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病回春》十四至二二
目录
十四 阴虚火盛之症——
①气血全亏胃火盛
②肾虚火沸
③肾水泛上吐痰倾盆
④汗出如雨
⑤阴寒
⑥阳明火盛论
十五 上焦之症——
①胸隔不利气不顺
②上焦痰盛闭塞
③中风不语
④手撒眼闭无息
十六 内科诸症——
①心痛 二治
②上热下寒 二冶
③两胁胀满
④胃气痛脾不化食
⑤痿症卧床足弱
⑥厥症肢寒胸腹皮热
⑦痿症肾寒火沸
⑧厥症阴寒入肾
⑨吐血
⑩头痛
(11)腰痛
(12)背痛
(13)手足痛
(14)足弱不履
(15)梦遗
(16)喘嗽
(17)口眼歪斜
(18)目痛红赤
十七 痨瘵之症——①痨病
②虚痨
③痨虫
十八 精神之症——①狂症寒热二治
② 呆病
③妇人花癫
④羊癫
⑤牛马癫
十九 中恶中毒之症——
①中邪
②见鬼卒倒
③尸厥
④蛇虫毒
⑤中百毒
二十 上焦头面之疾——
①头疼
②目痛
③耳聋
④鼻肿
⑤口舌生疮
⑥眉落
⑦乌须
⑧喉间瘰串
⑨目生星
二一 统治诸疮之剂——
①统治中焦部位之疮
②统治一身上下之疮
③统治诸疮下治诸痈
二二 下肢痈疽疮症——
①囊痈 骑马痈
②鹤膝风
③腿痈 多骨痈
④足疽
⑤脚胫烂疮
【未完待续】
十四 阴虚火盛之症——
①气血全亏胃火盛,
②肾虚火沸,
③肾水泛上吐痰倾盆,
④汗出如雨,
⑤阴寒,
⑥阳明火盛论
①气血全亏,一身多病;或头痛未已,而身骨痛;或腹痛未已,而四肢尽痛。
虽此等病,乃痿症居多,自宜专治阳明胃火。然而胃火既盛,一身上下四肢尽行消瘦,又不可专治胃经一门也。
方用
人参三钱,茯苓三钱,薏苡仁五钱,当归三钱,黄 三钱,甘菊花一钱,元参五钱,麦冬一两,陈皮五分,神曲五分,白芥子三钱,白芍三钱,熟地一两,水三大碗,煎一碗服之。
盖阳明火盛,理宜用竹叶石膏汤矣,而此偏不用,反用参、苓、熟为君,补其气血者,何也?
胃火过盛,已铄气血,再用白虎汤,虽一时解其火势之燎原,然而焦头烂额,必致重亡其津液。不若用补气血之药,大剂煎饮,使水足而火自息。
方中宜用元参、麦冬、甘菊之品,纯是退阳明之味;而阳明即有火势之燎原,亦能扑灭。
况又重加之当归生血之类,以滋化源乎。
但诸药若小其剂,则不特无益,而反助火势之飞扬,此大治之所以妙也。
大约大治之法,施之于虚症最宜,乘其初起,胃火有余,即以大剂与之,可以转败为胜。若因循时日,畏首畏尾,初时不敢用大剂,乃至胃气已衰,而后悔悟,始用大剂迟矣。其病宜用大剂者,则发背痈疽,切忌小治,尤当以大剂与之。
②大治实阳明胃火之患,不止痈疽发背,更有症如肾虚而火沸腾,如白虎汤症者,亦宜用大剂六味地黄汤治之。
③更有肾水泛上,吐痰倾盆者,亦宜用六味汤,加附子、肉桂,煎汤数碗,大碗饮之而愈,皆不可小治之也。凡肾水肾火之虚,上焦虽现热症,而其舌终滑而不燥,非若阳症之干极而起刺也。
④更有大汗之症,汗如雨出,不可止抑,气息又复奄奄,不是发狂热症,若不急用大补之药,则顷刻亡阳而死矣。
方用人参三两,白术四两,当归三两,桑叶十片,麦冬三两,北五味三钱,黄 三两,水煎服。
此方纯是补气之药,气足则汗止,而阳返于命门之宫矣。倘以小小之剂治之,又何以补生元气于无何有之乡哉,吾见其立亡而已矣。
⑤更有直中阴经之症,阴寒之气,斩关直入于肾宫,命门之火逃亡,而将越出于躯壳之外,非用大剂补火之药,何以追散失之元阳而返其宅哉。
方用人参一两,白术三两,附子二钱,肉桂一钱,干姜二钱,水三碗煎服。一剂而愈。
此方用人参、白术,实有妙用,驱寒之品,而不用此二味,寒去而气随之去矣,故必用二味,且必须多加,而元阳始足可留于将绝之顷也。此皆大治之法,不可不知。
⑥阳明胃火盛必大用人参论:
阳明之火势,最盛最急,若不以大剂退火之药与之,立刻将肾水烧干矣。然过用寒凉,必致转伤胃气,胃气既伤,则胃火益胜。虽石膏汤中有人参以救胃气,然终不胜攻之大烈也。愚意石膏用一两者,人参必须亦用一两;或石膏用至二三两;则人参断不可止用一两,必须多加为妙。即不敢加至三两,亦必须加至一两五钱。与其火退之后,再用人参,何若乘其火盛之时,而倍用之。攻补兼施,火势衰,而胃气又不复损之为得也。予治阳明火盛,往往奏功如响者,人参同石膏兼用,而无偏重之势故耳。
十五 上焦之症——①胸隔不利气不顺,
②上焦痰盛闭塞,
③中风不语,
④手撒眼闭无息
病既在上焦,若大其剂,则势下行,反为不美。
如胸膈不利,或痰盛闭塞,或一时中风不语,皆当以小剂治之。
小剂方甚多,举三,四之病,可悟其余。
①譬如胸膈不利,
此气不顺也,
可用苏叶一钱,半夏一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百部五分治之。一剂快然无碍矣。
②如痰盛闭塞作痛者,
乃痰在上焦也,
用天花粉一钱,甘草一钱,柴胡一钱,陈皮五分,半夏一钱,苏子一钱治之。
或用瓜蒂七个,或用皂角一个,以水煎汤吐之,皆小治之法也。
③或中风不语者,
亦用瓜蒂散、皂角汤探吐之。然必看其真正中风,始用二方吐之,否则,万万不可轻用。
真正中风,
平日自然壮盛,能御风寒,不畏寒热之人;既中之后,双目突出,手足乱舞,痰色黄,结成块,大小便闭塞不通者是。
④若安静,平日人衰弱,临症之时,气息如无,大小便自遗,手撒眼闭,浮肿,作水鸡声,不十分响者,
乃气虚也,
切不可与瓜蒂、皂角二汤。
当与前三生饮,加人参一两治之。
(三生饮:人参一两,天南星三钱,生半夏三钱,生附子一个,水煎急灌之。)
十六 内科诸症——
①心痛 二治 ②上热下寒 二冶
③两胁胀满 ④ 胃气痛脾不化食
⑤痿症卧床足弱 ⑥厥症肢寒胸腹皮热
⑦痿症肾寒火沸 ⑧厥症阴寒入肾
⑨吐血 ⑩头痛
(11)腰痛 (12)背痛,
(13)手足痛 (14)足弱不履
(15)梦遗 (16)喘嗽
(17)口眼歪斜 (18)目痛红赤
①心痛,
人以为病在心也,不知心乃神明之宰,一毫邪气不可干犯,犯则立死。人病心痛,终年累月而不愈者,非心痛也,乃包络为心之膜,以障心宫,
邪犯包络,则心必痛。(此寒邪也!吕注)
包络名为膻中,乃心之臣也。相为贼所攻,君有不振恐者乎?臣辱则君忧,此心之所以痛而不宁也。然则宜治包络,何以必责之肝也?
肝属木,包络属火,肝木生心火,治其肝木之寒,则心火有养,而包络之寒邪自散。况肝木之气既温,生心之余,必能来生包络,故不必救包络,而必先救肝。肝木得寒,则涩而不舒,散肝中之邪,即所以散包络之邪也。
方用苍术二钱,白芍五钱,当归一两,肉桂一钱,良姜一钱,水煎服。
此寒邪犯包络之方如此。
更有热邪来犯包络奈何?
寒邪之犯,必恶寒,
见水则如仇雠,手火燠之则快。
热邪之犯,见水喜悦,手按之转痛是也。
故热痛之病,
必然呼号,不能安于床席,治法亦责之肝。盖包络之热,由于【肝经之热】也。泻其肝木之旺,而去其郁热之火,不必救包络之焚,而包络之火自衰矣。
方用白芍一两,炒栀子三钱,甘草一钱,当归三钱,生地五钱,陈皮八分,水煎服。二剂即安然如故。此偏治之一端也。
②病在上者,乃上焦火热之盛,吐痰如涌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盖衣,而下体冰凉,此【上假热而下真寒】也。
方用附子一个,熟地半斤,山茱萸四两,北五味一两,麦冬一两,茯苓三两,泽泻三两,丹皮三两,山药四两,肉桂一两,水十余碗,煎四碗。探凉与病患服之,二刻内四碗服尽,立刻安静,此病在上而下治之法也。
上热下寒,
予更有方: (此上真热下真寒也!吕注)
用熟地三两,山萸一两,车前子三钱。肉桂三钱,牛膝五钱,麦冬五钱,北五味三钱,水煎冷服,一剂即安。可佐六味汤也。
盖此病乃下焦肾中水火俱耗尽真阴,而元阳无可居之地,于是上腾而作乱。
倘以寒药救之则愈炽,以补气药救之则反危。必须用八味地黄汤,大剂与服,加麦冬、五味,少救其肺金之气,下治而上自安。子不见天地之道乎。冬至之时,地下大热,则天道自寒;夏至之时,地下大寒,天上自热。人身亦如是也。肾经热,则头目咽喉心肺皆寒,安享其清肃之气;肾经寒、则头目咽喉心肺反生其拂逆之躁矣。此亦上病下治之一法也。
③病在左者,如两胁胀满,不可左卧者,
此病在肝也,法亦专治肝矣。今偏不治肝,而兼治肺。
盖肝木之旺,由于肺经之虚。金不能制木,则木愈盛,木盛则脾土更无所养,肺金益虚,则肝木益旺,而病无已时也。
方用人参一钱,黄芩三钱,麦冬三钱,甘草一钱,白芍三钱,当归三钱,柴胡一钱,茯苓一钱,陈皮五分,水煎服。一剂知,二剂愈,四剂全瘥。
盖参、乃补气之味,与肝木不相干也;虽用柴胡舒肝,然而柴胡亦是肺经主药,一味而两用之;白芍、当归,虽专入肝经,然亦能入肺。所以同群入肺以助气,而非逐队以平肝,
此左病治右之一法也。
④右病治左,可以悟矣。予再传一方。
人病胃气痛,或脾气不好,不能饮食,或能饮食而不能化,作痛作满,上吐下泻者,此乃肝经来克土也。
平其肝木,则脾胃之土得养、而前症俱愈矣。
方用白芍三钱,甘草一钱,当归二钱,柴胡二钱,茯苓三钱,白芥子一钱。
有火者,加炒栀子二钱;无火者,加肉桂一钱,水煎服。此方再加白术三钱;有食者,加山楂二钱;伤米食者,加枳壳一钱,麦芽一钱;有痰者,加半夏一钱。
此方虽白术、茯苓乃脾胃之品,然其性亦能入肝。白芍、当归、柴胡,则纯是肝经之正药;有此三味,直入肝经,则各药无不尽入肝以平木,木平则脾胃之土安然。况有食则化食,有痰则祛痰,有火则散火,有寒则去寒,有不功效立奏者乎。
此右病而左治之一法也。
【治在腹心者,】
【乃人生疡生痈,或痿厥之类是也。痈疡不治痈疡,而内治其中气,少加以祛邪散火之品是也。备有专门,兹不再赘。】
【如痿症、厥症甚多,不能枚举,止举一二之病,可触类而通。】
⑤人有【痿症】,终年不能起床,面色光鲜,足弱无力,
不能举步者,人以为两足之无力也,不知乃阳明火盛。不必去治两足,止平其胃火,则火息而足自坚凝。若不平胃火,而徒用补阴之剂,则饮食愈多,而两足益弱。
法当用元参三两,麦冬一两,甘菊花三钱,人参一钱,熟地一两,菟丝子一钱。水数碗,煎汤四碗,恣其吞饮,则胃火渐平,而两足自然生力。此不治足而正所以治足也。
⑥【厥病】,一时手足厥逆,痛不可忍。
人以为手足四肢之风症也,不知乃心中热蒸,外不能泄,故四肢手足则寒,而胸腹皮热如火。
方用柴胡三钱,当归二钱,荆芥一钱,黄连二钱,炒栀子二钱,半夏一钱,枳壳一钱,水煎服。一剂即平,二剂即全愈。
雷公治厥,方用白芍一两,炒栀子三钱,陈皮一钱,柴胡一钱,天花粉二钱,水煎服。治热厥最妙,以其入肝而平木也。
盖厥症多是火病,厥之甚。则热之甚也。故舒其内热,而四肢手足自温矣。
方中妙在用柴胡为君,用诸寒凉之药,直入心肝之内,又不凝滞于胸膈之间,盖柴胡能散半表半里之邪,又善疏泄郁闷之气。若止治其四肢手足之风,而不直捣其中坚,则贼首不擒,余党安息?
