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内科医案 吴璇发热案

vfgtao

声名鹊起
正式会员
注册
2017/12/18
帖子
370
获得点赞
21
声望
18
年龄
43
所在地
安徽宣城
吴旋,20岁,汉族,家住江苏省睢宁县岚山镇胡集村谢庄组,从2010年8月份开始吴旋经常感觉右髋关节疼痛,常伴有活动受限,持续一个月之后,体温明显升高了,有时最高达38.5至40℃。先后就诊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九七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等。医院初步诊断(不确诊)为右髋关节结核、右下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入院后针对此病进行了治疗,效果不甚明显。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半月后于2011年1月7日出院,出院小结标明治疗结果是“好转”,并给予“门诊随访,继续HREZL诊断性抗结核治疗”等。
【图片】吴旋出院至今已经四个月了,仍卧病在床,并经常伴有体温升高,经常上午输液,下午又高烧,有时高达40℃,长期的病痛折磨,以及精神压力,吴旋这个本应该充满朝气的帅气小伙子现在已经枯瘦如柴,看着躺在床上精神不振的孩子,让人不禁心疼。
吴家连续八个多月为吴旋治病,医疗费已经花掉了将近十万元。对一个长年以种田为生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吴旋小朋友出院后一直辅以当地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药物治疗,但是,关节疼痛和发烧的症状一直没有得到缓解。面对此种境况,孩子情绪低落,父母心急如焚。

联系电话:

今特把吴旋病情贴在中医吧,恳请吧内高手会诊,指点迷津。
 
大家好!
5月7日,睢宁县疾控中心已为吴旋免费进行胸部X片检查,未见肺结核病灶,排除肺结核诊断。
回复:“医道宗源”网友,我已经把您的电话告知吴旋父母,需要到现场四诊的话,他们会与您联系的。

同时谢谢以上关心吴旋的网友们,谢谢!
………………………………………………
医道宗源:如果需要,等候通知。我安排一下即可过去。
 
医道宗源:来交作业了。2011年5月15日,去睢宁看这个孩子。16日早晨到。
症状:低热(每天下午发热,发热起则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可忍,触碰则哭号),咳嗽,气喘,胸闷,心慌,消瘦,髋关节酸痛,腚骨酸痛,右腿枯瘦变形,大腿部肌肉紧缩隆起,轻微移动则酸痛不可忍,骨间咔咔声,不能独自翻身,右手臂酸痛不能上举,脊背酸胀,腹胀不欲饮食,言语无力等。
脉象:两手脉浮弦紧疾促,一息7至,寸口尤甚、且短。
诊断:伤寒。已见败象。
踌躇。与其及家人商量。同意尽力。
方1、以桂枝汤合石膏知母五味麦冬,稍稍以合其营卫,兼顾真阴。
方2、生晒参一支。单煎,兑用。
方3、以葛根汤加麻黄生石膏杏仁。
配合用药。桂枝汤一服,汗。与米粥。身略轻松。自言汗出未畅。40分钟后2服。大汗出,脉略缓。
再合米粥参汁后,用方3,以散其邪。
小量,连服。9点40时开始,至下午5时许,连下5剂。汗出顺畅,胸闷、咳嗽消除,心慌缓解,全身酸痛其他部位消除,左髋骨酸痛轻微,右(病肢)髋骨减轻,可轻轻小幅度移动,酸痛可耐。白天未发热。
调方。煎药。看护。晚上9:30休息。
次日凌晨2时许,电话说发热。过来检查。39.3度。尚可耐受。自言比以前37度38度发热时的浑身感觉轻松些。由于未备药,乃与针刺。缓解。
 
医道宗源:次日上午,低热缠绵。清涕、咳嗽、喉中痰喘。与刺。与麻桂各半加葛根。少量频服。
热势减缓。复起。与麻桂各半加石膏知母。刺。外感症状消除。热势减缓。复起。40度。尺肤触手温热,片时则不觉有热。温和。乃于桂枝汤。汗出。热不减。11时许,腹泻,浓黑恶臭。
中午。41度。神清。全身大汗,衣被尽湿。两髋关节有酸痛。刺。酸痛缓解。热势未减。自感轻松。2时许,呕吐。与葛根汤。刺。平。至下午五时许,发热,口苦,呕吐,与小柴胡。平。入夜,脐下筋结,紧硬,搏动如心调,难受。与麻黄附子细辛汤。缓解。3小时左右消失。8时许,热退。轻松。9点30,我去休息了。
一天的激战。太累了。一夜无话。
 
