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扭转中医学术方向的讨论

fjyxlt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1/03/09
帖子
41
获得点赞
15
声望
8
扭转中医学术方向的讨论

方国华

[摘要]

中医是生命医学,传统理论对精气神的叙说是对无形的描述和对生命态势的感悟;古人察觉到生命的独立性与物质肌体叠加态的生成演变。

经穴无实体,但有本体,经穴的实有不局限在经典科学研究范围,经穴的生成流注表现的是生命态!

对中医的研究,应起于心识,透过经典科学,进入量子世界进行认识;这是颠覆研究方向的学术转折!

[关键词] 中医观念 量子观念 经络实质 学术方向

导读:


传统医学理论是医学混沌论的初始表述,它是形成中医意识活动的起源,是生命医学的基础。传统理论提供了思考方向,启迪了心理智慧和意识活动。中医理论不是科学论著,但它内含深奥的科学性。

传统医学理论不是恒定学术,它是心识观,经典科学观,量子科学观渐进的学术起源,它是多学科发展的母体文化,它指向了遥远的未知!

对中医研究的科学管理,不是管控和封闭,而是要冲破文字框架的束缚,发挥多样性科学发展的导向!

1 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国内外诋毁中医事件时有发生,国际社会不能完全接受中医的原因是,传统理论与科学理论不能对接。当今是科技飞跃发展时代,古老和传统没有科学活力将被淘汰!

古典医书不是科学论著,它是思想活动的引导,它的指向存在深奥的科学内涵。传统医学理论给医者形成的是极抽象的概念,重要的是抽象概念启动了心理活动。对传统理论的图文说教,不能究极文字,文字是古人说不清的文字表达,究极文字将会偏离古人所要表达的初衷。这是学习中医要特别注意的文化特色!

中医不是独立的医学科目,它对生命过程的描述和对大自然整体运动的应用,展现的是多学科边缘沟通的学术体系;是人与客观世界互通互动的大自然科学。中医延展的科学指向无穷无尽,推进中医发展的关键是贯通三观理念!

所言三观是指,通过图文说教形成的心识观;人对宏观世界的经典科学观;认识微观世界的量子科学观。这是人们认识中医需要进入的三观境界。

中医理论是图文说教形成的心理概念,它包括虚拟和实体的想象。应该提取实体概念到经典科学层面进行研究。中医很多理论是对无形的描述,无形描述的是对生命的感悟;对生命的感悟符合微观量子特性和规律,应该进入微观量子世界进行研究。

中医理论深幽古奥,它是心灵世界,宏观世界,微观量子世界互通互动的学术体系;中医理论的涵蓄概括了人与客观世界的科学性。由于古典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差异,很多表达和描述不为人们所理解。对中医的研究不能自缢于陈旧观念!推动中医药发展必须突破保守意识,开启传统理论(心理世界),经典科学理论(宏观世界),量子科学理论(微观世界),三观境界的联动。

中医的认识观和方法论是类比推举抽象思维,它与现代人们惯用的经典科学理念有所不同。人们习惯的科学理念是数据可证实,物质可体现,重复的数证可以获得重复结果。这与抽象思维是两种不同的认识观和方法论。类比推举抽象思维是以事物的抽象概念推导事物本体的实有,两种认识观针对的范围不同,表述方式有别两千多年前,华夏祖先不具备现代科学思想和技术手段;用现代理论去衡量两千年前的技术手段和意识思想,不是科学态度!

中医绝不是从诞生就确定的恒定学术,中医具有独特的发展前程和生命力。当下对中医的认识和取得的成果,只是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不能当做传统医学的终点站。这是对中医必须具备的认识观,否则,自以为是将把中医滞留在棺椁之中!

中医源于古人在自然环境中为了健康产生的自救方法;是古人自救的意识和临床现象的描述和记录。中医是从必然向自由演化的医学起点。中医的必然性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自由是对必然规律的认识掌握和推进。传统医学是初级医学向高端医学发展的基石,它指向了遥远的未知。

传统中医理论,是古人对物质人体与生命灵魂变化过程的认识和描述。智慧的古人采用的认识观和方法论,形成了中医追逐生命的医学观,中医是生命医学!