故不治四肢手足,而专治其心胸也。
以上三法,亦偏治之一法也。
⑦痿症中有不是阳明之痿,不可不辨。
其症亦不能起床,亦能善饭,亦骨无力不能起立。人以为此痿症也。而不知非痿症也。此【肾寒极而火沸腾】,似痿而非痿也。
初起之时,未尝不是阳明火炽而来,用寒凉折服之,则胃火息矣。而肾水熬干,夜必咳嗽吐痰,而日间转觉少轻。呻吟床席,饮食少迟,更觉难堪。
方用元参一两,麦冬三两,熟地二两,水煎。服。
若有肝火者,加白芍五钱,水煎服。四剂可以起床。后用六味汤,大剂煎饮。加麦冬一两,五味一钱,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山药三钱,丹皮三钱,泽泻二钱,茯苓二钱,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元参、麦冬,滋肺金而去心间之游火,又妙在用熟地以补肾水,则水足而胃火自坚矣。肺金自然下生肾水,则肾水藏于肾宫,不上冲咽门,不必止嗽,而嗽自除矣。
⑧厥症虽多是火,然亦有非火而亦厥者,乃直中阴经也。【阴寒直入于肾宫】,则必挟肾水上犯心君之火。
君弱臣强,犯上自所不免。若不用大热之药,急救心君,则危亡顷刻。
方用人参三钱,白术一两,附子一钱,肉桂一钱,吴茱萸一钱,水煎服。一剂即愈。
然寒厥与热厥大相悬绝,不可不辨。
寒厥手足必青,饮水必吐,腹必痛,喜火熨之。
若热厥,手足虽寒,而不青紫,饮水不吐,熨火则腹必加痛是也。
能辨症清而用药者,下喉即定,便是神医,何必用追魂之符录哉。
⑨人有病吐血者,
似乎胃经之病,而不知非胃,乃肾火之冲上也。
若止治胃,则胃气益伤,胃伤则无以输精于肾,而肾水益虚,肾火愈炽,吐血无已时也。法当峻补肾水,水足而火不上沸矣。
方用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大剂吞饮,血症可痊。否则,用寒凉之品,临时止血,而血之冲决,安能止抑哉。
⑩如人病头痛者,
人以为风在头,不知非风也,亦【肾水不足】,而邪火冲入于脑,终朝头晕,似头痛而非头痛也。
若止治风,则痛更甚。法当大补肾水,而头痛头晕自除。
方用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山药三钱,北五味二钱,麦冬二钱,元参三钱,川芎三钱,当归三钱,葳蕤一两,二剂即愈。
此方妙在治肾而不治风,尤妙在治肾而兼治肝也。肝木不平,则肺金失化源之令,而肾水愈衰。今补肝又补肾,子母相资,自然上清头目。况又入麦冬、五味,以滋肺金之清肃乎,所以下喉即安然也。
(11)如人患腰痛者,
人以为肾之病也,不知非肾,乃【脾湿之故】,重如系三千文。
法当去腰脐之湿,则腰痛自除。
方用白术四两,薏仁三两,水六碗,煎汤一碗,一气饮之,一剂即痛如失。
此方不治肾,而正所以治肾,世人未知也。
(12)如人患背痛者,
人以为心病,而非心也,乃膀胱之气化不行,故上阻滞而作痛。
法当清其膀胱之火。背痛自止。
盖膀胱乃肾之府,肾虚膀胱亦虚。夹脊乃河车之路,膀胱借肾道而行,所以肾脊作楚耳。
方用熟地一两,茯苓五钱,肉桂三分,车前子三钱,泽泻三钱,薏仁五钱,芡实五钱,水煎服。二剂,膀胱之水道大通,而背脊之疼亦愈矣。
盖熟地乃补肾之圣剂,肾足而膀胱之气亦足;况又有茯苓、车前、薏仁等类,以泻其水;而肉桂又引入诸药,直达膀胱,以通其气,自然化行而水泄,水泄而火散,上行之郁结有何不除,此痛之所以立效也。
(13)如人手足痛者,
人以为脾经之热,不知非脾也,乃肝木之郁结也。
散其郁气,则手足之痛自去。
方用逍遥散加栀子三钱,半夏二钱,白芥子二钱,水煎服。二剂即痛如失。
盖肝木作祟,则脾不敢当其锋,气散于四肢,结而不伸,所以作楚。今一旦平其肝气,而脾气自舒,脾舒而痛在手足有不尽除者乎。
(14)如人病在两足之弱,不能步履,
人以为肾水之亏,不知非肾也,盖气虚不能运用耳。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牛膝三钱,金钗石斛五钱,黄 一两,人参三钱治之。二剂即足生力。四剂可以步履矣。盖人参、 黄、术,皆补气之圣药,而牛膝、石斛,亦健足之神剂,所以两用之而成功。
(15)如人病梦遗者,
人以为心气之虚,不知非心也。盖肾水耗竭,上不能通于心,中不能润于肝,下不能生于脾土,以致玉关不关,无梦且遗。
法当大剂补肾,而少佐以益心、益肝、益脾之品,自然渐渐成功,不止而止也。
方用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北五味一钱,茯苓三钱,生枣仁五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薏仁五钱,白术五钱,白芥子一钱,茯神二钱;肉桂三分,黄连三分。水煎服。一剂即止梦遗,十剂即全愈。
此方妙在心肝肾脾肺五脏兼补,不止止其遗,安其梦;尤妙在黄连、肉桂同用,使心肾两交,自然魂魄宁而精窍闭。若不补其五脏,而惟是止涩之,则精愈旺而梦益动,久则不须梦而自遗矣。此方之所以奇妙而入神也。
(16)如人病喘嗽者,
人以为肺虚而有风痰,不知非然也。乃【气虚不能归元于肾】,而肝木挟之作祟耳。
法当峻补其肾,少助引火之品,则气自归元,而痰喘可息,
方用人参一两,熟地二两,山茱萸四钱,麦冬五钱,五味子一钱,牛膝一钱,枸杞子一钱,菟丝子一钱,茯苓三钱,白芥子一钱,水煎服。
此方妙在多用人参于补肾之中,使其直走丹田气海,而生元阳之神,而火自归元,不致上沸。一连数剂,必获奇功。倘以四磨、四七等汤,治其风痰,一线元阳,必致断绝不救矣。
以上诸治,皆偏治之最奇最效者,不可不补入也。
(17)如人病口眼歪斜,
人以为胃中之痰,不知非也,乃【心中虚极】,不能运于口目之间,轻则歪斜,重则不语。
方用人参一钱,白术五钱,茯苓三钱,甘草一钱,陈皮一钱,肉桂一钱,菖蒲五钱;半夏一钱,当归五钱,白芍五钱治之。一剂少愈,二剂全愈。
此方之妙,全不去祛风法邪一味补正,而歪斜自愈,此方之所以为妙也。
(18)如人病目痛而涩,无泪红赤,
人以为热,不知非热也,乃【肾水亏而虚火冲上】耳。
方用六味地黄汤加柴胡一钱,白芍三钱,当归三钱,甘菊花三钱治之。一剂轻,二剂全愈。
十七 痨瘵之症——①痨病
②虚痨
③痨虫
全治者,乃人病痨瘵之症也。
①痨病用不得霸药,宜用通身清火之味治之。(痨症与虚损症,外症大相似而治实不同。
虚损者阴阳两虚。痨症者阴虚阳亢。
故虚损可用温补,痨症用清补,
一骨蒸而热,一营卫虚而热也)
方用熟地五钱,地骨皮五钱,药虽多而功用平和也,丹皮二钱,元参一钱,人参三钱,白术三分,桑叶五片,麦冬二钱,北五味五粒,茯苓二钱,芡实五钱,山茱萸一钱,白芥子三分,枣仁五分,沙参二钱,水煎服。
此方妙在地骨皮为君,以入阴中平其虚火,而又不损其脾胃之气;又加芡实、茯苓,以利其湿气,则熟地专能生阴中之水;少加人参,以补微阳而不助火,则肺金有养矣;又益之麦冬、五味,补其肺金,则金能生水。水生自能制虚火,而相火下伏,不夺心主之权。则一身安宁。此全治之法也。
治法二:
痨病最难治,非偏于热,则偏于寒;非多于清,即多于补。前方可服五剂,即当服吾地黄丸汤一剂,再服前汤五剂,又服余地黄汤一剂。如此间服,则水胜于火,阳胜于阴,不至有偏旺之虞。
虽方中补阴之品多于补阳,然而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似乎多服补肾水之剂,尤为无弊也。方用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泽泻一钱五分,丹皮一钱五分,山药三钱,茯苓三钱,麦冬三钱,北五味五分,水煎服。此方即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者也。特另酌分两,以示世之善用六味地黄汤者。
②治人虚劳而未成痨瘵之症。
方用熟地一两,山药一两,山茱萸三钱,麦冬三钱,枣仁一钱,人参一钱,茯苓二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沙参三钱,白芥子一钱。芡实五钱,白芍三钱,远志八分,丹皮一钱,水煎服。
此方亦通身补其气血之方也,不寒不热,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乃至中之方,当以此为主,治初起之痨役也。盖痨役之方,当世推尊补中益气。其方原无不利,但补中益气汤治饮食内伤,兼带风邪者最妙,不能治无有风邪而兼痨役内伤之症也。今立方名为和平散,以治内伤而无外感者神效。亦全治之一法也。
治法二:
未成痨病而将成痨病者,用熟地一两,地骨皮五钱,人参五分,麦冬五钱,北五味三分,白术一钱,山药三钱,白芥子一钱,水煎服。此方妙在平补而无偏胜之弊,虽熟地多用,然有参、术以行气,自易制其腻滞,故转能奏功,倘谓参、木助阳,熟地过湿,举世皆不知其妙也。
③痨病前方妙矣。如前方服之不见起色者,
必有痨虫尸气,
当用一方。用鬼箭三钱,鳖甲一两,地栗粉半斤,生何首乌半斤,熟地半斤,神曲二两,白薇三两,人参五钱,柴胡五钱,鹿角霜六两,地骨皮五两,沙参五两,各为细末,蜜为丸。每日服前汤后,送下五钱,一日二次。
此方善能杀虫,又不伤耗真阴之气,大约此药可服半料即止,不必尽也。此丸服半料后,当改用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三两,五味一两足矣,不必另立方矣。骨蒸有汗者,宜用丹皮;无汗者,宜用沙参;若地骨皮,则有汗无汗俱宜服之。
方二:
痨病已成,人最难治。盖有虫生之,以食人之气血也。若徒补其气血,而不知入杀虫之品。则饮食入胃,止荫虫而不生气血矣。但止杀虫而不补气血,则五脏尽伤,又何有生理哉。予方于大补气血之中,加入杀虫之药,则元气既全,真阴未散,虫死而身安矣。
方用人参三两,熟地八两,何首乌生用八两;地栗粉八两,鳖甲醋炙一斤,神曲五两、麦冬五两,桑叶八两,白薇三两,山药一斤,为末,打成糊;前药各为末,为丸。每日白滚水送下五钱,半年而虫俱从大便中出。
方三:
更有一方,治痨虫神效。榧子半斤,鳖甲一斤,地栗粉八两,獭肝一付,白薇四两,生何首乌一斤,各为细末,蜜为丸。每日临睡,空腹白滚水送下五钱。服半料,腹中似虫非虫,尽行便出。
前方乃治痨虫已成之圣方,而此方乃治痨虫将成之妙药也。
十八 精神之症——①狂症寒热二治
② 呆病
③妇人花癫
④羊癫
⑤牛马癫
