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科学中药配方技巧

洗药生

惊鸿一瞥
正式会员
注册
2018/03/25
帖子
50
获得点赞
18
声望
8
所在地
台灣區 新北市
科学中药配方技巧

尚无子女 或 婚姻关系不稳之人 , 切勿亲身试药 , 以免造成不孕 , 后悔终身 !

一 . 熟悉单方效能..... 重点包含 1. 主治效能 2. 药性寒热值 ( 例如 : 桑叶 -1 , 白术 +1 , 熟地 +0.5 , 生姜 +1 ) 3. 所到经脉部位 ( 陈士铎著...本草新编 中 , 有详细描述 ) 4. 经引导后可到达的经脉部位 5. 药性寒热前后值 ( 约有1/10 单方 , 药性寒热值的前后差异很大 , 古今文献中 , 尚未发现有此类叙述 , 但是确实存在 )

二 . 配方组合规则.....为了方便了解 , 纯粹用现代语 1. 主药 2. 次药 3. 从药 4. 基药 ( 调整主次药 效力强度的有益营养药 ) 5. 引药 ( 导引 药力送达经脉或部位的药 , 与口语中的 "药 引" 意思完全不同 )

三 . 配方不是堆药..... 把治疗效能相同的药方凑在一起 ( 随便找一个小学生配药 , 他也会想这么干 ) , 固然会出现一些效用好的药方 , 但是 , 犯下摧毁封底药的大忌 ; 古人平常用药并不会一起手就使用特效药 , 实在没办法时 , 才使用最后的封底药 ; 这部分 , 中医观念领先西医至少两千多年 ; 西医直到十几年前 , 才开始检讨滥用特效药 产生的细菌抗药性 和 保留封底特效药 ; 另外, 只知堆加各种疗效 , 不知调整作用部位的话 , 比堆药高明不了多少 , 药效必定打折扣 ~

四 . 安全和有效.....味少则力专 , 味杂则力薄.....从效力上来说 , 只要用对药 , 用药越精简 , 药效会越强 , 用药过於庞杂时 各味中药互相牵制抵消之下 , 药效大多会变差 , 当然 , 如果本来就想配出广效药 , 药味必然会较多 ;

味少则力专 , 味杂则力薄.....同样这句话 , 也看出了配方的安全原则 ; 当配方不当 或 患者吃错分量时 , 药味少的配方较危险 , 药味多的配方反而比较安全 ; 因此配方组合规则中 , 多加了一个 " 基药 " 是因为安全顾虑 ~

一剂安全有效的配方 , 最好的组成药味 , 在 5 ~ 15 味药时比较容易配出 , 若担心药效过强可以添加基药 ; 典型的基药如 熟地 ( 只适合治下之药 ) , 大枣 ( 中上皆可 ) 古今文献中虽没有叙述 , 但是类似用法案例很多 , 如肾气丸 , 知蘗地黄丸 , 杞菊地黄丸 等 , 皆以六味地黄丸为基底药 ~

五 . 引药 .....热则上浮 , 寒则下沉 ; 治上热饮 , 治下冷服 , 入肾盐汤下.....
以上这些话 , 都是引药上下 或 引入各个经脉 , 部位的用语 ; 还有各自单方含有引导效果 , 例如 : 桔梗载药上浮 , 熟地多加则带药入肾 , 总体药性偏热时 , 药力容易上浮 , 总体药性偏寒时 , 药力下沉 , 因为药力的偏移 , 药效就有所不同了 ; 在使用加减方时 , 如果没注意到这一点 , 药力容易失效 ; 另外有一部分药 , 所到经脉部位很固执 , 无法移动 ~

六 . 前后效 ..... 我真正自行配药用过 , 且熟悉的单方特性 , 不过三十几种 ( 有现成有效的成药可应用时 , 我不自己配药 ) , 就已发现其中有四种 , 在初服药一小时内的寒热部位感觉 , 和 四小时后的寒热感觉差异极大 , 有此前后效的药方粗估超过 1/10 ; 因此 , 想要配出好药的难度又大大增加了 , 尤其是配较长期服用的药方 ~

七 . 知药善任.....俗话说 " 贪多嚼不烂 " , 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药方 , 才能配出最恰当的有效方剂 , 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 不容易成功 , 而且医药方面的事 , 人命关天 ; 总之想法可以大开大阖 , 实作时绝对要小心谨慎.....

