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外感医案 女儿病毒感染发热病治疗

杏林独行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7/11/21
帖子
236
获得点赞
44
声望
28
所在地
福建
6月1傍晚,我网购辣条到了,女儿们吃了,太辣,我于是拿了冷藏的新鲜荔枝给她们配,后来我到外面吃饭,回来喝多了就洗洗睡了,没有管小女儿。

第二天一早,老婆说小女儿发烧了,我赶紧去看了小女儿,她说怕冷,有点汗,体温39度,我一看附合桂枝汤证,恶寒、发热、汗出,就开了桂枝汤,吃了叫她发汗,叫她盖被发汗二小时,下午她和姐姐一起玩,精神挺好,问她情况,她说不难受,摸了她额头不烫,我以为烧退了没事。

结果到了傍晚,又烧起来,快四十度了,我又赶紧辩证,刻诊:不恶寒、汗出、39.80C、脉浮数、舌苔白、舌质红、唇红,偶尔有点咳,一派热像,这不正属于白虎汤证吗?身大热、汗大出、脉洪大,唯一没有口大渴,想想刚发作,津液没有大伤不渴正常啊。于是白虎汤上了,吃了汤药似乎没有动静,仍是烧,女儿睡了,中间出了很多汗,一出汗烧就低了些好像,当时没有量体温,手感没那么烫了,这样中间又泡了五花茶、黄莲上清丸、板蓝根颗粒等药给她喝,第二天一早烧仍没有退,于是又到药店抓了桑菊饮,炖了喝了仍然没有退烧,体温一直380C多。第三天我坐不住了,带她去县医院找医生看,化验了血,说是病毒感染了发烧,于是开了抗病毒的药,没挂瓶打针,回家让女儿吃了一天县医院开的西药,烧仍没有退,晚饭,我逼女儿吃了些饭,烧就退了些,受此启发,感觉女儿的抵抗力差,于是又给她吃了桑菊饮,同时吃了些麦芽糖,还是低烧,第四天,我觉得不对劲,感觉女儿没有吃什么饭,可能是正气不足,于是我就给她吃了十全大补丸,上午又带她去医院看,一量体温370C,我觉得很奇怪,我提出喉咙发炎不会痛的疑惑,医生看了喉咙有很多痰在鼻咽部位,还是开了些抗病毒的药,我说怎么吃二天的药了一直低烧不退,医生说药物吸收没有那么快,炎症是以七天为一周期的。于是,我带着疑惑与女儿一起回家,我感觉女儿好像精神好了些。

回到家中,我就想起女儿在医院为什么体温会降到正常了,可能是去医院前喂她吃了十全大补丸。我觉得既然是病毒就跟寒热无关,应该要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就用了十全大补丸。中医说,虚人伤寒建其中,甘温退大热,也许正是这一理论运用可能使女儿的病起了转机。

女儿就一直没有发烧,但是仍有点干咳,我觉得是气虚咳嗽,继续叫她吃补中益气丸看看。这几天女儿一直没去上学,今天既然没烧,我决定让她上学了,免得误了许多功课。

总结,所以中医一定不要被西医的思维牵着走,要用自己的理论方式治病,中医可以治西医治不好的病,西医也可以治中医治不好的病,不要一概否定中医或西医,各有长处。中医治病归根结底还是要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来辩证论治,治病必求本,求本必求阴阳。前面自己可能还是辩证不正确,也许一开始就是白虎汤证不是桂枝汤证,白虎汤内气分热,有汗出,也会恶寒,结果用白虎汤用桂枝汤发汗太过损伤了津液,阴损及阳,导致阳气虚损,后面虽用药正确,但正气不足与邪气斗争,所以一直不好,后面用了补药,正气阳气恢复,故邪气退,烧就退了。所以,还是要提高自己的辩证水平,开始要认真辩证,不要想当然。
 
