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021年4月起,论坛网上药店重新开放!详情查看
  • 从2023年10月10日开始,华夏中医论坛启用备用域名tcmbe.com 详情查看
  • 关于论坛电子书等资源下载权限的说明!详情查看
  • 论坛官方2000人QQ群,欢迎加入!详情查看
  • 对所有可能涉及版权的资源,论坛均不再公开展示!详情查看

病理整理学习,以秦伯末临证备要为基础,参照伤寒明理论等,欢迎各位师友补充。

刘军

声名远扬
正式会员
注册
2010/04/05
帖子
2382
获得点赞
98
声望
63
年龄
48
1.恶寒n
恶寒即怕冷,一般外感证初期均有怕冷现象,接着便是发热。有的一边发热,一边仍然恶寒,有的发热后,恶寒轻减,概称为“表证”。凡是外感证,无论伤寒或温病,日期有多少,寒热有轻重,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外感证的恶寒有一特征,就是见风后怕冷更甚。即使在暖室内没有寒气侵袭,总是全身觉冷,也有已经发热仍然不欲除去衣被。但由于外感的证候较为复杂,恶寒又是一个早期证状,初起很难确诊为某种疾 病,大多观察数日后才能作出决定。同时,应与其他证 状结合,如兼见头胀、鼻塞的,可以诊断为“伤风”。 也正如《伤寒论》上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 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治法以发汗疏邪为主,参阅本门“发热”条。经常怕风寒,得暖即消失,甚至虽在夏季也不愿打开窗户,多为阳虚证,常见于脾肾两虚的久泻和痰饮咳喘等患者。这种因本身阳气不足而出现的恶寒以及阳虚形成的其他证候,概称虚证,都属于里证。治法须从根本上扶阳,与外感治疗不同。恶风与恶寒相似,文献上虽有区分,所谓伤寒证恶寒、伤风证恶风,但一般恶寒的多恶风,恶风的也多恶 寒,在临床上极 难划分。总之,须结合其他证状而定,不可拘泥。
明理论:少阴阳明二者均是背恶寒。要辨阴阳寒热不同者。亦于口中润燥可知。恶风者。谓常居密室之中。帏帐之内。则舒缓 而无所畏也一或用扇。一或当风。淅淅然而恶者。此为恶风者也。又有发汗多亡阳。与其风湿皆有恶风之证。多漏不止则亡 阳。外不固。是以恶风也。必以桂枝加附子汤温其经。而固其卫。风湿相搏。骨节疼 烦。湿胜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恶风也。必以甘草附子汤散其湿而实其卫
 
目赤:目红怕光,流泪多眵,沙涩难开,或先患一目传及两目,或两目同时红赤,俗称“赤眼”、“火眼”。多因风热引起,为一种急性传染性眼病,内服驱风散热饮,外用菊花泡水洗涤,或用鸡子清加黄连水打至泡起,取浮沫点眦内,并可预防。严重的因肺有伏热再感风邪,猝然发作,来势剧烈,兼有头痛、鼻塞、怕冷发热,用酒调散。如见胞肿如怀,白睛浮壅,风轮凹陷,眼珠剧痛,坐卧不宁,当服泻肺饮。一般眼科用药,散风多用防风、菊花,和血用赤芍、丹皮,清热用黄连、黄芩,热重用大黄泻之。
 
张氏医通:目赤有三。一曰风助火郁于上。二曰火盛。三曰燥邪伤肝。戴复庵云。赤眼有三。有气毒。有热壅。有时眼。无非血壅肝经所致。属表者。羌活胜风汤。属里者。泻肝散等药。赤久生翳膜者。春雪膏、蕤仁膏选用。并用碧云散吹鼻。目赤肿。足寒者。必用时时温洗其足。并详赤脉处属何经治之。王节斋云。眼赤肿痛。古方用药。内外不同。在内汤散。用苦寒辛凉之药以泻火。在外点洗。用辛热辛凉之药以散邪。故点药莫要于冰片。而冰片大辛大热。因其性辛甚。故借以拔出火邪而散其热气。世俗不知冰片为劫药。误认为寒。常用点药。遂致积热入目。昏暗障翳。又不知忌寒凉而妄将寒凉冷药挹洗。常致昏暗者。比比皆是。赤眼肿痛。脾虚不能饮食。肝脉盛。脾脉弱。用凉药治肝则脾愈虚。暖药暖脾则肝益甚。惟于平和药中。倍加肉桂杀肝而益脾。一举两得。经云。木得桂而枯。更以芍药制之。散热存阴之捷法也。人乳点眼。久病昏暗极效。以乳与血液同源。目得血而能视也。凡赤而肿痛者。当散湿热。赤而干痛者。当散火毒。赤而多泪者。当散风邪。赤而不痛者。当利小便。先左赤而传右者。为风热挟火。散风为主。勿兼凉药。凉能郁火也。先右赤而传左者。痰湿挟热。泻火药中。必兼风药。风能胜湿也。凡赤甚肿痛。于上睥开出恶血。则不伤珠。
 
