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温病条辨第一卷,上焦篇。
《温病条辨》分上焦篇、中焦篇、下焦篇。我们主要按上、中、下这个顺序来讲啊。这个原文呢太多,这个原文我就不在这里念了,浪费时间,大家直接参考原文,我这里直接是讲译文和译文里面翻译出来的,文章里面需要讲解和补充,以及我自己的心得体会的,我就在译文里面直接讲出来。原文呢,大家直接在网上找,或者是拿《温病条辨》的原文对照看。
卷一,上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那么吴鞠通认为温病的病理可以用三焦的阶段变化来概括,所以他把一切温病都分别按照三焦来论述,我们这一篇呢,介绍的是上焦温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特征。凡温病的病变部位在上焦属心肺的内容均在我们上焦篇中讨论。今天这节课讲上焦篇的第一节课,讲的内容呢,一节课肯定不可能把上焦篇全部讲完。这节课我是打算讲到暑温,截止到暑温,暑温下一节课讲啊,把到暑温之前的全部讲完,虽然内容有点多,但是我想这节课应该能讲完,这节课可能内容有点多,但是这节课应该可以讲完,这节课内容多,谁来翻译的话,翻译起来麻烦点,这节课辛苦大家。这节课是讲到暑温原文之前的所有的都讲完。
原文的开始是,一、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从这里开始,一直讲到二十一条温毒神昏谵语者,先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属,继以清宫汤。一直讲到这里,我们直接讲翻译了,原文大家下去找,自己对照原文。
一、温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这九种温病的名称。在近代王叔和他的《伤寒例》绝大多数都有记载,他还引用了《难经》的原文来证实自己理论的神圣和正确。如果按时令季节推测,确实有这些病种,王叔和在临床实践当中也的确遇到过这些病症,但在《伤寒例》中关于这些病的治疗他没有离开伤寒的观点、治则和治法,也就造成了混乱。王叔和认为《伤寒论》的治法是治一切外感病最好的办法,于是将所有的外感病通通都收集到《伤寒例》这本书中,全都按照治疗伤寒的方法进行治疗。后世的医家因循守旧,也没有改变这种观点。一千多年以来,留下了无穷的祸患,这都是王叔和的错误所导致的结果。难怪王氏的学说被方有执、喻嘉言等医家进行批驳。然而他们自己对温病的治疗也没有提出新的办法。喻嘉言虽然设立了治法,但仍然不能摆脱伤寒的影响。这样他们的不足与王叔和相比呢,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以致后世医家治疗温病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而本书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考核,并对古今治疗外感病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索,除风寒之邪引起的外感病仍采用张仲景的方法进行治疗外,其它四时外感病也分别列出,并确立了完备的治法,这样温病的治则就眉目清晰了。本文的提议是首先用王叔和的观点作为开端,然后选用李东垣,刘河间,王安道,吴又可,喻嘉言,叶天士等医家评述,充实和发挥,最后用我吴鞠通的观点和体会加以概括和总结。
在初春的时候,自然界中阳气开始生发,厥阴风木之气当令,这时,气候温暖多风,容易产生风热病邪,感受了这种病邪发生的疾病,它就是风温病。在春末夏初时节,自然界里的阳气旺盛,气候由温转热,若感受了这种温热之气,引起了热像偏盛的病症,它就是温热病。温疫病是由自然界中的温热疫厉之邪气引起,这种病邪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往往夹杂有秽浊之气。这种病邪一旦流行,就好像服劳役一样,常常可致家家受感染,男女老少人人患病,而且症状基本相同。温毒病是由温热毒邪引起,多表现为秽浊太重。在夏季天气炎热时容易产生暑热,发生暑温病。如果在长夏或初秋时节,湿邪中夹杂有热邪就好像暑病中湿邪偏盛的病症一样,这就是湿温病。在初秋的时候气候干燥炎热,感染了这种燥热之气引发的疾病,称之为秋燥。在严冬之时,气候应寒而反温,这时体内的阳气不能潜藏,感受这种非时之气,引发的这种疾病就是冬温。温疟病是阴虚内热的人,又感暑热之气,阳热亢盛,而无阴津制约的病症。以前有很多医家论述温病时,都有顾此失彼的弊端,所以本文开始就提出各种温病的总纲,并将本书命名为《温病条辨》。
二、凡是温病一般都从上焦开始,病位在手太阴肺经。伤寒病是寒邪经皮毛肌肤腠理进入机体,病理变化多由下向上传变,病变从足太阳膀胱经开始。足太阳膀胱经在五行归类中属水,寒邪就是水寒之气。寒和水同属一类,所以寒邪侵袭机体,病变从足太阳膀胱经开始。从古至今医家都说膀胱主表,但从来就没有人全面的阐述过膀胱为什么主表。肺外合皮毛,难道肺不主表吗?肺与膀胱都主表,只是人们对这方面的道理还不理解而已。从天地人三方之间的关系来看,天是自然界万物之大表,天属金,人的肺也属金,肺主皮毛,《黄帝内经》说皮毛与天相应。天能生地中水,地支从子时开始,亥时天门,天门是真元交汇的地方。人的膀胱是水腑,所以与天气相同,因此膀胱与肺都主表。伤寒的治疗,必定要按照张仲景的《伤寒论》六经的传变顺序为准绳。温病的病邪由口鼻进入机体,从上到下进行传变。鼻与肺相通,所以温病发病多从手太阴肺经开始。手太阴肺在五行中属金,温邪为火热之气,风又是火之母,火邪没有不克伐肺经的,所以温病开始多见手太阴肺经的病变。这种发病的规律只有用刘河间三焦的理论才能解释清楚。再说寒属阴邪,虽然伤寒论中也论述过中风,但此风是从西北方向吹来的寒风,这种风如同寒邪一样,性善收引。若阴盛也会损伤阳气,寒凉之气侵袭机体后,首先是闭郁足太阳膀胱经的阳气,产生头痛发热的临床症状。足太阳膀胱经属阳腑,风寒之邪为阴邪,阴寒太甚必定要损伤人体的阳腑。温热属阳邪,本文中呢也介绍伤风,不过这种风是从东方而来,是驱散寒冷,解除冰冻的温风。此风性善发泄,阳气太过就会损伤阴津,首先是损伤手太阴肺经中的阴液,从而出现咳嗽、自汗、口渴、头痛、身热这些症状。