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针推理论 筋经刺法(2)

bostontcm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7/06/13
帖子
28
获得点赞
13
声望
3
年龄
72
所在地
Boston, MA, USA
经筋的多种针刺疗法



针刺“消灶”疗法概念及历史溯源

针刺消除经筋病灶,系指运用传统医学的多种针刺疗法,对经筋病症的“结灶”,进行“消灶解结”施治,达到“灶去病除”的治疗目的。



追溯针刺“消灶”疗法之源,始于中医经曲《灵枢经》。《灵枢·卫气》云:“能知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知六腑之气街者,知解结契绍门户……知六经之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上述经文所言的“知病所生”、“知解结于门户”、“知标本”等,说明经筋疾病,除了需要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及标本之所以外,还要有把病症“解结”于门户的有效方法。六腑气街,是气血出入流行之要道,气街发生病态,出现“结”的病征,要刺去其邪,疏通经络,谓之“解结”。由此可知,以针刺疗法,消除“结灶”,是中医经曲提出的针刺“消灶”疗法的重要方法。



针刺“消灶”疗法与常规针灸疗法的异同及其主要特点



我国的传统针灸疗法,以经脉的生理及病机的理论作为诊疗基础,根据经气之所出、流经、注入等,确定井、荣、输、原、经、合的刺治穴位。这些穴位,依据“四根三结”理论,皆定于肘膝“四关”以远。此外,有脏腑的胸穴,有募穴、部穴、交会穴、天应穴等。在实施治病中,采用循经取穴、他经取穴、上下取穴、远近取穴、经验取穴、寻找特效穴等灵活多变的辨证施治。理论体系完整,实施方法灵变,讲究手法艺术,优点甚多,疗效显著,成为非药物疗法的重要医术流传于世



经筋针刺“消灶”疗法,是在经脉针刺疗法基础上,针对经筋结构、生理病理及病机,尤其是针对经筋“结灶”形成,需要进行“解结”治疗的特点,而发展形成的经筋针刺疗法,它的“筋与脉并为系”及实施原则、针刺手法艺术等,与经脉针刺疗法没有绝缘区别。但其主要治疗对象,是经筋的病症;其主要直接施治的部位,是经筋“病灶”;其任务,是“消灶解结”。具有施治目标明确,直达病所,效力集中,消灶力强,善于“解锁”,起效快速,疗效巩固等优点,基本体现“特效穴”群体的特性。



针刺消灶疗法实施要素



实现针刺疗法的优点,心须做到本疗法的实施要素。



贯彻“以灶为腧”的施治原则:“以灶为腧”,即以经筋“病灶”作为施治的腧穴。它来源于中医经典《灵枢·经筋》篇。《灵枢·经筋》在叙述十二经筋循行途径、病症表现之后,对经筋病症,均明确地提出“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的治疗原则。燔针劫刺,即系使用火针施治,驱寒散邪;以知为数,及以病者感到疼痛为施治的量度;以痛为腧,即以痛点作为治疗的穴位、部位。



痛,系病者的感觉,属经筋病变的一种临床表现症状。经典“以痛为腧”,明确了疼痛点作为施治穴位的原则。“病灶”,属病症阳性体征表现,作为施治腧穴(部位)治疗原则。



“以灶为腧”的施治法则的优点是:①具有施治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施治直达病所,得气显著,起效快速的特点。②具有医者与病者统一认定的客观指征。当医者以针刺达治疗“病灶”时,医者的针感同病人的感觉同步出现。它同“以痛为腧”刺治法,只依赖病人主观感觉为凭,显然具有疗法的区别。③“以痛为俞”,由于病者的痛感差异,痛点可能是病症之标,亦可能为本,缺乏固定的治疗穴位,常规疗法难以确立,而“以灶为腧”法则,则具有病灶定位的规律性,便于常规施治。