安医生医案: 一老太、78岁。
主诉:腹痛腹泻已半年余。
现症:每腹中雷鸣,蠕动疼痛,必急入侧,泄下少量稀水便,仍感腹中发胀隐痛不舒,似还有水便,泄下才舒,但无论怎么努挣,总也排不出,只好作罢,如此一白天二三次,夜晚也要两次,已达半年之久。头晕眼花,口干不渴,耳鸣耳重听,食欲不振,目赤怕明,眼泪淋漓,手足不温,舌质淡,苔白,脉微细。
一般叙述:缘于去年夏季,天气炎热,总吃冰箱冷藏的水果,诸如苹果,黄瓜,西红柿,西瓜,某次食葡萄过多,贪凉过度,而发热,恶寒,腹泻,经输液病愈后,逐渐成现在病况。
考虑方:真武汤加干姜
处方:白茯苓15. 白术15. 白芍15. 附子10. 生姜15. 干姜8. 五剂。水煎50分钟。一剂煎好后,分三次服完。
结果:一剂腹胀,腹痛,水泻便消失,头晕眼花耳鸣大减,食欲增加,三剂目赤流泪不复存在,五剂恢复到半年前,遂停药。
大便不畅,不一定都是实、湿、热,临床虚、寒屡见不鲜,所以我的要有整体观,具细辨力。目赤流泪也不是火,是寒,湿之气上冲所致。
 
恶寒战栗n

恶寒时战栗,简称“寒战”,常见于“疟疾”。参阅本门“寒热往来”条。 伤寒和温病过程中,有突然寒战,神情极疲,汗出后逐渐平静好转,称为

“战汗”。这是患者正气虽然虚弱,在遇到有恢复的机会,正气奋起,便

与邪气交争的现象,正气胜则汗出而邪解。所以战后得汗则生,汗不得出

则死,实为重要关头。如无虚脱现象,可听其自然,不必慌张,必要

时用复脉汤加减,以扶助元气。

“振寒”与寒战相似,同样是发抖,其区别从内发出者为寒战,仅是形体

耸动者为振寒。振寒多由阳虚不能卫外,常伴腹痛泄泻、四肢沉重、小便

不利等证。病在少阴,治宜扶阳,用真武汤。

医宗金鉴:振,亦耸动,比之于战则无力也。所以论中曰:振振者,皆责其虚也。栗,邪气为之也。战,正气为之也。邪正相交故争也。此证若生于汗,吐,下之后,是虚其中外而致逆也。若不致逆,邪因以衰,正因以和而作解,则为正胜邪却,战栗汗出而平也。

名医类案:经曰:恶寒战栗,皆属于热。又曰:禁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原病式》曰:病热甚而反觉自冷,此为病热,实非寒也。丹溪曰:古人遇战栗之症,有以大承气汤下燥粪而愈者。恶寒战栗,明是热症,但虚实有别。观数说而恶寒治法可想矣。
 
内糜腐n
口腔内局部糜腐,色白,形如苔藓,名曰“口 糜”。用青布蘸水或薄荷水拭去,则色红刺痛。多由阳旺阴虚和脾经湿热内郁,久则化为纯热,热气熏蒸胃口,《内经》所谓“鬲肠不便,上为口糜。”严重的蔓延满口,连及咽喉,不能饮食。轻者用导赤散,重者用少阴甘桔汤,外用姜柏散吹患处,温水漱口。本证亦有胃热脾虚夹湿者,兼见口臭、泄泻,用加味连理汤。在温病后出现,多为阴虚火炎,如伴神昏、抽搐等,则更为危险。
初生婴儿口舌上生满白屑,状如凝固的牛奶块膜, 称为“鹅口疮”,俗呼“雪口”。系胎中伏热,蕴积心脾。严重的伴见身热,烦躁,啼哭不休。或因白屑延及咽喉,喉间痰鸣,面青唇紫,导致死亡。及早内服清热 泻脾散,外用黄连、甘草煎汤拭口,再用冰硼散搽敷, 第三、四天即可向愈。
 
证治准绳:《内经》云: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东垣云:好饮酒人多有此疾。易老用五苓散、导赤散相合服之,神效。经云:少阳之复,火气内发,上为口糜。治以苦寒,胡黄连散、必效散,皆苦寒之剂,以辛温佐之。口糜,野蔷薇根煎汤漱之良。
 
口颊或唇舌边发生白色溃烂小泡,红肿疼痛,间有微热,亦称“口疳”,“口破”。由于心脾二经积热上熏,须分虚实。实火色鲜红,烂斑密布,甚者腮舌俱肿,溲赤,便秘,宜内服凉膈散,外搽赴筵散。虚火色淡红,有白斑而无其他热证,内服四物汤加黄柏、知母、丹皮,少佐肉桂从治,外搽柳花散。
 