手太阴肺为阴脏,温热是阳邪,阳邪亢盛则易伤人体之阴脏,只有掌握了阴阳寒热两大类分辨的规律,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太阳从东方升起,月亮从西方出来,自然界中万物没有不是由东方的少阳和西方的少阴之气产生的,所以万物统称为东西。人是万物中最聪明的灵长类动物,禀受的灵气最为全面,能与天地东西之气相呼应,是万物中的最高统帅。当人体患病的时候,也必然影响天地东西之气,东西方是阴阳之气运行的道路。从东往西依次是木、风、湿、火、热。湿土居中,湿与火相应,湿与火相交,就是暑。火属南方,由西往东,依次为金,燥、水、寒。水为北方,水与火是阴阳二气的聚集征象,南与北是阴阳的两个极点。自然界中阴阳的运行能促进万物的变化生长。所以说自然界对万物的生化表面看无影响,实际上是影响巨大。自然界中的阴阳之气运行正常,人体内的阴阳之气就会和谐,那么这样怎么会产生疾病呢?只有自然界与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一旦出现偏盛或者偏衰才会产生疾病。如偏盛偏衰的情况不重,病情就比较轻,如果偏盛偏衰的明显,病情就比较重。偏于火盛就会患温热病,偏于水盛就会得伤寒,这是辨别阴阳水火两大门类的要点,作为医生不能不知道。确诊为伤寒病就用温热药治疗,确诊为温病就要寒凉的药治疗,以分别纠正偏盛偏衰的情况,以达到阴阳调和。如果做不到像镜子那样明亮一尘不染,不能像称那样平,毫无偏移,就不能掌握阴阳平衡规律之奥妙。作为医生怎么能够各立门户,偏执寒凉或者温热一家之观点呢?因此我吴鞠通在明辨伤寒起源于寒水之同时,一并提出温病源于火热之理论。
三、温邪初犯手太阴肺,脉象既不浮缓,又不浮紧,而且脉象数而有力,或者两寸脉体盛大,身热尺部皮肤尤为明显,微恶风寒,头痛,自汗出,咳嗽,口微渴,或不渴,有时午后发热更甚,这种病呢称为温病。如脉不缓就不是太阳中风证,脉不紧就不是太阳伤寒症,脉浮数有力是风火相煽的脉象,《黄帝内经》称这种叫燥脉。双手寸部的脉象比其他部位盛大,这是火邪克伐肺金的脉象,尺肤热是指腕至肘部肌肤的灼热,这是火反克水,热甚伤阴的现象。头痛、恶风寒、身热、自汗,这几个症状与太阳中风极其相似,因此容易产生混淆。临床应该怎样去鉴别呢?主要是查脉审证,温病的脉是浮数有力,既不缓,也不紧,温病的症候是有口渴、咳嗽、尺肤热、午后热甚的表现。伤寒太阳头痛是风寒之邪阻滞太阳经气不通,太阳经脉上行到头项,所以呢引起头痛,同时颈项有强直感。而温病的头痛是由温邪犯手太阴肺经,肺居人体上部,肺经郁闭,经气不畅,引起头痛。另外,春季阳气主生发,温邪属火火性炎上,扰乱头部气血,也是引起头痛的另一个原因。吴又可说,温病头痛是由于病邪浮泛于外,太阳经气受阻所致,这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说法。伤寒太阳病之所以恶寒,是因为太阳属寒水而且主表,风寒之邪郁闭肌表之故。温病初起恶寒,是因肺和皮毛也能主表,故肺感受温邪之后,也有恶寒症状出现。伤寒太阳病是发热,是风寒之邪闭阻,卫外的阳气被郁,阳有余而发热。而温病初起发热,是温邪袭肺,肺气郁闭,肺主化气,肺闭不能化气则发热。伤寒太阳病的自汗,是风邪侵袭肌表,卫表不固而自汗。温病初起的自汗是温邪犯肺,皮毛舒开不合之故。口渴为热盛伤阴,咳嗽为温邪郁肺,肃降失常,午后热甚,多于午后时火旺,热灼阴液相关。
四、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邪在手太阴肺,如果恶寒明显就用桂枝汤来治疗。如果只发热不恶寒而口渴,宜用辛凉平剂银翘散为主治疗。而湿温,温毒,温疟的治法不包括此列。这句话非常重要啊,为什么呢?因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温病,如果说初起邪在手太阴肺,恶寒是很明显的这种情况,仍然采用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桂枝汤来治疗,不管他是风温、温热、温疫还是冬温。所以包括这一次的疫情只要是刚开始恶寒明显的我们仍然用伤寒论桂枝汤方。所以我们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当中,不要拘泥于哪一个门派,一定要对证治疗,我们治病才是目的,不是门派之争。而且通过我在这次疾病过程当中的总结,这一次的疫情是属于寒疫夹湿,也就是寒湿疫,有一部分人就有恶寒明显,就可以用《伤寒论》的方子。而吴鞠通作为《温病条辨》的作者,作为温病大家,他也肯定了这一点,而这一句话在整个治疗温病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而有些人根本就没有看过《温病条辨》,以为《温病条辨》全部都是清热解毒啊,都是凉性的药,其实不是,其实《温病条辨》里面,我们以后还会讲啊,讲到这个寒湿疫,这个《温病条辨》里面也有寒湿疫,上焦、中焦、下焦都有,一样用到了温补的药。他在这个寒湿疫里面,多次也提到过这个四逆汤、附子啊、干姜啊、桂枝啊他都有用。甚至在这个下焦的寒湿疫的病症里面,还用到了鹿茸啊、菟丝子啊、附子啊都有用过。所以说很多人没有读过《温病条辨》,对《温病条辨》有误会,《温病条辨》不是不用温热的药,而是辨证论治对具体的情况具体的分析,他在寒湿疫里面一样用到了很多的姜啊、附啊、桂啊这些温热类的药,甚至连鹿茸都用到了,所以这种情况不得不明察,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这里吴鞠通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邪在手太阴肺,如果恶寒明显就用桂枝汤来治疗,就可以用《伤寒论》的方子。如果只发热不恶寒而口渴者,对不起,这个时候就不能用《伤寒论》的方子了,就应该用辛凉平剂银翘散来进行治疗。但是他也补充说明了一句,温毒、湿温、温疟的治法不在此列。根据张仲景《伤寒论》原文之记载,太阳病,它包括头痛、身热啊、恶风啊、自汗啊这些症候啊,太阳病只恶热,不恶寒,而且口渴的,我们称之为温病,用桂枝汤治疗,这是他原文的记载。也就是说《伤寒论》也记载了用桂枝汤治疗某些温病的条文。温病忌用辛温发汗,适宜用解肌的方法,而桂枝汤就是解肌的方剂。桂枝气味芳香且有化浊的作用,芍药味酸,具有收敛阴的作用,与甘草合又能化阴,甘草还能解诸药之毒,又可和中,生姜大枣合在一起能够调和营卫,温病初起本来是可以用桂枝汤的,这里改变了原来的治法,恶风寒的患者我们用桂枝汤,如果不恶风寒的就用清凉平剂银翘散为主来进行治疗。这样做并不是有意违背前人之教导,张仲景认为不恶风寒不一定完全不恶风寒,初起也恶风寒,是在寒邪化热后恶风寒才会消失。古人的文章简洁朴实,而且是针对太阳中风发热时兼恶风寒所说的,所以没有详尽的进行论述。伤寒太阳病是感受了冬天风寒之邪引起的,不用辛温之品不能祛除病邪。这里虽然讲的是温病,既然有恶风寒的症状,那就证明温是从体内外发的,风寒之邪是从外而感受的,形成了内热外寒之病症。在治疗时仍然要用桂枝汤这种辛温解肌的方剂,促成其微汗出,使外寒内热之邪都能解散。温热病邪是感受春夏温热之气产生的,侵犯肌表时不恶风寒,则可证实这种病不兼风寒,这种病邪致病如果不用寒凉的药物就不可能清除,桂枝汤属辛温解肌的方剂,用它治疗不恶寒的温病如同以火救火,所以改用《黄帝内经》中的治法。《黄帝内经》说:“风邪所致的温病,应用辛凉的药物治疗,并佐以苦味和甘味之品。”