生治者,乃【人未死而若死者】,用药以生之也。譬如发狂呆病是也。
①发狂多是热病,
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见水而入,骂詈之声,叫喊杀人之语,不绝于口,舌如芒刺饮食不休,痰色光亮,面如火肿是也。
方用石膏半斤,元参一斤,白芥子三两,半夏三两,知母一两,甘草一两,麦冬五两,竹叶数百片,人参一两。
先用糯米半斤,煎汤一锅,去其米粒,用汤半锅,将前药煎之,取半碗。彼索水时与之饮,随索随与,饮尽必睡。
急再用元参一斤,麦冬半斤,煎汤候之。一醒呼水,即以此汤与之,彼必欣然自饮,服完必又睡。又将渣煎汤候之,醒后再与。彼即不若从前之肯服,亦不必强,听其自然可也。
后用熟地三两,麦冬三两,元参六两、山茱萸一两,煎二碗与之。一剂必愈,不必再与。此生治之一法也。
狂病之方,妙在用石膏之多,以平其阳明之火。然徒籍石膏,未免过于峻烈,又济之以元参。元参亦能平胃火之浮游,不特去心肾之二火。又妙用麦冬以济之,则肺金不畏火之炎上,而自能下生肾水,肾水生,则胃中之火不必治而自愈。然而狂病至不知人,则痰势籍火奔腾可知。方中又用白芥子、半夏以祛逐其痰,痰祛则心自清,况又有竹叶以清心乎,则火易息而人易复也。一剂之后,又佐以元参、麦冬,大剂煎饮,则火益息而水益深。后又用熟地之类滋其肾肺之药,相制而相成,字不重夺其造化哉。
热症发狂,用上方治之可也。
狂病多是热症,然亦有不全是热者,不可不辨也。狂之症同,而寒热各异。
倘寒症发狂,
又将何以治之。凡人发狂而止骂詈人,不口渴索饮,与之水不饮者,乃寒症之狂也。
此得之气郁不舒,怒气不能发泄,其人平日必懦弱不振,今一旦而狂病发作耳。治之法,宜祛痰为主,而佐以补气之药。
方用人参一两,茯神一两,白术五钱,半夏一钱,南星一钱,附子一钱,菖蒲三分,水煎服。
此方之妙,全在补气,而不十分祛痰。盖寒症发狂,与痫症同治。加入附子以消其寒气,菖蒲引入心经,自然下喉熟睡,病如失也。方内再加柴胡一钱,以舒其肝木之郁气。尤易奏功。医道通神,何知柴胡之妙耶。
②呆病
郁抑不舒,愤怒而成者有之。羞恚而成者有之。
方用人参一两,柴胡一两,当归一两,白芍四两,半夏一两,甘草五钱,生枣仁一两,天南星五钱,附子一钱,菖蒲一两,神曲五钱,茯苓三两,郁金五钱,水十碗,煎一碗灌之。
彼必不肯饮,以双手执其头发,两人拿其左右手,以一人托住下颏,一人将羊角去尖。插入其口,一人以手拿住其头,一人倾药入羊角内灌之。倘或吐出不妨,益妙,尽灌完为止。彼必骂詈,少顷人困欲睡。听其自醒,切勿惊动。使彼自醒来则全愈,惊醒来则半愈矣。此生治之又一法也。
呆病之方,妙在用柴胡以舒泄其不得意之气,又有白芍佐之,肝气一舒,心脉自散;又妙用祛痰之剂,集之于参苓之内,则正气足而邪气自散;尤妙用菖蒲开窍之神品,同群共入,见匙即开。重关领禁之人,一旦再享春风之乐,是谁之功哉。生治法如何可尽,举一而悟其余耳。
呆病无热症,不必重说。
③如人病花癫,
妇人忽然癫痫,见男子则抱住不肯放。
此乃思慕男子不可得,忽然病如暴风疾雨,罔识羞耻,见男子则以为情人也。
此肝木枯槁,内火燔盛,脉必弦出寸口。法当用平肝散郁祛邪之味。
用柴胡五钱,白芍一两,当归五钱,炒栀子三钱,甘草一钱,茯神三钱,菖蒲一钱,麦冬五钱,元参三钱,白芥子五钱,水煎服。
如不肯服,用人灌之,彼必骂詈不休,久之人倦欲卧。卧后醒来,自家羞耻,紧闭房门者三日,少少与之饮食自愈。一剂后不必更与之药也。此生治之一法。
④更有羊癫之症,
忽然卧倒,作羊马之声,口中吐痰如涌者,痰迷心窍,因寒而成,感寒则发也。
方用人参三钱,白术一两,茯神五钱,山药三钱,薏仁五钱,肉桂一钱,附子一钱,半夏三钱,水煎服。
此方助其正气,以生心血,又加桂、附以祛寒邪,加半夏以消痰,逐去其水,自然气回而癫止也。一剂全愈,永不再发,幸珍视之毋忽。
羊癫症得之小儿之时居多,内伤脾胃,外感风寒。结成在胸膈之中。所以一遇风寒,便发旧痰。今纯用补正之药,不尽祛痰,转能去其病根也。若作风痰治之,虽亦奏功,终不能一止而不再发。
⑤治牛马之癫,
虽与羊癫同治,而症实各异。
方用人参三两,白术五两,甘草一两,陈皮三钱,生南星一两,半夏一两,附子一钱,为末,蜜为丸。须病未发前服之,永不再发。
盖健其胃气,自不生痰,况又佐之祛痰斩关之将乎。
若羊癫之人,亦先以此方治之,亦自愈。人病来如作牛马声,即牛马癫也。大约羊癫小儿居多,牛马癫大人居半也。
十九 中恶中毒之症——
①中邪
②见鬼卒倒
③尸厥
④蛇虫毒
⑤中百毒
①死治法者,如人死厥不醒人事,中风不语,或感鬼神之祟,或遇山魈之侵,一时卒倒,不醒人事是也。
此等病,是邪气中之,痰迷心窍也。
怪病多起于痰,不必惊惶,治其痰而病自愈。
然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用祛痰之药,加入于补正之中,则病去如扫,死者重生。
方用人参三钱,白术五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天南星三钱,白芥子一钱,生附子五分、生姜一大块、捣汁,水半酒半,共二碗,煎八分服。外用皂角刺为末。人研皂角刺时,先用纸一张湿透,封住同在之人鼻孔,然后研为细末。取一匙于鹅翎管,吹入病患鼻孔内,必取喷嚏,以前药灌之,立醒。必吐出痰水半盆,或一盆,如胶如汤之类,或黄黑青红之色。人自然困倦欲睡,不可惊他,任他自睡。醒来用人参一钱,白薇一钱,茯苓三钱,白术五钱,半夏一钱,白芥子三钱,陈皮五分,甘草五分,水煎服,一剂全愈。此死治之一法也。
盖人之中邪,必由元气之虚,邪遂乘虚而入。故用人参以助其正气,而以半夏、白芥子以祛邪与痰,天南星尤能入心而祛邪,用附子猛烈之将,单刀直入,邪自惊退。故一下口,而邪即外越上涌出矣。然邪出之后,当纯补胃气,故又不用祛痰之剂,而竟用健脾补胃之品也。
②如人卒然见鬼卒倒,或在神庙之内,或在棺椁之旁,偶遇尸气,感中阴邪鬼魅,不省人事者,以瓜蒂散吐之,必然吐痰如涌泉,倾盆而出,鬼若远走则已。吐后仍见鬼者,痰未净也。又用前瓜蒂吐之,以不见鬼为度。后用白术一两,茯苓五钱,白薇一钱,陈皮五分,半夏一钱,神曲一钱,炮姜一钱,水煎服。此法可治贫穷之人,紫金锭亦祛痰圣药也。
③更有死症治法,如尸厥之症,亦是气虚。
当用人参一两,白术五钱,半夏五钱,茯苓五钱,菖蒲五钱,陈皮五分治之。
治尸厥更易,只消一味苍术,切片三两,水六碗,煎三碗,灌之尽必吐,吐后即愈。盖苍术阳药,善能祛鬼,故用之者有奇效矣。此方凡见鬼者,治之俱妙。
虽同是中邪,然前症是阳邪,此乃遇阴邪也。
阳邪者,日间遇之;阴邪者,夜间遇之也。
后方虽亦用人参以补正,而终不用南星之类直入其心中也。如不能语言亦用皂角末吹之。
倘其前二症,俱遗尿手撒,则多不能救。否则,皆一剂回生也。
以上二症,皆死治之法也。触类旁通,头头是道。大约治邪之法,二方足以包括。再看病之轻重用药之多寡、则得之矣。
死症有中阴邪、阳邪是矣,另有中恶、中毒之分。中恶者,如所言之类是也;中毒者,尚未及之。
④如中蛇虫之毒,亦一时猝倒。中蛇毒则身必直撺,舌必外出,眼必细开一缝是也。
急用雄黄一两,研为细末,入水中飞过,取水用之,而不用雄黄。一碗加食盐少许,入滚水一碗,同调匀灌之。以鹅翎探吐之,必吐出恶痰如蜗牛涎者,碗许自愈。后用人参五钱,茯苓五钱,生甘草三钱,白滚水煎服;再加白芷二钱,另煎水,倾入汤中同服,二剂永无后患矣。
⑤中毒亦有神方,无论各毒,治之俱神效,方用白芷二钱,生甘草三钱,金银花二两,白矾五钱,水三碗,煎一碗,服之即解毒。
二十 头面之疾——
①头疼
②目痛
③耳聋
④鼻肿
⑤口舌生疮
⑥眉落
⑦乌须
⑧喉间瘰串
⑨目生星
上治者,治上焦之症也。
如头疼,目痛,耳聋口舌生疮,鼻肿之类。
①头疼乃风入太阳经也,
用川芎一钱,细辛一钱,白芷一钱,柴胡一钱,芍药三钱,半夏一钱,甘草一钱治之。
盖风虽犯太阳,治法不可全治太阳,当上清其邪,故用白芷、川芎、细辛三味以散之。又用赤芍、甘草。柴胡,以清肝胆之火,胆经与肝经入于头络,故用此数味以散邪去火。又加半夏去痰,甘草和中,相济而有成也。
方二:
头痛方∶用川芎一两,蔓荆子二钱。水煎服,立愈。(〔批〕芎荆散)。盖川芎补血,蔓荆子去风也。
②目痛者,肝经之病,
宜治肝矣,而余偏不治肝。
方用黄连一钱,花椒七粒,明矾三分,荆芥五分,生姜一片,水煎半碗。乘热洗之,一日洗七次,明日即愈。此治火眼之如此。
方二:
若虚火之眼,
又不如是。
用人乳半钟,生地二钱,葳蕤仁五分,去壳,取一分研碎,明矾半分,水半钟,同人乳煎药。取汁少许,洗七次,明日即愈。
虚火之眼,红而不痛不涩,无泪无眵是也。有火者,红肿如含桃,泪出不止,酸痛羞明,多眵是也。
方三:
治眼痛方。
用柴胡、防风各二分,黄连三分,花椒二粒,明矾一分,水半钟,饭锅蒸,洗眼如神。一日洗三次,二日即止痛。
方四:
目痛亦有一方最妙。
以人乳一合,黄连三分,大枣一个,明矾三分,人参三分,水半钟,同煎二沸,即取起洗眼。无论虚眼实眼,奇妙。每日洗七次,三日即全愈。
③耳聋者,肾经病也。
论理该用六味地黄丸,内加柴胡五钱,甘菊二两,当归三两,枸杞三两,麦冬三两,北五味三钱,白芍二两,今不用此。鼠胆一枚,龙齿一分,冰片一分,麝香一分,朱砂一分,乳香半分,潮脑半分,各研为绝细末。以人乳为丸,如桐子大,外用丝绵裹之,不可太大,塞入耳之深处,至不可受而止。塞三日取出,即耳聪,永不再聋,不必三丸。但鼠胆最难得。觅一大鼠,先以竹笼养之,后以纸为匣子,引其藏身,内用果品,令其自食,久之,忽然用棒槌击死,立时取胆,则胆在肝中也,否则再不可得。干者可用,只消用水调化,俱入药末中,则一样也。实耳聋者,亦用此方,神妙。
方二:
耳聋用珍珠一粒,外用龙骨末一分,以蜜调之,丸在珠上,外又用丹砂为衣。绵裹塞耳中即愈,神方也。一月后取出,再用六味地黄丸一料,不再聋。
④鼻肿者,乃肺经火盛也,
宜用甘桔汤则效。今不用,方用皂角末吹入,打清嚏数十即愈。盖鼻因气壅,今打嚏则壅塞之气尽开散,故不必清肺,而鼻肿自消也。
⑤口舌生疮者,乃心经热也,
宜用黄连、黄芩之类,凉散之自愈。今不用,用黄柏一钱,姜蚕一钱,枳壳烧灰五分,炙甘草末五分、薄荷末五分,冰片三厘,山豆根五分,各为末绝细。渗上,一日渗三次。第一日即少快,明日全愈,神方也。以上皆上治之法也。
⑥眉落方∶
用桑叶七片,每日洗之,一月重生如旧;须落亦然。