张氏医通:膀胱遗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盖小肠者。心之府也。此举邪热之一端耳。心属君火。主五脏六腑之火。故诸经之热。皆应于心。心脉布舌上。脾脉布舌下。二经之火为病。皆当用寒凉施治。但有涎者。兼取其涎。若元藏虚冷。上攻头热。足冷口疮。用附子理中汤、连理汤。并用当归附子蜜煎含咽。有用生附子末涂脚心者。若此之类。皆是治龙火之法。阴邪上迫。心肺之阳不得下降。故用温热主治。或散于上。或散于下。随其攸利。胃中有热。脉洪大而实者。服凉膈散、金花丸。并用黄柏一味蜜炙含之。忌犯酒醋。犯之难愈。又好饮酒人。多有此证。易老用五苓散、导赤散。相和治之。服凉药不愈者。此酒色过度。劳役不睡。舌上光滑而无皮。或因忧思损伤中气。虚火泛上无制。必用理中汤。甚者加附子。并用蜜煎附子噙之。
口疮以甘草半寸。白矾钱许。含化咽津。口疮久不愈。以五倍子末掺之。或煎汤漱。或煎汤泡白矾漱。盖酸能收敛也。口疮甚者。含焰硝、硼砂。勿开口。并用南星末。醋调贴足心涌泉穴以引热下行。又方。五倍子一两。 蜜炙黄柏滑石各半两。铜绿三钱。麝香少许。为末掺之。舌疮口破疼痛。以巴豆半枚。生研。和米饮一豆大。杵和。贴印堂对额间。约半刻许。觉红就去。不可泡起。小儿减半。随即痊愈。戴复庵云。下虚上盛。致口舌生疮。宜用镇坠之药。以苏子降气汤。或盐汤下养正丹。口臭。年高水弱。奉养太过。浓味。及服食补阳药。口糜臭不可近。甘露饮加犀角、茵陈。及浓煎香薷汁含之。徐徐咽下。口中如胶而臭。知母地骨皮、桑皮、山栀、麦冬甘草、食盐。煎汤噙下。壮盛之人。凉膈散甚佳。痰壅气浊而臭。宜盐汤探吐之。
子和治一男子。二十余岁。病口中气出。臭如登厕。夫肺金本主腥。金为火所乘。火主臭。应使如是也。久则成腐。腐者肾也。此亢极反兼水化也。病在上。宜涌之。以瓜蒂散涌而去其七分。夜以神 丸、浚川散下五七行。比旦而臭断。但药性犷悍。不宜轻用。
证治准绳:有二:一曰热。经云: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口疡是也。
二曰寒。经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复则寒雨暴至,阴厥且格,阳反上行,病口疮是也。或问口疮如何得之?曰:经云,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盖小肠者,心之腑也,此举由邪热之端耳。心属君火,是五脏六腑之火主,故诸经之热皆应于心,心脉布舌上,若心火炎上,熏蒸于口,则为口舌生疮。脾脉布舌下,若脾热生痰,热涎相搏,从相火上炎,亦生疮者尤多。二者之病,诸寒凉剂皆可治。但有涎者,兼取其涎。然则有用理中汤加附子以治者,又何如?曰:夫火有虚实,因诸经元有热而动者谓之实,无热而动者谓之虚。实则正治,寒凉之剂是也,虚则从治,如此用温热是也。
理中汤者,因胃虚谷少,则所胜肾水之气逆而承之,反为寒中,脾胃衰虚之火,被迫炎上作为口疮,故用参、术、甘草补其土,姜、附散其寒,则火得所助,接引其退舍矣。至《圣济总录》有谓元脏虚冷上攻口疮者,用巴戟、白芷高良姜末,猪腰煨服。又有用丁香胡椒、松脂、细辛末,苏木汤调涂疮上。及不任食者,用当归附子、白蜜含咽者。有用生附涂脚心者。有用吴茱萸末,醋熬膏,入生地龙末,涂两足心者。若此之类,皆是治龙火。按寒水上迫,心肺之阳不得下降,故用温热之剂,或散于上,或散于下,或从阴随阳,所攸利者也。胃中有热,脉洪大,宜服凉膈散、甘桔汤加芩、三补丸、金花丸,漱以黄连升麻汤,敷以绿袍散、蜜柏散。丹溪用西瓜浆水徐徐饮之,如无以皮烧灰噙之,外用细辛黄柏末掺,取涎。胡氏方,以好墨研蝼蛄极细,敷之立效。按此治膀胱移热于小肠者之正剂也。盖蝼蛄专走小肠膀胱,而通利膈肠者,因力峻气猛,阴虚气上致疮者,戒勿用。唯体实有热在上焦者,宜之。张子和治一男子病口疮数年,上至口中至咽嗌,下至胃脘皆痛,不敢食热物。一涌一泄一汗,十去其九,次服黄连解毒汤,十余日皆释。(以上治实热)。服凉药不愈者,此酒色过度,劳役不睡,舌上光滑而无皮,或因忧思损伤中气,虚火泛上无制,用理中汤,甚者加附子,或官桂噙之。薛新甫云:口疮,上焦实热,中焦虚寒,下焦阴火,各经传变所致,当分别治之。如发热作渴饮冷,实热也,轻则用补中益气汤,重则用六君子汤。饮食少思,大便不实,中气虚也,用人参理中汤。手足逆冷,肚腹作痛,中气虚寒也,用附子理中汤。晡热内热,不时而热,血虚也,用八物加丹皮、五味、麦门冬。发热作渴唾痰,小便频数,肾水亏也,用加减八味丸。食少便滑,面黄肢冷,火衰土虚也,用八味丸。 日晡发热,或从腹起,阴虚也,用四物、参、术、五味、麦门。不应,用加减八味丸。若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见昼伏,不时而动,或无定处,或从脚起,乃无根之火也,亦用前丸,及十全大补加麦门、五味,更以附子末,唾津调搽涌泉穴。若概用寒凉损伤生气,为害匪轻。(以上治虚火)。治少阴口疮,半夏散。声绝不出者,是寒遏绝阳气不伸。半夏制一两,桂、乌头各一字,同煎一盏,分二服。治太阴口疮,甘矾散。以甘草二寸,白矾栗子大,含化咽津。治赤口疮,乳香散。以乳香没药各一钱,白矾半钱,铜绿少许,研为末,掺之。治白口疮,没药散。以乳香没药雄黄各一钱,轻粉半钱,巴豆霜少许,为末掺之。口疮久不愈,以五倍末搽之,或煎汤漱,或煎汤泡白矾、或胆矾漱。盖酸能收敛。戴复庵云:下虚上盛,致口舌生疮,若用镇坠之药,以降气汤,或盐水下养正丹,或黑锡丹,仍于临卧热汤洗足,炒拣净吴茱萸,小撮拭足了,便乘炒热置足心,用绢片扎之,男左女右。
诸病源候论:手少阴,心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
诊其脉,浮则为阳,阳数者,口生疮。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凡人常觉脊背崛强,不问时节,缩咽膊内,仰面努膊井向上,头左右两向 之,左右三七,一住,待血气行动定,然始更用。初缓后急,不得先急后缓。若无病患,常欲得旦起、午时、日没三辰,如用,辰别二七。除寒热病,脊腰颈项痛,风痹。口内生疮,牙齿风,头眩,终尽除也。
医宗金鉴:唇口属脾舌属心,口舌疮糜蕴热深,口淡脾和臭胃热,五味内溢五热淫。木舌重舌舌肿大,唇肿唇疮紧茧唇,暴发赤痛多实热,淡白时痛每虚因。
【注】口舌生疮糜烂,名曰口糜,乃心,脾二经蕴热深也。平人口淡,故曰脾和。口出气臭,则为胃热。不因食五味而口内溢酸味者,乃肝热淫脾也。苦味者,心热淫脾也。甘味者,本经热自淫也。辛味者,肺热淫脾也。咸味者,肾热淫脾也。木舌,谓舌肿硬不痛也。重舌,谓舌下肿似舌也舌肿,谓舌肿大也。唇肿,谓唇肿痛厚也。唇疮,谓唇肿溃裂成疮也。紧茧唇,谓唇紧小燥裂也。以上之证,皆属心,脾,胃经蕴热。若暴发赤肿痛甚,多为实热,宜以凉膈散,栀子金花汤,急下甚热,可即愈也。若日久色淡疮白,时痛不痛,每属虚热,宜清心莲子饮,知柏四物汤,补中兼清可也。或服凉药久不愈者,以七味地黄汤冷服,引火归原。不效甚者,加附子可立愈也。
 
