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段氏脏腑按摩疗法治病原理的探讨
---百病从气论治 治病必求于本
作者:段朝阳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说明治疗疾病的根本在于调理阴阳。那么阴阳为何?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就是所说的“一气分阴阳,阴阳合一气”,段氏脏腑按摩疗法就是站在“气”的高度来研究人体,认识疾病,调理疾病的,因为抓住了事物的本源,所以按照“整体调理,治病求本”的原则,而有“多病同治,异病同治”之功效,乃为中国传统医术 之“大道”。
前辈在传授脏腑按摩理论精华时讲到“人是一个团气” 。即:如果一个患者的病情比较复杂,术者在搞不清疾病的原因时,就按“气”来治疗,人实际就是一个大气包。从内容看好似有点糊涂医生治糊涂病的感觉,但仔细品味,这一句话却道出了人体构成的本质,也体现了脏腑按摩的理论精髓,并成为指导脏腑按摩疗法临床运用的总的纲领。
一、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那么怎样去理解“人是一团气”这种观点呢?
我们首先就要了解一下“气”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中国古代哲学是这样给气定义的:寰宇茫茫,生物吐纳,有一种有形无形而存在的东西,称之为气。
气的构成:气是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
气的特征:气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这种运动变化过程称作气化。
气和形之间关系:气和形之间的变化就是气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聚而成形,散而为气,故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气充塞于太虚之中,一切有形之物的生成和变化乃至消亡,无不由于气的气化作用。
《素问·保命全形论》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可见,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因此,中医学认为人是天地自然的产物,人体也是由气构成的,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形气转化的升降出入气化作用的运动着的有机体。故在《庄子·知北游》中有:“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万物一也”之说。既然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就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所以“人是一团气”就不难理解了。
在运用脏腑按摩疗法调理疾病时,把人体看做是由一团气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操作起来就简单多了,这也可称作“大道至简”吧。
二、气与血两相维附
中医学精、气、血、津液学说认为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的生成和代谢,有赖于脏腑经络受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又必须依靠精、血、津液的滋养和濡润,因此,精、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及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有着密切关系。
人体的生命物质虽有精、气、血、津液之分,但皆本源于气。气聚而成形,散而无形。气与精,血、津液相对而言,则气无形,而精、血、津液有形。气与精、血、津液的相互化生与转化,体现了在生命活动中,形化为气,气化为形,形气相互转化的气化过程。
精血同源、津血同源,精、津、液化而为血,血涵蕴精与津液,故中医学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又常以气血相称,强调“人之生,以气血为本”,“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医宗必读·古今元气不同论》)。因此,下面着重谈谈气和血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关系。
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基本物质,气之与血,异名同类.两相维附,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气属阳,主动,主煦之;血属阴,主静,主濡之。这是气与血在属性和生理功能上的区别。但两者都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在生成、输布等方面关系密切,故“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难经本义》)。这种关系被称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血在脉中流行,实赖于气之率领和推动。故气之正常运动,对保证血液的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因气和血的关系极为密切,故不但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而致气血同病。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统摄的作用,故气的虚衰和升降出入异常,必然影响及血。如:气虚则血无以生化,血必因之而虚少;气虚则推动、温煦血液的功能减弱,血必因之而凝滞;气虚则统摄功能减弱,则血必因之外溢而出血。气滞则血必因之而瘀阻;气机逆乱血必随气上逆或下陷,甚则上为吐衄,下为便血、崩漏。另一方面,血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作用,在血液虚亏和血行失常时,也必然影响及气。如:血虚则气亦随之而衰;血瘀.则气亦随之而郁滞;血脱,则气无所依而脱逸。总之,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人之生死由乎气。气之为用,无所不生,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地,可见凡疾病之表里虚实,顺逆缓急,无不因气所致,所以《素问·举痛论》有“百病生于气也”之说。