因灶行针:“以灶为腧”,具备施冶直达病所、效力集中、疗效显著等优点。为实现针刺直达病所的需要,用固定病灶而行刺治,具实施经筋疗法又一要素。

固定病灶,常用方法:①掐持固灶法。用左手之“指合力”,将病灶掐持,右手持针行刺。②握捉固灶法。以左手“指合力”,将病灶紧握,并稍提起,为行刺方便,施之安全。③指切固灶法。运用左手“指合力”,以拇指尖,切压病灶,起固定病灶作用,而行针刺。本法适宜于肌筋较薄部位的病灶施治。④按压固灶法。运用“指合力”,用拇指指腹按压固定病灶而行刺治。本法适宜于肌筋较丰厚部位的施治。⑤推按固灶法。运用“指合力”,以拇指指腹推按病灶,并固定于方便及安全的刺治部位,而行刺。



局部多针:局部多针,系指对施治的病灶部位,施以一孔多刺(3~5),刺及不同的部位,施行多种不同手法施治的针刺疗法。这是出于经筋病灶一般范围较大的需要。实践证明,它是适应于经筋病症治疗的有效方法。

局部多针施治量度,应当因人、因病、因症、因部位而定,采取灵活掌握方法,一般的某一局部施以3至5 刺为宜。



“根源病灶”与“连锁反应病灶”相结合,局部治疗与整休机能调节相结合:“根源病灶”,系指引起病症形成的主要病灶;连锁反应病灶,指根源病灶引起的继发性病灶。治疗经筋病症,对前者称为“消灶根治”,对后者称为“消灶解锁”。两者结合治疗,但有侧重,有时治本为主。标急者,解锁于先。



局部治疗与整体机能调节相结合,指局部病症专致的全身机能变化,要作同时调节;反之,某些经筋病症是全身机能失衡所引起,诊疗施治时,要作全面的检查诊察,做好既看到局部,又要明了全身机能,全面治理。



针刺消灶疗法手法要求:与常规针灸疗法比较,针刺消灶疗法着重于要求下列几点:①固灶行针,快速进针,一般不留针。②对病灶局部施行多针疗法,但要行针有次序,轻重有区别,深浅要得当,操作细致,安全施术。③针刺达灶,“得气”显著。④两手配合、动作协调。⑤随着施针术的需要,变动医者与病者体位,做好针刺到达病灶的协调。



常用的“消灶”疗法针术析解

腧刺法:腧刺法,即于腧穴的位置进行施针。按照经筋病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的需要,选择具有“结灶”明显的腧穴,施以“消灶”针术的治疗。



经刺法:经刺法刺治,即于以触诊“查灶”检查,发理经筋病症沿着经筋循行线,形成线形病灶(一般呈索样变化)情况下,采用经线“消灶”治疗的方法。经刺疗法,以经筋循行的经筋线施治为主,有单经刺疗及多经病变同时刺疗的方法。施治时,分段于经线“结灶”最显著部位行刺,做到行刺疏密度适宜、重点解决、分次施治、逐一而决。



经穴区带刺疗法:经穴区带刺疗法,系按照“经穴区带”检查,发现经筋病变呈区带性阳性病征时采用的刺疗法施治。经穴区带疗法具有良好的“解锁”功效,同时对“心胸相引”的胸气街病症及腹气街病症,均具有满意的效果)。

经穴区带刺疗法,要分明带根与带未的关系,进行刺治。颈部、胸腹及四肢,其带根均于上部与背侧,带未呈斜状的散布,要将重点施治放在带根的“病灶”,以消除“病灶”对带根的紧弦性压迫,而起治疗效果。



内脏皮肤敏感反应灶区刺疗法:内脏病变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区带,是疾病临床表现的特殊形式;采用过敏区带的皮层调节治疗,对于脏器疾患具有良好的效果。本疗法的施治步骤,首先是按照图示(详见附图),查出相应的过敏区,然后于过敏区进一步运用经筋查灶法,检查阳性结灶,再于过敏区的“结灶”作针刺施治。施治的方法,按“消灶”法处理



经筋“病灶”刺疗法:经筋“病灶”,系指筋肉系统发生病变时,于躯体呈现的“筋结”阳性体征。以针刺方法,对经筋病灶刺治,能使病灶消散。临床实践表明本刺治法对经筋病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它的效果超越于一般的针刺疗法、药物疗法、物理疗法等。其原因可能同下列因素有关。