最后编辑:
( ーεー )……你这样子,跟我不也一样嘛,庸医嘛,我老妈老妹也是什么病我就开什么药,明明一个病却要开好几次不同的方剂,我当初学儿科学的时候记得一句:小儿最易郁而化火,我妹妹当初也是跟你女儿类似症状,不过她的主症为咳嗽,咳血丝,两天发一次发高烧,开始是桑菊饮证,白天用了方子好一些,然后晚上就直接进卫生院了。一个星期后我正在跟老师抢救病人,老妈突然打了一个电话过来,说我妹住一个星期了,高烧一直间断性发作,咳出血来了,吓得我连病人都没抢救了就直接跑到我妹那里,结合症状,狠心开了麻杏石甘汤,石膏按24g大剂量开,一副烧退,两副咳止,只是伤了脾胃,再开点补脾胃的就直接好了。以下是我觉得的:你当初开了桂枝汤后第二次其实可以加石膏就可以了,后面你女儿一系列症状完全是你开的药引起的,你开的药在引导你女儿身体内的邪气往哪跑,至于你女儿为什么会好起来,幼儿恢复能力强罢了。希望你跟我都能认真分析之后再做决断。
 
( ーεー )……你这样子,跟我不也一样嘛,庸医嘛,我老妈老妹也是什么病我就开什么药,明明一个病却要开好几次不同的方剂,我当初学儿科学的时候记得一句:小儿最易郁而化火,我妹妹当初也是跟你女儿类似症状,不过她的主症为咳嗽,咳血丝,两天发一次发高烧,开始是桑菊饮证,白天用了方子好一些,然后晚上就直接进卫生院了。一个星期后我正在跟老师抢救病人,老妈突然打了一个电话过来,说我妹住一个星期了,高烧一直间断性发作,咳出血来了,吓得我连病人都没抢救了就直接跑到我妹那里,结合症状,狠心开了麻杏石甘汤,石膏按24g大剂量开,一副烧退,两副咳止,只是伤了脾胃,再开点补脾胃的就直接好了。以下是我觉得的:你当初开了桂枝汤后第二次其实可以加石膏就可以了,后面你女儿一系列症状完全是你开的药引起的,你开的药在引导你女儿身体内的邪气往哪跑,至于你女儿为什么会好起来,幼儿恢复能力强罢了。希望你跟我都能认真分析之后再做决断。
第二天开的白虎汤中就有石膏,你不知道吗?
 
如此失败的案例还总结啊,感冒36小时内治不好,啥也别说,回去继续好好看书
那你认为开什么方治疗?“大师”?
 
最后编辑:
你说的
( ーεー )……你这样子,跟我不也一样嘛,庸医嘛,我老妈老妹也是什么病我就开什么药,明明一个病却要开好几次不同的方剂,我当初学儿科学的时候记得一句:小儿最易郁而化火,我妹妹当初也是跟你女儿类似症状,不过她的主症为咳嗽,咳血丝,两天发一次发高烧,开始是桑菊饮证,白天用了方子好一些,然后晚上就直接进卫生院了。一个星期后我正在跟老师抢救病人,老妈突然打了一个电话过来,说我妹住一个星期了,高烧一直间断性发作,咳出血来了,吓得我连病人都没抢救了就直接跑到我妹那里,结合症状,狠心开了麻杏石甘汤,石膏按24g大剂量开,一副烧退,两副咳止,只是伤了脾胃,再开点补脾胃的就直接好了。以下是我觉得的:你当初开了桂枝汤后第二次其实可以加石膏就可以了,后面你女儿一系列症状完全是你开的药引起的,你开的药在引导你女儿身体内的邪气往哪跑,至于你女儿为什么会好起来,幼儿恢复能力强罢了。希望你跟我都能认真分析之后再做决断。
很对,开始用桂枝汤是对的,但是有可能脉像没看,但是吃辣后饮冷,估计是还有湿热,用了桂枝汤,表解郁热就出来了,所以该辩太阳阳明同病,桂枝汤加石膏或者银花,直接用白虎是表邪内陷,用白虎或者舌苔黄,或者渴,都没有还用白虎,是伤寒没学到家
 
你说的
很对,开始用桂枝汤是对的,但是有可能脉像没看,但是吃辣后饮冷,估计是还有湿热,用了桂枝汤,表解郁热就出来了,所以该辩太阳阳明同病,桂枝汤加石膏或者银花,直接用白虎是表邪内陷,用白虎或者舌苔黄,或者渴,都没有还用白虎,是伤寒没学到家
温病初起,未必会渴,表邪已解,用桂枝何意?
 
