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越婢汤】不应改成越脾汤

顺应自然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5/05/17
帖子
620
获得点赞
147
声望
43
《金匮要略》卷中:越婢汤方经文: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处方
麻黄10克 石膏50克 生姜9克 甘草6克 大枣15枚


本方治疗肺里面太热,水排泄不出来:越婢汤症。
”续自汗出“:本来应该没有汗了,但是还是有汗出来一直不止,因汗出而无大热。
”无大热“是表面看起来没有大热,其实里面是大热,因热发不出来造成一身悉肿。
麻黄10克把表打开,肺里热盛,所以重用石膏50克去肺热,热从皮肤排出。生姜甘草大枣补充胃液,防止因麻黄石膏去水肿对肠胃的损害。喝下去就发汗,皮毛打开后,水肿马上从全身皮肤毛孔和小便排出去,热去汗止。不用麻黄打开皮毛,热无去处,皮肤下的死水无法排除体外。
麻黄可以止汗,就是源出此处。

由于本方脉浮在表,恶风,治疗肺热一身悉肿,走的发表去水肿的路线。并不是胃热口渴汗出的白虎汤,肠胃没有失去津液所以不渴,不是脾胃升降失常上吐下泻,也不是脾湿需用白术治湿,茯苓利湿,所以越婢汤与脾胃无关,越婢汤名不能改成越脾汤。


回复
 
最后编辑:
唐代元稹有首乐府诗《相和歌辞·估客乐》中有这么一段话描述当时的商人采购: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
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
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


党项指如今宁夏一带地区(唐朝时为党项族居住地),那里盛产好马。吐蕃则是唐代吐蕃人居住地,即今西藏。当时吐蕃人和大食人(阿拉伯人)时不时侵略天竺(印度),而那里的鹦鹉较为独特(与中国南方和西北鹦鹉不同),因此传入吐蕃。中原商人或从吐蕃交易。

炎州为古神话地名,后在诗歌中多指代中国南方地区。火浣指的是火浣布,由石棉纤维织成的布,因其不怕火,在火中能去污垢(浣就是洗),史书中常称之为“火浣布”或“火烷布”。

最早记载为《列子·汤问》:“周穆王大征西戎,西戎献锟铻之剑,火浣之布。……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在这本古书的记载里,周穆王得到西戎所献火浣布,并对其用火洗涤的特性作了描述。 在汉朝也有西域进献火浣布的记载。

然而秦汉以后,随着神仙传说的广泛流行,文人多喜引用神话的说法。《玄中记》云:“南方有炎火山焉,山从四月而生火,十二月火灭。正月二月三月火不燃,山上但出云气,而草木生叶枝条,至四月火燃,草木落叶,如中国寒时草木落叶也。行人以正月二月三月行过此山下,取柴以为薪,燃之无尽时,取其皮绩之,以为火浣布。” 这里元稹也是沿用文人的传统,用神话里面的地名作为火浣布的产地。事实上,中国西南方产石棉。

四川的锦缎有名,不用多说。

由此可见,上面对偶句都是某地名物。自然,下面的“越婢”和“奚僮”的构词方式跟“党项马”、“吐蕃鹦”一样,“越”肯定是指越地,也就是古越国一带,“奚”则是唐代奚族,分布在内蒙、辽宁一带。奚族百姓在商代就已经成为奴隶被役使,或被贵族们用来当做祭祀的人牲。 《周礼》中有对奚的记载:“女桃,每庙二人,奚四人。”(《春官·守桃》) 因此奚字有时作奴隶的名称,有时作地名,有时还作族名。

“越婢”解释为“越地的婢女”或者“越国的婢女”,如何理解?有故事为证:

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突患头昏目眩、浑身乏力、全身浮肿、下腹胀满、小便不利之疾,召来太医会诊,切脉服药。但一连十几天,病情丝毫没有减轻,反有加重之势。满朝文武大臣急得无计可施,太医更是有如热锅之蚁,一再会诊商讨,束手无策。越王烦躁大怒,训斥太医无能,下旨要斩。并在全国张贴告示:谁能治好越王之病,重重有赏!可是一连数日,无人应诊。

这时,越王的一个婢女自告奋勇,愿给越王治病,并说如果治好了越王的病,不求奖赏,只要越王赦免众太医就行。大臣们深感惊讶,太医们更是惊奇不已,谁都不相信这个婢女有什么医术。可是越王被疾病折磨得很痛苦,且目前又无人敢来应诊,也只好抱着一线希望,将信将疑勉强同意婢女诊治。说来也奇,越王服下婢女煎煮的一碗汤药之后,不多时全身轻快,浮肿渐退,病已去了一大半。3剂后病即痊愈。

越王大喜,对这个婢女大加赞赏,并封为妃子。被赦免的太医们个个自觉惭愧,同时满腹狐疑,暗暗惊叹,一个婢女,哪来这等高超医术?于是结伴向这个婢女道谢救命之恩,并讨教她到底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婢女听后,说道:“我哪有什么高超医术、灵丹妙药,其实都是平常向你们学的呢!我经常熬药服侍王宫上下,久而久之,我熟悉了什么药治什么病。这次大王患病,你们处方不验,是因为你们惧畏大王,认为大王是龙身玉体,不敢用平时给其他人常用的这些峻猛廉价的药物,岂能奏效?”一席话,说得太医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事后,太医们将婢女所用之方剂,取名为“越婢汤”,并载入医书。