好,我们看一下这个桂枝汤和银翘散啊。
桂枝汤:桂枝六钱、芍药三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片、大枣去核二枚。煎服此方的方法一定按照《伤寒论》中的介绍来,如果不是那样就不仅会失去桂枝汤原有的治疗作用,还会产生其他病变,病邪必然不能清除。好,这个可以参考《伤寒论》啊。
我们再看一下辛凉平剂银翘散方。
银翘散:连翘一两、金银花一两、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荆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
将上药捣为粗沫,每次取药沫六钱,加入到鲜芦根汤内煎煮,当闻到药物香气大出,即取出药汁服用。
请大家注意啊,银翘散是散剂,但并不是直接吞服散剂,而是加入到芦苇汤里面煎煮,闻到了香味之后喝药汁,不是吃散剂啊,这个必须要说明一下。而且现在的市面上将银翘散中西医结合后变成了VC银翘片,加了维生素C在里面,西医认为维生素C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将维生素C加入到了银翘散里面变成了VC银翘片,成了一个中西医结合的产物。所以说我们平时老百姓,哪怕你就不是医生,你都知道VC银翘片。VC银翘片就能够治疗普通的风热感冒,甚至温病初起。所以就被广泛的制成中成药。
治肺经的疾病呢,宜选用质地轻的,气味淡的药物。煎煮的时间呢也不能太久,否则香味外泄,药味变得浓厚之后,他就不入上焦,而直入中焦,这样就会影响疗效。如果病情比较重的呢,四个小时左右服用一次,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如果病情比较轻的呢,六个小时左右服一次,白天服两次,晚上服用一次,如果病情没有缓解呢,可以继续重复给药。
肺居上焦,位置最高,称之为华盖,如果选用药物质地分量太重,就会药过病所,难以起到宣肺透邪之功效,用药过少又有病重药轻之弊病,达不到治疗的效果。所以应遵循普济消毒饮的煎煮方法,选用质地清扬的药物治疗,现在的医生有时也选用清凉解表法,但往往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大概就是病重药轻之故。医生一旦见不到效果,就随意改变原来的治法,越改疗效越差,即使病情没有向更重的方向发展,但用药不当延误时机。疾病迁延数日后,上焦病也会变成中焦、下焦,甚至更严重。如果兼有湿浊气机被阻,胸膈胀闷的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保护膻中;如果因温热灼津口渴较甚可加天花粉清热生津;如果温毒之邪攻串,颈项肿大,咽喉肿痛,可加马勃、玄参;如果热伤血络而出现衄血的,应减去辛温的荆芥穗和淡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伯叶炭三钱、栀子炭三钱,清热凉血、止血;如果因肺气失降,咳嗽加剧可加杏仁宣降肺气;太阴温病经过两三天后病邪仍然在肺,但邪热已逐渐入里,可加生地、麦冬,清热生津;如热邪仍然不解或者热伤津液导致小便短少,宜加苦寒的知母、黄芩、栀子和甘寒的麦冬、生地,苦寒配甘寒清热化阴,能够治疗热邪太甚引起的疾病。温病忌用辛温发汗,用后不仅外邪不能解除,而且会变生许多坏症。辛温发汗能去肌表之邪,适用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病症。温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故此法对手太阴肺经病变是毫无作用。另外,汗为心液,汗多导致心阳受损,定会出现神志错乱,比方说神昏谵语,内闭外脱之变化。再说,误用辛温发汗后,虽说会损伤阳气,但汗是人体五液之一,过汗也没有不伤阴的。《伤寒论》说双手尺部脉象微弱是里虚的表现,在治疗时禁用发汗,里虚绝对不止是阳虚,说误汗能损伤阳气,只是特列举出损伤严重的一面而已。温病最容易损伤阴液,用辛温发汗药会进一步伤阴,这难道不是助纣为虐吗?自古以来最大的错误就是用伤寒辛温解表法治温病。到明朝末年的时候,吴又可首先提出用达原饮来治疗温病。他的本意是用此方直达膜原,使病邪迅速溃退。这个方子用于治疗体质壮实者或许能治愈,其中芳香辟秽的药物起了作用,假如是用于体质虚弱的患者,没有不失败的。达原饮中以槟榔、草果、厚朴为君,槟榔质重而且子实类药物最为坚硬,味苦辛,性温,沉降走下,作用在中焦和下焦,直达肛门,属中下焦的药物。而草果也是子实类的药物,其药性臭烈,味苦,大热,属于足太阴脾经祛湿之药。厚朴味苦,性温,也是中焦之药。上焦手太阴肺经的病变怎么能开始就走中下两焦,味苦性温,其气熊烈的药物来劫夺少阴阴液呢?达原饮中的知母、黄芩也属于中焦苦寒的里药,怎么能随便使用呢?何况吴又可还认为温邪能传变三阳经,而用走太阳的羌活,走阳明的葛根,走少阳的柴胡等药物进行加减,这仍然是采用了治疗伤寒的方法,这说明了他完全不懂得温病的治法。后世医家只说他治温病不分辨三焦,我看这是一种比较轻的批评。吴又可的三消饮,在达原饮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黄、芒硝等药,它只适用于温邪深入阳明胃肠,形体壮实的病人,这类人服完药后也许会侥幸得以通下或者产生战汗,使病邪清解。然而他们往往又因损伤了正气而形成了虚损的病症,虚弱到极点就可以导致死亡。