经筋“结灶”可能是经筋病症的“征结”,是产生经筋病临床症状的主因;通过针刺“消灶”疗法,消除病灶产生的压迫,获得临床症状的消除。

经筋“结灶”,临床可能产生系列性的牵拉反应症状,以针刺“消灶”后,牵拉反应症状消除。

经筋病灶的形成和存在,不仅只对经筋系统本身产生影响,而且对干周围组织,亦可发生影响,构成牵连性反应;消除了经筋“病灶”,牵连影响反应随之消除。

经筋病灶的疼痛,由于机体保护性反射,造成“四维相代”继发性经筋损伤;消除了“病灶”,继发性损伤获得康复的条件。

经筋病灶的存在,对整体机能发生影响,消除病灶给全身机能免除病灶刺激,具有调整机能调节作用。

经筋病灶刺治疗法,对不同部位的病灶及不同病灶性质,作灵活多变的刺泪方法。以“实施要素”的总要求下,对不同区域性病灶,应采用不同的刺治方法。例如,刺激颞筋区的病灶,针对头皮薄而紧的特点,重点于对颞上线、前颞肌筋、后颞肌筋、小皱眉肌筋及颧肌筋膜,查灶刺治,并以点刺为主的消灶方法;对肩部筋区的“消灶”刺治,则针对本区域肌筋的分布、肌肉丰厚等待,煮,采用掐持与握提固灶方法,对岗上肌筋、斜方肌肌筋,及小菱形肌肌筋等,列为“消灶”刺治的重点,常用的是以“移行针刺法”。



点刺疗法:点刺疗法,即对施治区域,采用针尖的点刺,达到治愈病症的一种刺治方法。本疗法具有灵活使用的优点。按照不同施治部位要求,及运用的方法不用,点刺疗法常用以下几种。

皮外移行点刺法:常使用于额筋区,股外侧筋区等部位的施治。手持短针,于施治部位,作皮外移行点刺治疗。均不留针,轻点而过。用于治疗病变较广泛而浅表者。

单针一孔持续点刺法:常使用于眶膈筋区、耳筋区等的点刺治疗,手持短针,于左手配合固定病灶下,施以单针刺入、固定位置的雀喙点刺手法。

单针移行点刺法:常使用于皮肤疏松可移的施治部位,于施治部位入刺施治病灶一针之后,将针尖移至皮下,左手转动新的病灶,对准针尖,右手持针,再向新的病灶刺治。本刺治法注意点是持针宜平稳、垂直,不宜于皮下移动针尖,以免伤及其他组织。本刺治法,起到单针一孔多点刺治的作用,是消灶疗法的常用手法。



关刺疗法:关刺疗法,是中医古代的经验刺疗的方法之一,对于治疗经筋病症,具有卓著的疗效。《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直,无实无虚”。《灵枢·官针》云:“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尽筋头,是经筋病症之好发损伤部位。本疗法直接刺达病左右尽筋头,比“腧穴”刺治法具有直达病所的优点;比刺治肌腹,作用更大,根治效果理想,病愈彻底,遗留后患极少出现。实施本疗法的关键,首先是要熟悉肌筋的起始及附着终点,针对附着点进行查灶、消灶。施治方法,按经筋“消灶”疗法手法实施。

临床常运用本疗法治疗寒痹、着痹、骨痹。此三痹的特点,一是病位固定,二是疼痛剧烈,三是病情顽固。现代医学研究认定,针刺疗法具有镇痛、消炎及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关刺疗法,直达病所,镇痛作用显著,消炎作用强,可能是本疗法治疗效果良好的主要原因。



三刺疗法:《灵枢·官针》云:“所谓三刺……先浅刺绝皮,以出阳邪,再刺则阴邪出者,少益深绝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间也;已入分肉之间,则谷气出。故刺法曰:始刺浅之,以逐邪气,而来血气,后刺深之,以致阴气之邪,最后刺极深之,以下谷”。

经筋消灶疗法的三刺疗法,首刺透过皮肤,二刺刺达肌筋膜,三刺刺及肌筋肌束之“结索”。本疗法适宜于刺治经筋“病灶”面积较宽的部位。



豹文刺疗法:豹文刺疗,是古代经验刺治之一。本法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左右前后针之”,二是“中脉为数”(见《灵枢·官针》)。经筋消灶疗法中豹文刺法的特点之一,是以刺及经筋病灶为主要目的,适宜于治疗棱形的经筋病灶。



