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简析卷之一
脏腑内景
【一】内经十二官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二】脏腑内景
脏腑内景,各有区别。
①咽、喉二窍,同出一脘异途施化。喉在前主出,咽在后主吞。
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窍,以激诸脉之行,气之要道也。
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水谷同下,并归胃中,乃粮运之关津也。二道并行,各不相犯。
②盖饮食必历气ロ而下,气口有一会厌。当饮食方咽,会厌即垂,厥口乃闭,故水谷下明,了不犯喉。言语呼吸,则会厌开张。当食言语,则水谷乘气送入喉脘,遂呛而咳矣。
③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吸一呼,本之有源,无有穷也。乃清浊之交运,人身之橐龠 。
④肺之下为心。心有系络,上系于肺。肺受清气,下乃灌注。其象尖长而圆,其色赤,其中窍数多寡迥不相同。上通于舌,下无透窍。
⑤心之下有心包络,即膻中也。象如仰盂,心即居于其中。九重端拱寂然不动。
⑥凡牌、胃、肝、胆、两肾、膀胱各有一系,系于包络之旁,以通于心。此间有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即如雾者是也。如外邪干犯,则犯包络。心不能犯,犯心即死矣。
⑦此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著,遗蔽浊气,使不得上心肺。
⑧膈膜之下为肝。肝有独叶者,有二、三叶者。其系亦上络于心包,为血之海,上通于目,下亦无窍。
肝短叶中,有胆附焉。胆有汁,藏而不泻。此喉之一也,施气运化,熏蒸流行,以成脉络者如此。
【三】五味运行
咽至胃,长一尺六寸,通谓之咽门。
①咽下是膈膜。膈膜之下为胃,盛受饮食,而腐熟之。
②其左有牌,与胃同膜而附其上,其色如马肝赤紫,其形如刀镰。闻声则动,动则磨胃,食乃消化。
③胃之左有小肠,后附脊替膂,左环回周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脐上,共盘十六曲。
④右有大肠,即回肠,当脐左,回周迭积而下,亦盘十六曲。
⑤广肠附脊,以受回肠,左环迭积,下辟乃出髀秽之路。
⑥广肠左侧为膀胱,乃津液之府。
⑦五味入胃,其津液上升,精者化为血脉,以成骨髓;津液之余,流入下部,得三焦之气施化,小肠滲出,膀胱滲入,而溲便注泄矣。
⑧凡胃中腐熟水谷,其精气自胃ロ之上ロ(曰贲门)传于肺,肺播于诸脉,其滓秽自胃之下口(曰幽门)传于小肠。至小肠下口(曰阑门)泌别其汁,清者滲出小肠,而滲人膀胱,率秽之物则转人大肠。
膀胱赤白莹净,上无所入之窍,只有下ロ,全假三焦之气化施行。气不能化,则闭格不通而病矣。
此咽之一窍,资生气血,转化糟粕,而出入如此。
【四】三焦之功
三焦者,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读。有名无形,主持诸气,以象三オ。故呼吸升降,水谷腐熟,皆待此通达。与命门相为表里。
①上焦出于胃口,并咽以上,贯隔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传胃中谷味之精气于肺,肺播于诸脉,即膻中气海所留宗气是也。②中焦在中院,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液,以奉生身,莫贵于此。即肾中动气,非有非无,如浪花泡影是也。
③下焦如渎,其气起于胃下睆,别回肠,注于膀胱,主出而不纳。即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者,下焦化之也。
【五】命门经主
肾有二,精所舍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向外黑。各有带二条,上条系于心包,下条过屏翳穴后趋脊骨。两肾俱属水,但一边属阴,一边属阳。越人谓“左为肾,右为命门”,非也!两肾供俱属水,左为阴水,右为阳水,以右为命门非也。命门在两肾中,命门左边小黑圈是真水之穴,命们右边小白圈是相火之穴,此一水一火俱无形,目日夜潜行不息,两肾在人身中合成一太极,自上数下十四节,自下数上七节。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是为真君主,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其右旁有一小窃,即三焦。三焦者,是其臣使官,禀命而行,周流于五脏六八腑之间而不息,名日相火。相火者,言如天君无为而治,宰相代天行化。此先天无形之火,与后天有形之心火不同。其左旁有一小窍,乃真阴,真水气也,亦无形。上行夹脊,至脑中为髓海,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亦随相火潜行周身,与两肾所主后天有形之水水不同。但命门无形之火,在两肾有形之中。为黄庭。故曰五脏之真,惟肾为根。
人之初生受胎,始于妊之兆,惟命门先具。有命门,然后生心。心生血,有心然后生肺。肺生皮毛,有肺然后生肾。肾生骨髓,有肾则与命门合,二数备,是以肾有两岐也。
①可见命门为十二经之主。
肾无此,则无以作强,而技巧不出矣。
膀胱无此,则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矣。
脾胃无此,则不能蒸腐水谷,而五味不出矣。
肝胆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
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
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
正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也。
故曰汝身非汝所有,是天地之委形也。余所以谆谆必欲明此论者,欲世之养身者治病者,的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夫既曰立命之门,火乃人身之至宝。治病者,不知温养此火,而日用寒凉,以直灭此火焉望其有生气耶!经曰。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②命门君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根据而永不相离也。火之有余,缘真水之不足也。
毫不敢去火,只补水以配火。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火之不足,因见水之有余也。亦不必泻水,就于水中补火。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所谓原与主者,皆属先天无形之妙。非曰心为火而其原在肝,肾为水而其主属肺。盖心脾肾肝肺,皆后天有形之物也。须有无形之火,配无形之水,直探其君主之穴宅而求之,是为同气相求,斯易以入也。
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也。
③若夫风寒暑湿燥火之入于人身,此客气也,非主气也。主气固,客气不能入。
今之谈医者,徒知客者除之,漫不加意于主气何哉?纵有言固主气者,专以脾胃为一身之主,焉知坤土是离火所生。
而艮土又属坎水所生耶。明乎此,不特医学之渊源有自,而圣贤道统之传,亦自此不昧,而所谓一贯也,浩然也,明德也,玄牝也,空中也,太极也,同此一火而已。为圣为贤,为佛为仙,不过克全此火而归之耳。今之兹论,阐千古之未明,慎勿以为迂。
【六】施治心法
①阴阳水火也,命门精气尽则水火两亡。阳胜命门水竭,阴胜命门火微。
②命门之火为原气,命门之水为原精。精旺则体强,气旺则形壮。
③见其衰火而不济之以水,则火益微。见其旺泻火而不济之以水,则火益炽。
④命门火微必须补火,而补火必须补肾又必兼水火补之 。
⑤命门火旺而不可过旺也,助命门之火益肾阴之水则气自旺矣。
⑥补先天无形之水,则无形之火自熄矣。不可见其火热饮水不解劝多饮以速亡矣。
⑦治九窍出血应补大肾水 。
⑧六气之病乃因五脏不 调也,五脏不调即五行不正也,调五行即调六气也。
⑨平日固守元阳未丧真阴者不随天气而变。变动者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郁则达之,热则寒之,寒则温之,如此而己 。
⑩人之强弱不同纵欲与节欲异也。
11.治脏固其本治风卫其标,善治八风者也。 12.膀胱过寒则遗过热则闭。
13.男女不育健脾胃为主,脾胃健而肾亦健。
14.制心而精动者由于肾水之涸也,补先天之水以济心,则精不动而心易寂也。又安心为利精之要法。
伤寒简析
卷之二辨证心法
【一】识经辨症
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
①若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则知病在太阳经也。
②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则知病在阳明经也。
③胸胁痛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则知病在少阳经也。
④腹满咽干,手足自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则知病在太阴经也。
⑤引饮恶寒,或口燥舌干,则知病在少阴经也。
⑥烦满囊缩,则知病在厥阴经也。
然后切脉以辩其在表在里若虚若实,以汗下之。
【二】两感传经
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
①两伤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②
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食、谵言。
③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厥逆,水浆不入,不知人。
【三】七日传经
①其不两伤于寒者,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②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而鼻干,不得卧也。
③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耳聋。三阳经络皆受病,而未入通于脏也,故可汗而已。
④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于胃,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⑤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肺,系舌本,故口热舌干而渴。
⑥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治之奈何?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其病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病三日过者,可泄之而已。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并自当愈,其经竟故也。若欲作再经者,当针补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矣。
【四】传经祥解
①伤寒一日,太阳受病,太阳者,膀胱之经也,为三阳之首,故先受病。其脉络于腰脊,主于头项。故得病一日,而头项背膊腰脊痛也。
②伤寒二日,阳明受病。阳明者,胃之经也,主于肌肉,其脉络鼻入目。故得病二日,肉热鼻干,不得眠也。诸阳在表,表始受病,在皮肤之间,可摩膏、火炙,发汗而愈。
③伤寒三日,少阳受病。少阳者,胆之经也,其脉循于胁,上于颈耳。故得病三日,胸胁热而耳聋也。三阳经络始相传,病未入于脏,故皆可汗而解。
④伤寒四日,太阴受病。太阴者,脾之经也,为三阴之首。是故三日以前,阳受病讫,传之于阴,而太阴受病焉。其脉络于脾,主于喉嗌。故得病四日,腹满而嗌干也。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
⑤伤寒五日,少阴受病。少阴者,肾之经也,其脉贯肾络肺,系于舌。故得病五日,口热舌干,渴而引饮也。其病在腹,故可下而愈。
⑥伤寒六日,厥阴受病。厥阴者,肝之经也,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得病六日,烦满而囊缩也。此则阴阳俱受病,毒瓦斯在胃,故可下而愈。