⑦须白当留一方,以救天下白须老子。须白乃肾水枯,任督血干也,二者得一,皆能白须。地黄汤最妙,余不用。用桑椹半斤,取汁一碗,以骨碎补一两,为末浸之。晒干,无日则用火焙干,再浸,以汁干为度;再用何首乌,生者为末二两,用赤不用白,熟地焙干为末二两,青盐一两,没石子雌雄各四对,长者雄,园者雌,当归一两,各为细末。每日擦牙者七七,擦左右各如数,一月之间,即黑如漆。(骨碎补即破故纸)。盖桑椹专能补阴黑须,而又佐之熟地、首乌,岂有不黑之理,但苦不能引入须根耳。今妙在用骨碎骨、没石,直透齿肉之内,既入齿肉,有不引须根者乎,此方之所以巧而奇也。倘更用乌须补肾,以通任督,则上下相资,吾见长生不老,未必非此老人,况仅仅髭髯有不重臻于年少之时乎,今并传之。桑椹一斤,蒸熟晒干,不蒸则此物最不肯干,但不可经铁器,饭锅蒸则无害。大约熟地一经饭锅。虽铁器无碍。生赤何首乌一斤,切片,饭锅蒸熟晒干九次为妙,南烛叶一斤,亦饭锅蒸熟晒干,若不蒸,自干则无用,熟地一斤,麦冬半斤,花椒去壳皮二两,以四两取米二两,白果一两,白术一斤。
方二∶
名黑鬓仙丹,熟地一斤,万年青三片,小用五片,桑椹一斤,黑芝麻八两,山药二斤,南烛皮四两,花椒一两,白果一两,巨胜子三两,连壳,用蜜为丸,早晚酒送下各五钱。忌萝卜而已。绝妙神方也。
方三:
熟地一斤,薏仁,山茱、桑叶各八两,白术、生赤何首乌各三两,巨胜子、白果各三两。黑芝麻四两,北五味二两,山药一斤,花椒一两,乌头皮四两,胡桃肉三两,加参片三两,无亦可,蜜为丸,服五钱。无桑椹时,可以桑叶代之须用一斤。虽椹胜于叶,而叶之功亦不亚椹也。
乌须方四。
一丸方∶用熟地二斤,白术一斤,麦冬一斤,山茱萸半斤,黑芝麻半斤,山药二斤,桑叶一斤,巴戟四两,白果四两,为末,蜜为丸。每日早晚各服五钱。万年青六片,加入尤妙。一煎方∶熟地一两,生何首乌赤者一两,桑叶一两,白果二钱,黑芝麻五钱炒研碎,山药一两,万年青半片,人参三钱,花椒一钱,水煎,加酒一茶钟,再加桔梗五分。早服头煎,晚服二煎,夜服三煎,四剂即黑如漆。二方同用,永不再白。倘气血虚者,用服十剂必效。
乌须方五:
莫妙用干桑椹一斤,饭锅蒸熟晒干,生何首乌一斤,为丸。二味朝夕吞服,自然乌黑矣。盖二味原是乌须之圣药,能日日服之,延年返老,岂特须发之黑哉。或少加白果尤妙,不必加熟地,药愈多,其功转不大效。用生何首乌者,以滋味不外泄也,连皮用之,正取其皮引入人之皮毛耳。每日服五钱,或一两俱可。无椹用桑叶二斤,首乌一斤可也。
⑧喉间瘰串外用方:白芍一两,柴胡五钱,香附一两,白术五钱,金银花三两,瓦草一钱,瓦葱亦可,青苔一钱;干者止可用三分,人参五钱,白芥子二钱,各为末。
人有病瘰串者,用米醋调,掺痰核之上。如已破者,不可用醋调,用麻油调之,内服方用柴胡五分,白芍五钱,当归五钱,半夏一钱,白芥子三钱,甘草一钱,桔梗三钱,水煎服。用前药外治,以此汤内治,尤易见功。前方尚须加白矾三钱,麝香三分。
不服此方,亦未尝不愈,但迟日月耳。
治法二:
瘰串乃鼠食之物,人不知食之,多生此病。然亦有郁气者,乃易成而不愈也。方用白芍三两,白芥子三两,紫背天葵三两,香附三两,茯苓三两,当归三两,人参五钱,蒲公英一两,柴胡五钱,白术五两,砂仁二钱,各为末,米饭为丸,如细米一半大。每日白滚水送下三钱,日三服,一月即消,二月全愈。
跌损唇皮之类,以桑白皮作线缝之,以生肌散渗之自合。
⑨眼目星久不能去,止可去临时者,方用白蒺藜三钱,水煎洗之,三日即无星,尤妙。
二一 统治诸疮之剂——
①统治中焦部位之疮
②统治一身上下之疮
③统治诸疮下治诸痈
中治者,或胸前生疮,乳上生疮,两胁、两背、两手生疮是也。
然而疮疡别有专门,此不必再赘。既已立门,存一治法,
①【统治中焦部位之疮】,无不神效:
方用金银花一两,元参一两,生甘草五钱,白矾二钱,有病则病受之也,当归一两,白芍一两,炒栀子三钱,荆芥三钱,连翘二钱,白芥子二钱,水煎服。一服知,二剂全消,破溃者四剂愈。如阴疮,方中去栀子,加肉桂一钱。此方统治中焦诸疮俱效。妙在用散邪败毒之品于补药之内,转足以消毒而去火也。此中治之法。
②统治疮疡奇方,
【一身上下,俱可治之】,乃统治之法:
用生甘草一两,当归一两,蒲公英一两,黄芩一钱,金银花二两,乳香一钱,为末。先将前药用水五碗,煎一碗,将乳香末调饮之,神效,亦足附前方之功也。
③【统治诸疮,下治诸痈,可统治之】:
方用天花粉三钱,生甘草一两,金银花一两,蒲公英五钱,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全愈。
二二 下肢痈疽疮症——
①囊痈 骑马痈
②鹤膝风
③腿痈 多骨痈
④足疽
⑤脚胫烂疮
下治者,乃囊痈骑马痈,鹤膝风,腿痈多骨痈,足疽,脚胫烂疮等项是也。
①囊痈、骑马痈最难治。
此皆少年人不保重,或串花街柳巷,或贪倚翠偎红,忍精而战,耐饥而守,或将泄而提其气,或已走而再返其阳,或人方泄精,而我又入其户,皆足以生此恶毒也。
方用金银花四两,蒲公英二两,人参一两,当归一两,生甘草一两,大黄五钱,天花粉二钱,水煎服,一剂即消,二剂全愈,溃者三剂愈。
盖此毒乃乘虚而入,必大补其血,而佐以逐邪之品,则病去如失。否则婉转流连,祸不旋踵。与其毒势弥漫,到后来发散,何不乘其初起,正气未哀,一剂而大加祛逐之为快哉。方中妙在金银花,而以当归补血为君,人参为佐,大黄为使,重轻多寡之得宜也。
②鹤膝风治法,则又不然。
此又因湿而战,立而行房,水气袭之,故成此疾。
方用黄 八两,肉桂三钱,薏仁四两,茯苓二两,白术二两,防风五钱,水十余碗,煎二碗,分作二服。上午一服,临睡一服,服后以浓被盖之,必出大汗,不可轻去其被,令其汗自干则愈。一服可也,不必再服。
此方妙在用黄 以补气,盖两足之所以能动而举步者,气以行之也,今鹤膝之病,则人之气虚不能周到,行步自然艰难,今用黄半斤,则气旺极矣。又佐之肉桂以通其气,又佐之防风以散其邪,始相恶而相济。又佐之白术、薏仁,以去其寒湿之气。邪气去则正气自固,此功之所以速成也。若以为人不能受,畏而不用,则反害之矣。
③多骨疽
乃生于大腿之中,多生一骨者是,乃湿热而生者也。治之得法,则易易耳,否则变生可畏。
方用当归一两,金银花一两,白芍一两,柴胡一钱,茵陈三钱,龙胆草二钱,白术三钱,生甘草三钱,水煎服即愈。
苟或失治,即长一骨,横插于皮间作痛,必须取出此骨始愈。以铁铗钳出之,外用前生肌方药膏贴之,两个即愈。此方妙在用白芍。盖白芍能平肝木,又能活筋。多骨疽者,非骨也,筋变为骨,似骨而非骨也。白芍不特平肝木之火,兼能散肝木之邪,邪去则筋舒,筋舒则似骨非骨者尽化、又加金银花原能去毒,此二味之所以相济也。
多骨疽初生治法:
多骨之生也,虽生于湿热,而成之不由湿热也,必有人喜饮凉水,好食果品而成之。初生多骨疽之时,即用大黄一两,芙蓉叶晒干为末一两,麝香三分,冰片三分,五倍子一两,藤黄三钱,生矾三钱,各为末,米醋调成如浓糊一样。涂于多骨疽之左右四周,以药围其皮肉,中留一头如豆大,以醋用鹅翎不时扫之,若不扫,任其干围,则无益也,一日夜即内消。疽生于环跳之间,不用此围药,多成多骨疽。故疽一生,无论其有骨无骨,即以此药敷之,神效。其余痈疽疖毒,亦以此药敷之,无不神效。
多骨疽方三:
治多骨之方,用内消之法最奇效。大凡毒至于环跳之穴者,即多骨疽也。用人参三钱,大黄五钱。蒲公英一两,金银花二两,天花粉三钱,薏仁三两,先用水六碗,煎薏仁取汤三碗。煎前药三碗。分作二次服,二日服两剂即消,神方也。
④足疽亦湿热也。
方用金银花一两,蒲公英一两,生甘草三钱,当归一两,薏仁二两,水煎服。一剂即愈。
盖此方妙在用薏仁为君,盖湿气必下受,而水流必下行,薏仁去湿而利关节之气,金银花去火毒之邪,助之以生甘草,则邪易散而湿易退矣。然而血虚则水气易侵,湿邪易入。今用当归以补其血,血足水无所侵,而湿难以入,故用之合宜,而病可速效也。
⑤脚胫之生烂疮,
亦湿热也。往往两腿腐烂,臭气难闻。若止以汤药治之,未易奏效。先以葱汤温洗,后以白蜡一两,黄丹二两,韭菜地上蚯蚓粪二两,炒干一两五钱,冰片五分,潮脑三钱,麝香五分,血竭五钱,铅粉一两,炒松香三钱,乳香去油三钱,没药三钱,铜绿三分,轻粉一钱,儿茶三钱,各为绝细末。乘葱汤洗湿之时,渗在疮口之上,必然痒不可当,但不可用手抓其痒。少顷必流黄水,如金汁者数碗,再用葱汤洗之,又渗又流又渗,如是者三次,则水渐少而痛渐止矣。明日用前膏药,以浓皮摊膏,仍入此末药,加入二钱贴之,任其水出。倘痒之极,外以鹤翎扫之即不痒,贴二膏即止水而愈。
脚胫烂疮,内服汤药:
金银花一两,薏仁二两,茯苓一两,生甘草五钱,牛膝五钱,萆 五钱,半夏五钱,肉桂五分,水煎服。自贴膏药,连用此方,二剂即愈。
此方妙在薏仁为君,金银花、萆 为臣,茯苓为佐使。盖薏仁去两足之湿,茯苓能分消脾胃中之湿气,生甘草、金银花能解郁热之毒,而萆 又善走足,且能祛湿健胫,又加之牛膝以助其筋力,则烂湿之疮,有不去之如失者乎,此下治之最妙者也。
目录
十四 阴虚火盛之症——
①气血全亏胃火盛
②肾虚火沸
③肾水泛上吐痰倾盆
④汗出如雨
⑤阴寒
⑥阳明火盛论
十五 上焦之症——
①胸隔不利气不顺
②上焦痰盛闭塞
③中风不语
④手撒眼闭无息
十六 内科诸症——
①心痛 二治
②上热下寒 二冶
③两胁胀满
④胃气痛脾不化食
⑤痿症卧床足弱
⑥厥症肢寒胸腹皮热
⑦痿症肾寒火沸
⑧厥症阴寒入肾
⑨吐血
⑩头痛
(11)腰痛
(12)背痛
(13)手足痛
(14)足弱不履
(15)梦遗
(16)喘嗽
(17)口眼歪斜
(18)目痛红赤
十七 痨瘵之症——①痨病
②虚痨
③痨虫
十八 精神之症——①狂症寒热二治
② 呆病
③妇人花癫
④羊癫
⑤牛马癫
十九 中恶中毒之症——
①中邪
②见鬼卒倒
③尸厥
④蛇虫毒
⑤中百毒
二十 上焦头面之疾——
①头疼
②目痛
③耳聋
④鼻肿
⑤口舌生疮
⑥眉落
⑦乌须
⑧喉间瘰串
⑨目生星
二一 统治诸疮之剂——
①统治中焦部位之疮
②统治一身上下之疮
③统治诸疮下治诸痈
二二 下肢痈疽疮症——
①囊痈 骑马痈
②鹤膝风
③腿痈 多骨痈
④足疽
⑤脚胫烂疮
【未完待续】
十四 阴虚火盛之症——
①气血全亏胃火盛,
②肾虚火沸,
③肾水泛上吐痰倾盆,
④汗出如雨,
⑤阴寒,
⑥阳明火盛论
①气血全亏,一身多病;或头痛未已,而身骨痛;或腹痛未已,而四肢尽痛。
虽此等病,乃痿症居多,自宜专治阳明胃火。然而胃火既盛,一身上下四肢尽行消瘦,又不可专治胃经一门也。
方用
人参三钱,茯苓三钱,薏苡仁五钱,当归三钱,黄 三钱,甘菊花一钱,元参五钱,麦冬一两,陈皮五分,神曲五分,白芥子三钱,白芍三钱,熟地一两,水三大碗,煎一碗服之。
盖阳明火盛,理宜用竹叶石膏汤矣,而此偏不用,反用参、苓、熟为君,补其气血者,何也?