据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记载,“越婢汤”的处方是:石膏半斤(8两,约120克),麻黄6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5枚,有疏散水湿、宣肺清热之功效。治疗“风水”病,症见恶风、全身浮肿、面目肿大、微发热汗出、脉浮者,一般服1~2剂即有很好疗效。此方药价低廉疗效佳,但因原方药量甚大,临床不易把握,故一般医生均不轻易使用,不懂中医者更不可滥用。
 
最后编辑:
“越婢”有种解释是“越国的婢女”,故事如下:

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突患头昏目眩、浑身乏力、全身浮肿、下腹胀满、小便不利之疾,召来太医会诊,切脉服药。但一连十几天,病情丝毫没有减轻,反有加重之势。满朝文武大臣急得无计可施,太医更是有如热锅之蚁,一再会诊商讨,束手无策。越王烦躁大怒,训斥太医无能,下旨要斩。并在全国张贴告示:谁能治好越王之病,重重有赏!可是一连数日,无人应诊。

这时,越王的一个婢女自告奋勇,愿给越王治病,并说如果治好了越王的病,不求奖赏,只要越王赦免众太医就行。大臣们深感惊讶,太医们更是惊奇不已,谁都不相信这个婢女有什么医术。可是越王被疾病折磨得很痛苦,且目前又无人敢来应诊,也只好抱着一线希望,将信将疑勉强同意婢女诊治。说来也奇,越王服下婢女煎煮的一碗汤药之后,不多时全身轻快,浮肿渐退,病已去了一大半。3剂后病即痊愈。

越王大喜,对这个婢女大加赞赏,并封为妃子。被赦免的太医们个个自觉惭愧,同时满腹狐疑,暗暗惊叹,一个婢女,哪来这等高超医术?于是结伴向这个婢女道谢救命之恩,并讨教她到底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婢女听后,说道:“我哪有什么高超医术、灵丹妙药,其实都是平常向你们学的呢!我经常熬药服侍王宫上下,久而久之,我熟悉了什么药治什么病。这次大王患病,你们处方不验,是因为你们惧畏大王,认为大王是龙身玉体,不敢用平时给其他人常用的这些峻猛廉价的药物,岂能奏效?”一席话,说得太医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事后,太医们将婢女所用之方剂,取名为“越婢汤”,并载入医书。

据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记载,“越婢汤”的处方是:石膏半斤(8两,约120克),麻黄6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5枚,有疏散水湿、宣肺清热之功效。治疗“风水”病,症见恶风、全身浮肿、面目肿大、微发热汗出、脉浮者,一般服1~2剂即有很好疗效。此方药价低廉疗效佳,但因原方药量甚大,临床不易把握,故一般医生均不轻易使用,不懂中医者更不可滥用。
------------------------
我熟悉了什么药治什么病。这次大王患病,你们处方不验,是因为你们惧畏大王,认为大王是龙身玉体,不敢用平时给其他人常用的这些峻猛廉价的药物
-------------------------
重点——不敢用平时给其他人常用的这些峻猛廉价的药物
这说明该方应该是常用方,既然常用,就会有名,所以“越脾汤”,才是正名。
脾——婢,错字也。
 
------------------------
我熟悉了什么药治什么病。这次大王患病,你们处方不验,是因为你们惧畏大王,认为大王是龙身玉体,不敢用平时给其他人常用的这些峻猛廉价的药物
-------------------------
重点——不敢用平时给其他人常用的这些峻猛廉价的药物
这说明该方应该是常用方,既然常用,就会有名,所以“越脾汤”,才是正名。
脾——婢,错字也。
首先,故事与事实的区别在于,故事流传过程中往往脉络不会有太大改变,但细节可以被述者任意添加删除修改(也许出于有意,也许是流传讹误所致)。所以里面说的“常用方”,这个细节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比如考证出古代越国常用方子有哪些,在作对照和推断。

其次,即便确实属于常用方,但常用方的名字也不一定“越脾”这种。

越国属于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伤寒论》成于汉朝,因此书中药方名要么流传自战国,要么是作者自己发明的。观其书知,药方名简单如内经里的鸡矢醴,兰草汤,复杂一点的则用道家名如伤寒论里的白虎汤、青龙汤。根据《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可知,《伤寒论》中的方子源于《汤液经法》,早期多以道家四方神(玄武朱雀白虎青龙)命名。辅行诀中还有“大/小+补/泻+五脏汤”这种命名方式,伤寒论里面的很多经典方都是源于这些大小补泻汤。

因此,若说成是“补脾汤”或者“泻脾汤”还有点可能,但真正的大小补(泻)脾汤,其配方则是:

小泻脾汤=四逆汤或通脉四逆汤
大泻脾汤=小泻脾汤(四逆汤)+小承气汤(白芍、大黄 )
大补脾汤=小补脾汤(理中汤)+麦冬、五味子、旋覆花+红枣、胶饴

因此,说不定那个常用方的名字根本就没有“越”、“脾”、“婢”三个字,或许就是这个故事流传才被命名为“越婢汤”。

既然常用,就会有名,所以“越脾汤”,才是正名——我只能说,为何如此秀?来来来,顺着你的经典句式和逻辑,我来也一个:既然你是男的,就会娶老婆,所以你”怕老婆“。荒谬不荒谬?