输刺疗法:《灵枢·官针》曰:“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至内,以取骨痹。”本疗法以直入直出的刺治方法,在固定病灶下,深达骨膜,用于治疗固定性的“病灶”点,如颈二横棘突、腰三横棘突、肋骨结节、下颌头等。



分段刺疗法:经筋“病灶”的分段刺疗,是根据经筋具有延续性“筋结”的特点而设立的施冶方法。它适应干连锁反应、多经并病的使用。临床上常应用于颈臂、背腰及大腿后侧线形经筋病灶的治疗。根据病灶的长短、部位特点,作分段“消灶解结”疗法。各段落“结灶”的针刺方法,仿上述诸法施行。



穿刺式针刺疗法:所谓穿刺式的针刺法,是根据深部肌筋病变治疗的需要,仿效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的穿刺方法,在充分掌握解剖知识,确保安全前提下,施行穿刺式针刺治疗。常用于岗上肌筋、额腰肌筋、梨状肌筋等病变的施治。



经筋病症的病因病理机制浅析





一、经筋病症概念

经筋病症,系指由于外界环境及体内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人体筋肉系统发生病变,表现现筋肉急慢性损伤症、病理体征、功能异常以及不同程度的机体整体影响的临床证候群。

由于筋肉系统机体组织结构的庞大体系,其结构成份复杂、生理功能多样化、涉及面广泛、承受的任务繁重、受损伤的机遇多等,故经筋病症属临床的常见多发病症;不少的疑难病症及未明原因的疾病,可由经筋病症直接或间接导发,这是医学潜在课题。但由于我国的经筋学科处在萌芽发展的形成阶段、经筋病症的定义及其范畴等,有待于提高和统一认识而逐步确定。

二、经筋病症的病因病理机转浅析

1.外界异常气候变化因素正常的外界气候,俗称正气。异常的外界气候,称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皆可成为致病的邪气;以风、寒、湿三邪致病者最常见、其中毒邪.是经筋病的最常见致病因素。

机体遇寒,首先毫毛收缩、络脉收缩,随之肌筋收缩。寒邪不去,肌筋挛缩不解,发生“筋结”性疼痛;久结之肌筋,成为“结块”,可触到其结块的变化形体,经筋病症患者,对异常的气候变化比常人敏感,称为“阳虚”素质;遇上寒邪,卫气受伤、肌腠闭塞,体内气机枢转失调,内邪比热,热气蒸腾,出现全身不适、舌红口干脉数,通过揭闭疏筋理腠,起到解郁泄热作用,把病症治愈。

2.外界大学作用因素外界力学作用,如挫、擦、换、碰、撞、击等作用于机体筋肉,轻者致不同程度的肌筋受伤,发生“瘀积”为患;严重者,损筋削肉,以致骨折或损及脏腑。是常见致病因素,也是肌筋病的常见致因之一。

3.机体自身动态活动的动、静力学因素机体于空间活动,离不开肌、筋、膜、带的参与。任何肢节、肌筋的活动,都具有活动量度及方向性等的生理因素制约.凡超越生理性负荷的活动,皆可成为肌筋膜带的致伤。

肌筋膜带的机体活动过程,牵拉应力线“超阈限”地作用于“应力点”时,便可导致“应力,点”的损伤,而形成经筋病灶点。由于损伤后的病灶点具有疼痛性反应,机体为了减轻疼痛,产生“制痛”反应(现代医学称为保护性反射);“制痛”反应,导至继发性损伤。因此,好筋损伤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尔后由面的一维向多维演进,最终导致经筋病变系列的形成。

经筋病灶点、病灶线及多维化的经筋病变系列,属干机自身活动过程发生的病变,俗称“内伤”或自伤性疾患;多呈现隐性损伤形式,与外伤性疾病具有性质上的区别。“内伤”性和肌筋病症导致气滞、血瘀,产生经筋病症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从而;临床上表现经筋病症的特点。

经筋病症的特点,除人们熟悉它的疼痛性、痉缩性及功能障碍等以外,临床上多不深究它的痉缩结灶性、痉缩失均衡性、压迫性、累及性,及累及演进性、隐蔽性、致疲劳性、类似性、多维性等。经筋疗法在临床实践中对上述经筋病症特点加深了认识,从中获得对现行临床医疗多项疑难课题的有效解答。