⑦伤寒七日,病法当小愈,阴阳诸经,传病竟故也。今七日以后,病反甚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是阴阳诸经络,重受病故也。
【五】伤寒三治
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交争,荣卫痞隔,周行不通。
①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洗浴发汗即愈。
②病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故头痛、胸中满闷,当吐之则愈。
③病五日以上,气深结在脏,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
伤寒简析卷之三
经方解析
【一】太阳症方解析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4.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5.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风之伤人也,头先受之,故令头痛;风在表则表实,故令发热;风为阳,气亦为阳,同类相从,则伤卫外之气,卫伤则无以固卫津液,故令汗出;其恶风者,卫气不能卫也;其脉缓者,卫气不能鼓也。上件皆太阳证,故曰太阳中风。桂枝味辛甘,辛则能解肌,甘则能实表,辛甘发散为阳,故用之以治风;然恐其走泄阴气,故用芍药之酸以收之;佐以甘草、生姜、大枣,此发表而兼和里之意。
此方惟表邪可以用之;若阳邪去表入里,里作燥渴,二便秘结,此宜承气之时也,而误用之则反矣。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盖谓阳邪去表入里故也,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与之则表益实,而汗益难出耳。
6.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葛根四两。
本方可以解肌发表,升津舒经,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桂枝加葛根汤证是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于濡养,所以项背强几几。但有汗出来风,是表虚。所以用桂枝汤减少桂、芍用量,加葛根,取其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之功。
7.太阳病,发口,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
本方具有调和营卫,扶阳固表之功效。主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
本方是桂枝汤证兼见阳虚者而设,表证未除,故用桂枝汤解肌散邪,调和营卫,以外解表证;用附子温经扶阳温煦阳气,庶阳气得复,肌表自固,不仅外邪可解,漏汗自止,而肢急,溲难等症亦可痊愈。此乃“治病求本”之例。
8.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方中桂枝既走外解肌散风寒,调理营卫,又走胸而温通阳气。生姜散风寒,与桂枝相用,以除太阳中风卫强营弱证。甘草、大枣益气,既与桂枝相用,以疗胸中阳气受损,即辛甘化阳以益胸阳;又与桂枝、生姜相用,以疗风寒表虚证,更有助卫益营之功。诸药相合,外散风寒,内益胸阳,然则营卫和,胸阳复,诸症悉平。若表无邪,则诸药尽走于里而温通阳气以除疾。
本方具有解肌祛风,去阴通阳之功效。主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太阳经,经医误投泻下剂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证未解,既未成痞,亦未结胸,心下不痞硬,按之亦不痛,但觉气上冲胸,胸满而微闷,脉紧躁而并居寸口,关尺部在相形之下反觉不鼓指。症见胸满,脉促,心悸,气短,咳逆,苔薄白等。临床常用于治疗太阳病误下后的胸阳不展之症。
9.服桂枝汤,或下之后,仍头项强痛,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口,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方:
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白术三两,茯苓三两。
本方具有利水通阳之功效。主治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本方为桂枝汤去桂枝加茯苓、白术而成。方以芍药、白术、茯苓三药为主药,芍药开泄水结,通利小便;白术健脾散水;茯苓淡渗利水;大枣、甘草补土制水。水结得开,小便通利,里气得通,表气亦和,诸症悉除。本方组方主旨,在于开结利水,不在解肌发汗,其获效指征当为“小便利则愈”。
本方具开结利水,宣通表里之用。
10.服桂枝汤,不汗出候,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人参汤主之。
白虎人参汤方:
石膏一斤捶,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伤寒,传入于胃,不恶寒,反恶热,有汗作渴,脉大而长者,此方主之。
传入于胃,邪入里矣。表无其邪,故不恶寒;里有实热,故反恶热;热越故有汗;里燥故作渴;邪盛故脉大;邪在阳明故脉长。此方名曰白虎,所以行清肃之令而除热也。石膏大寒,用之以清胃;知母味浓,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
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
11.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服桂枝汤。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
若厥愈者,与芍药甘草汤,以其脚伸;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三两(炮)
本方有恢复阳气之功。主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误用桂枝汤解表之后,出现咽中干,烦躁吐逆;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
本方主治脾胃阳虚,手足不温,口不渴,烦躁吐逆;老年虚弱尿频,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晕短气,脉沉无力;现用于胃脘痛、吐酸、肠鸣腹泄、胸背彻痛、眩晕、喘咳,经期腹痛属寒证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三两,炙甘草三两。
本方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之功。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主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浸,芒硝半升,甘草二两。
伤寒,阳明证俱,大便秘,谵语,脉实者,此方主之。
阳明证俱者,不恶寒,反恶热、作渴是也。传至阳明,则热经数日矣。热久则五液干涸,故大便秘;液亡则无水以制火,故谵语。谵语者,呢喃而语,妄见妄言也。邪入于里,故脉实。大黄苦寒,可以荡实,芒硝咸寒,可以润燥;甘草甘平,可以和中。此药行,则胃中调而里气承顺,故曰调胃承气。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 干姜(两半) 附子(一枚)
本方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
适用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之症。
方中附子辛甘大热,走而不守,能温肾壮阳以袪寒救逆,并能通行十二经,振奋一身之阳,生用则逐阴回阳之功更捷,是为君药;干姜辛温,守而不救逆,并能通行十二经,振奋一身之阳,与附子相配,可增强回阳之功,是为臣药;甘草甘缓,和中缓急,温养阳气,并能缓和姜附燥热之性,是为佐药。三药合用,功专效宏,可以奏回阳救逆之效。
12.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方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项背强,无汗恶风,或自下利,或血衄;痉病,气上冲胸,口噤不语,无汗,小便少,或卒倒僵仆。
本方是桂枝汤加入葛根、麻黄而成。方中葛根解肌散邪,生津通络;辅以麻黄、桂枝疏散风寒,发汗解表;芍药、甘草生津养液,缓急止痛;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鼓舞脾胃生发之气。诸药配伍,共奏发汗解表,升津舒经之功效。
13.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14.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半夏半升洗。
本方为辛温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降逆止呕之功效。主治太阳与阳明和病,不下利,但呕。此外还可见恶寒发热,额头作痛,项背强,无汗等,亦可同时兼有下利。
本方即葛根汤加半夏,用葛根汤以解表散寒而和中,加半夏以降逆止呕涤饮而安胃气。诸药合方共同发挥发汗解表,降逆止呕之功。
1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七十个去尖皮。
本方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本方麻桂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而麻杏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更著
16.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青龙汤主之。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个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本方具有发汗解表,兼清郁热之功。
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
本方证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热伤津液所致。治疗以发汗解表,兼清郁热为主。方中用麻黄、桂枝、生姜辛温发汗以散风寒,能使内热随汗而泄。甘草、生姜、大枣甘温补脾胃、益阴血,以补热伤之津;无津不能作汗,又可以充汗源。石膏甘寒清解里热,与麻黄配伍能透达郁热。杏仁配麻黄,一收一散,宣降肺气利于达邪外出。诸药配伍,一是寒热并用,表里同治,侧重于“于在表者,汗而发之”;二是发中寓补,汗出有源,祛邪而不伤正。
17.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青龙汤发之。
18.发汗,若下之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19.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甘草杏仁石膏汤主之。
麻黄四两去节,甘草二两炙,杏仁七十枚,石膏半斤碎。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20.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半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21.发汗,若下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者,茯苓桂枝甘草白术汤主之。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白术二两
