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手足口病辨治之我见

drsuofcm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08/05/07
帖子
210
获得点赞
3
声望
0
手足口病辨治之我见

□ 徐荣谦 孙洮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手足口病又称手足口综合征,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5、9、10、16型),亦可由B组(2、5型)及新肠道病毒(71型)引起。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的主要是由EV71感染所致。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以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疱疹为主要特点,可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手足口病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症病例仅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重症病例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传染源为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本病属于“温病”的范畴,主要为外感时邪湿热疫毒所致。具有“湿热据一经而不移”的特点。外感手足口湿热疫毒,先犯卫表,郁遏肺气,宣肃失司,症见发热、咳嗽、流涕、甚则喘憋、气促等;继犯脾胃,湿热困脾,熏蒸于四肢,则发为疱疹。若失于调治,邪陷厥阴,故见抽搐昏迷;损伤心阳,故见心悸、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本病病位在肺、脾、心三脏,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常证与变证两种。

一、前驱期

以湿热壅肺为主,临床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咽痛、头痛酸楚、咳嗽、流涕、舌苔薄黄、脉浮数。治法以清凉解表、疏风散热为主。方剂选用黄连石膏汤加减。常用黄连1.5g,生石膏25g,黄柏10g,薄荷3g,赤芍10g,葛根10g。(刘弼臣方)

二、发疹期

以湿热困遏脾胃为主,早期口痛拒食,手足皮肤、口咽部出现大量疱疹,局部瘙痒,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夜寐不宁、尿黄赤,大便干结或便溏,舌红、苔多黄腻,脉滑数。由于患者的病情不同,可分为湿热并重、湿重于热以及热重于湿3种类型,治疗以清热解毒祛湿为主,或兼以透疹外出。治法以清热解表、化湿透疹为要。

湿重于热者,以甘露消毒丹加减治之。常用滑石15g,连翘15g,茵陈10g,薄荷3g,白蔻仁3g,藿香10g,生石膏30g,石菖蒲10g,射干10g,贝母10g,通草5g,薄荷3g。

热重于湿者,以黄连解毒汤加减治之。常用黄连1g,黄芩15g,黄柏10g,栀子6g,寒水石15g。湿热并重者,黄连解毒汤合三仁汤加减。常用黄连1g,黄芩15g,黄柏10g,栀子6g,寒水石15g,杏仁10g,白蔻仁3g,生苡仁30g,通草6g,滑石15g,竹叶10g。

若为毒热重证,表现为壮热不退,夜晚甚;头痛剧烈,口痛剧烈;手足甚至四肢皮肤、臀部疱疹密集,色泽紫暗或成簇出现;疱液浑浊或脓液,伴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苔黄厚或黄燥,脉滑数。则治法以清热解毒、透营祛湿为主。方以清瘟败毒饮加减。常用黄连1g,黄芩15g,黄柏10g,栀子10g,连翘15g,生石膏45g,知母10g,生地黄15g,赤芍10g,牡丹皮10g,竹叶10g,玄参10g,紫草15g,水牛角片30g。

若口腔症状明显者,以泻心导赤散加减治之。常用黄连1g,生地15g,通草5g,生甘草3g,灯心草1g。

若手足疱疹症状明显者,以清热泻脾散加减治之。常用黄芩15g,山栀6g,生石膏30g,黄连1g,灯心草1g,生地黄15g,赤茯苓10g,滑石15g,芦根15g。

三、恢复期

由于前期病程中邪热之毒耗伤阴液,而且口咽部的疱疹影响患者的进食,因此在疾病的后期患者以阴伤脾虚为主,症见疱疹渐消,伴有身热渐退、口渴、纳差、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以益气养阴为要。方剂选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桑叶10g,甘草10g,天花粉10g,白扁豆10g。

若有痰涎明显者,可使用金水六君煎加减治之,常用当归10g,熟地10g,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炙甘草10g,生姜两片。

若咽干作咳,心烦口渴明显者,可选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之,常用桑叶10g,生石膏25g,太子参10g,生甘草10g,胡麻仁10g,阿胶10g,麦门冬15g,炙杷叶10g,杏仁10g。
 
手足口病是由感受手足口病时邪(肠道柯萨奇病毒A组、B组及新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以手掌、足跖、口腔及臀等部位斑丘疹、疱疹,或伴发热为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可发病,夏秋季多见。好发于学龄儿童,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
本病传染性强,易暴发流行。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病毒。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内痊愈,少数重证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肺水肿、心肌炎、呼吸和循环障碍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病因病机】
本病为感受手足口病时邪,病位在肺脾两经。病机为邪蕴郁肺脾,外透肌表。小儿肺脏娇嫩,不耐邪扰;脾常不足,易受损伤。时热邪毒从口鼻入侵,致肺卫失宣,故病初见发热、流涕、咳嗽、口痛等风热外侵之证;邪毒进一步蕴结肺脾,脾失健运,内湿与邪毒相搏,湿热蒸盛,外透肌表,故手、足、口及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发为手足口病。
感邪轻者,疱疹仅见于手足肌肤及口咽部,分布稀疏,全身症状轻浅;感邪重者,疱疹稠密,波及四肢、臀部,根盘红晕显著,伴高热不退,烦躁口渴,口痛拒食,溲赤便结等湿热蒸盛之象,全身症状较重。若邪毒随疹发外透肌表,则疱疹结痂向愈,后期因邪毒耗伤气津,则见气阴两伤之证;亦有少数体弱患儿,邪盛正虚,邪毒枭张,内陷厥阴,出现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甚至神昏、抽搐等变证,危及生命。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