足跟痛n
足跟疼痛,不肿不红,不能多立、多走,属肝肾阴血不足。虽系小病,但宜竣补,用鹿角胶丸和立安丸。
张氏医通:足跟痛肾脏阴虚者。则足胫时热而足跟痛。六味丸加龟板、肉桂。阳虚者。则不能久立而足跟痛。八味丸。挟湿者。必重着而肿。换骨丹、史国公药酒。肥人湿痰流注。导痰汤加木瓜、萆、防己。虚人。用补中益气、十全大补汤。并少加附子为引。凡下部痛。多用药酒。殊不知病甚于冬者。为寒湿。故宜用酒。若春夏甚而秋冬减者。此属湿热。若用药酒。是反助其湿也。
诸病源候论:脚跟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地,世呼为脚跟颓。
医宗金鉴:足跟疽生脚挛根,状如兔咬紫红焮,阳跷积热溃难敛,初宜隔蒜艾灸勤。
【注】此证生足跟,俗名脚挛根,由脏腑积热,汗出涉水,远行伤筋而成。初肿红紫疼痛,溃破脓水淋沥,状如兔咬。经云兔啮状如赤豆,至骨急治,迟则害人。盖谓毒之深恶也,属足太阳膀胱经,穴名申脉,即阳跷脉发源之所,又系肾经所过之路。疮口久溃不合,阳跷脉气不能冲发,肾气由此漏泄,以致患者益虚。初起宜隔蒜片灸之,服仙方活命饮加肉桂牛膝;溃后宜补中益气汤、人参养荣汤、桂附地黄丸随证滋补治之。余按痈疽溃疡门。《海藏》云:免囓久不收敛,用盐汤洗之,白术研末撒之,两日一易,谨戒一切劳碌即效。
 
更全面一些就好了,把从古至今来个梳理总结。也许他才力不足,财力不足,经验不足。这也不是一个人能干好的。比如医宗金鉴需要很多人合作。
 
发热即“身热”,在外感证最为多见。一般的鉴别是:兼有恶风、头痛、

鼻塞、咳嗽的为“伤风”;兼有 恶寒、头痛、项背身体疼痛的为“伤寒”;