经筋损伤后的痉缩性是经筋病的病理、病机基础。由于筋性痉缩,产生压迫累及性等特性,并呈现有可查性的阳性体征。

机体由于职业工作需要等,处于过长间的静态体立,可发生静态性肌筋损伤,是肌筋病症的常见致病因素之一。静态因素所致的肌筋病症亦于机体自身“内伤”性疾患,具有隐性损伤特点。

4.机体“四维相代”因素人体呈扁圆形的立体形态结构。若因某一局部肌筋的损伤,正如前所述及,由于机体的“制痛”反应,无论是“自然性制痛”反应,或“强制性制痛”反应,不仅只会发生一个侧面反应的累及,而是四个侧面的累及(即四维象累及)。这便是“四维相代”。机体“四维相代”反应的论述,始见于中医古典《内经·胀论》篇。

机体“四维相代”,具有如下特点:①相代的生理“制痛”反应,可转化为病理性过程,即发生继发性病症。②“自然性制痛”反应,具有隐蔽性,往往不易被察觉,成为临床医学的疑诊、误诊。③“强制性制痛”反应,在机体整体,具有上体向下倾缩,而下体向上抬举的倾向,出现非正常体态表现。以肢体而论,则前后、左右四维,易于发生“桔抗”性的继发性肌筋损伤。正确认识本课题,具有提高诊疗质量价值。④原发性“病灶”,与连锁反应“结灶”并存,并可发生互为因果的牵制性作用。正确理解其原发与继发性病征的始未关系,运用治标与治本的联合施治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这是经筋综合诊疗法的特点之一。⑤“四维相代”失衡发生的经筋病变,具有多维性的特点,即躯体、肢体的经筋损伤,具有前后及左右四个方面的病变同时并存。在经筋查灶及消灶过程中,必须树立四继观念,整体诊察病情,将隐伏的病变与明显的临床表现证候,全盘检出;整体、全面地加以调治。这是经筋疗法整体观辨证施治的体现,称之为“多维系列解锁”疗法。

5.经脉“节交会”调控失萌因素(1)经永“节交会’,概念:所谓经脉“节交会”(简称“节交”,下同),是指以经脉系统运输血气,自脏腑至供给的组织(器官)之间,设有级次的“交与接”、“供与泄”的特殊装置。这些装置称之为“节交会”,但它与俗称之“肢节”含意不同。《灵枢·九针十二原》:“节之交,三百六一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由此可知,“节交”系祖国医学对于机体经脉系统,机能调控方式的表达。深究“节交”的深层内涵,对于发掘伟大主库的潜能,具有实际意义。

(2)“节交”结构及其生理主要功能概述:经脉“节交”,是分有层次、级次的调控装置,干脏腑与经脉的接通伊始,至经脉的主要干线的二十八会。《灵抠·玉版》:“胃之所出气血者,隧也。而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经脉二十八会(1),尽有周纪”。所谓二十八经隧与五脏六腑之“大络”,便是经脉“节交”的一级调控装置,经脉“节交”的二级结构装置,即经脉、经筋各所别出的十五络脉及十二经别之衔接部位。《素问·气穴》:“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是络脉之交会所在,属“节交”的第三级装置。“节交”的第四级装置,是孙络与皮肉之间的交会。《素问·气穴》“肉之大会为溪,肉之小会为谷。分肉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营卫,以行大气……溪谷三百六一五穴会,亦应一岁”。

自脏腑与经脉接通口延至筋肉之溪谷,经脉的“节交”调控分设四个级次。经脉渗灌至五官、空窍等器官,亦属第四级的“节交”活动。例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一五络,其气血皆上干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便是“节交”的四级装置概况。

经脉“节交”调控的生理作用,是将五脏六腑“藏精化物”所形成之血气精微,输送周身《灵枢·邪客》云:“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遂。宗气积干胸中,出于候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营气者,泌其津液,注入于脉,以化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傈疾,先行于四未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液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营于五脏六腑……”。营卫气血之运行,一方面是将精微输入渗灌于需求的组织,行使“供予”之效益;另一方面,将组织器官代谢之废物糟粕运走,完成会而“交接”之效应。“供与求”、“交与接”,合称为“交会”。经脉“节交会”的调控,是机体“吐故纳新”生理活动的重要方式;其主要作用,是维持机体的各种活动顺利进行,以保持机体的内环境及内环境与外环境之两个动态平衡。

