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经》而言五行生克,是离不开四时(季)的。近代中医大家恽铁樵《群经辨智录》曾说“五行是四时之代名词”。
五行相克者,《内经》有明言。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胜,即相克之义。
五行相生者,《内经》无明言。然据上推演,春之后是夏,夏之后是长夏,以此类推,即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此乃相生也。
一年明明是四季(时),为了与五行附会推演而构成“天人相应”体系,加上一个长夏成为五时,而与脾土相配。结果还导致矛盾的说法,即六月为长夏和每季之末各十八日为长夏。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脾主长夏。”
王冰注:“长夏,谓六月也。”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脾王四季,六月是火王之处。盖以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
而《素问·太阴阳明论》则这样说:“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王冰注:“土气于四时之中,各于季终寄王十八日,则五行之气各王七十二日,以终一岁之日矣。”