与伤风相似 而口内干燥的为“风温”;得于淋受冷雨或在雾露中行走、头胀如裹的为感受外湿。凡是外感初期发热,病邪均在体表,脉象多见浮数,治宜发汗。《内经》所说 “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就是这个意思。又因病邪的性质不同,分为辛凉发汗和辛温发汗两类,风寒宜用辛温,如葱豉汤、麻黄汤;外湿用神术散,风温宜用辛凉,如银翅散。但是,外感发热有自汗和无汗的不同, 无汗的应予发汗,自汗出的不宜再汗,所以还有桂枝汤调和营卫来解肌的方法。外感发热的脉象多浮数,但也因病证不同,有兼紧、兼滑、兼濡等差别。如果脉不浮而沉,或见细弱无力,便是脉证不符,不可贸然发汗,以防恶化。

外感证初期发热,大多有恶风、恶寒现象,倘汗出后不恶风寒,发热稽留或逐渐增高,便是表邪化热传里。一般多在中焦阳明,出现口渴欲引凉饮,舌苔黄腻,脉象滑大,当用甘寒微辛法,如白虎汤。

内伤杂证,也有发热,但热型不同。李东垣曾作 《内外伤辨惑论》,如说“外感则寒热齐作而无间,内伤则寒热间作而不齐;外感手背热、手心不热,内伤手心热、手背不热”等。参阅本门“发热定时”、“寒热往来”各条。



伤寒明理论: 伤寒发热。何以明之。发热者。谓怫怫然发于皮肤之间。 然散而成热者是也。与潮热寒热若同而异。与烦躁相类而非。烦躁者在内者也。潮热之热。有时而热。不失其时。寒热之热。寒已而热。相继而发。至于发热。则无时而发也。有谓翕翕发热者。有谓蒸蒸发热者。此则轻重不同。表里之区别尔。所谓翕翕发热者。谓若合羽所覆。明其热在外也。故与桂枝汤发汗以散之。所谓蒸蒸发热者。谓若熏蒸之蒸。明其热在内也。故与调胃承气汤攻下以涤之。其发热属表者。即风寒客于皮肤。阳气怫郁所致也。其发热属里者。即阳气下陷。入阴中所致也。观其热所从来。而汗下之证明其辨焉。若热先自皮肤而发者。知邪气之在外也。若热先自里生而发达于表者。知邪气之在里也。举斯二者。为邪气在表在里而发热也。惟其在表在里俱有发热。故邪在半表半里者。亦有发热之证。何者。以表证未罢。邪气传里。里未作实。是为半表半里。其发热者。或始自皮肤而渐传里热或始自内热而外达于表。盖邪气在表发热者。则表热里不热也。邪气在里发热者。则里热甚而达于表也。其在半表半里发热者。则表里俱发热。而但热又轻于纯在表者也。经虽云。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然少阴病始得之。亦有反发热者。盖亦属其表也。特与麻黄细辛附子汤发汗者是已。发热为阳。寒之常也。一或阴阳俱虚与其下利新汗后。又皆恶其发热也。经云。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下利发热亦死。内经云。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此名阴阳交。交者死也。斯亦发热也。讵可与寻常发热一概而论耶。医者更当明辨之。

张氏医通:东垣云。仲景论内外不足。发热自汗之证。大禁发汗。若饮食劳倦。杂病发热。自汗表虚之证。认作有余。误用表药发之。汗大出而表益虚也。身尽热。先太阳也。从外而之内者为外伤。手足不和。两胁俱热如火。先少阳也。从内而之外者为内伤。伤食令人头痛。脉数发热。但左手脉平和。身不疼痛是也。人迎气口俱紧盛。或举按皆实大。发热而恶寒。腹不和而口液。此内外俱伤也。夏月火乘土位。湿热相合。病多烦躁闷乱。四肢发热。或身体沉重。走注疼痛。皆湿热相搏。郁而不伸。故致热也。发热身疼。而身如熏黄者。湿热也。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风湿也。汗出而身热者。风热也。身热脉弦数。战栗而不恶寒者。瘅疟也。中脘有痰。令人憎寒发热。恶风自汗。寸口脉浮。胸膈痞满。有类伤寒。但头不疼。项不强为异。虚烦与伤寒相似。身热脉不浮紧。不恶寒。但热而烦。头不痛。脚气为病。大便坚。脚膝两胫肿痛。或枯细者。当其发时。亦发热憎寒呕恶。有似伤寒也。春夏之交。发热而渴。或微恶寒。右手脉来数盛者。温病也。身热头疼。自汗多眠。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风温也。夏月大热而渴。脉盛躁者。热病也。夏月脉虚。身热而喘乏者。伤暑也。四肢发热。口舌咽干。烦躁闷乱者。心与小肠之火。乘脾土之位。脾主四肢。为诸阳之本。脾热故四肢发热。每日晡时憎寒壮热。脉数盛而有痛处者。痈毒之将发也。
李士材治夏彝仲太夫人。年届八十。因彝仲远仕闽中。忧思成疾。忽发热头疼。医以伤寒发散禁食。一剂而汗如浴。喘促神昏。其脉大无力。即令进食。而投参、 、白术、橘红、甘草、煨姜。一剂而喘汗差减。倍用参、术至一两。证愈七八。惟食未强。此火衰不能生土。加熟附、干姜。服二月而痊。