(1)经脉“节交会”的病理病机浅析:经脉“节交会”,是水谷入胃化生的营卫的重要成成份。它星罗棋布地分布于全身,起着“开合”、“枢转”的调控作用,其功能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营卫气血的运行与渗灌。《灵枢·动输》云:“夫十二经脉者,皆络三百六十五节,节有病,心被(彼)经脉。行阴阳俱静俱动,若引绳相倾者病”。经脉之营卫,昼行于阳经,夜行于阴经,昼夜循行子周身五一周次而复大会,计行程八百一十丈。无论遇到机体之亏虚、或外邪之侵袭,均可导致调控失灵而形成病变之发生。《素问·调经沦》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肢)、九窍、五脏、十二部、三百六一五节,乃生百病……五脏之道,皆血于经隧,以行血行气,血气不和,乃百病变化而生,故守经隧”。《灵枢·百病始生》:“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温气不行,疑血于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个去,而积皆成”。从择举的经文论述中明确,“守经隧”是经脉“节交”调控的关键;否则,经脉“节交”调控,因内外之因素作用,便导致“百病乃生”。“节交”病变的机转,初期是气之滞引发血之涩,继而进入中期的气阻而血疑,导致脉道不通,相输之各级“节交”相关,趋向病变难解的“血气离居”或“血与气并”;经脉阻竭,筋脉同累,筋失所养,聚结乃成,坚而不散、堵塞一点,牵连一片,病变演进,不可胜数。

(4)经脉“节交会”调控失衡产生临床主要病症浅解:经脉“节交会”失衡可发生的病症很多,本节仅仅以“筋与脉并为系”所发生的病症加以阐解。《灵枢·小针解》曰:“皮肉筋脉备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这就是说,皮、肉、筋、脉,各有于机体中所处部位、经络,分别以支脉、络脉、孙络,对所支配的部位,进行渗灌濡养;然而,经脉不是悬空无联之物,它同皮肉筋带,紧密联结,网状交织,形成皮脉、肌脉、筋脉不可分割的关系,相依而存。经脉发生了病症,证候的表现施治场所,皆于皮肉筋肌之所在,即经络“各有所主也”之谓。

充分理解本节经文的内涵,对于经脉学、经筋学以及其二者之关系,具有决定性意义,它必将对于祖国医学完整的经络学说产生飞跃,本节阐解之临床病症,就是从“筋脉整体观”中派生。

经脉“节交会”调控失衡是导致经筋病“病灶”形成的重要因素,前已述及,当内外致因的作用下,经脉“节交会”调控从生理状态变为调控失灵,营卫阻滞,脉道挛紧,血气停涩,首先发生的部位,是“节交会”之各级交会处;随着病势的发展,瘀积形成,脉道闭塞,聚结乃成,筋脉同累,皮、肉、筋、肌、膜系病变发生,统称为“筋肉病症”之病理性“病灶”。《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经文所述之“结而不通,于身为痹”之经络凝涩的病理性“结灶”,具体以经筋之证候出现,称为经筋病之“病灶”。经筋“病灶”,对临床诊疗,具有特殊意义:其一,可按经切循,查到阳性病灶体征;其二,针对“病灶”施治,治疗的目标准确,疗效卓著,具有特效内涵。

经脉“节交会”凝涩瘀阻,导致以筋经线性的经筋病症经脉凝涩瘀滞,一般好发于局部,成为局限性病灶,但因“节交会”的调控失职,“宗气”上输下达之正常径路受阻,病变漫延,由点发展为线住病症。例如,足悦症。《灵枢·刺节真邪》云:“宗气留于海,其下者,往于气街,其上者,走于息道。故厥气在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灵枢·百病始生》:“厥气生足挽(下肢滞痛,行走不便),挽生胫塞则血脉凝涩”。足挽之症,临床常表现为足太阳经沥的病症,属经脉线性的常见病变之一。