三、疾病之“本”所在
中医学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既对立又统一,它们在不断地产生矛盾而又解决矛盾地过程中,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这种动态平衡因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又不能立即自行调节得以恢复时,人体就会产生疾病。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倦、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宋代陈无择把病因与发病途径结合起来,明确提出了三因学说,把六淫外感归为外所因,七情内伤归为内所因,饮食劳倦虫兽金刃归为不内外因。疾病病因作用于人体之后,会导致机体的生理状态被破坏,产生了形态、功能、代谢的某些失调、障碍或损害,人体就处于了患病状态。
中医学把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气称作“正气”,把各种致病因素成为“邪气”,疾病的发生和变化,即是在一定条件下邪正斗争的反映。因此,无论人体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饮食劳逸,在正气旺盛,生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导致人体发病。只有在人体正气虚弱,功能活动不能适应诸因素的变化时,使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这就是常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外感病因多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又称为“六气”。当“六气”转化为对人体有害的“邪气”,成为致病的因素时,称之为“六淫”。 六淫之邪主要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六淫致病的初起阶段,其临床表现,多有表证,表证不除,邪气由表入里,由浅及深,则损及脏腑,易致内生五邪之害。“六淫”中又以风、寒、湿邪侵入人体而致病者为最常见。目前,由于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因外感“六淫”病邪伤及脏腑形成的疾病占的比例明显较少。
内伤病因泛指因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超过人体自身调节范围,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如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当等。当内伤病因产生时,在体内也会形成破坏了人体相对动态平衡的“邪气” 导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生病。脏腑慢性疾病多由内伤病因所致。
无论是因外感病邪还是内生病邪,人体内正邪相争,必然会导致人体正常的气机失调,或为气不周流而郁滞,或为升降失常而逆乱。“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人体内气的运行失常,必会导致血、津液的运行和代谢失常,如果病邪反复侵害或人体正气亏虚无力抵抗驱除,就会滞留在体内并不断增多而聚集,最终造成气滞而血瘀,气郁而聚湿生痰。病邪、瘀血、痰饮或在形躯,或在脏腑,而变生百病。
瘀血形成后,不仅是人体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影响全身或局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经脉淤塞不通、脏腑发生症积,以及“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不良后果。故有“初病在气,久病在血”之说。
痰饮形成后,饮多留积于肠胃、胸胁及肌肤;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痰饮为水湿所聚,停滞于中,易阻滞气机升降出入和经脉气血运行,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脉受阻,影响水液代谢。因此,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互为因果,为害甚广,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故有“百病多由痰作祟”之说。
“气聚则形生”,“气之与血,异名同类.两相维附,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可以根据气的特征和气与血的关系,不难推断出与人体“正气”相对的“邪气”也应具有这样的特征。邪气反复的侵入或者内生,随着增多必然会积聚而成形,并与体内生的成瘀血和痰饮两相维附而结合,滞留在人体脏腑和经络而形成致病因素,进而导致各种疾病。
由于病邪的反复侵入或内生,一是必然损伤人体的气血,使正气亏损;二是必然造成脏腑功能失调,影响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三是必然使人体气机的紊乱或者郁滞,最终又导致血液的凝结而成瘀血、津液的停滞而成痰饮、邪气的不断化生而凝聚停留体内。这些致病因素如果不被及时清除体外,必然又会造成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化生不足,正气亏虚,气行不畅。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得不到气血足够的濡养,代谢废物不能顺利地被排除体外,又可产生瘀血、痰饮和邪气,这样在人体内病邪的产生和对机体的损害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综上可见生病之初多因外感六淫之病邪侵入人体或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失当内生之病邪损伤脏腑扰乱气机所致。初感病邪,或因正不胜邪,或因治疗不及时,或因治疗不当,造成病邪不能及时驱除,必致脏腑失调,气血不畅,而邪气又反复侵入或内生,日久人体必脏腑受损,气血亏虚,无力抗争,以致瘀血、痰饮和邪气形成并滞留,诸因不除,则就会逐渐形成各种缠绵不愈的脏腑慢性疾病。