.....2019/05/30 .....洗药生
 
现在能掌握这些法则的人不多了
在台湾 , 七年前於旧书摊买了一本某大学学校教材 , 其中的方剂竟然只列药名 , 不标示分量 , 假如中医证照是这么考的话 , 配方能耐只剩 "堆药" 了 .....
 
在台湾 , 七年前於旧书摊买了一本某大学学校教材 , 其中的方剂竟然只列药名 , 不标示分量 , 假如中医证照是这么考的话 , 配方能耐只剩 "堆药" 了 .....
恩,见解独到,不过有时候那样写也是一种保密,大家都知道药方要是不知道药量也会有疑问吧,我之前买了谢景龙治疗骨髓炎的书,他们为了技术保密就故意不写药量只说药名。
 
科学中药配方技巧

尚无子女 或 婚姻关系不稳之人 , 切勿亲身试药 , 以免造成不孕 , 后悔终身 !

一 . 熟悉单方效能..... 重点包含 1. 主治效能 2. 药性寒热值 ( 例如 : 桑叶 -1 , 白术 +1 , 熟地 +0.5 , 生姜 +1 ) 3. 所到经脉部位 ( 陈士铎著...本草新编 中 , 有详细描述 ) 4. 经引导后可到达的经脉部位 5. 药性寒热前后值 ( 约有1/10 单方 , 药性寒热值的前后差异很大 , 古今文献中 , 尚未发现有此类叙述 , 但是确实存在 )

二 . 配方组合规则.....为了方便了解 , 纯粹用现代语 1. 主药 2. 次药 3. 从药 4. 基药 ( 调整主次药 效力强度的有益营养药 ) 5. 引药 ( 导引 药力送达经脉或部位的药 , 与口语中的 "药 引" 意思完全不同 )

三 . 配方不是堆药..... 把治疗效能相同的药方凑在一起 ( 随便找一个小学生配药 , 他也会想这么干 ) , 固然会出现一些效用好的药方 , 但是 , 犯下摧毁封底药的大忌 ; 古人平常用药并不会一起手就使用特效药 , 实在没办法时 , 才使用最后的封底药 ; 这部分 , 中医观念领先西医至少两千多年 ; 西医直到十几年前 , 才开始检讨滥用特效药 产生的细菌抗药性 和 保留封底特效药 ; 另外, 只知堆加各种疗效 , 不知调整作用部位的话 , 比堆药高明不了多少 , 药效必定打折扣 ~

四 . 安全和有效.....味少则力专 , 味杂则力薄.....从效力上来说 , 只要用对药 , 用药越精简 , 药效会越强 , 用药过於庞杂时 各味中药互相牵制抵消之下 , 药效大多会变差 , 当然 , 如果本来就想配出广效药 , 药味必然会较多 ;

味少则力专 , 味杂则力薄.....同样这句话 , 也看出了配方的安全原则 ; 当配方不当 或 患者吃错分量时 , 药味少的配方较危险 , 药味多的配方反而比较安全 ; 因此配方组合规则中 , 多加了一个 " 基药 " 是因为安全顾虑 ~

一剂安全有效的配方 , 最好的组成药味 , 在 5 ~ 15 味药时比较容易配出 , 若担心药效过强可以添加基药 ; 典型的基药如 熟地 ( 只适合治下之药 ) , 大枣 ( 中上皆可 ) 古今文献中虽没有叙述 , 但是类似用法案例很多 , 如肾气丸 , 知蘗地黄丸 , 杞菊地黄丸 等 , 皆以六味地黄丸为基底药 ~

五 . 引药 .....热则上浮 , 寒则下沉 ; 治上热饮 , 治下冷服 , 入肾盐汤下.....
以上这些话 , 都是引药上下 或 引入各个经脉 , 部位的用语 ; 还有各自单方含有引导效果 , 例如 : 桔梗载药上浮 , 熟地多加则带药入肾 , 总体药性偏热时 , 药力容易上浮 , 总体药性偏寒时 , 药力下沉 , 因为药力的偏移 , 药效就有所不同了 ; 在使用加减方时 , 如果没注意到这一点 , 药力容易失效 ; 另外有一部分药 , 所到经脉部位很固执 , 无法移动 ~

六 . 前后效 ..... 我真正自行配药用过 , 且熟悉的单方特性 , 不过三十几种 ( 有现成有效的成药可应用时 , 我不自己配药 ) , 就已发现其中有四种 , 在初服药一小时内的寒热部位感觉 , 和 四小时后的寒热感觉差异极大 , 有此前后效的药方粗估超过 1/10 ; 因此 , 想要配出好药的难度又大大增加了 , 尤其是配较长期服用的药方 ~

七 . 知药善任.....俗话说 " 贪多嚼不烂 " , 只有用自己最熟悉的药方 , 才能配出最恰当的有效方剂 , 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 , 不容易成功 , 而且医药方面的事 , 人命关天 ; 总之想法可以大开大阖 , 实作时绝对要小心谨慎.....

