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整体战略》
一 中医治未病整体战略的预防方面:
[一]未病先防。防病分为有针对性和无针对性,及组织防病三种。像前面已经说了,中国人在做强身健体的活动说明人们对未病先防的道理已经认可。这就是无针对性的防病。像温热病霍乱病等流行时,人们把艾、醋等挥发性物质燃烧溶于空气中,达到减少疾病的蔓延的目的;熬败毒草药,广泛饮用,这都是有针对性的防病。多年党和政府建立了各地防病网络,从城市到农村每个人都在病防之内。千百万同志在基层,尽管他们医疗技术并没有被承认,甚至有的也没有经过培训。他们都不计报酬,心甘情愿的担负着上门送糖丸、打防疫针、报疫情的任务,十年如一日,才有今天中华大地防疫的成果。这就是组织性防病。有组织性的防病收效最好。
[二]病愈防复,有的病好了之后,容易复发,复发之后和从前病状相同,一般每次复发都或多或少的加重病情,反复复发使病情恶化,以致治疗乏术。因此严防疾病复发对人体也是十分重要的。
早在汉朝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就有“辨病差后劳复、食复、阴阳易病脉证并治篇。”(差就是病好了)内中把病后复发的原因,归结为劳累过度,饮食无序,房事不节来论治,并且理法,方药俱全,后世医家把此法应用于临床,根据不同病的种类,又增加了因情绪变化而引起的内脏功能紊乱,致使免疫力低下而复发的叫气复,现代医学微生物感染而使疾病复发的叫合并症,所以防劳、防食、防房、防气、防感染,就是防复的关键。如:我曾见一食道癌患者手术一年后复发,谈论中得知,他喜欢常食油炸馍,刺激复发,嘱其停食油炸食物,很快就痊愈了。
又一自疑食道病患者每次去某医院查病归来,病就严重。我觉怀疑去医院观察,原来这个大医院周围早餐只有很多卖油条的小贩,人们将就充饥,回来嘱咐这人不要去哪家医院看病,结果后来病未复发。
近几年很多地方对气管炎,用冬病夏治的贴敷疗法,夏贴药物以防冬天气管炎的复发。从此可以见到中医治未病中病愈防复的一斑吧!
[三]得病早治。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第二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治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临渴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内边的意思是说,所以圣人不是得了病才去治疗,而是没有生病以前就积极预防和调节身体,使病不能形成。如同治理国家一样,不等到乱事发生再去治理,而是积极防治乱事发生的道理。如果疾病形成以后再去治疗,动乱已经发生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格斗时再去造兵器,岂不太晚了吗?
这里强调的得病要早治,不要等疾病严重了再去治,那就晚了。有病早治也是中医治未病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这里面又说到乱与治的关系,没有治就没有乱,没有乱就没有治,乱就是病乱,病就是人体内的乱,乱使人体内的机能难以正常运行了,就成了病。成了病就要治,但当乱还未形成,当病还没有对人有伤害的时候就像现代医学说的潜伏期的时候,这才是治疗的最好机会,不要拖延时日,致使病情变化。
二 中医治未病整体战略的信息方面:
治未病的关键在信息方面,有人说未病就是没病,没病怎么治?社会发展到今天,据说如今是信息时代,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有了主动权。中医自古就有掌握信息的优势,从诊断的望闻,到切脉,乍看起来与疾病并无瓜葛,可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说“理色脉而通神明”这个通神明可能就是信息。通过人的面部舌苔的色泽来辨清病症,通过脉搏的跳动来辨清病况。中医的针灸经络理论已被世界承认,但如今的解剖学并不能解释经络这个存在的事实,也可能是信息的原因。还有人说医者意也,意在灵枢本神论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有人解释说意就是人进行的思维活动,人们都说中医费神,要反复思考,思考什么呢?原来他们在捕捉疾病已成或未成的各种信息,纵合分析,再作出判断。中医治未病特殊之处就是捕捉未病前身体出现的信息。信息本是多方面的,现在只说病未成的信息与先兆的信息。
[一]未成急治
疾病的形成各不相同,就是相同的疾病,其形成的期限也不尽相同,有的潜伏时期很长,有的时间很短就会暴发,很可能一发难以收拾,所以要抢在病乱未成之前迅速快捷的治理,这就是急治。中医治未病是不容选择的,人命关天的做法,有时耽误了很短时间,病情就会形成,就会恶化,如我治一个嗝噎的老年病人,已经咽下疼痛多日,人们都说她是食道癌,以前几个亲戚都是年轻人因食道癌形成动手术死去了,她十分害怕手术,拒绝上医院看病,求我诊治。我考虑她疼痛难忍,说明她食道已经肿大,不管她是什么原因,可能短时间就会难以进食,如今关键在消肿,于是我开了消肿止痛,理气化痰加入生脉饮组方服用,六剂竟然痊愈,由于治的急,避免饮食难下的危险,我想这可能就是未病急治的中医治未病吧!至于她是不是食道癌没查,反正若饮食无法进去,不管什么原因都会丧命。
[二]先兆速治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写道,“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意思是肝脏发生热性病,左颊先发红,心脏发生热性病,额部先见红色,脾脏发生热性病,鼻先见红色,肺脏发生热性病,右颊先发红,肾脏发生热性病,颐部先发红,即使病情没有发作,只要面部已有红色先兆出现,就应于针刺,这就叫做“治未病”。
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这样情况是很多的,我曾治四例神志清明,饮食如常的中风先兆病人,神志清楚,症状就是走路往一边倒,而且都是四十来岁的年轻人,其中两例到医院检查病因,几天后病因还未查出,却半身已经形成瘫痪,以后经治疗并未恢复。两例因经济困难求我诊治,我给的是张锡纯的镇肝熄风药加泄热凉血药组成方剂,一人服药六天痊愈,另一人服药三天,竟能参加重体力劳动。
很多严重疾病都有先兆,特别是近几年中风病人发病率太高,清末医学家张锡纯对中风病有三种先兆的说法,清医学家王清任在他的医林改错中说及中风先兆有三十二种之多,可做临床先兆速治的参考。
不管是内经四十调神大论中病未成而治之的治未病,还是刺热篇出现红色先兆而治之的治未病,都是因为此时病还较轻,病情还在发展中,出现的情况很容易遏止。所以不容迟疑,此时如不抓紧时机急速及时处理,致使病情加重,难以挽回。实践证明,大病常有先兆和未成之信息,这信息出现的时间有时长有时短,很难掌握,若不注意有的一闪即失,很容易错过良机,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医务人员,不顾病情危急,心知肚明有些病重先兆,信息已经出现,不及时采取措施,热衷于传统的找靶点,岂不知等靶点找到,就是病已形成,岂不晚乎?以至病人家属怀疑医生有意拖延时间,以提高经济效益,医生委屈、病人家属怨恨,何人之错呢?为何不查、治双重进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