况且病邪有在卫分、在胸中、在营分、入血分的不同情况,胡乱的使用下法,它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人体是气血生成的,怎么能看成铁石一样的,可以任意伤害呢?考究吴又可的原意,他是想用达原饮来纠正当时的医生盛行用治伤寒的方法来治疗瘟疫的弊端,他的确也纠正了陶节庵的过失,怎奈本人学术没有达到精深的程度,因此这种治法不足以效仿。到喻嘉言,张石顽时治温病多采用伤寒三阴经的方法,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故赞同并用这种治法的医生很少,在此我们不深入探讨。而本方遵循《黄帝内经》:体内风邪盛,宜用辛凉药物治疗,配合苦味和甘味的药物;体内热邪盛,宜用咸寒的药物治疗,配合甘味和苦味的药物治疗的原则,其实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已指出温病、暑病、宜用辛凉而不宜用辛温,并说张仲景的书是为感受外邪立即发为伤寒而设立的,而并不适合感受外邪之后呢,过了一段时间后来演变成温病和暑病。张凤逵也收集了许多治疗暑的方剂,归纳总结出了暑病的治疗大法为:暑温初起,宜用辛凉清气,病情发展后,可用甘寒之品养阴清气,病变的后期,再用酸泻和酸敛,以泻热敛阴,不必使用下法。以上医家对温病治疗的认识都在我之先,根据喻嘉言芳香逐秽的理论,选用了李东垣辛凉苦甘的清心凉膈散加减变化组成了本方。因病在初起阶段,所以减去属里药的黄芩,为的是不影响中焦,加入辛凉的金银花和芳香的荆芥穗起散热解毒之作用,牛蒡子味辛性平,能入肺亦可散热结、祛风利咽,这些药物都是手太阴肺经的药。《黄帝内经》说:冬季阴精不能封藏的人,到春天就会得温病,善于保存阴精的人,春天就不会患温病。又说正气极虚的人,患温病就可能死亡,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发生温病一定是阴气先虚。此方的优点是预先保护人体的正气,使它完全使用清肃上焦的药物,不影响中下两焦。没有开门引盗的毛病,有清咳祛湿的功能,使用得当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效果。这种治法是叶天士所创立的,远胜于其他所有医家之治法。
在这里我们说一下题外话啊,他严重批评了吴又可,极大的歌颂了叶天士,所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是叶天士的一个超级粉丝。而吴又可呢被他说成这样,其实吴又可他的功劳是很大的。吴又可,我们可以在电影《大明劫》中看到,他在明末的时候救的瘟疫的病人是不少的。但是呢,吴鞠通对他的批评呢,我觉得是不是有点严重了,为什么呢?达原饮的的确确是有效的,我也用过的。但是吴又可当时救的病人呢,大多数是普通的老百姓,普通的老百姓说白了就是农民,而那些农民平时本来就是干活的,所以他体力可能就强壮些,他这个达原饮是在这种情况下创的,也确确实实救了很多人,再加上吴又可他又是个游医说白了,又不是御医,所以他治疗的劳动人民用达原饮很好,所以应该这样去评价吴又可,那么如果运用到了富贵人家,平时身体没那么强壮的那些人,可能需要在达原饮的基础上进行调节,这样说话多好呢大家。非要把吴又可说得一文不值。叶天士呢,他不一样,叶天士的确是个成就比较高的,而且他给皇帝看过病,皇帝送他一块匾,“一代神医”。叶天士而且是个全才,精通内外妇儿、伤寒、温病。无所不通,无所不晓,针灸接骨、推拿,的确是个全才。这个吴鞠通呢作为一个比较高傲的人,在他心目当中,这些医家,他最欣赏的是叶天士。说白了,偶像崇拜。不过说实话,也是叶天士太厉害了,他也值得被崇拜。他被一个名垂青史的医家崇拜,他自己也名垂青史了。
五、手太阴温病,初起时恶风寒,服用桂枝汤后恶风寒的症候解除,但发热、口渴、咳嗽的症候依然存在,可以用银翘散进行治疗,如果这些症状较轻就减少银翘散的剂量。这里所说的手太阴温病必具备上诉各条中列举的症候。恶寒已解指的是完全没有恶风寒的表现,只有温病的症状。治疗时禁用辛温发汗,改为辛凉透表。减其质就是减轻银翘散用量的意思。
六,风温邪在手太阴肺卫,以咳嗽为主,身热不甚,口微渴,宜用辛凉轻剂桑菊饮治疗。咳嗽是热伤肺络所致,发热不甚表明病情较轻,口渴轻微表明内热不甚,阴伤不重,就是伤阴不重。这时病情较为轻浅,唯恐使用治疗作用较强的方剂,所以另外立了一种治疗作用比较轻的方剂,辛凉轻剂桑菊饮。上过大学,考过研究生,或者考过医师资格证的人,绝对考过这两个方剂,一定会考。辛凉轻剂和辛凉平剂分别是什么方?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
好,我们看一下辛凉轻剂桑菊饮的方药。
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桔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
上药加水两杯,煎煮后取药汁一杯,每日服两次,服药两三天后,病情依然不缓解,呼吸气粗似喘,这是燥热在气分的表现,治疗上应该在上方中加入石膏、知母;如果身热夜甚、舌质红绛、舌面干燥,这是热邪出入营分,宜在上方中加入玄参二钱、犀角一钱。当然这个犀角现在是没有了,那只能换成水牛角;如果邪已深入血分,应去掉上方中的薄荷、芦根,加麦冬、生地、玉竹、牡丹皮各两钱;肺热炽热的宜加黄芩;口渴明显的宜加天花粉。
说两句题外话啊,我们刚才说了,他吴鞠通是叶天士的一个超级粉丝,你看他在说他的这个桑菊饮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运用卫气营血的这个思路来进行解释说明,他创的三焦辩证,但是他还用卫气营血来解释他的方药,充分说明了他是多么的热爱叶天士。本方用清凉药物配合甘味药物以祛风邪,是味辛微苦性凉的方剂,肺是清虚的脏器,用味苦的药物就能降肺气,得清凉的药物就可以祛病邪,设立这个方剂是为了避免使用辛温之剂。现在社会上都用杏苏散来治疗四季的咳嗽,却不知道杏苏散属辛温之剂,只适合感受风寒后导致的咳嗽,而不宜于用于风温病的咳嗽。另外,杏苏散还有不分表里的弊病。桑菊饮以桑叶、菊花为主,桑叶吸收了箕星的精华,箕主风,肝又主风,春季又是风木当令,木旺则金衰,故桑叶能平肝风,制约肝木有余,又桑叶横纹最多,故善走肺络,能清宣肺金。菊花晚秋开放,气味芳香而味甘,能滋补肝肾,风温咳嗽虽然属于小病,但也可因误用发汗作用强的辛温药物,耗劫肺阴,造成久咳不愈,引发肺痨。智慧超群的人,对于细小的环节都是不能忽视的,对微小的变化也能谨慎的对待,医生对这些紧要的地方尤其要加以重视。说一个题外话啊,桑叶能平肝风,这是《温病条辨》里的原文,考研究生,考医师资格证一样要考。就是桑叶能平肝风,制约肝木之有余。所以在民间流传了用大剂量的桑叶来治疗失眠,那这个失眠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是肝木有余扰神而引起的失眠,用桑叶就有作用。如果不是这种,桑叶就没有作用,这也是我在民间收集的一些偏方,但是民间的这些人都不知道这些原理,我在这里解释说明一下。
