表现不一样。
脉象的不同提示了感邪的性质的不同。寒邪的脉象是脉浮紧,和表证是一样的,而中风则是脉浮或者脉迟,提示了卫气与津液的不同。汗出以后,血行粘稠而减慢,卫气运行无力而脉迟。
汗出的不同,中风的表现为汗出多,或者盗汗出,而伤寒则是无汗出,反而小便不利,津液不能正常的透散,出现潮热发作有时。这和太阳病的机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这里的潮热是内行支内的阳热之气逆传外达引起的,和肌表的伤寒略有不同。
在上面的条文中,张仲景提到了一个症状就是脉浮紧,是伤寒的脉象,但是为什么表现为“必潮热发作有时”,这里的潮热发作有时是什么机理?本来是想在辨证论治的时候讲,在此说明吧。阳明伤寒直中,经脉的內行支收到寒邪,经脉郁束,腠理闭塞,导致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不能内透,反而逆行于经脉的外行支,使得肌表的经脉充斥,由于肌表的腠理没有感受寒邪,所以内郁的阳热之气向外透散,出现了潮热,阳热之气透散一阵,则再次郁而透散,所以形成了潮热发作有时。但是,这里的阳热之气透散,可能无汗出,也可能有汗出,张仲景没有提到,说明了在此处张仲景重视的是潮热的问题,不是汗出的问题,但是张仲景在其他条文中提到了“手足濈然汗出”可以看出阳明伤寒,身无汗,手足可能汗出。结合起来,可以表现为潮热发作有时,手足濈然汗出。
对于阳明的寒邪,张仲景还提到了实寒与虚寒的不同,也有不同的条文论述,后面再详细论述。
(3)它脏引发
对于阳明而言,张仲景还提到了一种形成方式,就是它脏引起的阳明病。为什么这么说,张仲景在临床上看到一些疾病不是外感引起的,也不是内伤引起的,而是由于其他脏腑的功能失调引起的。所以,张仲景提出了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的三种形式。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张仲景这样说了,很多医家都不明白。例如:太阳阳明和脾约有什么牵扯,就这一点,难倒很多的学者。我们看看张仲景的说法。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在这一条文中有两个难点,一是太阳阳明与脾约的关系,二是少阳阳明的成因。这里的很多的书中只是简单的提示一下,没有说明白。我查阅很多资料,也没有查出一个确切的定论,后来在理解脾约的基础上,得出了形成阳明病的原因,是由于太阳与少阳的气机失调,引起的阳明病,所以明白了张仲景的言语之意。
太阳阳明是由于肺气的肃降作用,不能很好的推动经脉內行支的运行,减少了阳明胃肠道的分泌与运动作用,使得胃肠道出于停滞状态,导致脾的运化作用处于约束状态,胃肠道不能正常的运动引起的阳明病。本来,胃肠道的运行需要借助三种气才能正常的发挥作用,一是肺卫之气的肃降,一是肝气的升发作用,三是肾气的封藏作用。这三种气相互相成,共同维持者胃肠道的正常蠕动。所以张仲景指出了太阳阳明的脾约病机。
或者有的学者要问,少阳能够引起阳明病,你怎么没有说少阳的升发作用?其实,脾的运动就是肝气的升发作用,这里为什么提到了太阳阳明,是因为太阳的卫气肃降,能够运行经脉的內行支,使得胃肠道能够正常的收缩下行蠕动,卫气开腠理作用能够扩张经脉,经脉扩张引起胃肠道收缩。而肝气的升发能够收缩络脉,促进了脾的运化,以此能够扩张胃肠道,这里很微妙,仔细想想。而肾气的封藏作用是让胃肠道的气得以下行,下纳于肾,封藏于胃肠道中,不致流出胃肠道。所以脾约丸中张仲景使用了两味药,就是针对太阳与少阳来论治的,就是杏仁与芍药。至于机理,后面细讲。
