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根本在阴阳五行五脏和气血运行,脉象舌象全都是果,不是因。了解了因,自然指导怎么用药。后世全都用症状(果)去给方子分类,然后以此为根据来治病,当然会出现有的有效有的无效的情况。我们都走了很多弯路,记住,大道至简。越是玄乎复杂的,普适性越是小(也就是在非常狭窄范围内该方法可能很有效,扩展了就不行了)。脉浮为阳,还要用桂枝以增阳气实在是有点搞不懂,可是现实的医案要么不提脉象,只提病症,要么就是稀里糊涂,最后居然也能见效。见效并不一定是对症,见效了脉象还是没多大改变,怎么能说明对症呢,气血虚实还是如此,该热的还是热,虚的还是虚,用了中药只是暂通气血而已,和西药没多大区别。
伤寒脉浮这种说法实在靠不住,试想寒气乃阴,沉细弱还差不多,既然是虚寒怎么能脉浮,伤寒论中用桂枝处有时脉象浮有时沉,没有标准,实在可疑。
了解病因的手段,除了四诊还有别的?脉象不能确定五脏之寒热,三焦之虚实,还有比这更直接的?不老老实实仔仔细细搞清楚具体问题,谈那些高大上的噱头太虚了。中医的根本在阴阳五行五脏和气血运行,脉象舌象全都是果,不是因。了解了因,自然指导怎么用药。后世全都用症状(果)去给方子分类,然后以此为根据来治病,当然会出现有的有效有的无效的情况。我们都走了很多弯路,记住,大道至简。越是玄乎复杂的,普适性越是小(也就是在非常狭窄范围内该方法可能很有效,扩展了就不行了)。
如果你无法理解前面说的“ 中医的根本在阴阳五行五脏和气血运行,脉象舌象全都是果,不是因”这句话,那我下面的回复就不用看了(也不用回复,因为你看了反而会产生误解和更多的争论)。了解病因的手段,除了四诊还有别的?脉象不能确定五脏之寒热,三焦之虚实,还有比这更直接的?不老老实实仔仔细细搞清楚具体问题,谈那些高大上的噱头太虚了。
普适性是个什么来头 ,解决所有问题?眼前的问题都没解决还想往前走,不可能吧。
先人的智慧是要敬重,但是也不能止步不前,盲目迷信,谁都有缺憾和不足,以后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中医也只会一代比一代强。
脉浮缓,无力,只要不数,不细就可用啊,表虚证。脉浮紧,浮弦也可用啊,温通经络,活血祛风,只不过是用在麻黄汤里。沉弦脉不细不数者,亦可用,水气痰饮寒性类证有很多是沉弦脉,如苓桂剂类方子。还有就是寸实尺虚类脉也不可用,尺为阴寸为阳,本就阴虚阳实再用桂就是犯实实之戒了。沉细脉只要无数脉,也可选用但要慎用。其实姜桂附禁忌差不多,基本类似。
脉“促”通常作“数”解,而胡希恕一派的伤寒学者解释为“寸浮关尺沉(表未解而里有湿)”。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促,一作纵。)
没看出来你的什么因果论有啥实践意义,无非是些假大空而已。什么枝枝叶叶的,老调重弹,自我娱乐而已。如果你无法理解前面说的“ 中医的根本在阴阳五行五脏和气血运行,脉象舌象全都是果,不是因”这句话,那我下面的回复就不用看了(也不用回复,因为你看了反而会产生误解和更多的争论)。
你都说了那是了解病因的手段,手段不是原因也不是目的。所以广义上来说,诊断方法的种类,就好比武器,难道真的只有十八种?武学精通了,一个锅铲,一根树枝都可以成为武器。
谁说只看脉象就够了?仓公以及内经都说过,要色脉合一才能保证病因分析万无一失。色脉不一,就容易出现判断失误(有的脉出现所谓假象,不是因为脉假,而是因为脉只是果不是因)。比如有的甚至出现所谓的舍证取脉,有的是舍脉取证,那这个界限在哪?到底什么时候舍,舍哪个?你会发现这类医案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白了,人们只关注叶子的东西,不关注根,于是出现各种所谓的特例、技巧。
伤寒论里就一个手册式的东西,给当时没啥文化的老百姓用的,面的理论当然不会说得太深,所以后人只钻研字词条文,不懂的东西就多了,因为那只医学的叶子,而不是根。
伤寒论中对于脉象的描述确实很混乱,让人很疑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辨脉法中有一条,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 ,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抟,则洒习淅恶寒也。这种描述理解起来就非常费劲,浮数为阳,怎么能是虚?所以照这种脉法如何治病,实在是不知所措。以前我也认为这个促脉是数脉,后来我不认为这样,在水气病转严重时就会出现促脉,我认为促脉属于结脉的一种,而并不是真正的数脉,因为数脉是节率很均匀,但速度较快。促脉虽然也很快,但节率和结脉一样无规律停顿,而后又加快的一种脉象。再如象紧脉,也和数脉一样快,有的人也容易把紧脉当数脉混淆,一主寒,一主热差别太多。所以我原来就说过,伤寒时的脉象描述还是比较粗略的,甚至有的还没有很统一的脉名。直到王叔和开始才逐渐正规统一起来,后人再完善。比如伤寒里就有:脉紧数的话,若按后来的来划分,这就是病句了:紧为寒,数为热,到底是寒是热?这句话就很矛盾。