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直观生死就可以判定生物是否具有生命。生命不存在了,生物肌体细胞和分子结构依然存在,但没有了生成演变,也不具备意识反应。现代科学对生命本体的认识处于前沿,当下所言生命只是物质肌体层面的认识,仅限于经典科学研究范围。虽然“生命”与肌体共存,但是“生命”本体的实有是一种态势,可独立存在;它的跃迁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它能与相符条件纠缠,亦有休眠态!

跨越宏观经典科学,进入微观量子世界,可见生命态的独立性;生命态的独立性,不在经典科学所能表述范围。

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是生物分子与细胞和新陈代谢等方面的内容,它们都属于经典科学研究范围,中医感悟的生命是无形的生成演变;演变带动了肌体的活力。

生命是叠加在物质肌体上的另一层意义,它的独立概念尚待归纳和确认。中医对无形的描述,实际是对生命生成演变的感悟和叙说。中医是最早感悟到生命的实有性和独立性,并能有效地与肌体叠加运作。中医对生命的描述,在文字上与科学转换大意,将是概念的过渡和认识的并轨。统一认识,将把中医研究和生命科学带入广阔天地。

生命像瀑布一样,是动态过程,动态不能用固定数证表述,捕捉到的实相和数据已是过去的流程,生命过程永不重复!动态过程的实有是无相的模糊概念。没有固定数证,没有实相的事物只能是模糊概念。混沌之初与模糊概念都不是确切概念,它们各有所表。

模糊科学研究的是,不能捕获完整数证的客观事物;模糊科学的基础理论是模糊数学。模糊数学是对动态过程最大限度捕获数证,再集合数证归纳属性描述概念。集合的数证不是事物的完整数据,但可以提供依据进行思考。

类比推举抽象思维跟模糊科学思维方式类似,文字表达有所不同。古东方的认识观,对混沌之初的描述更为广阔,更贴近本体,有融化在云雾中的感觉;也可以说更模糊,留给的探索空间更深远。东方的抽象思维与西方数证逻辑思维不是一回事。两者都科学,但不能互为。

经典科学思维模式对混沌概念捕获不到完整数证的事物,是无法推导,不能思考。古东方思维方式是人们对混沌事物的模糊思维,它不但能启迪原始智慧,而且放眼更辽阔,思考更深远。

中医与西医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中医初始就把人体与生命灵魂合参共运,中医侧重对生命过程的研究,对物质层面研究相对落后。西医初始是从物质肌体层面进行研究,对物质肌体的研究准确而先进。这是中西医在医学领域各自侧重的两个方面。

从医学角度分析,物质肌体与生命灵魂不可分离,研究物质肌体与研究生命灵魂两大医学体系最终是要交融并轨;但从量子科学角度看,生命态具有独立性!

宏观物质世界与微观量子世界,是宇宙的两个方面,人们直接接触到并首先加以研究的都是宏观低速的机械运动,称为经典科学。经典科学强调举证数据准确,文字表答完美;抽象思维的文字描述是对模糊概念的指向。

古今中外的文化有很大差异。古东方对事物表述是通过文字的指向,超越文字本身,去接近客观本体。究极文字容易偏离本体,如同指月究极手指,就会偏离所指月亮。不被文字框架所束缚,是古人直指见性的认识方法,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精髓。古东方思维方式有利于对模糊事物的思考,存在心思感悟的技巧。

中医自身历练了两千多年的能力,完全可以赢得社会地位和国际认可。中医在社会上有争议,说明工作不到位,落后于时代发展。在科学飞跃发展时代,勇于竞争和辩驳是中医立足之本,过多的倾向扶持,培养的是懦夫,不利于中医事业发展!

