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䗪虫丸在肝病领域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现状
作者:谢永财;胡国信 刊名: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摘要】
大黄䗪虫丸(或大黄䗪虫胶囊)方出自于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全方由熟大黄、生地黄、黄芩、土鳖虫、水蛭、虻虫、蛴螬、杏仁、桃仁、干漆、芍药和甘草等十二味中草药组成。
方中大黄、桃仁通腑泄热,行淤化血;䗪虫、水蛭活血通络,软坚散结;生地黄养阴补虚;赤芍养血柔肝;黄芩清热解毒。全方具有活血破瘀散结,兼具缓中补虚之奇效,故可用于治疗潮热羸瘦,腹满不思饮食,肌肤甲错,腹部肿块,目眶黯黑之五劳虚极而内有干血的证侯。
近十年来,大黄䗪虫丸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肝病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就大黄䗪虫丸在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等肝病领域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作一综述。
1、脂肪性肝病
脂肪性肝病,简称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以及脂肪蓄积为病理特征的一类疾病,属于遗传一环境一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组的男女均可发病,临床主要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脂肪肝作为重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已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2]。值得庆幸的是,脂肪肝是可以预防的疾病,并且通过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肝功能常可恢复正常。
1.1 实验研究
动物实验研究已证实大黄䗪虫丸具有降低血脂、恢复肝功能的作用。刘菲等[3]用大黄䗪虫丸治疗高脂饲料诱导的脂肪肝模型大鼠,结果显示大黄䗪虫丸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高脂血症脂肪性肝炎的生化指标,包括大鼠的肝指数、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及转氨酶。
1.2 临床研究
大黄䗪虫丸在各型脂肪肝的临床治疗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邱志济等运用大黄䗪虫丸联合藿香正气散(丸)治疗1例慢性脂肪肝患者,4个月后复查,结果显示患者的ALT、TC、TG降至正常,B超复查显示肝实质回声增强并弥漫性细点状回声消失;认为大黄䗪虫丸为缓攻中寓补虚之品,对清不能清、补不受补、攻不胜攻之症,有起死回天之效。2011年版……
由版主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