再次,“婢”和“脾”字,若是错字,说明大多数人容易这么错写,按理说古代文献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但网上还找不到这样的例子的记载,却能找到古文中用“脾”通“髀”的例子。“婢”和“脾”性质完全不同,读音、声调完全不同,再怎么傻的人,就算错写,也不会错到这么离谱。

最后,就算解释为“越脾汤”,那应该也有”越肺汤“、“越心汤”、“越肝汤”,为何独见“越脾汤”?“越脾”在该方中怎么解释的通(清热去湿跟越脾有啥关系)?
 
最后编辑:
所以里面说的“常用方”,这个细节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
如果不是常用方,那个婢女能学会吗?
------------------
“婢”和“脾”字,若是错字
这就是偏旁不一样,而且月与女 差别不大。古人抄书,可没人管什么读音。地区不同,年代不同,那读音可差老远。
---------------------------
那应该也有越肺汤、越心汤、越肝汤,为何独见“越脾汤”?
脾土居中,上下要交通,必越脾,其它非居中,一越,就到体外去了。
脾本主湿啊!
 
我们来看看古代另一个类似的例子——越鞠丸,“鞠”就是“蹴鞠”的“鞠”,即中国古代的足球(皮革制的球,里面填毛 )。这里借用其象,指胸部憋闷,腹部胀满的症状。“越”本是古地名,后引申为“经过,度过”之意,再进一步引申为“绕过或消除(障碍)”之意。因此越鞠丸的意思就很清晰了,就是解决这个胸闷腹胀的障碍。

按照这个思路,越婢汤应该叫越肿汤或者越水汤才对。至于脾,若有病,不需要“越”,只需要“温”之,“燥”之即可。事实上,越鞠丸里面的香附行气、苍术燥湿、神曲消食,味味入脾,应该更有理由称为“越脾丸”,然而并没有。这说明什么?说明“脏”不需要“越”,也无所谓“越”

此外,你的观点没有证据,至少你像我上面那样给点文献依据、推理过程。不能仅仅凭借自己一厢情愿的理解,这样毫无佐证,难以令人信服。
 
最后编辑:
我们来看看古代另一个类似的例子——越鞠丸,“鞠”就是“蹴鞠”的“鞠”,即中国古代的足球(皮革制的球,里面填毛 )。这里借用其象,指胸部憋闷,腹部胀满的症状。“越”本是古地名,后引申为“经过,度过”之意,再进一步引申为“绕过或消除(障碍)”之意。因此越鞠丸的意思就很清晰了,就是解决这个胸闷腹胀的障碍。

按照这个思路,越婢汤应该叫越肿汤或者越水汤才对。至于脾,若有病,不需要“越”,只需要“温”之,“燥”之即可。事实上,越鞠丸里面的香附行气、苍术燥湿、神曲消食,味味入脾,应该更有理由称为“越脾丸”,然而并没有。这说明什么?说明“脏”不需要“越”,也无所谓“越”
越鞠丸,“鞠”就是“蹴鞠”的“鞠”
蹴鞠的历史肯定没有汤药的历史悠久,这个鞠,怎么来的,谁借用谁,不用想都知道。
 
看看郫——脾 有没有想法?

-----------
说“郫”字,论“郫县”
浏览:1071 来源: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发布日期:2018/3/2


作者:李殿元 来源: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在中国汉字中,“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字,《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辞典》对“郫”字都只有一种解释:“郫县,地名,在四川省。”难道“郫”字就只有这一种用途?是唯一用作地名的汉字?


一、“郫”字仅是四川一个地名?


作为名称,“郫”字不仅仅只有四川郫县在使用,还有:郫江,《史记·河渠书》“蜀守冰……穿二江成都之中”,其中之一即是郫江。杜预《益州记》说:“二江者,郫江流江也。”郫江属岷江支流,从都江堰分支东流,经过郫县,到成都市南,与锦江合流。

郫筒,本为酒名,相传晋山涛为郫令,用竹筒酿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俗称“郫筒酒”,因郫筒酒而有郫筒镇,是郫县县治所在地。


无论是郫筒酒还是郫筒镇,其名称的得来,都是因为“郫县”的缘故,而“郫江”得名是在“郫县”之前还是之后就很难说了,宋人赵忭《成都古今记》就说:“郫县因郫江得名。”


历史上使用“郫”字作地名的还有春秋时的晋国。《左传·文公六年》(公元前621年):“贾季亦使召公子乐于陈,赵孟使杀诸郫。”《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齐伐晋,戍郫邵”这里的“郫”“郫邵”是春秋时的晋邑,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考证:“在今河南济源县西一百二十里。”所以,《辞海》正确地指出:“郫邵,古邑名。又名郫,邵亭。在今河南济源西,春秋时属晋。”


“郫”字还是姓氏。据明代陈士元编的收入单姓、复姓3625个的《姓镌》说:黄帝之子任姓之裔封郫,以国为姓。清代陈梦雷、明伦汇编的《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诸姓部(三十一)”收有“郫鄈彝差峗绥追娸吹毒魁”等姓氏。看来,曾经确有人姓“郫”。


二、“郫”字有没有其他含义?


东汉《说文解字》认为“郫”字没有其他含义,仅仅是:“蜀县也。从邑,卑声。”


事实上,“郫”字并不仅作地名,与其他汉字一样,其本身是有含义的。


“郫”字由“卑”和“邑”两个字构成,“卑”亦声。“卑”意为“从属物”,“邑”意为“城市,城镇”。“卑”与“邑”联合起来就表示“从属性的城邑”。所以,“郫”字的本义:从属性的城邑、副邑、陪都;通假字,“郫”通“僻”,意为边远、偏僻。


《汉书·扬雄传》有“遡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之句,这可证“郫”不仅从“卑”也从“阳”,“卑”是地势低洼的地方,“阳”是岷山之阳,那么,“郫”的本意就是岷山以南的广大地势低洼的地方。


无论是“郫”字的本义、通假字,还是本意,确实都与四川郫县的形成历史有关系。


三、郫县的历史有多长?