.....2019/05/30 .....洗药生
也许 , 会有许多先进前辈们认为...原药汤剂效用 , 在改用科学中药后 , 一部分药在效能上会减效或失效 , 而且一部分药 不宜 或 无法 炼制成科学中药 , 还有 , 较少用到的药材 , 中药厂并不生产 ; 因此 , 科学中药并不值得采用 ~

科学中药的确会有上述缺失 , 但是也有一些独到的优点 :

1. 方便保存佔用空间较小 , 2.用药方便不用熬煮炖药 , 3. 调剂方便...只要买个较便宜的珠宝电子秤就够用了 ,

4. 治上和 治下药剂 , 效果比丸剂好很多 , 以六味地黄丸为例... 服用科学中药粉剂 1.5克 ( 浓度 3.6倍 ) , 冷开水送服 , 还比服用丸剂 20克用冷盐水送服时, 效果明显好很多 ( 六味地黄丸是最安全的药 ,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测试比较 ) ,

5. 这是最惊人的一点.....科学中药粉 , 善于对药力所到经脉部位 , 以及寒热效用 , 做到精準调控 .....这是有原因的 :
通常我们购买原药时 , 分量不多 , 因此每种原药的药力 , 因为每一份品质稍有差异 , 在分到每一帖药时 , 效力比就出现多多少少的偏移 ; 更有人偏爱使用高品质野生药 , 其药力偏移就更大了 ;

所以用药戒豪奢 , 普普通通反而更好 , 科学中药每一份 , 都是至少数百公斤普通药混合 , 浸膏后干制再分装的 , 每一份药力效果固定平均 , 所以比较利于精準调控 , 甚至可能配出古人没有机会使用的精準药方 ~

.....2019/06/01 .....
 
也许 , 会有许多先进前辈们认为...原药汤剂效用 , 在改用科学中药后 , 一部分药在效能上会减效或失效 , 而且一部分药 不宜 或 无法 炼制成科学中药 , 还有 , 较少用到的药材 , 中药厂并不生产 ; 因此 , 科学中药并不值得采用 ~

科学中药的确会有上述缺失 , 但是也有一些独到的优点 :

1. 方便保存佔用空间较小 , 2.用药方便不用熬煮炖药 , 3. 调剂方便...只要买个较便宜的珠宝电子秤就够用了 ,

4. 治上和 治下药剂 , 效果比丸剂好很多 , 以六味地黄丸为例... 服用科学中药粉剂 1.5克 ( 浓度 3.6倍 ) , 冷开水送服 , 还比服用丸剂 20克用冷盐水送服时, 效果明显好很多 ( 六味地黄丸是最安全的药 ,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测试比较 ) ,

5. 这是最惊人的一点.....科学中药粉 , 善于对药力所到经脉部位 , 以及寒热效用 , 做到精準调控 .....这是有原因的 :
通常我们购买原药时 , 分量不多 , 因此每种原药的药力 , 因为每一份品质稍有差异 , 在分到每一帖药时 , 效力比就出现多多少少的偏移 ; 更有人偏爱使用高品质野生药 , 其药力偏移就更大了 ;

所以用药戒豪奢 , 普普通通反而更好 , 科学中药每一份 , 都是至少数百公斤普通药混合 , 浸膏后干制再分装的 , 每一份药力效果固定平均 , 所以比较利于精準调控 , 甚至可能配出古人没有机会使用的精準药方 ~