22.发汗,若下之后,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人参二两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23.发汗,若下之后,反恶寒者,虚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但热者,实也,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阳明证俱,大便秘,谵语,脉实者,调胃承气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方: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调胃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浸,芒硝半升,甘草二两。
伤寒,阳明证俱,大便秘,谵语,脉实者,此方主之。
阳明证俱者,不恶寒,反恶热、作渴是也。传至阳明,则热经数日矣。热久则五液干涸,故大便秘;液亡则无水以制火,故谵语。谵语者,呢喃而语,妄见妄言也。邪入于里,故脉实。大黄苦寒,可以荡实,芒硝咸寒,可以润燥;甘草甘平,可以和中。此药行,则胃中调而里气承顺,故曰调胃承气。
25.发汗,若下之后,虚烦不得眠。若实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
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棉裹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甘草二两,香豉四合棉裹。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十四个(劈),生姜五两,香豉四合(绵裹)。
26.太阳病发汗,汗出后,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脉沉紧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芍药(炒)生姜各三两),白术(炒)二两, 附子制一枚。
伤寒发汗过多,其人心下悸,头眩,身振振欲擗地者,此方主之。
汗多而心下悸,此心亡津液,肾气欲上而凌心也;头眩身 ,振振欲擗地者,此汗多亡阳,虚邪内动也。真武,北方之神,司水火者也。今肾气凌心,虚邪内动,有水火奔腾之象,故名此汤以主之。茯苓、白术,补土利水之物也,可以伐肾而疗心悸;生姜、附子,益卫回阳之物也,可以壮火而祛虚邪;芍药之酸,收阴气也,可以和荣而生津液。
27.伤寒中风,往来寒热,胸肋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肋下痞鞭,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伤寒,身热恶寒,颈项强,肋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寒热往来,胁痛,口苦,脉弦者,此邪在少阳经,半表半里之证也,本方主之。
邪在表则恶寒,邪在里则发热,邪在半表半里则恶寒且热,故令寒热往来。少阳之脉行于两胁,故令胁痛;其经属于胆,胆汁上溢故口苦。胆者,肝之腑,在五行为木,有垂枝之象,故脉弦。柴胡性辛温,辛者金之味,故用之以平木,温者春之气,故就之以入少阳;黄芩质枯而味苦,枯则能浮,苦则能降,君以柴胡,则入少阳矣。然邪之伤人,常乘其虚,用人参、甘草者,欲中气不虚,邪不得复传入里耳。是以中气不虚之人,虽有柴胡证俱,而人参在可去也。邪初入里,里气逆而烦呕,故用半夏之辛以除呕逆,邪半在表,则荣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荣卫。
29.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于建中汤。不愈者,小柴胡汤主之。
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胶饴一升。
伤寒,腹中急痛者,此方主之。
腹中急痛,则阴阳乖于中,而脾气不建矣,故立建中汤。桂肉与桂枝不同,枝则味薄,故用之以解肌;肉则味浓,故用之以建里。芍药之酸,收阴气而健脾;生姜之辛,散寒邪而辅正。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故用甘草、大枣、胶饴以缓急痛。
又曰∶呕家不可用建中,为其甘也。则夫腹痛而兼呕者,又非建中所宜矣。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伤寒,身热恶寒,颈项强,肋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寒热往来,胁痛,口苦,脉弦者,此邪在少阳经,半表半里之证也,本方主之。
邪在表则恶寒,邪在里则发热,邪在半表半里则恶寒且热,故令寒热往来。少阳之脉行于两胁,故令胁痛;其经属于胆,胆汁上溢故口苦。胆者,肝之腑,在五行为木,有垂枝之象,故脉弦。柴胡性辛温,辛者金之味,故用之以平木,温者春之气,故就之以入少阳;黄芩质枯而味苦,枯则能浮,苦则能降,君以柴胡,则入少阳矣。然邪之伤人,常乘其虚,用人参、甘草者,欲中气不虚,邪不得复传入里耳。是以中气不虚之人,虽有柴胡证俱,而人参在可去也。邪初入里,里气逆而烦呕,故用半夏之辛以除呕逆,邪半在表,则荣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荣卫。
29.伤寒,心中悸而烦者,建中汤主之。
建中汤方:
肉桂 ,甘草 生姜各三两 ,芍药(炒)六两,胶饴一升 ,大枣十二枚。
伤寒,腹中急痛者,此方主之。
腹中急痛,则阴阳乖于中,而脾气不建矣,故立建中汤。桂肉与桂枝不同,枝则味薄,故用之以解肌;肉则味浓,故用之以建里。芍药之酸,收阴气而健脾;生姜之辛,散寒邪而辅正。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故用甘草、大枣、胶饴以缓急痛。
又曰∶呕家不可用建中,为其甘也。则夫腹痛而兼呕者,又非建中所宜矣。
30.太阳病,烦二三下之,后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大柴胡汤主之。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芍药三两,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
伤寒,阳邪入里,表证未除,里证又急者,此方主之。
表证未除者,寒热往来、胁痛、口苦尚在也;里证又急者,大便难而燥实也。表证未除,故用柴胡、黄芩以解表;里证燥实,故用大黄、枳实以攻里。芍药能和少阳,半夏能治呕逆,大枣、生姜,又所以调中而和荣卫也。
31.太阳病,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但少腹急结者,与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二合,桂枝二两去皮。
伤寒,外证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利,其人如狂者,有蓄血也,此方主之。
无头痛、发热恶寒者,为外证已解。小腹急者,邪在下焦也;大便黑者,瘀血渍之也;小便利者,血病而气不病也。上焦主阳,下焦主阴。阳邪居上焦者,名曰重阳,重阳则狂。
今瘀热客于下焦,下焦不行,则干上部清阳之分,而天君弗宁矣,故其证如狂。桃仁,润物也,能泽肠而滑血;大黄,行药也,能推陈而致新;芒硝,咸物也,能软坚而润燥;甘草,平剂也,能调胃而和中;桂枝,辛物也,能利血而行滞。又曰∶血寒则止,血热则行。桂枝之辛热,君以桃仁、硝、黄,则入血而助下行之性矣,斯其制方之意乎!
32.伤寒,结胸热实,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酒洗,芒硝一升,甘遂一钱末。
伤寒,下之早,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结胸也,此方主之。
三阳经表证未解,而用承气汤以攻里者,此下之早也;下之早则里虚,里虚则表邪乘之而入,三焦皆实,故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也。此其为证危急,寻常药饵不能平矣,故用大黄以荡实,硝石以软坚,甘遂以直达。噫!人称三物之峻矣,抑孰称其有起死之功乎?
用人之勇去其怒,惟善将将者能之。
33.太阳病,发汗而复下之后,舌上燥,渴,日晡所有潮热,从心下至小腹鞭满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34.伤寒,下之早,热结胸中,按之则痛者,小结胸也,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栝蒌实一枚。
三阳经表证未去而早下之,则表邪乘虚而入,故结胸。结胸者,阳邪固结于胸中,不能解散,为硬为痛也;按之则痛者,不按犹未痛也,故用小陷胸汤。黄连能泻胸中之热,半夏能散胸中之结,栝蒌能下胸中之气。然必下后方有是证,若未经下后,则不曰结胸。
34.伤寒,发汗而复下之后,胸肋满 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栝蒌根三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
35.太阳病,发汗而复下之后,心下满鞭痛者,为结胸。但满而不痛者,为痞,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半升洗,黄连三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伤寒下之早,胸满而不痛者为痞,此方主之。
伤寒自表入里,传至三阴,三阴亦有在经表证。如太阴有桂枝加芍药汤,少阴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有当归四逆汤之类。若不治其表,而用承气汤下之,则伤中气,而阴经之邪乘之矣!以既伤之中气而邪乘之,则不能升清降浊,痞塞于中,如天地不交而成痞,故曰痞,泻心者,泻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所以散痞气;芩、连之苦,所以泻痞热;以下之后,脾气必虚,人参、甘草、大枣,所以补脾之虚。
36.太阳中风,夏利呕逆,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鞭满,引肋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五分) 大枣(十枚)。
伤寒表证已去,其人 汗出,心下痞硬,胁痛,干呕,短气者,此邪热内蓄而有伏饮也,本方主之。
芫花之辛能散饮,戟、遂之苦能泄水。又曰∶甘遂能直达水饮所结之处。三物皆峻利,故用大枣以益土,此戎衣之后而发巨桥之意也。是方也,惟壮实者能用之,虚羸之人,未可轻与也。
3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肋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四两切,黄连三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者,此方主之。
病在表而反下之,则逆矣。下面虚其中气,则表邪乘之而入,虚不任邪,故不利日数十行,今人谓之挟热利也。火性急速,谷虽入而未及化,故谷不化;虚阳奔迫,故令腹中雷鸣;中胃虚之圣药也。生姜、半夏、干姜,呕逆之圣药也;黄连、黄芩,痞热之圣药也。
38.伤寒中风,烦二三下之后,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者,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四两炙,黄连三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伤寒下之早,胸满而不痛者为痞,此方主之。
伤寒自表入里,传至三阴,三阴亦有在经表证。如太阴有桂枝加芍药汤,少阴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有当归四逆汤之类。若不治其表,而用承气汤下之,则伤中气,而阴经之邪乘之矣!以既伤之中气而邪乘之,则不能升清降浊,痞塞于中,如天地不交而成痞,故曰痞,泻心者,泻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所以散痞气;芩、连之苦,所以泻痞热;以下之后,脾气必虚,人参、甘草、大枣,所以补脾之虚。
39.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伤寒胸中有热而欲呕,胃中有寒而作痛者,与此汤以升降阴阳。
黄连之苦,以泄上热而降阳;姜、桂、半夏之辛,以散中寒而升阴;人参、甘草、大枣之甘,可缓中急而益胃。是方也;以黄连之寒,佐以姜、桂之辛,则寒者不滞;以姜、桂之热,君以黄连之苦,则热者不燥。寒热之相用,犹奇正之相倚耳。况夫人参、甘草之益胃,又所以宰中而建招摇矣乎!