社会上长期以来,对中医是否“科学”争论不休。中医在被指责不科学时候,反驳无力,说服力不强。争论中医是否科学时会发现,有些人对“科学”二字并不知道怎么解释;对“科学”都没概念,何谈是非?

宏观经典科学,解释不了微观世界的量子特性和运动规律。人们对微观量子世界的研究起步晚。量子科学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概念,是微观世界多学科边缘沟通的前沿科学。

大学不是物理专业也很少能涉及到量子科学,社会上对量子科学普及也很不到位,所以很多人不具备微观量子科学的基本概念。量子运动规律和特性存在颠覆常规物理定律的概念,不具备微观量子概念的朋友,很难对中医进行深度探讨。

展望宏观世界无边无际,探索微观世界深不可测。对量子世界的探索还处于前沿,很多量子特性未被认识,很多现象未被归类,设想和假说尚待验证。

中医是生命医学,对生命的研究指向了量子世界,这不但要传统理论向经典科学转移,还要树立微观量子科学观,这是三观互通互动的整体认识观。

2 中药理论的科学性

推进中医国际化进程,中药是重点。两千多年来,中药的临床功效毋庸置疑。中药因缺乏国际认可的科学理论,制约了它的进程。中药的理论充满了古东方哲理和文化韵味,古韵和文化不能替代科学论证,没有科学理论国际社会不能接纳,这是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核心问题。

中药的功效显著,有功效必有科学依据,有依据没理论,说明中医药是超理性的受用医术。对中医药的研究很大精力消耗在了寻文摘字拼凑古韵之说,很多科研文章像是古文字演绎。对中药的研究很大程度是侧重中医八股文的编纂。虽然面对中药有大量需要补充科学理论的工作,但主观保守意识把传统理论和科学论证分离,保守意识阻碍了对中医的科学认识。中医是否科学,成了低级的是非之争!

中医文化内含深奥的科学性,它是文化与科技交融的理论,怎么融通国际多样性文化是关键问题。

中药的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以及性味归经等理论,是极抽象的概括指向,不是科学理论。抽象概念与指向抽象概念不是一回事。抽象概念是直接的概括观念,指向抽象概念是更深远的模糊概念。传统中药理论是对设想的描述和归纳,是思考的引导,悟道的入门分类。

传统中药理论,是一种文化和哲理,并非科学论证。但它用文化和哲理描述了古人对客观规律模糊的觉察,中医文化是生命科学的母体文化。这是必须要搞清楚的认识观和方法论。对中药的研究通过传统理论进行科学论证,是深远而无止境的科研工作。既然把进入国际社会定为目标,就应该以国际社会接纳为准;以科学论证为准。

对中医的研究应该把原始理论分流到经典科学和量子科学层面并行研究。现代药理学都是微量元素,化学成分的科学论证,它们都属于经典科学研究范围。中医传统理论是抽象概念,不是微量元素和化学成分的科学运用;用科学理论衡量中药的功效作用,会发现存在很多糟粕。但中药的主体功效可以证明它内含深奥的科学性。

对中药的运用是从必然到自然的理性演化过程,修整和补充理性认识也是科学工作。中药进入国际社会,存在的严重问题是重金属和有毒成分,这些成分,属于中药不可或缺的极微物质。西药有毒成分依然存在并对人体也有危害,而中药的有毒成分往往是被利用的功效作用,这是中药很明确的药理。中药配伍是功效作用的起因,有毒成分也在其中,功效是多成分合成的结果。从中药的功效看,配伍是把有毒成分转化为功效的方法。对毒性物质的转化,应该做出科学论证,应该达到理性认识。

例如安宫牛黄丸,世人皆知它的神奇功效,有功效就有科学依据。因为它内含朱砂雄黄等重金属有毒成分,没有科学论证,国际社会不能接受。假设我们把有毒成分取消,取消成分之后的成药绝对没有原配功效,这说明有毒成分已转化为功效作用。中药处方的药理不能以单味毒性成分解说。中药的有毒成分,通过合成加工已经转化为功效作用。成分,毒性,配伍与生理环境的相互转化,有它深奥的科学内涵。这是以传统中医为起点,进行经典科学和量子科学串通研究科目,应该设为研究方向。