《温病条辨》分上焦篇、中焦篇、下焦篇。我们主要按上、中、下这个顺序来讲啊。这个原文呢太多,这个原文我就不在这里念了,浪费时间,大家直接参考原文,我这里直接是讲译文和译文里面翻译出来的,文章里面需要讲解和补充,以及我自己的心得体会的,我就在译文里面直接讲出来。原文呢,大家直接在网上找,或者是拿《温病条辨》的原文对照看。
卷一,上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那么吴鞠通认为温病的病理可以用三焦的阶段变化来概括,所以他把一切温病都分别按照三焦来论述,我们这一篇呢,介绍的是上焦温病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特征。凡温病的病变部位在上焦属心肺的内容均在我们上焦篇中讨论。今天这节课讲上焦篇的第一节课,讲的内容呢,一节课肯定不可能把上焦篇全部讲完。这节课我是打算讲到暑温,截止到暑温,暑温下一节课讲啊,把到暑温之前的全部讲完,虽然内容有点多,但是我想这节课应该能讲完,这节课可能内容有点多,但是这节课应该可以讲完,这节课内容多,谁来翻译的话,翻译起来麻烦点,这节课辛苦大家。这节课是讲到暑温原文之前的所有的都讲完。
原文的开始是,一、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从这里开始,一直讲到二十一条温毒神昏谵语者,先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属,继以清宫汤。一直讲到这里,我们直接讲翻译了,原文大家下去找,自己对照原文。
一、温病包括: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这九种温病的名称。在近代王叔和他的《伤寒例》绝大多数都有记载,他还引用了《难经》的原文来证实自己理论的神圣和正确。如果按时令季节推测,确实有这些病种,王叔和在临床实践当中也的确遇到过这些病症,但在《伤寒例》中关于这些病的治疗他没有离开伤寒的观点、治则和治法,也就造成了混乱。王叔和认为《伤寒论》的治法是治一切外感病最好的办法,于是将所有的外感病通通都收集到《伤寒例》这本书中,全都按照治疗伤寒的方法进行治疗。后世的医家因循守旧,也没有改变这种观点。一千多年以来,留下了无穷的祸患,这都是王叔和的错误所导致的结果。难怪王氏的学说被方有执、喻嘉言等医家进行批驳。然而他们自己对温病的治疗也没有提出新的办法。喻嘉言虽然设立了治法,但仍然不能摆脱伤寒的影响。这样他们的不足与王叔和相比呢,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以致后世医家治疗温病无法可依,无章可循。而本书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考核,并对古今治疗外感病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索,除风寒之邪引起的外感病仍采用张仲景的方法进行治疗外,其它四时外感病也分别列出,并确立了完备的治法,这样温病的治则就眉目清晰了。本文的提议是首先用王叔和的观点作为开端,然后选用李东垣,刘河间,王安道,吴又可,喻嘉言,叶天士等医家评述,充实和发挥,最后用我吴鞠通的观点和体会加以概括和总结。
在初春的时候,自然界中阳气开始生发,厥阴风木之气当令,这时,气候温暖多风,容易产生风热病邪,感受了这种病邪发生的疾病,它就是风温病。在春末夏初时节,自然界里的阳气旺盛,气候由温转热,若感受了这种温热之气,引起了热像偏盛的病症,它就是温热病。温疫病是由自然界中的温热疫厉之邪气引起,这种病邪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往往夹杂有秽浊之气。这种病邪一旦流行,就好像服劳役一样,常常可致家家受感染,男女老少人人患病,而且症状基本相同。温毒病是由温热毒邪引起,多表现为秽浊太重。在夏季天气炎热时容易产生暑热,发生暑温病。如果在长夏或初秋时节,湿邪中夹杂有热邪就好像暑病中湿邪偏盛的病症一样,这就是湿温病。在初秋的时候气候干燥炎热,感染了这种燥热之气引发的疾病,称之为秋燥。在严冬之时,气候应寒而反温,这时体内的阳气不能潜藏,感受这种非时之气,引发的这种疾病就是冬温。温疟病是阴虚内热的人,又感暑热之气,阳热亢盛,而无阴津制约的病症。以前有很多医家论述温病时,都有顾此失彼的弊端,所以本文开始就提出各种温病的总纲,并将本书命名为《温病条辨》。
二、凡是温病一般都从上焦开始,病位在手太阴肺经。伤寒病是寒邪经皮毛肌肤腠理进入机体,病理变化多由下向上传变,病变从足太阳膀胱经开始。足太阳膀胱经在五行归类中属水,寒邪就是水寒之气。寒和水同属一类,所以寒邪侵袭机体,病变从足太阳膀胱经开始。从古至今医家都说膀胱主表,但从来就没有人全面的阐述过膀胱为什么主表。肺外合皮毛,难道肺不主表吗?肺与膀胱都主表,只是人们对这方面的道理还不理解而已。从天地人三方之间的关系来看,天是自然界万物之大表,天属金,人的肺也属金,肺主皮毛,《黄帝内经》说皮毛与天相应。天能生地中水,地支从子时开始,亥时天门,天门是真元交汇的地方。人的膀胱是水腑,所以与天气相同,因此膀胱与肺都主表。伤寒的治疗,必定要按照张仲景的《伤寒论》六经的传变顺序为准绳。温病的病邪由口鼻进入机体,从上到下进行传变。鼻与肺相通,所以温病发病多从手太阴肺经开始。手太阴肺在五行中属金,温邪为火热之气,风又是火之母,火邪没有不克伐肺经的,所以温病开始多见手太阴肺经的病变。这种发病的规律只有用刘河间三焦的理论才能解释清楚。再说寒属阴邪,虽然伤寒论中也论述过中风,但此风是从西北方向吹来的寒风,这种风如同寒邪一样,性善收引。若阴盛也会损伤阳气,寒凉之气侵袭机体后,首先是闭郁足太阳膀胱经的阳气,产生头痛发热的临床症状。足太阳膀胱经属阳腑,风寒之邪为阴邪,阴寒太甚必定要损伤人体的阳腑。