还是读全伤寒论为佳,此病没有脉象,这是一个问题,张仲景说浮为在表沉为在里,今不诊脉难辨病在哪,所以用之失效是可能的,四诊不全的问题
 
你说的
很对,开始用桂枝汤是对的,但是有可能脉像没看,但是吃辣后饮冷,估计是还有湿热,用了桂枝汤,表解郁热就出来了,所以该辩太阳阳明同病,桂枝汤加石膏或者银花,直接用白虎是表邪内陷,用白虎或者舌苔黄,或者渴,都没有还用白虎,是伤寒没学到家
有摸,脉浮数。
 
温病初起,未必会渴,表邪已解,用桂枝何意?
个人理解,共同探讨,不喜勿喷。伤寒论桂枝汤后面有方法的,微微汗出既可,不可使汗琉璃,病必不尽。我看你盖两小时,可能过汗伤阳,桂枝汤吃后自养,不可汗出当风,中午玩耍汗出而,吃辣在吃冷,中焦有热郁,此后发热,苔白,津不伤,是从太阳欲入阳明或者叫阳明表征,可以加石膏或者银花防里传,至于你说的温病,一般温病是有咳或者咽喉肿痛的,个人理解
 
个人理解,共同探讨,不喜勿喷。伤寒论桂枝汤后面有方法的,微微汗出既可,不可使汗琉璃,病必不尽。我看你盖两小时,可能过汗伤阳,桂枝汤吃后自养,不可汗出当风,中午玩耍汗出而,吃辣在吃冷,中焦有热郁,此后发热,苔白,津不伤,是从太阳欲入阳明或者叫阳明表征,可以加石膏或者银花防里传,至于你说的温病,一般温病是有咳或者咽喉肿痛的,个人理解
没错,当时有咳,但是不频繁,偶尔,所以没有重视,吃辣吃冷是在开始,不是后面。
 
个人理解,共同探讨,不喜勿喷。伤寒论桂枝汤后面有方法的,微微汗出既可,不可使汗琉璃,病必不尽。我看你盖两小时,可能过汗伤阳,桂枝汤吃后自养,不可汗出当风,中午玩耍汗出而,吃辣在吃冷,中焦有热郁,此后发热,苔白,津不伤,是从太阳欲入阳明或者叫阳明表征,可以加石膏或者银花防里传,至于你说的温病,一般温病是有咳或者咽喉肿痛的,个人理解
他主要是最开始没诊脉,不知道最开始是不是也是脉象浮数,如果是,最开始开药就不严谨
 
楼主的确固执。不过,固执有固执的好处。
感冒其实比较考较人,当然,谁也不是能有完全把握。不过,当知识面广了以后,大略在二诊就不会出错。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二诊看到的往往就是一诊后的变化。
第一诊,如果是我,凡是怕冷而不咽痛的,都以葱姜枣适量解表。一般都中,不会出现恶变。为何不用桂枝汤,因为大凡现代人感冒,都兼中焦病,没几个纯表证,不用过温的药,是怕激动中焦水饮。如果咽痛头痛微恶寒,直接羚翘解毒丸或者银翘解毒丸。
第二诊,这不口渴而舌有白苔,脉是浮的,这已经开始提示湿温了,如果是白虎汤,舌苔得干厚。热轻了,湿就会更重。
后面都是清药,终于把热清退了,正气也馁了。
也幸亏你没叠用桂枝汤,热助湿盛,成痰则内犯厥阴,甚至心包,最容易痉厥,甚至神昏。
但孩子的湿恐怕算是留下了。以后多注意胃肠吧。吃的多注意。病病长长,孩子的成长多是如此。
当然,这也算是在坏病的边缘试探了。
最后再说一句,不是我想用清淡平性之药,确实是正气不强的人,越来越多。
 