医道宗源:第三日。6时许。其以起床大便。色黄,泡沫。
自言全身轻松了。右腿根紧结处略松,右腿可收回,正坐。
脉象细弱,寸稍数。与理中、补气,略加养阴。9时许,复热。40度。尺肤不热。热势起时,右腿酸。刺。和。
至此时,以基本理顺。后期予以调补。一周半月再行表散。后续。
中午12点,乘车返回。
作业完毕。
 
医道宗源:过誉了,没那么“恐怖”,呵呵。
今天早上接到电话。说还有发热,症状在减轻。病腿酸痛感也在进一步减轻,右腿能够适度伸展,能够允许自行侧转,而且两腿可以相互靠拢到一拳宽(原本是右腿外撇,不能相互并拢的)。昨天清鼻涕很重,咳嗽很重。今早尚可。
这是我见到的同时合并发热最多的一宗案例。不单单是阴不潜阳。
目前还有导致发热的方面,有正气来复而抗邪所致的发热;也有营卫不和导致的发热;还有寒邪传经走表所表现出来的发热等。虽然都表现是发热,但各有所因。有时发热尺肤热,有时发热尺肤不热。是虚实夹杂的综合表现。有时发热同时清涕、咳嗽;有时发热呕逆腹泻;有时发热口渴口苦等。
……………………
嗯。因为其始终反复有表证在。所以我走的是引邪外出从太阳解。在其出现少阳证时,则用小柴胡和解。
 
医道宗源:呵呵,已经有三四天没有发热了。也将息的差不多了,今天准备继续让他发热。
医道宗源:28日下午,打电话过来。症状开始出现反弹,右腿酸痛开始加重,并且开始外撇。这两天根据状况推测用药,效果不好。症状在进一步反弹。

缺乏四诊,真的要命。

看看抽时间还得在过去一次。距离真是大问题,一个来回就是20个小时的车程,不停息也得1天2夜,火车转公交转长途汽车转短途汽车转农村包车才能到。

缺乏四诊的后续用药,唉,真的无可奈何。
 
医道宗源:呵呵,已经有三四天没有发热了。也将息的差不多了,今天准备继续让他发热。
医道宗源:28日下午,打电话过来。症状开始出现反弹,右腿酸痛开始加重,并且开始外撇。这两天根据状况推测用药,效果不好。症状在进一步反弹。

缺乏四诊,真的要命。

看看抽时间还得在过去一次。距离真是大问题,一个来回就是20个小时的车程,不停息也得1天2夜,火车转公交转长途汽车转短途汽车转农村包车才能到。

缺乏四诊的后续用药,唉,真的无可奈何。
老师的怜敏之心令我佩服。此病症应属阴证范畴。
 
昨天早上2点钟出发,今天早上4点钟到家。千里奔袭,只为一脉。

作业2:
昨日下午一时许,四诊。
言语声音有力些了。面色黄白,原满面黑色退至两眼周。无热。尺肤常温。消瘦。病肢可耐小幅度伸蜷,但还伸不直。而且,勉强伸直则腿下而背起。这种症状和中风偏瘫所致的肢体偏废很类似。
脉:两手脉略耎、微缓;寸口短脉,不足本部。

得此脉色,尚在预料之中,且还略好些。心中已定。此证外邪已去,扶正为务。与生脉饮加减等。

此证须谨慎调养,切不可再感受风寒。则当已无生命之忧矣。

当下所虑者,是怎样使病肢能尽量恢复,最好能不留下残疾。
 
前面因为没有四诊,所以让其昨天和前天停药两天以待查脉。停药后,这两天发热减轻。尤其是昨天,我查脉时基本无热。

可知,这几天的发热,乃是用药使然。正是前几天所说的,“经过一周多时间的将息,准备在发点热散散寒。”用的也就是补气养阴以桂枝汤加减而和其营卫。

若无外感,则大战已去矣,当下不过是“平内乱”和恢复“国民经济”而已了。

若再外感,头就大了。国贫、民弱、兵疲。再打大仗,恐将亡国矣。是以,近期养护避风、避寒。切!切!
……………………
[大拇指]。其实我用的就是桂枝汤加减。而知母、百合是必用。
 