中药的配伍原则,不是根据药物成分的科学运作,因为古人不具备微量元素和化学成分的常识。古人对中药配伍原则是感悟的写照和临床功效的总结。

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是药物的抽象归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对患者虚拟的模糊概念。对中药的运用是医者抽象概念对患者虚拟症候的意识对接,是一种抽象的意识运作。从抽象概念对接虚拟症候的意识活动中,不存在数证依据和科学推导做法。抽象意识活动与经典科学思想没在同一条轨道上运行,虽然它们不在同一条轨道上运行,但是从临床效果来看,意识操作与科学医学操作都有成效。这个意识与物质的叠加效果,是传统医学的精髓,是科学伴随传统医学永久的研究方向!

对中医而言,医者的用药意识对患者产生的作用,体现的是意识与物质的叠加作用。中医用药不是物理化学的科学推导,谈不上经典科学过程。五运六气是人与客观世界整体运动的归纳,是意识操作的抽象表述。对中药的运用,如何鉴别经典科学操作还是意识操作?是重要的观念界定,这个界定使两种认识观之间出现了真空,是个学术盲区!

中医的意识活动,是意识与物质的互动,是量子意识的生成。哲学中的意识,跟量子意识不是一个概念,量子意识是物理研究范围。物质与意识的衔接是物理学的前沿,是跨界研究!

传统医学是人与客观世界整体运动的基础理论,整体运动体现在物质肌体与生命灵魂两个方面。人体是实物粒子的集成,实物集成携带的大成信息和能量产生的态势,表现为人体生命状态。具有生命的人体,进入量子世界就可以呈现出生命的本来面貌。在微观与宏观整体运动状态下,一处有动而无一处不动,一处有变而无一处不变的大自然运动规律。中药理论是引导对态势的跟踪和利用。态势是信息能量的生成演变,是量子态的运动,应把中医对无形的文字描述,翻译成信息能量,这样可以把无形的态势过渡到量子科学中,方便对信息能量起源的思考和研究。

对中药抽象概念的探讨,应与量子态并轨研究,因为它们表述的都是信息能量态势,无非是古人感悟的程度和文字表达差异。国际社会需要的是中药科学论证,我们对中药的研究,滞后于时代发展,缺乏理论跟进。两千多年前形成的中药学,不可能完全符合现代科学要求,所以科学进取和理论跟进尤为重要。

中药理论,是医者意识对患者和天然药物三方量子态的规划和运用。传统理论是思想的引导,不是科学公式。中药的化学成分与微量元素是宏观经典科学研究科目,是不可缺少的西医内容。但它更深层的意义是医,患,药三方信息能量的融通,患者吃中药吃的是信息和能量,并兼有微量元素和化学成分的作用。

3 扭转经穴研究方向

回避对经穴实质的追求,是研究无果的无奈表现。人们感到经穴实有而无实质;经穴的临床功效很强,但谁也说不清它的实质是什么,只是在冥冥之中的模糊操作。

历经数十年对经穴实质的研究无果,从追求科学理念的意愿出发,曾做了些假设,但都不成立。对经穴制定的国际标准,没什么科学意义。都不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就定个标准,如同给鬼画像定标准一样滑稽。

实际,所定的标准是坐标尺寸,坐标尺寸与经穴概念毫不相干;所定的坐标尺寸也不成立。标定的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针刺在非标准点上依然有效;实际谁也不可能重复针刺点的定位。如果是面,这个面的区域多大?大区域不如小区域精确,精确到针刺点上还是无法定位。在这里引申出个关键概念是,古人对经穴是“标注”而不是标定或标准!如果所指是坐标尺寸或是物质肌体,这与传统经穴概念不是一回事。因为古人也不知道经穴的实质是什么;或者说古人根本就不想描述经穴的物质形式。古人对经穴的标注,是一种指向,是对感悟和意识活动的描述。