经脉“节天会”涩滞可形成区域性的痹痛瘤疾,经脉“节交会”营卫涩滞停留于某一局部区域,特别是某些筋膜比较集结、弦紧度较大的部位,例如,颞筋区、眶膈筋区等,由于涩滞导致筋脉的失养,加上弦紧的张力牵拉,病变的消散迟缓,久而成为痼疾;病情表现反复,遇寒则发,头痛偏于一侧,尚可导致眩晕出现,成为“筋性眩晕症”之临证一征。切循可见,“筋注病灶”,数目较多;运用“微针系统”疗法疗效显著。

经脉“节交会”表里关系的调控失衡,可能是“皮肤一内脏”病理互相感应之通道。脏器疾病,致皮肤某些部位出现过敏区一贺得区。现代医学,从神经分布的联系作解释「1];也有医家认为“病理信息通过相连的神经突起遗迹路线’的传导关系「2]”。在中医学,经络表理联系,解释这个课题。中西医学,对本课题的解释方法有所不同,但都对这种互相联系的病理反应有共识,并着重干解释内脏病变在皮肤发生的过敏区(详见“内脏疾患皮肤过敏区图示1~2附图)。经筋学科,从筋脉、筋网结构观察,从受邪致因,特别是寒湿之邪侵袭。邪之寒注,致筋脉收引,湿邪阻滞经络,寒湿挟袭,经络挛缩,气血阻涩,肌筋疼痛,剧烈难忍。疼痛部位,同脏器位置,呈重叠关系,直假混淆。通过检查经筋“病灶”,发现阳性体证。以理筋消灶,病痛即解,如筋性类冠心病、筋性类肾绞痛症、筋性肝区疼痛、慢性筋性“梅核气”等。从实践上,揭示机体表层之肌肤筋肉,可以发生类实质器官病征的;庙床表现,对“皮肤-内脏”病理性感应关系,提供自表达里为重点的启示,值得临床进一步深究。

6.机体“气待”节段调控失衡因素“气街”概念。“气街”,是我国传统医学关于机体气的枢转枢纽(中枢),对其所管辖区域行使分节段性调控方法的论述。

由于人体纵轴长而横径短,“气”从头部运行至下肢的足底途长而道远,犹似电之远途输送需要安装变电,分为节段加以调理控制,才能保证所需必达、畅通无阻。“气”的径路枢纽,称“气街”。《灵枢·动输》云:“四气街者,气之径路也”。《灵枢·卫气》:“胸有气街,腹有气街,头有气街,腔有气街”,由此可知,气街枢纽有四,即头气街,胸气街、腹气街及胫(臀以下)气街,即人体分为四个“气街”生理节段调控。

“气街”节段调控,可以认为是机体“节交会”生理调控基础上的晋级调控,在“气”的调控量、牵涉面和范围等都更宏大,其调控具有下列生理功能作用;①纵贯注的“气调控”。即头“气街”的气枢纽的气,向胸腹、胫臀、直至足底趾未及上肢末梢的枢转调控功能,是机体整体性气调控的主要方式,其中由于“维筋相交”关系《灵枢·经筋》篇作了有关左右交叉的“维筋相交”调控反应之叙述,也作了上及上、下及上关系的叙述;②横贯性的调控功能。分为头颈、胸腹、腔臀的节段性前后关系的调控,以背部调控心腹为主要形式,故有“背心相引”、“腰腹相引”等反应联系。《素问·气穴》云:“背胸邪(斜)系阴阳左右,如此其前后痛涩……背与心相控而痛,所治者天突与十椎及上纪、上纲者,胃脘也”。③侧支循环代偿功能。当肢未气运受到阻闭时,“气街”具有侧支循行的代偿功能作用。《灵枢·动输》把侧支循行代偿功能,称为“络绝径(气街)通”的调节。

“气街”节段调控失衡,产生复杂的经筋病症:由于“气街”的气机枢转全身,其功能失衡,临床上产生以经筋挛缩制痛为表现形式的复杂气病。;临床称为“气痛”。《灵枢·卫气》:“胸有气街,腹有气街,头有气街,腔有气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胸;气在胸者,止之于鹰与背脑;气在腹者,止之于背胸,与冲脉于脐左右动脉者;气在腔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从上述经文,可以看出“气街”调控失衡所导致的病症,具有广泛性、上及下、前及后与后及前等特点。