但是仲景说的也是对的,我认为那时的紧脉是弦脉加有力的一种复合脉称为紧脉,当时不包括浮脉和数脉,所以写时就得写紧数。而在后来统一后的紧脉是在前面几种己有的基础上再加浮加数脉,统称为紧,所以难怪后人有人说紧脉只有浮而没有沉了。而在伤寒里还有沉紧之说,从上分析,当知伤寒里的沉紧其实就是后来的沉加弦加有力的脉叫沉紧脉。伤寒所谓的紧就是弦有力的一种复合脉。
再说寸脉只浮不叫实,实脉为浮中沉三部皆有力才叫实脉。象桂枝汤脉虽浮缓,但是无力。寸为阳,无力就是阳弱阳虚,所以可用桂枝。而如果寸实双尺微弱,那用桂枝可能会要命。浮为阳没错,但是很弱无力这就是阳虚了,而紧脉虽也有浮也有数,但弦脉为阴脉,这是阴加于阳,阳被阴欺,所以麻黄汤里亦可用桂枝,只不过单用桂枝的力道不足以解寒,要用到更强的麻黄才能发散,所以桂枝不做主药,这里的作用就是提供动力和资源往外推供麻黄发散,因为麻黄只散表。
金匮里阴病十八,阳病十八,可以多看看。任何概念,都要厘清内涵和外延。古今异名,概念变化很大,不能拿现代的知识完全代入古代书籍中。治学第一要义,就是概念清晰。对错先不论,懂书籍里讲什么为先。伤寒论中对于脉象的描述确实很混乱,让人很疑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辨脉法中有一条,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 ,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抟,则洒习淅恶寒也。这种描述理解起来就非常费劲,浮数为阳,怎么能是虚?所以照这种脉法如何治病,实在是不知所措。
古人治病的局限性现在很多人不敢面对,不敢辩驳,总觉得古人说的都对,这样很容易陷入治病的盲区,不知如何是好才能抓住病根,实在不行敷衍了事。
所以我觉得脉浮不能去判断为伤寒,于理不通。至于伤寒论的说法只能参考了解,不能死搬硬套。
所以此书到底是古人传抄时出现错误,或者当中有人加上去一些东西?还是作者本人就是这么写?己经很难考证,再加上古文的字义与后来差别也大等等很多的原因致使后来有那么多不同解释。伤寒论中对于脉象的描述确实很混乱,让人很疑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辨脉法中有一条,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 ,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抟,则洒习淅恶寒也。这种描述理解起来就非常费劲,浮数为阳,怎么能是虚?所以照这种脉法如何治病,实在是不知所措。
古人治病的局限性现在很多人不敢面对,不敢辩驳,总觉得古人说的都对,这样很容易陷入治病的盲区,不知如何是好才能抓住病根,实在不行敷衍了事。
所以我觉得脉浮不能去判断为伤寒,于理不通。至于伤寒论的说法只能参考了解,不能死搬硬套。
浮数为阳,这个阳指病位。浮为风,是指致病的因。风为热,指致病的结果症状。伤寒论中对于脉象的描述确实很混乱,让人很疑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辨脉法中有一条,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 ,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抟,则洒习淅恶寒也。这种描述理解起来就非常费劲,浮数为阳,怎么能是虚?所以照这种脉法如何治病,实在是不知所措。
古人治病的局限性现在很多人不敢面对,不敢辩驳,总觉得古人说的都对,这样很容易陷入治病的盲区,不知如何是好才能抓住病根,实在不行敷衍了事。
所以我觉得脉浮不能去判断为伤寒,于理不通。至于伤寒论的说法只能参考了解,不能死搬硬套。
无知者无畏。没看出来你的什么因果论有啥实践意义,无非是些假大空而已。什么枝枝叶叶的,老调重弹,自我娱乐而已。
说这些空洞的理论毫无意义,五行相生相克对于治病用药起的作用能多大?用阴阳就能解决治病的问题,知道这个其他的就都自然了解了?
治病的根本在于诊病用药,脱离了实际谈理论就是空中楼阁。
没人不理解所谓的阴阳五行,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了,没那么高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