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8/25
- 帖子
- 704
- 获得点赞
- 78
- 声望
- 28
我是一个重度胃下垂的患者,跟我自己的饮食习惯暴饮暴食喜欢大量喝粥和烂喝冷饮有关,分享一篇水气病的文章供大家学习
近日,筑基一期学员祖同学在学完字课之后,提出的了这样的问题,她说:“想请教一下老师,对于喝碳酸饮料引起的肥胖。您上课讲到的小气泡充斥在细胞间,有什么方法能将这些小气泡排出来吗?谢谢老师。”
今天,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仔细分析一下碳酸饮料。
相信各位看官都喝过碳酸饮料。其可口度以及另人愉悦的程度真可谓是雅俗共赏,妇孺皆爱。
这与我们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甜味食物相对匮乏有关。人们对甜味食物的向往及喜爱,可以说是刻在骨子里。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甜味食物像今天这样触手可及还仅仅只有几十年的时间。
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各位看官如感兴趣可以自行查看各种饮料的成分表。绝对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从中医性味归经,五行生克的角度来看,甘甜类食物入脾胃经,有补脾泻肾之效。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大量的喝含糖量高的碳酸饮料,虽然满足的脾胃,但有泻肾之虞。这也就是为什么,吃糖多了,牙口不好,家长们谈糖色变的原因。
另外,碳酸饮料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是一种被加压后打入液体当中的气体。
这里插播一下人体的构造。我们人用鼻呼吸,用嘴吃饭,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当然偶尔也有混用的时候,比如感冒堵塞的时候,就会用嘴巴呼吸。但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在咽喉,准确的说是在会厌这里就严格分开了,目的是为了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同时也防止气体进入胃里引起胀气、腹痛。
而碳酸饮料这个神奇的发明,则完美的躲过了人体设置好的结构,把二氧化碳这种融化在液体里的气体直接喝入到胃里去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如果是人的阳气足,胃的温度足够,那么就能把二氧化碳给加热出来,通过打嗝的方式把它排出去。
我们都知道,碳酸分解是个化学变化,这个过程会吸收热量,进而降低胃的温度。这也正是人们喜欢喝碳酸的原因。长长的打个嗝,感受唇齿胸腹间的清凉,尤其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不可谓不爽。
可长期以往,就会对胃造成伤害。因为首先要给饮料加温至与体温相当,再加上二氧化碳排出带走的热量,胃的温度会进一步降低。
胃壁由平滑肌组成。温度低,蠕动自然就会变慢。蠕动能力一弱,温度愈加不够,喝进去的二氧化碳不能被及时排出,就会滞留在胃里,进而附着、渗透到胃壁的细胞间。
徐老师在《字里藏医》脂肪一章中说,脂肪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温、保暖。当人的脏腑寒凉了以后,身体就会出于本能,通过增加脂肪的方式把脏腑包裹起来,就相当于给寒凉的脏腑穿了一个“小棉袄”。
我在临床上曾见到过这样的患者。胃脘区域一片寒凉,用手一按就会有类似挤压包装用的塑料气泡的感觉。一问,平时都是拿碳酸饮料当水喝。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明白了,要想治胃里的小气泡,要提升胃的阳气,提高胃的温度,让它有力气把废气给排出去。
那么怎么治疗呢?