①头“气街”调控失衡,发生脑转耳鸣,眩晕,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灵枢·海论》:“脑为髓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故治疗头“气街”病症,当取头盖及风府穴等。

②胸“气街”调控失衡,胸鹰与背部,发生“背心相控而痛”等病征,止之于胸及背胞。

③腹“气街”调控失衡,与背部及“冲脉”发生联,止之于背部脏腑的腧穴及“冲脉”脐部左有的部位。

④胫“气街”调控失衡,与腹气街及小腿气的枢转有关,例如:“足挽症”使腔气街调控失衡的病症,止之于腹气街及承山踝上以下。

7.“气血亏损”因素气与血,是渗灌脏腑,濡养筋肉肢节及人的“神之所养”物质。气血和调,则脏腑居安,肢节解利,分肉调柔,耳目聪利。《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人之应有的常态。然而,人在苍天绿地之中,尽管想方设法,百护于防,恬谈虚无,仍然避免不了八风贼邪之袭侵,日常之形乐志苦等,皆可导致疾病之起。《素问·调经论》云:“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一者,其气不等也”。本经文列举五种各之有余与不足中,都是由于人的天禀赋“气”之不均等。故可知,人之先天赋予的条件不同,乃是疾病成因之一。现代医学所说的“基因”、“过敏素质”、“遗传性因素”等,都肯定人之所病,有先天之因素,肌筋性病症,先天性因素对于病症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医学,以“气”的不足,慨括表达人群中之先天性差异,虽然所说者尚欠具体,但已表明对人的先天因素,可以成为疾病成因的本质问题具有认识。它包含着“气”与肌筋病症关系密切的阐述。《灵枢·五变》曰:“人之有常也,亦因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

气血同肌筋病症的密切关系,尚在人的脏腑所主所应中表现。《灵枢,本脏》:“肺合大肠,大肠者,皮其应;心合小肠,小肠者,脉其应;肝合胆,胆者,筋其应;脾合胃,胃者,肉其应;肾合三焦膀胱,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五脏皆坚者,无病;五脏皆脆者,不离于病”。由于筋脉同脏腑具有应、主的关系,所以脏腑之坚与脆,均可导致筋肉病症的发生。例如,脾主机肉,当脾胃虚衰,则肌肉失去所主而萎软乏力。

气血营行于经脉之中。《灵枢·本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这是血气筋脉之正常状态,但人在复杂的环境中,正如《灵枢·五变》所说:“夫天之生风者……非求人而人自犯之”。《素问·四时刺逆从论》:“邪气者,常随四时之气血而入客,至其变化,不可为度”。《灵枢·贼风》:“贼风邪风之伤人也,令人病……此皆赏有所伤于湿,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其开而迂风塞,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迂贼风邪气,必由内加而发”。

从上述择举的经文可知,经脉对于维持机体的正常活动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因机体的内因变比,加上贼风邪气之难于绝对避免,经脉血气,受到邪气之侵袭,或再与故邪袭,则成为痹病等之肌筋病症,出现肌筋之疼痛、痹软等;如为热邪耗气,则气虚不足营筋,则为筋肉萎软。是故气血筋脉,联为一体。经脉、脏腑发生虚实病变,必导致筋肉病症产生。所以,治疗筋肉的疾病,要从脏腑、经脉、气血等着手施冶。

8.机体情志及其他病症累及因素机体思想因素、情志浮动、过度思虑等,处于紧张状态时.对肌筋产生明显的影响,以肌筋紧缩为临床主要表现。

机体的其他病症,均可对经筋病症发生累及,出现经筋病症的临床表现.例如,齿源性的颗筋疼痛,眼原性的头痛等等,故对经筋病症临床出现,应全面的查明致病原因。

经筋病症,是在外因作用、机体反应情况产生,它的病理,主要是筋与脉的挛缩,导致气滞血瘀,局部形成病灶,成为机体的恶性刺激来源,继而影响机体有关功能,发生顽固性病症,因此,经筋疗法把查灶消灶作为经筋病症的主要诊疗手段。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