胃火过盛,已铄气血,再用白虎汤,虽一时解其火势之燎原,然而焦头烂额,必致重亡其津液。不若用补气血之药,大剂煎饮,使水足而火自息。
方中宜用元参、麦冬、甘菊之品,纯是退阳明之味;而阳明即有火势之燎原,亦能扑灭。
况又重加之当归生血之类,以滋化源乎。
但诸药若小其剂,则不特无益,而反助火势之飞扬,此大治之所以妙也。
大约大治之法,施之于虚症最宜,乘其初起,胃火有余,即以大剂与之,可以转败为胜。若因循时日,畏首畏尾,初时不敢用大剂,乃至胃气已衰,而后悔悟,始用大剂迟矣。其病宜用大剂者,则发背痈疽,切忌小治,尤当以大剂与之。
②大治实阳明胃火之患,不止痈疽发背,更有症如肾虚而火沸腾,如白虎汤症者,亦宜用大剂六味地黄汤治之。
③更有肾水泛上,吐痰倾盆者,亦宜用六味汤,加附子、肉桂,煎汤数碗,大碗饮之而愈,皆不可小治之也。凡肾水肾火之虚,上焦虽现热症,而其舌终滑而不燥,非若阳症之干极而起刺也。
④更有大汗之症,汗如雨出,不可止抑,气息又复奄奄,不是发狂热症,若不急用大补之药,则顷刻亡阳而死矣。
方用人参三两,白术四两,当归三两,桑叶十片,麦冬三两,北五味三钱,黄 三两,水煎服。
此方纯是补气之药,气足则汗止,而阳返于命门之宫矣。倘以小小之剂治之,又何以补生元气于无何有之乡哉,吾见其立亡而已矣。
⑤更有直中阴经之症,阴寒之气,斩关直入于肾宫,命门之火逃亡,而将越出于躯壳之外,非用大剂补火之药,何以追散失之元阳而返其宅哉。
方用人参一两,白术三两,附子二钱,肉桂一钱,干姜二钱,水三碗煎服。一剂而愈。
此方用人参、白术,实有妙用,驱寒之品,而不用此二味,寒去而气随之去矣,故必用二味,且必须多加,而元阳始足可留于将绝之顷也。此皆大治之法,不可不知。
⑥阳明胃火盛必大用人参论:
阳明之火势,最盛最急,若不以大剂退火之药与之,立刻将肾水烧干矣。然过用寒凉,必致转伤胃气,胃气既伤,则胃火益胜。虽石膏汤中有人参以救胃气,然终不胜攻之大烈也。愚意石膏用一两者,人参必须亦用一两;或石膏用至二三两;则人参断不可止用一两,必须多加为妙。即不敢加至三两,亦必须加至一两五钱。与其火退之后,再用人参,何若乘其火盛之时,而倍用之。攻补兼施,火势衰,而胃气又不复损之为得也。予治阳明火盛,往往奏功如响者,人参同石膏兼用,而无偏重之势故耳。
十五 上焦之症——①胸隔不利气不顺,
②上焦痰盛闭塞,
③中风不语,
④手撒眼闭无息
病既在上焦,若大其剂,则势下行,反为不美。
如胸膈不利,或痰盛闭塞,或一时中风不语,皆当以小剂治之。
小剂方甚多,举三,四之病,可悟其余。
①譬如胸膈不利,
此气不顺也,
可用苏叶一钱,半夏一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百部五分治之。一剂快然无碍矣。
②如痰盛闭塞作痛者,
乃痰在上焦也,
用天花粉一钱,甘草一钱,柴胡一钱,陈皮五分,半夏一钱,苏子一钱治之。
或用瓜蒂七个,或用皂角一个,以水煎汤吐之,皆小治之法也。
③或中风不语者,
亦用瓜蒂散、皂角汤探吐之。然必看其真正中风,始用二方吐之,否则,万万不可轻用。
真正中风,
平日自然壮盛,能御风寒,不畏寒热之人;既中之后,双目突出,手足乱舞,痰色黄,结成块,大小便闭塞不通者是。
④若安静,平日人衰弱,临症之时,气息如无,大小便自遗,手撒眼闭,浮肿,作水鸡声,不十分响者,
乃气虚也,
切不可与瓜蒂、皂角二汤。
当与前三生饮,加人参一两治之。
(三生饮:人参一两,天南星三钱,生半夏三钱,生附子一个,水煎急灌之。)
十六 内科诸症——
①心痛 二治 ②上热下寒 二冶
③两胁胀满 ④ 胃气痛脾不化食
⑤痿症卧床足弱 ⑥厥症肢寒胸腹皮热
⑦痿症肾寒火沸 ⑧厥症阴寒入肾
⑨吐血 ⑩头痛
(11)腰痛 (12)背痛,
(13)手足痛 (14)足弱不履
(15)梦遗 (16)喘嗽
(17)口眼歪斜 (18)目痛红赤
①心痛,
人以为病在心也,不知心乃神明之宰,一毫邪气不可干犯,犯则立死。人病心痛,终年累月而不愈者,非心痛也,乃包络为心之膜,以障心宫,
邪犯包络,则心必痛。(此寒邪也!吕注)
包络名为膻中,乃心之臣也。相为贼所攻,君有不振恐者乎?臣辱则君忧,此心之所以痛而不宁也。然则宜治包络,何以必责之肝也?
肝属木,包络属火,肝木生心火,治其肝木之寒,则心火有养,而包络之寒邪自散。况肝木之气既温,生心之余,必能来生包络,故不必救包络,而必先救肝。肝木得寒,则涩而不舒,散肝中之邪,即所以散包络之邪也。
方用苍术二钱,白芍五钱,当归一两,肉桂一钱,良姜一钱,水煎服。
此寒邪犯包络之方如此。
更有热邪来犯包络奈何?
寒邪之犯,必恶寒,
见水则如仇雠,手火燠之则快。
热邪之犯,见水喜悦,手按之转痛是也。
故热痛之病,
必然呼号,不能安于床席,治法亦责之肝。盖包络之热,由于【肝经之热】也。泻其肝木之旺,而去其郁热之火,不必救包络之焚,而包络之火自衰矣。
方用白芍一两,炒栀子三钱,甘草一钱,当归三钱,生地五钱,陈皮八分,水煎服。二剂即安然如故。此偏治之一端也。
②病在上者,乃上焦火热之盛,吐痰如涌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盖衣,而下体冰凉,此【上假热而下真寒】也。
方用附子一个,熟地半斤,山茱萸四两,北五味一两,麦冬一两,茯苓三两,泽泻三两,丹皮三两,山药四两,肉桂一两,水十余碗,煎四碗。探凉与病患服之,二刻内四碗服尽,立刻安静,此病在上而下治之法也。
上热下寒,
予更有方: (此上真热下真寒也!吕注)
用熟地三两,山萸一两,车前子三钱。肉桂三钱,牛膝五钱,麦冬五钱,北五味三钱,水煎冷服,一剂即安。可佐六味汤也。
盖此病乃下焦肾中水火俱耗尽真阴,而元阳无可居之地,于是上腾而作乱。
倘以寒药救之则愈炽,以补气药救之则反危。必须用八味地黄汤,大剂与服,加麦冬、五味,少救其肺金之气,下治而上自安。子不见天地之道乎。冬至之时,地下大热,则天道自寒;夏至之时,地下大寒,天上自热。人身亦如是也。肾经热,则头目咽喉心肺皆寒,安享其清肃之气;肾经寒、则头目咽喉心肺反生其拂逆之躁矣。此亦上病下治之一法也。
③病在左者,如两胁胀满,不可左卧者,
此病在肝也,法亦专治肝矣。今偏不治肝,而兼治肺。
盖肝木之旺,由于肺经之虚。金不能制木,则木愈盛,木盛则脾土更无所养,肺金益虚,则肝木益旺,而病无已时也。
方用人参一钱,黄芩三钱,麦冬三钱,甘草一钱,白芍三钱,当归三钱,柴胡一钱,茯苓一钱,陈皮五分,水煎服。一剂知,二剂愈,四剂全瘥。
盖参、乃补气之味,与肝木不相干也;虽用柴胡舒肝,然而柴胡亦是肺经主药,一味而两用之;白芍、当归,虽专入肝经,然亦能入肺。所以同群入肺以助气,而非逐队以平肝,
此左病治右之一法也。
④右病治左,可以悟矣。予再传一方。
人病胃气痛,或脾气不好,不能饮食,或能饮食而不能化,作痛作满,上吐下泻者,此乃肝经来克土也。
平其肝木,则脾胃之土得养、而前症俱愈矣。
方用白芍三钱,甘草一钱,当归二钱,柴胡二钱,茯苓三钱,白芥子一钱。
有火者,加炒栀子二钱;无火者,加肉桂一钱,水煎服。此方再加白术三钱;有食者,加山楂二钱;伤米食者,加枳壳一钱,麦芽一钱;有痰者,加半夏一钱。
此方虽白术、茯苓乃脾胃之品,然其性亦能入肝。白芍、当归、柴胡,则纯是肝经之正药;有此三味,直入肝经,则各药无不尽入肝以平木,木平则脾胃之土安然。况有食则化食,有痰则祛痰,有火则散火,有寒则去寒,有不功效立奏者乎。
此右病而左治之一法也。
【治在腹心者,】
【乃人生疡生痈,或痿厥之类是也。痈疡不治痈疡,而内治其中气,少加以祛邪散火之品是也。备有专门,兹不再赘。】
【如痿症、厥症甚多,不能枚举,止举一二之病,可触类而通。】
⑤人有【痿症】,终年不能起床,面色光鲜,足弱无力,
不能举步者,人以为两足之无力也,不知乃阳明火盛。不必去治两足,止平其胃火,则火息而足自坚凝。若不平胃火,而徒用补阴之剂,则饮食愈多,而两足益弱。
法当用元参三两,麦冬一两,甘菊花三钱,人参一钱,熟地一两,菟丝子一钱。水数碗,煎汤四碗,恣其吞饮,则胃火渐平,而两足自然生力。此不治足而正所以治足也。
⑥【厥病】,一时手足厥逆,痛不可忍。
人以为手足四肢之风症也,不知乃心中热蒸,外不能泄,故四肢手足则寒,而胸腹皮热如火。
方用柴胡三钱,当归二钱,荆芥一钱,黄连二钱,炒栀子二钱,半夏一钱,枳壳一钱,水煎服。一剂即平,二剂即全愈。
雷公治厥,方用白芍一两,炒栀子三钱,陈皮一钱,柴胡一钱,天花粉二钱,水煎服。治热厥最妙,以其入肝而平木也。
盖厥症多是火病,厥之甚。则热之甚也。故舒其内热,而四肢手足自温矣。
方中妙在用柴胡为君,用诸寒凉之药,直入心肝之内,又不凝滞于胸膈之间,盖柴胡能散半表半里之邪,又善疏泄郁闷之气。若止治其四肢手足之风,而不直捣其中坚,则贼首不擒,余党安息?