.....2019/06/01 .....
科中类似散剂,但不是散剂,因此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散剂的功效。“散(sǎn )者,散(sàn )也”,其效果当然比丸剂明显,但前提是病人肠胃吸收能力好;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凡是见效快,那么效果去得也快。经方中肾气丸之所以用丸剂不用汤、散,一是考虑到病人肠胃吸收问题。因为大部分需要补的人身体久虚,如果肠胃好,他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精微就能恢复,不至于虚成这样;现在已经虚了,说明吸收运化能力失常(受到阻碍或者本身受损),即身体供不应求所致虚损,故用丸剂来缓慢释放,量小力弱,即使脾胃虚弱也堪吸收。二则是六味地黄丸(或肾气丸)里面滋阴为主,而阴属于物质,中医里面有“阳易补而阴难成”,“阴虚难治,阳虚易补”等说法,都说明补阴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转化为身体需要的物质,所以丸剂能缓慢持久释放,是最安全最合适的长期补虚的方法。
 
科中类似散剂,但不是散剂,因此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散剂的功效。“散(sǎn )者,散(sàn )也”,其效果当然比丸剂明显,但前提是病人肠胃吸收能力好;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凡是见效快,那么效果去得也快。经方中肾气丸之所以用丸剂不用汤、散,一是考虑到病人肠胃吸收问题。因为大部分需要补的人身体久虚,如果肠胃好,他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精微就能恢复,不至于虚成这样;现在已经虚了,说明吸收运化能力失常(受到阻碍或者本身受损),即身体供不应求所致虚损,故用丸剂来缓慢释放,量小力弱,即使脾胃虚弱也堪吸收。二则是六味地黄丸(或肾气丸)里面滋阴为主,而阴属于物质,中医里面有“阳易补而阴难成”,“阴虚难治,阳虚易补”等说法,都说明补阴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转化为身体需要的物质,所以丸剂能缓慢持久释放,是最安全最合适的长期补虚的方法。
有道理,个人也不赞同科学中药,不过科学中药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目前取代科学中药和传统熬药制药的中间地带是让药店帮忙制作和熬药,这种折衷办法对于懒人是幸福的事,而且药店要是有高水平的中医或者中药师帮忙熬药那更有技术保障了
 
科中类似散剂,但不是散剂,因此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散剂的功效。“散(sǎn )者,散(sàn )也”,其效果当然比丸剂明显,但前提是病人肠胃吸收能力好;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凡是见效快,那么效果去得也快。经方中肾气丸之所以用丸剂不用汤、散,一是考虑到病人肠胃吸收问题。因为大部分需要补的人身体久虚,如果肠胃好,他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精微就能恢复,不至于虚成这样;现在已经虚了,说明吸收运化能力失常(受到阻碍或者本身受损),即身体供不应求所致虚损,故用丸剂来缓慢释放,量小力弱,即使脾胃虚弱也堪吸收。二则是六味地黄丸(或肾气丸)里面滋阴为主,而阴属于物质,中医里面有“阳易补而阴难成”,“阴虚难治,阳虚易补”等说法,都说明补阴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转化为身体需要的物质,所以丸剂能缓慢持久释放,是最安全最合适的长期补虚的方法。
您说的是 , 我忘記考虑到比较衰弱的情况 ;
想来古时丸剂 , 也有类似今日成药使用方便性的好处 ; 六味地黄丸的丸剂 , 和以蜜丸之后 , 因为甜味导向中焦和脾胃 , 因而可以入肾的效率衰减 , 故而需要淡盐水送服 ; 据我的经验 , 脾胃并未衰弱的一般人 , 吃一匙粉剂的效能 ( 本身自带酸咸 ) , 有可能抵丸剂12丸服用约 2~3 次 ; 在睡眠不足 或 特別劳累时 , 是护肝神方 ~
 
有道理,个人也不赞同科学中药,不过科学中药也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目前取代科学中药和传统熬药制药的中间地带是让药店帮忙制作和熬药,这种折衷办法对于懒人是幸福的事,而且药店要是有高水平的中医或者中药师帮忙熬药那更有技术保障了
主要还是煎煮方便,按方配比抓药也方便。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存在中间化学反应问题,一旦受到影响,药效可能有影响(衰减或失效)。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原药材煎药浓缩后真空瞬间干燥(类似市场上的冲剂颗粒),但这个过程也会导致一些活性物质的破坏,所以有些药也不能这么干。说白了,还是原始的煎药法最好。
 
主要还是煎煮方便,按方配比抓药也方便。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存在中间化学反应问题,一旦受到影响,药效可能有影响(衰减或失效)。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原药材煎药浓缩后真空瞬间干燥(类似市场上的冲剂颗粒),但这个过程也会导致一些活性物质的破坏,所以有些药也不能这么干。说白了,还是原始的煎药法最好。
會使用科學中藥 , 該是各有因緣吧 ! 沒有科學中藥的話 , 我的中醫自學之路 , 怕是一步也邁不出 ~
 