温热属阳邪,本文中呢也介绍伤风,不过这种风是从东方而来,是驱散寒冷,解除冰冻的温风。此风性善发泄,阳气太过就会损伤阴津,首先是损伤手太阴肺经中的阴液,从而出现咳嗽、自汗、口渴、头痛、身热这些症状。手太阴肺为阴脏,温热是阳邪,阳邪亢盛则易伤人体之阴脏,只有掌握了阴阳寒热两大类分辨的规律,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太阳从东方升起,月亮从西方出来,自然界中万物没有不是由东方的少阳和西方的少阴之气产生的,所以万物统称为东西。人是万物中最聪明的灵长类动物,禀受的灵气最为全面,能与天地东西之气相呼应,是万物中的最高统帅。当人体患病的时候,也必然影响天地东西之气,东西方是阴阳之气运行的道路。从东往西依次是木、风、湿、火、热。湿土居中,湿与火相应,湿与火相交,就是暑。火属南方,由西往东,依次为金,燥、水、寒。水为北方,水与火是阴阳二气的聚集征象,南与北是阴阳的两个极点。自然界中阴阳的运行能促进万物的变化生长。所以说自然界对万物的生化表面看无影响,实际上是影响巨大。自然界中的阴阳之气运行正常,人体内的阴阳之气就会和谐,那么这样怎么会产生疾病呢?只有自然界与人体内的阴阳之气一旦出现偏盛或者偏衰才会产生疾病。如偏盛偏衰的情况不重,病情就比较轻,如果偏盛偏衰的明显,病情就比较重。偏于火盛就会患温热病,偏于水盛就会得伤寒,这是辨别阴阳水火两大门类的要点,作为医生不能不知道。确诊为伤寒病就用温热药治疗,确诊为温病就要寒凉的药治疗,以分别纠正偏盛偏衰的情况,以达到阴阳调和。如果做不到像镜子那样明亮一尘不染,不能像称那样平,毫无偏移,就不能掌握阴阳平衡规律之奥妙。作为医生怎么能够各立门户,偏执寒凉或者温热一家之观点呢?因此我吴鞠通在明辨伤寒起源于寒水之同时,一并提出温病源于火热之理论。
三、温邪初犯手太阴肺,脉象既不浮缓,又不浮紧,而且脉象数而有力,或者两寸脉体盛大,身热尺部皮肤尤为明显,微恶风寒,头痛,自汗出,咳嗽,口微渴,或不渴,有时午后发热更甚,这种病呢称为温病。如脉不缓就不是太阳中风证,脉不紧就不是太阳伤寒症,脉浮数有力是风火相煽的脉象,《黄帝内经》称这种叫燥脉。双手寸部的脉象比其他部位盛大,这是火邪克伐肺金的脉象,尺肤热是指腕至肘部肌肤的灼热,这是火反克水,热甚伤阴的现象。头痛、恶风寒、身热、自汗,这几个症状与太阳中风极其相似,因此容易产生混淆。临床应该怎样去鉴别呢?主要是查脉审证,温病的脉是浮数有力,既不缓,也不紧,温病的症候是有口渴、咳嗽、尺肤热、午后热甚的表现。伤寒太阳头痛是风寒之邪阻滞太阳经气不通,太阳经脉上行到头项,所以呢引起头痛,同时颈项有强直感。而温病的头痛是由温邪犯手太阴肺经,肺居人体上部,肺经郁闭,经气不畅,引起头痛。另外,春季阳气主生发,温邪属火火性炎上,扰乱头部气血,也是引起头痛的另一个原因。吴又可说,温病头痛是由于病邪浮泛于外,太阳经气受阻所致,这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说法。伤寒太阳病之所以恶寒,是因为太阳属寒水而且主表,风寒之邪郁闭肌表之故。温病初起恶寒,是因肺和皮毛也能主表,故肺感受温邪之后,也有恶寒症状出现。伤寒太阳病是发热,是风寒之邪闭阻,卫外的阳气被郁,阳有余而发热。而温病初起发热,是温邪袭肺,肺气郁闭,肺主化气,肺闭不能化气则发热。伤寒太阳病的自汗,是风邪侵袭肌表,卫表不固而自汗。温病初起的自汗是温邪犯肺,皮毛舒开不合之故。口渴为热盛伤阴,咳嗽为温邪郁肺,肃降失常,午后热甚,多于午后时火旺,热灼阴液相关。
四、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邪在手太阴肺,如果恶寒明显就用桂枝汤来治疗。如果只发热不恶寒而口渴,宜用辛凉平剂银翘散为主治疗。而湿温,温毒,温疟的治法不包括此列。这句话非常重要啊,为什么呢?因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了温病,如果说初起邪在手太阴肺,恶寒是很明显的这种情况,仍然采用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子桂枝汤来治疗,不管他是风温、温热、温疫还是冬温。所以包括这一次的疫情只要是刚开始恶寒明显的我们仍然用伤寒论桂枝汤方。所以我们在治疗疾病的过程当中,不要拘泥于哪一个门派,一定要对证治疗,我们治病才是目的,不是门派之争。而且通过我在这次疾病过程当中的总结,这一次的疫情是属于寒疫夹湿,也就是寒湿疫,有一部分人就有恶寒明显,就可以用《伤寒论》的方子。而吴鞠通作为《温病条辨》的作者,作为温病大家,他也肯定了这一点,而这一句话在整个治疗温病的开始是非常重要的。而有些人根本就没有看过《温病条辨》,以为《温病条辨》全部都是清热解毒啊,都是凉性的药,其实不是,其实《温病条辨》里面,我们以后还会讲啊,讲到这个寒湿疫,这个《温病条辨》里面也有寒湿疫,上焦、中焦、下焦都有,一样用到了温补的药。他在这个寒湿疫里面,多次也提到过这个四逆汤、附子啊、干姜啊、桂枝啊他都有用。甚至在这个下焦的寒湿疫的病症里面,还用到了鹿茸啊、菟丝子啊、附子啊都有用过。所以说很多人没有读过《温病条辨》,对《温病条辨》有误会,《温病条辨》不是不用温热的药,而是辨证论治对具体的情况具体的分析,他在寒湿疫里面一样用到了很多的姜啊、附啊、桂啊这些温热类的药,甚至连鹿茸都用到了,所以这种情况不得不明察,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这里吴鞠通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邪在手太阴肺,如果恶寒明显就用桂枝汤来治疗,就可以用《伤寒论》的方子。如果只发热不恶寒而口渴者,对不起,这个时候就不能用《伤寒论》的方子了,就应该用辛凉平剂银翘散来进行治疗。但是他也补充说明了一句,温毒、湿温、温疟的治法不在此列。根据张仲景《伤寒论》原文之记载,太阳病,它包括头痛、身热啊、恶风啊、自汗啊这些症候啊,太阳病只恶热,不恶寒,而且口渴的,我们称之为温病,用桂枝汤治疗,这是他原文的记载。也就是说《伤寒论》也记载了用桂枝汤治疗某些温病的条文。温病忌用辛温发汗,适宜用解肌的方法,而桂枝汤就是解肌的方剂。桂枝气味芳香且有化浊的作用,芍药味酸,具有收敛阴的作用,与甘草合又能化阴,甘草还能解诸药之毒,又可和中,生姜大枣合在一起能够调和营卫,温病初起本来是可以用桂枝汤的,这里改变了原来的治法,恶风寒的患者我们用桂枝汤,如果不恶风寒的就用清凉平剂银翘散为主来进行治疗。这样做并不是有意违背前人之教导,张仲景认为不恶风寒不一定完全不恶风寒,初起也恶风寒,是在寒邪化热后恶风寒才会消失。古人的文章简洁朴实,而且是针对太阳中风发热时兼恶风寒所说的,所以没有详尽的进行论述。伤寒太阳病是感受了冬天风寒之邪引起的,不用辛温之品不能祛除病邪。这里虽然讲的是温病,既然有恶风寒的症状,那就证明温是从体内外发的,风寒之邪是从外而感受的,形成了内热外寒之病症。在治疗时仍然要用桂枝汤这种辛温解肌的方剂,促成其微汗出,使外寒内热之邪都能解散。温热病邪是感受春夏温热之气产生的,侵犯肌表时不恶风寒,则可证实这种病不兼风寒,这种病邪致病如果不用寒凉的药物就不可能清除,桂枝汤属辛温解肌的方剂,用它治疗不恶寒的温病如同以火救火,所以改用《黄帝内经》中的治法。《黄帝内经》说:“风邪所致的温病,应用辛凉的药物治疗,并佐以苦味和甘味之品。”