唐人针王:回复“医道宗源 ”网友,
第三日。6时许。其以起床大便。色黄,泡沫。(?这说明脾的功能太不好)
自言全身轻松了。右腿根紧结处略松,右腿可收回,正坐。
脉象细弱,寸稍数。与理中、补气,略加养阴。9时许,复热。40度。(!!!???白忙了)尺肤不热。热势起时,右腿酸。刺。和。
至此时,以基本理顺。后期予以调补。一周半月再行表散。后续。
中午12点,乘车返回。
作业完毕。》???
我刚看到,怎么也不见你治疗的好啊?怎么就自以为是治疗好了呢?好好看看吧,我看是痿症,着些风寒造成的。可别看错了,见你忙得手忙脚乱的,真有点为你捏把汗。反复了说明你没有治疗对,对症了就可痊愈了。因此你还要加把劲,别一味的认准你以前的思路来治疗。
尺肤不热?你知道这意义吗?如果说是肘尺的温度,应当是有血络,必除之。
老发热,是人正气不足,发热出汗,不解体内邪毒,辄复热。这病人有危险了。如果,此人有痛,不为汗解,更是你治疗不对。
一时心乱,造成许多错乱。我为你的热情所感动,但观众的喝彩是一种压力,不管用什么方法,“解痛、退热”是重中之重。这两样不解除,不会治愈。而且有死亡的危险。当然,此病人死多生少,已经是客观事实。
在此我直言了,多有得罪之处敬请谅解。
 
刘强老大哥:
痛痹者。痛有定处。即今之痛风也。着痹者。即今之麻木不仁也。
闭塞不通谓之痹。或痛痒麻痹。或手足缓弱。与痿相类。但痿症不痛。痹症多痛。四肢肌肉不为我用。为异耳。(汇补)
痹久成痿
虚之所在。邪必凑之。邪入皮肤血脉。轻者易治。留连筋骨。久而不痛不仁者难治。(汇补)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荣。故不仁。(内经)
《《中医内病外治学》的继承发明与应用》
《内经》的肉痿即肌肉萎缩类疾病。股骨头坏死属筋痿,长期伤骨转骨痿。强直性脊柱炎也属骨痿。
现代疾病痿症的分类:脉痿症,骨痿症均属类风湿类疾病,其它痿症均属湿热及风热范畴。但不论是哪种痿症伤害均为“热症”伤害。
痹症风湿病在人体反映是腰腿,肌肉,骨骼,四肢,疼痛,麻木,阴寒天气加重,患症均在单侧。骨类疾病的颈椎病,胸腰椎病等均为风湿痹症范畴。人体部位主要表现为“寒症”。有风湿病经久不愈转类风湿的,这个转换因素是长期骨关节病而伤肾,人体出现了“上火下寒”症,当肾水不能盛火热而“骨枯髓空”,形成了“热症”骨关节病。关节由单侧转换成双侧同一位置的疼痛,变形,最后强直。
类风湿痿症与风湿痹症的根本区别在“寒”“热”之分。类风湿在病邪侵犯人体内脏的同时,侵犯人体的骨骼,为“热”伤害,初期伤害就较深。风湿病是由急性转化而来的,主要致病原因是“寒”,初期伤害较浅。内脏慢性病也有“寒”“热”之分,寒症痹症的伤害浅,热症的伤害则深。寒症的痹症可以治愈,热症只能缓解治疗。
 
 痿痹早期治疗,预后良好。《证治汇补。痿躄》:“骨痿久卧,不能起于床者,死”。
又谓痹久成痿,“虚之所在,邪必凑之,邪入皮肤血脉,轻者易治;留连筋骨,久而不痛不仁者,难治。”
常见症状鉴别之痿躄
痿躄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且因日久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可发生于外感病,也可发生于内伤杂病,正气不足是其主要原因,临床当市证求国。
  1)开始多有发热,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皮肤干,心烦,口渴,咳呛咽干,小便黄少,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者,是肺热伤津之痿躄.温热毒邪犯肺,肺热伤津,不能敷布全身,筋脉失养故痿躄.
  2)肢体痿软无力,或兼微肿。麻木,尤以下肢为常见,或有发热,小便黄少,舌苔黄腻,脉濡或数者,是湿热浸淫之痿躄.湿热内蕴,浸淫筋脉,久之筋脉失用故痿躄.
  3)进行性下肢痿软无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面浮肢肿,面色不华,舌苔薄白,脉细者,是脾胃虚弱之痿躄.脾胃虚弱,健运失职,生化之源不足,筋脉失养故痿躄.
  4)发病较缓,肢体痿软无力,腰膝酸软,并有眩晕耳鸣,遗精,或遗尿等症,舌红少苔,脉象细数者,是肝肾阴亏之痿躄.肝肾精血亏损,筋脉失于濡润故痿躄.
 