医宗金鉴:发热无时热翕翕,炊笼腾越热蒸蒸,表热尿白里热赤,外需麻桂内凉承,燥干烦渴为阳热,厥痢外热属阴经,阳热宜清白虎辈,阴热四逆与白通。
【注】发热无时热翕翕,谓发热无休止之时,若合羽外复之表热也。
炊笼腾越热蒸蒸,谓发热如炊笼蒸蒸内越之里热也。表热,热不在里,故尿白也;里热,故尿赤也。外需麻桂,谓表热无汗宜麻黄汤,有汗宜桂枝汤。内凉承,谓里热轻者宜凉膈散,重者宜三承气汤。发热兼口燥,舌干,烦渴者,为阳经之热也。发热兼厥冷,下痢清谷者,属阴经之热也。阳热宜清,白虎解毒辈也。阴热宜温,四逆白通汤也。
【按】翕翕,蒸蒸发热,俱有汗,二证相类。若以翕翕之表热,误为蒸蒸之里热,下之则逆;若以蒸蒸里热,误为翕翕表热,汗之转伤。
翕翕之汗热虽同蒸蒸,扪之自温,不似蒸蒸之汗热、扪之自有热气透手也。其间或有疑似难辨,又当审小便之白赤,舌胎之润燥,自可决也。
 
谢谢!总结的好,学习了!
 
发热定时n
不恶寒,只发热,盛衰起伏有定时,如潮水之有讯,称为“潮热”。
本证有虚有实,都属里证。区别 是:虚证由气血亏损引起,大多热能退清;实
证由外邪传里,热不退清,至一定时间上升

实证潮热,多由外感开始,身热汗出蒸蒸,大便秘结,腹内胀痛拒按,每至午后四时左右热势增高,故又称“日晡发热”,属阳明胃家实,严重的能使神昏谵语。治宜攻下,用大承气汤。这是《伤寒论》的治法,必须证实体实,正气能够支持,方可使用。后来《温病条辨》提到热邪最能伤阴和下后正虚邪气复聚,出立护胃承气汤、增液承气汤等,亦可斟酌采用。吴又可说:“正气日虚一日,阴津日耗一日,须加意防护其阴, 不可稍有卤莽。”其意义也在于此。
虚证潮热,以血虚和阴虚为多,常在午后或夜间发热,伴有心悸、汗出、神疲力乏、脉象细数等虚损证 状。多由大失血、大泻后和久病等形成,水竭火炎,真阴消烁,形体日瘦,热自肌骨之间蒸蒸而出,日久则阴愈耗伤,气亦虚弱,故也称“骨蒸劳热”。宜在养血滋阴方内,采用清骨散法。也有上午潮热,下午热退,或 饥饱劳倦,中气损伤,营血亦虚,身热心烦,懒言体困,脉大无力,属气虚范围。李东垣有甘温除热法,用补中益气汤,方内升麻柴胡本有退热作用,勿作单纯升提药看。
暑天小儿发热,或早热暮凉,或暮热早凉,兼有渴饮,尿多,烦躁,睡眠不宁,往往纠缠不解,至秋凉则自然消退。每见于东南和中南地区,尚无确当病名,暂称为“夏季热”,可用王孟英的清暑益气汤加减。(刘平老师有讲解,见类方条文)
临证实验录:定时发热我一般用柴胡剂处理。
张氏医通:潮热有作有止。若潮水之来。不失其时。一日一发。若日三五发者。即是发热。非潮热也。有虚有实。惟伤寒日晡发热。乃胃实。别无虚证。其余有潮热者。当审其虚实。若大便坚涩。喜冷畏热。心下 然。睡卧不着。此皆气盛。所谓实而潮热也。凉膈散、大柴胡辈下之。若胃气消乏。精神憔悴。饮食减少。日渐 羸。病虽暂去。而五心常有余热。此属虚证。宜逍遥散、小柴胡等加减。有每遇夜身发微热。病患不觉。早起动作无事。饮食如常。既无别证可疑。只是血虚阴不济阳。朝用加味逍遥散。暮用六味丸。不应。用当归补血汤、加减八味丸。有潮热似疟。胸膈痞塞。背心疼痛。气弱脉弦。服补药不效者。此属饮证。随气而潮。故热亦随饮而潮。于痰饮门求之。气口脉滑。内有宿食。常暮发热。明日复止者。于伤饮食门求之。
 
但由于外感的证候较为复杂,恶寒又是一个早期证状,初起很难确诊为某种疾 病,大多观察数日后才能作出决定。
---------------------------------------------
先养病,观察数日,等重了,然后截肢吗?

仲景告诉您的?
 
“李士懋:很多高学历中医人的中医功底令人不敢恭维”
一文提到-------
“秦伯未老师提出:余之教人也,先之《内》、《难》、《本经》,使知本也;次之以《伤寒》、《金匮》使知变也;次之以诸家之说,与以博也;终之以诸家医案,与以巧也。”知本达变,既博且巧,这是培养中医人才的途径。”
好家伙,上来就爬珠穆朗玛峰!其次才是仲景!