40.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黄芩汤主之;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岑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
太阳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者,此方主之。
太阳与少阳合病者,有太阳证头痛、身热、脊强,而又有少阳证耳聋、胁痛、寒热往来、呕而口苦也。必自下利者,表实里虚,邪热渐攻于里故也。若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师曰∶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故用黄芩、芍药以坚敛肠胃;弱而不实者,甘以补之,故用甘草、大枣以补益肠胃。
黄岑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 洗,生姜三两。
太阳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者,此方主之。
41.伤寒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石膏一斤碎,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伤寒,传入于胃,不恶寒,反恶热,有汗作渴,脉大而长者,此方主之。
传入于胃,邪入里矣。表无其邪,故不恶寒;里有实热,故反恶热;热越故有汗;里燥故作渴;邪盛故脉大;邪在阳明故脉长。白虎,西方金神也。五行之理,将来者进,功成者退,如秋金之令行,则夏火之炎息。此方名曰白虎,所以行清肃之令而除热也。石膏大寒,用之以清胃;知母味浓,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
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
42.伤寒下后,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但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石膏一斤碎,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二两。
伤寒,传入于胃,不恶寒,反恶热,有汗作渴,脉大而长者,此方主之。
传入于胃,邪入里矣。表无其邪,故不恶寒;里有实热,故反恶热;热越故有汗;里燥故作渴;邪盛故脉大;邪在阳明故脉长。白虎,西方金神也。五行之理,将来者进,功成者退,如秋金之令行,则夏火之炎息。此方名曰白虎,所以行清肃之令而除热也。石膏大寒,用之以清胃;知母味浓,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
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
43.伤寒无大热,口烦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44.阳明之为病,胃实也,阳明病,发热汗出,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伤寒,阳邪入里,痞、满、燥、实、坚全俱者,急以此方主之。
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者,以其不作痞、满,用之恐伤上焦虚无氤氲之元气也。小承气汤不用芒硝者,以其实而未坚,用之恐伤下焦血分之真阴,谓不伐其根也,此则上、中、下三焦皆病,痞、满、燥、实、坚皆全,故主此方以治之。浓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泄满,芒硝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泄实去热。虽然,仲景言急下之证,亦有数条。如少阴属肾水,病则口燥舌干而渴,乃热邪内炎,肾水将绝,宜急下之,以救将绝之水。又如腹胀不大便,土胜水也,宜急下之;阳明属土,汗出热盛,急下以存津液;腹满痛者,为土实,急当下之;热病,目不明,热不已者死。此肾水将竭,不能照物,则已危矣,须急下之,此皆大承气证也。若病未危急而早下之,或虽危急而下药过之,则又有寒中之患。寒中者,急温之,宜与理中汤。
45.阳明病,发热,但头汗出,渴,小便不利者,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方: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个擘,大黄二两酒洗。
伤寒,头汗出,渴饮水浆,小便不利者,身必发黄,此方主之。
头汗出者,只是头有汗,跻颈而还皆无汗也。内有实热,故渴饮水浆,升降不交,故小便不利;湿热郁于中而不得越,故必发黄。经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故用茵陈;苦入心而寒胜热,故用栀子;推除邪热,必假将军,故用大黄。又曰∶茵陈、栀子能导湿热由小便而出,故用之。
46.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遗尿,发汗谵语,下之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汗自出者,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石膏一斤捶,知母去浮皮六两, 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伤寒,传入于胃,不恶寒,反恶热,有汗作渴,脉大而长者,此方主之。
传入于胃,邪入里矣。表无其邪,故不恶寒;里有实热,故反恶热;热越故有汗;里燥故作渴;邪盛故脉大;邪在阳明故脉长。白虎,西方金神也。五行之理,将来者进,功成者退,如秋金之令行,则夏火之炎息。此方名曰白虎,所以行清肃之令而除热也。石膏大寒,用之以清胃;知母味浓,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
47.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48.太阴只为病,腹满而吐,自利也。
49.太阳病,腹满而吐,是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芍药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大黄二两酒洗
【五】少阴病症方解析
50.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51.少阴病,心中烦,不得眠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
少阴病,心烦不得卧者,此方主之。
寒邪径中三阴者,名曰阴证,始终只是一经,不复再传。今自三阳经传来,虽至三阴,犹曰阳证。所以有传、有不传者,以阴静阳动也。少阴病者,有舌干口燥、欲寐诸证也。欲寐而不行寐,故曰心烦不得卧也。少阴者,水脏,水为热灼,不足以济火,故心烦。阳有余者,泻之以苦,故用黄芩、黄连之苦;阴不足者,补之以甘,故用鸡黄、阿胶之甘;阴气耗者敛之以酸,故复佐以芍药之酸。
53.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白术三两,茯苓三两,芍药三两,人参二两。
伤寒以阳为主,上件病皆阴胜,几于无阳矣。辛甘皆阳也,故用附、术、参、苓以养阳;辛温之药过多,则恐有偏阳之弊,故又用芍药以扶阴。经曰∶火欲实,水当平之。此用芍药之意也。
52.少阴病,口中和,其背恶寒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白术三两,茯苓三两,芍药三两,人参二两。
54.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赤石膏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此方主之。
此证自三阳传来者,纯是热证。成无己因其下利而曰协热,因其用干姜而曰里寒。昆谓不然。盖少阴肾水也,主禁固二便,肾水为火所灼,不能济火,火热克伐大肠金,故下利且便脓血;此方用赤石脂,以其性寒而涩,寒可以济热,涩可以固脱;用干姜者,假其热以从治,犹之白通汤加人尿、猪胆,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用芩、连,彼假其寒,此假其热,均之假以从治尔。《内经》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正此之谓。用粳米者,恐石脂性寒损胃,故用粳米以和之。向使少阴有寒,则干姜一两之寡,岂足以温?而石脂一斤之多,适足以济寒而杀人矣!岂仲景之方乎?噫!以聊摄之明,犹且昧此,则下聊摄者可知矣。
55.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蓃汤方:
吴茱萸一升,人参二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六两。
伤寒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此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此非所宜也。少阴犯真寒,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此汤主之。厥阴干呕吐沫,头痛者,亦此汤主之。
阳明,胃也。为仓廪之官,主纳水谷,有寒,故令食谷欲呕,吴茱萸汤温之宜矣。若得汤反剧,便非胃中寒,乃是上焦火,宜用凉剂,而吴茱萸非宜矣。少阴犯真寒者,足少阴肾脏中寒,与传来阳证不同也。肾间阴寒盛,则上格乎阳而为吐。经曰∶肾主二便。故肾寒则大便不禁而为利,手足得阳而温,受气于内者也;内有阴寒,故令手足厥逆而冷。烦躁者,阴盛格阳,阳气内争,故令阳烦而阴躁,斯其为证亦危矣,故欲死。厥阴者,肝也,寒气内格,故干呕吐沫;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故头痛。吴茱萸辛热而味浓,经曰味为阴,味浓为阴中之阴,故走下焦而温少阴、厥阴;佐以生姜,散其寒也;佐以人参、大枣,补中虚也。虽然,张机氏立是方,以治少阴、厥阴之寒也固矣,不又曰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乎?厥冷之与四逆,无相违也。临病之工,乌可不慎!
56.少阴病,咽痛者,甘草汤主之。
不瘥,桔梗汤主之。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少阴病,咽痛者,此方主之。
口燥舌干而渴,脉来沉者,少阴病也。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病故咽痛。甘草缓邪热而兼发散,桔梗下膈热而治咽喉。
57.少阴病,下利者,白通汤主之。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少阴下利者,此方主之。
少阴属肾,水脏也,得天地闭藏之令,主禁固二便,寒邪居之,则病而失其体矣,故下利。葱白,所以通阳气也;姜、附,所以散阴寒也。
是方也,能散阴而通阳,故即葱白而名曰白通。
58.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或咳,或小便利,或不下利,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白术三两,茯苓三两,芍药三两,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去皮) 芍药(炒) 生姜(各三两) 白术(二两,炒) 附子(一枚,制)
伤寒发汗过多,其人心下悸,头眩身 ,振振欲擗地者,此方主之。
汗多而心下悸,此心亡津液,肾气欲上而凌心也;头眩身 ,振振欲擗地者,此汗多亡阳,虚邪内动也。真武,北方之神,司水火者也。今肾气凌心,虚邪内动,有水火奔腾之象,故名此汤以主之。茯苓、白术,补土利水之物也,可以伐肾而疗心悸;生姜、附子,益卫回阳之物也,可以壮火而祛虚邪;芍药之酸,收阴气也,可以和荣而生津液。
59.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厥,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
太阴自利不渴,阴证脉沉身痛,与夫厥逆下利,脉不至者,此方皆主之。
论曰∶自利不渴属太阴。太阴主水谷,病故自利;内有真寒,故不渴。阴证者,举三阴而言,则又非独太阴矣。病在里,故脉沉。寒则血脉凝涩,故身痛。四肢受气于里,里寒则阳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故用甘草、姜、附大热之剂;申发阳气,祛散阴寒,能温经暖肌而回四逆,因以名汤焉。然必凉服者,经曰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是也。否则戴阳者,反增上燥,耳目口鼻皆血者有矣。药之难用也有如此。
60.少阴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一两,泽泻一两,茯苓一两,阿胶一两,滑石一两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各三钱) 阿胶(蚌粉炒,一钱)
伤寒少阴下利而主此方者,分其小便而下利自止也。伤寒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而主此方者,导其阳邪由溺而泄,则津液运化,而渴自愈也。又曰∶猪苓质枯,轻清之象也,能渗上焦之湿;茯苓味甘,中宫之性也,能渗中焦之湿,泽泻味咸,润下之性也,能渗下焦之湿;滑以存津液于决渎尔。