少阳阳明是由于少阳升发不利,导致脾运减弱,阳明的胃肠道处于停滞状态,出现腹胀满,其次,由于少阳升发不利,络脉输运不及,致使卫气运行减弱,心阳之血停滞于经脉内,出现潮热,或者寒热往来。津液充斥于经脉内则出现咳喘,如果辨证错误,使用汗法来退热,使用利尿法来祛除水饮,导致出现津液亏虚,阳明失润而出现燥热之象,出现心烦,腹胀,大便难的阳明病表现。通过对张仲景的两条小柴胡汤治疗阳明病的条文来看,均提到了胸胁或胁下满,大便的情况,可以看出,由少阳引起的阳明病,主要是涉及到津液失调的表现,所以张仲景在本条文中指出少阳阳明是经过发汗利小便以后,引发的阳明病。这和太阳阳明的形成是不一样的,但是,一样的是均是它脏引起的阳明病,不是传经转属,不是直中,所以在此单独的指出。
1·5·阳明的分类
阳明的分类,可以说非常丰富,比太阳病还要多。现做一简述,后面再详细分析。
阳明病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胃病类,肠病类以及血室类,胃病类分为表证,气分证,血分证三种;肠病类分为结胸病,腑实证,黄疸病,肠痈病以及痢疾等。血室类也属于阳明病,但是张仲景在少阳病篇再次论述,所以对于血室的论治,放在少阳病篇中。其中还包括了阳明胃家实的小肠疾病,小肠在位置上属于阳明,但是在属性上属于太阴。伤寒论书中也涉及到了太阴的问题,只不过是和阳明混合出现的,就是痞证,我还是把它放在了阳明胃病类,不再单独的分类。原因是在经脉的主干分支上,内行支分为了五个分支,分别是胃支,胆支,小肠支,大肠支,以及胞宫支。这是一个经脉分为了五个分支,其中胆支混合在肠病类中.
1·6·阳明病的表现
形成阳明病的原因有三种,但是,阳明病的表现却很奇怪,张仲景不仅指出了阳明病的外证,内证,但是形成的内证容易理解,主要是阳明病的外证是如何出现的,在这里有必要分析一下。
外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濈然微汗出
内证----口大渴,大便难,
脉证----脉大
看到这里,我们不仅要想,阳明病主要是胃肠道的热症,为什么会出现肌表的两大表现,前面我们提到过,经脉的內行支主要是针对胃肠道的,外行支主要是针对肌表的,两个经脉行支是相互联系的,相互通畅的,外邪入里是从外行支逆行后进入內行支,引起的阳明病,但是,阳明出现热症,不论是气分实热还是腑实热证,经脉内的阳热之气不能正常的往胃肠道透散,反而逆行到外行支,使得阳热之气从外行支得以透散,引起了所谓的阳明病外证。
张仲景曾经说过“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这里张仲景用热越来说明阳明病发热汗出机理,说明了阳明内里的阳热之气通过肌表来透散,用这一个“越”字是多么的形象。还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明了外行支的腠理开通,阳气得以外泄,阳气外泄则不发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腠理闭塞,小便不利了,热不得越,就会出现发黄。从而可以看出通过经脉与络脉来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发热---阳热之气从经脉的外行支透散,腠理开放,阳气得泄而发热,但是这里的发热是内迫性的,不是内郁性的,所以不恶寒反而恶热,感受热性更增加了发热的透散,所以张仲景这里重点的指出了发热的特点是不恶寒反恶热。
汗出---阳明内里实热,不仅仅是耗伤津液,也会出现迫津外出,使得经脉内的津液从外行支得以透散,出现汗出,但是,这里的汗出,不是不停地汗出,而是潮热式的汗出。潮热是患者感觉身体发热就会汗出,等会儿再次出现,如同潮水一样,时起时落。这是阳明内的实热从经脉的外行支透散以后,阳气得以外邪,减轻了胃肠道内的实热,所以会出现反复的潮热。但是,这里的汗出,只是在发作潮热时,身体濈然的微微出汗,不是大汗,因为阳明实热已经伤津耗液,不会再出现大汗出。濈然是突然的意思。
在这里再分析一下阳明腑实证引起谵语的问题