好,我们看一下这个桂枝汤和银翘散啊。
桂枝汤:桂枝六钱、芍药三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三片、大枣去核二枚。煎服此方的方法一定按照《伤寒论》中的介绍来,如果不是那样就不仅会失去桂枝汤原有的治疗作用,还会产生其他病变,病邪必然不能清除。好,这个可以参考《伤寒论》啊。
我们再看一下辛凉平剂银翘散方。
银翘散:连翘一两、金银花一两、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荆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
将上药捣为粗沫,每次取药沫六钱,加入到鲜芦根汤内煎煮,当闻到药物香气大出,即取出药汁服用。
请大家注意啊,银翘散是散剂,但并不是直接吞服散剂,而是加入到芦苇汤里面煎煮,闻到了香味之后喝药汁,不是吃散剂啊,这个必须要说明一下。而且现在的市面上将银翘散中西医结合后变成了VC银翘片,加了维生素C在里面,西医认为维生素C可以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将维生素C加入到了银翘散里面变成了VC银翘片,成了一个中西医结合的产物。所以说我们平时老百姓,哪怕你就不是医生,你都知道VC银翘片。VC银翘片就能够治疗普通的风热感冒,甚至温病初起。所以就被广泛的制成中成药。
治肺经的疾病呢,宜选用质地轻的,气味淡的药物。煎煮的时间呢也不能太久,否则香味外泄,药味变得浓厚之后,他就不入上焦,而直入中焦,这样就会影响疗效。如果病情比较重的呢,四个小时左右服用一次,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如果病情比较轻的呢,六个小时左右服一次,白天服两次,晚上服用一次,如果病情没有缓解呢,可以继续重复给药。
肺居上焦,位置最高,称之为华盖,如果选用药物质地分量太重,就会药过病所,难以起到宣肺透邪之功效,用药过少又有病重药轻之弊病,达不到治疗的效果。所以应遵循普济消毒饮的煎煮方法,选用质地清扬的药物治疗,现在的医生有时也选用清凉解表法,但往往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大概就是病重药轻之故。医生一旦见不到效果,就随意改变原来的治法,越改疗效越差,即使病情没有向更重的方向发展,但用药不当延误时机。疾病迁延数日后,上焦病也会变成中焦、下焦,甚至更严重。如果兼有湿浊气机被阻,胸膈胀闷的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保护膻中;如果因温热灼津口渴较甚可加天花粉清热生津;如果温毒之邪攻串,颈项肿大,咽喉肿痛,可加马勃、玄参;如果热伤血络而出现衄血的,应减去辛温的荆芥穗和淡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伯叶炭三钱、栀子炭三钱,清热凉血、止血;如果因肺气失降,咳嗽加剧可加杏仁宣降肺气;太阴温病经过两三天后病邪仍然在肺,但邪热已逐渐入里,可加生地、麦冬,清热生津;如热邪仍然不解或者热伤津液导致小便短少,宜加苦寒的知母、黄芩、栀子和甘寒的麦冬、生地,苦寒配甘寒清热化阴,能够治疗热邪太甚引起的疾病。温病忌用辛温发汗,用后不仅外邪不能解除,而且会变生许多坏症。辛温发汗能去肌表之邪,适用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病症。温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故此法对手太阴肺经病变是毫无作用。另外,汗为心液,汗多导致心阳受损,定会出现神志错乱,比方说神昏谵语,内闭外脱之变化。再说,误用辛温发汗后,虽说会损伤阳气,但汗是人体五液之一,过汗也没有不伤阴的。《伤寒论》说双手尺部脉象微弱是里虚的表现,在治疗时禁用发汗,里虚绝对不止是阳虚,说误汗能损伤阳气,只是特列举出损伤严重的一面而已。温病最容易损伤阴液,用辛温发汗药会进一步伤阴,这难道不是助纣为虐吗?自古以来最大的错误就是用伤寒辛温解表法治温病。到明朝末年的时候,吴又可首先提出用达原饮来治疗温病。他的本意是用此方直达膜原,使病邪迅速溃退。这个方子用于治疗体质壮实者或许能治愈,其中芳香辟秽的药物起了作用,假如是用于体质虚弱的患者,没有不失败的。达原饮中以槟榔、草果、厚朴为君,槟榔质重而且子实类药物最为坚硬,味苦辛,性温,沉降走下,作用在中焦和下焦,直达肛门,属中下焦的药物。而草果也是子实类的药物,其药性臭烈,味苦,大热,属于足太阴脾经祛湿之药。厚朴味苦,性温,也是中焦之药。上焦手太阴肺经的病变怎么能开始就走中下两焦,味苦性温,其气熊烈的药物来劫夺少阴阴液呢?达原饮中的知母、黄芩也属于中焦苦寒的里药,怎么能随便使用呢?何况吴又可还认为温邪能传变三阳经,而用走太阳的羌活,走阳明的葛根,走少阳的柴胡等药物进行加减,这仍然是采用了治疗伤寒的方法,这说明了他完全不懂得温病的治法。后世医家只说他治温病不分辨三焦,我看这是一种比较轻的批评。吴又可的三消饮,在达原饮的基础上,加入了大黄、芒硝等药,它只适用于温邪深入阳明胃肠,形体壮实的病人,这类人服完药后也许会侥幸得以通下或者产生战汗,使病邪清解。然而他们往往又因损伤了正气而形成了虚损的病症,虚弱到极点就可以导致死亡。况且病邪有在卫分、在胸中、在营分、入血分的不同情况,胡乱的使用下法,它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人体是气血生成的,怎么能看成铁石一样的,可以任意伤害呢?