第一,肯定是杜绝源头,不过度摄入碳酸饮料。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中医讲究一个中字。既不多,也不少,刚刚好才是最妙。偶尔喝点碳酸饮料还无伤大雅,过度摄入肯定会打破人体平衡。
第二,厚朴提倡的无为灸。通过提高脏腑温度的方式,恢复脾胃该有的温度、蠕动能力及相关功能。
第三,摩腹。通过渗透加温的方式促进脏腑的气血运行,进而给胃蓄力减负。
第四,站桩。安心宁神,让神回归,关注到神光未照耀的地方。
一、晚上9点前入睡,养三焦。
二、不吃未成熟的水果,不吃包装食品。
三、练习双手托天理三焦。
近日,筑基一期学员祖同学在学完字课之后,提出的了这样的问题,她说:“想请教一下老师,对于喝碳酸饮料引起的肥胖。您上课讲到的小气泡充斥在细胞间,有什么方法能将这些小气泡排出来吗?谢谢老师。”
今天,我们就从中医的角度,仔细分析一下碳酸饮料。
相信各位看官都喝过碳酸饮料。其可口度以及另人愉悦的程度真可谓是雅俗共赏,妇孺皆爱。
这与我们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甜味食物相对匮乏有关。人们对甜味食物的向往及喜爱,可以说是刻在骨子里。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甜味食物像今天这样触手可及还仅仅只有几十年的时间。
碳酸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各位看官如感兴趣可以自行查看各种饮料的成分表。绝对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从中医性味归经,五行生克的角度来看,甘甜类食物入脾胃经,有补脾泻肾之效。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大量的喝含糖量高的碳酸饮料,虽然满足的脾胃,但有泻肾之虞。这也就是为什么,吃糖多了,牙口不好,家长们谈糖色变的原因。
另外,碳酸饮料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是一种被加压后打入液体当中的气体。
这里插播一下人体的构造。我们人用鼻呼吸,用嘴吃饭,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当然偶尔也有混用的时候,比如感冒堵塞的时候,就会用嘴巴呼吸。但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在咽喉,准确的说是在会厌这里就严格分开了,目的是为了防止食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同时也防止气体进入胃里引起胀气、腹痛。
而碳酸饮料这个神奇的发明,则完美的躲过了人体设置好的结构,把二氧化碳这种融化在液体里的气体直接喝入到胃里去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如果是人的阳气足,胃的温度足够,那么就能把二氧化碳给加热出来,通过打嗝的方式把它排出去。
我们都知道,碳酸分解是个化学变化,这个过程会吸收热量,进而降低胃的温度。这也正是人们喜欢喝碳酸的原因。长长的打个嗝,感受唇齿胸腹间的清凉,尤其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不可谓不爽。
可长期以往,就会对胃造成伤害。因为首先要给饮料加温至与体温相当,再加上二氧化碳排出带走的热量,胃的温度会进一步降低。
胃壁由平滑肌组成。温度低,蠕动自然就会变慢。蠕动能力一弱,温度愈加不够,喝进去的二氧化碳不能被及时排出,就会滞留在胃里,进而附着、渗透到胃壁的细胞间。
徐老师在《字里藏医》脂肪一章中说,脂肪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温、保暖。当人的脏腑寒凉了以后,身体就会出于本能,通过增加脂肪的方式把脏腑包裹起来,就相当于给寒凉的脏腑穿了一个“小棉袄”。
我在临床上曾见到过这样的患者。胃脘区域一片寒凉,用手一按就会有类似挤压包装用的塑料气泡的感觉。一问,平时都是拿碳酸饮料当水喝。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明白了,要想治胃里的小气泡,要提升胃的阳气,提高胃的温度,让它有力气把废气给排出去。
那么怎么治疗呢?
第一,肯定是杜绝源头,不过度摄入碳酸饮料。物无美恶,过则为灾。中医讲究一个中字。既不多,也不少,刚刚好才是最妙。偶尔喝点碳酸饮料还无伤大雅,过度摄入肯定会打破人体平衡。
第二,厚朴提倡的无为灸。通过提高脏腑温度的方式,恢复脾胃该有的温度、蠕动能力及相关功能。
第三,摩腹。通过渗透加温的方式促进脏腑的气血运行,进而给胃蓄力减负。
第四,站桩。安心宁神,让神回归,关注到神光未照耀的地方。
一、晚上9点前入睡,养三焦。
二、不吃未成熟的水果,不吃包装食品。
三、练习双手托天理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