“标注”跟标定标准不是一个概念。标注是指向,别把指月的手指当月亮研究!通过图文认识经穴,不能究极文字,不能被图文所束缚。破除文字不是不要读书,这是特别需要说清楚的读医古文哲理!没有图文的传承,概念从哪里来?再说,概念不等于本体,应该通过文字去接近客观本体。

古人对经穴的描述,是经气流注概念。经气流注概念,应该翻译成所属脏腑信息能量的生成演变。脏腑信息能量的生成演变,是生命态势的演变过程,人没了生命就什么也谈不上了。

经穴无实体,但有本体,它的本体特性与量子特性相吻合。经穴的生成流注指向的是量子态。人体物质肌体是微粒子的集成,实物粒子是信息能量的载体,微粒子合成人体的同时生成了人体量子态!

古人描述的经气流注,是古人对信息能量态势的感悟,是一种说不明白的文字表达,应该把表达的文字转换成信息能量。经穴生成流注的起源,不在经典科学研究范围。

通过图文描述形成的经穴概念,用经典科学方式进行研究,历经数十年依然虚无缥缈。研究对象本来就不在想象范围之内,何必惹烦恼呢!

通过图文说教形成的概念,是心理活动的起源。对这个心理概念不是不想唯物,而是无物可参。

针灸是意识操作!医者头脑里的经穴概念是图文说教的产物,完全是一种心理活动因素。针灸治疗是医者意识操作异体虚拟经穴的过程,这是不可回避的观念,否则研究工作将进入绝境很难推进。

如果,不认同针灸是意识操作的说法,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请举证非意识活动对异体虚拟经穴操作的证据。这是观念上的鸿沟,只有跨越鸿沟,才能海阔天空;只有统一了学术观念才能继续探讨!

把心里经穴概念,拉到宏观经典科学层面验明正身,找不到其踪迹。从对针灸操作过程看,它出现的规律和特性,指向了微观量子世界。

经络流注没有阻断性,这个特性超出了常规物理概念,但这符合量子力学的隐形传态特性。从微观说,实物粒子的信息能量(量子态),瞬间非定域转移。它的隐形转移概念,应该是无载体无介质的自由空间发散与接收。量子的隐形传态,没有中间载体,是一种尚不明白的神秘纠缠(量子纠缠)。已知的传输载体阻断性与经气流注无关,所以经络流注表现的是没有阻断性!

“量子意识”在量子科学中是备受争议的概念,针灸操作过程能举证量子意识的成立。

量子意识,是指意识对量子态的影响,我们可以把意识的外散看成是信息能量的发散。人们通常说的精神到物质转变,是教育形成态度,促进工作的结果,它跟量子物理没关系。量子科学所说的量子意识是指意识与量子态的互动,它是物理概念!量子意识备受争议的焦点是,不能举证量子与意识互动的依据。在针灸治疗中,医者意识操作异体虚拟经穴产生的效果,明确的举证了量子意识的成立!

量子科学提示了针灸学的研究方向;针灸举证了量子意识的成立。量子意识与古老的经穴学说,在微观量子世界交融并轨,他们都属于物理学内容。

从针灸教学大纲看临床效果,学习一年跟学习四五年无大差异,谁扎都一样;因为教学内容所致。针灸教材存在过多无关内容,牵强附会,很多文字应该迁移其它科目。对抽象思维存在的科学性怎么认识?经穴的功效与实有的关联怎么思考?是中医教材应有的内容和思考方向。

对经穴的研究,应该在意识活动基础上通过经典科学渗透到量子世界串通研究,这需要科学观的转变。对经穴的研究,是从意识到物质再跨入量子世界的三观互通互动的认识观和方法论。

4 结论

综上所述,中医古奥的文化,内含深奥的科学性,中医的发展是非理性原始操作向理性操作的演化过程;是从必然向自由的

演化。当下取得的成果,不能作为中医的标准和定论;定论是终结,探索生命与大自然的奥秘永无止境!