关于郫县的形成与历史,许多学者都认为应该追溯到古蜀国时期的“郫邑”。“郫”作为古蜀国时期的一个地名,最早见于西汉扬雄的《蜀王本纪》:杜宇“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其次为东汉的《说文解字》。《华阳国志·蜀志》:“后有王曰杜宇,……移治郫邑。或治瞿上。巴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


然而,此“郫”非彼“郫”,这里的“郫”与后来的郫县应该说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因为,在古蜀国所居的川西平原上是没有城镇的。1995年以来,成都平原史前聚落考古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成都平原发现和确认了六座史前时期古城性质的琅落遗址,分别是新津宝墩古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城、都江堰芒城(上芒城)、祟州双河古城(下芒城)和萦竹古城遗址。很明显,这些充其量是比较大的聚落而不是城市。古蜀国虽然曾经“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但也不是城镇,因为当时的川西平原并不适合建城市。


四川盆地在远古时期是内陆湖,后来因地壳运动和四面高山冲积使湖盆抬升而逐渐形成;川西平原是由岷江、沱江冲击而成的扇形平原。著名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说:“蜀王所治郫邑,在今彭县(州)西北二十余里,属九陇黄土丘陵部分。在唐为九陇县治,《元和志》‘九陇县,本汉繁县地,旧曰小郫。’盖杜宇时,成都平原尚属大泽,卑湿不宜营邑。营邑必在较高之黄土丘陵地带(广都、新都、成都三邑之原址亦正如此),故郫本在九陇。”[1]


《华阳国志·蜀志》说:“(周)赧王五年,仪与若城成都,周迴十二里,高七丈。郫城,周迴七里,高六丈。临邛城,周迴六里,高五丈。”公元前316年,秦军征服古蜀国之后,征服者为维持自己的统治,要驻扎军队,建立管理机构,才兴建成都、郫、临邛三座城市并设立相应的县。不过,这座被称为“郫”的城市,并不在今天的郫县地域。先生说:“蜀王世,成都平原之冲积土部分犹洳湿,故营邑皆在赤土浅丘上,郫、新都、广都、成都皆然。”[2]“秦筑之郫城,盖即唐人所称之‘小郫’,在沱江(毗河)之北,蜀王故邑。非今郫县。其时‘二江’未开,沃野未启。今郫县只如成都近郊,非二张筑城处。惟旧郫为蜀王旧都,宜筑城。周迴仅七里,在当时已为大城矣。”[3]


郫县是什么时候迁到今天的位置呢?“汉时成都平原已全为陆土田畴,乃徙郫县治沱江之南(今郫县治),称旧邑为‘小郫’。”[4]考古发掘证明,现郫县城北的杜鹃城遗址就是西汉早期郫县的县城治所,现在的县城位置已经南移。


汉时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所以广设郡县。在原巴蜀地区,除秦代已经设立的汉中郡、蜀郡、巴郡外,又新设立了广汉郡、犍为郡、越嶲郡、益州郡、牂牁郡。据《华阳国志·蜀志》,蜀郡在秦代只有成都、郫、繁、江原、临邛、广都六县,到汉时有“县十五”,增设湔氐道、严道、青衣、绵虒、旄牛、徙、汶江、广柔、蚕陵。[5]在这样的情况下,郫县从九陇迁移到大约今天的位置。


四、“郫县”因何得名?


于郫县县名的由来,历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迄今尚无定论。


一是因人得名。据《蜀王本纪》“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及《华阳国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的记述,持此说者认为,“郫”系“蒲卑”的音译或“蒲卑之邑”的缩称。清《一统志》和嘉庆《四川通志》在郫县条文内更明确地说:“杜宇名蒲卑,都于此,因以名邑。秦灭蜀国而县名不改。”各种旧郫县志皆沿用此说。


二是因水得名。《成都古今记》说:“郫县因郫江得名”;清同治《郫县志》和《郫县乡土志》中也载有“杜宇都郫邑,因水标名曰郫”的传说。公元前310年筑郫城,约50年后李冰始穿二江(郫江、捡江)。“穿”有二义,一为开凿,一为疏浚。据前义,郫江开于建县之后,只能是江因县得名;据后义,疏浚前江名未见记载。


三是因地理方位得名。《汉书·扬雄传》说:“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据此说,“郫”指岷山南面那一片地方。但还有另一解:在岷山南面“郫”这个地方。据此说,则“郫”之得名与地理方位无关。


四是因地势得名。《资治通鉴·音注》说:“郫,即卑邑也”。据此说,古代郫县地处卑洼之地,蒲草丛生,故称卑邑,合写为“郫”。


五是因族称得名。近年一些研究巴蜀史的学者主张用巴蜀语解释当时的地名,并认为蒲卑系古蜀族自称,其蜀语含义为“蜀族人的地方”“蒲卑人的地方”或“来自‘天上’(高原)的人的地方”。

虽然郫县得名诸说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些说法都存在对郫县正式得名当时背景的忽略,从而导致其说法存在问题。


