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普及一个知识,西医解剖,胆汁由胆囊分泌大部分然后经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然后流经小肠进行促进食物吸收消化。而不经胃,所以不存在你说的这个理论说法。其次了,十二指肠归属小肠,小肠在中医里是手太阳小肠经络属,与手少阴心经相表里,所以属火,胆络属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表里,所以属木,即可知木生火,属于五行相生。
第一,先修正一个知识:胆汁不是由胆囊分泌,而是由解剖学的肝脏分泌的。
第二,小肠属什么,是要看它执行什么功能。若它执行“泌别清浊“的功能,才属于火;若它热行“运化“功能,却属于土。《内经》:“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第三,解剖学的肝分泌胆汁,在中医看来其实是“脾气散精“。这见于《内经-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散精的意思,便是一部分精(津)上归于肺,另一部分精(津)则随消化液(包括胆汁、胰液、小肠腺等)重回肠道。如果发生黄疸性肝炎,“脾气散精“不利,胆汁不能重归肠道,渚留于血就会全身发黄,仲景《伤寒论》便归于“阳明病“,”脾色必黄“。
第四,《内经-经脉别论》也说过:“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津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这里说的“心“其实是小肠,因为强调的是它的“泌别清浊“功能,浊的东西下输大肠,清的东西“淫精于脉”,进入门静脉,然后”脉气流经“,进入下腔静脉,再然后经右心入肺。古人说话,常有“对照性省略“。前面说过要经过“脾“,后面就省得说,却详述了由什么途径入“脾“,又从什么途径出脾入肺,这便是“脉“(门静脉)、“经”(腔静脉)。而在“脉“与“经“之间,便是可以“散精“的“脾“(解剖学的肝)。
第五,《内经-经脉别论》也说过:“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注意,这里更是有着“对照性省略“:前面已说过“脾气散精“,所以这里的“散精于肝“,显然要经过“脾“(解剖学的肝),只是加以省略了。解剖学的肝,主要是消化功能。而这个消化功能,却被中医归纳为“脾“!那么不禁要问,中医所说的“肝“究竟是什么呢?首先来看,《内经-经脉别论》叙述消化过程的次序,它分了三段叙说,这很重要。
第一段是“饮入于胃“,说的是水分的途径。水分在消化过程中并无化学变化,只在“脾“有一个“散精“而重回消化道的分支,于是它虽然是经过小肠、大肠才吸收完毕的,却省略了这些节点,直叙入脾;然后在右心也无变化,又直叙入肺。因为肺是可以呼出水汽的,所以这是不可避免的分支节点(皮毛也能蒸发,由肺代表了),最后则是“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节点。这样一切水分的分支都包含了。明白古人的叙事方式了吗?
第二段是“食气入胃”,说的是营养物质的途径。在小肠有化学变化和清浊分支,所以必定是节点;经由门静脉至“脾“,又有化学变化和“散精“分支,所以也是节点;经下腔静脉至右心均无化学变化,所以直叙入肺,而在肺脏有着加入氧气的变化,是必述的节点;此后在左心又无变化,因此省略,直叙“”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所有细胞)“,在所有的细胞都有变化,所以“毛脉合精”便又是节点!明白古人叙事方式了吗?
第三段又是“食气入胃……“,前面已经说过了营养物质的途径,为什么还要再说?逻辑混乱吗?并不是!想想看,把水分的途径,和营养物质的途径都说了一遍,还有什么没说的?信息途径!人的消化过程,是要有信息反馈控制的。信息,它也是“气“,并且“气行脉外“,走的是快速通道,所以必须另外再有一说。于是信息入胃,直接就“散精于肝“,到达植物中枢,然后反馈回来,“淫气于筋”。这“筋“是什么?平滑肌呵!肠胃消化过程,难道不要平滑肌收放蠕动来配合么?很显然,而掌管平滑肌运动的植物中枢,中医就把它称呼为“肝“!
经过如此分析归纳之后,有谁还会认为“胆汁帮助胃肠消化”是“木克土“?根本不是!
很显然,所谓“木克土“,其实就是植物中枢紊乱导致平滑肌不配合消化过程。这可见于“噎膈、呕逆、梗阻、痛泄“等诸多症状……
中医的“肝木“和“脾土“究竟为何,必须明白《内经》独特的叙事方式,才能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