61.少阴病,脉沉者,宜四逆汤。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太阴自利不渴,阴证脉沉身痛,与夫厥逆下利,脉不至者,此方皆主之。
自利不渴属太阴。太阴主水谷,病故自利;内有真寒,故不渴。阴证者,举三阴而言,则又非独太阴矣。病在里,故脉沉。寒则血脉凝涩,故身痛。四肢受气于里,里寒则阳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故用甘草、姜、附大热之剂;申发阳气,祛散阴寒,能温经暖肌而回四逆,因以名汤焉。
【六】厥阴症方解析
62.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痛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之利不止。
63.发汗,若下之,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炒) 香豉(四合)。
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 者,此方主之。
汗吐下之后,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结于胸中,故烦热懊 ;烦热者,烦扰而热;懊者,懊恼 闷也。栀子味苦,能涌吐热邪;香豉气腐,能克制热势,所谓苦胜热,腐胜焦也。
是方也,惟吐无形之虚烦则可,若用之以去实,则非栀子所能宣矣。宣实者,以后方瓜蒂散主之。
64.伤寒,脉滑,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石膏一斤,捶, 知母去浮皮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伤寒,传入于胃,不恶寒,反恶热,有汗作渴,脉大而长者,此方主之。
传入于胃,邪入里矣。表无其邪,故不恶寒;里有实热,故反恶热;热越故有汗;里燥故作渴;邪盛故脉大;邪在阳明故脉长。白虎,西方金神也。五行之理,将来者进,功成者退,如秋金之令行,则夏火之炎息。此方名曰白虎,所以行清肃之令而除热也。石膏大寒,用之以清胃;知母味浓,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
脏腑内景
【一】内经十二官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二】脏腑内景
脏腑内景,各有区别。
①咽、喉二窍,同出一脘异途施化。喉在前主出,咽在后主吞。
喉系坚空,连接肺本,为气息之路,呼吸出入,下通心肝之窍,以激诸脉之行,气之要道也。
咽系柔空,下接胃本,为饮食之路,水谷同下,并归胃中,乃粮运之关津也。二道并行,各不相犯。
②盖饮食必历气ロ而下,气口有一会厌。当饮食方咽,会厌即垂,厥口乃闭,故水谷下明,了不犯喉。言语呼吸,则会厌开张。当食言语,则水谷乘气送入喉脘,遂呛而咳矣。
③喉下为肺,两叶白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虚如蜂窠,下无透窍,故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吸一呼,本之有源,无有穷也。乃清浊之交运,人身之橐龠 。
④肺之下为心。心有系络,上系于肺。肺受清气,下乃灌注。其象尖长而圆,其色赤,其中窍数多寡迥不相同。上通于舌,下无透窍。
⑤心之下有心包络,即膻中也。象如仰盂,心即居于其中。九重端拱寂然不动。
⑥凡牌、胃、肝、胆、两肾、膀胱各有一系,系于包络之旁,以通于心。此间有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即如雾者是也。如外邪干犯,则犯包络。心不能犯,犯心即死矣。
⑦此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著,遗蔽浊气,使不得上心肺。
⑧膈膜之下为肝。肝有独叶者,有二、三叶者。其系亦上络于心包,为血之海,上通于目,下亦无窍。
肝短叶中,有胆附焉。胆有汁,藏而不泻。此喉之一也,施气运化,熏蒸流行,以成脉络者如此。
【三】五味运行
咽至胃,长一尺六寸,通谓之咽门。
①咽下是膈膜。膈膜之下为胃,盛受饮食,而腐熟之。
②其左有牌,与胃同膜而附其上,其色如马肝赤紫,其形如刀镰。闻声则动,动则磨胃,食乃消化。
③胃之左有小肠,后附脊替膂,左环回周迭积,其注于回肠者,外附脐上,共盘十六曲。
④右有大肠,即回肠,当脐左,回周迭积而下,亦盘十六曲。
⑤广肠附脊,以受回肠,左环迭积,下辟乃出髀秽之路。
⑥广肠左侧为膀胱,乃津液之府。
⑦五味入胃,其津液上升,精者化为血脉,以成骨髓;津液之余,流入下部,得三焦之气施化,小肠滲出,膀胱滲入,而溲便注泄矣。
⑧凡胃中腐熟水谷,其精气自胃ロ之上ロ(曰贲门)传于肺,肺播于诸脉,其滓秽自胃之下口(曰幽门)传于小肠。至小肠下口(曰阑门)泌别其汁,清者滲出小肠,而滲人膀胱,率秽之物则转人大肠。
膀胱赤白莹净,上无所入之窍,只有下ロ,全假三焦之气化施行。气不能化,则闭格不通而病矣。
此咽之一窍,资生气血,转化糟粕,而出入如此。
【四】三焦之功
三焦者,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读。有名无形,主持诸气,以象三オ。故呼吸升降,水谷腐熟,皆待此通达。与命门相为表里。
①上焦出于胃口,并咽以上,贯隔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传胃中谷味之精气于肺,肺播于诸脉,即膻中气海所留宗气是也。②中焦在中院,不上不下,主腐熟水谷,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为血液,以奉生身,莫贵于此。即肾中动气,非有非无,如浪花泡影是也。
③下焦如渎,其气起于胃下睆,别回肠,注于膀胱,主出而不纳。即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者,下焦化之也。
【五】命门经主
肾有二,精所舍也。生于脊膂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并而曲,附于脊外,有黄脂包裹,里向外黑。各有带二条,上条系于心包,下条过屏翳穴后趋脊骨。两肾俱属水,但一边属阴,一边属阳。越人谓“左为肾,右为命门”,非也!两肾供俱属水,左为阴水,右为阳水,以右为命门非也。命门在两肾中,命门左边小黑圈是真水之穴,命们右边小白圈是相火之穴,此一水一火俱无形,目日夜潜行不息,两肾在人身中合成一太极,自上数下十四节,自下数上七节。命门即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当一身之中,是为真君主,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也。其右旁有一小窃,即三焦。三焦者,是其臣使官,禀命而行,周流于五脏六八腑之间而不息,名日相火。相火者,言如天君无为而治,宰相代天行化。此先天无形之火,与后天有形之心火不同。其左旁有一小窍,乃真阴,真水气也,亦无形。上行夹脊,至脑中为髓海,泌其津液,注之于脉,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亦随相火潜行周身,与两肾所主后天有形之水水不同。但命门无形之火,在两肾有形之中。为黄庭。故曰五脏之真,惟肾为根。
人之初生受胎,始于妊之兆,惟命门先具。有命门,然后生心。心生血,有心然后生肺。肺生皮毛,有肺然后生肾。肾生骨髓,有肾则与命门合,二数备,是以肾有两岐也。
①可见命门为十二经之主。
肾无此,则无以作强,而技巧不出矣。
膀胱无此,则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矣。
脾胃无此,则不能蒸腐水谷,而五味不出矣。
肝胆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
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
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
正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也。
故曰汝身非汝所有,是天地之委形也。余所以谆谆必欲明此论者,欲世之养身者治病者,的以命门为君主,而加意于火之一字。夫既曰立命之门,火乃人身之至宝。治病者,不知温养此火,而日用寒凉,以直灭此火焉望其有生气耶!经曰。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②命门君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根据而永不相离也。火之有余,缘真水之不足也。
毫不敢去火,只补水以配火。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火之不足,因见水之有余也。亦不必泻水,就于水中补火。益火之原,以消阴翳,所谓原与主者,皆属先天无形之妙。非曰心为火而其原在肝,肾为水而其主属肺。盖心脾肾肝肺,皆后天有形之物也。须有无形之火,配无形之水,直探其君主之穴宅而求之,是为同气相求,斯易以入也。
所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也。
③若夫风寒暑湿燥火之入于人身,此客气也,非主气也。主气固,客气不能入。
今之谈医者,徒知客者除之,漫不加意于主气何哉?纵有言固主气者,专以脾胃为一身之主,焉知坤土是离火所生。
而艮土又属坎水所生耶。明乎此,不特医学之渊源有自,而圣贤道统之传,亦自此不昧,而所谓一贯也,浩然也,明德也,玄牝也,空中也,太极也,同此一火而已。为圣为贤,为佛为仙,不过克全此火而归之耳。今之兹论,阐千古之未明,慎勿以为迂。
【六】施治心法
①阴阳水火也,命门精气尽则水火两亡。阳胜命门水竭,阴胜命门火微。
②命门之火为原气,命门之水为原精。精旺则体强,气旺则形壮。
③见其衰火而不济之以水,则火益微。见其旺泻火而不济之以水,则火益炽。
④命门火微必须补火,而补火必须补肾又必兼水火补之 。
⑤命门火旺而不可过旺也,助命门之火益肾阴之水则气自旺矣。
⑥补先天无形之水,则无形之火自熄矣。不可见其火热饮水不解劝多饮以速亡矣。
⑦治九窍出血应补大肾水 。
⑧六气之病乃因五脏不 调也,五脏不调即五行不正也,调五行即调六气也。
⑨平日固守元阳未丧真阴者不随天气而变。变动者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郁则达之,热则寒之,寒则温之,如此而己 。
⑩人之强弱不同纵欲与节欲异也。
11.治脏固其本治风卫其标,善治八风者也。 12.膀胱过寒则遗过热则闭。
13.男女不育健脾胃为主,脾胃健而肾亦健。
14.制心而精动者由于肾水之涸也,补先天之水以济心,则精不动而心易寂也。又安心为利精之要法。
伤寒简析
卷之二辨证心法
【一】识经辨症
治伤寒先须识经络,不识经络,触途冥行,不知邪气之所在。
①若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则知病在太阳经也。
②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则知病在阳明经也。
③胸胁痛耳聋,口苦舌干,往来寒热而呕,则知病在少阳经也。
④腹满咽干,手足自温,或自利不渴,或腹满时痛,则知病在太阴经也。
⑤引饮恶寒,或口燥舌干,则知病在少阴经也。
⑥烦满囊缩,则知病在厥阴经也。
然后切脉以辩其在表在里若虚若实,以汗下之。
【二】两感传经
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
①两伤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②
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食、谵言。
③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厥逆,水浆不入,不知人。
【三】七日传经
①其不两伤于寒者,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②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而鼻干,不得卧也。
③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耳聋。三阳经络皆受病,而未入通于脏也,故可汗而已。
④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于胃,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⑤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肺,系舌本,故口热舌干而渴。
⑥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治之奈何?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其病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病三日过者,可泄之而已。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并自当愈,其经竟故也。若欲作再经者,当针补阳明,使经不传则愈矣。
【四】传经祥解
①伤寒一日,太阳受病,太阳者,膀胱之经也,为三阳之首,故先受病。其脉络于腰脊,主于头项。故得病一日,而头项背膊腰脊痛也。
②伤寒二日,阳明受病。阳明者,胃之经也,主于肌肉,其脉络鼻入目。故得病二日,肉热鼻干,不得眠也。诸阳在表,表始受病,在皮肤之间,可摩膏、火炙,发汗而愈。