“郫县”的正式得名必然是在建城立县之后,而这,是在秦征服古蜀国之后与成都、临邛一并完成的。《史记·张仪列传》说:秦惠王“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冬十月,蜀平。”即是说,公元前316年秋,秦军征服古蜀国。秦对蜀国的统治分为两步:首先废除王位制,实行封侯制,以稳定政局,收服民心,所以三封蜀侯,而蜀侯又三反;终罢蜀侯而置郡县,设郡守,大量移秦民入蜀,改蜀国为蜀郡,实行郡县制,秦王朝委派官员实施管辖统治,最终结束了割据状态。秦在巴蜀地区大力推行《秦田律》,设立盐、铁、市官,稳定了封建统治,建立起正常的封建秩序。“郫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若干措施统一思想,其中之一就是统一文字。秦在商鞅用法家思想变法后,就大力统一思想,奖励耕战,在国力大增后遂开始了对其他国家的征服和建立大一统国家的行动,而蜀和巴就是其首先征服的国家。包括统一文字在内的统一思想行动也首先在巴蜀地区展开,古蜀文字、古蜀文化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湮灭了。


今天的四川文化,称为蜀学也罢,称为巴蜀文化或者蜀文化也罢,就其文化渊源来看,它与考古学上的“巴蜀文化”“蜀文化”毫无关系。所以,既然“郫县”的建城立县乃至得名都是在秦灭蜀之后,那么,“郫县”这个名称只可能是由征服者所取。即使秦征服者取“郫县”这个名称时参考了以前关于“郫”的若干来历,也必然要让这个名称合符他们以秦文化的权衡后而能获得在心理上的满足。


作为征服者的秦国在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灭亡了蜀文化甚至可能存在的蜀文字,又怎么可能让带有古蜀文化因素的“郫”字作为他们新设立的“县”和新建立的“城”的名称呢?秦设立的“蜀郡”,就不是因为这里是古蜀国的故土而是“因蜀山以为郡名也”。[6]


“郫”字由“卑”和“邑”两个字构成,显然不是古蜀文字而是秦文字即中原文字,它的本义是表示从属性的城邑、副邑、陪都。“郫城”与成都、临邛一并兴建,它小于作为秦在“蜀郡”的统治中心成都,是作为成都的副邑而设立的,是一座从属性的城邑。所以,作为成都副邑,原设立在九陇的郫县,在汉时已有更多“县”的情况下,必须更靠近成都,就搬迁到今天的位置了。


五、“郫县”应该改名吗?


郫县是秦国最早设立的郡县之一,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郫县作为县名一直延用至今,从未改过。曾有人建议改“郫县”为“望丛区”或者“蜀都区”,但“郫”字现在只有郫县还在作为地名使用,如果“郫县”改为“望丛”或“蜀都”,中国汉字将从此少一个字,是中国文化的莫大损失。《地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要“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性”。所以,即使“郫县”要改名称,也应该在“郫城”“郫都”“郫筒”这样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能保持“郫”字存在的字词方面去考虑,才是可以让人接受的方案。


注释:


[1][2][3][4]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6](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
“卑”是地势低洼的地方
脾呢?脾忌湿,脾湿则水泛,全身悉肿。
 
越鞠丸,“鞠”就是“蹴鞠”的“鞠”
蹴鞠的历史肯定没有汤药的历史悠久,这个鞠,怎么来的,谁借用谁,不用想都知道。
蹴鞠的历史肯定没有汤药的历史悠久 (证据呢?证据就是你的舌头?说啥就是啥?)。

以下资料见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蹴鞠/344001?fr=aladdin

蹴鞠所用之“鞠”,可上溯到石球。石球约十万年前的丁村文化遗址首先出土,四万年前的许家窑文化遗址大量出现。石球最早是狩猎工具,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用脚踢的石球及镂空的陶球。蹴鞠传说为黄帝所作:“蹴鞠,传言黄帝所作(刘向《别录》)”。明《太平清话》也记载:“踏鞠始于轩后,军中练武之剧,以革为元囊,实以毛发”。是说蹴鞠始于黄帝,开始用于军事训练。鞠是用皮子做成圆形,里面装满毛发。战国帛书有黄帝杀死蚩尤以后,“充其胃以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的记载 。

蹴鞠一词最早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书中记载:西汉时身为“安陵阪里公乘”的项处,因迷恋“蹴鞠”,虽患重病仍不遵医嘱继续外出蹴鞠,结果不治身亡。其后蹴鞠一词在《汉书》中多次出现。不过,汉以前的战国,称古代足球为“蹋鞠”。《战国策·齐策》中记载齐国首都临淄人的生活时说:“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这段话后来也在《史记·苏秦列传》中出现过。是说富裕起来的临淄,市民有很多文体活动,包括吹奏、击打、弹拨乐器,斗鸡、赛狗、下棋和踢球。这些史料表明,战国时期的齐国都城临淄,蹴鞠已发展成一种在民间广为盛行的娱乐方式。

可以说,即使蹴鞠不一定先于汤药,至少和汤药历史一样悠久。

谁借用谁,不用想都知道——有话不能明说,非要装x吗?汉朝战国人借用元代朱丹溪命名的药方?你为何这么秀?
 
看看郫——脾 有没有想法?

-----------
说“郫”字,论“郫县”
浏览:1071 来源: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发布日期:2018/3/2


作者:李殿元 来源: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在中国汉字中,“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字,《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辞典》对“郫”字都只有一种解释:“郫县,地名,在四川省。”难道“郫”字就只有这一种用途?是唯一用作地名的汉字?