中医是图文说教形成的抽象概念,抽象概念是心理活动的起源,心理活动对物质肌体的作用是意识操作。意识与物质的关联,是心理境界与宏观境界和微观境界三界贯通的体现。三界都有各自的特性,都具有相关的认识观和方法论。

医者的意识与患者肌体的互动,指向了微观量子世界,举证了量子意识和量子纠缠的成立!

人的意识是信息和能量的生成,生物大脑存在的信息和能量与客观世界的信息能量互通联动,它们是个整体。也就是说,大脑脱离物质基础,不可能生成相关物质意识。生物大脑活动是以物质为基础的意识活动;思想是引导意识活动的动力。这里所说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指微观世界的量子意识。只有在量子世界才能甄别微粒子携带的信息能量,才能呈现出信息能量的运动规律和量子特性。

很多朋友对三层境界分不清,不具备量子科学观。一切从宏观经典科学定调,对微观量子特性有颠覆宏观物理定律的知识空白。不能接受量子世界的特殊性和运动规律,致使中医的传承靠近西医将被溶解,坚守原始将被淘汰的局面。中医保守是束缚进取的桎楛;不能战胜自我,将寸步难行,保守是历史的罪人!

中医教材很多是,传统文化和古东方哲理的文化课,并非科学医学教材。但古典文化描述了对客观规律的模糊觉察,古典文化是孕育传统医学的母体文化。中医原始学术结构是认识观和方法论并行的学术体系。抽象理论渗透到操作过程中,是难以言表的意识操作。中医的方法论是在意识基础上的发挥,很多方法有别于直观操作,应引起关注!

教学刻意究极文字,会导致偏离古人初衷的指向。中医教学应该转变方向,应以图文说教树立抽象概念,追求意识与客观世界互动的效果。从教学大纲说,应该移除过臃教材,增加经典科学和量子科学教学内容。中医教学要通过文字,破除文字,向未知世界探索和进取。

扭转中医研究方向,调整教学内容,删除众多以往,是非常痛苦的学术转折。读古书,背古文,照本宣科不是表现中医活力的做法;不走科学道路,传统理论就是僵尸!

中医文化与国际多元文化的融通,唯一的通道就是科学;因为,科学没国界,成果受益全人类。扭转学术方向,首先是突破自我,科研工作应该通过当下指向未来。

推进中医科学发展,关键是对学术的科学管理。对学术的科学管理,是引导学术探索创新,而不是管控封闭!科技多样性发展是趋势,探索和创新是中医科学发展的出路;保守和自闭是阻碍科学发展的堡垒!

说到底中医还是个科学问题,对“科学”二字说不清楚,还谈什么科学发展?实际人们日常很多工作都属于应用科学。“应用科学”与“理论科学”是科学的两个方面。“科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它是“科学学”。科学学是研究科学自身的学科,它是定义科学内容,探索发展方向的学科,它有组织开拓新领域,发展新理论和引领科学走向的职能。

中医要与科学同步,至关重要的是科学管理!对中医科学发展的管理是国家科字部门的职能。从中医自身来说,颠覆学术方向,是自我手术,很难实行,这是学术统帅问题。传统医学只有放下自我,融入科学,才能获得新生!



2020.5.5

















\af2 I����,
 

附件

你懂中医?能用中医之法治病?若不能,请不要搞什么中医学术研究吧,更不要谈扭转方向。还是把中医学术研究还给那些真正懂医道人去做好么?
 
我真的没想动谁的奶酪,您慢慢喝着,别理我就是了! 欢迎实质内容讨论!
 
你也真动不了谁的奶酪,只是中医已经如此混乱了,你何必把有限的才智、精力用在给中医添乱上?或者你若真对中医感兴趣,用心学一学再搞学术好么?你为什么非要想把一头大象装进一个小冰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