故不治四肢手足,而专治其心胸也。
以上三法,亦偏治之一法也。
⑦痿症中有不是阳明之痿,不可不辨。
其症亦不能起床,亦能善饭,亦骨无力不能起立。人以为此痿症也。而不知非痿症也。此【肾寒极而火沸腾】,似痿而非痿也。
初起之时,未尝不是阳明火炽而来,用寒凉折服之,则胃火息矣。而肾水熬干,夜必咳嗽吐痰,而日间转觉少轻。呻吟床席,饮食少迟,更觉难堪。
方用元参一两,麦冬三两,熟地二两,水煎。服。
若有肝火者,加白芍五钱,水煎服。四剂可以起床。后用六味汤,大剂煎饮。加麦冬一两,五味一钱,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山药三钱,丹皮三钱,泽泻二钱,茯苓二钱,水煎服。
此方妙在用元参、麦冬,滋肺金而去心间之游火,又妙在用熟地以补肾水,则水足而胃火自坚矣。肺金自然下生肾水,则肾水藏于肾宫,不上冲咽门,不必止嗽,而嗽自除矣。
⑧厥症虽多是火,然亦有非火而亦厥者,乃直中阴经也。【阴寒直入于肾宫】,则必挟肾水上犯心君之火。
君弱臣强,犯上自所不免。若不用大热之药,急救心君,则危亡顷刻。
方用人参三钱,白术一两,附子一钱,肉桂一钱,吴茱萸一钱,水煎服。一剂即愈。
然寒厥与热厥大相悬绝,不可不辨。
寒厥手足必青,饮水必吐,腹必痛,喜火熨之。
若热厥,手足虽寒,而不青紫,饮水不吐,熨火则腹必加痛是也。
能辨症清而用药者,下喉即定,便是神医,何必用追魂之符录哉。
⑨人有病吐血者,
似乎胃经之病,而不知非胃,乃肾火之冲上也。
若止治胃,则胃气益伤,胃伤则无以输精于肾,而肾水益虚,肾火愈炽,吐血无已时也。法当峻补肾水,水足而火不上沸矣。
方用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大剂吞饮,血症可痊。否则,用寒凉之品,临时止血,而血之冲决,安能止抑哉。
⑩如人病头痛者,
人以为风在头,不知非风也,亦【肾水不足】,而邪火冲入于脑,终朝头晕,似头痛而非头痛也。
若止治风,则痛更甚。法当大补肾水,而头痛头晕自除。
方用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山药三钱,北五味二钱,麦冬二钱,元参三钱,川芎三钱,当归三钱,葳蕤一两,二剂即愈。
此方妙在治肾而不治风,尤妙在治肾而兼治肝也。肝木不平,则肺金失化源之令,而肾水愈衰。今补肝又补肾,子母相资,自然上清头目。况又入麦冬、五味,以滋肺金之清肃乎,所以下喉即安然也。
(11)如人患腰痛者,
人以为肾之病也,不知非肾,乃【脾湿之故】,重如系三千文。
法当去腰脐之湿,则腰痛自除。
方用白术四两,薏仁三两,水六碗,煎汤一碗,一气饮之,一剂即痛如失。
此方不治肾,而正所以治肾,世人未知也。
(12)如人患背痛者,
人以为心病,而非心也,乃膀胱之气化不行,故上阻滞而作痛。
法当清其膀胱之火。背痛自止。
盖膀胱乃肾之府,肾虚膀胱亦虚。夹脊乃河车之路,膀胱借肾道而行,所以肾脊作楚耳。
方用熟地一两,茯苓五钱,肉桂三分,车前子三钱,泽泻三钱,薏仁五钱,芡实五钱,水煎服。二剂,膀胱之水道大通,而背脊之疼亦愈矣。
盖熟地乃补肾之圣剂,肾足而膀胱之气亦足;况又有茯苓、车前、薏仁等类,以泻其水;而肉桂又引入诸药,直达膀胱,以通其气,自然化行而水泄,水泄而火散,上行之郁结有何不除,此痛之所以立效也。
(13)如人手足痛者,
人以为脾经之热,不知非脾也,乃肝木之郁结也。
散其郁气,则手足之痛自去。
方用逍遥散加栀子三钱,半夏二钱,白芥子二钱,水煎服。二剂即痛如失。
盖肝木作祟,则脾不敢当其锋,气散于四肢,结而不伸,所以作楚。今一旦平其肝气,而脾气自舒,脾舒而痛在手足有不尽除者乎。
(14)如人病在两足之弱,不能步履,
人以为肾水之亏,不知非肾也,盖气虚不能运用耳。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牛膝三钱,金钗石斛五钱,黄 一两,人参三钱治之。二剂即足生力。四剂可以步履矣。盖人参、 黄、术,皆补气之圣药,而牛膝、石斛,亦健足之神剂,所以两用之而成功。
(15)如人病梦遗者,
人以为心气之虚,不知非心也。盖肾水耗竭,上不能通于心,中不能润于肝,下不能生于脾土,以致玉关不关,无梦且遗。
法当大剂补肾,而少佐以益心、益肝、益脾之品,自然渐渐成功,不止而止也。
方用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北五味一钱,茯苓三钱,生枣仁五钱,当归三钱,白芍三钱,薏仁五钱,白术五钱,白芥子一钱,茯神二钱;肉桂三分,黄连三分。水煎服。一剂即止梦遗,十剂即全愈。
此方妙在心肝肾脾肺五脏兼补,不止止其遗,安其梦;尤妙在黄连、肉桂同用,使心肾两交,自然魂魄宁而精窍闭。若不补其五脏,而惟是止涩之,则精愈旺而梦益动,久则不须梦而自遗矣。此方之所以奇妙而入神也。
(16)如人病喘嗽者,
人以为肺虚而有风痰,不知非然也。乃【气虚不能归元于肾】,而肝木挟之作祟耳。
法当峻补其肾,少助引火之品,则气自归元,而痰喘可息,
方用人参一两,熟地二两,山茱萸四钱,麦冬五钱,五味子一钱,牛膝一钱,枸杞子一钱,菟丝子一钱,茯苓三钱,白芥子一钱,水煎服。
此方妙在多用人参于补肾之中,使其直走丹田气海,而生元阳之神,而火自归元,不致上沸。一连数剂,必获奇功。倘以四磨、四七等汤,治其风痰,一线元阳,必致断绝不救矣。
以上诸治,皆偏治之最奇最效者,不可不补入也。
(17)如人病口眼歪斜,
人以为胃中之痰,不知非也,乃【心中虚极】,不能运于口目之间,轻则歪斜,重则不语。
方用人参一钱,白术五钱,茯苓三钱,甘草一钱,陈皮一钱,肉桂一钱,菖蒲五钱;半夏一钱,当归五钱,白芍五钱治之。一剂少愈,二剂全愈。
此方之妙,全不去祛风法邪一味补正,而歪斜自愈,此方之所以为妙也。
(18)如人病目痛而涩,无泪红赤,
人以为热,不知非热也,乃【肾水亏而虚火冲上】耳。
方用六味地黄汤加柴胡一钱,白芍三钱,当归三钱,甘菊花三钱治之。一剂轻,二剂全愈。
十七 痨瘵之症——①痨病
②虚痨
③痨虫
全治者,乃人病痨瘵之症也。
①痨病用不得霸药,宜用通身清火之味治之。(痨症与虚损症,外症大相似而治实不同。
虚损者阴阳两虚。痨症者阴虚阳亢。
故虚损可用温补,痨症用清补,
一骨蒸而热,一营卫虚而热也)
方用熟地五钱,地骨皮五钱,药虽多而功用平和也,丹皮二钱,元参一钱,人参三钱,白术三分,桑叶五片,麦冬二钱,北五味五粒,茯苓二钱,芡实五钱,山茱萸一钱,白芥子三分,枣仁五分,沙参二钱,水煎服。
此方妙在地骨皮为君,以入阴中平其虚火,而又不损其脾胃之气;又加芡实、茯苓,以利其湿气,则熟地专能生阴中之水;少加人参,以补微阳而不助火,则肺金有养矣;又益之麦冬、五味,补其肺金,则金能生水。水生自能制虚火,而相火下伏,不夺心主之权。则一身安宁。此全治之法也。
治法二:
痨病最难治,非偏于热,则偏于寒;非多于清,即多于补。前方可服五剂,即当服吾地黄丸汤一剂,再服前汤五剂,又服余地黄汤一剂。如此间服,则水胜于火,阳胜于阴,不至有偏旺之虞。
虽方中补阴之品多于补阳,然而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似乎多服补肾水之剂,尤为无弊也。方用熟地一两,山茱萸四钱,泽泻一钱五分,丹皮一钱五分,山药三钱,茯苓三钱,麦冬三钱,北五味五分,水煎服。此方即六味地黄汤,加麦冬、五味者也。特另酌分两,以示世之善用六味地黄汤者。
②治人虚劳而未成痨瘵之症。
方用熟地一两,山药一两,山茱萸三钱,麦冬三钱,枣仁一钱,人参一钱,茯苓二钱,陈皮一钱,甘草一钱,沙参三钱,白芥子一钱。芡实五钱,白芍三钱,远志八分,丹皮一钱,水煎服。
此方亦通身补其气血之方也,不寒不热,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乃至中之方,当以此为主,治初起之痨役也。盖痨役之方,当世推尊补中益气。其方原无不利,但补中益气汤治饮食内伤,兼带风邪者最妙,不能治无有风邪而兼痨役内伤之症也。今立方名为和平散,以治内伤而无外感者神效。亦全治之一法也。
治法二:
未成痨病而将成痨病者,用熟地一两,地骨皮五钱,人参五分,麦冬五钱,北五味三分,白术一钱,山药三钱,白芥子一钱,水煎服。此方妙在平补而无偏胜之弊,虽熟地多用,然有参、术以行气,自易制其腻滞,故转能奏功,倘谓参、木助阳,熟地过湿,举世皆不知其妙也。
③痨病前方妙矣。如前方服之不见起色者,
必有痨虫尸气,
当用一方。用鬼箭三钱,鳖甲一两,地栗粉半斤,生何首乌半斤,熟地半斤,神曲二两,白薇三两,人参五钱,柴胡五钱,鹿角霜六两,地骨皮五两,沙参五两,各为细末,蜜为丸。每日服前汤后,送下五钱,一日二次。
此方善能杀虫,又不伤耗真阴之气,大约此药可服半料即止,不必尽也。此丸服半料后,当改用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三两,五味一两足矣,不必另立方矣。骨蒸有汗者,宜用丹皮;无汗者,宜用沙参;若地骨皮,则有汗无汗俱宜服之。
方二:
痨病已成,人最难治。盖有虫生之,以食人之气血也。若徒补其气血,而不知入杀虫之品。则饮食入胃,止荫虫而不生气血矣。但止杀虫而不补气血,则五脏尽伤,又何有生理哉。予方于大补气血之中,加入杀虫之药,则元气既全,真阴未散,虫死而身安矣。
方用人参三两,熟地八两,何首乌生用八两;地栗粉八两,鳖甲醋炙一斤,神曲五两、麦冬五两,桑叶八两,白薇三两,山药一斤,为末,打成糊;前药各为末,为丸。每日白滚水送下五钱,半年而虫俱从大便中出。
方三:
更有一方,治痨虫神效。榧子半斤,鳖甲一斤,地栗粉八两,獭肝一付,白薇四两,生何首乌一斤,各为细末,蜜为丸。每日临睡,空腹白滚水送下五钱。服半料,腹中似虫非虫,尽行便出。