一、“郫”字仅是四川一个地名?


作为名称,“郫”字不仅仅只有四川郫县在使用,还有:郫江,《史记·河渠书》“蜀守冰……穿二江成都之中”,其中之一即是郫江。杜预《益州记》说:“二江者,郫江流江也。”郫江属岷江支流,从都江堰分支东流,经过郫县,到成都市南,与锦江合流。

郫筒,本为酒名,相传晋山涛为郫令,用竹筒酿酒,兼旬方开,香闻百步,俗称“郫筒酒”,因郫筒酒而有郫筒镇,是郫县县治所在地。


无论是郫筒酒还是郫筒镇,其名称的得来,都是因为“郫县”的缘故,而“郫江”得名是在“郫县”之前还是之后就很难说了,宋人赵忭《成都古今记》就说:“郫县因郫江得名。”


历史上使用“郫”字作地名的还有春秋时的晋国。《左传·文公六年》(公元前621年):“贾季亦使召公子乐于陈,赵孟使杀诸郫。”《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齐伐晋,戍郫邵”这里的“郫”“郫邵”是春秋时的晋邑,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考证:“在今河南济源县西一百二十里。”所以,《辞海》正确地指出:“郫邵,古邑名。又名郫,邵亭。在今河南济源西,春秋时属晋。”


“郫”字还是姓氏。据明代陈士元编的收入单姓、复姓3625个的《姓镌》说:黄帝之子任姓之裔封郫,以国为姓。清代陈梦雷、明伦汇编的《古今图书集成》“氏族典卷·诸姓部(三十一)”收有“郫鄈彝差峗绥追娸吹毒魁”等姓氏。看来,曾经确有人姓“郫”。


二、“郫”字有没有其他含义?


东汉《说文解字》认为“郫”字没有其他含义,仅仅是:“蜀县也。从邑,卑声。”


事实上,“郫”字并不仅作地名,与其他汉字一样,其本身是有含义的。


“郫”字由“卑”和“邑”两个字构成,“卑”亦声。“卑”意为“从属物”,“邑”意为“城市,城镇”。“卑”与“邑”联合起来就表示“从属性的城邑”。所以,“郫”字的本义:从属性的城邑、副邑、陪都;通假字,“郫”通“僻”,意为边远、偏僻。


《汉书·扬雄传》有“遡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之句,这可证“郫”不仅从“卑”也从“阳”,“卑”是地势低洼的地方,“阳”是岷山之阳,那么,“郫”的本意就是岷山以南的广大地势低洼的地方。


无论是“郫”字的本义、通假字,还是本意,确实都与四川郫县的形成历史有关系。


三、郫县的历史有多长?


关于郫县的形成与历史,许多学者都认为应该追溯到古蜀国时期的“郫邑”。“郫”作为古蜀国时期的一个地名,最早见于西汉扬雄的《蜀王本纪》:杜宇“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其次为东汉的《说文解字》。《华阳国志·蜀志》:“后有王曰杜宇,……移治郫邑。或治瞿上。巴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


然而,此“郫”非彼“郫”,这里的“郫”与后来的郫县应该说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因为,在古蜀国所居的川西平原上是没有城镇的。1995年以来,成都平原史前聚落考古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成都平原发现和确认了六座史前时期古城性质的琅落遗址,分别是新津宝墩古城、郫县古城、温江鱼凫城、都江堰芒城(上芒城)、祟州双河古城(下芒城)和萦竹古城遗址。很明显,这些充其量是比较大的聚落而不是城市。古蜀国虽然曾经“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但也不是城镇,因为当时的川西平原并不适合建城市。


四川盆地在远古时期是内陆湖,后来因地壳运动和四面高山冲积使湖盆抬升而逐渐形成;川西平原是由岷江、沱江冲击而成的扇形平原。著名历史学家任乃强先生说:“蜀王所治郫邑,在今彭县(州)西北二十余里,属九陇黄土丘陵部分。在唐为九陇县治,《元和志》‘九陇县,本汉繁县地,旧曰小郫。’盖杜宇时,成都平原尚属大泽,卑湿不宜营邑。营邑必在较高之黄土丘陵地带(广都、新都、成都三邑之原址亦正如此),故郫本在九陇。”[1]


《华阳国志·蜀志》说:“(周)赧王五年,仪与若城成都,周迴十二里,高七丈。郫城,周迴七里,高六丈。临邛城,周迴六里,高五丈。”公元前316年,秦军征服古蜀国之后,征服者为维持自己的统治,要驻扎军队,建立管理机构,才兴建成都、郫、临邛三座城市并设立相应的县。不过,这座被称为“郫”的城市,并不在今天的郫县地域。先生说:“蜀王世,成都平原之冲积土部分犹洳湿,故营邑皆在赤土浅丘上,郫、新都、广都、成都皆然。”[2]“秦筑之郫城,盖即唐人所称之‘小郫’,在沱江(毗河)之北,蜀王故邑。非今郫县。其时‘二江’未开,沃野未启。今郫县只如成都近郊,非二张筑城处。惟旧郫为蜀王旧都,宜筑城。周迴仅七里,在当时已为大城矣。”[3]


郫县是什么时候迁到今天的位置呢?“汉时成都平原已全为陆土田畴,乃徙郫县治沱江之南(今郫县治),称旧邑为‘小郫’。”[4]考古发掘证明,现郫县城北的杜鹃城遗址就是西汉早期郫县的县城治所,现在的县城位置已经南移。


汉时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所以广设郡县。在原巴蜀地区,除秦代已经设立的汉中郡、蜀郡、巴郡外,又新设立了广汉郡、犍为郡、越嶲郡、益州郡、牂牁郡。据《华阳国志·蜀志》,蜀郡在秦代只有成都、郫、繁、江原、临邛、广都六县,到汉时有“县十五”,增设湔氐道、严道、青衣、绵虒、旄牛、徙、汶江、广柔、蚕陵。[5]在这样的情况下,郫县从九陇迁移到大约今天的位置。


四、“郫县”因何得名?