医道宗源:谢谢您的指点。这种理法上的直言,我非常支持的。不必顾及什么。

(“解痛、退热”是重中之重。这两样不解除,不会治愈。而且有死亡的危险。)
当初其发热,是几个方面的原因共同导致的。风寒未解是一个很大的方面,所以,上手以散邪为主。之所以会从38度到40度,这段时间里倒是真的有“气虚发热”,温阳健脾益气,而热退。随后一周左右都没有再发热。也利用这段时间来养正。

但此仅仅解去外邪,对已经导致的内伤还没有处理。尤其是病肢大筋的萎缩等。

目前他的发热并不完全是“气虚发热”。气故然是虚的,但补气则热甚。气为阳,伤阴之故。

目前的脉象寸口皆短(详细见2日记录),阴不足很明显的。个人认为,此证此时虽属于“阴虚发热”,但却不敢大量养阴,恐其阴寒之凝滞而加重大筋的萎缩。故以生脉饮加味茶饮,频与之,以顾及心肺之阴。不至于大筋失养而加重萎缩。

此时此证虽重,若还是当初脉象,则难以回天。但据此脉象,谨慎调摄,应该能避免其必死的命运(其村后一人,同病,去年殁。病程一年多),但病肢能恢复到什么样子,会不会留有残疾,则难说了。

总体来说,目前症状已经比较单一些了。外邪已去,目前的重任是养阴柔筋。现在的发热是有意为之,意在温筋散寒。若不想其发热,去其补气建中即可(5月30日31日停药两天,30日小热,31日基本无热。)所以,控制发热,当前还不算是重点。现在所虑的是尽量恢复其病肢的损伤。

您的针道造诣比我深厚多了,到其根基稳固之后,病肢的最后康复方面,还请先生再能援手、指点为谢。
 
医道宗源:这几天用药效果不好,达不到预计的效果。不敢耽误他,今天早上和吴璇联系了,建议他再换一种方法。

真的很对不起。

也感谢楼上诸位的好心指点。谢谢大家,我尽力了。面对这孩子,我感觉就像面对一个顶着一堆瓷器的舞者,生命的舞者。一不当心仿佛就会碰碎那些瓷器。我在旁边监护用药时还能维持和控制其平衡,隔的远了,效果差多了。

我看到其中的根结,但束缚的太厉害了,该用的药不敢用,恐其过也。

有高人能伸手么?帮帮这孩子。谢谢了

把我的判断说说给大家参考一下:

很多朋友都认为这是骨蒸潮热、真阴耗伤。但脉象并不太支持的。

个人认为此证在肺。气机失司所致。理肺气,则症状减轻、酸痛、发热都会减轻或消除。在二诊中,两寸口脉短,亦应。正因为脉短,所以才不敢过于疏理肺气。而不疏理,气壅则逐渐出现胸闷、发热的症状。两头为难。

其他的症状(包括真阴损耗等),个人认为都是与肺主气的功能相关的。不像常见的骨蒸痨热。个人浅见,供参考。
 
杏林茶壶:我有一点浅见,忘医道兄斟酌,中医之妙,在于甄别阴阳,现在患者皆是阳症,则可断定其病在阴。我举个例子;火,我们可以看见它的形态,热,我们却看不到。这也就是中医所说,有形为阴,无形为**体辨证还要看这个热有汗无汗,至于脉象如何,只能做个参考,不应该被脉象所困,脉症不合,舍脉取症。既然发散后,热仍不退,那么就要考虑通和收。
提个方子忘参考,生地,柴胡,赤芍,秦艽,炙甘草,知母,黄芪,紫菀,地骨皮(倍用),茯苓,党参,桂枝,龙骨,牡蛎,桔梗,鳖甲(醋炙,打粉倍用),天冬,桑白皮。
具体用量我不便写清,这个吧里狗多,我怕咬,这些东西根本不考虑现在中药的成色,也忘了仲景的法则,古之一两,今之15克多,加之现在中药采摘根本药龄就不够,相差岂止一倍。话只能到此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