③伤寒三日,少阳受病。少阳者,胆之经也,其脉循于胁,上于颈耳。故得病三日,胸胁热而耳聋也。三阳经络始相传,病未入于脏,故皆可汗而解。
④伤寒四日,太阴受病。太阴者,脾之经也,为三阴之首。是故三日以前,阳受病讫,传之于阴,而太阴受病焉。其脉络于脾,主于喉嗌。故得病四日,腹满而嗌干也。其病在胸膈,故可吐而愈。
⑤伤寒五日,少阴受病。少阴者,肾之经也,其脉贯肾络肺,系于舌。故得病五日,口热舌干,渴而引饮也。其病在腹,故可下而愈。
⑥伤寒六日,厥阴受病。厥阴者,肝之经也,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得病六日,烦满而囊缩也。此则阴阳俱受病,毒瓦斯在胃,故可下而愈。
⑦伤寒七日,病法当小愈,阴阳诸经,传病竟故也。今七日以后,病反甚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病者,是阴阳诸经络,重受病故也。
【五】伤寒三治
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交争,荣卫痞隔,周行不通。
①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洗浴发汗即愈。
②病三日以上,气浮在上部,胸心填塞,故头痛、胸中满闷,当吐之则愈。
③病五日以上,气深结在脏,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
伤寒简析卷之三
经方解析
【一】太阳症方解析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4.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5.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风之伤人也,头先受之,故令头痛;风在表则表实,故令发热;风为阳,气亦为阳,同类相从,则伤卫外之气,卫伤则无以固卫津液,故令汗出;其恶风者,卫气不能卫也;其脉缓者,卫气不能鼓也。上件皆太阳证,故曰太阳中风。桂枝味辛甘,辛则能解肌,甘则能实表,辛甘发散为阳,故用之以治风;然恐其走泄阴气,故用芍药之酸以收之;佐以甘草、生姜、大枣,此发表而兼和里之意。
此方惟表邪可以用之;若阳邪去表入里,里作燥渴,二便秘结,此宜承气之时也,而误用之则反矣。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盖谓阳邪去表入里故也,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也,与之则表益实,而汗益难出耳。
6.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葛根四两。
本方可以解肌发表,升津舒经,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桂枝加葛根汤证是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于濡养,所以项背强几几。但有汗出来风,是表虚。所以用桂枝汤减少桂、芍用量,加葛根,取其解肌发表,生津舒筋之功。
7.太阳病,发口,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
本方具有调和营卫,扶阳固表之功效。主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
本方是桂枝汤证兼见阳虚者而设,表证未除,故用桂枝汤解肌散邪,调和营卫,以外解表证;用附子温经扶阳温煦阳气,庶阳气得复,肌表自固,不仅外邪可解,漏汗自止,而肢急,溲难等症亦可痊愈。此乃“治病求本”之例。
8.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方中桂枝既走外解肌散风寒,调理营卫,又走胸而温通阳气。生姜散风寒,与桂枝相用,以除太阳中风卫强营弱证。甘草、大枣益气,既与桂枝相用,以疗胸中阳气受损,即辛甘化阳以益胸阳;又与桂枝、生姜相用,以疗风寒表虚证,更有助卫益营之功。诸药相合,外散风寒,内益胸阳,然则营卫和,胸阳复,诸症悉平。若表无邪,则诸药尽走于里而温通阳气以除疾。
本方具有解肌祛风,去阴通阳之功效。主治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太阳经,经医误投泻下剂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证未解,既未成痞,亦未结胸,心下不痞硬,按之亦不痛,但觉气上冲胸,胸满而微闷,脉紧躁而并居寸口,关尺部在相形之下反觉不鼓指。症见胸满,脉促,心悸,气短,咳逆,苔薄白等。临床常用于治疗太阳病误下后的胸阳不展之症。
9.服桂枝汤,或下之后,仍头项强痛,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口,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方:
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汤方:
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白术三两,茯苓三两。
本方具有利水通阳之功效。主治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本方为桂枝汤去桂枝加茯苓、白术而成。方以芍药、白术、茯苓三药为主药,芍药开泄水结,通利小便;白术健脾散水;茯苓淡渗利水;大枣、甘草补土制水。水结得开,小便通利,里气得通,表气亦和,诸症悉除。本方组方主旨,在于开结利水,不在解肌发汗,其获效指征当为“小便利则愈”。
本方具开结利水,宣通表里之用。
10.服桂枝汤,不汗出候,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人参汤主之。
白虎人参汤方:
石膏一斤捶,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伤寒,传入于胃,不恶寒,反恶热,有汗作渴,脉大而长者,此方主之。
传入于胃,邪入里矣。表无其邪,故不恶寒;里有实热,故反恶热;热越故有汗;里燥故作渴;邪盛故脉大;邪在阳明故脉长。此方名曰白虎,所以行清肃之令而除热也。石膏大寒,用之以清胃;知母味浓,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
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
11.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服桂枝汤。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与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
若厥愈者,与芍药甘草汤,以其脚伸;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四逆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四两(炙), 干姜三两(炮)
本方有恢复阳气之功。主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误用桂枝汤解表之后,出现咽中干,烦躁吐逆;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
本方主治脾胃阳虚,手足不温,口不渴,烦躁吐逆;老年虚弱尿频,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晕短气,脉沉无力;现用于胃脘痛、吐酸、肠鸣腹泄、胸背彻痛、眩晕、喘咳,经期腹痛属寒证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
芍药甘草汤方:
白芍药三两,炙甘草三两。
本方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之功。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主治伤寒伤阴,筋脉失濡,腿脚挛急,心烦,微恶寒,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现用于血虚津伤所致的腓肠肌痉挛、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妇科炎性腹痛、痛经;以及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乳腺炎、颈椎综合征等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者。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浸,芒硝半升,甘草二两。
伤寒,阳明证俱,大便秘,谵语,脉实者,此方主之。
阳明证俱者,不恶寒,反恶热、作渴是也。传至阳明,则热经数日矣。热久则五液干涸,故大便秘;液亡则无水以制火,故谵语。谵语者,呢喃而语,妄见妄言也。邪入于里,故脉实。大黄苦寒,可以荡实,芒硝咸寒,可以润燥;甘草甘平,可以和中。此药行,则胃中调而里气承顺,故曰调胃承气。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 干姜(两半) 附子(一枚)
本方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
适用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之症。
方中附子辛甘大热,走而不守,能温肾壮阳以袪寒救逆,并能通行十二经,振奋一身之阳,生用则逐阴回阳之功更捷,是为君药;干姜辛温,守而不救逆,并能通行十二经,振奋一身之阳,与附子相配,可增强回阳之功,是为臣药;甘草甘缓,和中缓急,温养阳气,并能缓和姜附燥热之性,是为佐药。三药合用,功专效宏,可以奏回阳救逆之效。
12.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方具有发汗解表,升津舒筋之功。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项背强,无汗恶风,或自下利,或血衄;痉病,气上冲胸,口噤不语,无汗,小便少,或卒倒僵仆。
本方是桂枝汤加入葛根、麻黄而成。方中葛根解肌散邪,生津通络;辅以麻黄、桂枝疏散风寒,发汗解表;芍药、甘草生津养液,缓急止痛;生姜、大枣调和脾胃,鼓舞脾胃生发之气。诸药配伍,共奏发汗解表,升津舒经之功效。
13.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14.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生姜三两,半夏半升洗。
本方为辛温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降逆止呕之功效。主治太阳与阳明和病,不下利,但呕。此外还可见恶寒发热,额头作痛,项背强,无汗等,亦可同时兼有下利。
本方即葛根汤加半夏,用葛根汤以解表散寒而和中,加半夏以降逆止呕涤饮而安胃气。诸药合方共同发挥发汗解表,降逆止呕之功。
1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七十个去尖皮。
本方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本方麻桂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而麻杏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更著
16.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青龙汤主之。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个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本方具有发汗解表,兼清郁热之功。
主治外感风寒,兼有里热,恶寒发热,身疼痛,无汗烦躁,脉浮紧。亦治溢饮,见上述症状而兼喘咳面浮者。
本方证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热伤津液所致。治疗以发汗解表,兼清郁热为主。方中用麻黄、桂枝、生姜辛温发汗以散风寒,能使内热随汗而泄。甘草、生姜、大枣甘温补脾胃、益阴血,以补热伤之津;无津不能作汗,又可以充汗源。石膏甘寒清解里热,与麻黄配伍能透达郁热。杏仁配麻黄,一收一散,宣降肺气利于达邪外出。诸药配伍,一是寒热并用,表里同治,侧重于“于在表者,汗而发之”;二是发中寓补,汗出有源,祛邪而不伤正。
17.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青龙汤发之。
18.发汗,若下之后,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19.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麻黄甘草杏仁石膏汤主之。
麻黄四两去节,甘草二两炙,杏仁七十枚,石膏半斤碎。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20.发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者,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茯苓半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21.发汗,若下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者,茯苓桂枝甘草白术汤主之。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白术二两