于郫县县名的由来,历来有几种不同的说法,迄今尚无定论。


一是因人得名。据《蜀王本纪》“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及《华阳国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的记述,持此说者认为,“郫”系“蒲卑”的音译或“蒲卑之邑”的缩称。清《一统志》和嘉庆《四川通志》在郫县条文内更明确地说:“杜宇名蒲卑,都于此,因以名邑。秦灭蜀国而县名不改。”各种旧郫县志皆沿用此说。


二是因水得名。《成都古今记》说:“郫县因郫江得名”;清同治《郫县志》和《郫县乡土志》中也载有“杜宇都郫邑,因水标名曰郫”的传说。公元前310年筑郫城,约50年后李冰始穿二江(郫江、捡江)。“穿”有二义,一为开凿,一为疏浚。据前义,郫江开于建县之后,只能是江因县得名;据后义,疏浚前江名未见记载。


三是因地理方位得名。《汉书·扬雄传》说:“溯江上处岷山之阳曰郫。”据此说,“郫”指岷山南面那一片地方。但还有另一解:在岷山南面“郫”这个地方。据此说,则“郫”之得名与地理方位无关。


四是因地势得名。《资治通鉴·音注》说:“郫,即卑邑也”。据此说,古代郫县地处卑洼之地,蒲草丛生,故称卑邑,合写为“郫”。


五是因族称得名。近年一些研究巴蜀史的学者主张用巴蜀语解释当时的地名,并认为蒲卑系古蜀族自称,其蜀语含义为“蜀族人的地方”“蒲卑人的地方”或“来自‘天上’(高原)的人的地方”。

虽然郫县得名诸说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些说法都存在对郫县正式得名当时背景的忽略,从而导致其说法存在问题。


“郫县”的正式得名必然是在建城立县之后,而这,是在秦征服古蜀国之后与成都、临邛一并完成的。《史记·张仪列传》说:秦惠王“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贬蜀王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冬十月,蜀平。”即是说,公元前316年秋,秦军征服古蜀国。秦对蜀国的统治分为两步:首先废除王位制,实行封侯制,以稳定政局,收服民心,所以三封蜀侯,而蜀侯又三反;终罢蜀侯而置郡县,设郡守,大量移秦民入蜀,改蜀国为蜀郡,实行郡县制,秦王朝委派官员实施管辖统治,最终结束了割据状态。秦在巴蜀地区大力推行《秦田律》,设立盐、铁、市官,稳定了封建统治,建立起正常的封建秩序。“郫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了若干措施统一思想,其中之一就是统一文字。秦在商鞅用法家思想变法后,就大力统一思想,奖励耕战,在国力大增后遂开始了对其他国家的征服和建立大一统国家的行动,而蜀和巴就是其首先征服的国家。包括统一文字在内的统一思想行动也首先在巴蜀地区展开,古蜀文字、古蜀文化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湮灭了。


今天的四川文化,称为蜀学也罢,称为巴蜀文化或者蜀文化也罢,就其文化渊源来看,它与考古学上的“巴蜀文化”“蜀文化”毫无关系。所以,既然“郫县”的建城立县乃至得名都是在秦灭蜀之后,那么,“郫县”这个名称只可能是由征服者所取。即使秦征服者取“郫县”这个名称时参考了以前关于“郫”的若干来历,也必然要让这个名称合符他们以秦文化的权衡后而能获得在心理上的满足。


作为征服者的秦国在统一文字的过程中灭亡了蜀文化甚至可能存在的蜀文字,又怎么可能让带有古蜀文化因素的“郫”字作为他们新设立的“县”和新建立的“城”的名称呢?秦设立的“蜀郡”,就不是因为这里是古蜀国的故土而是“因蜀山以为郡名也”。[6]


“郫”字由“卑”和“邑”两个字构成,显然不是古蜀文字而是秦文字即中原文字,它的本义是表示从属性的城邑、副邑、陪都。“郫城”与成都、临邛一并兴建,它小于作为秦在“蜀郡”的统治中心成都,是作为成都的副邑而设立的,是一座从属性的城邑。所以,作为成都副邑,原设立在九陇的郫县,在汉时已有更多“县”的情况下,必须更靠近成都,就搬迁到今天的位置了。


五、“郫县”应该改名吗?


郫县是秦国最早设立的郡县之一,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郫县作为县名一直延用至今,从未改过。曾有人建议改“郫县”为“望丛区”或者“蜀都区”,但“郫”字现在只有郫县还在作为地名使用,如果“郫县”改为“望丛”或“蜀都”,中国汉字将从此少一个字,是中国文化的莫大损失。《地名管理条例》明确规定要“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性”。所以,即使“郫县”要改名称,也应该在“郫城”“郫都”“郫筒”这样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能保持“郫”字存在的字词方面去考虑,才是可以让人接受的方案。


注释:


[1][2][3][4]任乃强:《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99年版。


[6](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作者单位:四川省文史研究馆)
------------------
“卑”是地势低洼的地方
脾呢?脾忌湿,脾湿则水泛,全身悉肿。
答非所问。你阐述一个地名无非就说明“卑”是地势低洼的地方而已,这没毛病。
同理,裨将表示地位低的将领,婢女也是表示地位低的女子——这也没毛病啊?所以“越婢汤”有啥毛病?就非得是“脾”?那到底是脾的地位低,还是其重要程度低?