前方乃治痨虫已成之圣方,而此方乃治痨虫将成之妙药也。
十八 精神之症——①狂症寒热二治
② 呆病
③妇人花癫
④羊癫
⑤牛马癫
生治者,乃【人未死而若死者】,用药以生之也。譬如发狂呆病是也。
①发狂多是热病,
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见水而入,骂詈之声,叫喊杀人之语,不绝于口,舌如芒刺饮食不休,痰色光亮,面如火肿是也。
方用石膏半斤,元参一斤,白芥子三两,半夏三两,知母一两,甘草一两,麦冬五两,竹叶数百片,人参一两。
先用糯米半斤,煎汤一锅,去其米粒,用汤半锅,将前药煎之,取半碗。彼索水时与之饮,随索随与,饮尽必睡。
急再用元参一斤,麦冬半斤,煎汤候之。一醒呼水,即以此汤与之,彼必欣然自饮,服完必又睡。又将渣煎汤候之,醒后再与。彼即不若从前之肯服,亦不必强,听其自然可也。
后用熟地三两,麦冬三两,元参六两、山茱萸一两,煎二碗与之。一剂必愈,不必再与。此生治之一法也。
狂病之方,妙在用石膏之多,以平其阳明之火。然徒籍石膏,未免过于峻烈,又济之以元参。元参亦能平胃火之浮游,不特去心肾之二火。又妙用麦冬以济之,则肺金不畏火之炎上,而自能下生肾水,肾水生,则胃中之火不必治而自愈。然而狂病至不知人,则痰势籍火奔腾可知。方中又用白芥子、半夏以祛逐其痰,痰祛则心自清,况又有竹叶以清心乎,则火易息而人易复也。一剂之后,又佐以元参、麦冬,大剂煎饮,则火益息而水益深。后又用熟地之类滋其肾肺之药,相制而相成,字不重夺其造化哉。
热症发狂,用上方治之可也。
狂病多是热症,然亦有不全是热者,不可不辨也。狂之症同,而寒热各异。
倘寒症发狂,
又将何以治之。凡人发狂而止骂詈人,不口渴索饮,与之水不饮者,乃寒症之狂也。
此得之气郁不舒,怒气不能发泄,其人平日必懦弱不振,今一旦而狂病发作耳。治之法,宜祛痰为主,而佐以补气之药。
方用人参一两,茯神一两,白术五钱,半夏一钱,南星一钱,附子一钱,菖蒲三分,水煎服。
此方之妙,全在补气,而不十分祛痰。盖寒症发狂,与痫症同治。加入附子以消其寒气,菖蒲引入心经,自然下喉熟睡,病如失也。方内再加柴胡一钱,以舒其肝木之郁气。尤易奏功。医道通神,何知柴胡之妙耶。
②呆病
郁抑不舒,愤怒而成者有之。羞恚而成者有之。
方用人参一两,柴胡一两,当归一两,白芍四两,半夏一两,甘草五钱,生枣仁一两,天南星五钱,附子一钱,菖蒲一两,神曲五钱,茯苓三两,郁金五钱,水十碗,煎一碗灌之。
彼必不肯饮,以双手执其头发,两人拿其左右手,以一人托住下颏,一人将羊角去尖。插入其口,一人以手拿住其头,一人倾药入羊角内灌之。倘或吐出不妨,益妙,尽灌完为止。彼必骂詈,少顷人困欲睡。听其自醒,切勿惊动。使彼自醒来则全愈,惊醒来则半愈矣。此生治之又一法也。
呆病之方,妙在用柴胡以舒泄其不得意之气,又有白芍佐之,肝气一舒,心脉自散;又妙用祛痰之剂,集之于参苓之内,则正气足而邪气自散;尤妙用菖蒲开窍之神品,同群共入,见匙即开。重关领禁之人,一旦再享春风之乐,是谁之功哉。生治法如何可尽,举一而悟其余耳。
呆病无热症,不必重说。
③如人病花癫,
妇人忽然癫痫,见男子则抱住不肯放。
此乃思慕男子不可得,忽然病如暴风疾雨,罔识羞耻,见男子则以为情人也。
此肝木枯槁,内火燔盛,脉必弦出寸口。法当用平肝散郁祛邪之味。
用柴胡五钱,白芍一两,当归五钱,炒栀子三钱,甘草一钱,茯神三钱,菖蒲一钱,麦冬五钱,元参三钱,白芥子五钱,水煎服。
如不肯服,用人灌之,彼必骂詈不休,久之人倦欲卧。卧后醒来,自家羞耻,紧闭房门者三日,少少与之饮食自愈。一剂后不必更与之药也。此生治之一法。
④更有羊癫之症,
忽然卧倒,作羊马之声,口中吐痰如涌者,痰迷心窍,因寒而成,感寒则发也。
方用人参三钱,白术一两,茯神五钱,山药三钱,薏仁五钱,肉桂一钱,附子一钱,半夏三钱,水煎服。
此方助其正气,以生心血,又加桂、附以祛寒邪,加半夏以消痰,逐去其水,自然气回而癫止也。一剂全愈,永不再发,幸珍视之毋忽。
羊癫症得之小儿之时居多,内伤脾胃,外感风寒。结成在胸膈之中。所以一遇风寒,便发旧痰。今纯用补正之药,不尽祛痰,转能去其病根也。若作风痰治之,虽亦奏功,终不能一止而不再发。
⑤治牛马之癫,
虽与羊癫同治,而症实各异。
方用人参三两,白术五两,甘草一两,陈皮三钱,生南星一两,半夏一两,附子一钱,为末,蜜为丸。须病未发前服之,永不再发。
盖健其胃气,自不生痰,况又佐之祛痰斩关之将乎。
若羊癫之人,亦先以此方治之,亦自愈。人病来如作牛马声,即牛马癫也。大约羊癫小儿居多,牛马癫大人居半也。
十九 中恶中毒之症——
①中邪
②见鬼卒倒
③尸厥
④蛇虫毒
⑤中百毒
①死治法者,如人死厥不醒人事,中风不语,或感鬼神之祟,或遇山魈之侵,一时卒倒,不醒人事是也。
此等病,是邪气中之,痰迷心窍也。
怪病多起于痰,不必惊惶,治其痰而病自愈。
然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用祛痰之药,加入于补正之中,则病去如扫,死者重生。
方用人参三钱,白术五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天南星三钱,白芥子一钱,生附子五分、生姜一大块、捣汁,水半酒半,共二碗,煎八分服。外用皂角刺为末。人研皂角刺时,先用纸一张湿透,封住同在之人鼻孔,然后研为细末。取一匙于鹅翎管,吹入病患鼻孔内,必取喷嚏,以前药灌之,立醒。必吐出痰水半盆,或一盆,如胶如汤之类,或黄黑青红之色。人自然困倦欲睡,不可惊他,任他自睡。醒来用人参一钱,白薇一钱,茯苓三钱,白术五钱,半夏一钱,白芥子三钱,陈皮五分,甘草五分,水煎服,一剂全愈。此死治之一法也。
盖人之中邪,必由元气之虚,邪遂乘虚而入。故用人参以助其正气,而以半夏、白芥子以祛邪与痰,天南星尤能入心而祛邪,用附子猛烈之将,单刀直入,邪自惊退。故一下口,而邪即外越上涌出矣。然邪出之后,当纯补胃气,故又不用祛痰之剂,而竟用健脾补胃之品也。
②如人卒然见鬼卒倒,或在神庙之内,或在棺椁之旁,偶遇尸气,感中阴邪鬼魅,不省人事者,以瓜蒂散吐之,必然吐痰如涌泉,倾盆而出,鬼若远走则已。吐后仍见鬼者,痰未净也。又用前瓜蒂吐之,以不见鬼为度。后用白术一两,茯苓五钱,白薇一钱,陈皮五分,半夏一钱,神曲一钱,炮姜一钱,水煎服。此法可治贫穷之人,紫金锭亦祛痰圣药也。
③更有死症治法,如尸厥之症,亦是气虚。
当用人参一两,白术五钱,半夏五钱,茯苓五钱,菖蒲五钱,陈皮五分治之。
治尸厥更易,只消一味苍术,切片三两,水六碗,煎三碗,灌之尽必吐,吐后即愈。盖苍术阳药,善能祛鬼,故用之者有奇效矣。此方凡见鬼者,治之俱妙。
虽同是中邪,然前症是阳邪,此乃遇阴邪也。
阳邪者,日间遇之;阴邪者,夜间遇之也。
后方虽亦用人参以补正,而终不用南星之类直入其心中也。如不能语言亦用皂角末吹之。
倘其前二症,俱遗尿手撒,则多不能救。否则,皆一剂回生也。
以上二症,皆死治之法也。触类旁通,头头是道。大约治邪之法,二方足以包括。再看病之轻重用药之多寡、则得之矣。
死症有中阴邪、阳邪是矣,另有中恶、中毒之分。中恶者,如所言之类是也;中毒者,尚未及之。
④如中蛇虫之毒,亦一时猝倒。中蛇毒则身必直撺,舌必外出,眼必细开一缝是也。
急用雄黄一两,研为细末,入水中飞过,取水用之,而不用雄黄。一碗加食盐少许,入滚水一碗,同调匀灌之。以鹅翎探吐之,必吐出恶痰如蜗牛涎者,碗许自愈。后用人参五钱,茯苓五钱,生甘草三钱,白滚水煎服;再加白芷二钱,另煎水,倾入汤中同服,二剂永无后患矣。
⑤中毒亦有神方,无论各毒,治之俱神效,方用白芷二钱,生甘草三钱,金银花二两,白矾五钱,水三碗,煎一碗,服之即解毒。
二十 头面之疾——
①头疼
②目痛
③耳聋
④鼻肿
⑤口舌生疮
⑥眉落
⑦乌须
⑧喉间瘰串
⑨目生星
上治者,治上焦之症也。
如头疼,目痛,耳聋口舌生疮,鼻肿之类。
①头疼乃风入太阳经也,
用川芎一钱,细辛一钱,白芷一钱,柴胡一钱,芍药三钱,半夏一钱,甘草一钱治之。
盖风虽犯太阳,治法不可全治太阳,当上清其邪,故用白芷、川芎、细辛三味以散之。又用赤芍、甘草。柴胡,以清肝胆之火,胆经与肝经入于头络,故用此数味以散邪去火。又加半夏去痰,甘草和中,相济而有成也。
方二:
头痛方∶用川芎一两,蔓荆子二钱。水煎服,立愈。(〔批〕芎荆散)。盖川芎补血,蔓荆子去风也。
②目痛者,肝经之病,
宜治肝矣,而余偏不治肝。
方用黄连一钱,花椒七粒,明矾三分,荆芥五分,生姜一片,水煎半碗。乘热洗之,一日洗七次,明日即愈。此治火眼之如此。
方二:
若虚火之眼,
又不如是。
用人乳半钟,生地二钱,葳蕤仁五分,去壳,取一分研碎,明矾半分,水半钟,同人乳煎药。取汁少许,洗七次,明日即愈。
虚火之眼,红而不痛不涩,无泪无眵是也。有火者,红肿如含桃,泪出不止,酸痛羞明,多眵是也。
方三:
治眼痛方。
用柴胡、防风各二分,黄连三分,花椒二粒,明矾一分,水半钟,饭锅蒸,洗眼如神。一日洗三次,二日即止痛。
方四:
目痛亦有一方最妙。
以人乳一合,黄连三分,大枣一个,明矾三分,人参三分,水半钟,同煎二沸,即取起洗眼。无论虚眼实眼,奇妙。每日洗七次,三日即全愈。
③耳聋者,肾经病也。
论理该用六味地黄丸,内加柴胡五钱,甘菊二两,当归三两,枸杞三两,麦冬三两,北五味三钱,白芍二两,今不用此。鼠胆一枚,龙齿一分,冰片一分,麝香一分,朱砂一分,乳香半分,潮脑半分,各研为绝细末。以人乳为丸,如桐子大,外用丝绵裹之,不可太大,塞入耳之深处,至不可受而止。塞三日取出,即耳聪,永不再聋,不必三丸。但鼠胆最难得。觅一大鼠,先以竹笼养之,后以纸为匣子,引其藏身,内用果品,令其自食,久之,忽然用棒槌击死,立时取胆,则胆在肝中也,否则再不可得。干者可用,只消用水调化,俱入药末中,则一样也。实耳聋者,亦用此方,神妙。