这人什么眼光嘛!
连捷径都看不出来,临床治病不重要,耍嘴皮最重要啊!
《内经》就适合耍嘴皮子!

真是中医界的祸害!
 
寒热往来n
一阵寒一阵热,一天一次或一天有数次发作,称为 “寒热往来”。这种发热,有时能够退清,有时不能退清。凡是从外感传变而来的,都为少阳经证,常伴口 苦、咽干、目眩、胸胁胀满、脉象弦数等证,用小柴胡汤和解,不可汗吐下,妇人月经未经前常有忽寒忽热,头胀,胸胁胀闷等现象,系肝气或肝火郁结所致,可用调经汤,即小柴胡加入四物汤。也有妇女月经适来或月经刚净,外感风寒发热,或在发热期内月经来潮,邪热乘虚袭入子宫,疲热互结,亦使寒热往来,《金匮要略》称为“热入血室”,同样可用小柴胡汤泄热。但已经热入血室,应佐清营祛瘀,可在方内酌加丹参、赤芍、泽兰、焦山栀,热甚的并宜去人参加生地。
“疟疾”的主证,也是寒热反复发作,有一天一次,有两天一次,也有三天一次的,但与寒热往来的病情大不相同。一般疟疾的发作,先为背部觉冷,肌肤粟 起,呵欠频频,接着战栗鼓颔,肢体酸楚,再接着高热 如烧,头痛如裂,口渴喜冷,最后遍体汗出,热退身和,前后过程约为六至八小时。其特征是:寒热有一定 时间,每次的证状相同,脉象在寒战时多沉弦,发热时 转为洪大而数,汗出后脉渐平静。常用方有清脾饮、截疟七宝散等。服药当在发作前二小时左右,如果已经发作后服药,反会增加病势。本病用针灸治疗亦有良效,取穴以大椎、陶道、间使、后溪为主,但亦须在发前进行为要。所以《内经》上说:“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凡为疟者,药法饮食皆然也。”
疟疾中有寒多热少的“牝疟”、先热后寒的“风 疟”、但热不寒的“温疟”和“瘅疟”,以及从原因上分的“暑疟”、“湿疟”、“痰疟”、“食疟”、“瘴疟”等。足见前人对于疟疾有过细致的观察,但有些是类疟而不是正疟。其中瘴疟在岭南烟瘴之地比较多见,属于热瘴者,发时热甚寒轻,面赤目赤,烦渴饮冷,胸闷呕吐,头痛,肢节烦疼,溲赤便秘,甚至神昏谵妄,治宜清热辟秽,用清瘴汤。属于冷瘴者,发时恶寒战栗,热微头痛,腰痛脚软,甚则神迷不语,治宜芳香化浊,用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当神昏时期,可兼用开窍急救,参阅内脏证状“昏迷”条。
疟疾经久不愈,最能耗伤气血,呈现面色萎黄,肌肉消瘦,劳动力衰退,即使寒热止住,劳动后仍会复发,成为“劳疟”。此时不宜再用常法应予调补气血,用何人饮。也有久疟胁下结块,劳动则寒热,称为“疟母”,治法参阅胸胁腋乳证状“胁下硬块”条。
湿热痰浊郁于中焦,出现寒热如疟,汗出不清,胸闷呕恶,口干饮少,小溲黄赤,大便或秘或溏而臭,用 达原饮治之。此方本治疫邪蕴伏募原,故以槟榔、草果、厚朴泄化肠胃,佐以芩、芍、知母、姜、枣清理和解。但临床上并不限于疫证,凡寒热往来,舌苔垢 腻,用之均效,并可酌加柴胡开表,大黄攻里,分解寒热湿浊胶结之邪。

伤寒明理论:往来不常。又寒热如疟。与夫发热恶寒。皆似而非也。然寒热加疟者。作止有时者也。及往来寒热。则作止无时。或往或来。日有至于三五发者。甚者十数发。其与疟状有以异也。至于发热恶寒者。为发热时寒并不见。恶寒时热不见也。不若此热已而寒。寒已而热者。虽然。应往来寒热。属半表半里。当和解之。又有病至十余日,而结热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亦可与大柴胡汤下之。不可不知也。
张氏医通:寒热如疟。表里不和者。小柴胡为主药。至夜转甚者。加丹皮、山栀。日久虚劳。寒热不除者。柴胡四物汤、加味逍遥散。脾病则血气俱不宁。寒热往来。无有休息。故脾病如疟状也。元气虚人。遇劳即发寒热。此元气下陷之故。或劳力而发寒热。腿缝中结核作痛。谓之劳发。俱宜补中益气汤。病寒热间作。腕后有斑三五点。鼻中微血。两脉沉涩。胸膈四肢按之殊无大热。此脾胃气虚而挟微邪。理中汤去人参。加茯苓、煨葛根。郁怒而发寒热。逍遥散。内伤疟疾寒热。各具本门。伤寒寒热。不在此例。
医宗金鉴:往来寒热少阳证,寒热相因小柴胡,如疟寒热三五发,太阳麻桂等汤除。
【注】寒而热,热而寒,寒热相因不已,故名曰往来寒热,为少阳主证,宜小柴胡汤。寒热而有作止之常,一日一次,或隔日一次,谓之疟,属杂病也。寒热而无作止之常,日三、五发,谓之如疟,属太阳经未尽之表邪也,宜麻桂各半汤。若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若有汗宜桂枝麻黄一汤,若无汗亦宜麻桂各半汤。此皆治太阳未尽之微邪法也。
 