看来你也是个固执的人,言尽于此吧
楼主的确固执。不过,固执有固执的好处。
感冒其实比较考较人,当然,谁也不是能有完全把握。不过,当知识面广了以后,大略在二诊就不会出错。至少,我是这么觉得的,二诊看到的往往就是一诊后的变化。
第一诊,如果是我,凡是怕冷而不咽痛的,都以葱姜枣适量解表。一般都中,不会出现恶变。为何不用桂枝汤,因为大凡现代人感冒,都兼中焦病,没几个纯表证,不用过温的药,是怕激动中焦水饮。如果咽痛头痛微恶寒,直接羚翘解毒丸或者银翘解毒丸。
第二诊,这不口渴而舌有白苔,脉是浮的,这已经开始提示湿温了,如果是白虎汤,舌苔得干厚。热轻了,湿就会更重。
后面都是清药,终于把热清退了,正气也馁了。
也幸亏你没叠用桂枝汤,热助湿盛,成痰则内犯厥阴,甚至心包,最容易痉厥,甚至神昏。
但孩子的湿恐怕算是留下了。以后多注意胃肠吧。吃的多注意。病病长长,孩子的成长多是如此。
当然,这也算是在坏病的边缘试探了。
最后再说一句,不是我想用清淡平性之药,确实是正气不强的人,越来越多。
说得有道理,湿温不是,如果是,西医肯定会判定的,湿温是西医的肠伤寒,脉濡缓,而我女儿的脉是浮数,始终是这样的脉,湿温是身热不杨,而我女儿开始是高烧。白虎汤不会渴,如果渴是白虎加人参汤。
 
最后编辑:
说得有道理,湿温不是,如果是,西医肯定会判定的,湿温是西医的肠伤寒,脉濡缓,而我女儿的脉是浮数,始终是这样的脉,湿温是身热不杨,而我女儿开始是高烧。白虎汤不会渴,如果渴是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汤要么洪大,要么脉伏。浮数是阳气发越以后,腑气也开始不通,更偏阳。湿温在湿为主才不扬,在未完全入腑之前,必然是要发热的。肠伤寒才是正伤寒。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感冒。
如果额头不烫,可以再摸心下,胃区烫的,得下,王氏保赤丸,不能大下,容易伤正。
 
我是说咯,你一个吃冷饮发烧了给你女儿开了多少药?这要是在医院还不会被人骂死?自己能不能去看一下伤寒杂病论(搞得我才毕业还得从书堆里给你翻页)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不去看翻译,只看原文就已经很明白了,我看了你文章十多遍,还补中益气丸,还十全大补丸,你女儿是有多虚才会用到这种方剂,我从来不给我妹妹吃这些滋补药,不管是什么病。别人夸你固执是好事,你是不是还沾沾自喜?别闹了,都多大年龄了,咱们固执的并不是“我没错,我没病,我不要吃药,我不是精神病人”这种方面,而是固执在“我学中医是可用的,我觉得我中医可以提升更快,我相信中医”这方面。还有,能不能去看看中医儿科学?
 
感谢大家的点评,不管是不是喷子,我都感激。其实女儿这一病例跟吃冷次和辣条没有关系,最近是流行性伤寒,我女儿班上陆续有七八人发烧,症状跟我女儿相似,有的甚至住院治疗,都没有好,这次伤寒真是比较凶,不好治啊。其实不管是寒热都离不开病人正气的提升,才能驱除病邪,所以甘温除大热这一真理,我算是实习了一回。
 
流行感冒要使用抗病毒加重板蓝根,连翘。
 
个人觉得楼主的最初辩证有问题,舌象没看,其他一些望诊也不完备。实话说,只凭楼主的几条诊断,第一副桂枝汤就很勉强,至少应该加石膏,因为39度了。伤寒论中的各种发热,在实践中应该有温度的差别。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