方二:
耳聋用珍珠一粒,外用龙骨末一分,以蜜调之,丸在珠上,外又用丹砂为衣。绵裹塞耳中即愈,神方也。一月后取出,再用六味地黄丸一料,不再聋。
④鼻肿者,乃肺经火盛也,
宜用甘桔汤则效。今不用,方用皂角末吹入,打清嚏数十即愈。盖鼻因气壅,今打嚏则壅塞之气尽开散,故不必清肺,而鼻肿自消也。
⑤口舌生疮者,乃心经热也,
宜用黄连、黄芩之类,凉散之自愈。今不用,用黄柏一钱,姜蚕一钱,枳壳烧灰五分,炙甘草末五分、薄荷末五分,冰片三厘,山豆根五分,各为末绝细。渗上,一日渗三次。第一日即少快,明日全愈,神方也。以上皆上治之法也。
⑥眉落方∶
用桑叶七片,每日洗之,一月重生如旧;须落亦然。
⑦须白当留一方,以救天下白须老子。须白乃肾水枯,任督血干也,二者得一,皆能白须。地黄汤最妙,余不用。用桑椹半斤,取汁一碗,以骨碎补一两,为末浸之。晒干,无日则用火焙干,再浸,以汁干为度;再用何首乌,生者为末二两,用赤不用白,熟地焙干为末二两,青盐一两,没石子雌雄各四对,长者雄,园者雌,当归一两,各为细末。每日擦牙者七七,擦左右各如数,一月之间,即黑如漆。(骨碎补即破故纸)。盖桑椹专能补阴黑须,而又佐之熟地、首乌,岂有不黑之理,但苦不能引入须根耳。今妙在用骨碎骨、没石,直透齿肉之内,既入齿肉,有不引须根者乎,此方之所以巧而奇也。倘更用乌须补肾,以通任督,则上下相资,吾见长生不老,未必非此老人,况仅仅髭髯有不重臻于年少之时乎,今并传之。桑椹一斤,蒸熟晒干,不蒸则此物最不肯干,但不可经铁器,饭锅蒸则无害。大约熟地一经饭锅。虽铁器无碍。生赤何首乌一斤,切片,饭锅蒸熟晒干九次为妙,南烛叶一斤,亦饭锅蒸熟晒干,若不蒸,自干则无用,熟地一斤,麦冬半斤,花椒去壳皮二两,以四两取米二两,白果一两,白术一斤。
方二∶
名黑鬓仙丹,熟地一斤,万年青三片,小用五片,桑椹一斤,黑芝麻八两,山药二斤,南烛皮四两,花椒一两,白果一两,巨胜子三两,连壳,用蜜为丸,早晚酒送下各五钱。忌萝卜而已。绝妙神方也。
方三:
熟地一斤,薏仁,山茱、桑叶各八两,白术、生赤何首乌各三两,巨胜子、白果各三两。黑芝麻四两,北五味二两,山药一斤,花椒一两,乌头皮四两,胡桃肉三两,加参片三两,无亦可,蜜为丸,服五钱。无桑椹时,可以桑叶代之须用一斤。虽椹胜于叶,而叶之功亦不亚椹也。
乌须方四。
一丸方∶用熟地二斤,白术一斤,麦冬一斤,山茱萸半斤,黑芝麻半斤,山药二斤,桑叶一斤,巴戟四两,白果四两,为末,蜜为丸。每日早晚各服五钱。万年青六片,加入尤妙。一煎方∶熟地一两,生何首乌赤者一两,桑叶一两,白果二钱,黑芝麻五钱炒研碎,山药一两,万年青半片,人参三钱,花椒一钱,水煎,加酒一茶钟,再加桔梗五分。早服头煎,晚服二煎,夜服三煎,四剂即黑如漆。二方同用,永不再白。倘气血虚者,用服十剂必效。
乌须方五:
莫妙用干桑椹一斤,饭锅蒸熟晒干,生何首乌一斤,为丸。二味朝夕吞服,自然乌黑矣。盖二味原是乌须之圣药,能日日服之,延年返老,岂特须发之黑哉。或少加白果尤妙,不必加熟地,药愈多,其功转不大效。用生何首乌者,以滋味不外泄也,连皮用之,正取其皮引入人之皮毛耳。每日服五钱,或一两俱可。无椹用桑叶二斤,首乌一斤可也。
⑧喉间瘰串外用方:白芍一两,柴胡五钱,香附一两,白术五钱,金银花三两,瓦草一钱,瓦葱亦可,青苔一钱;干者止可用三分,人参五钱,白芥子二钱,各为末。
人有病瘰串者,用米醋调,掺痰核之上。如已破者,不可用醋调,用麻油调之,内服方用柴胡五分,白芍五钱,当归五钱,半夏一钱,白芥子三钱,甘草一钱,桔梗三钱,水煎服。用前药外治,以此汤内治,尤易见功。前方尚须加白矾三钱,麝香三分。
不服此方,亦未尝不愈,但迟日月耳。
治法二:
瘰串乃鼠食之物,人不知食之,多生此病。然亦有郁气者,乃易成而不愈也。方用白芍三两,白芥子三两,紫背天葵三两,香附三两,茯苓三两,当归三两,人参五钱,蒲公英一两,柴胡五钱,白术五两,砂仁二钱,各为末,米饭为丸,如细米一半大。每日白滚水送下三钱,日三服,一月即消,二月全愈。
跌损唇皮之类,以桑白皮作线缝之,以生肌散渗之自合。
⑨眼目星久不能去,止可去临时者,方用白蒺藜三钱,水煎洗之,三日即无星,尤妙。
二一 统治诸疮之剂——
①统治中焦部位之疮
②统治一身上下之疮
③统治诸疮下治诸痈
中治者,或胸前生疮,乳上生疮,两胁、两背、两手生疮是也。
然而疮疡别有专门,此不必再赘。既已立门,存一治法,
①【统治中焦部位之疮】,无不神效:
方用金银花一两,元参一两,生甘草五钱,白矾二钱,有病则病受之也,当归一两,白芍一两,炒栀子三钱,荆芥三钱,连翘二钱,白芥子二钱,水煎服。一服知,二剂全消,破溃者四剂愈。如阴疮,方中去栀子,加肉桂一钱。此方统治中焦诸疮俱效。妙在用散邪败毒之品于补药之内,转足以消毒而去火也。此中治之法。
②统治疮疡奇方,
【一身上下,俱可治之】,乃统治之法:
用生甘草一两,当归一两,蒲公英一两,黄芩一钱,金银花二两,乳香一钱,为末。先将前药用水五碗,煎一碗,将乳香末调饮之,神效,亦足附前方之功也。
③【统治诸疮,下治诸痈,可统治之】:
方用天花粉三钱,生甘草一两,金银花一两,蒲公英五钱,水煎服。一剂轻,二剂全愈。
二二 下肢痈疽疮症——
①囊痈 骑马痈
②鹤膝风
③腿痈 多骨痈
④足疽
⑤脚胫烂疮
下治者,乃囊痈骑马痈,鹤膝风,腿痈多骨痈,足疽,脚胫烂疮等项是也。
①囊痈、骑马痈最难治。
此皆少年人不保重,或串花街柳巷,或贪倚翠偎红,忍精而战,耐饥而守,或将泄而提其气,或已走而再返其阳,或人方泄精,而我又入其户,皆足以生此恶毒也。
方用金银花四两,蒲公英二两,人参一两,当归一两,生甘草一两,大黄五钱,天花粉二钱,水煎服,一剂即消,二剂全愈,溃者三剂愈。
盖此毒乃乘虚而入,必大补其血,而佐以逐邪之品,则病去如失。否则婉转流连,祸不旋踵。与其毒势弥漫,到后来发散,何不乘其初起,正气未哀,一剂而大加祛逐之为快哉。方中妙在金银花,而以当归补血为君,人参为佐,大黄为使,重轻多寡之得宜也。
②鹤膝风治法,则又不然。
此又因湿而战,立而行房,水气袭之,故成此疾。
方用黄 八两,肉桂三钱,薏仁四两,茯苓二两,白术二两,防风五钱,水十余碗,煎二碗,分作二服。上午一服,临睡一服,服后以浓被盖之,必出大汗,不可轻去其被,令其汗自干则愈。一服可也,不必再服。
此方妙在用黄 以补气,盖两足之所以能动而举步者,气以行之也,今鹤膝之病,则人之气虚不能周到,行步自然艰难,今用黄半斤,则气旺极矣。又佐之肉桂以通其气,又佐之防风以散其邪,始相恶而相济。又佐之白术、薏仁,以去其寒湿之气。邪气去则正气自固,此功之所以速成也。若以为人不能受,畏而不用,则反害之矣。
③多骨疽
乃生于大腿之中,多生一骨者是,乃湿热而生者也。治之得法,则易易耳,否则变生可畏。
方用当归一两,金银花一两,白芍一两,柴胡一钱,茵陈三钱,龙胆草二钱,白术三钱,生甘草三钱,水煎服即愈。
苟或失治,即长一骨,横插于皮间作痛,必须取出此骨始愈。以铁铗钳出之,外用前生肌方药膏贴之,两个即愈。此方妙在用白芍。盖白芍能平肝木,又能活筋。多骨疽者,非骨也,筋变为骨,似骨而非骨也。白芍不特平肝木之火,兼能散肝木之邪,邪去则筋舒,筋舒则似骨非骨者尽化、又加金银花原能去毒,此二味之所以相济也。
多骨疽初生治法:
多骨之生也,虽生于湿热,而成之不由湿热也,必有人喜饮凉水,好食果品而成之。初生多骨疽之时,即用大黄一两,芙蓉叶晒干为末一两,麝香三分,冰片三分,五倍子一两,藤黄三钱,生矾三钱,各为末,米醋调成如浓糊一样。涂于多骨疽之左右四周,以药围其皮肉,中留一头如豆大,以醋用鹅翎不时扫之,若不扫,任其干围,则无益也,一日夜即内消。疽生于环跳之间,不用此围药,多成多骨疽。故疽一生,无论其有骨无骨,即以此药敷之,神效。其余痈疽疖毒,亦以此药敷之,无不神效。
多骨疽方三:
治多骨之方,用内消之法最奇效。大凡毒至于环跳之穴者,即多骨疽也。用人参三钱,大黄五钱。蒲公英一两,金银花二两,天花粉三钱,薏仁三两,先用水六碗,煎薏仁取汤三碗。煎前药三碗。分作二次服,二日服两剂即消,神方也。
④足疽亦湿热也。
方用金银花一两,蒲公英一两,生甘草三钱,当归一两,薏仁二两,水煎服。一剂即愈。
盖此方妙在用薏仁为君,盖湿气必下受,而水流必下行,薏仁去湿而利关节之气,金银花去火毒之邪,助之以生甘草,则邪易散而湿易退矣。然而血虚则水气易侵,湿邪易入。今用当归以补其血,血足水无所侵,而湿难以入,故用之合宜,而病可速效也。
⑤脚胫之生烂疮,
亦湿热也。往往两腿腐烂,臭气难闻。若止以汤药治之,未易奏效。先以葱汤温洗,后以白蜡一两,黄丹二两,韭菜地上蚯蚓粪二两,炒干一两五钱,冰片五分,潮脑三钱,麝香五分,血竭五钱,铅粉一两,炒松香三钱,乳香去油三钱,没药三钱,铜绿三分,轻粉一钱,儿茶三钱,各为绝细末。乘葱汤洗湿之时,渗在疮口之上,必然痒不可当,但不可用手抓其痒。少顷必流黄水,如金汁者数碗,再用葱汤洗之,又渗又流又渗,如是者三次,则水渐少而痛渐止矣。明日用前膏药,以浓皮摊膏,仍入此末药,加入二钱贴之,任其水出。倘痒之极,外以鹤翎扫之即不痒,贴二膏即止水而愈。
脚胫烂疮,内服汤药:
金银花一两,薏仁二两,茯苓一两,生甘草五钱,牛膝五钱,萆 五钱,半夏五钱,肉桂五分,水煎服。自贴膏药,连用此方,二剂即愈。
此方妙在薏仁为君,金银花、萆 为臣,茯苓为佐使。盖薏仁去两足之湿,茯苓能分消脾胃中之湿气,生甘草、金银花能解郁热之毒,而萆 又善走足,且能祛湿健胫,又加之牛膝以助其筋力,则烂湿之疮,有不去之如失者乎,此下治之最妙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