口苦n
胆热或肝热证,多见口苦,故《内经》称为“胆瘅”。如说:“此人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又说“胆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治宜龙胆
泻肝汤加减。但热病中常见口苦,不作为主证,热清则苦味自除。
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岑木通车前子当归
张氏医通:1,脾热则口甘。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胃热则口淡。
口苦。经云。有病口苦。名曰胆瘅。夫胆者中精之府。五脏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也。龙胆泻肝汤。或小柴胡麦冬、枣仁。不应。本方加川连、胆草。
类证治裁:1.口之津液通脏腑,肝热则口酸。小柴胡汤加龙胆草、青皮。胆热则口苦,龙胆泻肝汤。心热亦口苦,黄连泻心汤。脾热则口甜,泻黄散加佩兰。胃热则口臭,清胃汤。虚则口淡,养胃进食汤。肺热则口辣,泻白散。甚则口腥,加减泻白散。肾热则口咸,滋肾丸。胸胃热郁则口臭,加减甘露饮。2.《脉诀》曰:左寸洪数,心热口苦;右寸浮数,肺热口辛。左关弦数,胆虚口苦;倘若洪实,肝热口酸。右关沉实;脾热口甘;脉数则口疮。
景岳全书:口苦口酸等证,在《原病式》则皆指为热,谓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或口淡者亦胃热也。若据此说,则凡以口之五味悉属火证,绝无虚寒之病矣,岂不谬哉。如口苦者,未必悉由心火,口淡者未必尽因胃热。盖凡以思虑劳倦,色欲过度者,多有口苦舌燥,饮食无味之证,此其咎不在心脾,则在肝肾,心脾虚则肝胆邪溢而为苦,肝肾虚则真阴不足而为燥。即如口淡一证,凡大劳、大泻、大汗、大病之后,皆能令人口淡无味,亦岂皆胃火使然耶?故凡临此者,但察其别无火证火脉,则不宜以劳伤作内热,而妄用寒凉,此治有不容误也。 2.口疮口苦,凡三焦内热等证,宜甘露饮、徙薪饮主之。火之甚者,宜凉膈散、玄参散主之。胃火盛者,宜竹叶石膏汤、三黄丸之类主之。若心火肝火之属,宜泻心汤、龙胆泻肝汤之类主之。多酒湿热口糜,宜导赤散、大厘清饮、五苓散之类主之。若劳伤心脾兼火者,宜二阴煎、清心莲子饮之类主之。若思虑谋为不遂,肝胆虚而口苦者,宜七福饮、理阴煎,或五君子煎之类主之。兼火者,以黄芩龙胆草之类随宜佐之。凡口疮六脉虚弱,或久用寒凉不效者,必系无根虚火,宜理阴煎、理中汤之类反治之,或用官桂噙咽亦可。
 
口渴n
口渴为常见证状,在诊断上有重大意义。口渴与否表现在饮水不饮水。渴欲饮水者,多为里证热证。例如 外感身热,初起不渴,渴亦饮水不多,病为在表,如果身热不退,渴而多饮喜凉饮,便是化热入里。一般口渴 不作主证治疗,轻者在处方内酌加芦根、瓜蒌皮。重者须分火盛和津伤,火盛者用黄连、黄芩等苦寒泻热,热退则渴自止;津液损伤的须用石斛、玉竹、天花粉等清热生津。如果热恋伤阴,口渴不止,可用连梅汤法,酸苦泄热,甘酸化阴。也有肠胃热盛,大便秘结,口渴咽干,舌苔黄糙,当用泻下法来清热存津,称为“急下 存阴”,亦叫“釜底抽薪”法。
(刘军:没有说到:伤寒第282条,自利而渴者属少阴,虚,故引水自救:是因为阳虚气不化津所致,小便当色白,当喜饮热水)
一般口渴多为气分有热,若口渴而烦躁,舌质红绛,或舌尖红刺,为营分郁热,宜用清燥汤。但热邪刚入营分,往往口反不渴,吴鞠通所谓“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分也。”这是邪热人营,蒸腾营气上升的缘故,病情比气分更深一步。
以口渴为主证的有“消渴”中的上消症。上消的 特征是:频渴频饮,饮水即消。一般由于肺热津伤,用 天花粉散;也有心火偏旺,消烁肺脏气阴,用黄芪竹叶汤和生津饮。假如肺寒气不化水,饮一溲二,难治。
口渴多欲饮水,如果渴不思饮,饮亦不多,或喜热汤,为湿浊水饮内阻,津不上承所致,称为假渴。不可清热生津,相反的宜芳香温化,水湿除去,口自不渴。同时水湿证本不应渴,若服药后口反作渴。为水湿已解之征,亦不可当作渴证治疗,为此,口渴当辨欲饮不欲饮,饮多饮少,喜凉喜温,气分营分,并结合其他证状。不可一见干渴即认为热证。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