脾湿则水泛,那你可知肾虚也会水泛(表现为水肿,或泄泻)?所以你的论据根本不能支持你的论点——你的逻辑实在是新奇——既然你是男的,就会娶老婆,所以你”怕老婆“ 。
 
“蹴鞠,传言黄帝所作(刘向《别录》)”
你了解刘向父子是什么人吗?引用他们父子的话,要小心喔!
 
答非所问。你阐述一个地名无非就说明“卑”是地势低洼的地方而已,这没毛病。
同理,裨将表示地位低的将领,婢女也是表示地位低的女子——这也没毛病啊?所以“越婢汤”有啥毛病?就非得是“脾”?那到底是脾的地位低,还是其重要程度低?

脾湿则水泛,那你可知肾虚也会水泛(表现为水肿,或泄泻)?所以你的论据根本不能支持你的论点——你的逻辑实在是新奇——既然你是男的,就会娶老婆,所以你”怕老婆“ 。
婢女先,还是郫江先?这不用说了吧?
 
所以里面说的“常用方”,这个细节是真是假还有待考证。
如果不是常用方,那个婢女能学会吗?
------------------
“婢”和“脾”字,若是错字
这就是偏旁不一样,而且月与女 差别不大。古人抄书,可没人管什么读音。地区不同,年代不同,那读音可差老远。
---------------------------
那应该也有越肺汤、越心汤、越肝汤,为何独见“越脾汤”?
脾土居中,上下要交通,必越脾,其它非居中,一越,就到体外去了。
脾本主湿啊!
月与女 差别不大——又是你自己的认同,你先找出古人误写的的字对,然后看看月字和女字旁的作为错写的统计例子多不多,没有调查的结论也只能是想当然。我倒觉得字差别不大呢。既然你觉得月和女接近,那你见过把 误写为 的吗?

古人抄书,可没人管什么读音——所以,你的证据呢?你见过还是古人亲口告诉你的?按你这么说,古人当官的各个地方方言不通,那写信奏报,官府文书不就没法完成了?

地区不同,年代不同,那读音可差老远——那你的名字读音在不同地区也不同,难道你的远方朋友和同学会经常把你的名字写错?你见过把黄芩的写错为黄岑的吗?
 
神农就在四川,夏朝也在四川,熊猫也在四川,神农尝百草,有了草药,所以这脾---郫县---郫江----卑

商朝=上朝
夏朝=下朝
而阴阳鱼图,就是商夏时期的地图,鱼眼是各自的都城(要旋转90°的,这个被姬昌改了)。

周呢,就是统一了商夏朝的朝,周——阴阳鱼的外圈。

商统治了夏朝,夏朝人被捉,变成下(夏)人,商人变成上(等)人
这就是上等人,下等人的来历。
婢女—— 来自郫县的夏(下)人。
三星堆那些青铜跪人就是夏(下)人。

这段历史,就我知道,随你信不信。
 
最后编辑:
婢女先,还是郫江先?这不用说了吧?
这跟药方命名有何关系?何况上面已经说了奴隶(婢女奚僮)早在商朝就有了,你说是先有奴隶社会还是先有地名。郫江就决定是脾不是婢?那么还我可以找到更古的字“女”(自从人类诞生就有性别差异,自然文字产生必然有字指代,这总比地名要早吧),所以是“婢"。
 
神农就在四川,夏朝也在四川,熊猫也在四川,神农尝百草,有了草药,所以这脾---郫县---郫江----卑

商朝=上朝
夏朝=下朝
而阴阳鱼图,就是商夏时期的地图,鱼眼是各自的都城(要旋转90°的,这个被姬昌改了)。

周呢,就是统一了商夏朝的朝,周——阴阳鱼的外圈。

商统治了夏朝,夏朝人被捉,变成下(夏)人,商人变成上(等)人
这就是上等人,下等人的来历。
婢女—— 来自郫县的夏(下)人。
三星堆那些青铜跪人就是夏(下)人。

这段历史,就我知道,随你信不信。
商朝人是从古埃及人迁徙过来的,后来将文明传播到中原,才有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而埃及文明却消失在历史中。
这段历史就我知道,随你信不信。
 
商朝人是从古埃及人迁徙过来的,后来将文明传播到中原,才有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而埃及文明却消失在历史中。
这段历史就我知道,随你信不信。
熊猫为什么吃竹子?熊猫为什么只在四川?猿猴怎么脱毛成人的?
伊甸园——就是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你,太嫩了,洋鼻子把你骗得团团转!
 
“蹴鞠,传言黄帝所作(刘向《别录》)”
你了解刘向父子是什么人吗?引用他们父子的话,要小心喔!
你知道看客0001是什么人吗?引用他的观点,得小心哦。
 
熊猫为什么吃竹子?熊猫为什么只在四川?猿猴怎么脱毛成人的?
伊甸园——就是四川盆地——天府之国。

你,太嫩了,洋鼻子把你骗得团团转!
你,太嫩了,土鼻子把你骗得团团转!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