22.发汗,若下之后,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四两,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人参二两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23.发汗,若下之后,反恶寒者,虚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但热者,实也,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阳明证俱,大便秘,谵语,脉实者,调胃承气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方:
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调胃承气汤:
大黄四两,酒浸,芒硝半升,甘草二两。
伤寒,阳明证俱,大便秘,谵语,脉实者,此方主之。
阳明证俱者,不恶寒,反恶热、作渴是也。传至阳明,则热经数日矣。热久则五液干涸,故大便秘;液亡则无水以制火,故谵语。谵语者,呢喃而语,妄见妄言也。邪入于里,故脉实。大黄苦寒,可以荡实,芒硝咸寒,可以润燥;甘草甘平,可以和中。此药行,则胃中调而里气承顺,故曰调胃承气。
25.发汗,若下之后,虚烦不得眠。若实剧者,必反覆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主之。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
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棉裹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甘草二两,香豉四合棉裹。
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十四个(劈),生姜五两,香豉四合(绵裹)。
26.太阳病发汗,汗出后,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脉沉紧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茯苓芍药(炒)生姜各三两),白术(炒)二两, 附子制一枚。
伤寒发汗过多,其人心下悸,头眩,身振振欲擗地者,此方主之。
汗多而心下悸,此心亡津液,肾气欲上而凌心也;头眩身 ,振振欲擗地者,此汗多亡阳,虚邪内动也。真武,北方之神,司水火者也。今肾气凌心,虚邪内动,有水火奔腾之象,故名此汤以主之。茯苓、白术,补土利水之物也,可以伐肾而疗心悸;生姜、附子,益卫回阳之物也,可以壮火而祛虚邪;芍药之酸,收阴气也,可以和荣而生津液。
27.伤寒中风,往来寒热,胸肋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肋下痞鞭,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伤寒,身热恶寒,颈项强,肋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寒热往来,胁痛,口苦,脉弦者,此邪在少阳经,半表半里之证也,本方主之。
邪在表则恶寒,邪在里则发热,邪在半表半里则恶寒且热,故令寒热往来。少阳之脉行于两胁,故令胁痛;其经属于胆,胆汁上溢故口苦。胆者,肝之腑,在五行为木,有垂枝之象,故脉弦。柴胡性辛温,辛者金之味,故用之以平木,温者春之气,故就之以入少阳;黄芩质枯而味苦,枯则能浮,苦则能降,君以柴胡,则入少阳矣。然邪之伤人,常乘其虚,用人参、甘草者,欲中气不虚,邪不得复传入里耳。是以中气不虚之人,虽有柴胡证俱,而人参在可去也。邪初入里,里气逆而烦呕,故用半夏之辛以除呕逆,邪半在表,则荣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荣卫。
29.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于建中汤。不愈者,小柴胡汤主之。
建中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胶饴一升。
伤寒,腹中急痛者,此方主之。
腹中急痛,则阴阳乖于中,而脾气不建矣,故立建中汤。桂肉与桂枝不同,枝则味薄,故用之以解肌;肉则味浓,故用之以建里。芍药之酸,收阴气而健脾;生姜之辛,散寒邪而辅正。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故用甘草、大枣、胶饴以缓急痛。
又曰∶呕家不可用建中,为其甘也。则夫腹痛而兼呕者,又非建中所宜矣。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伤寒,身热恶寒,颈项强,肋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寒热往来,胁痛,口苦,脉弦者,此邪在少阳经,半表半里之证也,本方主之。
邪在表则恶寒,邪在里则发热,邪在半表半里则恶寒且热,故令寒热往来。少阳之脉行于两胁,故令胁痛;其经属于胆,胆汁上溢故口苦。胆者,肝之腑,在五行为木,有垂枝之象,故脉弦。柴胡性辛温,辛者金之味,故用之以平木,温者春之气,故就之以入少阳;黄芩质枯而味苦,枯则能浮,苦则能降,君以柴胡,则入少阳矣。然邪之伤人,常乘其虚,用人参、甘草者,欲中气不虚,邪不得复传入里耳。是以中气不虚之人,虽有柴胡证俱,而人参在可去也。邪初入里,里气逆而烦呕,故用半夏之辛以除呕逆,邪半在表,则荣卫争,故用姜、枣之辛甘以和荣卫。
29.伤寒,心中悸而烦者,建中汤主之。
建中汤方:
肉桂 ,甘草 生姜各三两 ,芍药(炒)六两,胶饴一升 ,大枣十二枚。
伤寒,腹中急痛者,此方主之。
腹中急痛,则阴阳乖于中,而脾气不建矣,故立建中汤。桂肉与桂枝不同,枝则味薄,故用之以解肌;肉则味浓,故用之以建里。芍药之酸,收阴气而健脾;生姜之辛,散寒邪而辅正。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故用甘草、大枣、胶饴以缓急痛。
又曰∶呕家不可用建中,为其甘也。则夫腹痛而兼呕者,又非建中所宜矣。
30.太阳病,烦二三下之,后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大柴胡汤主之。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芍药三两,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
伤寒,阳邪入里,表证未除,里证又急者,此方主之。
表证未除者,寒热往来、胁痛、口苦尚在也;里证又急者,大便难而燥实也。表证未除,故用柴胡、黄芩以解表;里证燥实,故用大黄、枳实以攻里。芍药能和少阳,半夏能治呕逆,大枣、生姜,又所以调中而和荣卫也。
31.太阳病,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但少腹急结者,与桃仁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大黄四两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二合,桂枝二两去皮。
伤寒,外证已解,小腹急,大便黑,小便利,其人如狂者,有蓄血也,此方主之。
无头痛、发热恶寒者,为外证已解。小腹急者,邪在下焦也;大便黑者,瘀血渍之也;小便利者,血病而气不病也。上焦主阳,下焦主阴。阳邪居上焦者,名曰重阳,重阳则狂。
今瘀热客于下焦,下焦不行,则干上部清阳之分,而天君弗宁矣,故其证如狂。桃仁,润物也,能泽肠而滑血;大黄,行药也,能推陈而致新;芒硝,咸物也,能软坚而润燥;甘草,平剂也,能调胃而和中;桂枝,辛物也,能利血而行滞。又曰∶血寒则止,血热则行。桂枝之辛热,君以桃仁、硝、黄,则入血而助下行之性矣,斯其制方之意乎!
32.伤寒,结胸热实,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酒洗,芒硝一升,甘遂一钱末。
伤寒,下之早,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结胸也,此方主之。
三阳经表证未解,而用承气汤以攻里者,此下之早也;下之早则里虚,里虚则表邪乘之而入,三焦皆实,故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也。此其为证危急,寻常药饵不能平矣,故用大黄以荡实,硝石以软坚,甘遂以直达。噫!人称三物之峻矣,抑孰称其有起死之功乎?
用人之勇去其怒,惟善将将者能之。
33.太阳病,发汗而复下之后,舌上燥,渴,日晡所有潮热,从心下至小腹鞭满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34.伤寒,下之早,热结胸中,按之则痛者,小结胸也,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汤方: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栝蒌实一枚。
三阳经表证未去而早下之,则表邪乘虚而入,故结胸。结胸者,阳邪固结于胸中,不能解散,为硬为痛也;按之则痛者,不按犹未痛也,故用小陷胸汤。黄连能泻胸中之热,半夏能散胸中之结,栝蒌能下胸中之气。然必下后方有是证,若未经下后,则不曰结胸。
34.伤寒,发汗而复下之后,胸肋满 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熬,栝蒌根三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
35.太阳病,发汗而复下之后,心下满鞭痛者,为结胸。但满而不痛者,为痞,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半升洗,黄连三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伤寒下之早,胸满而不痛者为痞,此方主之。
伤寒自表入里,传至三阴,三阴亦有在经表证。如太阴有桂枝加芍药汤,少阴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有当归四逆汤之类。若不治其表,而用承气汤下之,则伤中气,而阴经之邪乘之矣!以既伤之中气而邪乘之,则不能升清降浊,痞塞于中,如天地不交而成痞,故曰痞,泻心者,泻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所以散痞气;芩、连之苦,所以泻痞热;以下之后,脾气必虚,人参、甘草、大枣,所以补脾之虚。
36.太阳中风,夏利呕逆,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鞭满,引肋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五分) 大枣(十枚)。
伤寒表证已去,其人 汗出,心下痞硬,胁痛,干呕,短气者,此邪热内蓄而有伏饮也,本方主之。
芫花之辛能散饮,戟、遂之苦能泄水。又曰∶甘遂能直达水饮所结之处。三物皆峻利,故用大枣以益土,此戎衣之后而发巨桥之意也。是方也,惟壮实者能用之,虚羸之人,未可轻与也。
37.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鞭,干噫食臭,肋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四两切,黄连三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者,此方主之。
病在表而反下之,则逆矣。下面虚其中气,则表邪乘之而入,虚不任邪,故不利日数十行,今人谓之挟热利也。火性急速,谷虽入而未及化,故谷不化;虚阳奔迫,故令腹中雷鸣;中胃虚之圣药也。生姜、半夏、干姜,呕逆之圣药也;黄连、黄芩,痞热之圣药也。
38.伤寒中风,烦二三下之后,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鞭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者,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四两炙,黄连三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伤寒下之早,胸满而不痛者为痞,此方主之。
伤寒自表入里,传至三阴,三阴亦有在经表证。如太阴有桂枝加芍药汤,少阴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有当归四逆汤之类。若不治其表,而用承气汤下之,则伤中气,而阴经之邪乘之矣!以既伤之中气而邪乘之,则不能升清降浊,痞塞于中,如天地不交而成痞,故曰痞,泻心者,泻心下之邪也。姜、夏之辛,所以散痞气;芩、连之苦,所以泻痞热;以下之后,脾气必虚,人参、甘草、大枣,所以补脾之虚。
39.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伤寒胸中有热而欲呕,胃中有寒而作痛者,与此汤以升降阴阳。
黄连之苦,以泄上热而降阳;姜、桂、半夏之辛,以散中寒而升阴;人参、甘草、大枣之甘,可缓中急而益胃。是方也;以黄连之寒,佐以姜、桂之辛,则寒者不滞;以姜、桂之热,君以黄连之苦,则热者不燥。寒热之相用,犹奇正之相倚耳。况夫人参、甘草之益胃,又所以宰中而建招摇矣乎!