會使用科學中藥 , 該是各有因緣吧 ! 沒有科學中藥的話 , 我的中醫自學之路 , 怕是一步也邁不出 ~
是的。主要是内地市场买不到科中,若直接网购台湾那边的又太贵(一味药好几百),所以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直接抓药材。
 
是的。主要是内地市场买不到科中,若直接网购台湾那边的又太贵(一味药好几百),所以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直接抓药材。
原来如此 , 我还一直误会是大陆比较看不起科学中药 ;
虽然科学中药是日本人发明的 , 只要中国人把它用到最好 , 最有效 , 更能造福世界 , 中医的光荣依旧是我们的 ~
 
原来如此 , 我还一直误会是大陆比较看不起科学中药 ;
虽然科学中药是日本人发明的 , 只要中国人把它用到最好 , 最有效 , 更能造福世界 , 中医的光荣依旧是我们的 ~
如果内地能有的话,估计百姓都图方便买这个了,毕竟饮片煎煮不方便。
 
如果内地能有的话,估计百姓都图方便买这个了,毕竟饮片煎煮不方便。
估计大家对日本 , 多少有点牴触的情结 ; 不过 , 有助於中药与日俱进的话 , 倒是不妨逐渐采用 ~
 
估计大家对日本 , 多少有点牴触的情结 ; 不过 , 有助於中药与日俱进的话 , 倒是不妨逐渐采用 ~
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老百姓想的没那么高深——只要药效好、价格实惠,管你是什么方法做的科学不科学中药,我就会去买、去用。这就是典型的屁股决定大脑的方式,所以现在很多中国人还是会买日系车、日本家电、化妆品、去日本旅游,什么抵触情结早抛脑后了。
 
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老百姓想的没那么高深——只要药效好、价格实惠,管你是什么方法做的科学不科学中药,我就会去买、去用。这就是典型的屁股决定大脑的方式,所以现在很多中国人还是会买日系车、日本家电、化妆品、去日本旅游,什么抵触情结早抛脑后了。
啊 ! 我所谓的 " 大家 " 是指中医界 ; 想必是产业生态结构不太一样 , 我家附近徒步五分钟内 , 就刚好有三家小中药行 ( 不能看病 ) , 每家都有卖科学中药 , 便宜单方药 100 克装 , 相当约人民币二十几元 , 人参才是一百多元 ~
 
啊 ! 我所谓的 " 大家 " 是指中医界 ; 想必是产业生态结构不太一样 , 我家附近徒步五分钟内 , 就刚好有三家小中药行 ( 不能看病 ) , 每家都有卖科学中药 , 便宜单方药 100 克装 , 相当约人民币二十几元 , 人参才是一百多元 ~
内地没有卖这个的店,内地人想要买,只能去台湾买。要么网购,网购就贵得多了。如果你去过新疆,就会发现游客去那里吃葡萄干,价格是每个人3元人民币,随便吃。那里西瓜论个数卖,而不是不论斤,很便宜!但如果你在外地网购,就不是这个价了,会贵很多。
 
掌握病情才是根本,切中病情的汤药立杆见影,用不着舍近求远找药,没搞清状况吃什么药都不管用。
 
掌握病情才是根本,切中病情的汤药立杆见影,用不着舍近求远找药,没搞清状况吃什么药都不管用。
你好啊 , 前面几段是閒聊 ; 主题是 配方技巧 与 中药研发 ~
 
内地没有卖这个的店,内地人想要买,只能去台湾买。要么网购,网购就贵得多了。如果你去过新疆,就会发现游客去那里吃葡萄干,价格是每个人3元人民币,随便吃。那里西瓜论个数卖,而不是不论斤,很便宜!但如果你在外地网购,就不是这个价了,会贵很多。
我才想说 : 刚到论坛 , 看见大部分人开出的药方 , 怎么都是我的还原用药量的 5~10倍以上居多 ( 我用药目标为6小时 , 一般原药目标12 或 24小时 ) ; 现在想来 , 药量多 , 个別差异被平均了 , 而且分量多 , 药效也提升了 , 嗯 , 上了双保险 , 这种作法也很科学 , 我喜欢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