谵语----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经脉起始于心包,靠宗气搏转,出属经脉,靠卫气运行,卫气运行经脉,布散津液,透散阳气,外行于肌表,内行于阳明,上行于心主之神明,下归于肾之阴宅,这三个经脉通道,四个点形成了人体经脉的厥阴主干道。阳明实热证,经脉内的心阳之血从胃肠道逆行于上,外行于肌表,上行于头脑,扰及神明出现谵语,这里的谵语是阳明病的一个代表性的表现,也是病情严重的指证。所以,如果不结合经脉的交接运行途径,不会很好的明白阳明谵语的发生机理。
1·7·阳明病的特点
阳明病在临床上很常见,但是,阳明病的发病有以下几个特点:
7·1传变迅速
阳明病所谓的传变迅速是指感邪发病后,一天或者两天就会转变,没有经过或者在治疗过程,就会突发转变,引发其他的病证。张仲景在阳明病篇提到了两条文关于传变的。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这两条文张仲景的论述的意思主要是说明恶寒的转变,发病一日,不发热而恶寒,如果在一天之内,恶寒消失,出现了汗出而恶热,说明了经脉内的阳热之气迅速转变,有在表的无汗出而恶寒传经为阳明病的汗出而恶热,一日之内没有经过药物治疗即传经入里。这是判断阳明病的一个主要的特征性的表现,也就是说明阳明病的传变是迅速的特点。
7·2逆传外达
对于阳明病的表现来看,很多的疾病表现都是在表的表现,这说明什么问题?纵观伤寒论的条文来看,结合病机,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病机理就是---逆传外达。
什么是逆传外达,就是指本来是阳明的病变,却表现在太阳的部位。经脉内的顺行是从心包开始,下行于胃肠道内,通过胃肠道表面来透散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明白了顺行,就容易明白逆行了。逆行是经脉内的津液与阳气不能正常的通过胃肠道表面透散,从胃肠道内逆行至心包或者外行支,上行支内,这个过程就是逆行,也叫逆传上达。例如:潮热发作有时,身濈然汗出,或者手足濈然汗出,谵语等。这样的表现都是经过经脉的內行支,逆传上入,一则运行于经脉的外行支而潮热,汗出,一则是逆传上入心脑,扰及神明出现谵语神昏等。因为经脉的运行是从心包开始,遍布全身,只能顺行达外,不能逆行入心,所以张仲景伤寒论中,阳明病篇主要的学术思想就是逆传外达。这是阳明病发病的一个重要的的特点,不得不知。
太阳病的传经入里也是逆传的一个特点,只不过太阳与阳明的互传,就是在经脉的相互连通上出现的。一定要明白其中的道理。
7·3邪多病广
阳明是人体的粮仓,为后天之本,不仅能供给全身营养,还是诸多邪气聚集的地方,在阳明病篇,张仲景提到了七种发病邪气,包括气,血,湿,痰,瘀,寒,热等,其中包括气热,气滞,血热,血瘀,湿热痞,黄,痢,瘀血狂,忘,痰热结胸,燥热便秘,寒呕,中寒等。所以要想深入理解阳明病,必须把所有的致病原因都要知道,才能辨别是非。
7·4祛邪保津
张仲景说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说明了阳明病主要的病机都是实证,并且以热证居多,纵观张仲景的阳明病篇,主要的治疗特点是祛邪气,保津液。不论是气分还是血分之实热,均能耗伤津液,其次是腑实燥结,更是耗伤津液,因此,张仲景在阳明病形成的条文中主要的提出了形成阳明病的原因就是亡津液,所以在治疗阳明病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张仲景的治疗特点,针对不同的邪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使得最低限度的保存津液。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