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0/11/25
- 帖子
- 964
- 获得点赞
- 192
- 声望
- 43
最近我得了一次肺炎,咳嗽气急,胸痛痰多,恶风畏寒,舌淡苔薄润,边缘齿痕,脉浮缓,无发热。
按说是典型的风寒痰饮证,遂用小青龙汤合止嗽散,同时服用氧氟沙星。
谁知三日之后,咳嗽加重,转为痒咳不已,夜不得卧,痰少而稀,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头痛、目痛。
若按伤寒六经说法,似是“病由太阴转出太阳”,应为“由深出浅”?但其实不然,自觉诸般病痛益甚之极!
我遂不按六经分析,只以常理度之:这是宣发太过,缺少清热解毒之故!换言之,病菌没有得到抑制,管你痰多痰少,在里在表,反正繁殖不已!
或许有人会问,你不是服用了氧氟沙星了么?呵呵,当今耐药菌株遍地都是,西药抗菌素若不与中药清热解毒联用,基本上就如同隔靴搔痒,何况此时还兼有病毒。为何知道兼有病毒?咽扁桃体发炎,公认便是病毒细菌联合所致!
于是,增加如下清解之剂:清心明目上清丸(同仁堂)+芎菊上清丸(同仁堂),每六小时一次;附子理中丸(同仁堂),每日一次(对抗过于寒凉的清热药);原先的小青龙合止嗽散由于一次就连开了七贴,也就照常服用。
两日后,诸症渐解,咳嗽渐缓,夜间得卧,痰变浓稠,量适中。
再两日,诸症若失,唯痰尚有些许。
此例发人深省!无论中医西医,对于感染来说,去除病原体都是硬道理,在中医便是“解毒”!
为何中医“解毒”总与“清热”联在一起?因为中西药理其实大同,压制细菌繁殖的同时,必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人体细胞的能量代谢。
这个“清热”并非完全无用,它有“清气”之功——减少体液中能被细菌利用的多余营养,可使一些细菌感到“环境变坏”而自行收敛。但如果人体能量代谢过低,则要用参、术、附、桂等对抗“清热”,只余“解毒”之功。其实,在有些情况下不用参术附桂,而用西药三磷酸腺苷+辅酶A也能起到“西药中用”的类似效果!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吧?
这还牵涉到一个原则性问题:中药既有“性味”,又有“功能”,它最主要是靠什么来治病?当然是功能!功能是最主要的治疗作用;有些性味与功能联系在一起,则性味具有辅助作用;另一些性味不与功能联系,甚至相反,那就是“副作用”!
副作用的定义是:“治疗作用以外的药物作用”。
对于西医来说,副作用是固定的。
对于中医来说,副作用是不固定的。
比如“清热解毒”,在解毒是主要治疗作用时,如果患者同时需要清热,则清热是辅助治疗作用;如果患者不需要清热,反而需要温里,“清热”就成为副作用了!
然而无论西医中医,总不可能因为一个药有副作用便不再使用。
西医的办法是“慎用”、“不得久用”;中医的办法则是配伍温热之药加以抵消。
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和“乌梅丸”都是针对深部脏器感染,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寒温并举的有效应用,可见古代医家早已有了这方面的觉悟,只是理论说法上没被现代人理解而已!
过去的中医,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对于细菌病毒的认识不够清晰,同一种细菌(病毒)感染,仅由于发病季节、发病部位及发病者体质不同而归于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其实现在我们完全知道,这只是“某种细菌(病毒)+季节因素+体质因素+感染部位特异性”而已。中医根据“天、菌、人合一”的道理,具体情况不同针对,这我并无异议。然而千万不要“渲宾夺主”,我要大声疾呼的是:对于感染,清热解毒才是硬道理!
按说是典型的风寒痰饮证,遂用小青龙汤合止嗽散,同时服用氧氟沙星。
谁知三日之后,咳嗽加重,转为痒咳不已,夜不得卧,痰少而稀,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头痛、目痛。
若按伤寒六经说法,似是“病由太阴转出太阳”,应为“由深出浅”?但其实不然,自觉诸般病痛益甚之极!
我遂不按六经分析,只以常理度之:这是宣发太过,缺少清热解毒之故!换言之,病菌没有得到抑制,管你痰多痰少,在里在表,反正繁殖不已!
或许有人会问,你不是服用了氧氟沙星了么?呵呵,当今耐药菌株遍地都是,西药抗菌素若不与中药清热解毒联用,基本上就如同隔靴搔痒,何况此时还兼有病毒。为何知道兼有病毒?咽扁桃体发炎,公认便是病毒细菌联合所致!
于是,增加如下清解之剂:清心明目上清丸(同仁堂)+芎菊上清丸(同仁堂),每六小时一次;附子理中丸(同仁堂),每日一次(对抗过于寒凉的清热药);原先的小青龙合止嗽散由于一次就连开了七贴,也就照常服用。
两日后,诸症渐解,咳嗽渐缓,夜间得卧,痰变浓稠,量适中。
再两日,诸症若失,唯痰尚有些许。
此例发人深省!无论中医西医,对于感染来说,去除病原体都是硬道理,在中医便是“解毒”!
为何中医“解毒”总与“清热”联在一起?因为中西药理其实大同,压制细菌繁殖的同时,必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人体细胞的能量代谢。
这个“清热”并非完全无用,它有“清气”之功——减少体液中能被细菌利用的多余营养,可使一些细菌感到“环境变坏”而自行收敛。但如果人体能量代谢过低,则要用参、术、附、桂等对抗“清热”,只余“解毒”之功。其实,在有些情况下不用参术附桂,而用西药三磷酸腺苷+辅酶A也能起到“西药中用”的类似效果!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吧?
这还牵涉到一个原则性问题:中药既有“性味”,又有“功能”,它最主要是靠什么来治病?当然是功能!功能是最主要的治疗作用;有些性味与功能联系在一起,则性味具有辅助作用;另一些性味不与功能联系,甚至相反,那就是“副作用”!
副作用的定义是:“治疗作用以外的药物作用”。
对于西医来说,副作用是固定的。
对于中医来说,副作用是不固定的。
比如“清热解毒”,在解毒是主要治疗作用时,如果患者同时需要清热,则清热是辅助治疗作用;如果患者不需要清热,反而需要温里,“清热”就成为副作用了!
然而无论西医中医,总不可能因为一个药有副作用便不再使用。
西医的办法是“慎用”、“不得久用”;中医的办法则是配伍温热之药加以抵消。
张仲景的“半夏泻心汤”和“乌梅丸”都是针对深部脏器感染,在清热解毒基础上寒温并举的有效应用,可见古代医家早已有了这方面的觉悟,只是理论说法上没被现代人理解而已!
过去的中医,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对于细菌病毒的认识不够清晰,同一种细菌(病毒)感染,仅由于发病季节、发病部位及发病者体质不同而归于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其实现在我们完全知道,这只是“某种细菌(病毒)+季节因素+体质因素+感染部位特异性”而已。中医根据“天、菌、人合一”的道理,具体情况不同针对,这我并无异议。然而千万不要“渲宾夺主”,我要大声疾呼的是:对于感染,清热解毒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