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医事热点 稀世奇书:《伤寒论》

hotmann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9/20
帖子
166
获得点赞
11
声望
18
年龄
59
《伤寒论》的药方,有好几个其药物组成相同,但其中一味药物的剂量发生变化,其方药运用的证会变得显著有时甚至完全不同。
比如说,我们常用的桂枝汤,桂枝的用量增加近一倍,就变成了桂枝加桂汤,用于治疗气上冲明显者或者有时呈现奔豚症状者收效显著。曾有一位因白内障而来我诊所就诊的患者,不知何因而时时感到有股气从胸部上冲到头顶,该患者已经被这种疾病折磨得快发疯了。
病人曾经到某大学医院的精神科与其他医院的神经内科就诊过,但均没有被理睬(医生认为此属庸人自扰而已),故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苦恼之中。患者来诊时问道:这样的病你能治吗?我随即给患者用了桂枝加桂汤,病人服用五个月之后就痊愈了。
此外,如果把桂枝汤中的芍药增加近一倍的量,就成了桂枝加芍药汤,变成了与桂枝汤毫不相干的方证,用来治疗属于阴虚证的腹部胀满收效斐然。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方义或者说方证已经完全变了。在临床上,我用桂枝加芍药汤治疗腹部手术后,出现腹胀与身体恢复缓慢的患者,获得了极好的效果。
然而,桂枝加桂汤的病位仍然与桂枝汤相同,属于太阳病的虚证,而桂枝加芍药汤则属于太阴病的虚证,两者的病位已经显然不同了。同一处方中,仅仅一味药物的剂量变化,就会引起药物治疗方向的不同,从现代医学的疾病观及其治疗情况来看,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这种独特的见解与治疗方法,或许正是形成经验医学的基础吧。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凭借其敏锐的头脑与艰辛的努力,把临床积累的治疗经验加以整理,著成了无与伦比的、独树一帜的经验医学之典范——《伤寒论》,真乃善莫大焉,任何赞美的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在阅读伤寒论时,一字一句也不能疏忽,分寸的间隙也不能略过。作为稀世之医书的《伤寒论》,对于全世界的中医人来说,值得用毕生的精力,坚持不懈地去研究、去应用。
岱下壶翁译自日本《汉方临床》杂志
 
说实在的日本人搞中医就是扯淡,就像日本人搞书法一样。
比伤寒论全面的书很多,只不过大家都鼓吹医圣而已,不敢越雷池一步,所以伤寒论越来越神了。
没有完美的中医,哪里有什么神医。
 
楼主观察力很强,看到了张仲景遣方用药的精妙之处。但是楼主的结论不行,最后居然认为正是“形成经验医学的基础”,这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在张仲景的生平当中,仅仅行医两年之后便 开始着笔《伤寒杂病论》。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张仲景显然是个有志者!然而他运用的是“经验医学”?两年之中(据说每个月坐堂出诊两天),能够积累多少经验?大家以为,他是理论优秀,还是实践优秀?如果没有精湛的理论指导,桂技汤、桂技加桂汤和小建中汤,需要有多少病例才能有效地总结出来?换成现代中医,采用盲选之法,只怕一辈子也不够!
毛主席说过,看书必须看它的“立场、观点、方法”。所以,我们对于《伤寒论》,切莫“买椟还珠”。
 
楼主观察力很强,看到了张仲景遣方用药的精妙之处。但是楼主的结论不行,最后居然认为正是“形成经验医学的基础”,这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
在张仲景的生平当中,仅仅行医两年之后便 开始着笔《伤寒杂病论》。常言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张仲景显然是个有志者!然而他运用的是“经验医学”?两年之中(据说每个月坐堂出诊两天),能够积累多少经验?大家以为,他是理论优秀,还是实践优秀?如果没有精湛的理论指导,桂技汤、桂技加桂汤和小建中汤,需要有多少病例才能有效地总结出来?换成现代中医,采用盲选之法,只怕一辈子也不够!
毛主席说过,看书必须看它的“立场、观点、方法”。所以,我们对于《伤寒论》,切莫“买椟还珠”。
一本傻瓜书,害后愚无数。
 