四、调和气血是治病的关键
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无不伤及气血。所以,“治病之要诀,在明气血”(《医林改错》)。祖国医学认为:“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本,本质、本原、根本、根源之渭。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必须寻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本质,并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治疗。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中医治疗中最基本的原则。
“扶正祛邪”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基本治则之一,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驱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盛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诸多久治不愈的慢性疑难杂症的根源就是因为气机失调导致了滞气、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在体内的淤积,久之又邪盛正衰成为导致疾病发生和复杂多变的病理基础,所以说病之因在气血,邪积是根源。因此治则必先调气血,驱逐病邪,消除致病的因素才能达到恢复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
祖国医学认为,气具有温煦、气化、推动、防御和固摄之功效。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故治疗时必以调气为要,而调气之法众多,如《读医随笔·升降出入论》所言:“气之亢于上者,抑而降之;陷于下者,升而举之;散于外者,敛而固之;结于内者,流而散之”。推而广之,则寒之、热之,乃至按摩、针灸、饮食等均属于调气之列。
气病之治则,概而言之,即:气虚则补,气滞则疏,气陷则升,气逆则降,气脱则固,气闭则开。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二者互根互用,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气属阳,血属阴,一阴一阳,互相维系。由于气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生理上相互依存,病理上常相互影响,终致气血同病。气病则血随之亦病。气对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作用。气虚无以生化必致血虚,推动、温煦之功减弱必致血瘀,统摄无权必致出血,气滞则血因之而瘀,气机逆乱则血亦随之而上逆或下陷。此为气病及血。同样,血病亦可及气,如血虚无以载气,则血亦随之而少,血瘀则气亦随之而滞,血脱则气无所附,必随之脱逸,乃至亡阴、亡阳之危候。气血关系失调,常常表现为气血同病,故治疗则应调整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使气血关系恢复正常状态。
根据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可知,气行则水行,气行则血行,气行则可以解郁导滞。《素问·调经论》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病理产物的堆积还可以壅塞经隧,所以调“气血”可宣通府气,散积聚,开窍道,排病邪。总之,通过调理“气血” 可以使滞气、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在“正气”的推动和“血液”的运输下而排出体外,从而使机体气调血和,脏腑平衡,“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五、化病为气除顽疾
按摩的实际作用机理就是通过医者双手的机械运动使患者身体的组织产生被动的运动,并不断的将医者所做的功(包括力、精神信息和机械能量的有机结合产物)传递给患者,加速患者机体内物质的运动,促使新陈代谢的速度和质量提高,增强机体的生命活动能力,清除存在机体内的非素有之物,从而使身体的一些病症消失,而提高健康程度。
既然“人是一团气”,那么寄居在人体内的瘀血和痰饮等这些病邪同样也是“一团气”,它们由于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凝结成有形之物,当然我们也可把它们再变成无形之物,而把这些机体内非素有之物清除体外,即可使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病邪”作为一种影响人体身体健康的物质,在体内以无形和有形的状态存在,无形就是指以汽态形式存在的“邪气”,有形就是指以液态和固态形式存在的瘀血、水湿、痰饮、宿食等生理或病理产物,它们的生成和消散过程就如同物质固态、液态和汽态三种状态的相互转化。从人体内病邪的产生和脏腑器官产生病理变化的过程来看,人体内病邪的生成就如同物质从汽态转化成液态或固态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无形转化成有形或由低密度状态转变为高密度状态的过程,是一个凝聚的过程。段氏脏腑按摩疗法治疗特点就是采用特殊的手法直接作用在人体内脏腑组织器官和病灶上,通过“手法”操作所做的功转换成的各种能量,逐渐渗透到人体内,在这些能量的作用下,使滞留在人体内的病邪运动速度加快,从而实现病邪在人体内从凝聚到扩散的转变,最终由固定不动的有形物质转变为可移动的有形或无形物质,由高密度状态转变为低密度状态,就如同物质由固态转化成液态,或由液态或固态转化成汽态的过程,然后随着脏腑功能的增强,正气的恢复,在正气的推动和治疗手法的作用下,散开的邪气则由魄门或七窍毛孔排出体外,化开的痰瘀之物近肠道者归于肠道排出,有的凝痰化为水液者仍由水道排出,化开的瘀血则归于血管代谢而出。人体内的病邪在外在和内在的作用下被清除后,脏腑器官就不被这些病邪所困,生理功能就会逐渐得到改善和恢复,各种病症也会随之消失。
书于2018年1月
附件
-
74.5 KB 查看: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