考究吴又可的原意,他是想用达原饮来纠正当时的医生盛行用治伤寒的方法来治疗瘟疫的弊端,他的确也纠正了陶节庵的过失,怎奈本人学术没有达到精深的程度,因此这种治法不足以效仿。到喻嘉言,张石顽时治温病多采用伤寒三阴经的方法,这种观点也是不正确的,故赞同并用这种治法的医生很少,在此我们不深入探讨。而本方遵循《黄帝内经》:体内风邪盛,宜用辛凉药物治疗,配合苦味和甘味的药物;体内热邪盛,宜用咸寒的药物治疗,配合甘味和苦味的药物治疗的原则,其实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已指出温病、暑病、宜用辛凉而不宜用辛温,并说张仲景的书是为感受外邪立即发为伤寒而设立的,而并不适合感受外邪之后呢,过了一段时间后来演变成温病和暑病。张凤逵也收集了许多治疗暑的方剂,归纳总结出了暑病的治疗大法为:暑温初起,宜用辛凉清气,病情发展后,可用甘寒之品养阴清气,病变的后期,再用酸泻和酸敛,以泻热敛阴,不必使用下法。以上医家对温病治疗的认识都在我之先,根据喻嘉言芳香逐秽的理论,选用了李东垣辛凉苦甘的清心凉膈散加减变化组成了本方。因病在初起阶段,所以减去属里药的黄芩,为的是不影响中焦,加入辛凉的金银花和芳香的荆芥穗起散热解毒之作用,牛蒡子味辛性平,能入肺亦可散热结、祛风利咽,这些药物都是手太阴肺经的药。《黄帝内经》说:冬季阴精不能封藏的人,到春天就会得温病,善于保存阴精的人,春天就不会患温病。又说正气极虚的人,患温病就可能死亡,综合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发生温病一定是阴气先虚。此方的优点是预先保护人体的正气,使它完全使用清肃上焦的药物,不影响中下两焦。没有开门引盗的毛病,有清咳祛湿的功能,使用得当一定会取得满意的效果。这种治法是叶天士所创立的,远胜于其他所有医家之治法。
在这里我们说一下题外话啊,他严重批评了吴又可,极大的歌颂了叶天士,所以说从某种程度上讲,他是叶天士的一个超级粉丝。而吴又可呢被他说成这样,其实吴又可他的功劳是很大的。吴又可,我们可以在电影《大明劫》中看到,他在明末的时候救的瘟疫的病人是不少的。但是呢,吴鞠通对他的批评呢,我觉得是不是有点严重了,为什么呢?达原饮的的确确是有效的,我也用过的。但是吴又可当时救的病人呢,大多数是普通的老百姓,普通的老百姓说白了就是农民,而那些农民平时本来就是干活的,所以他体力可能就强壮些,他这个达原饮是在这种情况下创的,也确确实实救了很多人,再加上吴又可他又是个游医说白了,又不是御医,所以他治疗的劳动人民用达原饮很好,所以应该这样去评价吴又可,那么如果运用到了富贵人家,平时身体没那么强壮的那些人,可能需要在达原饮的基础上进行调节,这样说话多好呢大家。非要把吴又可说得一文不值。叶天士呢,他不一样,叶天士的确是个成就比较高的,而且他给皇帝看过病,皇帝送他一块匾,“一代神医”。叶天士而且是个全才,精通内外妇儿、伤寒、温病。无所不通,无所不晓,针灸接骨、推拿,的确是个全才。这个吴鞠通呢作为一个比较高傲的人,在他心目当中,这些医家,他最欣赏的是叶天士。说白了,偶像崇拜。不过说实话,也是叶天士太厉害了,他也值得被崇拜。他被一个名垂青史的医家崇拜,他自己也名垂青史了。
五、手太阴温病,初起时恶风寒,服用桂枝汤后恶风寒的症候解除,但发热、口渴、咳嗽的症候依然存在,可以用银翘散进行治疗,如果这些症状较轻就减少银翘散的剂量。这里所说的手太阴温病必具备上诉各条中列举的症候。恶寒已解指的是完全没有恶风寒的表现,只有温病的症状。治疗时禁用辛温发汗,改为辛凉透表。减其质就是减轻银翘散用量的意思。
六,风温邪在手太阴肺卫,以咳嗽为主,身热不甚,口微渴,宜用辛凉轻剂桑菊饮治疗。咳嗽是热伤肺络所致,发热不甚表明病情较轻,口渴轻微表明内热不甚,阴伤不重,就是伤阴不重。这时病情较为轻浅,唯恐使用治疗作用较强的方剂,所以另外立了一种治疗作用比较轻的方剂,辛凉轻剂桑菊饮。上过大学,考过研究生,或者考过医师资格证的人,绝对考过这两个方剂,一定会考。辛凉轻剂和辛凉平剂分别是什么方?辛凉轻剂桑菊饮,辛凉平剂银翘散。
好,我们看一下辛凉轻剂桑菊饮的方药。
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桔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
上药加水两杯,煎煮后取药汁一杯,每日服两次,服药两三天后,病情依然不缓解,呼吸气粗似喘,这是燥热在气分的表现,治疗上应该在上方中加入石膏、知母;如果身热夜甚、舌质红绛、舌面干燥,这是热邪出入营分,宜在上方中加入玄参二钱、犀角一钱。当然这个犀角现在是没有了,那只能换成水牛角;如果邪已深入血分,应去掉上方中的薄荷、芦根,加麦冬、生地、玉竹、牡丹皮各两钱;肺热炽热的宜加黄芩;口渴明显的宜加天花粉。
说两句题外话啊,我们刚才说了,他吴鞠通是叶天士的一个超级粉丝,你看他在说他的这个桑菊饮的时候,基本上就是在运用卫气营血的这个思路来进行解释说明,他创的三焦辩证,但是他还用卫气营血来解释他的方药,充分说明了他是多么的热爱叶天士。本方用清凉药物配合甘味药物以祛风邪,是味辛微苦性凉的方剂,肺是清虚的脏器,用味苦的药物就能降肺气,得清凉的药物就可以祛病邪,设立这个方剂是为了避免使用辛温之剂。现在社会上都用杏苏散来治疗四季的咳嗽,却不知道杏苏散属辛温之剂,只适合感受风寒后导致的咳嗽,而不宜于用于风温病的咳嗽。另外,杏苏散还有不分表里的弊病。桑菊饮以桑叶、菊花为主,桑叶吸收了箕星的精华,箕主风,肝又主风,春季又是风木当令,木旺则金衰,故桑叶能平肝风,制约肝木有余,又桑叶横纹最多,故善走肺络,能清宣肺金。菊花晚秋开放,气味芳香而味甘,能滋补肝肾,风温咳嗽虽然属于小病,但也可因误用发汗作用强的辛温药物,耗劫肺阴,造成久咳不愈,引发肺痨。智慧超群的人,对于细小的环节都是不能忽视的,对微小的变化也能谨慎的对待,医生对这些紧要的地方尤其要加以重视。说一个题外话啊,桑叶能平肝风,这是《温病条辨》里的原文,考研究生,考医师资格证一样要考。就是桑叶能平肝风,制约肝木之有余。所以在民间流传了用大剂量的桑叶来治疗失眠,那这个失眠是由什么引起的呢?是肝木有余扰神而引起的失眠,用桑叶就有作用。如果不是这种,桑叶就没有作用,这也是我在民间收集的一些偏方,但是民间的这些人都不知道这些原理,我在这里解释说明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