說到劑量,說說小白的一點疑惑吧。看貼月余,前面看醫案,多數是論壇里老師發表的方子,多數單位已經轉化為現行單位克和毫升了,所以并沒有發現有什麼問題。直至前幾日,家中老母電話有提到,天剛轉涼,到傍晚時分,膝蓋以下就覺冷,睡覺也是腳冷,穿襪子壓束得緊,不舒服,不穿襪子,腳冷得沒知覺。告知她先每晚用艾草煮水泡腳,然後在論壇翻醫案,無意中在一貼子中看到“當歸生姜羊肉湯”這個食補的方子,感覺應該適合老人家,但貼子只提到了名字,沒有用料配比及制法,所以自行到百度搜索。誰知搜出來竟有多種不同比例,有部份比例甚至相差甚遠,我知道既然是做菜,特別中餐,肯定無法像肯德基麥當勞這種西式快餐一樣,精確到克,但是既然本方是出自《金匮要略》這樣應該嚴謹的教科書式古文,是否是中醫確實比較隨性靈活,或是現行單位與古制單位換算的體系有錯亂或缺失,畢竟不同朝代,使用的單位都有所不同,直到近代才達到一統。在論壇中也沒有看到關于單位換算的知識點,或者是這種基礎的東西,各位老師都覺得不值得關注?單一味“當歸生姜羊肉湯”,我搜索出來,當歸與生姜的比例,有1:2,有2:3,有1:1,這還不算離譜,而生姜與羊肉的比例,有1:2至1:10N多種,而水的比例,則更是多種多樣,甚至有些根本就沒提到水的用量。讓人無所適從。有路過的老師,如有比較權威的單位換算知識點,煩請幫忙解惑。
 
說到劑量,說說小白的一點疑惑吧。看貼月余,前面看醫案,多數是論壇里老師發表的方子,多數單位已經轉化為現行單位克和毫升了,所以并沒有發現有什麼問題。直至前幾日,家中老母電話有提到,天剛轉涼,到傍晚時分,膝蓋以下就覺冷,睡覺也是腳冷,穿襪子壓束得緊,不舒服,不穿襪子,腳冷得沒知覺。告知她先每晚用艾草煮水泡腳,然後在論壇翻醫案,無意中在一貼子中看到“當歸生姜羊肉湯”這個食補的方子,感覺應該適合老人家,但貼子只提到了名字,沒有用料配比及制法,所以自行到百度搜索。誰知搜出來竟有多種不同比例,有部份比例甚至相差甚遠,我知道既然是做菜,特別中餐,肯定無法像肯德基麥當勞這種西式快餐一樣,精確到克,但是既然本方是出自《金匮要略》這樣應該嚴謹的教科書式古文,是否是中醫確實比較隨性靈活,或是現行單位與古制單位換算的體系有錯亂或缺失,畢竟不同朝代,使用的單位都有所不同,直到近代才達到一統。在論壇中也沒有看到關于單位換算的知識點,或者是這種基礎的東西,各位老師都覺得不值得關注?單一味“當歸生姜羊肉湯”,我搜索出來,當歸與生姜的比例,有1:2,有2:3,有1:1,這還不算離譜,而生姜與羊肉的比例,有1:2至1:10N多種,而水的比例,則更是多種多樣,甚至有些根本就沒提到水的用量。讓人無所適從。有路過的老師,如有比較權威的單位換算知識點,煩請幫忙解惑。
倪海厦认为他开药一钱是4-5克左右,他使用的是伤寒杂病论的经方。李可老中医的访谈视频里面有提到汉代出土的剂量解释,你可以去搜搜看,目前传世的剂量,普遍认为是比较轻的,根源在于李时珍本草纲目把剂量换算弄错了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