40.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黄芩汤主之;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岑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
太阳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者,此方主之。
太阳与少阳合病者,有太阳证头痛、身热、脊强,而又有少阳证耳聋、胁痛、寒热往来、呕而口苦也。必自下利者,表实里虚,邪热渐攻于里故也。若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师曰∶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故用黄芩、芍药以坚敛肠胃;弱而不实者,甘以补之,故用甘草、大枣以补益肠胃。
黄岑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 洗,生姜三两。
太阳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者,此方主之。
41.伤寒脉浮滑,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石膏一斤碎,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
伤寒,传入于胃,不恶寒,反恶热,有汗作渴,脉大而长者,此方主之。
传入于胃,邪入里矣。表无其邪,故不恶寒;里有实热,故反恶热;热越故有汗;里燥故作渴;邪盛故脉大;邪在阳明故脉长。白虎,西方金神也。五行之理,将来者进,功成者退,如秋金之令行,则夏火之炎息。此方名曰白虎,所以行清肃之令而除热也。石膏大寒,用之以清胃;知母味浓,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
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
42.伤寒下后,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但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石膏一斤碎,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二两。
伤寒,传入于胃,不恶寒,反恶热,有汗作渴,脉大而长者,此方主之。
传入于胃,邪入里矣。表无其邪,故不恶寒;里有实热,故反恶热;热越故有汗;里燥故作渴;邪盛故脉大;邪在阳明故脉长。白虎,西方金神也。五行之理,将来者进,功成者退,如秋金之令行,则夏火之炎息。此方名曰白虎,所以行清肃之令而除热也。石膏大寒,用之以清胃;知母味浓,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
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
43.伤寒无大热,口烦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44.阳明之为病,胃实也,阳明病,发热汗出,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伤寒,阳邪入里,痞、满、燥、实、坚全俱者,急以此方主之。
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者,以其不作痞、满,用之恐伤上焦虚无氤氲之元气也。小承气汤不用芒硝者,以其实而未坚,用之恐伤下焦血分之真阴,谓不伐其根也,此则上、中、下三焦皆病,痞、满、燥、实、坚皆全,故主此方以治之。浓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泄满,芒硝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泄实去热。虽然,仲景言急下之证,亦有数条。如少阴属肾水,病则口燥舌干而渴,乃热邪内炎,肾水将绝,宜急下之,以救将绝之水。又如腹胀不大便,土胜水也,宜急下之;阳明属土,汗出热盛,急下以存津液;腹满痛者,为土实,急当下之;热病,目不明,热不已者死。此肾水将竭,不能照物,则已危矣,须急下之,此皆大承气证也。若病未危急而早下之,或虽危急而下药过之,则又有寒中之患。寒中者,急温之,宜与理中汤。
45.阳明病,发热,但头汗出,渴,小便不利者,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茵陈蒿方: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个擘,大黄二两酒洗。
伤寒,头汗出,渴饮水浆,小便不利者,身必发黄,此方主之。
头汗出者,只是头有汗,跻颈而还皆无汗也。内有实热,故渴饮水浆,升降不交,故小便不利;湿热郁于中而不得越,故必发黄。经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故用茵陈;苦入心而寒胜热,故用栀子;推除邪热,必假将军,故用大黄。又曰∶茵陈、栀子能导湿热由小便而出,故用之。
46.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遗尿,发汗谵语,下之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汗自出者,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石膏一斤捶,知母去浮皮六两, 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伤寒,传入于胃,不恶寒,反恶热,有汗作渴,脉大而长者,此方主之。
传入于胃,邪入里矣。表无其邪,故不恶寒;里有实热,故反恶热;热越故有汗;里燥故作渴;邪盛故脉大;邪在阳明故脉长。白虎,西方金神也。五行之理,将来者进,功成者退,如秋金之令行,则夏火之炎息。此方名曰白虎,所以行清肃之令而除热也。石膏大寒,用之以清胃;知母味浓,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
47.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48.太阴只为病,腹满而吐,自利也。
49.太阳病,腹满而吐,是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者,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芍药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大黄二两酒洗
【五】少阴病症方解析
50.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51.少阴病,心中烦,不得眠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方:
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
少阴病,心烦不得卧者,此方主之。
寒邪径中三阴者,名曰阴证,始终只是一经,不复再传。今自三阳经传来,虽至三阴,犹曰阳证。所以有传、有不传者,以阴静阳动也。少阴病者,有舌干口燥、欲寐诸证也。欲寐而不行寐,故曰心烦不得卧也。少阴者,水脏,水为热灼,不足以济火,故心烦。阳有余者,泻之以苦,故用黄芩、黄连之苦;阴不足者,补之以甘,故用鸡黄、阿胶之甘;阴气耗者敛之以酸,故复佐以芍药之酸。
53.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白术三两,茯苓三两,芍药三两,人参二两。
伤寒以阳为主,上件病皆阴胜,几于无阳矣。辛甘皆阳也,故用附、术、参、苓以养阳;辛温之药过多,则恐有偏阳之弊,故又用芍药以扶阴。经曰∶火欲实,水当平之。此用芍药之意也。
52.少阴病,口中和,其背恶寒者,附子汤主之。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白术三两,茯苓三两,芍药三两,人参二两。
54.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赤石膏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此方主之。
此证自三阳传来者,纯是热证。成无己因其下利而曰协热,因其用干姜而曰里寒。昆谓不然。盖少阴肾水也,主禁固二便,肾水为火所灼,不能济火,火热克伐大肠金,故下利且便脓血;此方用赤石脂,以其性寒而涩,寒可以济热,涩可以固脱;用干姜者,假其热以从治,犹之白通汤加人尿、猪胆,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用芩、连,彼假其寒,此假其热,均之假以从治尔。《内经》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正此之谓。用粳米者,恐石脂性寒损胃,故用粳米以和之。向使少阴有寒,则干姜一两之寡,岂足以温?而石脂一斤之多,适足以济寒而杀人矣!岂仲景之方乎?噫!以聊摄之明,犹且昧此,则下聊摄者可知矣。
55.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吴茱蓃汤方:
吴茱萸一升,人参二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六两。
伤寒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此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此非所宜也。少阴犯真寒,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此汤主之。厥阴干呕吐沫,头痛者,亦此汤主之。
阳明,胃也。为仓廪之官,主纳水谷,有寒,故令食谷欲呕,吴茱萸汤温之宜矣。若得汤反剧,便非胃中寒,乃是上焦火,宜用凉剂,而吴茱萸非宜矣。少阴犯真寒者,足少阴肾脏中寒,与传来阳证不同也。肾间阴寒盛,则上格乎阳而为吐。经曰∶肾主二便。故肾寒则大便不禁而为利,手足得阳而温,受气于内者也;内有阴寒,故令手足厥逆而冷。烦躁者,阴盛格阳,阳气内争,故令阳烦而阴躁,斯其为证亦危矣,故欲死。厥阴者,肝也,寒气内格,故干呕吐沫;厥阴与督脉会于巅,故头痛。吴茱萸辛热而味浓,经曰味为阴,味浓为阴中之阴,故走下焦而温少阴、厥阴;佐以生姜,散其寒也;佐以人参、大枣,补中虚也。虽然,张机氏立是方,以治少阴、厥阴之寒也固矣,不又曰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乎?厥冷之与四逆,无相违也。临病之工,乌可不慎!
56.少阴病,咽痛者,甘草汤主之。
不瘥,桔梗汤主之。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少阴病,咽痛者,此方主之。
口燥舌干而渴,脉来沉者,少阴病也。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病故咽痛。甘草缓邪热而兼发散,桔梗下膈热而治咽喉。
57.少阴病,下利者,白通汤主之。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少阴下利者,此方主之。
少阴属肾,水脏也,得天地闭藏之令,主禁固二便,寒邪居之,则病而失其体矣,故下利。葱白,所以通阳气也;姜、附,所以散阴寒也。
是方也,能散阴而通阳,故即葱白而名曰白通。
58.少阴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或咳,或小便利,或不下利,呕者,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方:
白术三两,茯苓三两,芍药三两,姜三两切,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去皮) 芍药(炒) 生姜(各三两) 白术(二两,炒) 附子(一枚,制)
伤寒发汗过多,其人心下悸,头眩身 ,振振欲擗地者,此方主之。
汗多而心下悸,此心亡津液,肾气欲上而凌心也;头眩身 ,振振欲擗地者,此汗多亡阳,虚邪内动也。真武,北方之神,司水火者也。今肾气凌心,虚邪内动,有水火奔腾之象,故名此汤以主之。茯苓、白术,补土利水之物也,可以伐肾而疗心悸;生姜、附子,益卫回阳之物也,可以壮火而祛虚邪;芍药之酸,收阴气也,可以和荣而生津液。
59.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厥,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
太阴自利不渴,阴证脉沉身痛,与夫厥逆下利,脉不至者,此方皆主之。
论曰∶自利不渴属太阴。太阴主水谷,病故自利;内有真寒,故不渴。阴证者,举三阴而言,则又非独太阴矣。病在里,故脉沉。寒则血脉凝涩,故身痛。四肢受气于里,里寒则阳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故用甘草、姜、附大热之剂;申发阳气,祛散阴寒,能温经暖肌而回四逆,因以名汤焉。然必凉服者,经曰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是也。否则戴阳者,反增上燥,耳目口鼻皆血者有矣。药之难用也有如此。
60.少阴病,下利,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一两,泽泻一两,茯苓一两,阿胶一两,滑石一两
猪苓 茯苓 泽泻 滑石(各三钱) 阿胶(蚌粉炒,一钱)
伤寒少阴下利而主此方者,分其小便而下利自止也。伤寒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而主此方者,导其阳邪由溺而泄,则津液运化,而渴自愈也。又曰∶猪苓质枯,轻清之象也,能渗上焦之湿;茯苓味甘,中宫之性也,能渗中焦之湿,泽泻味咸,润下之性也,能渗下焦之湿;滑以存津液于决渎尔。
61.少阴病,脉沉者,宜四逆汤。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太阴自利不渴,阴证脉沉身痛,与夫厥逆下利,脉不至者,此方皆主之。
自利不渴属太阴。太阴主水谷,病故自利;内有真寒,故不渴。阴证者,举三阴而言,则又非独太阴矣。病在里,故脉沉。寒则血脉凝涩,故身痛。四肢受气于里,里寒则阳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故用甘草、姜、附大热之剂;申发阳气,祛散阴寒,能温经暖肌而回四逆,因以名汤焉。
【六】厥阴症方解析
62.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痛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下之利不止。
63.发汗,若下之,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枚,炒) 香豉(四合)。
伤寒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 者,此方主之。
汗吐下之后,正气不足,邪气乘虚而结于胸中,故烦热懊 ;烦热者,烦扰而热;懊者,懊恼 闷也。栀子味苦,能涌吐热邪;香豉气腐,能克制热势,所谓苦胜热,腐胜焦也。
是方也,惟吐无形之虚烦则可,若用之以去实,则非栀子所能宣矣。宣实者,以后方瓜蒂散主之。
64.伤寒,脉滑,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石膏一斤,捶, 知母去浮皮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伤寒,传入于胃,不恶寒,反恶热,有汗作渴,脉大而长者,此方主之。
传入于胃,邪入里矣。表无其邪,故不恶寒;里有实热,故反恶热;热越故有汗;里燥故作渴;邪盛故脉大;邪在阳明故脉长。白虎,西方金神也。五行之理,将来者进,功成者退,如秋金之令行,则夏火之炎息。此方名曰白虎,所以行清肃之令而除热也。石膏大寒,用之以清胃;知母味浓,用之以生津;大寒之性行,恐伤胃气,故用甘草、粳米以养胃。是方也,惟伤寒内有实热者可用之。若血虚身热,证象白虎,误服白虎者死无救,又东垣之所以垂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